為什麼西班牙街上牛悠閑散步
『壹』 不到西班牙不知道被牛轟到天上還可以哈哈大笑 為什麼
西班牙奔牛節(Running of the Bulls)又稱「關牛節」(Encierro),從每年的7月6日開始舉行,7月14日結束。地點在西班牙東北部潘普洛納城。在節日的9天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穿上白衣褲,纏上紅腰帶,表示參加的意願。將6條經過兩年專門馴養的公牛,突然從牛棚放出,跟在一大群小夥子後面,狂奔亂闖,穿城而過,猶如一群長跑健將,直奔鬥牛場。這些牛非常兇悍,有的牛角被磨尖,甚至露出神經,一觸既痛,有的牛眼睛被抹上辣椒,以激怒它,引發它的野性。沿途觀者如潮,歡聲震耳欲聾。其中不少勇敢者,尤其是那些好奇的亡命之徒,盡量接近牛,挑逗它,結果有的被刺傷,有的甚至被踩死。 在節日的幾天里,每天都有6頭兇悍的公牛追逐著數百名壯漢,沿著「奔牛之路」穿城而過,直奔鬥牛場,場面極其驚心動魄。位於潘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其實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街,全長848.6米。奔牛時,上萬名奔牛愛好者擠滿了街道,重約500公斤的公牛從牛棚沖出後,在4分鍾內以24公里的時速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時常人仰牛翻,險象叢生,最後以公牛被引進鬥牛場而大功告成。奔牛節期間,每年都有人受傷,甚至也發生過死亡事件。據統計,從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頂死,200多人被牛頂傷。即使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愛好者還是雲集潘普洛納這個小城,在為期9天的人與牛之間的危險游戲中盡情享受歡樂與刺激。節日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大量湧入,潘普洛納這座小城的人口短期內迅速從25萬人增加到150萬人。
『貳』 印度,荷蘭,西班牙的牛和中國的牛有什麼不一樣
印度,荷蘭都是無事可做的牛,西班牙的牛是全身精力盡付狂暴的戰爭。而中國牛是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
『叄』 為什麼西班牙人喜歡鬥牛
只是追求腎上腺素的突然提升而已……說的簡單點,就叫,追求刺激。
鬥牛士工資很高的,而且社會地位也很高。肯定不是被人逼迫的。
而且……他們不是因為工資高才去當鬥牛士的。
鬥牛士這種職業,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榮耀,是一種勇氣而強健的象徵。
另外,大部分的鬥牛士,是因為追求生死之間的刺激感,才從事這個職業的,這種職業觀,是我們這些絕大部分,為了混口飯吃而工作的人,所無法理解的。
他們已經可以說不愁吃穿了,那麼,為了追求他們自己的人生意義,他們會去挑戰這種死亡的威脅,就跟那些玩極限運動,比如蹦極、高空跳傘,懸崖跳水的人一樣,他們是在生活絕對安逸的前提下,追求一種生死之間的刺激感。而不是被人逼迫去做。
『肆』 西班牙為什麼要流行鬥牛啊
西班牙鬥牛歷史由來以久。在阿爾達米拉岩洞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岩壁畫中,就有人與牛搏鬥的描繪。據說,曾統治西班牙的古羅馬的凱撒大帝就曾騎馬鬥牛。在這之後的約六百年時間里,鬥牛一直是西班牙貴族顯示勇猛驃悍的專利項目。十八世紀,波旁王朝統治西班牙,第一位國王費利佩五世禁止貴族玩鬥牛,至此這一傳統的貴族項目才從宮庭來到了民間。西班牙國內有鬥牛場400百多處,每年自3-10月間鬥牛至少5000場以上,吸引外國旅遊者高達3000多萬人。
西班牙鬥牛既粗獷豪放,又精巧雅緻。它的粗獷使人們聯想起祖先的勇猛剽悍。它的精巧細致,又使人們體驗到現代人的聰穎與智能。它既有類似古人類群體出擊圍獵野獸的恢弘場面,又體現出現代文明智能、高雅、膽識、技巧、意志、敏銳、浪漫的結晶。精美的藝術造型,野性的力量顯示。二者充滿矛盾,完美而又統一。很多藝術家都從鬥牛表演中獲得了創作靈感,象畢加索、哥雅、海明威、比才等。
西班牙鬥牛之所以久經不衰,並讓人們如痴如醉,其主要原因在於它不僅表現出高超的藝術,而且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鬥牛是一種高超的藝術展現,是人與動物之間力與勇的較量!它是勇敢的象徵,更是英雄氣概的表現!這種富有民族特色的「國粹」所蘊涵的深厚而獨特的藝術魅力,至今仍狂熱地吸引著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
西班牙鬥牛
"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18世紀中葉)。現在西班牙300多鬥牛場(最大的是馬德里的文塔斯鬥牛場,可容納2.5萬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使用體重4千公斤的非洲純種公牛)。
『伍』 它們不像印度的牛,負著神聖之名,搖著尾巴在大街上閑盪。它們不像荷蘭乳牛、日本肉牛終日無事可做,悠閑
排比的修辭手法,
『陸』 西班牙鬥牛想必每個人多知道,但有我誰知道那些牛為什麼會在鬥牛場上亂跑呢
主要就是:
1,牛餓了很長時間
2,鬥牛士拿著布向它挑釁(不管是什麼顏色的布,因為它是色盲)
3,現場激烈的氣憤
綜上所述:牛被激怒了(你生氣時會怎麼樣)
『柒』 西班牙鬥牛中的牛為什麼那麼瘋狂是什麼牛啊
我們知道是西班牙最大的一項活動,而且其中許多國家也很熱中於鬥牛活動。對於鬥牛人們有許多跟深蒂固的觀念,怎麼也改不過來。 喜歡看鬥牛的人都認為,凡是紅的東西都會使牛生氣,並會趨前來攻擊 ; 因此鬥牛士必須有一件鮮紅的斗逢或披肩來招引牛,同時他必須用熟練的技術耍弄那塊紅布。 其實如果鬥士用一塊白布、黃布或綠布,甚至一塊黑色的布,他照樣可以鬥牛,與用紅布斗完全沒有兩樣,因為牛類根本沒有「辨別顏色」的能力。 那麼招引牛前來攻擊的因素是什麼呢?那是斗逢的搖動,而不是斗逢的顏色,隨便用什麼東西在牛的面前搖晃,都會使他興奮,由於牛不能辨別顏色,如果使用一塊白布或白色斗逢來招引它,可能
『捌』 西班牙人為什麼要參與公牛的賽跑
奔牛節
一年一度熱情血腥的奔牛節於7月6日在西班牙北部的潘普隆納(Pamplona)展開。奔牛節是潘普洛納市的傳統節日,始於1591年,每年都吸引數萬人參加。
奔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起源於1761年。它之所以經久不衰,讓觀眾如痴如醉,不僅在於它需要高超的技藝,更在於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鬥牛季節從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巴侖西亞的火節開始到十月十二日的沙拉哥沙的比拉爾祭時結束,一般在禮拜天與假日舉行,七八月份是欣賞鬥牛表演的黃金時期。
鬥牛所用的牛體重都在370-500公斤之間,是在很少見到人的環境中飼養的,一般需要4-6年。每場斗六頭牛,每斗一條牛需20分鍾左右。鬥牛的整個過程是扣人心弦的,鬥牛士必須以他的智慧和勇氣戰勝被紅布激怒的蠻牛!
在西班牙的鬥牛活動中,旁普羅納鎮舉辦的奔牛節是一個高潮。該項活動起始於1850年,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月14日期間舉行,每天一大早,成群的鬥牛從柵欄中被放出,而大街上數以千計穿著旁普羅納傳統服裝的年輕男人和觀光客則冒著被牛隻沖撞和踩踏的危險開始在牛群前拚命奔跑,要跑一公里長的路,一直跑到賽牛場才停止。下午,上午在街頭狂奔的鬥牛將與勇敢的鬥牛士再次激戰。盡管每年的奔牛節活動上都會有人受傷甚至喪命,但西班牙男人仍然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