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拉美墨西哥的什麼改革

拉美墨西哥的什麼改革

發布時間: 2023-03-27 10:41:59

『壹』 墨西哥卡德納斯改革之前拍的那個背景是反抗反對帝國主義的控制和壓迫嗎

卡德納斯改革
歷史改革
卡德納斯改革(Reforma Cárdenas),是墨西哥總統拉薩羅·卡德納斯在其任內(1934年—1940年)實施的改革。
是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紀初墨西哥革命後的護憲運動發展到頂點的標志。
中文名
卡德納斯改革
外文名
Reforma Cárdenas
實施者銷滑
拉薩羅·卡德納斯
性質
資產階級改革
改革背景改革內容改革影響領袖簡介TA說
改革背景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嚴重影響了墨西哥社會經濟,原料生產因世界市場萎縮大量減產,國家財政極其困難,失業劇增,農產品價格大跌,社會矛盾尖銳。為了在工業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國家的作用,國家政權必須是強有力的、有權威的。
在墨西哥革命爆發後的最初十幾年中,由於地方考迪羅勢力的重新崛起,墨西哥曾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政治危機之中,擺在墨西哥革命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徹底摧毀考迪羅主義政治傳統,實現政治現代化,為國家的經濟現代化創造穩定的政治環境。
為此,墨西哥著名總統卡德納斯提出「六年計劃」的競選綱領,得到廣泛擁護。
改革內容
政治改革
1934年7月當選為總統後,卡德納斯依靠工農革命力量,在墨西哥進行了深入的政治改革,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與自主型的經濟現代化模式相適應的政治模式。
這個模式可以概括為兩個重要的政治制度,一個是制度化的、強有力的總統制,一個是職團主義結構的官方黨一黨民主制。
制度化的、權力集中的總統制,有三個突出的優點:
第一、總統是通過全民選舉產生的,其統治權具有民主的合法性。沖卜
第二、每屆總統的任期只能是6年,不得連選連任,避免了像迪亞斯(波費里奧·迪亞斯)那樣的長期個人獨裁製度的復活。
第三、每次的總統換屆選舉都是一次高級人才的輪換,都是一次思想、觀點的更新,有利於防止思想的僵化。
職團主義結構的執政黨的建立,是墨西哥政治的一大創造。按加里·溫尼亞(Gary Wynia)的解釋,職團主義「反對公開競爭和政府中立觀念,主張由政府做出有意識的努力,以組織和協調公私部門之間的關系。政府承擔領導社會的責任,私人經濟組織和社會集團則成為政府進行這一工作的工具。各利益集團不是互相競爭,以影響政府官員,而是直接以官員的名義同官員打交道。」,具體說就是,政府有意識地將廣大的工人、農民和公務人員都動員起來,組織為一些職團機構,如墨西哥勞工聯合會、全國農民聯合會、全國人民組織聯合會等,作為唯一合法的利益集團,吸收進官方黨,分別構成官方黨的工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來代表它們所屬各行業部門的利益;同時,又通過官方黨的這三個部,使這些利益集團服從國家的控制。
這個制度,一方面讓所有這些民眾集團有更多的參政機會,有更多的機會進入政府部門,另一方面又使這些民眾集團不得不犧牲自己集團的政治獨立性,服從政府的領導。
不僅如此,這個制度還給各反對黨創造了活動的空間,承認政權的合法性,應該有一個競爭性的選舉制度,因此,每6年官方黨總統候選人都有一次巡遊全國的競選活動。
墨西哥革命所創造的這個新的、有權威的民眾主義政治體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與各主要生產要素(資本與勞動)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由國家調節和仲裁各生產要素之間關系的獨特的政治模式。
這一模式的成功,是此後幾十年墨西哥之所以能始終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最重要的原因,保證了墨西哥新的現代化戰略的貫徹執行。
經濟改革
1938年開始,卡德納斯又進行了一系列的以經濟為主的改革:
①土地改革。
政府沒收本國和外國人擁有的大地產,分配給農民。其任內,共分配土地2000萬公頃。同時,設立國家農貸銀行幫助農民,並鼓勵和扶持農民組織合作農場。
②實行國有化。
1937年,把為外國壟斷資本控制的鐵路全部收歸國有,1938年,宣布把屬於英、美、荷的17家石油公司收歸國有,政府在10年內還清它們在墨西哥的資產。
③鼓勵工會的發展。
修訂全國勞工法,把分散的勞工組織合並成墨西哥勞工聯合會。
④教育改革。
1934年12月,開始在全國推行「社會主義教育」制度,擴大和普及教育,並專設印第安人事務司,加強印第安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⑤鞏固民主政體,打擊軍事寡頭勢力。
1938年3月,把執政的國民革命黨改組為墨西哥革命黨,容納工會、農民和其他群眾組織參加。
改革影響
卡德納斯改革,是一次激進的民族改革。
這場改革體現了1917年憲法的要求散斗穗,它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大地產制,促進了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使勞動人民的現狀得到了改善。
改革基本上摧毀了大庄園制,並使民族資本取代外國資本,掌握了全國最主要的經濟命脈,基本上完成了1910—1917年革命以來由半封建社會過渡到民族獨立的社會的任務,為墨西哥比較穩定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也促進了墨西哥經濟特別是紡織、食品、傢具等輕工業的發展。
領袖簡介
拉薩羅·卡德納斯(1895年5月21日—1970年10月19日),因實行社會公平和反對外國資本的改革而聞名於世界。
生於米卻肯州鄉村一個普通家庭,早年參加墨西哥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後提升為將軍。1928—1932年,任州長,並一度任內政部長。1930年,任國民革命黨主席。
1933年,任國防部長(第一次,下一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934年,當選墨西哥總統,在任期間,領導卡德納斯改革,包括1938年4月將國民革命黨改組為墨西哥革命黨,1940年12月1日,任滿卸職。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任國防部長(第二次)(最後一次任職)。
1955年,當選為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副主席等職,積極投身和平事業,榮獲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金。
他反對美國在墨西哥的政治和經濟勢力,後來支持卡斯特羅政權。
1970年10月19日病逝。

『貳』 將學生交給毒販處決,墨西哥是如何一步步墮落的(下)

上一篇我們聊了墨西哥的起源以及獨立後被北方美利堅蠶食掉的國土(被迫刪減了些內容,不然發不出來,點擊我的頭像可以看往期內容)接下來我們繼續聊1855年美墨戰爭結束後的墨西哥。

1858年貝尼托·巴布羅·胡亞雷斯上台,他是墨西哥 歷史 上第一個印第安裔統治者,這是一位鐵腕政治家,他在位期間頒布憲法限制教會和大地主階級權力,改善印第安人現狀,暫停償還前政府的外債等。這些舉措損害了資本家和宗教界的利益很快國內掀起了叛亂,之後又是英國和西班牙出兵干涉,最後法國出兵墨西哥最終打敗了這位印第安統治者。

1864年在法國人的扶植下墨西哥恢復帝制建立墨西哥第二帝國,但這個帝國只持續了3年1867年就被墨西哥人推翻了,隨後的幾十年墨西哥被軍人政權把持直到1909年,已經連任了7屆的獨裁總統迪亞斯宣布放棄競選,但到了1910選舉年他背信棄義重新參選,並自己宣布自己100萬票對另一位候選人馬德羅200票獲勝再次當選總統,隨後還將馬德羅關入監獄。

不過馬德羅馬上越獄成功了,並且號召墨西哥人發動革命推翻獨裁政府,第二年1911年馬德羅就獲勝就任總統,迪亞斯流亡歐洲。接下來墨西哥政局依舊混亂,政變叛亂軍閥割據不斷。

直到1920年墨西哥國家革命黨黨創始人卡列斯和奧夫雷貢發動政變上台,墨西哥的混亂局面才開始好轉,1946年墨西哥國家革命黨改名為墨西哥革命制度黨開始執政一直持續到2000年。

在20世紀40到70年代,政局相對穩定的墨西哥依靠歐美的投資和自身內部的改革,有效地緩解了國內 社會 矛盾,GDP也連續多年保持3~4%的增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歐美各國的投資機會銳減,大量資本進入拉美地區,墨西哥借著這波「西風」GDP漲幅增加到了8%的高位,然而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各國央行開始緊縮銀根,利率飛漲,墨西哥的外債從1975年的145億美元漲到了1989年的1100億美元,日用品價格飛漲80-90年漲了15倍,失業率一度達到45%。

如果說80年代末墨西哥經濟是瀕臨崩潰,那接下來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後就是徹底崩潰,原本吸納墨西哥大量就業的農業在加入自貿區後徹底完蛋,以玉米舉例,1989年墨西哥農民自產玉米1噸的成本是258.62美元,美國則是92.74美元,墨西哥每公頃土地產量是1.7噸,美國則是6.9噸。1992年美國出口墨西哥的玉米價格是墨西哥本地玉米價格的一半。當然在簽訂自貿協定時墨西哥的經濟學家並不是沒有預料到這種情況,協定中有關於農產品進口的關稅保護措施,規定超出一定進口量後要徵收215%的關稅,但是墨西哥政府在執行這一政策30個月後就取消了這一關稅保護,直接讓美國的農產品無限制的傾銷進本國。

為什麼一國政府會允許別國農產品傾銷國內?其實墨西哥政府有自己的小算盤,當年墨西哥正在推行土地改革,美國農產品傾銷後可以是國內大量中小農民破產,這樣土地就可以集中到大地主手中進行規模化生產提高效率,失業的農民還可以去美國打工賺取外匯,一舉兩得。

然而墨西哥政府低估了他們人民的忍耐力,在遭受美國傾銷的情況下,墨西哥本土的主要糧食作物玉米非但沒有減產,產量反而還增加了,為什麼?為了活下去。

墨西哥農民默默承受著美國玉米的沖擊加大自己的玉米產量為的就是活下去,雖然玉米價格下跌了一半,他們就只能通過增加產量來彌補損失,跟重要的是即使玉米賣不掉也可以自己吃,繼續種植玉米至少可以保證家人不被餓死。

接下來更魔幻的事情發生了,在美國玉米傾銷,本國玉米增產,玉米價格腰斬的情況下,墨西哥國內的主食玉米餅竟然漲價了而且是巨幅上漲我們這兩年的豬肉價格上漲跟墨西哥比起來就是個弟弟,1994年到1999年作為墨西哥人民的關鍵主食玉米餅價格竟然漲了5倍!(墨西哥人是真的苦,攤上這么個政府)

為什麼會有如此離譜的事情,在原材料價格暴跌的情況下成品反而在漲價?原因就在於壟斷,玉米在被做成玉米餅之前還有一道工序,就是將玉米磨成玉米粉,然而墨西哥玉米粉的生產被兩家公司壟斷了,作為壟斷資本家不賺錢就是王*蛋,在這樣的局面下,有地的農民種玉米不至於餓死(畢竟水煮玉米也是能吃的)那麼墨西哥的城市居民怎麼辦?高昂的食物價格讓原本收入就不高的市民變成了貧民。

墨西哥農民窮的勉強糊口,城市居民窮的糊不了口,怎麼辦?救星出現了,那就是為墨西哥毒販服務,農民可以為毒販耕種,市民可以在加工廠工作還有運輸以及武裝護衛,我們如今看到表面上墨西哥政府VS墨西哥毒梟,實際上是墨西哥政府VS墨西哥人民,這是墨西哥跑偏了的「人民戰爭」,原本應該保護人民的墨西哥政府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叄』 墨西哥銀行詳細資料大全

墨西哥銀行(西班牙語:Banco de México,常縮寫為BdeM或Banxico)是墨西哥的中央銀行。

墨西哥銀行所有權改革是拉美國家銀行改革的典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墨西哥銀行
  • 外文名 :Banco de México
  • 縮寫 :BdeM
  • 機構類型 :銀行
  • 官網 ::banxico.mx/
主要職能,行長,歷史,相關知識,

主要職能

發行和回籠貨幣、管理外匯事務的 權利 。 通過一個委員會對全墨西哥的銀行實行 監管 。自主地行使其職能。 其主要目標是實現在本國貨幣購買力的穩定。 墨西哥銀行還提供貨幣和

行長

2009年12月15日由參議院以81票贊成和19票反對投票產生了新一任的墨西哥銀行行長卡斯滕斯,並於2010年1月1號卡斯滕斯上任至今。 匯率政策,錢幣資料和季度通脹報告。

歷史

1、墨西哥銀行於1925年9月1日建立。 墨西哥銀行 2、1931年7月墨西哥銀行貨幣構成。 3、1935年墨西哥銀行出現白銀危機。

相關知識

墨西哥銀行體系的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1、創始階段(1864~1940); 2、銀行專業化階段(1941~1973); 3、多功能銀行的建立和銀行的國有化(1974~1989); 4、銀行私有化和外國化(1990~2000)

『肆』 西屬美洲殖民地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殖民地人民政治上的覺醒

——18世紀西屬美洲殖民地的改革運動1700年謹羨州,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病危,在遺囑中,他把王位傳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力浦公爵,由此引起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戰後,波旁家族入主西班牙王室,取代了統治西班牙200多年的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政局的這一重大變化成為西班牙及其美洲殖民地發生一系列變革的主要原因。

18世紀歐洲社會經歷著劇烈的變動,資產階級革命作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猛烈地沖擊著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波旁王朝為了挽救西班牙的衰落,與歐洲列強抗衡,實行開明君主制並著手對西班牙及美洲殖民地的政策進行一系列重大的調整。史稱「波旁改革」。

西屬美洲殖民地改革的主要內容有:

1.管理體制的改革

管理體制改革的內容之一是行政區的重新規劃和殖民機構的重新調整。哈布斯堡王朝時的美洲殖民地分為新西班牙總督區和秘魯總督區。前者包括墨西哥及中美洲的一部分,後者囊括了除新西班牙總督區外所有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這種劃分是十分粗糙的。轄區過大不利於統一管理,也不利於抵禦日益增長的來自外部的威脅。1716年王室批准在新西班牙設立獨立於總督之外的都督府,轄地包括墨西哥北部諸省和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得克薩斯。首府先設在索諾拉,後改在奇瓦瓦。主要目的在於加強邊疆防衛,對付不斷增長的英、法、俄勢力的侵入。1717年新格拉納達都督府改為新格拉納達總督區,轄區包括今天的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首府設在聖塔菲。1739年8月,這一決定正式生效。1776年南部拉普拉塔總督區成立,轄地包括今天的玻利維亞、烏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等地。1778年又設立了智利都督區。新轄區的設立對保衛殖民地領土的完整、抵禦外來侵略者及加強殖民地內部的管理起了積極的作用。

在管理體制上,波旁王朝後的最大變化是根據法國的經驗在殖民地引進了監察官制度。哈布斯堡王朝時的官僚體制主要是總督制,但是由於買賣官職,地方土生白人的勢力日益強大,官僚機構不是王權的象徵而成了土生白人控制的工具。同時,為了收回買官的花費,官吏們利用職權橫征暴斂、敲詐勒索,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1764年監察官制首先試行於古巴,1782年開始在大陸推廣。首先在拉普拉塔區設立監察區8個,1784年秘魯都督府也仿照拉普拉塔區的做法進行了類似的改組,組成8個監察區。1787年新西班牙取消了200個郡,代之以12個監察區。1790年除部分邊境省份仍由軍事首腦管理外,大部分地區都實行了轄區制。根據1786年王室頒布的監察官細則,監察官的職能相當於省級行政長官,其許可權包括維護社會治安、決定公共工程的興建及管理經濟、財政和防務。原來由檢審庭負責的稅收也歸監察官管理。監察官之下取消原來的郡守之職,改由監察官直接派遣代理機構處理市鎮事務。監察區制的建立削弱了總督和市議會的權力,各監察區內監察官成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地方事務包括最重要的征稅權在內也都由監察官的代理人負責。由於監察官都是由王室直接任命,繞過了總督,所以,王室對派薯殖民地的控制大大加強了。

2.削弱教會勢力

教會是西屬美洲殖民地統治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殖民地享有種種特權。教會不僅通過傳教活動控制著人們的思想,而且通過徵收什一稅、放高利貸等手段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教會對社會財富過多的壟斷和教權企圖凌駕於王權之上的離心傾向,越來越引起王室的不滿。波旁王朝利用改革之機著手制定限制教會的措施並在卡洛斯三世執政時,於1767年6月24日將西屬美洲各地的耶穌會教士全部驅逐出境,總數達2,500多人。被逐的教士有的被流放到大西洋的荒島,有的亡命歐洲,他們的財產被充公。這一行祥蔽動極大地削弱了教會的勢力。

3.財稅改革

財稅改革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改革舊的稅收體制,使財權與政權分離;二是廣開財源、增加新稅。以前殖民地的稅收是總督和檢審庭通過各級殖民官吏完成的。這種體製造成層層盤剝、任意截流,弊端極多。1776年卡洛斯三世頒布諭令,重建殖民地統計署。重建後的統計署成員由宗主國委派,全部是年輕的專職人員。統計署直屬宗主國財政部領導。這些措施使財政管理專業化,並從殖民地官吏的手中分離出來,有效地保障了宗主國的收入,但卻遭到總督們的反對,在卡洛斯三世派往殖民地的得力大臣加爾維斯死後,舊體制很快又恢復了。波旁王朝對殖民地的稅收大大增加了。如商業稅以前只有大商人交,後來中小商人都要交納。特別是1769年實行煙草專營使王室大獲其利,僅新西班牙的煙稅每年就給宗主國帶來300萬比索的收入。

4.礦業改革

礦業是殖民地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但是由於礦井年久失修、技術落後等原因,從17世紀中葉起礦業生產日益萎縮。為此,波旁王朝把振興礦業視為開發殖民地的首要內容。礦業改革的內容之一是降低采礦的重要物資水銀的價格。殖民地水銀的售價由1590年的每100公斤187比索降為1750年的82比索,1767年的62比索和1778年的41比索。1768年礦業稅由原來產量的1/5降為1/10。1783年頒布了新礦業法。新法使礦主得到了包括免稅進口所需機械和原料在內的各種特權。為了維護礦主利益、解決礦業糾紛,成立了直屬宗主國礦業署的礦業委員會和礦業法庭。此外,為促進礦業的發展還開辦了礦業銀行,成立了礦業學院,聘請了許多歐洲礦業專家前來執教或當顧問。

採取上述措施後,美洲殖民地的礦產量迅速回升。白銀的主要產地之一新西班牙,1741年至1760年平均年產白銀600萬公斤,1761年至1780年為733萬公斤,1781年至1800年達到1,125萬公斤。整個美洲的金銀出口量18世紀末為18世紀初的3倍多。

5.貿易改革

西班牙對殖民地的貿易壟斷制早就引起殖民地人民的不滿,由於商品缺乏而造成的走私貿易又使宗主國喪失了大量關稅收入,因此,貿易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1765年10月16日卡洛斯三世頒布諭令,同意古巴、波多黎各、聖多明各等地商人關於他們間相互貿易、降低關稅及與宗主國自由貿易的請求。1770年又將這一特許擴大到尤卡坦和坎貝切。1774年取消對新西班牙、新格拉納達、秘魯與宗主國貿易的限制,來往貿易的貨船也不限於只用宗主國的船隻。1778年10月12日西班牙與西印度貿易自由條例及稅率頒布,西班牙與殖民地貿易的港口增加到13個,殖民地開放的港口增加到24個,關稅率下降,免稅商品數量增加,各地的貿易署紛紛成立。1789年2月28日實行了兩個世紀的商船隊製取消,到1796年西屬美洲殖民地的任何港口都可以和宗主國的進行港口貿易及運回歐洲商品,基本上實現了自由貿易。貿易禁令的解除使殖民地與宗主國的貿易額劇增,由1753年的1.79億法郎達到1800年的6.385億法郎,半個世紀內擴大了近4倍。

總之,波旁改革是西屬美洲殖民地社會生產中的重大事件,它使整個殖民地的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改革後,宗主國對殖民地控制的加強和殖民地經濟生活的活躍給宗主國帶來了更多的財富,而對殖民地剝削的加深及隨改革而進入的新思想新觀念則促進了殖民地人民政治上的覺醒,以致沒過多久就引發了一場全面的反抗並最終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枷鎖。

『伍』 墨西哥革新運動的內容是什麼

革新與保守兩大陣營的決戰

——1954年墨西哥的革新運動墨西哥1821年擺脫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取得了民族獨立。但是,獨立後的墨西哥並沒有取得預期的進步與發展。殖民地時期的社會和經濟結構幾乎依然如故。官僚、教會、軍閥沆瀣一氣統治著國家。封建大地產制依然是農村的主要土地佔有形式。在這一制度下,廣大農民缺乏或沒有土地,而債役制、租佃制卻惡性發展,使農村一直處於停滯和落後的狀況。特別是天主教會。墨西哥獨立以後,教會的特權不僅沒有取消,反而得到了保護。教會的大主教和主教由羅馬教廷直接任命,不受世俗政體的干涉。教士們只承認宗法教規,不服從民政當局。長期以來,教會不僅通過對人民思想的控制,宣傳落後和愚昧,而且通過接受饋贈、借貸和出租佔有大量的土地和建築等不動產。據統計,19世紀中葉教會擁有的財產約佔全國財富的一半以上。社會財富(特別是不動產)一旦落入教會手中,便退出了流通,成為死財產。所有這一切,都是墨西哥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巨大障礙。19世紀中葉革新運動的矛頭所向首先打擊的正是以教會為代表的、阻礙墨西哥社會進步的封建保守勢力。

自獨立之初起,在墨西哥的政治舞台上一直進行著自由派和保守派的激烈斗爭。保守派是殖民地時期社會經濟秩序的維護者,他們安於現狀,保護舊傳統,反對任何大的社會變革,藉以保住他們自己的特權地位。而由獨立戰爭中涌現出來的一批進步人士組成的自由派,則要求徹底變革舊的社會經濟秩序,通過改革不合理的舊傳統促進社會的進步,進而實現戰爭中廣大民眾所追求的目標。兩派的斗爭進行了幾十年,但是保守派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19世紀中葉後兩種因素促使這種格局逐漸發生了變化。其一是,獨立幾十年中保守派執政的實踐使人民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感到社會變革的需要。特別是40年代對美戰爭的失利,一半以上國土的喪失,徹底暴露了保守派政治的腐敗。保守派日益失去了民眾的支持。其二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緩慢恢復和外國資本的滲入,民族資本的力量壯大了。深受歐美資產階級思想影響的一批進步知識分子代表著墨西哥新生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開始加入到改革派的行列中來,大大增加了改革的力量。這樣,隨著兩大陣營矛盾的激化,決戰終於不可避免了。

斗爭首先從反對聖塔安納的獨裁統治開始。1854年3月一部分受獨立戰爭影響的軍官在阿尤特拉城發動起義。起義者宣布要推翻聖塔安納總統腐朽的獨裁統治,恢復自由和民主,並發表了起義綱領《阿尤特拉計劃》。起義的領袖是曾跟隨莫雷洛斯戰斗過的軍官阿爾瓦雷斯和前阿卡普爾科海關關長柯蒙福特。起義得到了全國各階層民眾的積極響應,廣大民眾紛紛參軍參戰。次年8月聖塔安納看到大勢已去,逃往國外。10月,革命軍在首都附近的奎爾納瓦卡城召開會議,阿爾瓦雷斯被選為臨時總統。在新組成的政府中一批年輕的革新派領袖擔任了重要職務:胡亞雷斯任教會事務和司法部長,奧卡姆波任外交和內政部長,吉耶爾莫·普里埃托任財政部長等等。革命派的斗爭取得了初步勝利。

1855年11月23日,革命政府頒布了第一道改革法令《訴訟程序法》。法令規定,取消教會和軍隊的司法特權,教士不得參與政治,政教分離等。法令頒布後引起極大震動。保守的教會、地主和軍官們惶恐不安,他們利用威脅、叛亂等手段向革新派反攻。12月,在保守派的壓力下阿爾瓦雷斯總統被迫辭職,將政權交給了較為溫和的柯蒙福特。柯蒙福特不贊成劇烈的社會變革,企圖使革命帶上溫和的色彩。但是,改革的中堅分子並不妥協,他們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一步又一步將改革推向深入。

『陸』 墨西哥重視清潔開發原因是什麼意思

隨著墨叢沖西哥能源改革的持續推進,清潔能凱肢源正成為這個拉美第二大經濟體的熱門投資領域,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



據墨當地媒體報道,由於看好墨西哥能源改革的相關政策,包括前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在內的墨財力最雄厚的4位投資者已經在清潔能源領域投資了11.9億美元,並計劃在2020年前追加相同數額的投資。

國際投資者也非常看好墨清潔能源市場的發展機遇。在墨西哥去年年底啟動的能源改革第一輪清潔電力招標中,有國內外69家企業參與了18個太陽能或風能項目的競標。此輪招標總投資額超過26億美元,發電量將占墨全部發電量的2%左右。

近期公布的招標結果顯示,包括墨西哥在內的5個國家的11家企業在招標中勝出。其中,中國光伏製造商晶科滲孫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標了3個項目,將在墨西哥建設並運營太陽能發電站。

墨西哥此次能源改革旨在通過放開私人部門參與能源市場,改善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去年12月通過的能源改革法案規定,到2024年,墨西哥35%的電力供應要來自清潔能源;到2050年,該比例要達到60%。該法案同時規定,到2018年,在墨西哥企業的能源消費中,清潔能源必須佔一定比重。

『柒』 卡德納斯改革的改革背景

(Moxige kadenasi gaige )墨西哥總統拉薩羅·卡德納斯在其任內(1934—1940)實施的改革。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嚴重影響了墨西哥社會經濟,原料生產因世界市場萎縮大量減產,國家財政極其困難,失業劇增,農產品價格大跌,社會矛盾尖銳。為了在工業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國家的作用,國家政權必須是強有力的、有權威的。在墨西哥革命爆發後的最初十幾年中,由於地方考迪羅勢力的重崛起,墨西哥曾再度陷入軍閥混戰的政治危機之中,擺在墨西哥革命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徹底摧毀考迪羅主義政治傳統,實現政治現代化,為國家的經濟現代化創造穩定的政治環境。為此,墨西哥著名總統卡德納斯提出「六年計劃」的競選綱領,得到廣泛擁護。 1934年7月當選為總統後,他依靠工農革命力量,在墨西哥進行了深入的政治改革,建立起了一個新的、與自主型的經濟現代化模式相適應的政治模式。

『捌』 墨西哥的卡德納斯改最後勝利了嗎

喝的卡的那改成改最後還是獲得了勝利了,因為墨西哥靠近的是一個發達國家,所以說他的軍事方面可以有很好的保障,所以說她可以全心全力的進行自己的改革和經濟開放

『玖』 請問誰能介紹一下墨西哥革命

從1929年成立至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已經連續執政70
年,這樣長的一黨執政歷史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從四十年代開始的三十
多年裡,墨西哥的經濟以年均6%的速度持續增長, 而政局卻保持著高
度的穩定,被世人稱為「墨西哥奇跡」、「墨西哥穩定之謎」。墨西哥
的政治制度,包括革命制度黨的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曾被譽為墨西哥成
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從七十年代始,墨西哥經濟出現了衰退;八
十年代,政局動盪、社會動亂此起彼伏;九十年代,更是爆發了金融危
機和恰帕斯州農民暴動。面對這一系列的政治、經濟危機,又有人歸咎
於現行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革命制度黨一黨獨霸的政黨體制,認為它阻
礙了墨西哥經濟的現代化,成為各種危機的最主要成因。這種「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的評價,反映了現代化過程中許多霸權政黨面臨的歷史
困境,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本文擬對革命制度黨的形成與發展歷史作
一簡要的考察,探究其結構功能特點及其成功與困頓的原因。
應運而生的官方黨
從1867年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到革命制度黨的前身——國民革命
黨於1929年成立,墨西哥不但沒有真正享受到自由、民主,反而遭受了
長達六十多年的軍閥混戰。全國大大小小的被稱為「考迪略」、「卡西
克」的地方軍閥以無休止的流血戰爭爭奪著國家政權(註:在墨西哥獨
立後的頭30年,通過軍事暴動共更迭了50多個政府。見〔墨〕丹·科·
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
70頁。),整個社會經濟處於崩潰的境地。1928年,著名的考迪略奧夫
雷貢在二次競選總統時被刺身亡,成了「考迪略時代」終結的導火線。
政治強人卡列斯(1924—1928年任總統)開始把全國約1800個地方考迪
略和黨派團體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用以取代考迪略勢力的全國性政黨
,以解決政權交接的制度化問題,這就是1929年3 月創立的國民革命黨
。但是新成立的國民革命黨還只是一個地方考迪略和地方黨派的聯盟,
它排斥工農組織的參與。在30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的背景下,墨西哥工
農運動風起雲涌,地方考迪略又借機把控制工農組織作為自己的政治籌
碼。在這種情況下,卡德納斯總統(1934—1940年在任)開始考慮工農
組織的制度化參政問題。1938年3月,卡德納斯解散了國民革命黨, 在
它的基礎上成立了新的官方黨——墨西哥革命黨,伴隨著黨的改組而進
行的政治改革主要有兩個方面:(1)把包括工人、 農民在內的廣大民
眾吸收進黨,納入官方體制;(2 )把卡列斯建立的地區結構的官方黨
改造成職團結構的官方黨,在黨內按工人、農民、民眾和軍人4 個非地
域性職業社團將黨劃分為4個職業部門——工人部、農民部、 人民部和
軍人部,分別由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性質的團體組成。從此,工
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屬下的各個工會、農會以及聯合會都有從基層到
中央的垂直組織系統,地方各部門的職團利益都依附於其所屬的全國職
團部門,而不是地方各州。「條條」分割取代了「塊塊」分割,過去地
區結構的國民革命黨給各地考迪略留下的政治空間已不復存在, 反映
民眾主義政策取向的職團主義體制(註:職團主義(Corporatism ):
按照《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的解釋為:「把整個社會納入(極權)
國家指揮下的各種『社團』(或『職團』)的理論和實踐」。職團主義
結構是革命制度黨的突出特色之一,這一組織體系是墨西哥政治體系中
最有決定意義的一個權力體系。)在官方黨內初步確立起來了。四十年
代,在卡馬喬總統(1940—1946在任)的任期內,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又
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1940年,軍人部被卡馬喬總統取消(註:卡馬
喬本人就是墨西哥歷史上擔任總統職務的最後一位將軍。此後,穩定的
文人政府才得以在墨西哥真正確立。),標志著墨西哥歷史上軍人干政
時代的徹底結束,官方黨由原來的4個部變成了3個部。其次,人民部地
位有了顯著提升。卡馬喬政府改變了卡德納斯政府主導的民眾主義路線
,推行發展主義政策,改善同資產階級的關系,加強了對工農運動的控
制。原來力量薄弱的人民部隨著中產階級勢力和影響的擴大,迅速取得
足以與工人部、農民部相抗衡的地位。在1943年的議會選舉中,人民部
盡管在數量上還是黨內的少數,但在黨的領導機構和新的議會中已變成
了多數。隨著社會階級力量的消長,墨西哥革命黨的性質也逐步由原來
的以工農為主要依靠對象的各革命階級聯盟,變成了以中產階級為核心
、以職業政治家為骨乾的聯盟。(註:曾昭耀:《政治穩定與現代化》
,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頁。)最後,與上述轉變相適應,1946年
1月,卡馬喬將墨西哥革命黨易名為革命制度黨, 明示墨西哥的革命任
務已從群眾性政治斗爭轉為維護和完善現行制度,相應的意識形態宣傳
也從過去的以階級斗爭、社會公正為主,轉變成以「全國團結」為旗幟
,淡化階級沖突,強調民族利益。
這次改組,無論是機構的改革,還是黨的綱領原則的轉變,都是為
了削弱官方黨各個職團部門,使之服從黨中央的集中領導,特別是要在
選舉政治上服從黨的統一領導。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 )廢除集體
入黨制,恢復個人入黨制,個人是否入黨不再取決於是否已經加入某一
個職團部門所屬的組織。這項改革的目的是想削弱各社團組織的政治影
響力,使黨的力量建立在自由公民的聯合基礎上。(2 )強化黨的中央
領導機構的集權,重新用地區標准取代職團標准,剝奪了3 個職團部門
提名各級議會和政府候選人的政治職能,從而全面弱化了職團部門對地
方選舉的影響。(3)促使3個職團部門作出承諾,在選舉競爭中一致對
外,不進行相互間的選舉斗爭。
1946年官方黨的改組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不滿。工人部的反對呼
聲最高,一些工人領袖帶領工會組織脫離了官方黨,另建了獨立的新黨
。同時在黨內,權力的職團結構雖然被廢除了,但心理的職團結構仍然
沒什麼變化,人們對其所屬的職團組織的忠誠遠勝於對黨的忠誠。黨的
設計者們原來希望避免黨內各職團部門之間的利益之爭影響針對各個選
任職位的黨際競爭,但是改組的結果卻是把一部分黨內斗爭外化為黨際
的競爭,削弱了官方黨的競選優勢。1950年,革命制度黨重新恢復了部
門提名制度,職團結構再度得到承認。為滿足日益增多的有政治意識的
公民和專門化利益集團的參政要求,方法上已不再是改革黨的職團結構
,而是擴展這一結構的外延,在黨的外圍創立特殊的組織,把更多的政
治力量整合到黨的周圍。譬如,為了保持與軍人的團結一致,革命制度
黨建立了「全國榮譽和公正委員會」;為了鼓勵婦女和青年加入官方黨
,又成立了「全國婦女參政委員會」和「全國青年組織」。
經過幾度反復,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的組織體系及其制度框架終於形
成並穩定下來,成為墨西哥政治制度的主要支柱和力量源泉,成為墨西
哥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石。
70年的輝煌與成功之路
革命制度黨作為官方黨能夠連續執政70年,並且取得令人矚目的業
績,是與它的歷史使命、理論主張、組織結構特點以及一系列正確的社
會經濟政策分不開的。
一、革命制度黨的建立及其所完成的歷史使命,為其長期執政創造
了良好的國內政治環境。革命制度黨不是一個反抗外來侵略與締造民族
國家的黨,而是官方以改良方式實現政治制度化的一個工具。在官方黨
建立之前,墨西哥的每一次總統選舉幾乎都會觸發軍事政變,革命制度
黨的建立及其職團主義組織體系的形成,首要目的就是要排除考迪略勢
力和軍隊對國家政治的干預,保證國家權力能夠實現制度化的和平交接,
使墨西哥政治走上現代化軌道。黨的建立首先打破了考迪略武力競爭政
權的政治格局,結束了軍閥混戰局面,提供了政黨政治的活動框架和民
主選舉的法律程序;黨的職團結構的形成,最終敲響了地方考迪略政治
機器的喪鍾,使其喪失了存在的社會基礎,從而使革命制度黨的長期連
任得以不受非制度化的暴力因素干擾;隨著黨的軍人部的取消,作為民
主政治重要標志的文人政府開始領導國家建設。這一切都為革命制度黨
在和平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順利推行國內外政策、控制國家選舉從而長期
執政創造了條件。
二、革命制度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有效保持了國內民眾思想
上的廣泛共識和對官方黨的認同。革命制度黨特別注意保持在意識形態
方面的優勢和統治地位。該黨以共和國憲法作為黨的綱領,以民眾主義
、民族主義為其指導思想,內容主要包括革命民族主義、社會平等和全
面民主化3個方面。 這些內容帶有明顯的將近代西方自由主義和社會主
義結合起來的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特點。革命制度黨也不把自己的意識
形態貼上左或右的標簽,只是籠統地宣稱自己繼承了墨西哥革命與歷史
的傳統,它的意識形態就是「墨西哥革命的意識形態」,就是「墨西哥
革命的原則」。這樣,革命制度黨的理論主張就獲得了一種由墨西哥革
命歷史所賦予的不容置疑的合理性與合法性。也正是因為革命制度黨的
意識形態不受某一政治標簽的框定,這種靈活性使革命制度黨在意識形
態上具有極強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不是對在社會進程中出現的各種異
己思想的姑息遷就或視而不見,而是把其具有建設性意義的內容加以適
當變通和改造,吸收進自己的綱領,為我所用。這樣,革命制度黨以「
人民的全部價值觀」的代表者的身份,佔領了一切重要的政治思想空間
,同時也剝奪了其它反對黨的思想資本和理論陣地,抑制了反對黨的力
量,凝聚了全國人心,在墨西哥人民中形成了以革命制度黨理論主張為
核心的對國家重大問題的廣泛共識,形成了對革命制度黨長期執政的持
續認同。
三、革命制度黨職團主義組織體系最大限度地團結了國內各階級,
使官方黨具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早在1917年,墨西哥憲法就規定了反
映工人、農民、中產階級和政治—軍事官僚階層利益的四大基本政策:
工人權利、土地改革、民眾教育和民選職務不得連選連任。這使墨西哥
政府得到了上述四個階層的擁護與支持,建立在這個利益—效忠基礎上
的官方黨職團結構起到了極強的社會整合作用。一方面,職團結構能夠把社會各階級之間無節制的斗爭轉化為黨內部門間程序性的談判,避免
其分化為黨派之間的紛爭,從而使革命制度黨超越各個具體階級,成為
整個社會利益協調的核心;另一方面,職團結構使得革命制度黨對社會
具有較強的控制能力。
四、革命制度黨具有高度靈活的宏觀政治調控能力,能夠根據社會
需要制定合適的經濟、社會政策。墨西哥經濟選擇了在自由市場經濟與
完全國有化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實行國家、社會與個人並行的混合經濟
體系。因此,墨西哥社會既存在以國家和民眾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又
存在以大資產階級為代表的私營經濟。從實踐來看,墨西哥的公有制經
濟有效保持了社會穩定,但難以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私營經濟具有較強
的活力,但是容易激化社會矛盾。從40年代到80年代,墨西哥一直在政
治穩定與經濟發展之間尋求某種動態的平衡,以卡德納斯為代表的民眾
主義路線與以阿萊曼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路線在政策上進行相互交替。當
私人資本快速發展,造成社會財富分配高度不平等、階級矛盾激化時,
政府政策向左偏,依靠民眾職團,節制私人資本;當國家過度干預經濟
,造成嚴重的資本外流與經濟衰退時,政府政策轉而向右偏,扶植私人
資本,通過組織手段控制民眾運動。政府這種對社會的鍾擺式左右制衡
機制,為墨西哥的政治、經濟均衡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再加上墨西哥
的進口替代工業發展戰略符合五、六十年代的國際經濟大趨勢,豐富的
石油礦產帶來豐厚的外匯收入,這些重要因素帶動墨西哥經濟走上了持
續高速發展的道路。
近20年的挑戰與危機
革命制度黨在其執政期間所取得的政績是驕人的。從1950—1985年
,墨西哥人口從2500萬增加到7700萬,而人均GNP卻從每年362美元上升
到2734美元;人均壽命從41.5歲上升到64.2歲,而文盲率卻從80%下降
到6%。墨西哥已經成為拉丁美洲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經濟強國。
革命制度黨領導墨西哥在創造了近50年的輝煌歷史之後,從80年代
開始進入了一個多事之秋:先是出現了1982年的外債危機,其後是一系
列的社會動盪,它的高潮是1994年的南部恰帕斯州農民暴動和嚴重的金
融危機。1997年中期選舉,左翼的民主革命黨和右翼的國家行動黨異軍
突起,兩黨在議會的席位之和已經超過了革命制度黨;同年在首次由民
選產生的首都聯邦區長官角逐中民主革命黨又擊敗了官方黨。這宣告了
革命制度黨左右墨西哥政局的時代的終結,墨政局基本已成三足鼎立之
勢。革命制度黨在近20年顯示出節節衰退的跡象有一系列原因,而經濟
政策失誤、黨的指導思想的轉變和職團主義組織體系的衰落則是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
一、革命制度黨經濟政策的失誤以及經濟發展戰略的改變導致了一
系列經濟社會危機。墨西哥原來實行進口替代工業化發展戰略,是封閉
式的內向型經濟。實踐證明,這種政策在當時是正確的。但是,到了70
年代,墨西哥發現了豐富的石油礦產,開始大舉外債開發油田,結果由
於世界經濟危機,國際油價大跌,墨西哥從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
1982年出現了債務危機。墨西哥不得不實行緊縮政策,並加入了關貿總
協定,採取了以償付外債為目的的出口導向型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在
這種模式下,政府降低了關稅,過早地開放市場,不加限制地吸收外資,
(註:墨西哥在薩利納斯(1988—1994年在任)執政期間,吸收外資之
多居拉美之首,累計達750億美元。由於1994年國內政局動盪, 經濟乏
力,加上美國利率提高等不利因素,大量外國投機資本外逃,引起金融
市場動盪。)而且過分依賴外資。惡果在1994年顯現出來了,由於當年
的外資大量抽逃,直接加劇了墨西哥的金融危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多
達700億美元的損失。從80年代開始, 為配合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
步伐,在美國的極力影響下,墨西哥對國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的私有化,
私營企業主集團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勢力大為膨脹,而失業的工人則越來
越多,貧富分化日益加劇。在農村,土地分配停止了,1992年墨西哥修
改憲法,廢除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則,徹底結束了土地改革的進程,
大量分不到土地的農民不是揭竿而起就是湧入大城市成為勞動力後備大
軍。如今,墨西哥出現了4500萬貧困人口,其中有2500萬屬於赤貧,20
%的最貧困人口僅享有全國 4.4%的財富,而20%的最富有人口卻佔有
53. 5%的財富。經濟社會的矛盾由此可見一斑。
二、革命制度黨以「社會自由主義」取代「革命民族主義」作為黨
的指導思想,削弱了黨的社會基礎。薩利納斯總統(1988—1994在任)
為適應新自由主義經濟體制的需要,提出了「新民族主義」和「社會自
由主義」的新理論主張。前者在民族主義理論中放棄了它一貫的反帝、
反霸和反美的口號,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對外開放的需要;後者則
宣揚在「社會利益原則」下的自由主義。這一理論在1993年革命制度黨
的十六大上通過,被確立為該黨的指導思想。但是在新自由主義改革的
進程中,「社會利益原則」僅僅是一個修飾語而已。墨西哥的階級力量
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政權的資產階級性質越來越明顯,收益
分配越來越向資方傾斜。在政黨政治方面,1994年新總統塞迪略上台後
的第一項改革措施就是修改了選舉法,廢除了政府在選舉中支持官方黨
的一貫作法,這一舉措打擊了革命制度黨工農職團部門的信心和凝聚力
,更增加了該黨被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右翼政黨擊敗而淪為在野黨的可能
性。
三、革命制度黨體制僵化、派別斗爭嚴重,官方黨職團結構在新的
經濟體制下有趨於瓦解的危險。由於長期執政,官方黨職團部門的領導
人也日益官僚化了,出於自己的政治前途與既得利益考慮,他們通常更
多地對上負責,而對來自下層普通民眾的要求與呼聲則敷衍塞責。而同
時,政府與官方黨對各職團部門的分化瓦解政策,使得各職團組織與政
府的談判與對抗能力大大削弱,不得不對政府具有很強的依附性。因此
,各職團部門在忠實反映其部門成員的要求與利益方面,工作做得並不
是很深入,而當政府無意顧及職團部門的利益時,他們也不具備與國家
進行談判的有效能力了。60年代,這種危險的組織離心傾向就已露出苗
頭,由於國家政策向右傾斜,約3.5萬名不滿的農民脫離了農民部, 成
立了「獨立農民聯合會」。80年代墨西哥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後,
3個職團部門成員組織的離心傾向愈發嚴重, 墨西哥國家與勞工的關系
有再度出現「非制度化」的危險趨勢。對於政局的動盪與社會的種種危
機,官方黨的職團結構已經顯得力不從心了。
面對新世紀的政策調整
革命制度黨推行的新自由主義改革日漸脫離了支持它的勞工階級,
削弱了自身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和組織基礎。隨著職團主義體系的衰落
,建立在這個體系基礎上的黨也面臨著動搖和解體的危險。這不能不引
起革命制度黨自身的深刻反思。從1996年開始,該黨進行了一系列大政
方針的調整,主要包括:
一、1996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七大, 重新恢復了「革命民族主義」
的指導思想,強調指出:革命制度黨是墨西哥工人、農民和人民階層的
黨,是民族主義、民主和民眾的黨。這說明該黨重新明確了自己的民眾
主義性質與政治角色,是對民眾階層的一種鼓舞和凝聚。
二、革命制度黨開始著手理順黨政關系和擴大黨內民主。由於長期
以來對黨內民主重視不夠,革命制度黨的領導層與基層組織缺乏有效的
溝通,也受不到規范的民主監督。有鑒於此,該黨規定,黨的領導職務
和民選職務的候選人必須具備10年以上的黨齡;以後歷屆總統候選人不
再由前任總統指定,而由黨的全國政治委員會在6 個備選人士中遴選產
生;州長候選人的產生也以同樣方式進行。
三、革命制度黨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社會政策調整。
政府進一步深化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尤其是選舉制度的改革,保證政黨
選舉中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同時革命制度黨與政府的一種新型黨政關
系也逐步確立起來了,革命制度黨不再作為官方黨出現,而將以一個普
通的競爭性政黨的面貌參與政權角逐。
四、在經濟政策方面,革命制度黨政府加強了宏觀調控,進一步嚴
格財政金融紀律,對國民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制定了中長期經濟發展
計劃,以加強對外開放與合作。
五、在社會政策方面,革命制度黨政府重新加大了對社會公共事業
的投資力度,1997年聯邦預算的56%將用於各類社會項目。新的社會保
障法也隨之出台,以著力解決墨西哥社會的發展失衡、農村扶貧以及通
過和平對話處理社會沖突等各種迫切問題。
如今,革命制度黨正從原來作為政府與民間橋梁的官方黨過渡為多
黨制競爭中的一個普通政黨。這種角色轉變既是對革命制度黨生存與發
展的嚴峻挑戰,又是對其職團結構生命力與適應性的考驗。對於一個執
政70年的大黨來說,革命制度黨擁有豐富的政治斗爭經驗、包容性極強
的意識形態、靈活應變的政策能力以及相當龐大的組織隊伍,因此,盡
管反對黨勢力呈現咄咄逼人的架勢,但是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預計革
命制度黨仍有極強的競爭力。從近幾年的選舉情況來看,革命制度黨的
支持率穩定在40%左右,而兩大反對黨民主革命黨和國家行動黨則各握
30%的選票。
總的來說,墨西哥政黨體制已由原來數黨並存、一黨獨霸的非競爭
性霸權黨制轉變成了一黨執政、多黨制衡的競爭性優勢黨制。至於這種
體制以後是否會進一步發展演變,墨西哥革命制度黨能否在今後新的政
治框架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且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曾昭耀:《政治穩定與現代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2]丹·科·比列加斯等:《墨西哥歷史概要》(中譯本), 中國
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3]周余雲:「世紀之交的拉美政黨政治」,《拉丁美洲研究》,
1999年第一期。
[4]Ronald.H.McDonald and J.Mark Ruhl, Party Politics and
Elections in Latin America,Westview Press,1989.

『拾』 什麼是卡德納斯改革

卡德納斯改革(Moxige kadenasi gaige )墨西哥總統拉薩羅·卡德納斯在其任內(1934—1940)實施的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是20世紀初墨西哥革命後的護憲運動發展到頂點的標志。

改革背景: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危機嚴重影響了墨西哥社會經濟,原料生產因世界市場萎縮大量減產,國家財政極其困難,失業劇增,農產品價格大跌,社會矛盾尖銳。為了在工業化進程中充分發揮國家的作用,國家政權必須是強有力的、有權威的。

(10)拉美墨西哥的什麼改革擴展閱讀:

改革影響:

卡德納斯改革是一次激進的民族改革。它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大地產制,促進了墨西哥社會經濟的發展,並使勞動人民的現狀得到了改善。

改革基本上摧毀了大庄園制,並使民族資本取代外國資本掌握了全國最主要的經濟命脈,基本上完成了1910—1917年革命以來由半封建社會過渡到民族獨立的社會的任務。

為墨西哥比較穩定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也促進了墨西哥經濟特別是紡織、食品,傢具等輕工業的發展。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99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32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34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9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97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62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54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12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60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