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什麼被譽為三種文化之都
⑴ 解讀西班牙文化藝術之都,是西方文明集大成者嗎
西班牙作為一個四大文明古國與在儲存古文明、推動新時代文明層面奉獻顯著的我國,它「世界自然遺產」新項目總數位居世界各地的前端是順理成章。據粗略地統計分析,全國各地有經營規模不等的皇宮100好幾個,古城堡1400好幾個,主教堂1萬多個,在其中相當一部分在歷史價值、價值和文化價值層面難能可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名冊里的西班牙新項目包含古時候和近現代建築的、美術繪畫、雕塑作品、綜合性旅遊景點(村莊、城區)等,遍布在全國各地每個區服。
但他卻更為虔敬星期的教師是自然自身。他深深沉溺於根據生物學、生物學、地理學和人體解剖學所呈現出來的自然形態和結構,通過幾十年的探索研究造就,為他西班牙和全球留有了一大批童話般的工程建築及其裝修、傢具等設計。他的作品有17項被西班牙列入國家級別歷史文化遺產,4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這4項是:聖家族教堂、圭爾公園、米拉之家圭爾府。
⑵ 西班牙有什麼民俗風情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1、儀態禮儀
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
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分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5、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6、主要禁忌
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⑶ 西班牙的人文特色是怎樣的
西班牙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語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科卡」表演這種風俗源自西班牙當地中世紀的一個傳說,根據西班牙當地傳說,中世紀時兩個當地的女子就是依靠這種舞姿擺脫了惡龍的糾纏,得以生還,「科卡」便由此而來。
在「科卡」表演上,小姑娘穿上美麗的傳統服飾,再讓媽媽把她們放在肩膀上,母女共舞。
⑷ 地理與風土人情西班牙的什麼
西班牙風土人情
西班牙是一個集浪漫與激情於一身的國度,它的歷史,它的藝術,還有它的氣質不斷地吸引著好奇的人們。西班牙又是一個熱情開朗的民族,這個國家以熱情的民族性著稱於世。他們非常健談,喜歡聊天,話題涉及范圍廣泛,既可議論政治,又可大談鬥牛,既可議論生活瑣事,又可高談藝術文學。西班牙的社交活動大多習慣於安排在晚上9點以後,用餐也在很晚才進行。鬥牛活動是西班牙的國粹,優秀的鬥牛士是整個國家尊崇的英雄。西班牙還有許多古老的、獨特的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娛樂活動,其中包括聞名於世的西班牙鬥牛、熱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以及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民族節日都能使來自異國他鄉的客人們感受到西班牙那特有的情趣。
西班牙東臨地中海,北瀕比斯開灣,東北同法國、安道爾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緊密相連,兩國一起位於歐洲西南端伊比利亞半島上,號稱「永不沉沒的航船」。
南部的直布羅陀海峽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與非洲大陸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是歐洲一顆璀燦的明珠。一年四季分明,受地中海氣候影響,陽光充足,是歐洲最具吸引力的國家之一。東海岸和東南海岸濱臨地中海,北部濱臨比斯開灣,西海岸和西南海岸則濱臨大西洋,長4000公里的海岸沿線處處景色迷人。
西班牙人最喜歡石榴花,認為石榴花是富貴和吉樣的象徵,並尊其為國花。西班牙人喜歡紅色,視其為吉祥、熱烈的象徵;喜歡黃色,視其為高貴和明朗;喜歡黑色,以黑色象徵庄嚴。西班牙北部的加利西亞地區,男女地位-反常態,在參與社會活動、決定事情、發表演說等方面,女人有絕對權威,遺產的繼承權亦歸屬女人。
一、 西班牙服飾禮儀及儀態禮儀
服飾禮儀及儀態禮儀是西班牙風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從側面反映出本民族的風俗文化發展,經過多年的積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飾禮儀。
1服飾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
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婦女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2儀態
日常儀態禮儀從側面反映了西班牙人的禮貌。
在西班牙人家裡做客,最好不要端坐著默不做聲,應盡量向主人暢敘你的感受。不管是給你擺出家庭相冊,還是帶你參觀居室,你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倘若西班牙朋友邀請你上他家吃飯,則需給東道主捎去一件禮物:一瓶酒或一些甜點都行,主人總會說上幾句,諸如「給你添麻煩了」等客氣套語。
扇子是西班牙婦女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的媒介物,她們用扇子做出各種動作來表達自己不便說出口的話:當女士們打開扇子,遮起下半部臉時,這表明她在問你:「你喜歡我嗎?」,或者說:「我愛你」。如果女士們不停地扇扇子,那意思是:「請離開我」。扇子在女士手裡一會打開,-會合上,那是說:「我非常想念你」。如果她把扇子在手中翻來翻去,那是在告訴你:「你太討厭了」。如果她把扇子收起來,那意思是:「你這個人不值得一愛」。如果她把扇子扔在桌子上,那表明:「我不喜歡你,我愛的是別人。」女士在男友面的打開扇子支著下巴,意思是「我希望下次同你早點見面」。
二、相見及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十分友好,且通常喜歡把這份熱情在相互見面時表露出來。
1相見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
親屬間的問候,經常是擁抱和親吻,遇上長輩,還會給你幾個熱吻。對第一次碰面的陌生人,常以握手相識,男士間,有時還會在對方手臂或肩背拍上幾下,女士間則要輕輕摟一摟並給予對方左右臉頰兩個親吻。
2商務禮儀
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
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
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項目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朴,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系,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但是,他們多數是從實際工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在經營方面,態度非常積極。談判時,出面磋商的人也具備絕對的決定權,所以,商務談判我方也必須派遣相當的人員前往洽談,否則,他們是會不予理睬的。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
⑸ 西班牙有什麼特色,有什麼獨有的文化
1、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2、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
3、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5)西班牙的什麼被譽為三種文化之都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西班牙主要礦產儲藏量:煤88億噸,鐵19億噸,黃鐵礦5億噸,銅400萬噸,鋅190萬噸,汞70萬噸。森林總面積15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0%,軟木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二。
地形地貌:
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
⑹ 西班牙的文化
西班牙的文化:
語言:
西班牙有四種主要的語言,除了西班牙語為全國的官方語言外,其餘三種為地區級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又稱卡斯蒂里亞語),通行於西班牙全國各地,佔74%。
加泰羅尼亞語(又稱巴倫西亞語),用於加泰羅尼亞,巴倫西亞,和巴利阿里群島,佔17%。
巴斯克語,用於巴斯克地區,佔2%。
加利西亞語,用於加利西亞地區,佔7%。
西班牙人在經貿往來時一般使用本國官方語言。從事對外事務的政府官員和商人一般會講英語或法語。全球有5億說西班牙語的人口,為世界上使用人數第三多的語言,並且是使用國家第二多的語言。
宗教:
西班牙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西班牙屬基督教文化圈,許多禁忌與歐美國家相同,如視「13」為不吉利數字,忌用黃色、紫色、黑色,忌用菊花等等。
西班牙自從羅馬人統治時期開始就確立了天主教國家的地位。公元八世紀至公元十二世紀的「再征服」戰爭(收復失地運動)將阿拉伯人趕出半島之後,天主教完全控制了整個西班牙。中世紀西班牙 「宗教裁判所」橫行整個歐洲,濫施酷刑,捕殺異端,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談虎色變。歐洲宗教改革時期西班牙成為西歐各新教國家的眼中釘。十八世紀以後,教會和世俗力量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反教權運動日益高漲,教會勢力逐漸衰敗。但是,仍有百分之九十四的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其餘也有新教徒、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15]
西班牙全境分十一個教區,其中托萊多教區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托萊多主教從哥特時期以來就是西班牙的紅衣主教。
天主教的影響表現在西班牙人的日常生活中。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樣,西班牙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都是在教堂中度過的:出生後的洗禮,第一次領聖餐,婚禮和死後的葬禮。西班牙節日眾多,有一個原因就是每一個城市、每一個村子、每一種職業都有一個聖徒作為守護神。每到聖徒生日的時候,這個城市或者行業公會就要舉行大彌撒和宗教遊行。另外,每一個教徒也都有自己的守護神,不僅要過自己的生日,也要過聖徒的生日,稱作 「Día del Santo」。西班牙人的名字大多取自聖徒,最常見的男女名字就是聖父聖母「何塞」和「瑪麗亞」,而且不論男女,都經常把這兩個名字連用。比如西班牙前首相就叫「Jose María Aznar」(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
風俗:
西班牙民風奔放熱情,當地人喜愛鬥牛,並且熱衷跳弗拉明戈舞。同時也是吉他之鄉,近代古典吉他就發源並興盛自西班牙。
在2005年7月3日,西班牙成為全球第三個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習俗: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
⑺ 冬日暖陽拔「牙」記(四)10天5000公里之不可思議的城市(下)
提起西班牙,有一個人不得不說,她就是三毛。她不僅僅影響了我,也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對於愛情、旅行和生活的態度。我第一次認識西班牙全部都是來自於她。也正是她的愛情故事,使我萌生出一定要去她曾經生活過、愛戀過的城市走一走的念頭。
13.托萊多Toledo:西班牙城市之光
托萊多Toledo,中世紀歐洲著名城市,西班牙的舊都。幾個世紀以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文化在這里共生,為這座城市烙上了各自的印記,被譽為「三種文化之都」。
走進托萊多古城,恍如一步千年。古城內道窄坡斜,街道縱橫交織,密如蛛網。這里無一棟現代化建築,全是古香古色的民宅,整個城市顯得雅靜古樸。
漫步托萊多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看到融合了阿拉伯和羅馬風格的穆德哈爾式和哥特式的教堂、清真寺,西哥特或古羅馬建築、猶太教堂及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城市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以豐富多彩的文化和風格迥異的建築聞名於世。
行程
比薩格拉門Puerta Nueva de Bisagra——托萊多大教堂Cathedral de Toledo——托萊多市政廳Ayuntamiento de Toledo——太陽門Puerta del sol——聖胡安皇家修道院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光明耶穌清真Cristo de la Luz——聖依德方索教堂lglesia de san lldefonso——坎布隆門Puerta del ——Hotel Santa Isbel——聖馬丁橋Puente de San Martín
景點
比薩格拉門Puerta Nueva de Bisagra,是托萊多最知名的一個中世紀城門。城門上刻有查理五世的紋章,在城牆上刻有西班牙文學大師塞萬提斯給托萊多的題詞:「西班牙之榮,西班牙城市之光」。
在進入托萊多之前,我們不妨到這里看看,感受一下古時穿過城門才能進入城鎮的感覺,回溯 歷史 ,體驗 歷史 。
托萊多大教堂Cathedral de Toledo,西班牙首席紅衣大主教的駐地,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不僅是哥特式藝術的頂峰之作,也是最佳的 歷史 見證。
悠久的 歷史 ,偉大的建築,以及巧奪天工的雕刻,讓這座教堂享有崇高的聲譽。
大教堂的正面由三道大門組成,從左到右依次是"地獄之門"、「赦罪之門」和「審判之門」。
托萊多市政廳Ayuntamiento de Toledo,滿滿的 歷史 氣息,主樓呈文藝復興風格,塔樓附帶巴洛克風格的塔尖。
托萊多是一座山城,塔霍河逶迤流經古城的東、南、西三面,河水湍急,形成天然屏障。城北建有兩道城牆,地理位置險要,能攻易守,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
推薦
十分慶幸我們訂到了位於大教堂後的Hotel Santa Isbel(380元人民幣,含早,有停車位),雖然只有兩顆星,且開車需要正對市政廳的小路進來。說是小路,其實即便是收起兩邊的反光鏡,車兩邊距離牆體的距離也不超過兩指的距離,甚是驚心動魄。
最驚喜的是,酒店擁有一個可以給你帶來無限驚喜的大露台。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托萊多最迷人的夜色。
14.馬德里Madrid:不可思議的歐洲之門
「馬德里不思議,突然那麼想念你。」在做馬德里行前攻略時,耳邊總會不自覺地響起那句耳熟能詳的歌詞。
其實,我對馬德里的嚮往由來已久,早在上學時,三毛便在我心中種下馬德里的種子。這一次我終於可以走進她曾經生活過、愛戀過的城市:馬德里。
建城於公元9世紀的馬德里,向南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向北翻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馬德里,因此成為「歐洲之門」。
打開這扇門,古老的文化藝術氣息撲面而來,1962座超過百年 歷史 的古老建築,囊括了馬德里從羅馬時代至今的 歷史 ,千百年來的文化積淀,使這座 歷史 古城本身演化成了一座龐大的藝術之都。
作為西班牙的首都以及最大城市的馬德里,隨著緩緩流淌的曼薩納雷斯河一起飄過了千年時光。
作為歐洲數一數二的藝術中心,在馬德里可以感受到古典與現代的交融,潮流與 歷史 並存。
推薦
最令我們驚喜的是,當我們抵達伯納烏球場時,不死心地跑到售票處看了看,結果發現當天晚上就有一場國王杯的比賽,35歐一張。毫不猶豫,迅速入手,美美地等待晚上的足球大餐嘍。
馬德里王宮的購票,以及換票均需提前一個小時。考慮到我們在馬德里的時間比較緊張,於是我們提前在馬蜂窩上預購好免排隊的門票,2人,210元人民幣,和國內高昂的門票價格相比,感覺很劃算。遺憾的就是很多地方,不允許拍照。
另外,由於王宮目前仍會舉行一些官方活動,所以,隨時都有可能關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旗桿上的旗子,如果升起兩面旗幟,則表示國王在王宮,一會兒會有國事活動,停止參觀;相反,如果只升一面旗,則可以放心參觀。
行程
伯納烏球場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參觀)——馬德里王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伯納烏球場(比賽)——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聖米蓋爾市場Market of San Miguel ——聖米蓋爾大教堂Basilica de San Miguel——麗池公園Parque del Retiro——水晶宮Palacio de Cristal
景點
在足球的世界裡,馬德里不僅叩開了「歐洲之門」,更是站上了世界之巔。足球不僅成了這座城市的標志,也開啟了它長達百年的輝煌之門。
在數量眾多的足球場中,有一座球館馳名世界,它就是聖地亞哥-伯納烏球場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這座雄壯宏偉的銀白色球館,可容納八萬名觀眾,是馬德里在 體育 界的地標建築,是西班牙不折不扣的足球聖地。
來到伯納烏球館,我們如同朝聖者一般,在滿懷虔誠的同時,見證著這里發生的每一個 歷史 時刻。
伯納烏球場是皇家馬德里的主場,去現場看一場比賽是每個球迷心中的夢想。當晚,我們將再次走進伯納烏,去圓老公一個夢。
馬德里王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歐洲第三大皇宮。建於1738年,歷時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宮殿之一。
王宮外觀呈正方形結構,內部有3418個房間,每個房間都各具特色,富麗堂皇。
整座宮殿非常宏偉,裝修風格是古羅馬式的風格,全部由大理石建造,厚重的大理石階梯,光滑的漢白玉雕像,圓潤的弧形拱頂。馬德里王宮屋頂的壁畫和每個房間的設計裝潢都相當精美,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馬德里的心臟。
這里最著名的是「熊和樹莓」雕塑。據說,因為這和馬德里的名字有關,所以它成為了馬德里的城市標志。
廣場呈半圓形,有10條街道呈放射狀向外延伸,是馬德里政治活動中心和商業中心。
在廣場南側郵政大樓前的「零公里」地標,西班牙全國所有的公路里程碑都從這里開始向外計算,馬德里市的門牌號也是以這里為起點的。
麗池公園Parque del Retiro,是馬德里的中央公園、最大的城市綠肺,曾經是西班牙皇室建造的離宮,19世紀後作為公園對公眾免費開放,也是三毛和荷西的愛情故事開始的地方。
水晶宮Palacio de Cristal,毫無疑問是麗池公園里最美的景色。
15.薩拉戈薩Zaragoza:一方神跡顯現的聖地
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來到此地,與迦太基人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達300年的戰爭。最終羅馬人在這里建起了一座繁榮的城市,並賦予它一個沿用至今的名字——薩拉戈薩Zaragoza。
如今,著名宮廷畫大師佛朗西斯科·戈雅的故鄉,把土著文化、穆斯林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這三種截然不同的異質文化,潤物細無聲地灌注到薩拉戈薩的每一個角落。眾多的 歷史 遺跡,似乎仍在守護著摩爾王族生息於此400餘年的秘密。
薩拉戈薩,一方神跡顯現的聖地。
行程
拉塞歐大教堂Catedral del Salvado——皮拉爾廣場Plaza del Pilar——拉隆哈交易所Lonja——皮拉爾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el Pilar——斯達塔Torreon de la Zuda——薩拉戈薩Zaragoza
景點
皮拉爾廣場Plaza del Pilar,是薩拉戈薩舊城區的大廣場,被稱為城市客廳。每當到了周末或者重大的日子,廣場上就會熱鬧非凡,手鼓咚咚響,圍觀的人群聞聲起舞,一片和諧景象。
皮拉爾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el Pilar,這座供奉著石柱,始建於1681年,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在歷經2000年的逐次改建後,形成了如今恢弘、壯觀、巍峨的11個圓頂和4座高塔,是巴洛克藝術的瑰寶。
教堂內至今還保存著公元40年聖母瑪麗亞顯靈的石柱,使之成為西班牙聖母崇拜的聖地。
如果說巴塞羅那屬於高迪,那麼薩拉戈薩無疑就屬於戈雅 Goya。
皮拉爾廣場正中位置的紅色大理石地坪上,豎著一座高大的白色大理石底座,上立青銅塑像,這就是戈雅的衣冠冢。石座正面沒有任何繁冗的文字銜稱,僅「GOYA」四個大寫字母,足矣。
入夜的薩拉戈薩Zaragoza,夜空藍的像墨水,澄澈又奇幻。大教堂燈火通明,圓穹頂和尖塔交相呼應,顯得輝煌壯麗。街道有些空曠,越發襯託了教堂的安靜和庄嚴。
16.巴塞羅那Barcelona:高迪打造的夢幻世界
一個人的7件作品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跡。巴塞羅那Barcelona,便是這位現代主義的天才建築師高迪打造的夢幻世界。
高迪的建築使這座西班牙第二大城市,熠熠生輝,巴塞羅那就是高迪給成年人搭建的一座童話世界。有聖家堂的彩色玻璃、巴特羅之家的玻璃拼畫,奎爾公園絕無僅有的長廊天台,還有熱情似火的海灘,比達利、畢加索更驚艷的當代藝術,不愧為驚艷的「歐洲之花」。
推薦
聖家堂Parque Güell,是所有來巴塞羅那遊玩的人的必去之地,所以每天前去參觀的遊人非常多,推薦提前在網上預訂好門票,否則就要做好在教堂外排幾個小時以上長隊的心理准備。
我在馬蜂窩上預訂的上午9點的參觀+登塔票,沒有想像那麼貴,2人,358元。
行程
諾坎普球場Camp Nou——奧林匹克公園Anella Olímpica——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西班牙廣場Placa d'Espanya——聖家堂大教堂Parque Güell——哥倫布紀念碑Mirador de Colón——奧林匹克港Port Olímpic de Barcelona——哥特區El ——古埃爾宮Palau Güell——畢加索博物館Museu Picasso——巴塞羅那主教堂Catedral de Barcelona——愛牆Kiss——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凱旋門Arc de Triomf—— 古埃爾公園Parque Güell——不和諧街區Illa de la Discordia——米拉之家Casa Milà——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ó
景點
聖家堂Parque Güell,是高迪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偉大的建築,也是他心血的結晶、榮譽的象徵。
這座堪稱世界建築史上最緩慢的現代建築,但絲毫不影響它成為世界著名的建築,所有學建築的人必學的建築。教堂的設計完全沒有直線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各種變化組合成充滿韻律動感的神聖建築。
進入聖家堂,很難不被彷彿參天大樹一般的柱子和高懸的穹頂所吸引,我們彷彿置身於電影《魔戒》或者《星球大戰》里的某個場景。自然光通過天窗照射進來,真如天主降臨,令人心生敬畏。
哥特區El Gòtic,巴塞羅那老城的中心區,也是巴塞羅那的發祥地。
除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經歷了一些改變之外,許多建築都建於中世紀,其中一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時至今日哥特區仍保留了錯綜復雜的街道規劃,漫步其中恍如穿越回到中世紀。
加泰羅尼亞音樂宮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建於1905年—1908年,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蒙達內爾的作品,是巴塞羅那震撼的現代派風格建築之一。
音樂宮外牆用根據民歌創作的組雕裝飾,囊括了傳統的加泰羅尼亞元素和阿拉伯元素,色彩斑斕,十分奪目,整座建築宛如一件精緻的藝術品。
古埃爾公園Parque Güell,是高迪設計的一個世外桃源,他成功地將大自然與建築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在這里,高迪的藝術趣味和建築風格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這里的一切——小橋、道路和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都蜿蜒曲折,好像飄盪流動著似的,構成詩一般的意境。無論是空間形態,還是光影色彩,從整體到細節,都做得情趣盎然,美奐美侖,處處給人驚喜。
不和諧街區Illa de la Discordia,格拉西亞大道上分布著眾多的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特別是在35—43號之間的一段,分布著幾座出類拔萃的百年建築,它們自成一派,彼此風格巨大的反差被人們戲稱為「不和諧街區」。
米拉之家Casa Milà,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處私人住所。它被認為是所有現代建築中最具代表性,也最有獨創性的建築,是二十世紀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外觀呈波浪形,整棟建築如波濤洶涌的海面,屋頂上奇形怪狀的煙囪和通風管道也是其最顯著的特徵。
巴特羅之家Casa Batlló,是一棟外形標新立異的公寓樓,是高迪創作成熟期的代表之作。這座房子已建有100多年,並經歷了多次整修。整棟樓的外牆面貼著彩色的馬賽克、屋頂的樣子酷似龍鱗,處處充滿了魔幻色彩。特別是陽台酷似外星人的眼睛,讓我倍感炫酷。
我們將這次特殊的歐洲自駕之旅,獻給了狂野、奔放的西葡大地。10天,單車,雙人,途徑16個城市,行程5000多公里,精彩無限,並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與這塊自由、熱情、文藝的土地共情。
仔細想想,這次旅程已過去快兩年了。之所以遲遲未落筆,我總想將避寒馳騁「兩牙」的游記,留給那個驅散霧靄後的冬日暖陽。不想,這一等竟然就是兩年。
盡管已經時隔近兩年,但今日重新回味路途中的每一個細節,仍歷歷在目。一路上,我們感受到了深厚的基督教氛圍與經典的伊斯蘭文化的交織;多種文明、文化、宗教、藝術的強烈碰撞。
我們一次次穿越,從壯麗的古羅馬,到壯闊的大航海時代;從幽深僻靜的中世紀,到摩肩接踵的繁華都市;從震撼的古羅馬斗獸場,到狂熱的現代文明足球賽·····
行走在這里,彷彿置身在交錯的時空,一步之間,已是千年。
在伊比利亞半島,我們雖然只停留了短短的10天,還不足以完全體會到她的美妙,但第一座羅馬古城塔拉戈納、穿越古今混搭的瓦倫西亞、一千零一夜般的格拉納達、擁有畢加索的馬拉加、《藍精靈》小鎮胡斯卡、屹立在懸崖之上的龍達、陽光海岸加迪斯、多重光環下的的塞維利亞、神秘的埃武拉、歐亞大陸最西端的羅卡角、遍布大航海痕跡的里斯本、中世紀的托萊多、不可思議的馬德里、神跡聖地薩拉戈薩、絢爛的巴塞羅那……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獨特的韻味。
這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兩顆牙」,這里不僅僅有伊比利亞火腿,還有海鮮飯;不僅僅有足球,還有弗拉明戈、鬥牛士;這里不僅僅有高迪,還有畢加索;不僅僅有大航海,還有文藝復興;這里不僅僅擁有輝煌的昨天,還有璀璨的今天……
記得三毛曾經說過: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地活過······
僅以此篇紀念一段發生在特殊時期的旅程。隨後,我將把每一座城市的精彩一一說給你聽。
冬日暖陽拔「牙」記(三)10天5000公里之不可思議的城市(中)
冬日暖陽拔「牙」記(二)10天5000公里之不可思議的城市(上)
⑻ 西班牙有什麼特色~
1、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
是一家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市的足球俱樂部,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傳統豪門之一。1899年11月29日由瑞士人胡安·甘伯創立。球隊主場諾坎普球場可容納接近十萬名觀眾,是全歐洲最大及世界第二大的足球場。
2、西班牙鬥牛
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出現於18世紀中葉)。
3、西班牙弗拉門戈
弗拉門戈舞是集歌、舞、吉他 演奏為一體的一種特殊藝術形式,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境內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吉普賽人(又稱弗拉門戈人)的音樂和舞蹈。
4、三王節
三王節是西班牙的兒童節,每年的1月6日舉行。在西班牙傳說中,很久以前從東方來了三個國王——黑臉國王、黃臉國王和白臉國王,這三個國王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歡樂。他們還專門給小孩送禮物,送禮物的時間就定在每年的1月6日,於是這個節日成了西班牙的兒童節。
5、法耶節
每年3月12日至19日是西班牙的法耶節。歷時近一周,有煙花爆竹秀、遊行、向聖母獻花等活動,最後以午夜焚偶引發高潮。
⑼ 西班牙被人們譽為什麼
西班牙被人們譽為「無雨之國」、「歐洲菜園」、「地中海陸地」、「旅遊王國」、「海上強國」、「野兔國」、「永不沉沒的航空艦」、「通往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橋梁」、「橄欖王國」、「歐洲的果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