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鮮食葡萄有哪些
㈠ 葡萄的品種有哪些長什麼樣子
1. 巨峰葡萄
巨峰葡萄,屬中熟類、四倍體品種,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巨峰葡萄是生產中的主栽品種之一,適應性強,抗病、抗寒性能好,喜肥水。果實穗大,粒大,平均穗重400-600克,平均果粒重12克左右,最大可達20克。8月下旬成熟,成熟時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肉較軟,味甜、多汁,有草莓香味,皮、肉和種子易分離,含糖量16%。
2. 夏黑葡萄
夏黑葡萄產於日本,巨峰後代。早熟歐美品種,雲南夏黑葡萄3月份就有成熟,雲南全山的夏黑為主。特點是早熟,無核,高糖低酸,香味濃郁,肉質細脆,硬度中等,在歐美葡萄里算比較硬。
3. 紅提
紅提,又名晚紅、紅地球、紅提子,屬歐亞種,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於70年代用(皇帝×L12-80)×S45-48雜交育成。果穗大,整齊度好,平均單粒重10 克,最大單粒重13克,紅色或紫紅色。
果皮中厚,易剝離,肉質堅實而脆,細嫩多汁,硬度大,刀切而不流汁。香甜可口,風味獨特。7月下旬開始著色,9月下旬成熟。紅地球葡萄不易掉粒,耐貯運,冷藏可至2-3月,貨架期長。豐產性好,一般畝產1750-2000公斤,品質上等,市場競爭力強,是鮮食葡萄品種中最珍貴的和最具有商業價值的品種之一,發展前景廣闊。
4. 維多利亞葡萄
屬歐亞種。該品種成熟早、果粒極大、豐產、品質極佳、粒形美觀誘人,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可在乾旱或半乾旱地區栽培。
植株生長勢中等;在昌黎地區4月16日萌芽,5月20日始花,8月上旬果實充分成熟。成熟後若不採收,在樹上掛果期長。結果枝率高,結實力強,每結果枝平均果穗數1.3個;副梢結實力較強。抗 灰霉病能力強,抗 霜霉病和白腐病能力中等;果實不易脫粒,較耐運輸。
5. 京亞葡萄
京亞葡萄,又稱半島1號,興農1號,富民1號和凱豐,屬歐美雜交種,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從1981年播種的黑奧林實生苗中選出;199通過鑒定,為紀念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取名為京亞。現在北京、沈陽、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浙江、廣東等地有栽培。樹勢中庸,穩產高產,抗逆性強,果粒大而酸甜可口。
6. 戶太八號
戶太八號(hu tai ba hao)是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從歐美雜交品種奧林匹亞芽變中選育的鮮食兼加工的品種。根系發達,生長和萌芽力強,冬夏早熟芽成花力強,一年可開5次花,成熟3次果,畝產量2000公斤,採收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穗重600—1000克,單粒平均重10.4g,最大粒重18g,糖度17—21%以上。果穗成熟後可樹掛1個月,採摘後貨架期7-8天。對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表現較強抗病。
7. 玫瑰香葡萄
正玫瑰香葡萄含糖量高、麝香味濃、著色好,深受消費者喜愛。中晚熟品種。植株生長中等,二次結果率高,豐產。
8. 陽光玫瑰
果粒著生緊密,橢圓形,黃綠色,果面有光澤,果粉少。果肉鮮脆多汁,有玫瑰香味,鮮食品質極優。
8月初開始成熟。與巨峰相比,該品種較易栽培,掛果期長,成熟後可以在樹上掛果長達2~3個月;不裂果,耐貯運,無脫粒現象;較抗葡萄白腐病、霜霉病和白粉病,但不抗葡萄炭疽病。
9. 藤稔葡萄
藤稔葡萄於1986年引進中國,因其成熟期早、適應性強、甜味足、色澤鮮艷、顆粒飽滿、汁多味甜且耐運輸等優點而受到商販的喜愛。
10. 克倫生葡萄
果實味美色艷。果穗圓錐形,中等大小,而果粒整齊緊湊,穗重800克左右,最大穗重1600克。果粒橢圓稍長型,顏色透亮,果霜鮮艷,單粒重6到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5%,2糖酸比5.9:1,果肉淺紅色,肉質脆嫩切片,既可鮮食又可制干。果皮脆,可以隨果實一起食用。
11. 乒乓球葡萄
果穗較大,圓錐形或短圓柱形,平均果穗重450克,果粒著生中等緊密。果皮厚,果肉多汁,味酸甜。
在北京地區4月上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8月下旬成熟,從萌芽到果實完全成熟需要135天,需 活動積溫3200C。屬中熟品種。適應性較強,但易感染黑 痘病、灰霉病和霜霉病。
12. 浪漫紅顏葡萄
果穗圓錐形,中等大小,穗重 750 克左右,最大穗重 1600 克。果肉紅黃色,肉質硬脆,能切片,可以鮮食又可以制干。果皮脆,可以隨果實一起食用。我國葡萄專家在綜合考察其生長狀況、果實性狀和市場前景後認為 ,該品種是目前較有發展潛力的無核葡萄品,2003 年北京地區正式推廣。
13. 青提
該品種屬歐亞種,從美國引入。果實成熟時呈黃綠色,美觀,不裂果,果肉脆甜,略有玫瑰香味,含糖量16%,酸度低,可切成薄片,品質上佳。該品種長勢旺,易豐產,較抗霜霉病。果粒耐拉力強,可長途運輸,是目前較理想的無核品種。
14. 水晶葡萄
水晶葡萄是屬於喬灌木,陽光照射太少會酸,太多則過甜。葡萄枝生長的時候,溫度最好在20~25度之間,不涼不熱,還要陽光燦爛;太冷的地方,葡萄樹很難過冬,這些地區夏天的溫度不高,葡萄難以成熟;太熱的地方,病蟲害多,假如它的冬天氣溫經常超過10度,葡萄根會繼續向枯枝緩慢供應養分,第二年葡萄發芽時,便會營養不良。
15. 克瑞森無核葡萄
果粒性狀:橢圓形,均重4克,亮紅色,果肉細脆
固形物%:含糖量19%,含糖量0.6%
生長習性:樹勢旺盛
結果習性:結果枝率較高
成熟時間:北京地區4月上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9月上旬成熟
抗病性能:抗病性稍強,但易感白腐病
㈡ 葡萄都有哪些種類
根據地理分布不同,真葡萄亞屬各種可分為三個種群:
一、歐亞種群
為栽培價值最高的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本種可分為兩亞種:野生順型森林葡萄和栽培類型。歐亞種葡萄的抗寒性較弱,易染真菌病害,不抗根瘤蚜,抗石灰能力較強,在抗旱、抗鹽及對土壤的適應性等方面,不同品種之間有差異。
二、北美種群
包括28個種,僅有幾種在生產上和育種上加以利用,多為強健藤木,生長在北美東部的森林,河谷中。在栽培和育種中常用的種有:
(一)美洲葡萄 野生於美國東南部和加拿大南部。抗寒力強,可耐-30℃,抗病力中等,生產上較多栽培的是本種與歐亞種葡萄的自然雜交品種伊沙拜拉、康可、卡它巴等。其中康可是優良的制紅葡萄汁的著名品種。
(二)河岸葡萄 原產北美東部,抗寒力強,可耐-30℃,抗真菌病害和抗根瘤蚜的能力很強,在育種在主要利用它來培育抗根瘤蚜的砧木。河岸葡萄與美洲葡萄的雜交品種貝達可用作抗寒砧木。
(三)沙地葡萄 原產美國中部和南部的生長於乾旱的峽谷、丘陵和礫石土壤上,呈分枝旺盛的小灌木。本種抗根瘤蚜的抗病力很強,抗寒、耐旱,主要用於培育抗根瘤蚜砧木。
(四)伯蘭氏葡萄 又名西班牙葡萄原產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小型攀緣植物,可耐可溶性石灰65%以下。本種與歐亞種的雜交品種也能耐40%~45%的石灰,本種主要用於培育抗根瘤蚜和抗石灰質土壤的砧木。一些著名的砧木品種如Kober 5BB、420A、SO4等就是本種與河岸葡萄的雜交後代。
三、東亞種群
包括39種以上,生長在中國、朝鮮、日本、前蘇聯遠東等地的森林、山地、河谷及海岸旁。在中國生長約30種,變種及類型豐富,主要用作砧木、供觀賞及作為育種原始材料。
(一)山葡萄 野生於中國東北、前蘇聯遠東和朝鮮,是葡萄屬中最抗寒的一個種,枝蔓可耐-40℃嚴寒,根系可耐-14℃~16℃,不抗根瘤蚜和真菌病害。山葡萄生長強盛,枝蔓在森林中攀緣可高達25m,雌雄異株,我國曾選育出完全花品種雙慶,前蘇聯也發現有兩樣花型的品種。經過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努力,野生山葡萄已可成功地進行馴化栽培,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等單位已選出一些優良的山葡萄品系,如長白五、六、九號、通化一、二、三號、左山一、左山二和兩性花品種等等,人工栽培的山葡萄畝產可達約700~800kg,本種是抗寒育種的極好親本。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吉林栗樹所等單位利用山葡萄與歐亞種葡萄(玫瑰香)雜交培育出北醇、北玫、公釀一號、公釀二號等抗寒釀酒葡萄新品種,已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栽培。
(二)野生於華北、華中及華南各省,以及朝鮮、日本。抗寒力強,在華北可露地越冬。結實能力很強,北京植物園等單位曾利用它與歐亞種雜交,獲得了一些適於制汁的品種。
(三)葛 野生於海南、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雲南等省及朝鮮、日本。果小,味酸,抗病性強,江西農業大學以本種為父本與玫瑰香雜交,育成玫野葡萄,紫黑色,小果,釀酒品種,適應高溫多雨氣候。
(四)刺葡萄(V.davidii Foex.)蔓性灌木,野生於湖南、浙江、江西等省。生長勢強,抗病力強,本種可用作抗濕砧木,又是抗病、抗濕育種的優良原始材料。
此外,在原產我; 的東亞種群中還有許多寶貴的種質資源,尚待開發利用,例如:結實力很強的華北葡萄,耐旱、抗寒的的燕山葡萄,耐濕熱氣候的華東葡萄等。
主要品種
一鮮食葡萄品種
(一)沙巴珍珠 歐亞種,1951年引入我國,各地有少量栽培。果穗平均重200~500g,圓錐形,黃綠色,充分成熟時淺黃色;果皮薄;肉質稍脆,多汁,玫瑰香味等,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含酸量05%~0.8%,味甜酸。果枝率65%~80%,每果枝平均1.2~1.3穗。果實在陝西關中於7月中旬成熟,較一致。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00~115天,為極早熟品種。
沙巴珍珠成熟極早,品質優,抗病性較強,產量中等,是優良的鮮食品種。
(二)早玫瑰 歐亞種。西北農學院1963年用玫瑰香與沙巴珍珠雜交育成,1975年定名,陝西、山西、山東等省有栽培。果穗中等大,重210~290g,最大穗重365g,圓錐形,緊密。果粒中等大,平均3.1~3.6g,最大粒重6.5g,圓形,紫紅色,果粉厚;果皮中厚;肉厚多汁,含可溶形固形物14%~16%,含酸量0.7%~0.9%,味酸甜,玫瑰香味濃郁。每果粒含種子1~4粒,,以2粒較多。果枝率70%~80%,每果枝1.3~1.5穗。在陝西關中地區果實於7月底成熟,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00~105天。樹勢弱,節間短,副梢多,.新梢冬芽易萌發。一年生成熟枝條淺褐色。
早玫瑰是我國當前果實成熟最早的品種,果穗外觀美麗,具濃郁的玫瑰香味,品質上等,抗病力中等。適宜輕松的沙壤土和有灌溉條件的地段栽培。
(三)鄭州早紅(早紅)歐亞種。鄭州果樹所育成,在河南、吉林、山西等省有栽培。果穗中等或較大,平均重390~450g,雙歧肩圓錐形,果粒中大,重301~3.8g,最大粒重5.2g,近圓形,紫紅色,果粉中等;果皮厚,肉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5%~17.2%,含酸量 0.75%,味酸甜。每果枝平均1.5~1.8穗。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10~115天。樹勢中庸。一年生成熟枝條褐色。
鄭州早紅早熟,較咸產,穗形美觀,品質中上。
(四)山東早紅 歐亞種,山東釀酒葡萄研究所育成,1976年定名。山東省、長春市、天津市等地有栽培。果穗中等大,重350~500g,圓錐形,緊密。果粒中大,重3.4~3.9g,卵圓形,紫黑色,果粉中;果皮厚,有澀味;肉軟多汁,有玫瑰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16%,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1.9穗。在山東濟南果實於7月下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約需110天。樹勢中庸。一年生成熟枝條淺黃褐色。
山東早紅豐產、品質好,是我國育在的早熟鮮食品種之一。
(五)早瑪瑙 歐亞種。北京市林果所育成,北京市,山東省有栽培。果穗中等大,平均重338g,圓錐形,中等緊密。果粒大(22.6×17.5mm),平均重4.2g,長橢圓形,紫紅色,果粉中等;果皮薄;肉脆,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26.3%,每果粒有種子2~4粒。果枝率 8%左右,每果枝平均1.5~1.7穗。在北京市果實於8月上旬成熟,從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約需113天,為早熟品種。樹勢中庸。早瑪瑙果粒大,肉脆味甜,品質上,外觀美麗,產量較高,是優良的早熟鮮食品種。
(六)鳳凰51號 歐亞種,大連農科所育成,北京、上海、河北、山東、遼寧等省(市)有栽培。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350~420g,圓錐形,極緊密。果粒大,平均重6.6~8.7g,紅色,近圓於扁圓形,果面有3~4條溝紋;果皮中厚;肉稍脆,汁多,含糖量13%~18%,含酸量0.6%左右,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2穗。果實在大連市於8月上旬成熟,山東濟南於7月下旬成熟,為早熟品種,樹勢中庸,鳳凰51 號果粒大,成熟早,品質良好,是優良的早熟鮮食品種。
(七)乍娜 歐亞種,1975年由阿爾巴尼亞引入我國。果穗大,平均重360~850g,最大穗可達1100g,圓錐形,常帶副穗,中等緊密或樺散。果粒大至極大(23~26×26mm),平均重4.5~10.2g,最大粒重17g,圓形或橢圓形,粉紅色,果粉薄;果皮中等厚;肉脆,味淡,稍有清香味,可溶性固形物13%~18%,含酸量0.65%左右,味酸甜,品質中上。每果實有種子1~4粒,以2粒較多,果枝率 50%~80%。每果枝平均1.2~18穗大,粒大,外觀美麗,成熟早,產量較高,但易裂果,不抗白粉病和黑痘病。負載量過大時,易落果,果穗鬆散。越冬性弱。
(八)里扎特 歐亞種,別名玫瑰牛奶,1961年最先引入我國,華北、西北有栽培。果穗大至極大,平均重650~1000g,分枝狀圓錐形,中等緊密。果粒極大,平均重10.4%~12g,圓柱形,紅色,充分成熟時紫紅色;果皮極,肉脆厚,含糖量10%14%,含酸量0.6%左右,味甜美。在山東省。在山東省濟南市果實於8月初充分成熟,為早熟品種。樹勢極旺。里扎特穗大粒大,外觀美,品質,但樹勢旺,抗病性差,是適宜我國北部冷涼、乾旱地區的最佳鮮食品處之一,宜用大籬架或棚架栽培。
(九)京玉 歐亞種,中科院北京植物園育成。果穗大至極大,平均重600g,圓錐形,中等緊密。果粒大,平均重6.5g,橢圓形或長圓形,黃綠色;果皮薄;肉脆,含可溶性固形物14%,含酸量0.53%,味酸甜,品質佳。樹勢中庸,較豐產。在北京地區果實於8月上旬成熟,為早熟品種。抗病力較強。
(十)玫瑰香 歐亞種,原產英國,山東、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栽培較多。果穗中等大或較大,平均重150~350g,圓錐形或分枝形,中等緊密或鬆散。果粒大,平均重5g左右,紫紅色,果粉厚,果皮中等厚;肉多汁中,汁無色,玫瑰香味濃;含可溶性固因形物15%~19%,含量酸0.6%~0.7%,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5穗左右,果實在山東濟南於8月底,在陝西關中於8月20日左右成熟。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40~150天,為中晚熟品種,樹勢中庸。
玫瑰香果粒大,品質極優,在良好管理條件下很豐產,因而是全世界著名的優良鮮食葡萄品種。
(十一)龍眼 歐亞種,為原產我國的古老品種,山東平度、河北昌黎及張家口地區,山西清徐及陝西榆林等地栽培較多。果穗大,平均重600~800g,最大穗重1500g圓錐或雙肩圓錐形,中等緊密。果粒大,平均重5~6g,近圓形或橢圓形,紫紅色,果粉厚;果皮中等厚;果肉多汁,汁無色;可溶性固形物15%~20%,含酸量0.6%~1.0%,味酸甜。每果枝平均1.2~1.3穗。在山東、北京果實於9月中、下旬成熟,在山西中部,果實於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150~160天以上,為晚熟鮮食及釀酒品種。樹勢極強。龍眼果穗、果粒大,耐貯運,鮮食品質中上,棚架整形極豐產,抗寒、抗旱、耐鹽鹼能力較強,但易感黑痘病。
(十二)牛奶 歐亞種,以新疆吐魯番盆地、南疆和河北宣化栽培較多,甘肅敦煌、河北昌黎、山西清徐也不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800g,長圓錐形,鬆散。果粒大,平均重4.5~6.5,最大粒重9g,圓柱形,黃綠至黃白色,果皮薄,肉脆,可溶性固形物15%~22%,含酸量0.25%~0.3%,味純甜。每果枝平均1.2~1.4穗,果實於8月中旬(宣化、清徐)或8月下旬(吐魯番)成熟,需要130~140天,為中熟鮮食品種。樹勢強。牛奶葡萄果穗、果粒大,產量高,果皮薄,肉脆甜爽口,品質極佳,但抗寒抗病力差,宜乾旱少雨,熱量充足、土壤輕松的生態條件。
(十三)吐魯番紅葡萄 歐亞種,我國新疆吐魯番盆地敦煌有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400g,最大穗在1500g以上,雙肩圓錐形,中等緊密至極緊密,果梗短,果煜大,平均重4g左右,卵圓形,粉紅色,或帶條狀紅霞;果皮薄;肉脆汁少,汁乳黃色,含可溶性固形物22%~23%,含酸量0.4%~0.5%。每果枝一般僅有1穗。果實於8月中旬成熟。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135~140天,為中晚熟品種。樹勢強。一年生成熟枝條黃褐色,節間較長。
該品種穗形美觀,肉脆甜,品質極佳,產量中等。唯果皮極薄,不耐貯運;成熟期間遇雨,空氣濕度大時,易裂果腐爛。
(十四)和田紅葡萄 歐亞種,原產我國,為新疆和田地區主栽品種。果穗大,平均重680~900g,雙歧肩圓錐形,極緊密。果粒大,圓形,重3.7~4g,紫紅色,果粉中等;果皮厚,肉軟汁;汁黃白色,含可溶性固形物18%~19%,含酸量0.6%左右,味酸甜。在和田地區,果實於9月中旬成熟需要140~150天,為晚熟品種。除鮮食,曬制有核葡萄乾外,還用以釀酒。
和田紅葡萄適應性強,耐瘠薄,耐鹽鹼,較抗寒,高產穩產。果皮厚,耐貯運。釀制的干白葡萄酒淺黃色的澄清透亮,香氣完整,酒體濃厚,回味久長,酒質在新疆葡萄品種中是最好的。
(十五)木納格 歐亞種,起源新疆,和田地區栽培較多,分綠木納格兩個類型。果穗大,平均重540~780g,圓錐形,鬆散。綠木納格果粒大,平均重5~7g,含可溶性固形物17%~18%,味酸甜,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50天,在鄯善縣果實9月7日至10日初成熟品種,為晚熟品種。木納格為大粒、豐產、耐貯運的晚熟品種,品質中等,已遠銷印度。但採收過晚易脫粒。
(十六)巨峰 歐美雜種,原產日本,1959年引入我國。目前大多數省區都有較大面積栽培。果穗大,平均重300~430g,圓錐形,鬆散或中等緊密。果粒極大平均重9~12g,橢圓形,紫紅色,果粉中等厚;果皮厚;肉軟多汁的黃綠色,不肉囊,稍肯美洲種味,皮、種子均易分離;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 ,含酸量0.6%~0.7%,味甜酸。每果枝平均1.3~1.8穗。副梢結實力強,由萌芽到果實充分成熟約需130~140天,為中熟品種。樹勢強。巨峰果粒特大,外觀美麗,品質中上,豐產,適應性強,甚受栽培者與消費者歡迎,是當前我國栽培地區最廣、面積最大的鮮食葡萄品種。如管理不當,落花果嚴重;結果過多,易使樹勢早衰,影響以後產量。
(十七)藤稔 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1986年引入我國。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340~600g,圓錐形,中緊或緊密。果粒極大,在漸江省平均重18g,最大粒重32g,近圓形,紫黑色;果皮厚;肉厚,含糖量16%~18%,味甜,有革莓香味。品質中上等。為中早熟品種。該品種果粒最大,裂果輕,抗病力強,有很大發展前景。
(十八)高墨 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1985年引入我國。葉與巨峰相似。果穗大,平均重300~400g,圓錐形,中緊或緊密。果粒極大,平均重9~13g,橢圓形,紫紅色;果皮厚;果肉厚,多汁,易與種子分離,味酸甜,有草莓香味;成熟期比巨峰早經10天,為早熟品種。
高墨落花落果較輕,果穗整齊美觀,抗逆性強,各是表現良好。
(十九)紅瑞寶 歐美雜種,1982年引入我國,目前不少省區都有少量栽培。果穗中或大,平均重200~500g,分枝或圓錐形,中等緊密。果粒極大,平均重8~10g,橢圓形,淺紅色;果皮中厚,肉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5%~21%,含酸量0.5%,味甜,草莓香中等。每果枝平均1.4~1.7穗。為中晚熟品種。樹勢強。
(二十)龍寶 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1982年引入我國。果穗大,平均重470~510g,橢圓形,紅鈀;果皮中厚;肉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4.7%~16.5%,含酸量0.68%,味甜,草莓香味濃,品質好,果實成熟期均與巨峰相似,為中熟品種。龍寶豐產、穩產、品質好,與其姐妹系品種紅瑞寶、紅富士比較,抗炭疽病能力強,裂果輕。
(二十一)黑奧林 歐美雜種,原產日本,1977年引入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果穗中等或大,平均重510g,圓錐形,中等緊密,成熟度較一致。果粒極大,平均重9~13g,近圓形或橢圓形,紫黑色,果粉中等厚;果皮厚;果肉較脆,多汁,微具草莓香味,含可溶性固形物13%~16%,含酸量0.5%左右,味甜;每果枝1~2穗,副梢結實力強。中晚熟品種。樹勢強。
黑奧林果粒極大,品質中上。落花落果較少,產量高,抗病力較強。
(二十二)白香蕉 歐美雜種,福建、浙江、湖南、四川等省有栽培。果穗中或大,平均重303~560g,圓錐形,中等緊密或緊密。果粒大平均重3.7~6.7g,橢圓形,黃綠色,果粉中等厚;果皮薄;多汁,有肉囊,草莓香味濃,可溶性固形物15%~22%,含酸量0.7%~0.9%,味甜。每果枝平均1.8~2.2穗。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35~140天,為中熟品種,樹勢強。
(二十三)康太 歐美雜種,1987年定名。果穗中或大,平均重250~330g,短圓錐形,有副穗,緊密。果粒大,平均重5~8g,近圓形,紫黑色;果皮厚,果粉多;果皮與果肉、果肉與種子不易分離;蛤肉綠色,每果實有種子2~3粒。含可溶性固形物14%~15%。有極強的美洲種味,品氏下。果枝率82%,每果枝平均1.5穗。果實比巨峰早熟半月左右,為早熟品種。樹勢中庸。
康太抗寒、抗病強,果實成熟早,大粒,但品質低劣,僅在我國東北和南方有栽培。
(二十四)吉香 系白香蕉的芽變,屬歐美雜交種。枝蔓粗壯。果穗圓錐形,緊密,平均穗重918g,最大1900g。果粒短橢圓或近圓形,平均粒重9.2g最大12.9g。果眼黃綠色,較薄,果粉厚。果肉易與種子分離。每粒果平均有種子1.4粒。果肉汁多,味甜,含糖15%~18%,有香蕉味。品質中上等。抗寒、抗濕力較強,易管理。對霜霉病、炭疽病抗性較強。但易得日灼病,採收無裂果、落粒現象。
(二十五)密計 原產日本,屬歐美雜交種,1981年引入我國。樹勢較健旺,枝條精壯,果穗整齊圓柱形,果粒著生緊密,平均穗重300g,最大500g。果粒較大,近圓形,紫紅色,平均粒重6.78g,最大8g。果皮厚,果粉多,果皮與果肉易分離。肉質柔軟,有肉囊,多汁味甜,含糖17.6%,含酸0.61%。品質中等。
哈爾濱地區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開花,8月中下旬成熟。從萌芽至成熟約需110天,屬於抗寒、早熟、鮮食制汁兼用品種。
(二十六)超康美 屬歐美雜交種,樹勢強,嫩枝綠色。果穗圓錐形,果粒著生緊密,平均穗重366.5g,最大重595g。果粒圓形,整齊,平均粒重10.0g,最大13.5g,比大粒康拜爾平均粒重多2.2g。果皮厚,藍黑色,果粉多。果肉稍硬,多汁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含酸0.6%。有濃郁美洲種香味。果實成熟一致,無落粒、裂果現象。品質中等,是制汁鮮食兼用品種之一。
(二十七)國寶 屬歐美雜交種,由日本引進。果穗大,圓錐形,果粒紫色,橢圓形,著色好,肉質柔軟,含糖17%。無裂果和脫粒現象。樹勢中等健壯,花芽易形成,結果性能良好,落花少,易豐產。抗病性強,其成熟期比巨峰早兩周。生長期要加強對黑痘病的防治。
(二十八)紫珍香 歐美雜交種。果穗短,圓錐形,中大,平均粒重9g;果皮深紫黑色,果粉多;果肉較軟、多汁,具玫瑰香味、品質上等。固形物含量為14%,種子與果肉易分離,無肉囊。外觀美麗誘人。樹勢強,抗病抗寒,適應性強。比巨峰早熟20天左右。
(二十九)紅蜜 原產日本,1985年引入我國。樹勢較旺,嫩梢綠色。果穗圓錐形,果粒著生中密,平均穗重500g,最大700g。果粒大,短圓錐形,平均粒重13g,最大粒重17g。果皮鮮明色,中厚,果粉多。果肉黃白色,肉細多汁,稍硬,味稍甜,有濃玫瑰香味。含糠19%~20%。品質上等。在遼寧興城9月中旬成熟。
(三十)紅伊豆和三澤紅伊豆
紅伊豆 歐美雜交種,系紅富士芽變,穗平均重650g,大穗800g。果粒橢圓形,粒重平均13g,大粒17g。果皮成紫紅色,美觀。果實風味佳,高糖度和香味均受到消費者的好評。果肉稍緊,無裂果。樹勢生長旺盛,抗病性強,容易栽培,結果枝率高,豐產性能良好,但負載量過高時上色受到影響。
三澤系紅伊豆 是紅伊豆的變異,果粒橢圓形,重16g左右,果穗重600~800g左右,外形鮮紅色,風味濃郁。樹勢強健,生長旺盛,抗病性強,不落花,容易栽培,豐產穩產。果肉軟,須輕產。由於該品種風味濃郁,豐產性好,可在城效區試種。
(三十一)甲斐露和赤嶺
甲斐露 屬歐亞種,樹勢強,枝條粗,果穗重500~800g,粒重8~12g左右,果實鮮紅色,無裂果,果肉稍緻密,含糖量高達20%左右。酸少,品質上等,無裂果,無落粒,耐貯耐運,是秋季貯藏極有前景的品種之一。本品種抗黑痘病力較弱。
赤嶺 歐亞種,原產日本,甲斐露的早熟芽變,1985年引入我國。樹勢強,新梢節間長。果穗中等,平均穗重350g,最大穗重860g,橢圓形。平均粒重7.9g,最大13.5g,橢圓形,紫紅色。肉厚而脆,味甜多汁,含糖19%,含酸0.89%,品質上等,在9月下旬成熟。抗寒、抗旱、抗病力中等。適於華北、西北等乾旱地區栽培。
(三十二)大寶 原產日本,為歐美雜種。果穗平均重538g,圓錐或圓柱形,中緊。果粒平均重8.3g,橢圓形,紫紅色,有肉囊,品質較佳。含糖量15%,含酸量0.88%。汁多味甜,具草莓香味。樹勢強,豐產。抗病性強,不裂果。極晚熟。
(三十三)奧山紅寶石 1985年引入我國。樹勢中等,枝梢生長較粗壯。果穗大,多為長圓錐形,果粒著長整齊,緊密度中等,平均穗重600~6300g;果粒為橢圓形或短橢圓形,果粒平均重11~12g;果皮為紫紅色,果粉少,外觀美麗,果皮薄韌性強;果肉為乳白色,皮與肉不易分離。果制與果肉著牢固,耐拉力強,不易脫粒。果實含種子多為1粒。含糖15~17度,並具不濃郁的玫瑰香味,品質極佳。極耐貯運。
(三十四)樓都蓓蕾 1985年引入我國,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樹勢中強,產量中等,抗病力強。果穗較大,圓錐形,果煜 橢圓形,平均重10g,鮮紅色,外觀極美,肉厚而脆,味甜,有草莓香味,含糖19%左右,品質上等。不裂果,不落耐貯運。本品種中熟,適於華北、西北、東北地區栽培,我國南方亦可試栽。
(三十五)日向 巨峰系品種,屬歐美雜交種,原產日本,樹勢強健,豐產,較抗病。果穗圓錐形,果粒比巨峰略小,短圓形,果粒紫黑色,汁多,味甜,稍有狐臭味,含糖通常在16%以上。本品種早熟,熟期比巨峰早10天,適於華北、西北、東北地區栽培,我國南方亦可試栽,
(三十六)京秀 歐亞種,1994年通過正式鑒定。果穗圓錐形重400~500g,大的1000g以上,果粒著生緊密,橢圓形,平均粒重5~6g,大的7g,玫瑰紅色或鮮紅色。肉脆,味甜,酸低,含糖15%~17.5%,含酸0.46%,品質上等。種子小,一般2~3粒。生長勢中強,結果枝率中等。抗病能力中等或較強。較豐產,不裂果,無日灼,落花輕,座果好。果粒著生牢固,極耐運輸。易栽培管理,籬架棚架均可栽培。比巨峰早熟20~25天左右,是適應三北地區栽培的新優早熟生食品種之一。
(三十七)晚紅 歐亞種,1987年從美國引入,是近年來我國北方栽培的特優品種,極有推廣價值。果穗大,穗長26cm、寬17cm,重800g,最大可達2500g,長圓錐形。果粒圓形或卵圓形,平均粒重12~14g,最大可達22g,果粒著生松緊適度。果皮中厚,暗紫紅色,果肉硬脆,味甜,清香。含糖量17%,品質極佳。果穗不易脫落,果粒著生牢固,特別耐貯藏和運輸,在我國東北地區可窖藏至來年4月,為高產做質、耐貯運的晚熟鮮食品種。
(三十八)皇帝 本品種引起人們訴是它的晚熟和誘人的外觀,以及極耐貯運。大量果實被用於冷藏。
本品種穗大,長圓錐形,緊;果粒整齊粒大,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果實紅色或淺紅紫色;果肉硬度適中,香味濃,皮厚;穗梗韌,果實固著非常牢。
果實成熟晚,生長勢強,豐產。但本種抗病性和抗寒性不強,適合在乾旱、半乾旱區及排水良好的半潮濕區發展。
二、釀酒葡萄品種
(一)白詩南 歐亞種,白詩南豐產、糖酸含量較高,抗病力中等。釀制的葡萄酒淺綠黃色,澄清透明,具濃郁的果香和優雅的蜂蜜香氣,味醇和協調。在陝西、河北、新疆等地是生產干白、甜型和起泡葡萄酒的極佳品種。
(二)雷司令 歐亞種,雷司令含糖量高,產量中等,在歐洲葡萄品種中抗寒性較強,但果皮薄,易感病。釀制的白葡萄酒淺黃綠色,澄清發亮,果香濃馥,醇和爽口,回味綿延,是釀制干白葡萄的優良品種。
(三)意斯林 歐亞種。最早於1892年西歐引入煙台。山東、河北、天津、山西、河南、陝西等地有栽培。果穗小或中等大,圓柱形,果粒中等大,為晚熟品種。意斯林適應性強,較抗寒,抗病力中等,產量中等至較高。釀造的白葡萄酒禾稈黃色,清香爽口,豐滿完整,回味綿延,酒質優。又是釀制起泡葡萄酒和白蘭地的質原料。
(四)霞多麗 歐亞種,原產法國,1951年首次從匈牙利引入我國,河北、北京、山東、陝西等省(市)有栽培。果穗小,果粒中小,為早熟品種。該品種產量中等,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糖度增加較快,酸度降低較慢;果實抗黑痘病的白腐病能力中等。在沙城釀制的白葡萄酒黃綠色,澄清透亮,香氣完整,味醇和協調,回味幽雅,酒質極佳。長城葡萄公司還用以釀制起泡葡萄酒。
(五)白玉霓 歐亞種,原產法國,1957年由保加利亞引入我國,80年代又從德國、法國引入,目前北京、河北、山東、陝西、新疆等省(市)有栽培。白玉霓豐產,抗寒、抗病性較強,除釀造較好的白葡萄酒外,更是加工白蘭地的優質原料。
(六)米勒 歐亞種,80年代初由德國引入我國。目前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等省(市)有栽培。果穗小,圓錐形,果粒小,橢圓形,黃白色;多汁,由萌芽到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25~130天,為早熟品種。
米勒抗寒性中等,果實成熟早,但易感染霜霉病和白腐病。所釀的葡萄酒黃色微帶綠,澄清發亮,香氣完整,味醇和柔細,為優質葡萄酒品種。
(七)賽美蓉 歐亞種,原產法國,1980年由德國引入我國。果穗中等大,圓錐形,緊密。果粒大等大,圓形,黃綠色;肉軟多汁,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30~140天,為中晚熟品種。樹勢中庸。該品種產量中等或較高,抗病性中等,釀制的葡萄酒黃綠色,澄清透明,果香及酒香深郁,味純和協調、爽口,是生產干白葡萄酒和甜葡萄酒的優質品種。
(八)白羽 歐亞種,原產喬治亞,1956年引入我國。華北、黃河故道、陝西等地栽培較多。果穗中等大,圓柱或長圓形,有的呈分枝形,中等緊密。果粒中等大,橢圓形,黃綠色;果皮薄,出汁率75%~80%,由萌芽至果實充分成熟需要140~150天,為晚熟品種,樹勢中庸。白羽品種喜肥水,產量中等或較高;對鹽鹼、黑痘病抗性強,但易感霜霉病和白粉病;在陝西關中越冬性強。用白羽釀造的葡萄酒淺黃色,澄清發亮,清香悅人,味正爽口,酒本完整,回味良好,是我國當前生產白葡萄酒的主要品種之一。
㈢ 晚熟葡萄品種有哪些
1、克瑞森
是美國加州繼紅提葡萄之後推出的又一無核葡萄品種。1997年由農業部葡萄新品種項目課題組引進我國,經過4年在國內試種,我國葡萄專家在綜合考察其生長狀況、果實性狀和市場前景後認為,該品種是較有發展潛力的無核葡萄品種。
2、紅提
歐亞種。果穗大,整齊度好,平均單粒重10 克,最大單粒重13克,紅色或紫紅色,果皮中厚,易剝離,肉質堅實而脆,細嫩多汁,硬度大,刀切而不流汁。香甜可口,風味獨特。7月下旬開始著色,9月下旬成熟。
3、紫甜
歐亞種無核品系,親本為牛奶×皇家秋天。平均穗重500克,最大穗重1500克,果粒長橢圓至圓柱形,單粒重7.5克,經奇寶處理後10~13克,紫黑至藍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26.5%,果肉硬脆,遼寧地區,4月中下旬萌芽,6月初始花,7月下旬著色,8月下旬成熟,糖度在7月底的時候可達16度。
4、白羅莎里奧
歐亞種,原產日本。此品種果穗和果粒均大,果穗大小整齊而美觀,品質風味極上,是優良的鮮食葡萄品種。果粒晶瑩剔透,在陽光下,果肉內的種子清晰可見,口味純甜爽脆,有淡玫瑰香味。4月上旬萌芽,5月下旬開花,9月上旬果實成熟。從萌芽至漿果成熟需137~153天,在避雨栽培條件下,病害發生較為輕微。
5、摩爾多瓦
果粒最大重13.5克,果皮藍黑色,著色非常整齊一致,非常漂亮,果粉厚。果肉柔軟多汁,口感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 0%~18.9%。果實先轉色後增甜,屬於中晚熟品種,極耐貯運。該品種高抗霜霉病、極豐產、晚熟、耐貯、外觀漂亮,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
㈣ 西班牙本土葡萄品種都有哪些都什麼有特點釀制的葡萄酒有什麼特色
丹魄,外文名TEMPRANILLO,也稱泰利奧,添普蘭尼洛,添帕尼尤等等中文名字,這是西班牙本土紅葡萄品種,釀造了讓世人矚目的西班牙頂級葡萄酒,也是西班牙最致命產區里奧哈RIOJA的知名葡萄品種。
丹魄紅葡萄酒
丹魄的詞源來自西班牙里的「早熟」的意思,也就意味著它比一般的西班牙葡萄品種成熟的時間會稍稍的提前。由它釀造的葡萄酒一般都比較適合早期飲用,但是另外一些經過橡木桶精心培養過的葡萄酒則需要很長的時間來進行成熟。丹魄釀造的紅葡萄酒有這悅人的寶石紅色,典型香氣有李子,漿果,煙草,香草和皮革,草本的味道。
著名的葡萄專家OZ CLARKE認為這種皮厚,喜歡高海拔的西班牙本土紅葡萄品種有這很好的適應能力,即使稍微炎熱點的氣候它依然可以適應。他認為西班牙最好的產區是RIBERA DEL DUERO,因為這里有涼爽的氣候,這樣可以讓葡萄酒的酸度更好,而這里的氣溫又適合讓TEMP可以聚集更多的糖分和在葡萄品種聚集更多的酚類物質。太涼快葡萄成熟不夠,酸度過高,太熱的話,成熟過度,釀出來的葡萄酒更加肥碩,這不會是優質葡萄酒該有的特性。
RIBERA DEL DUERO正好有這兩個完全相反的氣候條件。葡萄果實成熟的時間這里的平均氣溫可以達到22度左右,當天溫差可以達到24度,最低溫度16度。TEMP卻可以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來,可見他的適應能力。氣候對TEMP的影響也很大,濕度過大會影響葡萄的品質,而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石灰質土壤裡面則影響要稍微小些,可是沙質土壤則要大的多了,特別是那些樹齡不高的葡萄藤。
葡萄裡面含有的礦物質含量會影響成酒的品質,影響葡萄酒的酸鹼度,例如鉀就是一個影響葡萄酒酸鹼度的礦物質之一,而對於TEMP來說更加是如此,因為它有著對鉀很敏感的根系,很容易的吸收土壤中的鉀元素。如果吸收了過多的鉀元素,會是蘋果酸的含量減少,而使得PH值升高。
西班牙也體現著老派釀酒國家體現平衡葡萄酒的概念來釀造葡萄酒,所以不像新世界會單一釀造TEMP,西班牙人則更多的用其他葡萄品種來調配,例如GRENACHE,CARIGNAN,甚至是MERLOT CAB來調配,而這些調配方法很多方面的考慮都是在於酸度和含糖量等的考慮,不過一般情況下TEMP的含量都會在90%左右。
西班牙各大知名產區均有種植著TEMP,在RIBERA DEL DUERO稱為TINTO FINO,而它更是RIOJA和NAVARRA釀酒師刻畫葡萄酒的神奇畫筆。TEMP釀造的葡萄酒有這典型的草本,煙草和香料的味道,草莓和紅櫻桃也是TEMP葡萄酒的常有香氣。類似法國的新酒一樣,西班牙也生產一種稱為JOVEN 的葡萄酒,這種葡萄酒鮮嫩明亮,就是由TEMP釀造,而且都是乘新鮮時候飲用。
㈤ 歐亞、歐美葡萄常見品種各有那些
1、黑皮諾(Pinot Noir)
很可能原產自法國東北部,並在歐洲廣泛種植。在羅馬統治時代之前,高盧人就在勃艮第(Burgundy)地區種植黑皮諾,黑皮諾在該地區表現最好,也最為世人稱道。截至1995年科學家共培育出近800個黑皮諾克隆系。
黑皮諾是主要紅葡萄品種中被公認為最挑剔、最難照料的品種,它對成長環境的要求較高,屬早熟型,產量小且不穩定,適合較寒冷氣候,在石灰黏土中生長最佳,其幼葉呈黃綠色,成葉深綠色、呈雞冠狀。
2、赤霞珠(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全世界都有廣泛種植葡萄品種,幾乎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紅葡萄品種,具有釀造頂級葡萄酒的潛力,是許多世界頂級名酒的主要成分,赤霞珠被稱為國際品種。在20世紀,赤霞珠是世界上最廣泛種植的葡萄品種,直到1990s被美樂葡萄超越。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在波爾多全區普遍種植,其中上梅多克(Haut-Médoc)產區富含排水良好的礫石,是赤霞珠最著名的產區,通常混合美樂(Merlot),品麗珠 (Cabernet Franc) 等品種以求葡萄酒的和諧及豐富性。
3、梅洛
Merlot,以「梅洛」、「美樂」的稱謂最為廣泛,是一種18世紀末才出現的紅葡萄品種。在波爾多的大部分產區都有種植,佔了總的葡萄種植面積的58%,同時也是法國最為廣泛種植的葡萄品種。在法國以外,還廣泛種植於美國、義大利和東歐等世界各個地區。
4、西拉
西拉是一個古老的葡萄品種。原產法國。
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西拉種植於法國,容易使人聯想到「Syria」,所以,有一種說法:「西拉」源自中東敘利亞;「西拉」又是澳大利亞的代表釀酒葡萄品種,在英語里稱其為「Shiraz」,而「Shiraz」又是被稱為波斯(今伊朗)的詩都,使人猜想它是來源於中東的伊朗。
5、歌海娜
歌海娜(Grenache)起源於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貢自治區,主要種植在法國南隆河地區、地中海沿岸以及西班牙全境。歌海娜在西班牙被稱為(Garnacha), 是西班牙種植最廣泛的紅葡萄品種,尤其在阿拉貢(Aragón),納瓦拉(Navarra)和里奧哈(Rioja)地區扮演重要的角色。
㈥ 葡萄有什麼品種
1、無籽露
無籽露在當地又被稱為無核白,或者是小蜜蜂,它的營養價值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高的,因為裡麵包含著許多人體必要的物質,像一些新鮮的葡萄中,糖分的含量以很高,而且還有各種有機酸,蛋白質和維生素。
2、牛奶葡萄
牛奶葡萄的果皮比較薄,但是裡面的果肉比較厚,它的肉質硬脆、酸甜適口,正是使人身心愉快的水果之一,牛奶葡萄在華北地區比較常見。
3、玫瑰香葡萄
玫瑰香是一個古老的品種,現在各地的葡萄產地都會栽培,因為玫瑰香葡萄的含糖量高,而且麝香味比較濃郁,外觀也很符合大眾審美,所以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但是這個葡萄的品種的肥水和管理技術要求都比較高,所以栽培管理的時候應當十分注意。
4、晚紅
原產美國,是國內近幾年繼巨峰發展最快、面積最多的品種,平均穗重800G,平均粒重12-14G,味甜,含糖14%,品質佳,極耐貯運,屬於晚熟品種。
5、聖誕玫瑰
原產美國,1992年引入上海,晚熟品種,適合避雨栽培。穗大型,平均穗重700-800g,平均重7-8g,含糖16-18%,風味濃,品質優,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