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地震是怎麼回事
Ⅰ 墨西哥城地震是怎樣的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發生里氏8.1級地震,受災面積達32平方公里,3000幢樓房被破壞,死亡人數7000多;物資損失總計大約11億美元。
1985年9月19日,星期四,早晨7點19分。墨西哥城居民中那些不上班的人,都處在朦朦朧朧的睡眠之中。
突然,傳來一陣沉悶的隆隆聲。在距離太平洋岸邊城市阿卡布爾哥市西南300公里的大海里,突然翻起惡浪,狂嘯不止。常年觀測地震的墨西哥大學地震研究所和國家地震局立即測到:地震了!震中在北緯16.5度和西經103度的交界處,地震強度達到里氏8.1級,地震持續時間4分鍾之久。
地震從翻滾的大海一直延伸到400公里以外的墨西哥城,市中心一片混亂,大地顫抖、房屋倒塌、交通中斷、電訊中斷、停水停電……
地震造成的損失是驚人的:受震面積達32平方公里;3000幢樓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物資損失總計大約11億美元;死亡人數7000多,災民41750戶。
一位墨西哥史學家說:「1985年9月19日,將作為墨西哥城最悲慘的一天載入我們祖國的歷史。」
總統德拉巴德里在地震後立刻來到市中心,指揮救災。接著,他又到電視台,向全國發表講話,號召人民保持鎮靜,要求軍隊全力投入救災。
總統還發布命令:全國下半旗,為地震中的死難者致哀;
除與救災有關的部門外,政府日常工作停止3天;
成立救災委員會,為受傷者治療,向災民供應急需物資,照顧老人、兒童;
由軍隊、警察、紅十字會、學校、工廠組成一支15萬人的救災隊伍,帶上工具、車輛,到瓦礫中尋找、挖掘倖存者。
救災行動在急速地、大規模地展開:5000多輛交通車免費運送傷員、災民;
4000多輛卡車、垃圾車運送瓦礫、碎石。
規模最大的是救人,人們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器具把死者送出現場去火化、把傷者送醫院救治、為生還者注射防止傷寒等流行病的葯劑。
從華萊士醫院廢墟下搶救出來的4個嬰兒其中3個出生還不到7天,其中一個也只有8個月,而他們都在瓦礫中度過了150個小時。
地震後的第9天,即200多個小時之後,西班牙派來的搶險隊員又在倒塌的房屋下挖出了2個嬰兒。
地震後的第15天,搶險隊員用超聲波在一堆廢墟中探測,救出一個名叫路易斯的9歲小男孩,據說,他是最後一個倖存者。
至10月10日,即大地震後的第20天,搶救工作告一段落,共救出3000多人。
至此,交通已基本恢復,電有了,水有了,居民的生活逐漸開始正常化。
大地震後,聯合國、西班牙、美國當天就派出專機,向墨西哥城運送了救災中最急需的物資。
第二天,歐洲共同體決定向墨西哥災民獻血;拉美不少國家立即展開為救濟墨西哥災民的募捐活動:人們手捧募捐盒,向過往行人收取零錢,聚集起來,送往墨西哥。
數天內墨西哥政府收到幾十個國家發來的慰問電,其中當然也包括中國。
9月23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各國向墨西哥提供的救災物資已達1250噸,降落在墨西哥城國際機場的不同國籍的物資運輸機已達45架次。
葯品、衣服、機器、現款……表達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墨西哥災民的人道、關心和同情。
為什麼震中在400公里以外的太平洋水中,而受害地區卻是墨西哥城市中心?
大地震後,墨西哥政府迅速組成了一個由12名地震學家參加的委員會,在太平洋沿岸和墨西哥城就地震原因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地震學家們認為,9月19日早晨爆發的地震是連續性的,第一天是7.8級,第二天是6.5級以後又是5.5級和3.8級不等的震動,共38次。造成墨西哥城毀壞嚴重的原因,與震中向墨西哥城釋放的能量最大及墨西哥城址的地質條件有關。
地震學家認為,墨西哥城是湖泊沉積而成的一個封閉式盆地,南、北兩邊是火山岩。由於過度汲取城下地下水,地表與岩石相依託,還較堅固;而市中心的沉積物則無火山岩可依,一遇地震,房屋即倒。
還有人認為,建築物自然振動頻率、土壤特性以及地震三者的配合造成了墨西哥大震災。科學家認為,建築是否倒塌的主要因素,在於它將地震波放大加大到何種程度,這又與地震持續的時間長短有關。在過去1959年、1978年及1979年所發生的地震中,因為地震持續時間比1985年9月19日的地震時間短了許多,此種放大效應受到限制。這次地震持續時間達4分鍾之久,其震中劇烈震動時間超過了60秒鍾以上。
在墨西哥大地震中,有的房屋完好無損,連一點裂縫也沒有,而有的樓房一遇地震就紛紛倒塌,受害最嚴重的是8到15層的細高大樓,因為這些建築物的自然振動頻率以及其建築基地的土壤振動特性,都與傳抵墨西哥市的地震波相諧合,從而將地震波放大到遠遠超過其設計所能抵抗的程度。專家們說:耐震建築法規需要修改了。
再者,除高層建築設計抗震能力低,施工質量差是造成受損嚴重的因素以外,有的樓房雖抗震能力強,但因樓房之間靠得太近,造成地震時相互撞擊,連續坍塌,這也是造成嚴重損失的因素之一。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受到了地震的重創。這是墨西哥城人文生態環境放大城市災害的一個典型案例。通常墨西哥城只是受地震波及而已,不大可能會釀成大災。然而,墨西哥城是建設在一個深達數百米的古湖盆松軟的沉積層上,松軟的沉積城會放大地震波,因此,盡管只是地震波及,但地震波及一經放大,其振幅就強多了。其次,地處高原的墨西哥城由於人口密集,水泥緊缺,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來補其不足,這使得土層壓縮,地震就很不穩固。這些潛在的社會因素,在非災狀態下並不為人覺察,但一旦在地震波引發下,就會釀成樓垮房塌的大災。
墨西哥城地震災害的教訓告訴我們,對一切自然災害的預報和預警,都要充分考慮城市社會因素致災的這一重要環節。
Ⅱ 墨西哥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2月17日07時39分在墨西哥(北緯16.60度,西經97.75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據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消息,地震目前沒有觸發海嘯的危險。
Ⅲ 墨西哥發生強震是怎麼回事
北京時間昨晚(23日),墨西哥南部發生7.4級的強烈地震,導致至少5人死亡。臨近震中的墨西哥旅遊目的地華都爾科是受到地震沖擊最猛烈的地區之一。整個墨西哥南部和中部也都有震感,距離震中較遠的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和墨西哥的鄰國瓜地馬拉,也感受到了地震的沖擊。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透露這一地震目前已經導致1人在建築物的倒塌中死亡,另有一人受傷。華都爾科所屬的墨西哥瓦哈卡州的州長稍後則補充說,在同樣臨近震中的一個名為San Juan Ozolotepec的山村裡,另有一人因房屋倒塌而喪生。
(3)墨西哥地震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墨西哥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由於墨西哥出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較為頻繁。新華社的一篇報道就介紹說在2017年9月7日,墨西哥南部海域曾發生8.2級地震,造成98人死亡,然後當年9月19日,墨西哥中部又發生7.1級地震,造成369人死亡。為了應對頻繁的地震,墨西哥在其地震預警系統上投入了不少功夫,也從之前的地震中吸取了不少教訓。
但當地民眾對於地震的猛烈程度還是心有餘悸的。據美聯社的報道,即便是在距離震中較遠的墨西哥城,此次強震仍然導致不少人受到了驚嚇。在當地一家臨時充作新冠肺炎醫院的軍營里,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就在努力安撫著焦慮的病人們。
Ⅳ 墨西哥今天地震了嗎
首都震感強烈有樓房倒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有強烈震感,一些樓房晃動明顯,不少居民跑到空曠處躲避,部分街區斷電、斷網,當地電視畫面顯示有樓房倒塌。 機場一度暫停所有航班,現已恢復運營地震發生後,墨西哥城國際機場宣布暫停全部進出港航班,對建築進行檢查。目前,機場已恢復運營。部分街區出現停電、斷網 首都地鐵部分線路因停電而停駛。一些街區出現停電、斷網。墨西哥教育部當天宣布首都所有中小學停課
Ⅳ 1985年墨西哥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墨西哥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Ⅵ 墨西哥什麼地方發生地震了
中國地震台網自動測定:2017年09月08日12時49分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沿岸近海附近(北緯15.13度,西經93.78度)發生8.2級左右地震,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准。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Ⅶ 墨西哥7.4級地震,地震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科學家已經從許多方面研究了地球,這表明地球一直在變化。自地殼形成以來,由於北半球重心的影響,地殼的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這些變化有一定的規律。科學家發現地殼首先向北極,方向移動,然後逐漸開始向南移動到達赤道。理論上,赤道以南不會是地殼運動的方向。因為地殼運動的幅度和強度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越靠近北方,差異就越小,而越往南,差異就越大。
如果你在戶外遇到地震,你需要遠離可能帶來危險的建築物。地震發生時,盡可能去空曠的地方。現在,居民區通常有緊急避難所。當你出去的時候,你可以更加註意。當災難來臨時,這種細心的行動可能會成為生命線。當地震發生時,高樓的玻璃可能會倒塌,電線桿可能會倒塌,下水道可能會爆裂。
Ⅷ 墨西哥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墨西哥位於什麼火山地震帶
墨西哥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東部,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墨西哥正好位於地球三個最大板塊即北美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太平洋東部的科科斯板塊交界處,每當板塊發生摩擦或者碰撞就會發生地震,墨西哥因此地震頻發。墨西哥的強震大多發生在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附近,屬於板塊間逆沖地震。
Ⅸ 墨西哥也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原因是什麼
墨西哥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位於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接處。多以多地震。
Ⅹ 墨西哥為什麼會頻發地震
北美洲的墨西哥地處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交界處地帶技巧不穩定,容易發生火山地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