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如何防止無線電干擾

西班牙如何防止無線電干擾

發布時間: 2022-04-18 09:17:56

❶ 太空探測器遠離地球幾億公里,如此之遠如何能遙控

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


事實上,雖然科學家為了減少信號損耗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因為距離太過遙遠,並且宇宙中到處都是輻射,所以無線電信號的強度依然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因此,為了提高傳輸信息的正確率和完整性,科學家們讓旅行者一號在傳輸數據的時候使用大量的糾錯碼。而有得必有失,使用糾錯碼確實能大幅度提高信息傳輸的完整性和正確率,但是傳輸速度卻因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導致只有不到1kb/s。

迄今為止,旅行者一號身上所攜帶的發電機已經大大超過了使用期限,經過對剩餘電量的估算科學家們認為,旅行者一號攜帶的科學儀器應該能工作到2025年,而與地球的通信至少能到2036年。

也就是說,2036年之後旅行者一號將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絡,屆時它會承載著人類的夢想飛向宇宙的更深處,在宇宙中留下人類文明存在過的記號。

❷ 諾曼底的背後,是不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欺騙計劃呢

諾曼底登陸,二戰中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喪鍾開始。然而在當年盟軍想要成功欺騙德軍,在諾曼底實施登陸,難度也是不小。為此,盟軍展開了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欺騙計劃,代號——保鏢行動。

一.何時何地進行登陸?

盟軍欲在法國北部登陸,首要問題就是德國人的大西洋壁壘。1940年時德國並未想過建設規模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僅在法國沿海的加萊—濱海布洛涅一帶製造4座重型海軍炮台,目的是為防止英國突擊隊的騷擾和登陸。蘇德戰爭開始後,為將更多兵力投入蘇德戰爭中,必須降低西線守軍兵力,而有了後來的大西洋壁壘。在1942年3月23日發布的第40號元首指令正式要求建立大西洋壁壘,周圍的防禦工事集中在港口。1943年11月,陸軍元帥隆美爾受命負責監督大西洋壁壘的建造,隆美爾便加緊建造進度和提高防禦工事的靈活性,將其防禦力大幅提升。

一切准備就緒後,詹姆斯假扮的蒙哥馬利就在1944年5月26日乘坐飛機抵達了直布羅陀。他在德軍於西班牙的情報機構的監視下公然現身,儼然是真正的蒙哥馬利到了直布羅陀,在盟軍的安排下,詹姆斯和一個已經暴露了間諜身份的西班牙使節見面,對方愣是沒有發現,眼前的是一個冒牌貨。消息傳到了德國人手裡,這下德國人就更分不清,盟軍要在何處發動攻擊了。因為蒙哥馬利出現在北非,這意味著,盟軍在地中海也要有大動作了。

現在,德軍已經完全落入了盟軍精心編造的謊言里。他們眼中,盟軍有這無窮的兵力,儼然要在多個地方展開攻勢。當然這可能是欺騙性的,德軍也一樣判斷了這種可能性。可是他們直到盟軍進攻諾曼底的那一刻,都沒有發現,盟軍真正主攻的方向是哪。

❸ 無線電通訊遇到阻塞式干擾能怎麼辦

無線電干擾是指在無線電波傳輸過程中,一些電磁能量通過直接耦合或間接耦合方式進入接收系統或信道,導致有用接收信號質量下降、信息產生誤差或丟失,甚至阻斷通信的現象。 無線電干擾一般分為同信道干擾、鄰信道干擾、帶外干擾、互調干擾和阻塞干擾等。
(1)同信道干擾:凡是無用信號的頻率與有用信號的頻率相同,並對接收同信道有用信號的接收機造成的干擾,稱為同信道干擾;
(2)鄰信道干擾:干擾台(站)鄰信道功率落入接收鄰信道接收機通帶內造成的干擾,稱為鄰信道干擾;
(3)帶外干擾:發射機的諧波或雜散輻射在接收有用信號的通帶內造成的干擾,稱為帶外干擾;
(4)互調干擾:互調干擾又分為發射機互調干擾和接收機互調干擾。發射機互調干擾是指多部發射機信號落入另一部發射機,並在末級功放的非線性作用下相互調制,產生不需要的組合頻率,對接收信號頻率與這些組合頻率相同的接收機造成的干擾。接收機互調干擾是指多個強信號同時進入接收機時,在接收機前端非線性電路作用下產生互調頻率,互調頻率落入接收機中頻頻帶內造成的干擾;
(5)阻塞干擾:無線電設備接收微弱的有用信號時,受到接收頻率兩旁、高頻迴路帶內強干擾信號的干擾,稱為阻塞干擾。阻塞干擾輕則降低接收靈敏度,重則導致通信中斷。

❹ 西地中海的「死亡三角區」是怎樣的

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區」的三個頂點,分別是比利牛斯的卡尼古山,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共同接壤的延杜夫,再加上加那利群島。在這片多災多難的海域不斷發生著飛機遇難和失蹤事件。

兩起相同的空難

1969年7月30日,西班牙各家報紙都刊登了一條消息,該國一架「信天翁」式飛機,於29日15時50分左右在阿爾沃蘭海域失蹤。

人們得到消息後,立即到位於直布羅陀海峽與阿爾梅里亞之間的阿爾沃蘭進行搜索。由於那架飛機上的乘員都是西班牙海軍的中級軍官(上校和中校),所以,軍事當局相當重視,動用了十餘架飛機和四艘水面艦船。當人們搜尋了很大一片海域後,只找到了失蹤飛機上的兩把座椅,其餘的什麼也沒發現。

在這次事故發生前兩個月,即同年的5月15日,另一架「信天翁」式飛機也在同一海域莫名其妙地栽進了大海。

那次事故發生在18點左右,機上有8名乘務員。據目擊者說,那架飛機當時飛行高度很低,駕駛員可能是想強行進行水上降落而未成功。機長麥克金萊上尉僥幸還活著,他當即被送往醫院搶救。盡管傷勢並不重,但他根本說不清飛機出事的原因。

人們還在離海岸大約一里的出事地點附近打撈起兩名機組人員的屍體。後來幾艘軍艦和潛水員又仔細搜尋了幾天,另外5人卻始終沒找到。

據非官方透露的消息說,那次飛行本來是派一位名叫博阿多的空軍上尉擔任機長的,臨起飛才決定換上麥克金萊。這樣,博阿多有幸躲過了那次災難。然而好運並沒能一直照顧他。時隔兩個月,已被獲准休假的博阿多再次被派去擔任「信天翁」式飛機的機長。這次,他回不來了。

這一事實促使人們得出結論說,這是兩起一模一樣的飛機遇難事故——兩架相同類型的飛機,從同一機場起飛,由同一個機長(博阿多)駕駛,去執行同一項反潛警戒任務,在同一片海域遇上了相同的災難。但誰也無法解釋,失蹤的「信天翁」式飛機發回的最後呼叫「我們正朝巨大的太陽飛去」,究竟意味著什麼。

四架飛機一起撲向大海

西地中海「死亡三角區」的三個頂點,分別是比利牛斯的卡尼古山,摩洛哥、阿爾及利亞、茅利塔尼亞共同接壤的延杜夫,再加上加那利群島。在這片多災多難的海域不斷發生著飛機遇難和失蹤事件。

1975年7月11日上午10點多鍾,西班牙空軍學院的四架「薩埃塔式」飛機正在進行集結隊形的訓練飛行。突然一道閃光掠過,緊接著,四架飛機一齊向海面栽了下去。

附近的軍艦、漁船以及潛水員們都參加了營救遇難者和打撈飛機的行動。他們很快就找到了5名機組人員的屍體。但是這四架剛剛起飛幾分鍾的飛機為什麼要齊心合力朝大海撲去呢?西班牙軍事當局對此沒有作任何解釋,報界的說法是「原因不明」。

有人作過統計,從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到1969年的20多年和平時期中,地圖的這個小點上竟發生過11起空難,229人喪生。飛行員們都十分害怕從這里飛過。他們說,每當飛機經過這里時,機上的儀表和無線電都會受到奇怪的干擾,甚至定位系統也常出毛病,以致搞不清自己所處的方位。這大概就是他們把這里稱作「飛機墓地」的原因吧。

七具屍體和六個西瓜

如果說飛機失事是因定位系統失靈,導致迷航造成的,那麼對貨輪來說,就令人費解了。因為任何一位船員都知道太陽就可以用來做確定方向的參照物。

西地中海面積並不大,與大西洋相比,氣候條件也算是夠優越的。然而,在這片海域失事的船隻一點也不比飛機的數量少。

這里發生的最早一起船隻遇難事件是在1964年的7月,一艘名為「馬埃納號」的捕龍蝦的漁船不幸遇難,有16名漁民喪生。此事相當奇特,引起了人們各種各樣的猜測。但8月8日,西班牙報紙刊登這則消息時卻說「沒有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7月26日22點30分,特納里島的一個海岸電台收到從一艘船上發來的一個含糊不清的「SOS」呼救信號。但它既沒有報出自己的船名,也未說出所在的方位。23點整,該電台又收到一個相同的告急信號,之後就什麼也聽不到了。

第二天上午10點45分,海岸電台收到另一隻漁船發來的電報,說他們在距離博哈多爾角以北幾里的地方發現了7具穿著救生衣的屍體。有人認出他們是「馬埃納號」上的船員。電文還說7具屍體旁邊,還浮著一隻空油桶和6個西瓜,此外什麼都沒發現。

為了尋找可能的生還者,海岸電台告知那片海域上的船民讓他們也沿著前一隻漁船的航線航行。過了1天,1艘漁輪報告說找到3具穿救生衣的屍體。幾十隻船在這里又整整搜尋了3天,均一無所獲。後來在非洲海邊的沙灘上又發現了兩個人的屍體。這樣一共找到了12個人,其餘4人始終沒有下落。

事後人們提出了許多疑問,比如:在相隔半小時的兩次呼救信號中,「馬埃納號」的船員怎麼沒能逃生?他們為什麼兩次都不報出自己的船名和方位?也許那些穿著救生衣的人是被淹死的?可遇難地點離海岸只有一海里,為什麼船上那些水性嫻熟的船員竟連一個也沒能游到岸邊?

還有人推測說他們是餓死的。但是這似乎站不住腳,因為最先被撈上來的那7名船員在海里頂多呆了9個小時,這么短的時間,一般是不大可能餓死人的。還有一種認為船上發生過爆炸事故的假設也可以推翻,因為撈上來的屍體完全沒有傷痕。

任憑人們如何猜測,製造了這場災難的大海一直保持著沉默。

全體船員迷失方向

地中海7月份的氣候總是風和日麗的。1972年的7月26日上午,「普拉亞·羅克塔號」貨輪從巴塞羅納朝米諾卡島方向行駛。到了下午,不知怎麼回事,這艘貨輪掉轉船頭駛到原航線的右邊去了。原來船上的導航儀奇怪地受到了干擾,並且船長和所有的船員沒有一個人還能夠辨明方向。出發時船長曾估計,他們在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即可抵達目的地。但次日凌晨5時,「普拉亞·羅克塔號」遇上的幾名漁民卻說,這里離他們要去的米諾卡島足有幾百海里。

很難設想,在這段時間里,這艘貨輪上所有的人都喪失了理智或喝醉了酒,以致連辨認方向的能力都沒有了。這又是一起沒人說得清楚的海上事故。

❺ 如何解決無線信號干擾

目前有三個解決無線電干擾的常用辦法,其中包括降低物理數據傳輸率,減少受干擾AP的傳輸功率和調整AP的信道分配。在特定情況下,上述三種方法每一種都很管用,但是這三種方法沒有一種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無線電干擾這一問題。
如今市場上銷售的AP絕大部分使用的是的全向偶極天線。這些天線在所有方向上的發射和接收速率相當。由於在任何情況下這些天線的傳輸和接收速度相同,因此當出現了干擾,這些設備唯一的選擇就是與干擾進行對抗。它們必須要降低物理數據傳輸速率,直到數據包丟失率達到一個可接受的水平。
然而降低AP的數據傳輸速率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數據包滯空時間變得更長,這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接收,因此掉包的機率更大。這反而讓它們對周期性干擾更為敏感。這一解決辦法基本上沒有什麼效果,這導致所有共用這一AP的用戶都受到了影響。
另一個方法是降低AP傳輸功率以更好的使用有限的信道。這需要減少共用同一個AP的設備的數量,這樣做可以提高性能。但是降低了傳輸功率也會降低信號的接收強度。這就變成了降低數據傳輸率,同時wi-fi覆蓋將出現漏洞。這些漏洞需要使用更多的AP進行填補。可以想像,增加AP的數量將會導致更多的干擾。
請不要改變信道
最後,多數WLAN廠商會讓你相信解決wi-fi干擾的最佳辦法是「改變信道」。但是當無線電干擾增加後,可供AP自動選擇的「干凈」信道又在哪裡呢?
盡管在應對特定頻率上出現持續干擾時改變信道是一種有用技術,但是干擾通常都具有間歇性和變化無常的特點。由於可供改變的信道數量有限,這一種技術反而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在wi-fi 使用最為廣泛多的2.4GHz頻段上,僅有三個互不幹擾的信道。即使是在5GHz頻段上,在排除了動態頻率選擇後,也僅有4個互不重疊的40MHz寬的信道。

802.11在5GHz頻譜范圍的可用信道
AP改變信道需要連接的客戶端斷開連接,重新進行連接,這會導致音頻和視頻應用出現中斷。改變信道還會產生多米諾效應,因為鄰近的AP也需要隨之改變信道以避免同信道干擾。
在設備使用相同的信道或是無線電頻率傳輸和接收wi-fi信號時,這些設備會彼此干擾,這種干擾稱為同信道干擾。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同信道干擾,網路管理員在架設網路時會讓這些AP相隔足夠遠,以確保它們無法彼此聽到或是干擾對方。然而wi-fi信號不會僅僅限於這些網路中,它們會四處發散。
改變信道也不能被認為是最適合用戶的一種方法。在這些場景中,干擾是由那些處於優勢位置的AP所決定的。客戶看到了什麼呢?轉向一個干凈的信道真的對用戶有用嗎?
希望:更強的信號和更少的干擾
預測wi-fi系統性能如何的通用單位是信噪比(SNR)。SNR顯示了接收信號的強度與底噪的差值。通常在高SNR的情況下,極少出現誤碼,吞吐量也較高。但是隨著干擾的出現,網路管理員還需要考慮信號與干擾和雜訊比(SINR)。
SINR是信號與干擾之間的差值。由於能夠顯示出無線電干擾對用戶吞吐量帶來的負面影響,SINR成為了衡量wi-fi網路性能的有效指示器。高SINR意味碰上更高的數據傳輸率和更強的頻譜性能。
為了取得高SINR值,wi-fi系統必須要增加信號增益或是減少干擾。問題是通常的wi-fi系統只是通過增加功率或是連接高增益定向天線來增加信號強度。在自適應天線陣列領域內的最新wi-fi創新可以讓網路管理員在不增加AP數量的情況下通過定向天線優勢獲得增益與信道。
利用智能天線減少干擾
wi-fi解決干擾的良方是擁有將wi-fi信號直接定向一名用戶並監視該信號確保以最高吞吐率傳輸,同時經常性的重新定向wi-fi傳輸的信號路徑,在不改變信道的情況下使用干凈的信號路徑。
結合了動態波束成型和微型化智能天線陣型的新wi-fi技術成為了最佳解決方案。
基於天線的動態波束成型是一種新技術,其可以改變來自AP的射頻能量的形態與方向。動態波束成型能夠調節wi-fi信號,當發生干擾後自動「駕馭」它們避開干擾。
對於每一個客戶來說,這些系統使用的是不同的天線,當出現問題後它們會調整天線。比如說,當出現干擾,智能天線會在干擾方向選擇帶有衰變的信號模式,以此來增加SINR和避免降低物理數據傳輸速率。
波束成型使用了大量的定向天線以在AP和用戶間創建數千種天線模式。由於射頻能量能以最佳路徑傳輸,因此可以帶來最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和最低的掉包率。
標準的wi-fi媒體訪問控制(MAC)客戶端回執能夠監視和確定所選擇路徑的信號強度、吞吐速率和誤包率。這確保了AP能夠准確知道用戶的體驗,如果發生了干擾,AP能夠自動調整以找到最佳路徑。智能天線陣列也對於抵禦干擾有著積極的作用。
支持波束成形的自動抗干擾
或許這種新技術的最大好處是在運作中免去了人工操作或是人為的介入。
對於網路管理員來說,隨著大批的wi-fi設備進入到企業網路中,減少無線電干擾正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用戶對能夠支持流多媒體應用的高可靠性wi-fi連接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解決無線電干擾的一個關鍵是解決企業發展中出現的這方面弊端。這也意味著採取更為智能的自適應方法以應對推動控制的無線電頻率,因為無線電頻率失控是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

❻ 無線路由信道模式頻段帶寬最大發送速率各自影響什麼

1、什麼是無線信道
無線信道也就是常說的無線的「頻段(Channel)」,其是以無線信號作為傳輸媒體的數據信號傳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進行無線網路安裝,一般使用無線自帶的管理工具,設置連接參數,無論哪種無線網路的最主要的設置項目都包括網路模式(集中式還是對等式無線網路)、SSID、信道、傳輸速率四項,只不過一些無線設備的驅動或設置軟體將這些步履簡化了,一般使用默認設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設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無線網路。

2、信道的數量及影響:
無線上一般標有1~13個頻道可以選擇,以防止干擾,但並不是獨立的13個頻道。這裡面有個復用技術問題,不多解釋了。簡單把正確知識介紹如下: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網線,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慮到相鄰的兩個無線AP之間有信號重疊區域,為保證這部分區域所使用的信號信道不能互相覆蓋,具體地說信號互相覆蓋的無線AP必須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則很容易造成各個無線AP之間的信號相互產生干擾,從而導致無線網路的整體性能下降。
不過,每個信道都會干擾其兩邊的頻道,計算下來也就有三個有效頻道,請各位有很多無線設備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頻段分割。

但很多問題,也會因為追求便利而產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頻段,這些頻段被分為11或13個信道。當在無線AP無線信號覆蓋范圍內有兩個以上的AP時,需要為每個AP設定不同的頻段,以免共用信道發生沖突。而很多用戶使用的無線設備的默認設置都是Channel為1,當兩個以上的這樣的無線AP設備相「遇」時沖突就在所難免。
為什麼現在無線信道的沖突如此讓人關注,這除了家用或辦公無線設備因為價格的不斷走低而呈幾何級數增長外,無線標準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這種窘境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目前主流的無線都是由IEEE(美國電氣電工協會)所制定,在IEEE認定的三種無線標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數是有差別的。

3、信道帶寬
●IEEE802.11b
採用2.4GHz頻帶,調制方法採用補償碼鍵控(CKK),共有「3」個不重疊的傳輸信道。傳輸速率能夠從11Mbps自動降到5.5Mbps,或者根據直接序列擴頻技術調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與穩定。
●IEEE802.11a
擴充了標準的物理層,規定該層使用5GHz的頻帶。該標准採用OFDM調制技術,共有「12」個非重疊的傳輸信道,傳輸速率范圍為6Mbps-54Mbps。不過此標准與IEEE802.11b標准並不兼容。支持該的無線AP及無線網卡,在市場上較少見。
●IEEE802.11g
該標准共有「3」個不重疊的傳輸信道。雖然同樣運行於2.4GHz,但向下兼容IEEE802.11b,而由於使用了與IEEE802.11a標准相同的調制方式OFDM(正交頻分),因而能使無線區域網達到54Mbps的數據傳輸率。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IEEE802.11b還是IEEE802.11g標准其都只支持3個不重疊的傳輸信道信道,只有信道1、6、11或13是不沖突的,但使用信道3的設備會干擾1和6,使用信道9的設備會干擾6和13……。
在802.11b/g情況下,可用信道在頻率上都會重疊交錯,導致網路覆蓋的服務區只有三條非重疊的信道可以使用,結果這個服務區的用戶只能共享這三條信道的數據帶寬。這三條信道還會受到其它無線電信號源的干擾,因為802.11b/g WLAN標准採用了最常用的2.4 GHz無線電頻段。而這個頻段還被用於各種應用,如藍牙無線連接、手機甚至微波爐,這些應用在這個頻段產生的干擾可能會進一步限制WLAN用戶的可用帶寬。
而在同樣是54Mbps的傳輸速率的802.11g與802.11a標准中,802.11a在信道可用性方面更具優勢。這是因為802.11a工作在更加寬松的5GHz頻段,擁有12條非重疊信道,而802.11b/g只有11條,並且只有3條是非重疊信道(Channel 1、Channel 6、Channel 11或Channel 13)。所以802.11g在協調鄰近接入點的特性上不如802.11a。由於802.11a的12條非重疊信道能給接入點提供更多的選擇,因此它能有效降低各信道之間的沖突。
但事物的兩面性在IEEE802.11a上表現無遺,802.11a也正因為頻段較高,使得802.11a的傳輸距離大打折扣,其無線AP的覆蓋范圍只有802.11b/g的一半左右或更低,以實際情況來說,如果一個802.11b無線AP的室內覆蓋可達80米,那麼802.11a就只能達到30米左右。此外,由於設計復雜,基於802.11a標準的無線產品的成本要比802.11b高的多。信道數占優不向下兼容的802.11a最終在市場上失敗也就不難理解。
當然,802.11g以54Mbps的高速和向下兼容802.11b的優勢擊敗了802.11a,但隨無線設備的普及化802.11b/g目前也面臨困窘。802.11a支持12條非重疊信道,因此其總帶寬為54Mbps*12=648Mbps。而802.11g只支持3條非重疊信道,其總帶寬僅為54Mbps*3=162Mbps。也就是說,當接入的客戶端數目較少時,你也許分辨不出802.11a和802.11g的速度差別,但隨著客戶端數目的增加,數據流量的增大,802.11g便會越來越慢,直至帶寬耗盡,更不用說802.11b了。
很多人認為intel新推出的迅馳2代中使用的英特爾PRO/無線2195A/B/G三頻無線網卡新增支持802.11a標准,看做是一種市場的倒退或止步不前,但我們通過以上以上分析,你會發現Intel或許也正面對這種802.11b/g所帶來的信道和帶寬困惑,至少目前從國外無線普及較早的國外用戶的反饋來看,事實正是如此。
此外,雖然目前一些廠商已在開發一種可在雙頻工作的能夠兼容802.11a(5GHz)和802.11g(2.4GHz)的無線區域網方案,但一個雙頻接入點通常需要兩個獨立的射頻模塊及相應獨立的數據處理能力,這將導致成本在獨立型設備上的居高不下。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頻段交錯技術等方案其採用頻段交錯技術的接入點在兩個頻段之間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時工作在兩個頻段內,雖然能降低成本,但其仍比普通的單頻接入節點的成本要高。所以,Intel在新一代迅馳中兼容802.11a標准,可以看做是一種新無線標准尚未出台前的一種無奈的對此有強列需求的用戶短期解決方案。
此外,為什麼說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頻段,這些頻段被分為11或13個信道——為何有的是11個信道有的又是13個信道呢?這是各國各地區的標准不同,北美/FCC標准,其採用2.412~2.462GHz,共有11信道,其中1、6、11信道為不重疊的傳輸信道信道;歐洲/ETSI標准,其採用2.412~2.472GHz,共有13信道,其中1、6、13信道為不重疊的傳輸信道信道;小日本,其採用2.412~2.484GHz,14信道,除此而外,還有法國4信道、西班牙2信道等非主流標准。如果無線網卡支持,在安裝驅動進行地區信道標准選擇時,一般建議選擇FCC(北美)或ETSI(歐洲)標准即可。

❼ 這樣的無線電干擾如何解決

1、音頻線換成屏蔽同軸線,盡量短
2、音箱放大器外加一個金屬罩
3、加大電源濾波電容的容量
4、電腦機箱不要開蓋,外殼做好接地。

主要是離發射天線太近了,不容易濾干凈。

❽ 無線電干擾的主要危害

隨著我國無線電事業的迅猛發展,無線電新技術、新業務的廣泛應用,無線電台(站)數量急劇增加,無線電干擾現象也日趨嚴重,特別是對航空通信、水上通信等安全業務的干擾,直接威脅到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對政府部門和軍隊通信系統的干擾,比如曾發生的干擾中南海通信事件、軍用機場受大功率無繩電話干擾事件等等,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政府部門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嚴重影響和破壞了軍隊備戰及訓練,對社會穩定造成極大危害。
尤其嚴重的是對航空導航通信和水上通信的干擾,比如對國內某機場塔台指揮頻率的干擾,造成飛機返航、航班嚴重積壓;某機場無線導航遙控台受到干擾,影響了航班的安全起降。也發生過對長江水上通信江岸電台的頻繁干擾,嚴重影響過往船隻通信調度,危及船隻安全。
對防汛、防火、氣象等系統的干擾,不但嚴重影響了汛期、火險時的指揮調度,也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了很大損失。對鐵路、交通、電力、電信、廣播電視等行業系統的干擾,造成了鐵路列車的調度失靈,高速公路的臨時封閉,電力搶修的延誤,電信業務的中斷和影響人們收看電視、收聽廣播等等。
總之,無線電干擾的發生已經嚴重危及到國家、軍隊、各行各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不利影響。
這種現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無線電管理體繫上的客觀因素和我們無線電工作人員的主觀因素造成的。在客觀上,無線電管理的法規力度不夠,又有漏洞。有些法規需要修改和完善來適應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生產、銷售環節上不能有效進行管理,無法制止非法電台流入使用環節;在主觀上我們無線電工作人員沒有看到兩類違法干擾源會產生巨大的危害,更沒有放在政治為首的高度上重視起來。我們無線電管理執法者必須樹立執政為民思想,為確保民航飛行安全,認真開展清除民用航空無線電專用頻率干擾的預防和查處工作。

❾ 如何產生無線電干擾電波

無線電通信系統中的電磁波干擾(或稱無線電干擾)是指在無線電通信過程中發生的,導致有用信號接收質量下降、損害或阻礙的狀態及事實。無線電干擾信號是指通過直接稠合或間接稠合方式進入接收設備信道或系統的電磁波信號(電磁能量)。它可以對無線電通信所需接收信號的接收產生影響,導致性能下降,質量惡化,信息誤差或丟失,甚至阻斷了通信的進行。因此,通常說,無用的無線電信號引起有用無線電信號接收質量下降或損害的事實,我們稱之為無線電干擾(電磁波干擾)。
無線電干擾信號包括無線電發射機的雜散發射、帶外發射、無線電波傳播產生的雜散波、鄰頻道干擾以及頻率共用時產生的同頻干擾。
9.1.1 無線電發射機的雜散發射
無線電發射機的雜散發射(Spurious emission)的定義為:必要帶寬之外的某個或某些頻率的發射,其發射電平可降低而不致影響相應信息的傳送。雜散發射包括諧波發射、寄生發射、互調產物以及變頻產物,但帶外發射除外(如圖9—1所示)。
凡頻率落在離開發射的中心頻率之外必要帶寬的250%或更遠的頻率上的包括互調產物、變頻產物和寄生發射在內的所有發射通常都被認為是雜散發射。對於多通道或多載頻發射機或轉發器,幾個載頻可能同時從一個末級放大器輸出或一個被激活的天線發射,發射的中心頻率取發射機或轉發器的一3dB帶寬的中心。
1.無線電發射的幾個基本概念
(1)必要帶寬(Necessary bandwNth)
對給定的發射類別而言,恰好足以保證在規定的條件下所要求的速率和質量的信息傳輸的頻帶寬度(如圖9—1所示)。
對於多通道或多載頻發射機或轉發器,幾個載頻可能同時從一個末級放大器輸出或從一個被激活的天線發射,此時必要帶寬為發射機或轉發器的頻率帶寬。
(2)帶夕L發射(Out—of—band emission)
由調制過程產生的,剛超出必要帶寬的一個或多個頻率的發射,但雜散發射除外(如圖9—l所示)。

頻率落在剛超出必要帶寬到離開發射中心頻率250%的必要帶寬的頻帶范圍內的任何不需要發射,都被看作是帶外發射。對於多通道或多載頻發射機或轉發器,幾個載頻可能同時從一個未級放大器輸出或一個被激活的天線發射,發射的中心頻率取發射機或轉發器的一3dB帶寬的中心。
(3)無用發射(Unwanted emissions)
由雜散發射和帶外發射組成的發射(如圖9—l所示)。
(4)諧波發射(Harmonic emissions)
頻率是發射中心頻率整數倍的雜散發射。
(5)寄生發射(Parasitic emissions)
既不依賴於發射機的載頻或特徵頻率而產生,也不依賴於產生載頻或特徵頻率的振盪頻率而產生的發射,它是由於電路中的寄生參量或自激引起的雜散發射。
(6)互調產物 (Intermolation Proct5)
雜散互調產物產生於下列互調:⑦發射的載頻與特徵頻率或諧波頻率的振盪,或產生載頻與特徵頻率的振盪;②與來自於本發射系統或其他發射機或發射系統的一個或幾個有相同
特性的其他發射的振盪頻率之間的互調。
(7)變頻產物(Frequency conversion procts)
在形成載頻或特徵頻率過程中產生的任何振盪的雜散發射,諧波頻率。
(8)特徵頻率(Characteristicfrequency)
在給定的發射中,易於識別和測量的頻率。
2.諧波發射但不包括載頻和特徵頻率的
發射機諧波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射頻功率放大器的波形失真。當發射機的陽極與輸出電路之間在諧波頻率上滿足諧振條件時,諧波的幅度將高到難以接受的水平。
一般說來,在HF頻段內,使用簡單低通濾波器,可以將諧波的幅度降低到相對於有用發射大約為一60dB。在大功率發射機中,有必要加裝調諧濾波器降低某些諧波的幅度,使之低於最大允許的50mw電平。應當考慮到失諧會影響這些濾波器的衰減。這些濾波器的設計對該諧波上的駐波比應至少為lo。可以把濾波器安裝在發射機的輸出端,以便衰減所有的諧波,利用這種手段能以合理價格得到最高為30dB的衰減。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抑制離散頻率的諧波。這可以利用諧振的A/4開路傳輸線,可以是同軸電纜或是並聯雙絞線。
3.寄生發射
寄生發射是振盪器在產生載波或特徵頻率時偶然生成的發射,其頻率與載波或特徵頻率無關。寄生振盪的頻率基本上與那些到達發射機的輸入信號無關。無法給出抑制這些振盪方法的通用規則,由於寄生振盪與電路正常操作無關,每種情況都必須根據它們的意外現象去克服它。
抑制的辦法如改善高低電平電路之間的屏蔽;在發射機的不同環節注意布線,在射頻電路部分採用電纜線或採用具有濾波的引線;盡量克服為了消除一種頻率振盪插入一電路後,反而又增加了一種新的頻率振盪;盡量避免由於晶體管放大器極間電容的變化,在低頻不能滿足退稻條件時,而產生與基波無關的高頻振盪。
4.互調產物發射
引起互調產物發射的原因通常是發射機內的非線性元件所致,如混頻器、調制器等。當若干個信號加至非線性器件上,由於非線性特性的作用,將生成大量的互調產物。另外,為了提高效率,發射機的輸出級要工作在C類狀態上,當一台發射機的輸出級與另一台發射機的輸出信號相互鍋台時,也會產生互調產物。還有在無線電通信系統之間及系統之內,尤其在頻分制的情況下,由於頻率分配不當,各電台的布局和覆蓋系數不合理而造成頻率和功率關系不協調,也會產生互調產物的發射。如果在同一個系統中,採用多頻道共用技術,由於頻率配置不合理而使互調產物落入其中工作的頻道之中,形成假發射,特別是在本頻道不工作的情況下,還有發射存在,干擾接收台的正確接收。例如:一部發射機有lo個頻道數,若l、3頻道有互調,其產物落人5頻道,就影響了本台的5頻道接收台的正常工作。
如果幾個系統在同一地區。機問距離又較近,當具備非線性的條件時,也會形成相互調制的產物發射。如圖9—2所示。
由混頻理論可知,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信號加至非線性器件上,並且具有一定的信號強

為了減少發射機互調干擾,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盡量增加發射機之間的去精損耗,如圖9—2所示的Lc,增大天線間的空間隔離度;在發射機輸出端串接環行器或單向器;在發射機輸出端和饋線之間插入高Q帶通濾波器;發射機的各個環節必須有良好的匹配效果,以避免信號反射造成去稻損耗Lc的減小;選用屏蔽良好的饋線,並避免多根饋線相互靠近平行設置等c
(2)選用無三階互調的頻道組。
(3)調整發射機的工作狀態。
(4)採用自動功率控制系統,如陸地移動通信系統,射功率自動降低。當移動台距基站較近時,移動台發
(5)改為時分、碼分工作方式,失掉互調機會。因為在多頻道共用下其載頻發射受到時間分割或碼分控制,不同發射頻率無法進入非線性區工作,即失掉互調機會。
(6)改進非線性的動態范圍。
5.變頻產物發射
變頻產物是由於混頻器、放大器的非線性所造成的不希望信號,根據混頻理論可知,只有當非線性二階系數不為o時,才能產生變頻信號,一般由和、差信號組成,不同於互調產物,即倍頻後再和、差組成。其產物的抑制方法與抑制互調產物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❿ 無線電干擾怎麼處理

正常生活學習工作受到干擾可以向當地無線電管理機構投訴
網路上搜一下無線電管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6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