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士次中音用什麼調
① 如何學習舞蹈的節拍
一是要了解舞蹈的特點。舞蹈節奏就是舞蹈動作在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能量的增減,以及幅度的大小、浮沉等方面的對比和變化。舞蹈中的節奏,是指舞蹈動作進行時所佔的時間,動作的長短、強弱、快慢、及相互間的關系。只有對舞蹈動作有了細致入微的了解和掌握,節奏也出來了。
二是要對舞蹈音樂節拍的掌握。節奏,在音樂理論中被稱為旋律的骨架,是節拍的強弱或長短交替出現而形成一定規律的時間值。音樂的節奏是聽覺節奏。因為音樂進入舞蹈本體是以節拍為主要標志,連同旋律、和聲、復調等一起參與到舞蹈中來。
(1)西班牙鬥牛士次中音用什麼調擴展閱讀
節拍規律
1、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5、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② 西班牙鬥牛士五線譜--!!!急--
我是學電子琴的,我們的五線譜都是要買的,而且網上的五線譜有點模糊。
③ 西班牙鬥牛士薩克斯是高音管還是中音管
還是小號好聽,薩克斯管不適合這曲子,假如吹的話高音薩克斯是比較難吹的,我試過 ,所以應該是中音管
④ 急求西班牙鬥牛士舞曲介紹,包括作者,生平,舞曲的表現力。
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用小號來演奏的一首獨奏曲。在這首樂曲中,小號用其高亢、嘹亮的音色表現出了鬥牛士英勇、威武的英雄形象。
瑪奎納(Pascual
Marquina
Narro),一位多產的西班牙管弦樂和歌劇作曲家。1873年5月16日出生於西班牙東北部薩拉戈薩省(Zaragoza)的小鎮卡拉塔尤德(Calatayud)。1948年6月13日逝世於,享年75歲。瑪奎納的父親是當地民間樂隊的指揮。瑪奎納從小便從父親那裡得到了音樂訓練,7歲時參加了一個童聲合唱團,9歲時在父親指揮的一個樂隊中充當短笛手,17歲時已經成為卡拉塔尤德東南另一個小鎮達羅卡(Daroca)的一個樂隊的指揮了。之後,瑪奎納到巴塞羅那的盧查那(Luchana)團樂隊服兵役,並在這里學習了和聲和作曲。1901年,28歲的瑪奎納被調到馬德里擔任軍樂隊指揮,並一直住在馬德里直至去世。1914年,擔任薩蘇埃拉劇院(Teatrode
la
Zarzuela)指揮。
⑤ 急求!西班牙鬥牛士降E調中音薩克斯譜!!!!謝謝秀兒蟲,如果你有繼續幫幫我謝了!!!!!!!!!!!
親愛的朋友 這個真沒有了。您可以進群里邊去試試找吧。對不起咯(36787755或者24658855)
⑥ 有一首歌是純音樂的調是噠玲,噠玲,噠玲,噠,的是什麼歌
你上面的那些調
讓我想起來我也聽過
剛剛去找半天找不到
不過讓我找到了很多從前喜歡聽歌曲
都是輕音樂
很久沒有聽
現在聽聽
感覺真好
獻給愛麗絲
神秘園之歌
土耳其進行曲
夢中的婚禮
星空
羅密歐與朱麗葉
藍色多瑙河
西班牙鬥牛士
《水邊的阿狄麗娜》
《愛的紀念
理查德》
去下面的地址聽聽這些經典的輕音樂
上面可能有你想要聽的
http://box.zhangmen..com/m?rf=top-qingyinyue&l_id=5&gate=10&ct=134217728&tn=mt&c_n=mp3order&l_n=%E8%BD%BB%E9%9F%B3%E4%B9%90
⑦ 急!小學樂理知識
記譜法
記錄樂曲的方法叫做記譜法。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由於樂曲的不同內容和需要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記譜方法。如為古琴用的古琴譜,為鑼鼓用的鑼鼓譜,以及我們現在普遍應用的五線譜、簡譜和在我國民間應用的工尺譜等便是。
各種記譜法雖然在其發展中不斷地趨向完善,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記譜法能夠完美無缺地記錄音樂。如音高、力度、速度上的細微差異,許多裝飾音的奏法等,都還需要演奏者憑其各自不同的理解來加以具體的分析和處理。
正確的記譜對創作和表演都是十分重要的,每個學音樂的人應該很好地掌握記譜法,特別是對學作曲的人來說,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基礎樂理--譜號
前面已經講過,在五線譜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卻無法確定。在五線譜上要確定音的高低,必須用譜號來標明。這種譜號記在五線譜的某一條線上,便使這條線具有了固定的音級名稱和高度,同時也確定了其他各線上或間內的音級名稱和高度。
通常用的譜號有三種:
G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g,記在五線譜的第二線上,叫高音譜號;另外有記在第一線上的,叫古法國式高音譜號。
F譜號 表示小字組的f,記在五線譜的第四線上,叫低音譜號;另外還有記在第五線上的,叫倍低音譜號。
C譜號 表示小字一組的c,可記在五線譜的任何一線上。
目前被採用的C譜號有C三線譜號(中音譜號)為中音提琴所用,有時也長號所用。C四線譜號(次中音譜號)為大提琴、大管和長號所用。其他C譜號一般較少應用。
使用許多譜號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過多的加線,以使寫譜和讀譜更加方便。
各種譜號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連接起來使用,如高、低音譜號所組成的大譜表便是。
基礎樂理--音的分組
前面已經講過,鋼琴上五十二個白鍵循環重復地使用七個基本音級名稱,因此,在音列中便產生了許多同名的音,為了區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們將音列分成許多個"組"。
在音列中央的的一組叫做小字一組,它的音級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1來表示,如c1d1e1等。
比小字一組高的組順次定名為:小字二組、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小字五組。
小字二組的標記用小寫字母並在右上方加數字2來表示,如c2d2e2等。其他各組依次類推。
比小字一組低的組,依次定名為小組、大字組、大字一組及大字二組。
小字組各音的標記用不帶數字的小寫字母來表示,如cde等。
大字組用不帶數字的大寫字母來標記,如CDE等。
大字一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1來標明,如C1D1E1等。
大字二組用大寫字母並在右下方加數字2來標明,如A2B2等。
基礎樂理--十二平均律
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均等的部分-半音-的音律叫做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早在古代希臘時便有人提出了,但並未加以科學的計算。世界上最早根據數學來制訂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朝大音樂家朱載(土育)(1854年)。
半音是十二平均律組織中最小的音高距離。兩音間的距離等於兩個半音的叫做全音。八度內包括有十二個半音,也就是六個全音。
在音列的基本音級中間,除了E到F、B到C是半音外,其餘相鄰兩音間的距離都是全音。
在鋼琴上,相鄰的兩個琴鍵(包括黑鍵)都構成半音,隔開一個琴鍵的兩個音則都構成全音。
基礎樂理--音律
樂音體系中各音的絕對准確高度及其相互關系叫做音律。音律是在長期的音樂實踐發展中形成的,並成為確定調式音高的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採用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確定樂音體系中各音的高度,其中主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有"純律"、"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種。目前被世界各國所廣泛採用的是"十二平均律"。但"純律"和"五度相生律"在音樂生活中仍繼續發生著影響並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於音級的介紹
音級是樂音體系中的各音,它有基本音級和變化兩種。前者在樂音體系中具有七個獨立的名稱,鋼琴鍵盤上白鍵所發出的音是與基本音級相符合的。後者是將基本音級加以升高或降低而得來的。
基本音級的名稱,用字母體系和唱各體系兩種方式來標記:
字母體系:c、d、e、f、g、a、b
唱各體系:do、re、mi、fa、sol、la、xi
目前國內的音樂基礎知識業余考級里所指的音級是調式音級。調式音階中的各音就叫做調式音級。每個音階中的主音也就是調式音階中的I級音。每個調式音階的主音不同但標記永遠以主音為I級。
do、re、mi、fa、sol、la、xi、do
例:C自然大調標記:
la、xi、do、re、mi、fa、sol、la
a自然小調標記:i ii iii iv v vi vii i
大調音階用大寫字母標記,小調音階用小寫字母標記。
練習提示:
1.彈出標准音用來聽辯主和弦和主音,把主和弦和主音聽辯正確後即能確定你所做的題應是什麼調式。
2.彈奏題目中的調式音,用第一步確定好的調試音階來判斷此調式音的音階。
樂理知識-音及音高
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自然界中能為我們人的聽覺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音樂的材料。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選出來的。這些音被組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現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
音的高低是由於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折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
音的長短是由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
音的強弱是由於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
音色則由於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長短則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試以《社會主義好》這首歌為例,不管你用人聲來演唱或用樂器來演奏,用小聲唱或是大聲唱,雖然音的強弱及音色都有了變化,仍然很容易辨認出這支旋律。但是,假如將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變的話,則音樂形象就會立即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不管創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對音高和音值應加以特別的注意。
由於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民族音樂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當豐富的表現能力。如在戲曲音樂中,打擊樂器在其他藝術表現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各種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異常明顯的,這是世界音樂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和學習的。
樂理知識-音域及音區
音域有總的音域和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兩種。
總的音域是指音列的總范圍,即從它的最低音到最高音(C2-c5)間的距離而言。
個別的人聲或樂器的音域是指在整個音域中所能達到的那一部分,如鋼琴的音域是A2-c5。
音區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區、中音區、低音區三種。
在整個音域中,小字組、小字一組和小字二組屬於中音區。小字三組、小字四組和五組屬高音區,大字組、大字一組和大字二組屬低音區。
各種人聲和各種樂器的音區劃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區是女低音的低音區等。
各音區的特性音色在音樂表現中,有著重大的作用。高音區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銳的特性;而低音區則往往給人以渾厚、笨重之感。
樂理知識-淺談簡譜
題外話:這個好象沒有五線來的方便~~~
簡譜是記譜法一種。由於它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記譜、讀譜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我國廣泛流傳。
簡譜有它的優點,但也有它的缺點。例如記合奏合唱,它就不象五線譜在視覺上那麼清楚,而記鋼琴譜幾乎是不可能的。過去有人認為簡譜簡單、不科學,因而否定了簡譜在現實音樂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是錯誤的。應該承認:簡譜對音樂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簡譜將會繼續發揮它的積極作用,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服務。
簡譜的創造和發展過程,因為缺乏有關的材料,還不能作準確的介紹。法國的加林(1786-1821)和舍維(1804-1864);英國的格蘭威爾(1785-1867)和葛爾文(1816-1880),在簡譜體系方面,都曾作過研究和整理。我國的簡譜是由日本傳來的。這種體系與舍維的體系已有所不同。按照舍維體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短線,都加在音符的上方。
然而日本的簡譜到了我國,特別是解放後十年來,又起了許多變化和發展,現在只將現行的簡譜作如下的簡單介紹。
在簡譜體系中,音的相對高度暖和七個阿拉伯數字來表示的。這幾個音的相互關系,除3 4、7 i 半音外,其他全為全音。
標記:1 2 3 4 5 6 7 i
唱法:do ri mi fa sol la si do
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圓點,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高兩個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個圓點,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兩個圓點表示低兩個八度。
要准確地表示音的絕對高度,還要應用調號標記。調號標記是用1=F、1=G……等來表示的。
為了避免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過多的加點,在合唱、合奏譜中,往往應用移高或移低八度的方法來記低聲部或高聲部。例如:男高音、男低音、琵琶、低胡用高八度記譜;梆笛、板胡用低八度記譜等便是。
音的長短是在音符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表示的。
在簡譜體系中也應用附點。但只到四分音符為止;再長的音符,如二分音符、全音符則繼續用增加短橫線來表示。
附點全音符: 1- - - - -
附點二分音符: 1- -
附點四分音符: 1.
附點八分音符: 1.
附點十六分音符:1.
表示音的休止的基本符號是0。為了表示不同長度的休止,可用增加0的數目、在0的右面加附點來標記。通常所用的休止符如下:
全休止符: 0 0 0 0 附點全休止符: 0 0 0 0 0 0
二分休止符:0 0 附點二分休止符: 0 0 0
四分休止符:0 附點四分休止符: 0.
八分休止符:0 附點八分休止符: 0.
十六分休止符:0 附點十六分休止符:0.
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附點三十二分休止符:0(下加三橫線)
長達數小節的休止,可用長休止號。寫在小節內,上面的數目字表示休止小節的數目。
僅有長度而無一定高度的音,用X記號來表示,音的長短則用在X後面或下面加短橫線來標記。
在簡譜體系中不存在譜號問題。它的音高是通過音符和調號來表示的。
簡譜中的拍號和五線譜一樣,用分數標記,它和調號一起記在樂曲名稱的左下方,先記調號後記拍號。樂曲名稱的右下方則詞曲作者的姓名。
速度標記和表情術語記在第一行樂譜開始處的上面。
在多聲部的記譜中,小節線多半是分開的,各聲部單獨記寫。但有的器樂曲的小節線是按照樂器的分組連起來的。不論是分開或不分開,各聲部的小節線一定要上下對齊。
記譜時要注意音符的空間距離,使小節與小節,拍與拍的距離大致相等,一拍之內音符少的要寫松一些;音符多的要寫緊一些。少於四分音符的各種音符,低音點要記在短橫線下面。
簡譜體系中音值組合法的規則,基本上與五線譜相同。只是在復拍子中不用代表整小節的一個音符,而用連線把音符按單拍子分組後連結起來。
休止符的組合法和上面所談情況相同,當然不必再用連線。
連音記號記在音符的上面,用開口的括弧加上表示連音的數目字來標記。
簡譜中的移調非常簡單,只要把調號改動一下便可以了。例如C大調的樂曲要移高大二度時,只要把1=C改成1=D便完成了。
簡譜中變音記號只用升(#)、降(b)和還原三種,重升(×)、重降(bb)是不用的。
在簡譜體系中,較長的確定的轉調,不用臨時變音記號,而用轉調後的調號來標明。
五線譜中所用的裝飾音記號、省略記號、力度記號、速度記號基本上都適用於簡譜。
為了避免代表斷音的圓點和高音點相混,在簡譜中斷音用▽或▼來表示。
短倚音用小的十六分音符或十八音符標記,寫在主要音的左上方或右上方,並用連線與被裝飾的主要音相連。
前奏、過門、尾聲和五線譜一樣,用小音符標記,有的也用括弧括起來。
記寫和弦時,音符下面的短橫線,僅在最低音下記出。
關於簡譜的記譜法,目前還沒有一個較完整的體系,以上所談的僅是簡譜中一般最普通的知識,是很不全面的。
樂理知識-自然半音及自然全音
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
由兩個相鄰的音級構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自然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由相鄰的兩個音級形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自然全音和自然半音一樣,可以由基本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或由基本音級別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所構成的半音,叫做變化半音。變化半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形成。
由同一音級的兩種不同形式或隔開一個音級所構成的全音,叫做變化全音。變化全音可以由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形成,也可以由變化音級與變化音級形成。
自然半音和變化半音、自然全音和變化全音,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半音和全音,不應有所混同
樂理知識-變音記號
用來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級的記號叫做變音記號。
變音記號有五種:
1: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
2:降記號(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
3:重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兩個半音(一個全音)。
4:重降記號(bb)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兩個半音(一個全音)。
5:還原記號(ヰ)表示將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
變音記號可以記在五線譜的線上和間內;可以記在音符的前面和譜號的後面。
記在譜號後面的變音記號叫做調號。在未改變新調之前,它對音列中所有同音名的音都生效。如果在樂曲中間要更換調號時,可能有三種情況。
更換調號如果發生在一行樂譜的開始處,這時應該在前一行樂譜的末尾處將所要更換的調號予先記寫清楚,並將最後一條小節線向前移,以便記寫新調的調號。
1:增加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只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便可以了。
2:減少原有升號或降號的數目。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多餘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3:升號變降號或降號變升號。這時需要在更換調號處的小節線左邊將原來的變音記號還原,在小節線的右邊寫出新調的調號。
直接放在音符前的變音記號叫做臨時記號。臨時記號只限於同音高的音有效,而且只到最近的小節線為止,在多聲部樂曲中臨時記號往往只對一個聲部有效。為了提醒廢除前面所用的臨時記號,有時在小節線後面加上另外的臨時記號。
樂理知識-等音
音高相同而意義和記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等音是根據十二平均律而來的,因為只有在半音相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產生等音。
除去#G和bA兩個音級外,其他每個基本音級和變化音級都可能有兩個以上等音,連它本來的共有三個。而bA和#G只有一個等音,連它本身共有兩個。
樂理知識-五線譜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上計算的。
假使音樂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麼,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
連譜號包括起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垂直線)和括線(連結數行五線譜的括弧)兩個組成部分。
括線分花的和直的兩種。
花括線為鋼琴、風琴、手風琴、豎琴、揚琴、琵琶等樂器記譜使用。
直括線為合奏、合唱、樂隊記譜用。在總譜中用直括線來連接同為樂器,把它們分成完全的或不完全的樂器組。有時在直括線之外還加上輔助括線(花的或直的)來連接同種樂器。
在總譜中,獨唱獨奏聲部如果只包括一兩行五線譜的話,左邊只畫一條起線,而不加括線。
為了標記過高或過低的音,在五線譜的上面或下面還要加上許多短線,這些短線叫做加線,在五線譜上面的叫上加線,下面的叫下加線。
由於加線而產生的間,叫做加間,在五線譜上面的加間叫上加間,下面的叫下加間。
加線和加間的計算方法是:上加線和上加間,由下向上計算,下加線和下加間由上向下計算。
⑧ 吹奏《春到湘江》時,應注意什麼
一、半孔音的按孔方法。 半孔音即按半孔所發出的音。一般來說,六孔笛的各個按孔(由於三、四孔的音程屬於一個小二度關系,所以第三孔不存在按半孔發音)各有一些差別。其中一、四孔按上半孔;第二孔按後半孔。第二孔的具體按法是:照全按二孔的指法,以靠笛孔後方的接觸點為支撐(不能離開),把中指向上微抬約半個孔的距離即可,具體抬的高度以發出的音高標准為准。第五孔有兩種按法:一種是按上半孔,一種是按前半孔。具體視笛子的大小和演奏的曲目而定,一般大笛子按上半孔,小笛子按前半孔,演奏慢滑音按上半孔,如《幽蘭逢春》、《秦川抒懷》等。快滑音按前半孔和叉孔按法相結合,如《萬年紅》等,按前半孔的方法與第二孔的按法類似。第六孔的半孔發音是六孔笛裡面最常用的,利用這個半孔音對笛曲子進行全面的處理,使笛子中的各類滑音、垛音、強弱控制音等等演奏技巧更加流暢、完美。而且,利用它對一些快速樂曲的演奏,則能達到與叉孔按法完全不同的效果。如在《小八路勇闖封鎖線》中最後連續12個小節的吐音中(譜面為連續的高中音2161的吐音),其中兩個高音1若用傳統的叉孔按孔方法,即開一、六孔,按二、三、四、五孔。則根本無法奏出樂曲所要求的170以上的速度,而用半孔按法就能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一問題;再比如在《春到湘江》中有一小段連續吐音(低中高音3561 3531 6135 6565 3561 3165 353)中後段的高音1,與《小八路》稍有不同的是,在這一段中若用叉孔法速度上是完全跟得上去,但在吹奏高音3與1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糊音,即吹出的音不清晰,而若用半孔按法,這一問題也會迎刃而解。第六孔的按孔方法也有兩種,一種是按上半孔,一種是按前偏上半孔;由於兩種方法差別不大,所以一般是根據個人的演奏習慣而定,但在演奏快速與慢速時通常分別以上半孔和前上半孔為主。(以上所述的半孔指法是常用的按孔方法,對於一些差別不大或演奏家自己創作的有些出入的半孔按法,就不詳述了) 二、特殊的半音按孔方法 為了適宜一些特殊的半音和對樂曲演奏處理的需要,通過變化指法而產生一些與一般半孔音按法不同的較為特殊的半孔音,使吹出的半音接近或達到標準的音。以全按為2的六孔笛為例:中低音區的4音有上面介紹的半孔按法,但在傳統的按法中是以單開2孔為主,其音高介於4與#4之音。在一般的指法中,以按半孔為主,但在某些特殊或具有地方特色的曲子中,為達到演奏上的特殊的效果會用到單開2孔這一音,如在《京調》中,為了使京腔更具有韻味而用上這一指法;還有在《掛紅燈》(周成龍曲)的前段中顆粒性的連續吐音中(如2321 6161 2321 6161 2353 2321 6165 445)的每一個1音(全按為6)則是為了在速度和演奏上的方便而用上這一指法。總的說來,半音用法有一個原則就是慢用半(半孔)為主,快則以叉為輔。 在第五孔半孔中,也經常用到叉孔按法,以全按為3為例,其音高為1。中音的1叉孔按法為音開一、五孔;高音的按法為按閉四、六孔。但這兩種按法所發出的音色比不上開5孔半孔來得清脆、漂亮,所發出的音高也有一點出入,所以在這一指法中,應盡量使用半孔音為原則。典型的曲子是曲笛的《幽蘭逢春》、《江河水》和梆笛的《萬年紅》。 在高音部分中,以筒音5為例 高音#5的指法一般用閉二、三、五、六孔,半開一、四孔的指法。此指法看似較難,但不管在慢速或快速的演奏中,此法都可以應付,典型的曲子如《帕米爾的春天》。高音#6的指法為閉二、六孔,開一、三、四孔,上半開五孔。由於這個音與高音的筒音程三個小二度的關系,因此此音在全按為6和全按為3的曲子中較為常見。練此音時易從高音的筒音用滑音的形式滑到該音,代表曲目有曲笛的《江河水》和梆笛的《山村迎親人》。高音上加兩點的#1的指法為單按閉四孔,此音極為少用。高音上加兩點的#2(即全按為3的高音上加兩點1)的指法為開一、二、六孔,極度超吹。此音能否奏出與笛子的好壞和大小有極大的關系,一般只有大麴笛才能奏得出此音,如在大C曲笛《流浪者之歌》中的開始部分的散板中就用到此音。 我國傳統的六孔笛在半音階演奏的局限之下,廣大笛子演奏者運用自身的智慧,創作並演奏了許多優秀的曲目,解決了許多由於六孔竹笛不便半音階演奏而產生的問題,許多新的演奏手法和技巧正逐漸被發現和推廣,如曲祥的《我的駿馬》就是一首非常好的曲子,該曲充分利用六孔笛本身七個音調的調性關系,分別以全按為1至降7為指法,生動有趣地模仿了駿馬跳躍和嘶鳴的情景。其富有特色的音樂曲調、靈活多變的指法技巧和較為適中的演奏難度被許多笛子愛好者所喜愛。許多改篇的外國曲子,使演奏者們更加註重對半音階對實際運用的研究。其中如《單簧管波爾卡舞曲》、《小天鵝》、《霍拉舞曲》、《西班牙鬥牛士》等等都是極具代表性的曲目,它們對傳統笛曲的「沖擊」是使我國笛曲的作曲和演奏水平前進的催化劑。 廣大笛子愛好者要在練好基本功的前提下,認真領悟和掌握半孔笛的正確方法,就不難駕馭這此笛子獨奏曲了。
⑨ 薩克斯獨奏《西班牙鬥牛士》
http://www.jianpu.cn/Article/200506/124.html譜子~
http://www.show160.com/music/gequ4398.htm音樂~
⑩ 鬥牛士之歌的降a調轉f是低音降a調轉f嗎~我屬於低男中音~音域跨度E~e1(鋼琴原調)適合這首歌嗎
低男中音適合唱這歌,因為這個歌原本是給男低音寫的,後來是因為沒有能唱的那麼高的男低音才換成了男中音,但是這種基因並沒有改變,現在有些嚴肅場合依然要男低音來演,,這個歌本身音域比較高,最高音到g2,而且詠嘆調向來不允許轉調,因此我建議把基本功打扎實了再去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