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語的銀和鉛怎麼讀
❶ 墨西哥部分狀況。
墨西哥
總人口:107,449,525(2006年統計)
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伊諾霍薩
國土面積:1,972,550平方公里
墨西哥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全國89%的人口是天主教徒。但也有6%的人信奉各個派別的基督教新教,其餘5%的人口信奉其他宗教,或沒有宗教信仰。
❷ 鉛與銀怎麼區分
黑的是鉛
白的是銀
❸ 銀和鉛怎樣辨別要簡單有效的辨別方法...
辨別銀和鉛簡單有效的辨別方法:
第一種:看光質,銀的表面光澤均勻,有潤色,鉛的潤色感要差。
第二種:掂重量,同樣的體積錢幣中鉛最重,銀質次。
第三種:查硬度,銀比較硬,鉛比較軟。
第四種:聽聲音,銀的擲地有聲,帶韻味。鉛的聲音沉悶短促。
第五種:看彈性,錢幣擲地後銀的彈性較好,鉛無彈性。
❹ 怎麽分辨銀和鉛
1) 比重判斷
白銀比重為10.5,比其它具有銀白色的金屬或合金都大得多,如鉛的比重僅為2.7。
2) 聲響判斷
白銀柔軟,拋落在堅硬物體上發出的聲響疲軟,而其他金屬發出聲響清脆。
3) 顏色判斷
其他金屬所具有的白色終究與銀白色有所區別,火燒冷卻後,區別尤為明顯。用火燒烤後,如是真白銀,銀色不變;若是假白銀,或是成色低劣品,燒烤後則會變黑。另一種方法是用硝酸點滴在銀飾品表面,抹去硝酸後,飾品表面仍呈銀白色,這說明含銀量相當高,若是銀含量低的飾品,則會呈灰黑色。
4) 折彎法
用雙手摺彎,成色高的,易彎不易斷,質次的折彎時則覺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5) 看茬口測試
把飾品橫向剪斷一半,折開看顏色。如若口雪凌白而綿,成色在98%左右,若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在95%左右,用手彎折較硬,若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在95%左右,硬度較大,若口淡紅色,黃中帶灰色者,成色在80%左右,彎折堅硬,若口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在70%左右;若口紅中帶黑,黃中帶黑,成色在60% 左右。
6) 銀葯(又名吃銀虎)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用銀葯(銀葯是用95%以上成色的白銀面和水銀調和而成的軟體狀物)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少的成色低,假的不掛銀葯。
親…^_^ 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望採納哦
❺ 鉛與銀怎麼區分
從延展性。你可以把這個金屬反復延展,如果很容易就斷了,就是鉛,反之,是銀。 鉛很軟,利用它的特性,你可以拿著這個金屬找個硬的地方劃,如果出了黑線,就是鉛,反之,是銀。 重要的一點是,鉛在手裡拿的時候,手會變黑,及時洗手,有毒。
❻ 怎麼樣辨別銀和鉛
1) 比重判斷
白銀比重為10.5,比其它具有銀白色的金屬或合金都大得多,如鉛的比重僅為2.7。
2) 聲響判斷
白銀柔軟,拋落在堅硬物體上發出的聲響疲軟,而其他金屬發出聲響清脆。
3) 顏色判斷
其他金屬所具有的白色終究與銀白色有所區別,火燒冷卻後,區別尤為明顯。用火燒烤後,如是真白銀,銀色不變;若是假白銀,或是成色低劣品,燒烤後則會變黑。另一種方法是用硝酸點滴在銀飾品表面,抹去硝酸後,飾品表面仍呈銀白色,這說明含銀量相當高,若是銀含量低的飾品,則會呈灰黑色。
4) 折彎法
用雙手摺彎,成色高的,易彎不易斷,質次的折彎時則覺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❼ 墨西哥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鋅鉛銀礦床
1.地質背景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Francisco IMadero)鋅鉛銀(銅)礦床位於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州,地處薩卡特卡斯城西北20km,像聖尼古拉斯火山成因塊狀硫化物礦床一樣,也在墨西哥中央高原構造地貌區。該礦床取的是當地自治區的名字,它由1910年革命後第一任墨西哥總統命名。
礦體產在早白堊世泥岩-碳酸鹽岩系,後者被認為是坎帕和科內(1983)所說的起源於大洋的格雷羅地體的孤立內圍層。含礦的塊狀硫化物之下是至少為400m的非鈣質細條紋狀炭質泥岩,之上則是可達400m的重結晶細層狀泥質石灰岩。塊狀硫化物層的中心部分厚120m,向外漸變減薄到不足1m,由纖細條帶狀似氣成岩的黃鐵礦和磁黃鐵礦及少量粘土、綠泥石和綠簾石加痕量磁鐵礦組成。目前,估計有5億t左右的塊狀到半塊狀硫化物。塊狀硫化物向上變為石灰岩,其標志是一條不規則的蝕變礦物帶,厚可達70m,主要由條帶狀綠泥石、綠簾石、透閃石、陽起石、石英和黃鐵礦組成。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主要有兩種礦石類型。主要礦石類型呈交錯穿插的鋅鉛平卧層控礦體產出,既產在塊狀硫化物礦體中,也產在上覆的克列普蝕變岩中。平卧層控礦體的面積為3km2×2.5km2(圖12-21),厚6~65m(平均30m),沿南北方向最為發育。平卧層控礦體由閃鋅礦和少量與石英互層的方鉛鋅礦組成,含某些粘土和黃鐵礦(如果產在塊狀硫化物中)或含綠泥石和綠簾石(如果產在克列普蝕變岩中)。產在克列普蝕變岩石中的礦石品位高一些,明顯是交代成因的。塊狀硫化物礦體下部的小而不規則的銀銅礦體由次要礦石類型組成。這種礦體由條紋狀含銀黃銅礦、黃鐵礦、方黃銅礦(古巴礦)和硫砷銅礦組成。塊狀硫化物被一些南北向狹窄的早第三紀長英質岩牆切割(圖12-21)。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的成因尚在討論中。但是,目前佩諾萊斯銀礦公司認為許多塊狀硫化物礦體都可以採用沉積-噴氣(SEDEX)模型,原因是它具層控性,在結構上明顯有別於在墨西哥中北部其他地區常見的,與侵入岩有關的硫酸鹽岩交代成因的筒狀鋅鉛銀礦床。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的探明和推定儲量共計4000萬t,平均品位Zn 5.2%,Pb 0.8 %,Ag 40×10-6,外加300萬t品位為Cu 1.1%和Ag 80×10-6的礦石儲量。
2.勘查與發現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從未大量開采過,雖然早在西班牙殖民時代和20世紀頭幾十年曾有過手工開采。據報道,埃爾博泰礦業公司曾在1945年勘查過埃爾博泰錫托的老窿,並從中採集了樣品,20世紀60年代曾有非正規采礦者回到該區。1975年,礦產資源局(聯邦礦產資源機構)對薩卡特卡斯區的老窿進行了取樣化驗,將其作為對該區進行系統評價的一部分。由於取得的金屬品位很高,將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區的礦產儲量定為國家礦產儲量。1976~1983年,礦產資源局在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執行了一項很大的勘查計劃,包括進行了土壤地球化學測量,重力和激發極化測量,刻槽取樣;打了159個鑽孔,主要是傾斜金剛石鑽孔(總進尺31578m);挖掘了937m地下巷道,包括120m豎井(圖12-21)。
勘查模型以狹窄的北西向高角度礦脈(如在埃爾博泰錫托老窿中揭露的礦脈)為基礎(圖12-21)。但是,1981年塞代梅克斯公司開始對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探區感興趣,並根據對地質特徵的重新解釋,除礦脈外還識別出2個平卧層控礦體。確實,此後富磁黃鐵礦的下部平卧層控礦體的細條紋狀結構使礦產資源局的某些地質學家力主它是同生的。但是,官方的觀點仍按礦脈來解釋。
根據地質重新解釋、冶金研究和經濟分析結果,塞代梅克斯公司於1982年認定,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無經濟價值。1985年,礦產資源局在附近地區勘查新礦體未獲成功,於是在當年晚期停止了在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的全部工作。礦產資源局1991年報告說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一帶共有5個主要構造,寬5.5~7.6m,氧化礦儲量52萬t,平均品位是:Ag 105×10-6,Pb 1.3%,Zn 5.5%,Cu 0.2%,此外還有586萬t硫化礦,平均品位是:Ag 65×10-6,Pb 0.9%,Zn 5.5%,Cu 0.2%,但未確認其米拉清這些礦化構造到底是礦脈還是平卧層控礦體。
圖12-21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區圖,表示了2001號「盲礦」、C-45號和C-49號鋅鉛銀礦體的地面投影及其與埃爾博泰錫托礦山、老窿和礦產資源局的探槽與豎井的關系,也表示了礦產資源局用鑽探檢驗過的地帶的大致界線
(引自R.H.Sillitoe,2000)
20世紀90年代,墨西哥最大的銀鋅生產廠家佩諾萊斯銀礦工業公司開始對其弗雷斯尼爾銀礦山以南的礦產地和遠景區進行詳細的重新檢查,拉開了尋找新的高品位銀礦和金礦的序幕。從1991年起,佩諾萊斯銀礦工業公司的地質人員曾數次檢查了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老的采礦巷道、探槽,並從當時難以進入的地下坑道中取出崩落的礦塊。1992年,他們檢查了礦產資源局採取的岩心,1993年,在礦產資源局准備將其礦地公開招標前的正式技術評估期間對部分鑽孔進行了測井。這些詳細的工作使佩諾萊斯銀礦工業公司(擅長鋅礦的公司)相信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基本上是層控的,可能是同生的,而不僅僅是一系列礦脈,它擁有比上面說的資源更大的潛力。1994年,佩諾萊斯銀礦工業公司在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情況下一舉中標。許多公司,包括鋅礦生產公司,評估了招標文件所附的資料並到現場進行了考察,但當時它們大多注重勘查金礦,因而對這塊礦地並未認真對待。
1994年晚期,佩諾萊斯銀礦工業公司通過重新編錄現有鑽探岩心,重新編制地下地質圖(圖12-21)和以層控為前提重新模擬礦化作用,開始勘查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區。得出的結論是: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隱伏礦體存在。進行了地面磁法測量,但對地質解釋幫助不大。對遠景區進行了土壤地球化學測量,沿間距為100m的2~3km長的測線每50m采一個樣品。主要隱伏礦體所在位置上方顯示出良好的異常,Zn含量>1000×10-6,但被描述為薄的層控「鐵帽」(可能是礦體沿傾斜向上的表現)和小的出露礦脈。
1995年早期開始的鑽探打的是直孔而不是斜孔,到1996年底確定了2001號主礦體及其C-45號和C-49號衛星礦體時總進尺已達119000m。第一個鑽孔打到含Zn 5%的60m礦段。鑽探的布置是逐漸加密鑽孔間距,先是200m,然後70m,最後35m。按計劃早期打了11個岩心鑽孔,同時進行反循環鑽探。結果表明反循環法一般誇大礦石厚度,而且往往造成局部假富集。因此,後來只將反循環法用於開鑽前准備階段和方圓500m的周圍地區普查鑽探。正是這種擴邊鑽探導致C-45號和C-49號礦體的發現。鑽探工作的進展清楚地證明,礦產資源局打的幾個斜孔雖然碰到了2001號礦體,但未打穿其整個厚度。
在確證了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體之後,又對50~200m厚的不含礦石灰岩之下的2001號礦體進行了地面電磁測量,以查明其電磁響應。在2001號礦體上得到了不明顯的電導率高,但對其他類似的電導體進行的鑽探表明,它們是由黃鐵礦質和炭質沉積岩而不是由礦石造成的。有意思的是,2001號礦體的存在,在礦產資源局進行的重力和激發極化測量結果上也有反映,只是這些數據被忽視了,因為它們實在不符合所採納的「礦脈模型」。
1997~1998年鑽探工作告一段落,當時已完成了從多家土地所有者手中收買土地采礦權的復雜任務。在這期間,進行了冶金試驗和礦山設計工作。1999年上半年,由於土地采礦權已經買妥,又打了總進尺為19000m的鑽孔,目的是為了加密2001號礦體的勘探網和更好地確定一個衛星礦體。決定1999年投產,並立即著手礦山建設,包括開鑿2個斜井。定於2001年興建8000t/d的選礦廠。新礦山要求擴大佩諾萊斯公司在托雷翁城的鋅冶煉廠,目前正在進行中。
3.小結
隱伏的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鋅鉛銀礦床是在自西班牙殖民時期以來以各種貴金屬和賤金屬聞名的勘查程度很高的地區發現的。該礦床的發現建立在對地質信息,特別是對以前保存的鑽孔岩心的重新解釋的基礎上。化探和物探在發現過程中沒起多大作用,雖然早期的重力和激發極化測量結果對預測2001號主要塊狀硫化物礦體的存在是有幫助的。
另外兩個偶然因素對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發現很重要。第一,對墨西哥鋅鉛銀礦有豐富經驗的一批地質學家參與了地質資料重新解釋。第二,這批地質學家對有望找到礦的地點和現有數據進行了認真詳細評價,而不是像一般常做的那樣只去找礦租地考察一兩天。這歸因於——至少是部分歸因於——有望找到礦的地點位於佩諾萊斯公司圈出的遠景看好的勘查區內。最後,過度刻板地信奉某種特定成礦模式是危險的,好在在勘查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區的早期就再一次強調了這一點。
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地區歷經20年勘查才發現了礦體。弗朗西斯科依馬德羅礦床的初始投產,從打到2001號礦體的第一個鑽孔算起,不超過7年。
❽ 墨西哥屬於哪個國家
墨西哥即墨西哥合眾國(西班牙語:Los Estados Unidos Mexicanos),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
墨西哥是美洲大陸印第安人古文化中心之一。這里曾孕育出聞名世界的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薩波特克文化、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後者更是成為了前哥倫布時期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
152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6日墨西哥人民掀起了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戰爭,1821年取得獨立。1824年10月建立聯邦共和國。1917年頒布憲法,改為現國名。
(8)墨西哥語的銀和鉛怎麼讀擴展閱讀
墨西哥的首都是墨西哥城,墨西哥城是墨西哥最大的城市。建築樓宇,歷史古跡,博物館,宮殿,紀念碑,商場,政府大樓,在墨西哥城應有盡有。霍奇米爾科(Xochimilco)運河的水上花園是該城市最大的旅遊景點,還有埃爾安赫爾日獨立報,獨立天使勝利柱等里程碑式建築。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特斯科科湖的湖積平原上,海拔2240米。多年來,市區面積不斷擴大,並向周圍的墨西哥州擴展,形成了眾多的衛星城鎮。
這些城鎮行政上屬墨西哥州,但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與聯邦區已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大都市區,包括墨西哥城和附近的17個城鎮,面積約面積1525平方公里(2019年1月)。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溫在18℃左右,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每年6月至10月初為雨季,全年75%~80%的降水集中在雨季。
墨西哥城是許多大型媒體公司和西班牙文報紙的總部。大約20%的墨西哥人口居住在墨西哥城,因此這座城市也以不夜城而著稱。
❾ 鉛鋅銀礦
國外近幾年鉛鋅礦的勘查費用在賤金屬中相對比例在下降,這與其價格下跌較多有關。2004年晚期至2005年,鉛鋅價格上漲,需求增加,勘查費用上升較快。
近幾年,非硫化物鋅礦(鋅氧化礦石、硅酸鹽礦石)引起了礦業界、勘查界和經濟地質學界的注意。這種礦床甚至被稱為「未來新型礦床」。其實這種礦床早為人所知,且也早已有開采。觸發對此類礦床予以新注意和審視浪潮的是納米比亞南部Skorpion表生鋅氧化物礦床的開發。該礦床位於奧蘭治蒙德東北85公里,整個礦床原為火山成因塊狀硫化物礦床,是英美公司1976年發現的。礦床含表生氧化礦石2460萬噸,含鋅10.6%(一說露采儲量2140萬噸,鋅10.6%),主要是鋅的硅酸鹽和碳酸鹽。另有混合的氧化-硫化礦資源6000萬噸,含鋅6%~8%、鉛1%。合計約有鋅680萬噸、鉛60萬噸。過去因冶煉困難,一直未開發。後來主要由當時在Union Miniere公司工作的比利時化學工程師N.Masson研發(有Reunion礦業公司的A.Woollett參與)出ZincOx技術。這是一種水冶法,也屬溶劑萃取電積技術,成本低,能生產出高品級鋅金屬。由於有此技術,故此礦床經進一步勘查後於2003年9月正式露采,年產能力15萬噸鋅金屬,壽命至少15年。此礦山已成世界第10大鋅礦山,而且成本幾乎最低。1997年Masson與Woollett成立了ZincOx公司,要找其他地方鋅氧化物礦床進行開發。不過此類礦床多數規模不夠大。最近在葉門薩那東北110公里的賈巴利Jabali鋅氧化礦項目,經可行性研究肯定,有資源1260萬噸,含鋅8.9%、鉛1.2%、銀68克/噸。礦體尚未探到邊。可用ZincOx公司專利水冶法,鋅回收率為77%,可能在2006年建設,2007年下半年試生產,壽命11年。ZincOx公司還在哈薩克勘查Shaimerden鋅氧化物礦床,預期2006年初開始生產。泰國達府湄索(夜速)的巴登Padaeng鋅礦,2003年有資源460萬噸,鋅12.3%,在積極勘查,可用鋅硅酸鹽與硫化物於同一生產流程中。
2002年有資料稱表生非硫化物鋅礦床目前約佔世界已知鋅儲量的10%,但2004年另有資料認為非硫化物鋅資源佔世界鋅總資源不到4.5%。據認為現在值得對其給予新的審視是因為:①它對礦業界有吸引力,其中少鉛、硫及其他有害元素,可用SX-EW技術採收,耗能少,一般經濟價值較高。②對此類礦床提出了新的全面分類,認為非硫化物鋅礦床,主要是表生礦床,但也有原生、深生的。表生礦床類又分為:ⓐ直接交代成因的,如伊朗、秘魯、愛爾蘭、哈薩克的某些礦床;⑥圍岩交代成因的,如納米比亞Skorpion及緬甸、泰國某些礦床;ⓒ殘留和岩溶充填成因的,如泰國、越南的某些礦床。深生(原生)礦床又分為構造控制(熱液)礦床(如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山脈Beltana硅鋅礦礦床,巴西、尚比亞、納米比亞的某些礦床)和層狀礦床(如美國新澤西州富蘭克林層狀鋅氧化物-硅酸鹽礦床)。③現有的對表生鋅礦的研究需要更新。④此類鋅礦床可用穩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可直接測年。⑤原生的非硫化物鋅礦床(如不少含硅鋅礦的礦床)是一新類型,值得進一步研究,包括某些層狀原生非硫化物鋅礦與層狀鐵氧化物或硫化物的成礦與沉積關系。⑥此類礦床勘查方法與硫化物礦床有所不同(如物化探、礦物學研究)。許多此類礦床,在地表仍有待發現,且可用簡單的礦物認識的辦法。最後,我們需要指出的是,此類礦床的勘查開采和研究值得注意,在某些地區可能比較重要。不過總的來說,它畢竟只是鋅礦的一個不大的部分。
伊朗有不少鉛鋅礦,有的規模很大,其中也發育有氧化礦石及氧化礦與硫化礦的混合礦石。如伊朗西北部贊兼省的安古蘭(Angouran)礦床,是世界最大最富的非硫化物鋅礦之一,1999年的資源量是:非硫化礦1350萬噸,含鋅26.4%、鉛4.5%(主要是碳酸鹽礦石,以菱鋅礦為主,多為塊狀、角礫狀);硫化礦320萬噸,含鋅37.0%、鉛2.32%;混合礦200萬噸,含鋅31.2%、鉛4.1%。礦石還含不少銀。即合計含鋅537.2萬噸,鉛76.4萬噸。硫化礦石與角礫岩有關,屬密西西比谷型礦床,產在前寒武紀—寒武紀變質雜岩(綠片岩相-角閃岩相的角閃岩、片岩和大理岩)中。伊朗的伊蘭庫(Irankuh)鉛鋅礦床有硫化礦1500萬噸,含鋅4%、鉛2%;混合礦400萬噸,含鋅7%、鉛1%;氧化礦1400萬噸,含鋅加鉛(主要為鋅)12%。目前已知伊朗最大的世界級的邁赫迪耶巴德(Mehdiabad)鉛鋅銀礦床位於伊朗中部,距亞茲德85公里,系碳酸鹽岩容礦的密西西比谷型礦床,有推定資源7520萬噸,含鋅7.38%、鉛2.38%、銀62克/噸。另有推測資源1.427億噸,含鋅7.1%、鉛2.32%、銀46克/噸。合計有鋅約1570萬噸,含鉛500萬噸、銀11000噸,還有重晶石1000萬噸。2004年和2005年在打加密鑽。已在進行可行性研究,要年產50萬噸鋅金屬、18萬噸鉛銀精礦。先露采,酸浸產鋅金屬,後井采,礦山壽命30年以上。已知資源33%是氧化礦。礦床面積2.5×1.5平方公里,南北尚未探到邊。設計采坑2.5公里×1.8公里,深400米。可行性研究2006年初完成。目前總資源(以鋅2%為邊界品位)已增至3.94億噸,含鋅4.2%、鉛1.6%、銀36克/噸,即有鋅1655萬噸、鉛630萬噸、銀14180噸,大部分為確定和推定資源。
最近兩年國外鉛鋅銀礦堪稱新的大發現是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丘布特省中部的Navidad特大型銀鉛礦床的發現。這是一家小公司2002年12月在草根勘查中的「地質錘加登山鞋」的發現。勘查至2005年下半年時,已有銀資源10560噸、鉛約140萬噸(詳見後專門介紹)。阿根廷北部薩爾塔省Diablillos銀金礦,產在火山岩中,推測有露采資源4200萬噸,含銀70克/噸、金1.0克/噸,即含銀2940噸。推測金礦石資源2500萬噸,含金1.0克/噸。
秘魯也是富銀國家。目前在勘查的托羅莫查特大型斑岩銅鉬銀礦床,2005年10月報道銀的確定和推定資源已有12000多噸(詳見前面「銅」一節)。距該礦床不遠的莫羅科查(利馬東北約150公里)銀礦床有銀資源1420噸,其中礦石證實和概略儲量106萬噸,含銀269克/噸、鋅4.94%、鉛1.90%、銅0.43%。秘魯南部Juliaca西50公里的Berenguela礦地銀銅錳交代型礦床項目,20世紀初就連續開采,1905~1965年產銀超過340噸,現在可采儲量1400萬噸,含銀125克/噸(含1750噸銀)、銅1.32%、錳18.0%,還有少量鋅。秘魯南部拉斯巴姆巴斯矽卡岩型礦床(以銅為主)附近,在3年前發現Limamayo鋅鉛銀銅矽卡岩礦化系統。熊溪公司最近在秘魯南部普諾北200公里的Corani探區發現新的可能具大礦量的銀礦,據槽探及最初4個鑽孔結果,礦化厚達100米。該區是一歷史上產鉛銀礦區,20世紀60年代曾開采。該礦床上覆第三紀火成碎屑岩、角礫岩,下伏古生代沉積層。90年代打過少量鑽孔,鑽到厚度不等礦化,含銅0.24%、金3克/噸,銀達438克/噸。里奧廷托公司2003年購得此23平方公里礦地作為斑岩銅礦目標區,其野外工作查明一2×5平方公里大的蝕變區,中有低硫化金銀礦化。土壤地球化學測量圈出3個異常:①1.1平方公里銀異常(平均49克/噸銀);②0.6平方公里金異常(平均金0.49克/噸、銀11克/噸);③0.5平方公里銅金異常(平均銅707×10-6,金0.36克/噸)。采過地表揀塊樣。里奧廷托公司認為不能滿足其找斑岩銅礦系統的要求,於2005年將該項目70%權益售予熊溪公司。後者在北部銀異常區采過揀塊樣,銀高,金很低,且見氧化硅和重晶石。後槽探、鑽探,認為是圍繞可能為弱的斑岩銅礦系統的遠程低硫化淺成低溫熱液銀礦,鑽探所見為銀鉛(鋅)礦化。礦化產在第三系火山岩(凝灰岩,少量安山岩)底部,呈脈、角礫、網脈狀,有硅化、強的褐鐵-赤鐵礦化,見錳氧化物。目前三個礦床合計有資源1.155億噸,含銀8560噸、鉛110萬噸、鋅57萬噸。
巴西馬托格羅索州阿里普阿南(Aripuana)賤金屬(鉛鋅銀)礦化帶為火山塊狀硫化礦,沿走向長12公里以上,從Arex至Mocoto探區。前兩年經勘查資源增長,包括Arex和Ambrex礦床有推定和推測資源2374萬噸,含鋅5.07%、鉛1.81%、銀52.96克/噸、銅0.43%、金0.41克/噸。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瓦贊蒂(Vazante)鋅礦床為元古宙(6億~7.4億年)噴氣沉積型礦床,1969年起生產,至1997年底已采出礦石約1030萬噸,鋅平均20%,回收到206.68萬噸鋅。目前年產10萬噸鋅、5000噸氧化鋅、75噸鎘。至250米深尚有儲量890萬噸、含鋅22%。
墨西哥是富產銀鉛鋅的國家。近年勘查的該國中部薩卡特卡斯州Penasquito銀-金(鉛鋅)項目已圈定3個礦床,其中Penasco礦床有硫化礦推定資源1.24億噸,含銀27.5克/噸、金0.5克/噸、鉛0.31%、鋅0.64%;推測資源8400萬噸,含銀26克/噸、金0.5克/噸、鉛0.29%、鋅0.66%。上覆的氧化礦推定資源2600萬噸,含銀19.7克/噸、金0.2克/噸、鉛0.24%、鋅0.26%;推測資源800萬噸,含銀15.8克/噸、金0.2克/噸、鉛0.2%、鋅0.26%,共有銀6232噸、金110噸、鉛70萬噸、鋅143萬噸。另一個為ChileColorado礦床,礦化與爆發角礫岩下斑岩侵入體蝕變帶有關,有硫化礦確定和推定資源1.49億噸,含銀34.3克/噸、金0.3克/噸、鉛0.28%、鋅0.84%;推測資源4500萬噸,含銀21.1克/噸、金0.2克/噸、鉛0.2%、鋅0.48%;氧化礦確定和推定資源2500萬噸,含銀15.3克/噸、金0.15克/噸、鉛0.26%、鋅0.30%;推測資源500萬噸,含銀11.6克/噸、鉛0.18%、鋅0.17%、金0.1克/噸,即該礦床共有銀6500噸、含金58噸、鉛58萬噸、鋅156萬噸。還有Azul Breccia礦床,有硫化礦推測資源7120萬噸,含銀31.5克/噸、金0.15克/噸、鉛0.36%、鋅0.72%;氧化礦1920萬噸,含銀13克/噸、金0.1克/噸,即合計有銀2490噸,含金12噸、鉛25.6萬噸、鋅51.2萬噸。3個礦床總共有銀15200噸、金180噸、鉛153萬噸、鋅350萬噸,是一世界級銀金鉛鋅礦區。經最近鑽探,該礦區目前有銀27430噸、金445噸、鉛240萬噸、鋅710萬噸。該礦區在19世紀後半葉已發現,1994~1997年經物化探和鑽探,1998年以來又在鑽探。該州的Francisco I Madero礦山已於2001年投產,儲量3000萬噸,含鋅5.2%、鉛1.10%。還含不少銀。其發現是通過細致填圖,對礦區礦化地質模式的了解以及鑽探取得的。該州還有幾個銀礦山的尾礦開采項目在進行。杜蘭哥州杜蘭哥西北170公里的La Pitarrilla銀礦床經鑽探已有確定資源2720萬噸,含銀120.6克/噸;推定資源3560萬噸,含銀112.5克/噸;推測資源6440萬噸,含銀92.7克/噸,合計有銀13250噸。索諾拉州的Alamo Dorado銀金礦床2002年可行性研究結果,有露采可堆浸儲量3550萬噸,含銀67克/噸、金0.26克/噸,預計年產450萬噸礦石、187噸銀、0.9噸金,壽命8年。後繼續工作。
玻利維亞西南部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的特大型聖克里斯托瓦爾銀(鉛鋅)礦床,預期在2007年下半年投產,日產礦石4萬噸,年產銀840噸,鋅26萬噸(精礦含鋅量)。壽命16年,可處理2.29億噸礦石,含銀平均63.28克/噸、鋅1.6%、鉛0.59%。該國中南部靠近波托西的塞羅里科歷史上采礦地區周圍的聖巴托洛梅沖積銀礦項目(在里科山旁側),銀含在砂礫沉積中,2000年進行預可行性研究後繼續工作,2003年10月算得儲量3200萬噸,銀品位為119克/噸,即含銀3800噸。可年產銀約187~250噸,還可副產錫。壽命15年。
一些已知重要礦區資源仍在擴大。美國阿拉斯加紅狗鉛鋅銀礦區在1997年發現阿納拉阿克礦床後,在該礦床西北約5公里處又鑽到該礦區最富的鋅礦化(鋅達21%~30%)。愛爾蘭Galmoy鉛鋅礦床旁側又發現新富礦體,厚10餘米,含鋅19.2%~32.3%,鉛3.0%~12.8%,銀12~93克/噸,是鑽探重力異常的結果。印度拉賈斯坦邦前寒武紀世界級蘭普拉阿古恰鉛鋅(銀)礦床的產能要從目前的每年230萬噸礦石,增至375萬噸。其目前儲量因最近鑽探增至5010萬噸,含鋅12.8%、鉛1.9%。比前一年增加25%,在擴大產能後尚可使壽命比原來設想的延長3年。該礦床另有礦石資源2490萬噸,含鋅12.4%、鉛1.7%。現保有總資源量(包括儲量,共有鋅950萬噸、鉛137萬噸)超過投產時的鉛鋅共920萬噸的總資源量。瑞典南部的Zinkgruvan礦山目前尚有證實和概略儲量950萬噸,含鋅9.8%、鉛4.8%、銀97克/噸。此外有各級資源合計1040萬噸,含鋅9.7%、鉛3.9%、銀94克/噸。還有推測的銅礦石資源350萬噸,含銅3.1%、鋅0.4%、銀49克/噸。礦床屬前寒武紀火山岩容礦塊狀硫化物型。加拿大西北地區大草原溪礦山,現有資源約1190萬噸,含鋅12.5%、鉛10.1%、銅0.4%,屬碳酸鹽岩容礦密西西比谷型。霍華茲山口特大型噴氣沉積鉛鋅礦床最近兩年又在勘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雷夫爾斯托克北100公里的Ruddoek溪沉積噴氣型(或布羅肯希爾型)鉛鋅銀礦床,早在1960~1975年就已勘查,近來又在鑽探。剛果(金)基普席這一著名的歷史悠久的多金屬礦山,又在進行遠景再研究,尚有確定和推定資源1690萬噸,含鋅16.7%、銅2.2%。突尼西亞一些主要鉛鋅礦床原被認為與一系列鹽底辟有關,最近英國金斯敦大學學者,提出了成礦新模式,認為礦床屬密西西比谷型,沿一白堊紀拉伸盆地逆沖邊緣的沖斷面分布。
烏茲別克東南部的汗迪扎火山岩容礦多金屬塊狀硫化礦床在蘇聯時代已經多年廣泛勘查,現有19000米地下坑道。1996年起進一步鑽探。Marakand礦產公司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得到肯定結果,有各級資源合計1441萬噸,含鋅7.24%、鉛3.50%、銅0.86%、金0.38克/噸、銀1.34克/噸。其中儲量888萬噸,含鋅8.04%、鉛3.82%、銅0.97%、金0.37克/噸、銀1.26克/噸。蒙古在烏蘭巴托東約550公里的喬巴山附近的圖木爾廷敖包大型鋅(鉛)礦床,有礦石資源7100萬噸(?),含鋅13.7%,可露采25年,再井采10年,系中蒙合營項目,2005年已投產。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著名的布羅肯希爾鉛鋅銀礦床已采百餘年。2001年初報道累計已采出礦石2億噸,價值700億澳元(2001年初價格)。目前還有相當多的儲量和資源量。最近對其西部礦化目標鑽探結果,得礦石資源1670萬噸,含鋅3.2%、鉛2.2%(以2%鉛+鋅為邊界品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芒特艾薩礦區「黑色之星」露采項目計劃2005年投產,有資源2450萬噸,含鋅5.1%、鉛2.7%、銀54克/噸。其中已圈出首期開發儲量840萬噸,含鋅5.2%、鉛3.5%、銀60克/噸,剝采比4∶1,計劃坑深至200米,至少採5年。澳北區布朗斯鈷鉛(銅鎳)多金屬項目位於達爾文港南90公里,該區傳統上勘查鈾。CRA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找鈾,但也認識此礦床鉛遠景,已於60年代中進行過鑽探。90年代初另有一公司進行勘查,至2001年初已完成預可行性研究,有資源8200萬噸,含鉛2.28%、鈷0.12%、銅0.77%、鎳0.11%,即有鉛187萬噸、鈷9.8萬噸、銅63萬噸、鎳9萬噸。系層控硫化礦床,地質上與中非銅帶相似。西澳大利亞中部維盧納附近的麥哲倫鉛礦項目,為碳酸鹽岩容礦鉛礦床,有次生富集鉛帶,由麥哲倫礦床和一衛星礦床Cano(380萬噸礦石)組成。共已完成600多個鑽孔,有確定和推定資源1510萬噸,含鉛6.4%,其中儲量1200萬噸,含鉛6.8%。此外另有推測資源1300萬噸,含鉛4.3%。附近還有一些探區要鑽探。2005年已投產,2006年要達全產,年產鉛10萬噸。西澳倫納德「陸架」(在陸上)有一些密西西比谷型鉛鋅礦。2003財政年度產鋅17.6萬噸、鉛7萬噸。儲量合計有1042萬噸,含鋅6.2%、鉛1.7%。總資源2218萬噸,含鋅6.9%、鉛2.8%。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胡茲達爾區杜達爾(Duddar)鉛鋅礦床系侏羅紀沉積噴氣型礦床,2001年時有推定和推測資源1431萬噸,含鋅8.6%、鉛3.2%,即有鋅123萬噸、鉛45.8萬噸。印尼蘇門答臘北部棉蘭南120公里的達伊里鉛鋅銀礦地,主要為高品位沉積噴氣型礦床,產在厚30~140米的炭質頁岩和粉砂岩中。該礦床1997年晚期發現,經地質填圖、物化探和鑽探,於2001年初已在礦地南段黑狗(Anjing Hitam,意為「黑狗」)礦床圈出推定資源750萬噸,含鋅16.7%、鉛10.3%、銀14克/噸;推測資源250萬噸,含鋅11.3%、鉛6.8%、銀13克/噸(均以5%鋅當量為邊界品位),合計有鋅160萬噸,含鉛94萬噸、銀1375噸。層控礦層產在50~70米厚頁岩層中,平均厚12米。礦石呈塊狀至紋層狀,由黃鐵礦、方鉛礦和閃鋅礦組成。頁岩層下的灰岩-白雲岩系中有一些交代型鉛鋅礦。往南北礦體沿走向尚未探到邊。在繼續鑽探。在該礦床北1.3公里的Lae Jehe探區和該礦床北2.2公里的Bongkaras探區,鑽探結果也令人鼓舞。如Lae Jehe礦化從地表延至400多米深,厚4~10餘米,鋅含量多在10%上下,鉛超過6%。通過鑽探試圖將礦地資源增加一倍。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Bowdens銀(鉛鋅)礦床經進一步工作,資源增加。以40克/噸銀為邊界品位,有確定和推定資源3610萬噸,含銀51.8克/噸、鉛0.24%、鋅0.32%;推測資源2290萬噸,含銀42.5克/噸、鉛0.20%、鋅0.30%。摩洛哥小阿特拉斯山脈著名的Imiter特大型銀礦床,系新元古代淺成(低溫)熱液礦床,已生產大量銀,目前尚有查明資源8000噸銀。波蘭晚二疊世砂頁岩型銅銀礦床不僅擁有巨大銅資源(超過3350萬噸銅),且含十分巨大銀資源(91400噸銀),總的情況已在前面「銅」一節述及。銀是銅的共產或副產品,呈自然銀產出或主要在斑銅礦和輝銅礦內作為伴生元素存在。主要在波蘭西南部盧賓-格洛戈夫礦區的3個礦井開采,年產約2800萬噸礦石,含銅平均1.9%,2000年產51.8萬噸精煉銅和1144噸銀。由波蘭KGHM公司開采,它是歐洲最大的產銅公司,也是世界第9大產銀公司。主要礦床的銀平均品位為79克/噸及54克/噸。3個主要礦床的銀儲量基礎分別為2.8萬噸、2.9萬噸和1.8萬噸。
俄羅斯布里亞特烏蘭烏德東北250公里的奧澤爾鉛鋅礦床(在赤塔西北),系產於早寒武世火山沉積岩系中的層狀、透鏡狀硫化物礦體,目前推定總資源有1.57億噸,含鋅5.2%、鉛1%(以鋅2%為品位邊界),即含鋅816萬噸、鉛157萬噸,還含有銀。
❿ 墨西哥是哪個國家
墨西哥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是一個國家的名稱,並非從屬於某個國家。
1519年,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墨西哥獨立戰爭由1810年開始,1821年起義軍才進入墨西哥市。宣布獨立。整個獨立戰爭由米格爾·伊達爾戈·伊·科斯蒂利亞發起,在1810年10月1日起義,試圖推翻西班牙統治,但是9月起義計劃由於叛徒告密泄露,所以提早在9月16日的多洛雷斯(Dolores)小鎮開始,成功後成立了第一共和國,瓜達盧佩·維多利亞為其首任總統。
墨西哥合眾國,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其面積達近二百萬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
拓展資料:
總人口超過1.2億,為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西班牙語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括三十二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墨西哥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玉米,故墨西哥有「玉米的故鄉」之稱。墨西哥在不同歷史時期還贏得了「仙人掌的國度」、「白銀王國」、「浮在油海上的國家」等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