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杯英國與西班牙比賽如何
㈠ 網球戴維斯杯的賽制
亞大區第四組今年有巴林、孟加拉、汶萊、伊拉克、約旦、緬甸、卡達、敘利亞、塔吉克和土庫曼10個國家。這一組別內的10個國家將被分為兩個小組,循環比賽,決出兩支小組第一的隊伍,在2008年晉級到亞大區第三組。 亞大區第三組今年有黎巴嫩、馬來西亞、阿曼、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阿聯酋、越南8個國家。這一組別內的8個國家首先將被分為兩個小組,循環比賽,決出小組前兩名的隊伍,進入第二階段的循環比賽,直到再次決出前兩位的球隊晉級2008年的亞大區第二組的比賽。在第一階段的小組賽中被淘汰的四支球隊,同樣也要在第二階段進行循環比賽,成績倒數的兩支球隊將在2008年降級到亞大區第四組。
亞大區第二組今年有巴基斯坦、菲律賓、紐西蘭、太平洋島國、伊朗、科威特、中國香港和印度尼西亞8個國家組成,從本組開始,戴維斯杯賽將不再採用小組循環賽制度,而換以單淘汰賽制度。在2007年2月9~11日舉行的各隊第一輪比賽中,菲律賓、紐西蘭、科威特和印度尼西亞4支球隊,分別戰勝了各自的對手晉級第二輪,他們均可以提前保住在亞大區第二組中的資格了。2007年4月6~8日舉行的第二輪比賽中,菲律賓和科威特又再次戰勝了對手,這兩支球隊將在2007年9月21~23日的最後一輪比賽中決出最後晉級亞大區一組的球隊,即每年亞大區二組都只有一支球隊可以晉級亞大區一組。與此同時,在二組首輪被淘汰的巴基斯坦、太平洋島國、伊朗和中國香港,也在2007年4月6~8日進行了一輪淘汰賽,其中太平洋島國和中國香港都艱難地戰勝了對手,保級成功,而被他們分別擊敗的巴基斯坦和伊朗隊,則在2008年降級到亞大區第三組,他們的席位將被亞大區三組晉級上來的兩支球隊取代。
亞大區第一組今年有泰國、中國台北、日本、中國、烏茲別克、印度、哈薩克和韓國8個國家。和亞大區二組一樣,這8支球隊也要分別展開單淘汰賽的爭奪。2007年2月9~11日舉行的第一輪淘汰賽過後,泰國、日本、烏茲別克和韓國,分別戰勝了各自的對手,率先保級成功,未來將為晉級世界組附加賽而戰,而他們的對手中國台北、中國、印度和哈薩克4支隊伍則開始為保級而戰。2007年4月6~8日舉行的第二輪淘汰賽過後,日本和韓國隊均以5-0大勝對手,成功獲得了世界組附加賽的席位,他們將在2007年9月參加世界組附加賽,以爭取2008年參加世界組比賽的席位。與此同時,第一輪被淘汰的中國台北、中國、印度和哈薩克,也在2007年4月6~8日進行了一輪淘汰賽,結果是中國台北和印度均以3-2戰勝各自對手,保級成功,2008年他們將繼續留在亞大區一組比賽。而他們的對手中國和哈薩克隊,則必須在2007年9月21~23日展開最終的生死對決,失敗者將直接降級為亞大區二組,其一組的參賽席位也將由菲律賓或科威特之間的勝者取代。
㈡ 費德勒為何代表西班牙參加戴維斯杯
1 戴杯的選手是每年這個國家排名最考前的幾位選手參加 是採用單敗淘汰制
2 這個絕對不可能 但是下次戴杯是明年3月份 是瑞士隊和西班牙隊比賽
3 戴杯是為國家效力 沒有獎金 有15分ATP積分
1 費德勒曾代表瑞士隊出戰霍普曼杯(2000),戴維斯杯(2003,四強)。從2004年開始退出戴維斯杯,但每年幫助瑞士隊在戴杯保級
2 戴杯的確不那麼引人矚目 但是我是可以把問題回答完整的 採納我吧 求你了
http://ke..com/view/806117.htm?fr=ala0_1 一些資料
㈢ 2009年的戴維斯杯的簽表還有選手們參加此賽事的積分
戴維斯杯單打獲取排名積分細則: 世界組第一輪:每贏一場單打獲得40分 世界組第二輪:每贏一場單打獲得65分 世界組半決賽:每贏一場單打獲得70分 世界組冠軍戰:每贏一場單打獲得75分 世界組附加賽:贏得一場單打5分,贏得第二場單打10分 團體獎勵分:全年贏得7場單打比賽,且所在球隊奪冠的球員獲得75分額外獎勵 個人獎勵分:全年贏得8場單打比賽的球員獲得125分額外獎勵 戴維斯杯雙打獲取排名積分細則 世界組第一輪:贏球獲得50分 世界組第二輪:贏球獲得80分 世界組半決賽:贏球獲得90分 世界組冠軍戰:贏球獲得95分 世界組附加賽:贏球獲得10分 團體獎勵分:全年贏得四場比賽,且所在球隊奪取最後的冠軍將獲得35分額外獎勵 註: 1)勝負已經決出後的無意義比賽(如一隊以3-0領先後的最後兩場單打)將不會獲得排名積分 2)參加當輪次的球員只能獲得之前輪次的積分(如一位球員沒有參加首輪比賽而參加了第二輪他只能獲得40分而不是65分) 3)除世界組和世界組附加賽外其餘組別都不設置積分。 4)除世界組附加賽輸球沒有積分外其餘世界組輪次每輸一場可獲得10分 5)所有積分與巡迴賽積分一致將在第二年被扣除 戴維斯杯2009年-2011年賽程 第一輪: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之前一個星期 第二輪:溫網後一個星期 半決賽:美網後一個星期 冠軍戰:年終總決賽後一個星期 戴維斯杯2012年賽程 第一輪:澳網後第二個星期 第二輪:邁阿密大師賽後一個星期 半決賽:美網後一個星期 冠軍戰:年終總決賽後一個星期 戴維斯杯2013年賽程 第一輪:澳網後一個星期 第二輪:邁阿密大師賽後一個星期 第三輪:美網後一個星期 第四輪:年終總決賽後一個星期 世界組對陣形勢(主隊在前) 1、阿根廷VS荷蘭 2、捷克VS法國 3、美國VS瑞士 4、克羅埃西亞VS智利 5、瑞典VS以色列 6、羅馬尼亞VS俄羅斯 7、德國VS奧地利 8、西班牙VS塞爾維亞
㈣ 誰知道戴維斯杯的ATP積分規則
戴維斯杯網球賽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男子網球團體賽,也是世界網壇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性團體賽,由國際網球聯合會主辦,是除奧林匹克網球比賽外歷史最長的網球比賽。因系美國人戴維斯倡議舉辦,並捐贈銀質獎杯授於冠軍隊,故名"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第1屆於1900年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僅美國和英國參加,戴維斯本人是美國隊的隊長又兼運動員,並在當年的比賽中帶領美國隊以3:0戰勝英國隊捧走獎杯。由於參加國家的增多,1923年起分為美洲區和歐洲區,兩個區先進行分區預賽,然後再決賽。1981年開始採取分為兩級的升降級比賽的辦法。1952年由於參賽隊的增加,除原美洲區和歐洲區外,又增加了一個東方區,分3個區先進行預賽,然後產生次冠軍隊,再向上屆冠軍隊挑戰。1966年歐洲參賽隊劇增,又從3個區分成4個區,即美洲區,東方區,歐洲A區,歐洲B區(非洲國家參加歐洲B區)。1970年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研究討論競賽規則的改革,較多國家認為衛冕國家以逸待勞,迎戰疲憊不堪的挑戰隊,未免太有失公允,所以自1971年通過了一項決議取消了"挑戰賽"制度,從1972年起冠軍隊也毫無例外地必須從第一輪開始比賽,至於決賽地點的選擇,由抽簽決定。這想變革從此再也不會出現象美國和澳大利亞那樣,年復一年的壟斷這桂冠的局面。
隨著比賽歷史的增加,原有的制度不再適合新的形勢,所以戴維斯杯比賽的規則也隨之而改變。分別在1980年7月和1988年兩次對規則做了比較大的修改,把原來的東方區改為亞太區,又分為亞太1組和亞太2組,水平高的在1組。1組、的上下半區各出線一個隊。把原歐洲A區,歐洲B區,改為歐非區1組,其中仍分為A區和B區,每區的前兩名出線參加世界組的資格賽。又增設了非洲區2組和歐洲區2組。所有區的2組水平都是該區較低的。這樣,亞太區1組,美洲區1組和歐非區1組的A區和B區,各出線的2個隊,共8個隊,進入世界組的預選賽,同當年世界組16個隊中第一輪被淘汰的8個隊抽簽對陣,捉對廝殺,勝者升到第二年世界組,成為16強爭奪戴維斯杯,負者回到各區的1組,第2年在戰。
戴維斯杯比賽採用4單1雙,5場3勝制。 無論哪一級的團體賽,比賽時間都是三天。第一天兩場單打,第二天一場雙打,第三天又是兩場單打。第一和第二天為5盤3勝制,第三天為3盤2勝制。獲得戴維斯杯次數最多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等。
㈤ 戴維斯杯是怎樣的比賽形式今年什麼時候開始
2010 戴維斯杯 決賽 塞爾維亞 3-2 法國
12月3日 第一場 蒂普薩勒維奇 負 孟菲爾斯
第二場 德約科維奇 勝 西蒙
12月4日 第三場 特洛伊基/澤蒙季奇 負 克萊門特/羅德拉
12月5日 第四場 德約科維奇 勝 孟菲爾斯
第五場 特洛伊基 勝 羅德拉
戴維斯杯是採用單敗淘汰制的網球世界男子團體賽,比賽構成類似「金字塔」,頂級為16支世界組參賽隊伍,緊接著第二層為美洲區第一組、亞太區第一組和歐非區第一組,其下分別為美洲區、亞太區、歐非區的第二組、第三組和第四組。
每個組第一輪比賽的負隊,將與下一組的勝者進行附加賽。
比賽會從年初一直持續到年末,戴維斯杯的決賽一般是運動員整個賽季的最後一次比賽了。
每兩隊之間的比賽均採用五場三勝制,打滿全部五場。第一天進行兩場單打,第二天進行一場雙打,第三天再進行兩場單打。
㈥ 網球戴維斯杯決賽的比賽時間和地點是什麼
決賽12月2號到4號,西班牙對陣阿根廷,2012年澳網是1月16日至29日,之間有一個多月,時間還是來得及的,對於職業選手來說,尤其是高級選手來說,每年休息的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就是這一個月,還得進行一些體能訓練,不一定練球,但是體能一定是要積累的。還有一個就是積極治療傷病。
㈦ 有關今年的戴維斯杯
http://ke..com/view/806117.htm
阿根廷隊將在11月21日-23日主場對陣西班牙隊
㈧ 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的歷屆冠軍
以下為2000年以來獲得戴維斯杯總冠軍的國家:
2015年:英國
2014年:瑞士
2013年:捷克
2012年:捷克
2011年:西班牙
2010年:塞爾維亞
2009年:西班牙
2008年:西班牙
2007年:美國
2006年:俄羅斯
2005年:克羅埃西亞
2004年:西班牙
2003年:澳大利亞
2002年:俄羅斯
2001年:法國
2000年:西班牙
㈨ 戴維斯杯網球賽比賽方式規則
戴維斯杯網球賽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男子網球團體賽,也是世界網壇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性團體賽,由國際網球聯合會主辦,是除奧林匹克網球比賽外歷史最長的網球比賽。因系美國人戴維斯倡議舉辦,並捐贈銀質獎杯授於冠軍隊,故名"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第1屆於1900年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僅美國和英國參加,戴維斯本人是美國隊的隊長又兼運動員,並在當年的比賽中帶領美國隊以3:0戰勝英國隊捧走獎杯。由於參加國家的增多,1923年起分為美洲區和歐洲區,兩個區先進行分區預賽,然後再決賽。1981年開始採取分為兩級的升降級比賽的辦法。1952年由於參賽隊的增加,除原美洲區和歐洲區外,又增加了一個東方區,分3個區先進行預賽,然後產生次冠軍隊,再向上屆冠軍隊挑戰。1966年歐洲參賽隊劇增,又從3個區分成4個區,即美洲區,東方區,歐洲A區,歐洲B區(非洲國家參加歐洲B區)。1970年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研究討論競賽規則的改革,較多國家認為衛冕國家以逸待勞,迎戰疲憊不堪的挑戰隊,未免太有失公允,所以自1971年通過了一項決議取消了"挑戰賽"制度,從1972年起冠軍隊也毫無例外地必須從第一輪開始比賽,至於決賽地點的選擇,由抽簽決定。這想變革從此再也不會出現象美國和澳大利亞那樣,年復一年的壟斷這桂冠的局面。
隨著比賽歷史的增加,原有的制度不再適合新的形勢,所以戴維斯杯比賽的規則也隨之而改變。分別在1980年7月和1988年兩次對規則做了比較大的修改,把原來的東方區改為亞太區,又分為亞太1組和亞太2組,水平高的在1組。1組、的上下半區各出線一個隊。把原歐洲A區,歐洲B區,改為歐非區1組,其中仍分為A區和B區,每區的前兩名出線參加世界組的資格賽。又增設了非洲區2組和歐洲區2組。所有區的2組水平都是該區較低的。這樣,亞太區1組,美洲區1組和歐非區1組的A區和B區,各出線的2個隊,共8個隊,進入世界組的預選賽,同當年世界組16個隊中第一輪被淘汰的8個隊抽簽對陣,捉對廝殺,勝者升到第二年世界組,成為16強爭奪戴維斯杯,負者回到各區的1組,第2年在戰。
戴維斯杯比賽採用4單1雙,5場3勝制。 無論哪一級的團體賽,比賽時間都是三天。第一天兩場單打,第二天一場雙打,第三天又是兩場單打。第一和第二天為5盤3勝制,第三天為3盤2勝制。獲得戴維斯杯次數最多的國家有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和法國等。
㈩ 世界上一有哪些重要的網球賽事,網球俱樂部和網球明星網球比賽的記分規則怎樣
http://langmen2005.spaces.live.com/blog/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由澳大利亞網球運動中心管理的,每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早開始的賽事,賽事安排在1-2月份,這時正值南半球的夏季,墨爾本的燦爛陽光給球員營造出度假的氣氛。
法國網球公開賽
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6月舉行。是繼澳大利亞公開賽之後,第二個進行的大滿貫賽事。巴黎這個浪漫之都是福地也是傷心地,阿加西在這里實現了他大滿貫的夙願,卡費里尼科夫、庫爾騰都從這里走向輝煌;而桑普拉斯和貝克爾卻在這里屢戰屢敗。
聯合會杯網球賽
聯合會杯是每年一度的世界女子網球團體賽,和戴維斯杯賽齊名的團體賽事,卻沒有得到同樣的關注。好在現在網壇美眉層出不窮,曝光率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戴維斯杯網球賽
戴維斯杯網球賽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男子網球團體賽,也是世界網壇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性團體賽, 但奇怪的是水平最高的國家派出的是二流球員,水平一般的國家傾盡全力,所以爆冷是戴維斯杯的一大特色。
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
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聯合舉辦,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初在倫敦郊外的溫布爾頓小鎮舉行,這是四大公開賽中唯一一個用地名而非國家名命名的比賽,在網球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球員們懷著朝聖的心情,球迷們吃著草莓冰淇淋,沐浴在初夏的細雨中,各得其樂。
美國公開賽
美網每年一屆,通常在8-9月間,是世界上獎金最豐厚的大滿貫賽事。飛機起飛的轟鳴、此起彼伏的手機聲、深更半夜的比賽,在紐約,球員必須學會忍受這一切,否則就不夠職業。
3:33 添加評論 固定鏈接 引用通告 (0) 記錄它
固定鏈接http://langmen2005.spaces.live.com/blog/cns!830A936B70170B85!119.entry
添加評論2006年ATP完全賽程
比賽時間 賽事名稱 總獎金
場地 比賽地點
12.30-1.6 現代霍普曼杯 1,01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珀斯
1.2-8 新世代阿德萊德國際賽 419,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1.2-8 卡達ExxonMobil公開賽 1,0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卡達多哈
1.2-8 馬德拉斯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外硬地 印度馬德拉斯
1.9-14 喜力公開賽 426,000美元 室外硬地 紐西蘭奧克蘭
1.9-14 悉尼國際賽 419,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悉尼
1.17-30 大滿貫賽:澳大利亞公開賽 19,0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墨爾本
1.30-2.5 克羅埃西亞室內錦標賽 323,250歐元 室內硬地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1.30-2.5 Movistar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外紅土 智利維納德爾瑪
1.30-2.5 德爾雷海灘錦標賽 38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德爾雷海灘
2.10-12 戴維斯杯世界組第一輪
2.13-19 Telmex杯 380,000美元 室外紅土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13-19 SAP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內硬地 美國聖何塞
2.13-19 13公開賽 510,250歐元 室內硬地 法國馬賽
2.20-26 Regions Morgan Keegan錦標賽 690,000美元 室內硬地 美國孟菲斯
2.20-26 ABN AMRO世界巡迴賽 765,000歐元 室內硬地 荷蘭鹿特丹
2.20-26 巴西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外紅土 巴西哥斯大·多·索比
2.27-3.5 墨西哥電信公開賽 643,000美元 室外紅土 墨西哥、阿卡普爾科
2.27-3.5 迪拜錦標賽 1,0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阿聯酋迪拜
2.27-3.5 網球頻道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拉斯維加斯
3.8-19 太平洋人壽公開賽 2,974,6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印第安維爾斯
3.22-4.2 納斯達克-100公開賽 3,4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邁阿密
4.7-9 戴維斯杯世界組1/4決賽
4.10-16 巴倫西亞公開賽 340,250歐元 室外紅土 西班牙巴倫西亞
4.10-16 美國紅土錦標賽 380,000美元 室外紅土 美國休斯敦
4.17-23 蒙特卡洛大師賽 2,082,500歐元 室外紅土 摩納哥、蒙特卡洛
4.24-30 高迪SEAT公開賽 850,000歐元 室外紅土 西班牙巴塞羅那
4.24-30 哈桑二世大獎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摩洛哥卡薩布蘭卡
5.1-7 埃斯托利爾公開賽 531,250歐元 室外紅土 葡萄牙埃斯托利爾
5.1-7 寶馬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德國慕尼黑
5.8-14 義大利錦標賽 2,082,500歐元 室外紅土 義大利羅馬
5.15-21 漢堡大師賽 2,082,500歐元 室外紅土 德國漢堡
5.21-28 ARAG世界團體杯 1,850,000歐元 室外紅土 德國杜塞爾多夫
5.21-28 BTM Power大獎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奧地利聖波滕
5.28-6.11 大滿貫賽:法國公開賽 6,370,980歐元 室外紅土 法國巴黎
6.12-18 蓋瑞·韋伯公開賽 680,250歐元 室外草地 德國哈雷
6.12-18 斯泰拉·阿托伊斯錦標賽 680,250歐元 室外草地 英國倫敦
6.19-25 歐迪納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草地 荷蘭鄧伯契
6.19-25 10tele.com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草地 英國伯明翰
6.26-7.9 大滿貫賽:溫布爾頓公開賽 4,708,630歐元 室外草地 英國倫敦
7.10-16
安聯瑞士公開賽 421,250歐元 室外紅土 瑞士格斯塔德
7.10-16 Synsam瑞典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瑞典巴斯塔德
7.10-16 坎貝爾名人堂錦標賽 380,000美元 室外草地 美國紐波特
7.17-23 梅塞德斯杯 611,250歐元 室外紅土 德國斯圖加特
7.17-23 RCA錦標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印第安那波利斯
7.17-23 荷蘭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荷蘭阿莫斯福特
7.24-30 Generali人壽公開賽 646,250歐元 室外硬地 奧地利基茨比厄爾
7.24-30 Countrywide精英賽 38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洛杉磯
7.24-30 克羅埃西亞公開賽 340,250歐元 室外紅土 克羅埃西亞烏馬格
7.31-8.6 萊格·梅森精英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華盛頓
7.31-8.6 Orange Prokom公開賽 425,250歐元 室外紅土 波蘭索波特
8.7-13 羅傑斯杯 2,4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加拿大多倫多
8.14-20 西南財團大師賽 2,4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辛辛那提
8.21-27 Pilot Pen國際賽 6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紐黑文
8.28-9.10 大滿貫賽:美國公開賽 7,9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紐約州
9.11-17 中國公開賽 5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中國北京
9.11-17 BCR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9.22-24 戴維斯杯世界組半決賽
9.25-10.1 西西里錦標賽 323,250歐元 室外紅土 義大利巴勒莫
9.25-10.1 越南公開賽 380,000美元 室內硬地 越南胡志明市
9.25-10.1 泰國公開賽 550,000美元 室內硬地 泰國曼谷
10.2-8 AIG日本公開賽 76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日本東京
10.2-8 摩澤爾公開賽 323,250歐元 室內硬地 法國梅斯
10.9-15 BA-CA杯 586,250歐元 室內硬地 奧地利維也納
10.9-15 克林姆林杯 1,000,000美元 室內地毯 俄羅斯莫斯科
10.9-15 if…斯德哥爾摩公開賽 680,250歐元 室內硬地 瑞典斯德哥爾摩
10.16-22 馬德里大師賽 2,082,500歐元 室內硬地 西班牙馬德里
10.23-29 Davidoff瑞士室內賽 850,250歐元 室內地毯 瑞士巴塞爾
10.23-29 里昂大獎賽 680,250歐元 室內地毯 法國里昂
10.23-29 聖彼得堡公開賽 1,000,000美元 室內地毯 俄羅斯聖彼得堡
10.30-11.5 BNP Paribas大師賽 2,082,500歐元 室內地毯 法國巴黎
11.12-19 大師杯 4,5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中國上海
12.1-3 戴維斯杯世界組決賽
3:31 添加評論 固定鏈接 引用通告 (0) 記錄它
固定鏈接http://langmen2005.spaces.live.com/blog/cns!830A936B70170B85!118.entry
添加評論2006年WTA完全賽程
比賽時間 賽事名稱 總獎金
場地 比賽地點
12.30-1.6 現代霍普曼杯 1,01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珀斯
1.1-7 Mondial硬地賽 17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
1.1-7 ASB精英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紐西蘭奧克蘭
1.8-14 悉尼國際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悉尼
1.8-14 Moorilla國際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霍巴特
1.8-14 Richard Luton Properties國際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堪培拉
1.16-29 大滿貫賽:澳大利亞公開賽 19,0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澳大利亞墨爾本
1.31-2.5 Toray泛太平洋公開賽 1,340,000美元 室內地毯 日本東京
2.6-12 法國燃氣公開賽 6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法國巴黎
2.6-12 芭提亞公開賽 17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泰國芭提亞
2.13-19 Proximus鑽石大獎賽 6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比利時安特衛普
2.13-19 班加羅爾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外硬地 印度班加羅爾
2.20-26 迪拜錦標賽 1,0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阿聯酋迪拜
2.20-26 Regions Morgan Keegan錦標賽 175,000美元 室內硬地 美國孟菲斯
2.20-26 Colsanitas Seguros Bolivar杯 175,000美元 室外紅土 哥倫比亞波哥大
2.27-3.4 卡達 道達爾公開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卡達多哈
2.27-3.4 墨西哥電信公開賽 180,000美元 室外紅土 墨西哥阿卡普爾科
3.8-19 太平洋人壽公開賽 2,1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印第安維爾斯
3.22-4.2 納斯達克-100公開賽 3,4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邁阿密
4.3-9 博士倫錦標賽 600,000美元 室外綠土 美國阿米莉亞島
4.10-16 家庭圈杯 1,340,000美元 室外綠土 美國查爾斯頓
4.22-23 聯合會杯世界組第一輪
4.24-30 待定 待定 待定 待定
5.1-7 J & S杯 600,000美元 室外紅土 波蘭華沙
5.1-7 埃斯托利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葡萄牙埃斯托利爾
5.8-14 卡達 道達爾 德國公開賽 1,340,000美元 室外紅土 德國柏林
5.8-14 ECM布拉格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捷克布拉格
5.15-21 義大利錦標賽 1,340,000美元 室外紅土 義大利羅馬
5.15-21 拉拉·梅耶姆公主大獎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摩洛哥拉巴特
5.22-27 斯特拉斯堡國際賽 175,000美元 室外紅土 法國斯特拉斯堡
5.22-27 伊斯坦布爾杯 200,000美元 室外紅土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5.28-6.11 大滿貫賽:法國公開賽 6,370,980歐元 室外紅土 法國巴黎
6.12-18 DFS精英賽 200,000美元 室外草地 英國伯明翰
6.12-18 摩德納國際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義大利摩德納
6.19-24 Hastings Direct錦標賽 600,000美元 室外草地 英國伊斯特本
6.19-24 歐迪納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外草地 荷蘭鄧伯契
6.26-7.9 大滿貫賽:溫布爾頓公開賽 4,708,630歐元 室外草地 英國倫敦
7.15-16 聯合會杯世界組半決賽
7.17-23 西南財團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辛辛那提
7.17-23 巴勒莫國際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義大利巴勒莫
7.24-30 西部銀行精英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斯坦福
7.24-30 布達佩斯大獎賽 145,000美元 室外紅土 匈牙利布達佩斯
7.31-8.6 阿庫拉精英賽 1,34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聖迭戈
8.7-13 JPMorgan Chase公開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洛杉磯
8.7-13 Nordea 北歐之光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瑞典斯德哥爾摩
8.14-20 羅傑斯杯 1,340,000美元 室外硬地 加拿大蒙特利爾
8.21-26 Pilot Pen國際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紐黑文
8.21-26 森林山精英賽 74,8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森林山
8.28-9.10 大滿貫賽:美國公開賽 7,950,000美元 室外硬地 美國紐約州
9.11-17 威斯米拉克國際賽 225,000美元 室外硬地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9.11-17 聯合會杯世界組決賽
9.18-24 中國公開賽 6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中國北京
9.18-24 Sunfeast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內硬地 印度加爾各答
9.18-24 Banka Koper斯洛維尼亞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斯洛維尼亞波特羅茲
9.25-10.1 FORTIS錦標賽 6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盧森堡
9.25-10.1 廣州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外硬地 中國廣州
9.25-10.1 Hansol韓國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韓國首爾
10.2-8 保時捷大獎賽 650,000美元 室內硬地 德國斯圖加特
10.2-8 AIG日本公開賽 175,000美元 室外硬地 日本東京
10.2-8 塔什干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烏茲別克塔什干
10.9-15 克里姆林杯 1,340,000美元 室內地毯 俄羅斯莫斯科
10.9-15 泰國公開賽 200,000美元 室外硬地 泰國曼谷
10.16-22 蘇黎世公開賽 1,340,000美元 室內硬地 瑞士蘇黎世
10.16-22 安達公開賽 145,000美元 室外硬地 以色列特拉維夫
10.23-29 Generali人壽公開賽 6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奧地利林茨
10.30-11.5 貝爾挑戰賽 175,000美元 室內硬地 加拿大魁北克城
10.30-11.5 法國燃氣明星賽 175,000美元 室內硬地 比利時哈瑟爾特
11.6-11 索尼愛立信WTA錦標賽 3,000,000美元 室內硬地 西班牙馬德里
http://tennis.bet007.com/player/
5歲的納爾班迪安第一次在自家後院拿起網球拍時,大概想不到這個形狀奇怪的東西竟然會帶給他那麼多榮譽和驕傲,然而他的天賦卻很早地顯露了出來,他在青年組時就曾有過戰勝費德勒奪取大滿貫獎杯的經歷,那也是他後來被人稱為「費德勒的冤家對頭」的開端。
隨著在青年組的成績越來越好,納爾班迪安在2000年轉為了職業選手,他在那年裡一共參加了男子職業三個級別的比賽:衛星賽,挑戰賽和ATP巡迴賽。
世界迎來新世紀的第一天的時候,納爾班迪安也度過了他19歲的生日,新世紀帶給這位年輕的網球選手無限的希望:他在挑戰賽中4次進入決賽並捧杯兩次,在首次參加的大滿貫比賽——美網中闖入第三輪,在輸給卡費爾尼科夫之前五盤大戰淘汰了埃斯庫德。在那一年裡,他的世界排名上升了200多位,在年終首次進入了前50名,在ATP巡迴賽中的戰績是17勝9負。
2002年則是納爾班迪安進一步飛躍的一年,他獲得了兩項ATP巡迴賽的冠軍,並且首次參加溫網就進入了決賽,成為首次進入溫網決賽的阿根廷人,同時也是1959年後進入溫網決賽的首個南美洲選手。另外,他還帶領阿根廷進入了半決賽。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冬天,他成為了阿根廷頭號男單,並且也是南美洲的第一。納爾班迪安這個名字開始成為了阿根廷網球的象徵,而他作為世界一流選手的身份也就此奠定。
到了2003年,傷病開始找上門來,他整個賽季都收到了傷病的影響,但是在年終排名還是首次進入了前十,並且獲得了參加大師杯的資格。
而2004賽季則同上個賽季如出一轍,這位年輕的阿根廷人仍然飽受著傷病的困擾,但是他的年終排名連續第二年進入了前十位。也許在這一年裡,對納爾班迪安來說,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因為左腿的傷勢錯過了雅典奧運會的比賽。
2005年初,在墨爾本的陽光下,納班連續第三次進入澳網的八強,然後他在法網第四輪落敗,但在溫網和美網中都進入了八強。憑借諸多排名前列的選手因故退出,納爾班迪安得以搭上了上海大師杯的末班車,他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並在決賽中克服了一上來連丟兩盤的逆境,歷經4小時35分鍾的鏖戰以總比分6-7(4)/6-7(11)/6-2/6-1/7-6(3)擊敗在比賽後半段受到腳踝傷勢困擾的世界NO.1費德勒,為阿根廷男網時隔31年之後再度捧得了ATP巡迴賽年終總決賽的單打冠軍。
2006年伊始,他在澳網闖進了半決賽,但卻意外輸給了塞普勒斯黑馬巴格達蒂斯。5月,他在曾拿下自己首個ATP冠軍的埃斯特利爾再次折桂,捧得他本賽季的首個冠軍,在通往羅蘭-加洛斯的道路上,又更前進了一步。
年份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大師杯
2001 / / / 第三輪 /
2002 第二輪 第三輪 亞軍 第一輪 /
2003 八強 第二輪 第四輪 四強 /
2004 八強 四強 / 第二輪 /
2005 八強 第四輪 八強 八強 冠軍
2006 四強
納達爾的導師和偶像是西班牙著名網球選手卡洛斯-莫亞,教練是大舅托尼,納達爾的小舅是西甲著名後衛納達爾,從小納達爾就生活在體育之家,對他的成長很有幫助。納達爾從4歲就開始練習網球,8歲就參加比賽,2001年,業余時間最喜歡踢足球。納達爾是當今網壇最被看好的希望之星,在不滿18歲的時候,納達爾在ATP冠軍排名列第20,積分排名第38,被很多資深網球專家認為將成為世界第一。
2001年:年僅15歲的納達爾在塞維爾網球挑戰賽中晉級次輪;並於本年成為職業選手;
2002年:納達爾2002年參加第一項ATP職業賽事馬洛卡公開賽,他首輪擊敗巴拉圭球員德爾加多,成為歷史上第九位能夠在16歲生日前拿下一場巡迴賽勝利的少年天才;
2003年:首次進入世界排名前50位;通過資格賽打進首個大師賽——蒙特卡洛大師賽,在第三輪不敵亞軍阿根廷人科里亞;
由於訓練中肘部受傷,錯過法網公開賽;
參加溫網處子秀,17歲的納達爾成為自16歲的貝克爾1984年打進第三輪後獲得相同成績的最年輕男子選手;
參加美網處子秀,第二輪遭淘汰;
2004年:由於左腳踝受傷錯過五月的法網;
八月參加索波特網球賽一路過關斬將,在決賽中擊敗阿卡蘇索,獲得首個ATP巡迴賽冠軍
12月在戴維斯杯決賽中擊敗羅迪克幫助西班牙擊敗美國奪得冠軍,18歲零六個月的納達爾成為在戴維斯杯決賽中最年輕的單打選手;
2005年:一月進入澳網第四輪,五盤決戰不敵亞軍休伊特出局;
三月晉級邁阿密大師賽決賽,五盤決戰不敵世界排名第一的費德勒僅獲得亞軍;
四月獲得薩爾瓦多和阿卡普爾科兩項ATP賽事冠軍後,納達爾擊敗科里亞,在蒙特卡洛捧起職業生涯首個大師系列賽的冠軍獎杯。接著在巴塞羅那又贏得第四座ATP職業賽事的桂冠。
五月羅馬大師賽決賽中再勝科里亞贏得第二個大師系列賽冠軍。以土場連續17勝的驕人戰績首次進入法網比賽。
六月剛剛年滿19歲的納達爾在法網男單決賽中戰勝非種子選手普爾塔,成為自從1982年瑞典選手維蘭德爾後第一個在法網處子秀中就奪冠的選手。
十一月,已經獲得足夠冠軍積分的納達爾將鐵定獲得參加上海大師杯賽的參賽資格。
2006年4月24日,號稱「法網風向標大賽」的蒙特卡洛大師賽在摩納哥結束決賽爭奪,西班牙天才少年納達爾經過四盤苦戰,以總比分6-2/6-7(2)/6-3/7-6(5)擊敗世界NO.1、瑞士球王費德勒,取得與對手最近交手的三連勝,同時衛冕成功。而自去年的蒙特卡洛大師賽起,這位科里亞眼中的「紅土野獸」已經在紅土場上保持42戰連勝的驚人紀錄。
巴黎6月11日,2006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男單決賽在世界頭號選手瑞士人費德勒和2號選手西班牙人納達爾之間展開巔峰對決。最終納達爾以1-6/6-1/6-4/7-6(4)總比分3-1擊敗費德勒衛冕法網冠軍,這是納達爾7次與費德勒交鋒取得的第6場勝利,而且是第5場連勝,本賽季4次交鋒納達爾取得全勝,納達爾以紅土60連勝的成績成功阻止了費德勒12個月內拿下4大滿貫的偉業,納達爾以自己的表現證明自己無愧於當代的「紅土之王」。
年份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大師杯
2003 / / 第三輪 第二輪 /
2004 第三輪 / / 第二輪 /
2005 第四輪 冠軍 第二輪 第三輪 /
2006 / 冠軍
毫無疑問,這位尚未滿25歲的瑞士人已經在當今的網球世界中擁有了至尊地位。自2003年溫網以來,他已經獲得了7個大滿貫冠軍,並兩度在年終大師杯里奪冠,更為重要的是,他在積分榜上比第2名納達爾多出將近2500分,其球王地位無可撼動。
從技術能力上看,費德勒是近年來男子網壇少見的天才,以其2005年的表現數據來看,他在硬地上的戰績是50勝1負,泥地的戰績是15勝2負,草地戰績12勝0負,地毯球場戰績4勝1負,總成績為81勝4負,其中對世界排名前10的選手戰績為15勝2負;從具體的技術環節分次上看,費德勒的二發得分率達到59%,在所有球員中位居榜首;發球局致勝率(89%)名列第二;對方一發回球得分率(35%)排名第四;Ace球總數(599)排在第五;一發得分率(76%)和接發球局致勝率(31%)都排在第八,破發成功率排在第五(69%);挽救破發點成功率(64%)排在第九。
到了2006年,費德勒在年初即成功摘下澳網冠軍,並在頒獎典禮上喜極而泣。此後他在紅土賽季到來後所取得的進步更是可喜,除了兩次敗在已經達到紅土53連勝的納達爾拍下外,他在紅土上沒有輸給別的任何人。這對此前並不擅長紅土作戰的費德勒而言,其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在法網開賽之前,費德勒連續在蒙特卡洛和羅馬兩站紅土大師賽上都進入決賽,這也給他的法網之路帶來了更多前進的信心。
職業生涯:
1998年:在其第二個ATP賽事圖盧茲賽中打進8強
1999年:當年最年輕的打入TOP100選手
2000年:在馬賽首次打進巡迴賽決賽,但輸給同胞馬克-羅賽特
2001年:在米蘭拿下首個單打桂冠,當年成為瑞士最高排名選手,此外在法網首次挺進大滿貫8強,在隨後的溫網比賽第四輪中成功終結桑普拉斯31連勝挺進8強
2002年:在悉尼、漢堡和維也納奪冠,在法網和溫網首輪出局,幫助瑞士參加戴維斯杯世界組比賽,在年終大師杯上半決賽上輸給最終奪冠的休伊特
2003年:連續第二年在法網首輪出局,在擊敗菲利普西斯拿下溫網成為首個贏得大滿貫的瑞士男子選,12月份和自己的瑞典教練彼德-倫德格倫分手
2004年:成為ATP歷史上第23位世界第一,也是瑞士首個拿下世界第一的男子選手,時年在墨爾本公園擊敗薩芬拿到自己第二個大滿貫桂冠,在溫網決賽上擊敗羅迪克成功衛冕,在美網決賽上6-0/7-6/6-0擊敗休伊特成為自1988年瑞典人維蘭德以來首位在一年之內拿下三個大滿貫的選手,也是公開賽事以來第一位四進大滿貫決賽全部奪冠的選手
2005年:一月份請來功勛教練托尼-羅切做自己的兼職教練,在澳網和法網兩次輸給最後的冠軍,在溫網三連冠成為歷史上第8位,也是公開賽以來第三位獲得此項成就的選手,此外其草地連勝紀錄達到36場。在美網決賽中擊敗阿加西成功衛冕,也使得他成為公開賽時代第一位連續兩年獲得溫網和美網雙料冠軍的選手。2005賽季迄今為止總戰績71勝3負,硬地賽成績45勝1負,其中還包括35場連勝,這也超過了此前由桑普拉斯所保持的公開賽時代硬地賽場34場連勝的紀錄。最後美網奪魁也使得他拿下創ATP歷史決賽23連勝。
2006年:1月29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在墨爾本公園的羅德-拉沃爾球場結束壓軸大戲--男單決賽爭奪,瑞士球王費德勒憑借在第二盤關鍵時刻超乎常人的穩健發揮,挽救了第一盤落敗的劣勢,成功的把後兩盤帶入自己的節奏中,最終以總比分5-7/7-5/6-0/6-2擊敗一路連敗三位世界TOP10「大師」的20歲塞普勒斯超新星巴格達蒂斯,職業生涯第二次奪得澳網男單冠軍。
2006年:7月9日,溫布爾登公開賽進入到最後一天,在最引人關注的男單決賽中,頭號種子費德勒經過四盤大戰,以6-0/7-6(5)/6-7(2)/6-3艱難擊敗2號種子納達爾,成為繼比約-博格和桑普拉斯之後第三位能在溫網創造4連冠霸業的選手,也將自己在草地上的連勝記錄擴大到48場。
年份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大師杯
1999 / 第一輪 第一輪 / /
2000 第三輪 第四輪 第一輪 第三輪 /
2001 第三輪 八強 八強 第四輪 /
2002 第四輪 第一輪 第一輪 第四輪 四強
2003 第四輪 第一輪 冠軍 第四輪 冠軍
2004 冠軍 第三輪 冠軍 冠軍 冠軍
2005 四強 四強 冠軍 冠軍 亞軍
2006 冠軍 亞軍 冠軍
自降生時候被崇拜著網壇傳奇「女金剛」納芙拉蒂諾娃的母親命名為「瑪蒂娜」的那刻起,辛吉斯與網球之間的羈絆就像在冥冥之中被註定。
從2歲開始打球、4歲開始參加比賽的辛吉斯用有著超一流的球感和技巧,以及對比賽的閱讀能力。她在13歲時獲得首個挑戰賽的冠軍,14歲時開始參加WTA巡迴賽,在未滿16歲時奪得第一個WTA巡迴賽的冠軍頭銜並在當年底闖入年終總決賽的決賽。16歲又5個月的時候,她奪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1個月後,她又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她打進了全部大滿貫賽事的決賽,並贏下了除法網外的其他三個。
這位被球迷們昵稱為「公主」的瑞士姑娘,在她還不滿17歲時就登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並在其後的4、5年間,她總共在球後的地位上呆了209周之久,甚至在她最巔峰的時期,她在單打和雙打上都占據著世界第一的位置。她曾經奪得過5個大滿貫,包括從1997年到1999年的澳網三連冠,而且她還在1997-2002年的時間內,連續6次打入澳網決賽。在她到目前為止的職業生涯中,她一共獲得過40個WTA單打冠軍和36個雙打冠軍。
天賦與美麗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但年少成名也讓她付出了代價:18歲的時候,在法網的決賽場上面對「女皇」格拉芙,觀眾為對方喝彩的聲音讓她失去了理智,在丟失掉自己的6-4/5-2領先優勢的同時,也被世人廣泛指責為「嬌縱、任性、無禮」;另外,與母親的爭執,也在很長時間內困擾著她的發展;更嚴重的是,長年的頂級賽事讓她的身體無法負荷,加上威廉姆斯姐妹帶來的力量網球風氣,她昔日的地位已被蠶食,而且腳踝的傷也讓她不得不在接受了兩次手術之後,宣布退出網壇。
三年之後,辛吉斯再度歸來,她在復出後不久就參加了澳網,並在女單比賽中進入8強,在混雙比賽中捧得冠軍。此後她一路前進,在5月法網即將開始之際,排名已經一路飆升到了世界第21位,並很可能在法網開始時就進入Top20之列。於是這時候人們又想起,辛吉斯曾在復出之時表示,奪得法網是她復出的最終目標,因為這是她唯一沒有折桂過的大滿貫賽事——也許,這並不僅僅是「公主的童話」而已。
四大滿貫賽單打成績:
年份 澳網 法網 溫網 美網 總決賽
1995年 第二輪 第三輪 第一輪 第四輪 /
1996年 八強 第三輪 第四輪 四強 亞軍
1997年 冠軍 亞軍 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