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法西斯為什麼佔領西班牙
『壹』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武裝是如何干涉西班牙人民進行戰爭的
西班牙地處西南歐的比利牛斯半島,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德意法西斯如果控制了這一戰略要地,就可以進攻英法在歐洲的南翼,形成對英法的戰略包圍。西班牙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原料產地,英法美在這里有大量的投資,如果佔有西班牙就可以奪取西方國家的經濟權益和戰略資源。同時,西班牙人民陣線的勝利,使德意法西斯害怕西班牙人民革命的潮流會喚起和推動西歐各國反對法西斯、爭取和平與民主的正義斗爭。德意法西斯借口反對共產主義的威脅,乘機干涉西班牙內戰,以便控制西班牙,在西南歐擴展勢力、達到最後征服歐洲的目的。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通過諜報局和蓋世太保將大量武器供應西班牙法西斯分子。1934年3月,墨索里尼和西班牙保皇派簽訂了秘密協定,表示願意承擔顛覆共和國的義務。德國法西斯通過情報人員不斷地在西班牙招募第5縱隊和恐怖分子,建立秘密武器庫,為法西斯暴動作準備。1936年7月,德意法西斯情報人員和西班牙法西斯頭目共同制定了叛亂的軍事計劃。當西班牙叛亂分子處於困境時,為了「盡一切可能使佛朗哥迅速獲勝」,7月底。德意用軍艦和飛機幫助佛朗哥把軍隊從西屬摩洛哥運到西班牙海岸。德意法西斯還向佛朗哥叛軍提供大量武器、飛機和坦克。在戰爭頭兩年中,德國給佛朗哥提供了650架飛機、200輛坦克、700門火炮;義大利提供了1000架飛機、950輛坦克和裝甲運輸車、約2000門火炮。在近3年戰爭中,德國為佛朗哥提供了5億馬克,義大利提供了140億里拉的援助。同時,德意還公開地直接進行武裝干涉,有15萬義大利和5萬德國軍隊都先後進入西班牙,同佛朗哥的叛軍協同作戰,還用軍艦封鎖西班牙海岸,切斷了西班牙同外界的聯系。德國法西斯甚至直接佔領了西班牙的北部和西屬摩洛哥,義大利佔領了西班牙的南部和巴利阿利群島。德意武裝干涉,使西班牙叛軍在軍事上逐步佔有絕對優勢。9月4日,社會黨人拉爾戈·卡巴列羅在馬德里成立了人民陣線政府,新政府領導西班牙人民同優勢的叛軍和德意干涉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
英法統治集團既害怕民主力量在西班牙取得勝利,又害怕西班牙戰火傷到自己身上,對西班牙內戰採取了所謂「不幹涉的政策」。在英國策劃下,1936年7月14日,法國政府率先宣布對西班牙戰爭保持「中立」。8月,英、法兩國政府互換照會,採取共同行動,禁止向西班牙輸出武器和軍用物資,隨後,共有二十七個歐洲國家接受法國政府提出的「不幹涉協定」,並成立了監督執行協定的「不幹涉委員會」。這時,美國又把「中立政策」原封不動地施用於受德意法西斯武裝干涉的西班牙。英法美推行的「不幹涉政策」和「中立政策」使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得不到應有的國際援助,而西班牙叛亂分子反而能從德意手裡源源不斷得到飛機和大炮,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中就有德意從英法美等國購買的武器。
斯大林領導下的社會主義蘇聯,堅定地站在西班牙人民一邊,譴責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徑,深刻地揭露了英法美等國「不幹涉政策」的實質,全力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和人民的正義斗爭,給西班牙人民提供了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的大量援助。共產國際也號召各國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爭。在西班牙戰爭處於極端困難的時候,全世界有54個國家的共產黨和進步人士,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組成了著名的「國際縱隊」,同西班牙人民並肩奮戰。「國際縱隊」一共有3萬多人。旅居歐美的100多名中國華僑組成了中國支隊,在西班牙共產黨領導下參加了戰斗。
首都馬德里是人民陣線政府所在地,佛朗哥叛亂分子從一開始就企圖佔領馬德里。1936年10月,在馬德里的「第5縱隊」配合下,叛軍和干涉軍用精銳的4個縱隊兵力向馬德里發動進攻,馬德里人民展開了西班牙內戰爆發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戰斗——馬德里保衛戰。
10月底和11月初,佛朗哥叛軍和德意干涉軍對西班牙首都發起猛烈進攻。馬德里人民、共和國軍隊以及國際縱隊在面臨法西斯重重包圍和進攻的嚴重情況下,不畏強暴,團結奮戰,接連打敗了敵人3次進攻。這時,德意法西斯給叛軍增調了大批武器和僱傭軍,又發動了第4次進攻,結果又被馬德里守軍擊退。馬德里已成為西班牙共和國堅不可摧的堡壘。35000多名國際縱隊戰土在馬德里保衛戰中表現出了英勇的犧牲精神,1萬多名國際主義戰土為西班牙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馬德里保衛戰是一曲國際主義精神的凱歌。
西班牙人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堅持戰鬥了32個月。1939年2月27日,英、法政府無條件承認佛朗哥政府,並對共和國政府施加壓力,逼其向佛朗哥投降。3月,無政府主義分子和陸軍卡薩多上校叛變,共和國軍隊陷於瓦解。3月38日,馬德里終於失守。4月,西班牙共和國在國內外敵人的圍攻下,進行了最後的頑強抵抗,終於失敗。西班牙人民的英雄業績,為世界各國人民反對法西斯武裝侵略的斗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貳』 為什麼德國二戰時不打西班牙
二戰期間,西班牙的國家元首以及政府首腦是佛朗哥,當時的執政黨也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黨長槍黨。在意識形態上,西班牙法西斯與德意法西斯較為接近,此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德國以及義大利都曾經出兵幫助佛朗哥的長槍黨以期贏得內戰,多一個戰略盟友,在未來的歐洲戰爭中多一籌勝算。所以可以說佛朗哥政權的建立就是得到了法西斯德國和義大利的大力支持。
而瑞士在當時是中立國,並且瑞士有自己的軍隊,憑借著地勢也可以據險而守,此外在二戰期間,瑞士也為德軍提供武器和軍火。同樣的中立國還有瑞典。
『叄』 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答案C
結合地圖來理解。
『肆』 德、意兩國為什麼要干涉西班牙內戰
20世紀30年代中期,剛剛擺脫君主專制的西班牙又陷入新的政治危機。進步民主力量和極右翼法西斯勢力進行空前激烈的斗爭,雙方都在准備最後的決戰。
1936年1月,西班牙進步民主力量實現了歷史性的聯合,共產黨、共和黨左翼、共和聯盟、社會黨、工團主義黨、勞工總會、馬克思主義統一工黨等左翼黨派,宣布組成人民陣線。左翼力量的聯合,對西班牙政局產生了決定性影響。2月16日,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得勝利,組成人民陣線政府。
人民陣線政府上台後,大刀闊斧地推行民主改革,大赦政治犯,恢復人民的各項民主、自由權利,實行土地改革,分配土地給農民與佃農,限制天主教會的權利。這些改革引起西班牙長槍黨所代表的極右法西斯勢力的仇視,他們決心以武力推翻人民陣線政府,開始策劃叛亂。西班牙山雨欲來風滿樓,風雲激盪。
3月,西班牙長槍黨的領袖桑胡爾霍秘密前往柏林,拜謁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請求希特勒支持他的叛亂計劃。
希特勒知道,位於歐洲西南端的西班牙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它扼守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戰略通道,又與德國的宿敵法國接壤。法西斯在西班牙的勝利,將大大加強法西斯國家在歐洲的戰略優勢,並牽製法國等西方民主國家。他因此慷慨地向桑胡爾霍表示,德國將全力支持他的叛亂,屆時將向他提供包括軍事裝備在內的一切援助。
與此同時,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的代表也來到羅馬,尋求墨索里尼的支持。義大利法西斯的既定目標是建立地中海區域的霸權,墨索里尼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他的機會,立即答應幫助西班牙法西斯叛亂。
有了德意法西斯援助的承諾,桑胡爾霍有恃無恐,決定發動叛亂。1936年7月17日,在桑胡爾霍的命令下,駐扎西屬摩洛哥的西班牙殖民軍公開叛亂,武裝對抗共和政府。充滿血腥的西班牙內戰從此開始。叛亂當日,桑胡爾霍乘飛機從葡萄牙回國,飛機失事,桑胡爾霍摔死了,他的副手,法西斯叛軍的二號人物佛朗哥便成了叛軍的首領。
叛亂像一場可怕的瘟疫,迅速從西屬摩洛哥向西班牙國內蔓延。百分之八十的西班牙陸軍參與了叛亂。但是,海軍和空軍仍忠於共和政府,駐扎在西屬摩洛哥的叛軍主力無法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回國,分布在國內各據點的叛軍迅速被共和政府的軍隊和武裝工人所分割、包圍。叛軍處境岌岌可危。
佛朗哥連連電告柏林和羅馬,敦促德意迅速採取援助行動,介入西班牙內戰。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不肯坐視佛朗哥叛軍被共和政府打垮,他們進行了聯系,決定聯手干涉西班牙內戰,援助佛朗哥叛軍。對於決意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來說,西班牙是德國的戰爭高等學校,不僅可以檢驗德國新式武器的效能,還可以使他的軍隊取得寶貴的實戰經驗。
7月28日,30架德國容克運輸機在西屬摩洛哥機場降落,之後墨索里尼也派來20架運輸機。德意還同時派來運輸艦船。大批西班牙叛軍乘坐德意運輸機和軍艦,返回西班牙。叛軍主力運到西班牙後,西班牙戰場的實力對比開始發生明顯變化,叛軍逐漸佔有優勢,共和政府處於叛軍南北夾擊之中。
1936年11月28日,德國與西班牙叛軍簽訂秘密合作協定。1937年3月20日,義大利也與西班牙叛軍簽訂同樣的協定。從此,德意法西斯開始全力援助西班牙叛軍。在西班牙內戰中,它們共向西班牙叛軍提供了1300架飛機、1000輛坦克和大批武器彈葯,大大加強了叛軍實力。
德意法西斯還派遣大批地面部隊參與西班牙內戰。德國派遣了綽號為「禿鷹軍團」的支援部隊,它以空軍為主,兵力達16000人。義大利派了一支規模更大的部隊去西班牙,總數為73000人,直接與西班牙共和政府作戰。
在德意干涉西班牙內戰之際,英法政府仍推行綏靖政策,它們宣布對西班牙內戰的交戰雙方持中立立場,並實行嚴格的武器禁運。在英法策劃下,歐洲不幹涉西班牙委員會組成,德國和義大利居然堂而皇之地成為這個委員會的成員。由於叛軍可以持續獲得德意法西斯的援助,武器禁運僅僅切斷外部世界對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支持。
西班牙人民與法西斯的戰斗得到了世界進步力量和人民的積極支持。1936年10月,第一批來自前蘇聯的援助物資抵達西班牙。在此後的兩年中,前蘇聯為西班牙共和政府提供了648架飛機,347輛坦克,1183門火炮及其他物資,並派出3000名軍事人員,參加保衛西班牙共和國的戰斗。
1936年10月22日,國際縱隊建立,來自54個國家的近4萬名左翼人士加入了這支志願部隊,他們中有中國人民熟悉的加拿大人白求恩、美國作家海明威、法國作家薩特等著名人士。國際縱隊在反擊法西斯叛軍的進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10月28日,根據國際不幹涉委員會的決定,國際縱隊離開西班牙。他們在巴塞羅那舉行告別檢閱,無數西班牙人含淚送別。他們知道,在這支隊伍中,有2000名國際主義戰士為了西班牙的自由和獨立,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這片土地。
1938年8月之後,西班牙共和國所獲的國際援助日漸減少,到年底已完全斷絕。與此同時,德國、義大利更加肆無忌憚地援助佛朗哥叛軍。它們的武裝部隊直接參與叛軍對馬德里的圍攻;它們的空軍對共和政府控制下的城鎮進行狂轟濫炸,兇殘地殺害和平居民;它們的軍艦在公海上嚴密封鎖西班牙海峽;義大利公然派遣潛艇,襲擊開往西班牙共和政府控制地區港口的商船,包括外國商船。對此,英法奉行綏靖政策,聽之任之。
1939年1月,叛軍佔領加泰洛尼亞地區,共和政府遭到沉重打擊,處境危急。3月6日,馬德里發生右翼軍人政變,顛覆了人民陣線政府。3月28日,佛朗哥叛軍在德意軍隊的協助下,最終攻佔馬德里。隨後西班牙法西斯在全國建立統治。
西班牙共和國的失敗,是西班牙法西斯叛軍和德意法西斯聯合絞殺的結果。西班牙內戰後,國際形勢更加動盪,法西斯主義在歐洲進一步得勢,世界大戰日益臨近。
『伍』 德意法西斯聯合干涉西班牙內戰有什麼影響
德意法西斯公開合流,第一次採取共同侵略立場,聯合干涉西班牙內戰。這一行動進一步密切了德意法西斯的關系,使英法最終失去了同義大利重修舊好的機會。
『陸』 戰前,德意法西斯給了西班牙佛朗哥很多援助,二戰開始後,為什麼西班牙沒有加入軸心國陣營
這個是個歷史之謎,沒有確切答案,猜測倒是不少,主要是西班牙對德國能否勝利持懷疑;佛朗哥自身准備不足;怕引火燒身等
『柒』 希特勒為什麼不侵佔西班牙西班
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和共和政府有蘇聯、墨西哥和美國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結果是西班牙國民軍獲勝,第二共和國解體,佛朗哥政權建立。既然自己支持的一方獲勝了,就可以通過政治手段達到目的了,不用發動戰爭。
『捌』 西班牙是法西斯國家,但二戰時它為何中立
1936年2月西班牙舉行大選,人民陣線獲得勝利,7月18日駐摩洛哥的聖胡爾霍將軍,領導發動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後來聖胡爾霍墜機身亡,佛朗哥利用這一意外的機會,登上叛軍魁首的寶座。在德國希特勒和義大利墨索里尼的大力支持下,鎮壓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爭。1936年10月1日,任陸、海、空三軍大元帥。經過近3年內戰,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軍隊佔領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獨裁統治。在二戰期間,佛朗哥隨時都有放棄中立、投入納粹懷抱的可能,但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政府都保持了中立。並且德、意法西斯居然容忍了西班牙的中立地位。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西班牙形成中立的局面。
一、自身力量弱小
西班牙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很不發達,經濟十分落後,又經過三年內戰,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必要的工業原料和設備極其缺乏,黃金、外匯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嚴重不足,且災荒頻繁。擺在西班牙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務是怎樣使精血已枯的人民擺脫另一場戰爭,恢復發展經濟。同時,國內的共和派、君主派和其它左翼集團還保存著大量的力量,佛朗哥特別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來發展經濟,穩定政局,以維護其獨裁統治。
二、佛朗哥個人因素
首先,佛朗哥意識到,如果西班牙參戰,就會成為歐洲戰場的前沿陣地,必然使西班牙蒙受巨大災難,他無意與西方世界的任何國家為敵(只主張反對蘇聯,因為蘇聯在西班牙內戰前後給反對佛朗哥的派別大力支持)。因此,佛朗哥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大力發展經濟,以滿足國內百姓的需要。其次,佛朗哥拒絕德意要求而參戰,還有對德意的勝利充滿疑慮,佛朗哥認為美英這兩個帝國有可能聯合作戰,並將英倫三島作為反攻歐洲的跳板,從而打贏這場戰爭。1940年8月,隨著不列顛之戰的持續,他已看清,英國將堅持戰斗,而這場戰爭很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德國能否獲勝,毫無把握。在沒有絕對把握勝利的情況下,佛朗哥是不敢參戰的。同時他還擔心失敗後遭受英國的報復,因為西班牙有漫長的海岸線易受攻擊。再次是佛朗哥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因而,佛朗哥一再採用拖延戰術,避免捲入戰爭。
三、英美的拉攏
西班牙北依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的咽喉。掌握了西班牙和西屬摩洛哥,既可以形成對法國的戰略包圍,又能夠控制地中海,切斷英法與其海外殖民地的聯系,同時可獲得西班牙的鐵、煤等重要戰略物質。因此無論是英法美同盟國或德意法西斯國家都極力拉攏西班牙。二戰爆發後,英國和美國都一直在努力使西班牙保持中立。如從西班牙購買物資以縮小其對納粹的供應量,減輕納粹對西班牙經濟的影響。1940年3 月,英國與西班牙簽署了一個為期半年的貿易協定,英國向西班牙提供石油產品和化肥,西班牙向英國供應礦石、橘子和檸檬。在整個戰爭期間,該貿易協定每隔半年續簽一次。他們向西班牙提供穀物和石油。
丘吉爾就任英國首相後,專門撥出一筆資金用於收買一些對佛朗哥有影響力的西班牙高級指揮官,向那些表明准備抵制佛朗哥同希特勒聯合意願的西班牙軍官送錢。比如,被認為是佛朗哥的繼承人之一的,當時西班牙軍事學院院長安東尼奧?阿蘭達將軍就得到了200萬美元。
同時,佛朗哥向德國提出的參戰條件,如:保證將直布羅陀、法屬摩洛哥以及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包括奧蘭在內,劃歸西班牙,並且要擴張西屬非洲殖民地的某些領土。此外,還需要適當的軍事援助特別是西班牙面對直布羅陀的炮台所需的15英寸口徑榴彈炮。強調西班牙需要現代武器、糧食、石油和經濟援 助,而且還必須等到德國人在英國登陸後,西班牙才能參戰。遭到希特勒的拒絕。這也促使西班牙與法西斯德國之間的距離拉大,走向中立。
四、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
在一份1939年簽訂的德西秘密協定書中,西班牙承諾從南美幫德國進口牛肉和穀物。1940年5月,西班牙與義大利簽訂了為期3年的食品合作計劃,承諾提供必要的糧食。到1942年,德西貿易的重點由食品轉向戰爭必需的礦產資源。西班牙擁有豐富的優質鐵礦石,德國還從西班牙進口鋅、鉛、水銀、螢石、天青石、雲母、軟木和羊毛,以及最重要的鎢砂。從1942年初開始,英美開始聯合買斷西班牙所有的鎢礦出產,價格也從原來每噸75美元飆升至 16800美元。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葡萄牙一直向雙方出口鎢礦石,直到1944年6月,盟軍登陸法國,才停止對德國的物資出口。佛朗哥政府利用中立地位與交戰雙方進行貿易,獲利頗豐。
而法西斯方面出於防止將西班牙推向盟國的懷抱的考慮,沒有向西班牙發動軍事進攻。因此,在上述種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西班牙在二戰期間採取了中立的政治態度。
『玖』 德意法西斯具體對西班牙進行了怎樣的武裝干涉
德意公開地直接進行武裝干涉,有15萬義大利和5萬德國軍隊都先後進入西班牙,同佛朗哥的叛軍協同作戰,還用軍艦封鎖西班牙海岸,切斷了西班牙同外界的聯系。德國法西斯甚至直接佔領了西班牙的北部和西屬摩洛哥,義大利佔領了西班牙的南部和巴利阿利群島。德意武裝干涉,使西班牙叛軍在軍事上逐步佔有絕對優勢。9月4日,社會黨人拉爾戈·卡巴列羅在馬德里成立了人民陣線政府,新政府領導西班牙人民同優勢的叛軍和德意干涉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斗。
『拾』 二戰前夕,德意法西斯為什麼要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扼大西洋至地中海航路的咽喉。德、意控制了西班牙,就可形成對法國的戰略包圍,切斷英、法與其海外殖民地的聯系,還可以獲取西班牙的煤、鐵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