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每年死於可樂的人有多少
① 這個國家靠喝可樂「救命」,是什麼回事
可樂在世界上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也被大家戲稱為快樂肥宅水。可樂是非常的好喝的,喜歡喝可樂的人也非常的多,但是每個人都清楚,可樂是碳酸飲料,喝多了對人體不利,尤其是男性。但是在墨西哥的聖克里斯托巴爾,人們卻把可樂當成救命水,因為這個國家的水資源很匱乏,相對於喝水,喝可樂還要便宜很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地還開辦了一家可樂加工廠,就使得水資源越來越緊張了,在這個小島之上,淡水資源每500毫升要支付0.5美元,相比於淡水資源來說,可樂反倒要便宜不少,1.5升的可樂僅僅需要支付0.9美元。所以在經濟條件看來,購買淡水還不如果買可樂來的劃算,後來當地的人們就將可樂當作飲用水來使用了。
② 墨西哥小鎮,可樂當水喝,可樂當嫁妝,為何這么喜歡可樂
這個墨西哥的奇葩小鎮的人們喜歡喝可樂,甚至把可樂當嫁妝,成為名副其實的“可樂小鎮”。這一切都是由環境所逼!
可口可樂是大家都比較喜歡喝的飲料。尤其是夏季時候,一杯冰鎮的可口可樂很難提神與解暑,那爽口刺激味道也是非常令人舒服。所以,可口可樂至從誕生以來都是令世界人們喜歡的飲品。80後一代人可能還會記憶,童年時候可口可樂的瓶子是玻璃的,現在外形上雖然有了很大改觀,是易拉罐或者其他形狀。但是,無論怎麼改變,可樂至從誕生以來,依然是全世界銷售量很高的飲品!
雖然人們知道可樂有著很多副作用,卻由於缺水只能依靠這一種飲料解渴。這個小鎮也成為了全世界最能喝可樂的小鎮。在此,筆者還是提醒朋友們多喝飲料不如多喝天然綠色的飲品,如水與茶,減少飲料的化學添加劑對人身體的不良影響。
③ 美國人一天喝多少可樂
這個量是因人而異的,但是美國人喝可樂的數量確實很多,經常一天喝上5、6罐。
據《紐約時報》近期報道,tlp每天要喝下一打無糖可樂。這種對氣泡飲料的熱愛並非tlp所獨有,很多美國人、包括不少前任zt都是氣泡飲料的忠實愛好者。
譬如kld就經常被拍到手持無糖可樂的照片,據說在「時間膠囊」(把一堆有現代代表意義的物品裝入一個容器,密封後深埋地下,留待數千年後開啟,供後人挖掘研究用)里放置的物品中,就有健怡可樂。
健怡可口可樂
已在德國、英國、西班牙、智利、巴西、墨西哥以及香港等地上市。通過各有關國家和地區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健怡可口可樂Coke Light」非常接近可口可樂的原味及其具有都市時尚感的形象和符合現代人享受和拓展生活空間的生活主張,並且又順應了部分消費者需求低熱量飲食的選擇,所以上市之後廣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健怡可口可樂」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飲料品牌,除「健怡可口可樂Coke Light」,還有「健怡可口可樂Diet Coke」。可以說,健怡可口可樂是可口可樂的第二個分身。
④ 全球可樂銷量最高的國家
看到銷量最高的國家,你可能會想到中國。畢竟中國的人數眾多,在產品銷量上是世界上最高也是就正常,不足為奇的。但其實對於可樂的銷量上中國還真不是最高的。中國人一直都是提倡的「少喝碳酸飲料」,所以對可樂的需求並不是特別大。其實世界上對可樂需求最大的是墨西哥小鎮。
墨西哥小鎮屬於海島城市,位於南北美、墨西哥灣沿岸,對於這樣優秀的地理位置來說,每年的降雨量也很高,但不幸的是當地的地下水,資源和大部分降水都是含氟量超標的,大體來說,這里的水資源並不適合人類飲用。這使這個小鎮上的居民無疑是選擇了可樂,價格上的優惠,口感上的最佳,這是最好的選擇
⑤ 墨西哥誰比可樂便宜嗎
墨西哥可樂比水便宜。
作為全世界軟性飲料人均消耗量最高的國度,墨西哥也是全球可口可樂人均消耗量最高的國家。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每年人均竟要喝掉186、25公升的可樂;其中南部的恰帕斯洲更高居全球人均可口可樂消耗量最高的地區,每年人均喝掉821.25公升的可樂-相當於每人每天至少喝掉2公升的可口可樂,約攝入250克的糖分。這也導致恰帕斯洲當地居民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特別高,就醫在案者,每年約有3,000 人死於糖尿病。全墨西哥最窮的州,可口可樂是水源也是聖物。
跨國飲料產業龍頭可口可樂公司,選擇在此投資設廠(霸佔水源),並因與當地商家的(合作條款),提供了極為低價的可樂供應(平均一公升約3、3元人民幣),遂造成當地可樂比水還便宜,居民賴以解渴的(世界人文奇觀)。
⑥ 墨西哥毒品的詳細情況
二戰後由於北部鄰國美國對毒品的需求激增,毒品走私在墨西哥興盛起來,販毒集團逐漸形成,並掌控著不同的販毒路線。再加上墨西哥國內,司法和警察部門腐敗嚴重,與販毒集團狼狽為奸。墨西哥販毒集團因此不斷坐大。
而今,墨西哥販毒集團不僅控制了拉美毒品市場,並將其勢力擴展到包括美國在內的47個國家。墨西哥成為僅次於阿富汗(金新月)和緬甸(金三角)的世界第三大鴉片來源地。面對墨西哥愈演愈烈的販毒形勢,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稱,「墨西哥已經越來越像20年前的哥倫比亞。」
2006年年底,卡爾德龍當選墨西哥總統,將打擊販毒集團和有組織犯罪列為新政府首要任務。在其就職後的1個多月時間里,卡爾德龍在多個州同時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聯合掃毒行動。但墨西哥富可敵國的販毒集團也展開了針對高級官員、議員和警官的暗殺行動。墨西哥媒體將此稱為「毒品戰爭」。
經過6年較量,這場「戰爭」仍未分勝負:「毒品戰爭」並未消滅販毒勢力,相反涉毒暴力事件有增無減,販毒組織依舊囂張。墨西哥主要販毒組織:海灣、錫那羅亞、家族以及塞塔集團實力強大、裝備精良,總體實力甚至可以和墨西哥軍隊抗衡。
墨西哥販毒組織以殺人不眨眼而臭名昭著。在過去6年中,5萬多人死於涉毒暴力事件,超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死亡人數總和。販毒組織成員殘忍殺害敵對勢力成員、警察、軍人、政府官員甚至無辜百姓。近年來,墨西哥販毒組織越發兇殘和囂張,比如將對手斬首並將屍體懸掛在立交橋上示眾。
暴力跟著毒品走
的確,毒品交易背後的高額利潤是販毒勢力斬不盡殺不絕的根本原因。
有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毒品消費國,癮君子超過3500萬,美國市場上七成的毒品來自墨西哥。每年毒品貿易給墨西哥毒販帶來400億美元利潤。
諷刺的是,墨西哥毒販子用販毒賺來的錢從美國購買軍火充實自己的軍火庫。據美聯社報道,墨西哥毒販手中的武器95%來自美國,武器訂單為美國創造了大約500萬個就業崗位。墨西哥駐美大使估計,每天從美國流入墨西哥的槍支在2000支左右。
有毒品的地方就有暴力。墨西哥是南美毒品進入美國的主要通道。各路販毒組織為爭奪地盤和販毒路線時常發生流血沖突。只要美國這個毒品市場存在,墨西哥的毒品產業鏈就不會消失,流血事件就不會停止。用美國聯邦調查局官員戴維·克斯伯森的話說就是「暴力跟著毒品走」。
政府軍和警察的高壓打擊只導致了販毒集團的重新洗牌,勢力並未減弱。在軍隊和警察的圍追堵截下,販毒組織變得越發兇殘、販毒手段翻新,並和緝毒軍隊警察打起了游擊戰。
首都墨西哥城曾是販毒勢力的老巢,在政府清繳販毒勢力後,販毒團伙逃離墨西哥城,北上在墨美邊境安營紮寨,此後逐漸形成了勢不可擋的販毒集團。近年來墨西哥政府加大北部的緝毒力度,再加上美國的配合,販毒組織在北部邊境的生存空間受到打壓。販毒勢力於是南下尋找新的「毒品樂園」。墨西哥第二大城市蒙特雷和南部旅遊勝地阿卡普爾科成為販毒組織的「新家」。這兩座城市都曾是沒有販毒勢力的世外桃源,但自從販毒團伙到來後,當地治安狀況就一落千丈。白天繁華的街頭會發生槍戰,屍體堆在路旁,行人會突然被流彈擊中。
嚇走了遊客和外國投資者
雖然美國毒品市場和軍火製造商導致和助長了墨西哥毒品戰爭。但最終為毒品暴力買單的還是墨西哥人。毒品暴力不但使墨西哥國家形象受損,還嚇走了遊客和外國投資者。
旅遊業是墨西哥第三大支柱產業,佔GDP總量近10%,也是繼石油出口和僑匯之後的第三大外匯來源,但墨西哥私企經濟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治安問題給墨西哥經濟造成的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其中旅遊業受影響最為嚴重。
棕櫚樹、海灘、陽光,軍車呼嘯而過、荷槍實彈的軍人巡視四周……這已不是美國大片中的場景,而是墨西哥旅遊勝地的景象。2012年5月,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世界旅遊勝地排行榜上,墨西哥已掉到第12名。墨西哥曾在2004和2005年穩居排行榜第7位,此後名次逐年下滑,直到今年被排除在世界10大旅遊勝地之外。
2012年2月8日美國國務院對美國公民發出旅行警告,要求避免前往墨西哥14個州全部或部分地區。這是2006年墨西哥發動毒品戰爭以來,美國發布范圍最廣的墨西哥旅行禁令。來墨西哥旅遊的外國人80%是美國人,太平洋沿岸的阿卡普爾科市,曾是美國大學生的度假勝地,如今美麗的海灘上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本地遊客。
毒品、暴力、屠殺也擾亂了墨西哥人正常的生活。暴力事件甚至改變了墨西哥人的傳統習慣。一項調查顯示,多數墨西哥人情願假期呆在家裡看電視也不願到海灘曬太陽。61%的受訪者說自己晚上不出門;30%的人說由於擔心遭遇販毒組織,開車不再走州道和國道;22%的人說自己不參加公共活動,比如音樂會或體育比賽。曾有一個墨西哥人感慨地對記者說:「因為生活中充滿暴力、謀殺和欺詐,人們變得越來越猜疑。不相信陌生人的話,因為擔心是個陷阱,自己也不敢講真話,害怕招來麻煩。」
毒品暴力也改變了城市。墨西哥北部邊境因為鄰近美國,經濟曾一度繁榮,大批美國公司來此投資建廠。然而隨著販毒勢力的到來,這個地區成為墨西哥最為危險的地方。甚至出現了「鬼城」華雷斯。華雷斯北部比鄰美國,曾經工廠林立,商業繁榮。黑幫販毒勢力到來後,向商家收取高額保護費,城市裡綁架和縱火案時常發生。動盪讓華雷斯人人自危,近幾年已有十幾萬人逃離華雷斯。夜晚居民不敢外出,商店早早打烊,再加上隨處可見的空置房屋,華雷斯因此被稱作「鬼城」。
同時,暴力浪潮也讓墨西哥的新聞業變成了危險行業。整個二戰期間共有68名記者喪生;巴爾干戰爭時35名記者喪生;而在墨西哥,這個表面上看去非常和平的國家,過去10年就有70多名記者遇害。4月底,在韋拉克魯斯州又有4名記者遇害。
暴力改變了新聞的采寫方式。許多新聞來源都因為害怕而不敢提供線索。墨西哥一家記者組織的創始人瑪塞拉·圖拉蒂采訪時也變得倍加小心:「我盡量不單獨去現場,非去不可的話,我會時常報告自己的位置。我不和計程車司機或陌生人交談,也從不說我是記者,從不通過手機傳輸新聞稿件。現在讓人害怕不是你在文章中寫了不該寫的東西,而是會有人因為你寫的東西而遇害,或者你自己因此而被害。」
緝毒行動竟致數萬人死亡
可以說,現任總統卡爾德龍實施近6年的緝毒行動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軍隊和聯邦警察從販毒勢力手中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和毒品、抓獲重要販毒頭目、清肅警察隊伍中的內鬼,販毒活動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然而這場被稱為「毒品戰爭」的緝毒行動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在軍隊和聯邦警察的猛烈攻勢下,販毒集團採取了瘋狂的報復行動。2008年和2011年,墨西哥先後兩位內政部長死於非命,兩人生前均致力於緝毒和打擊有組織犯罪,事故發生後,墨西哥媒體紛紛猜測這兩起事件可能與該國販毒集團有關。
這場耗資巨大,死傷無數的毒品戰爭不論在墨西哥國內還是在國際社會都備受爭議。導致數萬人死亡的緝毒行動使人質疑,這種緝毒方式是否就是最佳選擇?打擊販毒勢力是否要以犧牲數萬人生命為代價?
墨西哥「販毒教父」米蓋爾·安格羅·菲利克斯·加拉多曾在獄中寫道:「戰勝貧困才是滅毒最好的方法……我們需要重建村莊和農場,讓墨西哥人能自給自足;我們需要建立工廠,並實行低利率政策,以鼓勵墨西哥人飼養牲畜;此外,還要建立更多學校;我們還可以用提供工作消除暴力……不能只有鎮壓,而沒有醫療保障、公路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墨西哥販毒組織近年來開始招募未成年人,甚至兒童。加入販毒組織的墨西哥青少年主要來自貧困家庭。對於窮孩子來說,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也就沒有希望找到像樣的工作,販毒是掙錢又快又容易的工作。在墨美邊境地區一種歌唱販毒頭目「豐功偉績」和奢侈生活的民歌廣為傳唱,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美國的流行音樂。有鑒於此,或許「販毒教父」的建議自有他的一番道理。
⑦ 為什麼聖克里斯托巴爾島的人嗜可樂如命
最喜歡可樂的小鎮:當地人將可樂當水喝,可樂還能當嫁妝!
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總是會出現許多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還有一些讓人感到奇葩的事情。俗話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當今,在我們身邊,每一分鍾都有著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隨著近幾年,各個國家中的旅遊業在不斷發展,許多值得人們去探索的東西也就會更多。
相信對於不少熱愛旅遊、熱愛探索的人來說,出國見識,想必也是最受到青睞的。那麼,我們今天就要來說一個奇怪的小鎮,生活在此地的人們,可以說是非常熱愛可樂了。對於可樂,他們似乎都當成寶貝。還有更重要的是,當地人每天還直接將可樂當成水來喝,可樂甚至還能當錢用!
真的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那麼,當你看完以後,對於最喜歡可樂的小鎮:當地人將可樂當水喝,可樂還能當錢用!你怎麼看?
⑧ 可樂十分受歡迎,哪個國家的人最愛喝可樂呢
1885年美國發出禁酒令,因此人們就需要其他別的飲料來代替酒類。
於是可口可樂應運而生。
1886年5月8日,美國亞特蘭大市葯劑師約翰·彭伯頓(John Stith Pemberton)醫生,研發出了第一杯可口可樂。
當年,一杯可樂售價五美分,一天銷量為九杯。
⑨ 中國人每年會喝掉多少可樂
對於都市人來說,開啟一罐可口可樂已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昨天,可口可樂給出了一個統計數據著實讓人咋舌:25年來,中國人共喝掉了1000億罐可口可樂,平均算下來,中國市場每天就要喝掉大約1000多萬罐可樂。這使得中國已經成為可口可樂繼美國、墨西哥、巴西、日本之後的全球第5大市場
為配合可口可樂重返中國25周年,一個由可口可樂罐搭建而成的萬里長城模型將在可口可樂中國網站(www.coca-cola.com.cn)出現,消費者可競猜該模型總共由多少罐堆砌而成,猜對者將有機會獲得可口可樂推出的限量版、印有銀禧紀念徽標的「重返中國25年紀念罐」。同時,可口可樂與中國收藏家網站(www.51cang.com)將聯合舉辦可口可樂收藏系列徵集。消費者若有特殊價值的可口可樂歷史圖片故事或收藏品,可送到網站參選展示。最後入選的作品可獲得可口可樂重返中國銀禧紀念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