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停產延遲到什麼時候
⑴ 大眾墨西哥工廠員工病逝,寶馬日生產十萬口罩
據外媒報道,4月7日,本田和日產兩家公司雙雙表示,由於新冠狀病毒的爆發造成美國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量大幅降低,因此兩家公司已經決定讓成千上萬名美國員工暫時休假。
據悉,本田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印第安納州和俄亥俄州一共僱傭了大約1.84萬名工人,該工廠原計劃在3月23日至4月12日進行停工,並全額支付工人的工資,但目前停工延期至了5月1日。
日產也表示,該公司計劃暫時裁撤大約1萬名美國小時工,此決定於4月6日生效。其在美國的工廠也因疫情的爆發而停工,停產將持續到4月底。
此外,寶馬公司也表示,其位於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工廠將延長停產3周,據悉,這家擁有1.1萬名工人的工廠原本將在3月29日至4月12日停產,但目前停產將延長至4月30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馬自達暫停日本、墨西哥及泰國三國生產
(圖片來源:馬自達官網)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導致的全球汽車需求下降和供應鏈中斷問題,馬自達成為最新一家暫停日本和海外運營的日本汽車製造商。
這家總部位於日本廣島的汽車製造商表示,其在日本的兩家工廠將完全暫停生產13天,而在3月28日至4月30日期間的8天內,只實行日班制。除暫停日本生產外,馬自達還將從3月25起關閉墨西哥裝配廠,為期10天,並將從3月30日起暫停泰國工廠生產,持續10天。
馬自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許多國家為抗擊疫情迅速採取了防控措施,包括實施宵禁、暫停零售業務和限制公司活動等。考慮到零部件采購困難、海外市場銷量直線下降以及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等,該公司決定調整全球生產設施的生產,並希望在今年第三季度彌補損失的產量。不過馬自達表示,將繼續在日本和中國的銷售業務,但將根據當地政府的指導決定在其他國家的銷售活動。
就在馬自達宣布停產的前一天,豐田汽車也宣布將暫停日本的5家裝配廠的生產,以應對不斷下降的全球需求。該公司還計劃限制豐田普銳斯、4RunnerSUV以及多款雷克薩斯車型的出口。豐田並未透露在停產期間將會損失多少汽車出口,也沒有透露本次停產會對哪些出口市場造成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福特無限期推遲北美工廠復產時間
買車網獲悉,據外媒報道稱,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影響,當地時間3月31日,福特再次延長了北美工廠關閉時間,無限期推遲其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工廠的復工時間,工廠具體重啟日期將視疫情發展狀況另行通知。
福特汽車北美總裁KumarGalhotra表示,「員工、經銷商、客戶、合作夥伴和社區的健康和安全仍然是我們需要優先考慮的事項。我們正在與工會的領導人,特別是UAW(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商討制定相關的防疫程序去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以及健康。」
據了解,此前,福特曾宣布將4月6日重開墨西哥赫莫西洛工廠,4月15日重開美國本土的工廠,復產皮卡、SUV和商用卡車等車型。但由於疫情蔓延速度較快,因此復產日程被再次延後。福特表示,此次工廠停產預計帶來約80億美元的損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汽車生產線無限期關閉,但福特仍在位於密歇根州羅森維爾的零部件工廠生產呼吸機,並預計在7月4日前生產約50000台,以滿足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療需求,隨後的生產將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未來預計可達每月最高30000台的產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因疫情蔓延,福特宣布無限期推遲北美工廠復工時間
財經網汽車訊??福特無限期推遲北美工廠停工時間。
3月31日,據外媒報道,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福特汽車再次延長了北美工廠關閉時間,並將無限期推遲其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工廠的復工時間,工廠具體重啟日期將視疫情發展狀況另行通知。
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韓愷特周二表示,該公司不考慮在5月之前的任何時候重啟工廠生產,具體時間非常不確定。
「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們要關閉工廠到5月,但我們不會預測一個確切的日期。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齊心協力抑制疫情的傳播,這才是最健康的事情。」
有行業專家表示,多數工廠不太可能在5月前重新開工,這不僅是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也是因為需求下降。
這已經是福特汽車第二次宣布延遲停工時間。此前該公司曾計劃在4月6日重新啟動墨西哥埃莫西約工廠的生產工作,並且於4月14日重啟部分美國工廠的生產工作。而在這之前,福特最初計劃的復工日期為3月30日。
此次工廠停產預計將為這家車企帶來約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88億元)的損失。
此外,福特已經宣布,自5月1日起,該汽車公司300名高管薪酬的20%-50%將被延遲支付至少5個月。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在上述時間段內的全部薪酬均將延遲支付。韓愷特將推遲支付50%的工資。與此同時,福特首席運營官法利和首席財務長斯通也將推遲發放50%的工資。
另一家汽車製造商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上周表示,計劃於4月13日恢復在北美的生產。通用汽車無限期關閉了工廠,沒有提供重啟日期,並且在今年4月至6月期間的受薪員工的工資將減少20%,該公司CEO麥明凱(MikeManley)的薪資將減半。
通用汽車的高管也將被削減5%或10%的現金薪酬,不包括獎金、股票期權或其他獎勵。
3月31日,?據美國中文網報道,福特和通用電氣醫療集團?30日宣布,計劃生產一種簡化的呼吸機,目標是到7月初生產5萬台,此後每月最多生產3萬台,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該公司預計,將在4月底生產1500台呼吸機,在5月底前生產1.2萬台,在7月4日前生產5萬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本田北美工廠復工時間推遲 平均停工時間達15天
▲本田美國發動機工廠
本田從當地時間3月23日停產北美大部分工廠,停產的16家工廠分別生產本田整車、變速箱和發動機。在工廠關閉期間,本田對工廠進行了深度清潔,確保工廠的生產設備和公共區域的衛生。此外,本田承諾停產期間將全額正常發放工人的工資。
本田當時預計,如果停產至3月30日,停產時間為6天,將影響4萬輛汽車的生產交付工作。不過就目前的狀況看,本田北美工廠的停產至少持續15天。
結語:製造業無法製造就面臨死亡
新冠肺炎疫情在北美地區仍在不斷蔓延,疫情形勢還有加重的可能。北美三大車企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FCA)此前也希望能夠在3月30日復工,這樣計算產時間最多一周。如果停工一周對生產的影響可能不明顯,後期調休就能補足產量。但北美抗擊疫情不太「給力」,最終導致所有車企都延遲開工。
當前,美國幾乎所有汽車製造業都已經停工,製造業不能製造的時候,就面臨著衰退與死亡。當前,已經有多家北美車企提出降薪計劃,從本月起,北美三大車企都將實行不同程度的降薪。通用、FCA甚至實行全球正式員工的降薪計劃。可見停產對製造業的影響確實是致命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全球車企停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引發的蝴蝶效應 | 特別報道
如何理解呢?比如,在疫情下,采購經理會擔心,一旦顯示庫存告罄,工廠很快就會感受到物料短缺。因此,他們可能會下達備用訂單或試圖確保其他供應來源。但是,當中國供應商最終全力復產時,全球產業鏈很有可能出現暫時性的物料供過於求。
這就是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是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
因此,不管是備份計劃不足和供應鏈能力有限,還是供應鏈中短時期的「牛尾效應」,都將是汽車行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所需要做出的調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墨西哥工廠已經停產,會不會受到了美國通用汽車罷工沖擊波的影響
墨西哥工廠已經停產,可能會受到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嚴重影響!那另一方面也是對墨西哥毒販猖獗的一種反應!
受到美國影響。
美國對墨西哥的影響也至關重要,畢竟從屬於北美洲的國家,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可能會對墨西哥的工廠有大規模的影響,同樣的墨西哥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毒販的存在證實為政府官員所服務的,換句話說,政府也需要墨西哥的這些毒販的存在,因此毒販對首富幾乎沒有任何威脅,因為墨西哥的首富與政府本質上利益也是一致的!因此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很有可能會被墨西哥施壓,讓墨西哥的工廠大面積的倒閉,然後讓墨西哥傾向於親美政策!
⑻ 從歐洲到北美,車企掀起「停工潮」
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以及歐美各國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車企停工的浪潮從歐洲傳遞至北美。
迫於美國汽車工會(UAW)的壓力,底特律「三巨頭」(福特、通用、FCA)正式宣布,即日起關閉其在北美地區的全部工廠。有外媒稱,該措施將導致15萬名工人待工。
美國:本土派和「外企」紛紛關廠
底特律「三巨頭」旗下的員工目前都出現了確診病例。FCA在印第安南州的變速器工廠有員工確診;福特汽車因為密歇根州的總裝工廠(MAP)有員工確診,所以臨時關閉了該工廠;通用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證實,其沃倫科爾工程中心的一名員工病毒檢測呈陽性。
UAW從本月15日開始呼籲三大汽車製造商關閉工廠兩周,以保護其成員免受病毒影響。由於三大車企一直不願暫時停工,UAW則表示將給三家企業48小時時間制定計劃,窗口期截止於當地時間17日下午。3月18日,三大巨頭同意暫停部分工廠運營。
隨著西班牙成為疫情重災國之一,日產在當地的一家車輪供應商被封鎖,日產於上周五宣布位於巴薩羅那的工廠停止生產。本周,日產在英國東北部桑德蘭(Sunderland)工廠也停止生產。據了解,桑德蘭工廠是日產最重要的海外工廠之一,負責研發和生產聆風(Leaf)、逍客(Qashqai)等暢銷車型,工廠現有雇員7000多人,年產能為50萬輛,2019年生產新車約35萬輛。
此外,本田也在本周宣布其位於英格蘭斯溫登的工廠停產至4月6日。不過本田表示工廠能否重新開工,除了看市場需求與供應鏈情況外,還取決於政府和衛生部門的建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新甲殼蟲的發展
甲殼蟲系統是德國大眾最成功的車型之一,全球的幾代人把大眾汽車的甲殼蟲,選為了他們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車。它是一種很容易使您一見傾心,而且很可能是當前世界上最為個性化的車型。
從第一輛甲殼蟲問世到現在,已六十多載歲月,在它誕生、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更是充滿了傳奇色彩。 1931年 弗迪南·波爾舍畫出了大眾汽車的第一張設計圖。
1934年 希特勒委託波爾舍設計售價在1000帝國馬克之內的大眾汽車。
1935年 製造出第一輛22.5馬力、700CC的樣車。
1936年 10月22日至12月22日期間,完成5萬公里的路試。
1937年 已經製造了30輛樣車,完成了將近240萬公里的路試,成為當時最耐用和可靠的轎車。
1938年 第一輛堅實而具有與眾不同外形的甲殼蟲在德國的沃爾夫斯堡下線,被稱為「歡樂帶來力量的汽車(KDF車)」。同年7月3日,「甲殼蟲」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紐約時報雜志》上,美國認為這輛車像「一隻可愛的小甲殼蟲」。
1939年KDF車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27萬德國人預定了該車,但是戰爭的爆發使大眾汽車廠轉為生產軍備。 1945年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盡管工作的63%被炸毀,但是甲殼蟲幾乎在戰爭剛剛結束就開始了生產,英國軍管當局訂購了2萬輛車。1946年 10月14日,大眾汽車甲殼蟲的總產量達到1萬輛。
1947年 第一批甲殼蟲出現在德國汽車銷售商的展廳中,全年製造了8987輛甲殼蟲,並第一次出口到荷蘭。
1948年 在德國已經有了1500名甲殼蟲的私人用戶。
1949年 大眾汽車推出用於出口的甲殼蟲,50年代甲殼蟲的出口為德國的經濟奇跡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1月8日,兩輛甲殼蟲從荷蘭經水運抵達美國。
1951年 大眾汽車的總產量達到25萬輛,並已經向29個國家出口了甲殼蟲。
1953年 甲殼蟲原有的麵包圈型後窗被更大的橢圓車窗所代替,這一代甲殼蟲被親切稱為「小橢圓」。
1954年 甲殼蟲的功率從25馬力提高到30馬力,最高時速達到110公里。
1955年 8月5日,甲殼蟲總產量達到100萬輛。
1962年 第500萬輛甲殼蟲下線。 1966年 44馬力的甲殼蟲1500型面世,一年後又推出了34馬力的經濟型甲殼蟲。
1967年 第1000萬輛甲殼蟲下線。也就是在這一年,這種車在德國被正式稱為「甲殼蟲」。
1968年 大眾汽車第一次在廣告中稱它最成功的轎車為「甲殼蟲」。
1972年 2月17日,大眾汽車甲殼蟲以15007034輛的總產量打破了福特T型車的生產紀錄。
1974年 7月1日上午11:19分,在沃爾夫斯堡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下線。
1978年 在德國本土生產的最後一輛甲殼蟲在埃姆登工廠下線;同時在海外,甲殼蟲的生產量已經達到1000輛/天。
1980年 最後一輛裝配風冷發動機的甲殼蟲敞篷車駛出了位於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卡曼公司的生產線。
1981年 5月15日,第2000萬輛甲殼蟲在墨西哥下線。為了慶祝這一偉大成就,大眾公司推出了「SilverBug」珍藏版甲殼蟲,以此獻給那些忠心的追隨者。1984年 甲殼蟲的價格第一次超過了1萬德國馬克。
1985年 大眾汽車停止從墨西哥向歐洲進口甲殼蟲。
1998年 新甲殼蟲誕生,在墨西哥生產,供應全世界。新甲殼蟲車的雛形創意於1998年,並在底特律國際車展上第一次向公眾展示,稱為「概念一」。隨後於同年在日內瓦出現了新甲殼蟲的敞篷車型。
2002年 隨著第21517415輛高爾夫駛下生產線,高爾夫的生產量超過了甲殼蟲位居世界第一。
2003年 在墨西哥生產的大眾汽車新甲殼蟲敞篷車在德國上市。
2003年 7月30日,最後一輛甲殼蟲駛下大眾汽車墨西哥工廠的生產線。標志著這款擁有70年生產歷史、全球總銷量超過2200萬輛的傳奇之車走下歷史舞台。該廠生產了3000輛特別版的甲殼蟲車,以紀念這個車系的結束。 當人們談到甲殼蟲的時候,會想到很多在當時無與倫比的優點,廉價、結實、實用、操控性好……但是能讓甲殼蟲成為經典的最重要原因仍在於它那通行於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可愛的外型設計。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了德國大眾最頑固的一面。一句「全世界都喜歡德國的這個」就已經為甲殼蟲把話說滿了,在20世紀60年代,曾經有人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甲殼蟲為什麼不變化一下外型,而大眾汽車的回應則是廣告中一個畫著甲殼蟲車尾圖案的蛋,並且說:「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進了。」整整15年後的1978年,當甲殼蟲已經在德國停產,高爾夫已經接替了它的時代之時,大眾汽車再次用了一種頑固不化的口氣在仍是蛋主題的廣告中寫道「我們將保持這個外型,直至最後。」
2003年7月甲殼蟲在墨西哥停產的最後一刻,大眾公司履行了自己的諾言,這個波爾舍在1931年設計出的傢伙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沒有改變過它的外型。在墨西哥這塊最後的市場上,當政府要求今後計程車只能用四車門的車型時,甲殼蟲選擇的是放棄而不是改變。那麼波爾舍的設計真的完美無缺到可以永葆時尚嗎?大眾在不斷推出一代代變化著造型的高爾夫和帕薩特的時候卻為什麼堅守著甲殼蟲的老式設計呢?
這是一款叫人一見傾心的車型;這是一款享譽世界60餘年的車型;這是一款當今世界上最為個性化的車型;歷史悠久的甲殼蟲,以其簡潔的設計、朴實的風格,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中一直受到各界的歡迎和贊譽……
如今,在世界各地仍舊有幾百萬輛甲殼蟲汽車行駛在路上,它們中間幾乎包括了幾十年來甲殼蟲的所有車型。盡管由於各種原因,甲殼蟲汽車登記在冊的數量在逐漸減少,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流行和最受人喜愛的汽車。
至今仍在使用的甲殼蟲直到今天,您還可以在金沙薩、吉隆坡、德班、杜塞爾多夫等許多地方,看到這款風格獨特的車型。全球的幾代人把大眾汽車的甲殼蟲選為了他們一生中的第一部汽車。 不可否認的是,波爾舍的這款簡潔的設計在當時(二戰前)與第一款量產轎車福特的t型車相比,具有了超前的現代感。而且它簡潔流暢的外型看起來就十分結實,不用擔心在顛簸的鄉村公路上會掉下某個零件。事實上甲殼蟲確實也是結實實用的代名詞。但人們眼中的時尚總是隨著社會歷史環境的變化而時刻改變著,甲殼蟲也不例外,實際上從它在戰前誕生到戰後量產的過程中經歷過一次重要的改型,只是我們不知道那是不是波爾舍自己操刀進行的。在《大眾汽車編年史》1934~1938年這一章節中,可以看到波爾舍照片左下方那款大眾汽車原型車時,第一個想到的似乎不是可愛的蛋殼或蟲子,隱約中卻閃現出德國士兵頭上鋼盔的影子。而戰後大眾汽車廠在英國佔領軍的託管下,從一個軍備生產廠回歸轎車生產廠後,生產出的甲殼蟲轎車與原型車相比已明顯發生了變化———車的前部被加長而且具有了更加誇張的弧度,兩個前燈從中間分向了兩邊的輪框上方,像兩只可愛的大眼睛,這種變化使它從一個冷酷的金屬殼子變成了有生命的卡通玩具,充分迎合了戰爭陰雲散盡,人們重拾生活樂趣的心境。正是這種情趣的造型,使甲殼蟲在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七十年代這段歐美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走到哪裡就把快樂帶到哪裡,讓人無法不喜歡它。特別是在那個資源緊缺,物美價廉、結實耐用又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小型轎車供不應求的年代,人們愛透了它。如果僅從排量、馬力和價格上來看,甲殼蟲的定位本應是有階級的,但正是因為當時不可復制的歷史背景,使它的頑皮造型作為一種時尚的社會符號,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找到接受它的理由,從而具有了跨越階級界限的獨特定位。
實上,新甲殼蟲將不是第一個引入1.4T版本的進口大眾車。此前,大眾的兩廂運動型轎跑車尚酷,就率先應用了1.4T雙增壓發動機。
⑽ 「新冠肺炎」席捲歐洲,疫情下西歐各國眾生相
作者:艾斯帝夫
寶馬關閉工廠的決策也影響到了英國的MINI和勞斯萊斯。尤其是MINI的三家工廠將停產至4月17日,在視情況決定是否復工。
除了上述汽車製造商以外,梅賽德斯-賓士也已經決定暫停歐洲的生產,時間是兩個星期。由於梅賽德斯-賓士是全領域汽車企業,所以停產影響到了商用車和乘用車兩方面。
實際上,歐洲製造商的停產也預示著該地區疫情已經進入爆發高峰期,隨著全球股市暴跌、WLTP在歐洲啟動、電氣化轉型等諸多因素,今年歐洲的汽車廠商日子不太好過。
用當下流行的詞語來說,即歐洲汽車企業「共克時艱」的時候來了。【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