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在西班牙如何過春節

在西班牙如何過春節

發布時間: 2022-04-17 10:06:59

⑴ 西班牙過不過中國春節

不過的,西班牙的新年就是咱們中國人過的元旦,也就是1月1號,新年在西班牙人的眼裡應該是除了聖誕和聖周過的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在這一天,西班牙人通常會選擇旅行度假。
西班牙的新年習俗具體如下:
吃葡萄
當12月31日的時針指向午夜12點的時候,西班牙人開始吃葡萄。按照敲鍾的節奏,每敲一下吃一顆葡萄,在第12下敲響時要把12顆葡萄吃完。這一傳統源於西班牙很久前的一位國王,由於豐收後囤積的葡萄過多,國王決定把過多的葡萄分給他的臣民。這一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點蠟燭
找一個不容易引起火災的地方,擺上不同顏色的蠟燭,點燃之後許願,最後讓它們自己耗盡,據說就可以在新年心想事成哦。和內衣褲一樣,黃色蠟燭代表著財運和事業運,紅色蠟燭象徵愛情運,白色代表著光明,綠色帶來身心上的健康,橙色蠟燭的意義則在於保有智慧。
清掃房間
其實這一點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在舊年最後一天把整個房子清掃一遍,讓整個屋子裡亮亮堂堂才是迎接新年該有的姿態。不過這具體清掃方法可就有講究了:掃地時掃把的清掃方向應向外,這樣才象徵著把這一年的霉運全掃走,讓好運全進來。另外還要扔掉那些沒用的東西,把抽屜能清空的清空,這樣才有空間騰出來留給新的事物和機會。
燒掉黑名單
忘掉那些在這一年裡令我們不愉快的回憶和人,可以用一些破布做成一個布娃娃,或是找一張紙把所有不好的事情全寫在上面,然後將它們在午夜燒掉。但是安全問題一定要是永遠放在首位的!
愛的抱抱
在午夜時分拿起酒杯和家人朋友一同祝酒,或起身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化解這一年的不愉快,給彼此新年的勇氣和信心。

⑵ 西班牙是怎樣慶祝新年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⑶ 世界各國過新年的習俗是

1、義大利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各家各戶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

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在我們的眼中,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義大利的年輕人也一直將習俗延續下來。」

2、緬甸

在緬甸,新年是在每年四月中旬的潑水節的最後一天,因此,緬甸人的潑水節和新年已合二為一了。潑水節通常歷時三、四天,在節日的第二天,男女老少都有洗頭的習慣。

節日期間,無論城鄉,人人都身著盛裝,互相潑水嬉戲,表示滌舊迎新之意。每年一次的潑水節,也是青年們在良辰美景中交際的好時機,不少青年人藉此良機結成良緣。在新年,互相潑水,表示滌舊除污,迎新接福。

3、日本

在日本,以前是過兩個新年的,即元旦和春節,和中國的新年相似。只是到近幾年才改為過新歷年。除夕的晚上,稱之為「除夜」,在除夕,日本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台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

最有代表性受年輕人喜愛的就是每年一度的紅白歌會了。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鍾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據說這是因為《佛經》里有「聞鍾聲,煩惱清」之句。在日本,老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

鍾聲響後,人們湧向寺廟祈福,稱為「初詣」。每年從午夜到元旦,約有近8000萬人會去祈福。元旦早晨,我們全家從年幼者到年老者依次排列喝屠蘇酒,共嘗青魚子、黑豆以及稍帶甜味的醬油煮小干魚等。據說這些象徵吉祥的食物會帶來子孫繁榮、身體健康。

4、智利

智利中部小鎮塔爾卡的迎新儀式地點讓人有點意想不到。新年前夜晚11點,小鎮鎮長會打開當地墓地大門,數千名當地人湧向這里,在古典音樂和燭光里同逝去的親屬一起迎接新年。據說,這一習俗最早由一戶人家發起。他們在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晚上闖入墓地,希望離故去的父親近一點。

5、德國

在德國的不少農村還流傳著一種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寓意步步高升。新年之際,德國人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擺上一棵樅樹或者橫樹,樹高達三丈,砍掉數枝,只留主幹。

新年第一天清晨,以村為單位組織,組織者一聲令下,參加爬樹的人們立刻從家中奔到樹下開始用各種方式爬樹,誰到得早、攀得快、第一個爬到樹頂的被譽為「新年英雄」。

⑷ 世界各國是怎樣過新年的

海外華人約有3000萬,散居在世界各地120個國家和地區,幾乎布滿全球。海外華人帶著對中國新年的一往情深,把華人的春節慶祝帶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屆時,世界各國會以舉辦春節招待會、發行春節郵票等多種方式向華人拜年,祝賀新春。

春節不僅是海外華夏子孫傳承中華文化的日子,也是中華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

【亞洲】

新加坡

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除夕全家吃團圓飯。春節那一天,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年初一掃帚要統統收起來不許掃地,以免掃走吉祥福氣。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拿著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裡面裝著兩粒柑橘作為賀年禮,兩粒柑橘象徵著「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等多重意思。柑橘成為新加坡華人農歷新年前必須采購的年貨之一,年節前往往供不應求。

幾乎在新加坡銷聲匿跡的春節廟會,近年來在韭菜芭城隍廟廣場重現,每年都會吸引數千人。廟會上別開生面的福建歌仔戲、現代歌舞秀、小吃攤和游戲攤等,讓當地市民感受到春節的熱鬧和喜慶。

緬甸

華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人要一起吃年飯,飯後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也是這里法定的公休假日,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

泰國

華人開的商店,春節期間一般都會停止營業。除夕各家各戶都會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美洲】

美國

中國的春節在美國日益受到重視,紐約從2003年將春節納入公共假日,春節這一天人們享受的待遇和其他合法的公共假日一樣,學校雖然不會停課,不過學生可以春節為由向學校請假。紐約政府還允許在中國人集中居住的曼哈頓中國城和法拉盛燃放鞭炮。加州2004年也宣布了中國農歷新年日。

每到中國農歷新年,紐約標志性建築帝國大廈1327隻彩燈就會一改往日美國星條旗的顏色紅、白、藍,亮起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表示對中國農歷新年的祝賀。這一形式至今已延續了6年。

紐約華人每年春節都舉行「新年花車遊行」,並表演舞龍、舞獅,近年來更是吸引了迪斯尼,派齣卡通主題人物助興。越來越看重華人文化的美國人,甚至會穿上唐裝旗袍和你共度佳節。

加拿大

目前加拿大全國華裔人數已達百萬之多,成為加拿大第三大民族。由於華人的增多,春節在當地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也使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在當地日益擴大。

每年臘月,從加拿大東部的多倫多到西部的溫哥華,華裔社團就陸續開始歡慶春節了。有中國使領館的地方,中國外交官和當地的政府官員就會被一同邀去參加各種慶祝活動。舞龍與舞獅、武術與雜技、歌舞與服裝表演、廟會式的展覽、狂歡式的遊行等活動為當地社區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在溫哥華、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大城市,華裔社團與當地一些社區和管理機構聯合舉行賀歲活動。舞獅、秧歌、京劇、燈籠、剪紙、「中國結」等中華文化的「特產」深深地吸引著其他族裔的居民。

在歡慶活動中,也有許多熱愛中國文化的「老外」參與,如在舞獅隊伍里常常能見到「老外」的面孔。在首都渥太華,有一位名叫喬治的希臘歌手,他特別喜愛唱中國民歌。在蒙特利爾,一位名叫吉米的加拿大人能用中國民族樂器二胡拉出一首首動人的中國民族樂曲。

【歐洲】

英國

這幾年,在英國過春節,應了這么一句吉祥話:芝麻開花節節高。

除了政要們向英國華人拜年、舉行春節招待會以外,主流社會還積極參與慶祝活動,大英圖書館這一類世界級館所和中小型博物館以及劇院、基金會、大學乃至社區中心等都會舉辦中國春節文化介紹,中小學校還紛紛給孩子們講授中國的春節習俗,教孩子學做紅包、燈籠以及中國龍等。

倫敦唐人街每年吸引600萬遊客,倫敦華埠商會主辦的特拉法加廣場春節慶典,已經成為倫敦的著名旅遊品牌。

法國

隨著華僑華人在法國的影響日益增大,慶祝中國春節的活動已為巴黎市政府和市民所接受,每逢春節來臨,巴黎市民總會攜家帶口來到遊行和演出場所和華僑華人一道慶祝節日。

每到春節,裝飾著紅燈籠的巴黎市政府廣場便響起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眾多巴黎市民聚集在這里觀賞由法國華人僑團聯合舉辦的春節彩裝遊行。巴黎市市長還會為迎春獅子點睛,一時間鑼鼓喧天,金龍銀龍上下翻飛,彩獅精神抖擻,平安腰鼓、京劇人物、龍舟報喜等精彩表演張揚著華夏文明。

【大洋洲】

澳大利亞

悉尼每年都舉辦中國農歷新年慶典活動,壓軸戲龍舟競賽往往吸引數十萬觀眾。數百名乘坐龍舟的隊員競相潑水,中國傳統的舞龍、舞獅、武術表演以及民族歌舞表演,都深深吸引著每一個觀眾。

墨爾本有世界最長的巨龍,有150米長,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洲人和華人扛著這條巨龍串街走巷,非常壯觀。

【非洲】

南非

約翰內斯堡的華人每年大年三十都要敬神、拜天地、燒香、吃團圓飯,當地的客家人還要釀豆腐、煎年糕等。還要到「中國城」去觀賞放鞭炮、舞獅、舞龍等活動。

西班牙怎麼過年

剛到西班牙不久,在每年的12月31日午夜,會有許多西班牙人聚集在馬德里的SOL廣場等待著新年的到來。他們有個非常有趣的迎新年風俗,就是在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開始吃葡萄,每敲一下,就吃一顆葡萄,一共敲12下,吃12顆葡萄,據說在新的一年裡,這會給人們帶來好運,這習俗已延續幾百年了。

第一次在西班牙過新年,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決定入鄉隨俗和西班牙人一樣,用這種方式辭舊迎新。

由於我們住在馬德里郊區,所以必須在31日的下午6點就出發,坐了公共汽車再轉地鐵線,路上兩個小時,在8點鍾到了SOL廣場。這時廣場上的人還不多,到晚上10點鍾,西班牙人吃過晚飯後(他們多是在9點多鍾吃晚飯),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是全家人一起來的。每個人都戴著各種顏色的帽子,這些帽子都是在街上有專人免費發送的,我們每人也得到了一頂黃色的帽子。

到了11點鍾,廣場上已站滿了人,我們所處的位置離市政府大樓很近,那口大鍾也看得很清楚。每個人都准備了葡萄,還有人手裡拿著香檳酒。12點鍾快到時,人們把葡萄拿在了手裡,零點,新年的鍾聲在大家的期盼中終於敲響了,廣場上所有的人都聽著鍾聲吃葡萄,每敲一下,吃一顆葡萄,最後一聲鍾聲敲完,12顆葡萄也吃完了,這時整個廣場都沸騰了,人們紛紛打開香檳酒,喝酒,擁抱,親臉頰,並互祝新年,所有大沉浸在快樂的海洋里,我們周圍的西班牙人也友好地和我們一一親吻。

⑹ 各個國家怎樣過新年啊

新年意味著辭舊迎新,許多國家都有過新年的習俗,與中國的年俗異中有同,相映成趣。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使用的是公歷,不過因宗教信仰歷法之不同,新年日期也有所不同,如猶太人按猶太歷法算,元旦在公歷的9—10月間,按伊斯蘭教歷,紀元以公元622年7月16日為元年元旦,一年只354天,每年元旦的日期有變化。

歐美基本屬於基督教文化圈,過公歷新年。蘇格蘭人把新年視為世俗節日,比過聖誕節更來勁。美國新年最熱鬧的時刻要屬除夕夜,到時有去教堂祈禱唱詩的。有舉辦家庭招待會的,有觀看演出的。不少人利用元旦這一天還表「新年決心」,如戒煙、戒酒、誠懇待人之類,化解與他人的矛盾。英美舉行的戴面具化妝舞會,據說也源於辭舊迎新的古老願望。葡萄牙新年活動的高潮是鬥牛,不少人在鬥牛場度過新年。拉美國家深受拉丁文化的影響,元旦流行狂歡,其中巴西的化妝遊行和桑巴舞大賽是旅遊業的一個大賣點。

亞洲各國中,新年是日本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年前許多人家門飾以竹葉、松枝、草繩和白紙串,松竹代表長青不老,白紙串表示凈化和避邪。元旦前人人趕送賀年卡,各界舉辦「忘年會」,以此溝通信息聯絡感情。近幾十年來,日本放送協會舉行紅白歌會,十分吸引人。歌會一結束,寺廟鍾聲響起,象徵驅除108個魔鬼和煩惱(源自佛教)。

同我國接鄰的越南、朝鮮、蒙古,除了公歷的新年之外,春節也是民間傳統的節日,有許多禮儀習俗與我國相似。如越南有掃塵守夜、拜年、踏青等活動,除夕夜吃粽子,粽子有圓有方,象徵天圓地方,喜慶有餘。值得一提的是春節農村流行豎幡等,人們用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的聲音會把鬼嚇跑。有的地方幡竿上掛一幅弓箭畫,箭頭指向東方,象徵驅鬼。久而久之,幡竿被稱為迎春竿。

移民文化為移居國的新年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每年春節,華人華裔都要在所在社區舉行慶典活動,除了團拜之外,還要上演獅子舞、龍舞,深受當地人的歡迎。夏威夷福建移民還辦水仙花節,選出水仙王後。中國傳統的元宵燈會在國外展示很受歡迎,去年山西大同康氏花燈展赴以色列展出轟動一時。今年應馬來西亞邀請他們將於春節期間展出。最近印尼總統瓦希德宣布撤銷禁止華人公開慶祝節日的條例,有益於華人文化的弘揚和分享。

年節文化是人類創造社群活動的獨特形態,反映人們期望平安、追求幸福的共同心理,如今傳媒界為人們分享節日文化提供了迅捷的通道,文化傳播和交流日益頻繁;旅遊業更為人們親臨異域節日文化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
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印度有的地區,元旦早上,家家戶戶哭聲不斷,人人臉上涕淚橫流,他們以歲月易逝、人生苦短,用哭來迎新年,是對人生的慨嘆。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印度人在過年的前5天,各地都要演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意為羅摩的遊行),扮演史詩中的英雄與紙扎巨人「作戰」,「英雄」引發點著火的箭,紙扎巨人便在觀眾的歡呼聲中著火燒毀,除夕前,家家戶戶門前都張貼上各種精美圖畫。元旦早上,人們提著精製的小燈,拿著紅粉包,出門向老人和親友拜年。見面道喜後,就互相將紅粉塗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抬頭見喜。年青人把紅墨水裝進水槍里,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表示吉祥如意。印度青年喜歡在過新年時不管熟悉與否,見面徒手格鬥。圍觀者叫好助威風,往往成為姑娘追求的對象。印度中部土著民族勃希勒人,為慶祝新年,在游戲場中豎立一根圓滑粗大的木桿,桿頂有一隻盛著禮品的小袋,姑娘們手持禾竹竿竭力阻撓向桿上爬去的小伙衛子,小夥子們則在桿下圍成一圈,努力防禦姑娘們對爬桿者的攻擊,直到爬竿者奪得小袋取得勝利為止。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可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 「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埃及是文明古國,公元前40年,埃及人就能觀察星象了,他們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 「漲水新年」埃及的克魯特人迎接新年,在門口放一張桌子,七八隻碟子供著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的顆粒,還有好些綠色植物的小芽,這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埃及的新年在秋天,因埃及的農業生產是從秋季開始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⑺ 在西班牙過元旦有什麼習俗

不管是不是首都居民,只要是西班牙人,那麼都有在元旦吃12顆葡萄的獨特習俗,這是西班牙迎接新年最有特色的習慣。

當太陽廣場的12點鍾聲敲響第一聲時,人們就往嘴裡放一個葡萄,第二聲時就往嘴裡放第二個葡萄……以此類推,直到12下的鍾聲敲完,12個葡萄吃完為止。

而在元旦當天,西班牙人在這一天最為忌諱小孩子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因此西班牙的家長們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總之就是不能讓孩子哭出來,否則新的一年就要糟糕了。

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迎接吉祥。

(7)在西班牙如何過春節擴展閱讀

1:德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

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2、英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

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⑻ 西班牙人的元旦有什麼風俗

大部分居住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人,在晚上8、9點鍾就聚集到太陽廣場(sol),三一群五一夥的聚在一起喝酒聊天,等待12點敲鍾聲,這是首都人迎接元旦的一個慣例活動。

不管是不是首都居民,只要是西班牙人,那麼都有在元旦吃12顆葡萄的獨特習俗,這是西班牙迎接新年最有特色的習慣。當太陽廣場的12點鍾聲敲響第一聲時,人們就往嘴裡放一個葡萄,第二聲時就往嘴裡放第二個葡萄……以此類推,直到12下的鍾聲敲完,12個葡萄吃完為止。

(8)在西班牙如何過春節擴展閱讀:

西班牙人認為,如果能按著新年鍾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徵著在新的一年裡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能給下一年帶來吉祥,平安,富貴。即使不是身在首都廣場上的人,也會在家裡看著電視畫面,跟著鍾聲一起吃葡萄,祈求新年好運。

另外,西班牙人在元旦這一天最為忌諱小孩子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因此西班牙的家長們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總之就是不能讓孩子哭出來。

⑼ 西班牙的過年習俗 西班牙過年有什麼習俗

一年的最後一天晚上的時候,人們聚集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市中心的太陽門廣場,聽鍾聲、吃葡萄、許心願、喝香檳,迎接新的一年。

⑽ 西班牙人過年時有什麼風俗

西班牙人過年時,手上一定要拿一枚金幣,才算有福氣。窮人沒有金幣,常用銅幣代替。他們認為,小孩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和哭啼是不祥之光,因此,大人在這一天為了換得孩子的笑顏,幾乎必須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4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