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中國文學西班牙譯本都有哪些

中國文學西班牙譯本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01 13:30:50

A. 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方名著是

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學名著《魔俠傳》
西班牙文學名著《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兩年後(1607年),英國人托馬斯·謝爾頓(ThomasShelton)將之翻譯為英文,這也是《堂吉訶德》的第一個翻譯本。1922年,它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即林紓和陳家麟合作翻譯的《魔俠傳》(西萬提斯:《魔俠傳》,林紓、陳家麟,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2月初版,說部叢書第4集第18編,上
下兩冊。)。但是,作為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學名著《魔俠傳》在當時並未引起什麼反響,在今天也被認為價值不大,因為只譯了半部,因為是從英文轉譯的,更因為還是不懂外文的林紓與口譯者合作譯出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魔俠傳》還原到相關的歷史語境中,就會發現它的種種「問題」並非僅僅是譯者造成的,而可能是代表彼時翻譯特點的一個典型個案。
我們先來談談《魔俠傳》的問題。

首先,《魔俠傳》只譯了《堂吉訶德》的第一部,所以從整個中譯本看來,除了滑稽可笑的鬧劇之外,沒有任何人文主義或理想主義的精神存在。

第二,《魔俠傳》看不出塞萬提斯的敘事手法———比如,譯本將小說改為只有一個敘事者,即全知全能的作者,這就取消了原著的現代性。塞萬提斯「是第一位現代作家,他是小說復調形式的源頭」。但是《魔俠傳》沒有將這種敘事特點表現出來。

第三,《魔俠傳》略去了原文中與西班牙歷史文化傳統互文的語句。《堂吉訶德》最突出的語言風格之一體現在桑丘身上。他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張口就是西班牙諺語,而《魔俠傳》將貫穿全書始終的主僕二人之間饒有趣味的對話全都譯為第三人稱敘述口吻,小說「雙聲復調」的風格被合為一個聲部。

第四,除了刪減之外,林譯也隨意增加了自己的觀點。最顯明的一例是,第一部第三十一章中(《魔俠傳》第四段第四章)講述男孩安德列斯再次遇見堂吉訶德,責怪堂吉訶德上次的多管閑事,不但沒能救得了他,反而使他遭受了主人更加兇狠的毒打,而且連工錢都被扣下了,於是他詛咒堂吉訶德說,「上帝要叫您還有天底下所有的游俠騎士都不得好死」(p277)。而林紓在此改為「似此等俠客,在法宜駢首而誅,不留一人,以害社會」;並在括弧之內加上自己的評論,「(吾於黨人亦然。)」。

《魔俠傳》的問題是事出有因的。自1612年謝爾頓(Shelton)的第一個英譯本出版至1922年,已經出版過幾種較好的譯本。不過,莫特克斯(Motteux)本在英譯本當中並非佳作。約翰·奧姆斯比(JohnOrmsby)在自己譯本的序言中曾經這樣評述它,莫特克斯(Motteux)本是由多人合譯的,雖然是從西文直接譯過來的,但是西班牙語的味道經過這么多人之後已經消失殆盡。盡管文字優雅得體,但是它把《堂吉訶德》僅僅當成一部滑稽作品。莫特克斯本的譯者們試圖以倫敦英語的浮躁和油滑加強《堂吉訶德》的幽默,這不僅是多此一舉,而且是對原著精神的篡改。當時口譯者陳家麟極有可能選的就是莫特克斯(Motteux)的「雜譯本」。雖然,奧姆斯比對莫特克斯(Motteux)本最不滿的地方就是後者把《堂吉訶德》僅僅譯作一本滑稽小說。但是,在19世紀之前,世人對《堂吉訶德》的接受基本停留在這一層面上,所以也不是莫特克斯(Motteux)特別具有的壞處。直到1860年屠格涅夫還批判俄國讀者只把堂吉訶德當做滑稽家。但英譯本的選擇,直接影響了林紓對《堂吉訶德》的理解。他似乎沒有把它當做是和《茶花女》、《艾凡赫》、《大衛·科波菲爾》、《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那些他曾經傾力翻譯、熱情推崇的許多名著一樣來看待。

還需要指出的是,《魔俠傳》它是林紓去世前一年出版的作品。後期林譯小說,被錢鍾書先生稱為「老筆頹唐」,而且「態度顯得隨便」,甚至有些「漠不關心」,譯作中再難見到序、跋、題詩、按語、評語等等,也很少表達自己對所譯作品的見解;與前期那個「精神飽滿而又集中,興高采烈,隨時隨地准備表演一下他的寫作技巧」,充滿自信的林紓判若兩人。錢鍾書先生認為「林紓六十歲後沒精打採的譯筆」將「塞萬提斯的生氣勃勃、浩瀚流走的原文」譯得「死氣沉沉、支離糾繞」。當然,傑出的英譯者奧姆斯比也承認「事實上,無論是英語還是其他語言都難以有令人完全滿意的譯本出現,這不僅是因為西班牙諺語幾乎無法把握,不可譯的詞語成千上萬,更重要的原因是,《堂吉訶德》的幽默韻味主要歸功於它的警句式的洗練簡潔,而那是西班牙語特有的,其他語言只能隔著一層進行模仿」。所以《魔俠傳》與原著的風格「不對等」,也並非中國譯者特別的無能,而實在是個世界性的普遍難題;更何況,1922年的林紓,晚景凄涼,又如何能有心情體會塞萬提斯的奇思妙想和妙語連珠呢?

最後,考察《魔俠傳》還不應該漏掉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就是與林紓合作的口譯者陳家麟(字黻卿,直隸靜海人)。他是與林紓合作翻譯作品最多的口譯者,除未刊10種之外,還有單行本58種。總的來說,陳家麟在林紓的合作者中,既不及王壽昌文學素養深厚,又不如魏易英文好,雖說二人合譯最多,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錯誤也較多地出現在他們的合作成果中,比如將莎士比亞的戲劇全都譯成小說;而且所譯中有大部分是三流作品。口譯者的水平高下直接影響到林譯小說的質量。陳家麟是後期林紓最主要的合作者,但是那也正是林紓的翻譯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而《魔俠傳》恰恰是二人此時合作的結果。

金克木在評論《魔俠傳》時說,「林譯出來,毫無動靜」。由於《魔俠傳》的上述特點,所以從創作的意義上來講,沒有任何一個作家直接接受了它的影響。彼時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作家膜拜塞萬提斯。與《巴黎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黑奴籲天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塊肉餘生述》等引起廣泛閱讀和反響的林譯小說比起來,《魔俠傳》得到的只是寂寞無聲。當然,1922年的林紓已經被新文化運動席捲過的文化思想界視為一個老朽落伍之人,白話翻譯小說已成主流,誰還會去閱讀一個根本不懂外語的「翻譯家」以文言譯就的「古董」呢?

其次,作為諷刺小說的《堂吉訶德》嘉年華式的鬧劇風格,並不符合五四後文壇的時尚,也就無法贏得大批讀者。當時五四小說已經占據了文壇的主導地位,引領新風新雨,各種新潮你方唱罷我登場,最怕「落伍」二字。既如此,一種被打倒批臭了的小說類型,包括狹邪、公案俠義、譴責、科幻四種曾經在晚清文壇引領風騷、產量豐沛的小說類型很快被清理出文化精英的視野之外。在這樣的語境之中,《堂吉訶德》雖是外國文學經典中的經典,又如何能俘獲讀者芳心?

《魔俠傳》雖以「魔俠」為名,但既非武俠也不言情,既不黑幕也不科幻,它所諷刺批判的是距離中國人過於陌生和遙遠的騎士文學,無法直接引起中國讀者的共鳴;它是新文化運動狂飆突進時代中被視為「封建遺老」的林紓以文言譯就的,即使它如前期林譯小說一般優秀,也無法再現彼時「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盪子腸」的震撼與沖擊。無論是林紓(林譯小說),還是《魔俠傳》所標示的鬧劇式的諷刺小說類型,它的故事、它的文字風格、它的篇章結構,既無法滿足學習西方變革中國文學的五四精英們的迫切訴求,也無法滿足市民層讀者群的消遣娛樂心理。就這樣在不新不舊的尷尬中,《堂吉訶德》來到了中國。

B.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譯者

近代:1,傅雷(1908-1966),一代翻譯巨匠。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於色彩變化。

2,葉君健(1914—1999),作家,文學翻譯家。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筆名馬耳。193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外國文學系。1944年至英國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研究歐洲文學。歷任輔仁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副主編等。

3, 草嬰(1923-),原名盛俊峰,中國翻譯家協會副主席、著名翻譯家。

, 4,文楚安( 1941年2月2日-2005年9月23日),四川外國語學院英文系畢業,教授、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對垮掉的一代文學有很深的研究。
籍貫湖南省漵浦縣,四川省雅安市人。民盟成員。1963年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英 語系。歷任四川省馬爾康中學、若爾蓋縣中學英語教師,四川省雅安教育學院英語科主任,四川師范學院外語系教師,華西醫科大學外語系副主任,教授。四川外語 學院、四川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學英語系兩年訪問學者,赴加拿大、香港等地作訪問學者,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系四川翻譯文學學會副會長,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理事。
長 期擔任英語本科學生英漢互譯和專業碩士研究生文學翻譯等課程;致力於翻譯理論與實踐,美國文學/文化,尤其是美國「垮掉一代」研究及譯介。曾到美國哈佛大 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學、西蒙·弗雷澤大學、香港大學研究訪問。 專著:《「垮掉一代」及其他》。譯著五百餘萬字,主要有:《榮格:人和神話》,《與狼共舞》,《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實踐》,約翰·厄普代克《S.》, 《馬克·吐溫幽默作品集》,《在路上》,《金斯伯格詩選》,《金斯伯格文選》,《後「垮掉一代」詩選》等
古代:
玄奘大師,在印度留學17年,西行求法時曾發願「甯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玄奘大師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探險家、旅行家,更是我國譯經史上傑出的譯經家。玄奘大師從印度歸國後,在唐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先後在長安、洛陽組織譯經院,聚集各地高僧大德2000餘人。法師主持譯場19年中,不曾有一日懈怠過。是中國唯識宗的創始人。

C. 外國文學名著中最好的中文譯本有哪些

幾本公認的

  1. 約翰克利斯朵夫 傅雷譯

  2. 呼嘯山莊 楊苡譯

  3. 包法利夫人 李健吾譯

  4. 安徒生童話 葉君健譯

  5. 契訶夫小說 汝龍譯

  6. 堂吉訶德 楊絳譯

  7. 戰爭與和平 草嬰譯

  8. 哈姆雷特 朱生豪譯

  9. 喧嘩與騷動 李文俊譯

  10.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梅益譯

  11. 簡愛 祝慶英譯

  12. 愛的教育 夏丏尊譯

  13. 悲慘世界 李丹方於譯

  14. 百年孤獨 黃錦炎譯

  15. 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 劉遼逸、樓適夷、陸風譯

  16. 基督山伯爵 蔣學模譯

  17. 傲慢與偏見 王科一譯

  18. 日瓦格醫生 藍英年、張秉衡譯

  19. 源氏物語 豐子愷譯

  20. 獵人筆記 豐子愷譯

  21. 十日談 方平、王科一譯

  22. 泰戈爾詩 冰心譯

D. 中國古今中外著名翻譯家都有哪些

1、許淵沖

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等中外名著。

E. 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中國文學作品

http://www.chinaviva.com/libros/libros.htm

http://libreriacompas.com/libros-de-Chino-978.html

這兩個網站上都有一些被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中國作品

F. 中國現當代著名的翻譯家有哪些

季羨林、傅雷、楊絳、草嬰、劉殿爵等

一、季羨林(1911-2009年):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他曾直接從梵文翻譯了《沙恭達羅》、《五卷書》、《優哩婆濕》、《羅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2009年7月11日北京時間8點50分,國學大師季羨林在北京301醫院病逝,享年98歲。

二、傅雷(1908-1966年):上海市南匯人。宇恕安,號恕庵。雷系我國現代傑出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他從1929年起,就開始致力於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幾十年來,一直奮發不輟,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使他的許多譯作已近乎爐火純青的境界,在國內外贏得崇高的聲譽。他一生所譯世界名著達30餘部,其中巴爾扎克的名作佔了14部。

由於他對巴爾扎克深有研究,曾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協會吸收為會員。其主要譯作有:《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伏爾泰小說選》、《幸福之路》、《貝多芬傳》等。

三、楊絳:英國文學專家,翻譯家。江蘇無錫人。原名季康。1932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政治系。1935年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回國。曾任蘇州振華女中分校校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教授。建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第一屆理事,中國翻譯家協會第一屆理事。

1986年獲西班牙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勛章。著有劇本《風絮》、論文集《春泥集》、散文《幹校六記》等,譯有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小癩子》等。

四、草嬰:原名盛峻峰。浙江鎮海(今寧波)人。南通農學院肄業。曾任時代出版社編譯。建國後,歷任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副會長,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兼職教授。曾將列夫·托爾斯泰的所有小說翻譯成漢語,1987年獲前蘇聯高爾基文學獎。是世界上第一個獲獎者。

五、劉殿爵:翻譯家、語言學家、漢學家。生於香港的他中英文修為皆高,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任教近30年,期間英譯《道德經》《論語》《孟子》等經史典籍。但凡劉教授的英譯著作,均被視為嚴謹學術的典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翻譯家

G. 英語翻譯 誰知道,中國有哪些文學作品被翻譯成西班牙語

這兩個網站上都有一些被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中國作品

H. 中國近、現代有哪些著名翻譯家﹖

季羨林(1911-2009年):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翻譯了《沙恭達羅》《五卷書》《優哩婆濕》《羅摩衍那》等印度古典名著。
傅雷(1908-1966年):上海市南匯人。宇恕安,號恕庵。雷系我國現代傑出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
其主要譯作有:《歐也妮·葛朗台》《高老頭》《伏爾泰小說選》《幸福之路》《貝多芬傳》等。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譯有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小癩子》等。

I. 世界名著的最佳譯本有哪些

世界名著有好多,由於每位作家的翻譯風格不同所以翻譯的作品也有所區別,其中有一些作家翻譯的名著我覺得還是挺好的,是我比較喜歡的類型,接下來我給大家推薦幾本。

《戰爭與和平》——上海譯文高植譯本,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原著。共有四冊,其中第一冊為繁體橫排本,其餘三冊為簡體橫排本。我在大學的時候讀過這本著作,感覺這是可以讀一生的一部作品。這本書早期是被禁讀的,後面才開放的,此作品是值得細細品讀的,那樣你會讀到不一樣的東西。此作品講述的是俄國與法國之間發生戰爭的過程,到最後俄國獲得了勝利,人民得以和平生活下去。我覺得這部翻譯作品還是挺棒的,讓人意味猶存。

還有其他不錯的譯文,董秋斯的《大衛·科波菲爾》,草嬰的《復活》,等等,有機會你也可以閱讀一下。

J. 哪些中國文學作品有英譯本英文名是什麼

元末明實施耐庵所著《水滸傳》,原書早在 300 多年前就流傳到東西方各國,在 17世紀的江戶時代傳入日本,後被譯成英、法、德、意、匈、捷、波蘭等 12 種文字在各國發,其中,日本就有 18種日文譯本。西方最早七十回全書譯本是德文,書名《強盜和士兵》,法譯本為《中國的勇士》,英譯本為《發生在河邊的 故事》,另有一些英文版譯為《在沼澤地里》。譯得最好的是 1938年諾貝爾文學 獎獲得者、在中國長大的美國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字賽珠珍)的譯本,書名 《四海之內皆兄弟》, 1933年出版,連魯迅在給友人信中都稱贊∶「近布克夫人 譯《水滸》,聞頗好。」義大利人安德拉斯節譯《水滸傳》 中魯智深的故事,書 名《佛節記》;德國人譯楊雄故事,書名《聖潔的愛》;節譯武大郎與潘金連故 事,取名《賣大餅武大郎和不忠實婦人的事》;節譯智取生辰綱故事,取名《黃 泥崗的襲擊》和《強盜設置的圈套》。
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在日本流傳最廣,不同的日譯本有吉川英治《三國演義》,三間評價的<三國志演義》,村上知 行的《全譯三國志》。美國有位翻譯家節譯《三國演義》中關羽故事,書名《戰 神》。
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早在 1831年就有日譯本《通俗西遊記》,其後英、西班牙、捷、波、俄等國都有譯本。翻譯家將書名譯得五花八門, 英譯本為《猴》,其它譯本有《猴王》、《猴子歷險記》、《猴子取經記》、《 俠與豬》、《神魔歷險記》等。
蘭陵笑笑生所著《金瓶梅》,從 19世紀中葉 就開始在歐洲傳播,歐洲最早譯本是蘇利埃·德·莫朗的法譯本《金蓮》,德國 漢學家弗·庫恩根的德文譯本名叫《金瓶梅·西門慶與其六個妻妾奇情史》;如今,西方有英、俄、西班牙、瑞典、芬蘭、捷、南斯拉夫等譯本。
清代曹雪芹所著《紅樓夢》自問世以來,在國外已有十幾種文字共 23種主要版本,受到各國讀 者歡迎。世界各國較重要的網路全書,都有專條介紹《紅樓夢》,美國的《美利 堅網路全書》譽之為「世界文壇的一座豐碑」。《紅樓夢》早在乾隆 58年(1795年)就傳入日本,但是,最早翻譯《紅樓夢》的卻是英國人。道光 22年( 1842年),英國人湯姆將它的幾個章節譯成英文,書名《紅樓夢幻》;英國漢學家 戴維·霍克斯等翻譯成五卷英譯本,書名《石頭記》。《紅樓夢》俄譯本書名為 《紅樓閣里的夢》,法譯本則叫《庄園里的愛情》。
有的作品短小精悍,更為翻譯家所青睞,因而譯名繁,妙趣橫生。元代王實甫名劇《西廂記》,譯成法文書名《熱戀中的少女,中國十三世紀的愛情故事》 。元代紀君祥名劇《趙氏孤兒》, 1756年由一個華名叫馬若瑟的法國傳教士翻譯 介紹到歐洲,同年,法國大作家伏爾泰把它改寫成《中國孤兒》搬上巴黎舞台; 後來德國大詩人歌德又將它改編成悲劇《哀蘭伯諾》,主人公哀蘭伯諾就是劇中 人物趙盾的兒子趙孤。《趙氏孤兒》是 18世紀唯一被歐洲人接受的中國戲劇。
明代馮夢龍選編《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德·莫朗把它譯成《蒙辱的東方女性》,而英譯本是《名妓》,頗具歐美小說風格。
清代蒲松齡小說集《聊齋志異》,已有英、法、德、保、匈、波、愛沙尼亞、丹麥等 20多種文字譯本 。 1784年,《聊齋志異》傳入日本,書名為《艷情異史》,義大利文譯成《老虎 作客》,英文譯成《人妖之戀》。清代李汝珍小說《鏡花緣》,俄譯本名是《鏡 子里的姻緣》。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說《莊子休妻鼓盆成大道》的譯作,翻譯者竟把它譯成《不忠誠的鰥夫》,恰與原意相反,讀後使人感到茫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6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3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