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組曲是什麼音樂體裁

西班牙組曲是什麼音樂體裁

發布時間: 2022-09-27 08:09:41

A. 音樂風格分類

很多種 光搖滾下面就有上百種分類,電子樂至少有五百多種分類。 我只能告訴你最大的分類 最大分類是 嚴肅音樂和流行音樂 現在主要講流行音樂 流行音樂下分一級的主要大類是:鄉村音樂,民謠,爵士樂,節奏藍調,HIP-HOP,福音歌曲,靈歌,搖滾樂,流行美聲,電影音樂,世界音樂,新世紀音樂,電子樂,先鋒實驗音樂。 (其中爵士樂,節奏藍調,HIP-HOP,福音歌曲,靈歌的根源都是屬於黑人音樂) 現在往下再粗略分一下 鄉村音樂有鄉村和西部音樂,蘭草音樂等等。鄉村音樂的種類變化不大。 民謠主要是指五,六十年代的民謠,比如BOB DYLAN,JOAN BAZE的(並不是各民族的原聲的民謠,那不屬於流行音樂的范疇) 爵士樂:爵士樂的分類就多了,主要的大風格有:新奧爾良爵士,RAGTIME,大樂隊,搖擺樂,比波普,冷爵士,芭莎諾娃,FUSION,硬波普,酸性爵士等等。 福音歌曲:福音歌曲是世俗性的宗教音樂,區別教堂制的宗教音樂。也就是說是流行化的宗教歌曲。 靈歌,主要有傳統的靈歌和流行的靈歌。現在歐美流行的主流音樂多數是靈歌(還有R&B,HIP-HOP) 節奏藍調:節奏藍調就是R&B,但不僅僅是我們現在常聽到的流行的R&B,其實傳統上的R&B是比較接近搖滾樂的那種布魯斯搖滾,比如B.B.KING的那些,現在流行的R&B是舞曲化的R&B 搖滾樂。搖滾樂的分類實在太多太多了。最傳統的搖滾樂是指貓王的那種融合了節奏藍調和白人鄉村音樂的風格。後來經過快速的裂變發展繁殖,現在的風格已經不計其數了。主要有 金屬,朋克,迷幻搖滾,後朋克,後搖,GRUNGE,鄉村搖滾,等等分類。在發展過程中各種風格交錯繁殖,結合,裂變,形成各種不同的新風格,又可以再往下分,這里不贅述了。 順便說一下,現在國內的搖滾樂概念主要不是指具體的什麼音樂風格。主要是指獨立音樂,區別於最主流的商業音樂而言。 流行美聲。就是介乎流行與美聲之間的歌曲,比如芭芭拉史翠珊,朱蒂柯林斯一類的歌曲,屬於比較正統的流行歌曲。 電影音樂是電影的原聲音樂,風格不定,主要是管弦樂和電子音樂的結合。 世界音樂:是世界各地的民間音樂經過商業的開發出來的。比如蒙古族的民間音樂,你是唱片公司的老闆,你投資出這些音樂唱片,那麼這些音樂出來就可以叫做世界音樂了。本質上就是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間音樂。 新世紀音樂:就是什麼天籟發燒一類的。山河天空大地海洋落日微風,我說出這幾個詞語你該明白是什麼音樂了吧?不過其實新世紀音樂是屬於現代器樂的范疇,現代器樂還包括一些用樂器演奏的流行曲,比如你在唱片店看到的什麼鋼琴流行曲,笛子流行曲之類的。 電子音樂的風格也太多了。電子音樂是現在裂變最快的音樂,根據統計有五百多種呢。主要的風格有 HOUSE,TRANCE,TECHNO,DUB,DRUM & BASS,DOWN BEAT等等等等 先鋒音樂是主要是屬於實驗性質的一些音樂,包括噪音音樂等等

B. 交響樂入門

入門選曲其實很重要,要是已開始就聽什麼勃拉姆斯 馬勒 布魯克納,相信你會瘋掉的。
推薦曲目:巴赫 勃蘭登堡協奏曲 共六首
維吾爾第 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莫扎特 35-41交響曲 3.4.5小提琴協奏曲 21 23 25鋼琴協奏曲 歌劇序曲《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唐璜》等 G大調第十三弦樂小夜曲……莫扎特的大多都很適合新手
海頓 94 100 101 102 103 104交響曲
貝多芬 5 6 8 9交響曲
約翰 施特勞斯的名曲

寫給想聽古典音樂入門的朋友!

作者:快樂果(好友貝多芬)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5401 更新時間:4/5/2004

寫給想聽古典音樂的朋友們!要想進入古典音樂殿堂的朋友你們好,我以過來人的身份為了幫助你們入門,想對你們談談感想和提一些建議,使你們能盡快的翱遊在古典音樂的殿堂,給你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對於你們而言首先應知道一些西方古典音樂的起源和它門的演變過程,知道一些每個時期的主要音樂家[包括他們的生平,簡介,年代和背景以及他們的命運]及代表作品和作品的風格。這些也是應該了解的。 要想入古典音樂之門,首先培養聽古典音樂的興趣,只要有了興趣就像小孩學會了走路剩下的就可以靠自己了!

下一步談一談怎樣開始聆聽,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修養,由簡到繁,樂隊編制由小到大徐徐漸進的原則,先從簡潔明快優美動聽,比較容易接受的使人感覺非常親近的音樂風格的曲目來聆聽。由於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和修養不同,對音樂的感悟和接受能力不同,音樂又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聽音樂時,應根據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應該有個側重{是喜歡大作品,交響樂或管弦樂,協奏曲,序曲等,還是室內樂,器樂獨奏或歌劇等}。在這一點上應該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有了這個出發點就比較容易入門了。對於有些文化層次較高又有一定的音樂修養的朋友,可以進度快一些,聽的范圍可以廣一些。

發燒初友最關心的摸過於古典入門的曲目問題,但由於發燒初友的文化層次,生活經歷,性格愛好的不同很難有一個統一和正確的答案。這也正是一些資深發燒友和專業人事最感頭痛之事。所以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愛好來為初燒友抓方拿葯。在不知您的底細的情況下為您盲目的建議不免有些偏頗和不夠全面,但在這種情況下也只好這樣為之了!

直截了當的說聽古典音樂我首推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因它被一些音樂愛好者稱為是古典音樂中,最通俗,最優美,最平易近人,最能打動人,最好聽的古典音樂。他們的音樂題材豐富,手法變換多端演奏基本是大作品形式(序曲,圓舞曲,進行曲,波爾卡等),通俗易懂,旋律優美,高雅華麗,氣勢磅礴美不勝收。被認為是離古典音樂殿堂最近的門。一首藍色多惱河使多少人魂遷夢繞,一首拉德斯基進行曲又使多少人盪氣回腸。不聽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不叫古典音樂愛好者。君不見每年一次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維
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基本上全是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它讓世界上多少音樂愛好者為之傾倒,培養了不知多少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所以聽施族音樂可以迅速提高你對古典音樂的鑒賞水平和能力。可見施族音樂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是無人能憾的。
推薦: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及歷年的新年音樂會專集。另外:TELARC公司出的兩盤施族的音樂應該擁有,此碟發燒友必備之物,即可考機又可欣賞一舉兩得,他的演奏近乎通俗,音響性及好,是通俗音樂樂友轉向古典音樂的橋梁。還有施特勞斯家族的音樂在專門的音像店比比皆是,可根據樂隊和曲目不難挑選。

再說一下其它必聽的入門曲目。當首推早期巴洛克時期古典音樂的鼻祖,代表人物巴赫的作品為切入口,{因為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已經是古典音樂發展得比較成熟的時期,其中曲目繁多,風格多樣,美不勝收。他門的音樂古樸典雅,親切自然,節奏流暢,旋律優美,清澈透明委婉動聽的特點,在古典音樂中獨樹一幟,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財富。此時期的代表人物還有亨德爾,維瓦爾地等}。巴赫的作品如果可能的話各種作品都可以聽,如果選精品的話,有:小提琴協奏曲,雙小提協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賦格的
藝術,平均率鋼琴,管玄樂組曲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渤蘭登堡協奏曲,此曲被人類送入太空用做與外星人聯系,由此不難看出巴赫的音樂在古典音樂中的地位。亨德爾的水上音樂和煙火音樂,也是可聽的華麗的宮廷音樂,非常美。維瓦爾第以協奏曲文明於世,曾寫了三百多首協奏曲。總結了前人的經驗,總結和創造了協奏曲三個樂章,{快慢快}的作曲的形試,為後人奠定了基礎!其代表作「四季」是最儈炙人口的小提琴協奏曲,版本多達一百多種至今百演不衰世人所愛!巴洛克的音樂日久長聽真可反樸歸真,凈化心靈之用。

下面在介紹一下入門的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和民族樂派的作品。{現代樂派暫不考慮}。古典樂派這個時期的音樂家可以說名氣最大,代表人物有:海頓(交響樂之父),樂神莫扎特,樂聖貝多芬,巨人勃拉母斯等。這時期的音樂作品最有名氣,已達到了古典音樂的顛峰,海頓寫了一百零四首交響曲,數量無人能及並規范了交響曲四個樂章的格式。喜歡聽交響樂的朋友入門的話,第90—104首為必聽曲目,原汁原味的帶巴洛克風格的早期古典交響曲。清新自然,節奏明快,富於旋律,聽著清爽舒服。另外他的協奏曲
寫的也不錯。

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更不必多說了,都是精品。但作為入門的話可能莫扎特的作品更多一些,盡管我認為貝多芬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莫扎特的作品首先旋律真是太優美了,始終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活力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你,讓你忘去痛苦和煩惱,時刻沖刷著你心靈的污垢,他給世人帶來得何只是歡樂。難怪莫扎特說,我的音樂不止是讓人聽著快樂,而應該使人高尚。斗膽推薦: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交響曲(可從後往前聽),旋樂小夜曲,喜游曲,小提奏鳴曲及所有 協奏曲,序曲集,安魂曲等。

提起貝多芬,他的作品太好但太凝重,並賦予思想和哲理不太容易接受,一旦產生了共鳴,你會忘掉一切徜徉在他的音樂世界裡不能自拔。除了貝多芬還有誰呢?他的入門作品不是很多不敢盲目推薦,但不能不聽的作品有,鋼琴奏鳴曲,8,14,23。小提奏鳴曲「春天」,「克魯采「,小提琴協奏曲,第五鋼琴協奏曲,第三第五交響曲{世界上最著名的交響曲},序曲集。還有----慢慢來吧!

勃拉母斯是最後一位古典樂派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含蓄內斂,氣度非凡我很喜歡他的作品,但入門的曲子不多,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他的交響樂第2第4很好聽,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號最好聽。

浪漫樂派和民族樂派時期的作品,浩如煙海,異彩紛呈,代表人物:瓦格那,李斯特,伯撩茲,舒伯特,舒曼,門德爾松,德沃夏克,比才,柴可夫斯基,肖邦,斯美塔那,布魯克那等。其代表作:瓦格那的歌劇序曲,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塔索」,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伯遼茲幻想交響曲,舒伯特小夜曲,瞬間音樂,第八交響曲。 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仲夏夜之夢。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是精品非常美易多聽。比才的卡們不用說也應該聽,這也是常聽曲目,BMG的不錯。

柴可夫斯基在我的心目中就象神聖的樂仙,曲子不但優美而且氣度非凡,高貴典雅,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所有美的因素富裕浪漫,那磨完美,令人魂不收舍,流連往返。在我心中能跟貝多芬相提並論的莫過老柴了。他的作品三首芭蕾舞曲,鋼琴曲「四季」 {其中六月最迷人},1812序曲,交響曲4,5,6。鋼琴和小提琴協奏曲是再有名不過的了{先收集著以後在聽也來得及}。

肖邦的夜曲是非常優美的晚上聽好似活神仙。斯美塔那的交響詩:「我的祖國」真是太有名了,他的第2 樂章「沃爾塔瓦河」是最出色的。布魯克那是寫交響曲著稱,他和貝多芬,勃拉姆斯號稱三B,在交響樂壇上非常有影響,第四第八一定要聽但到此為止,有人說他把一部交響曲寫了九遍(玩笑而已)。

如果您已經把以上部分作品反復的聽過了,那無疑您已經是入門燒友了!入門的關鍵是多聽自己喜歡的作品和作曲形式.如喜歡聽交響樂,管旋樂等大作品的話,應該先聽序曲。因交響曲是由序曲演變而來得,它一般一個樂章而且是奏鳴曲式,好似交響樂的第一樂章,有很多的序曲和交響詩都非常的出色,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氣勢非凡多聽的話對於您理解和欣賞大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推薦您:貝多芬,莫扎特,羅西尼,蘇佩,瓦格那,威爾第,伯了子等的序曲全集都可收藏非常值。

說說小品,其不可不聽但不能久聽,小品是小菜吃的再多也不會飽。日久還會影響吃大餐的時間。喜歡旋樂的朋友可聽一些帕格尼尼,薩拉薩地,克來斯樂的小提琴曲集,羅西尼的奏鳴曲,穆特的卡們,都不錯。鋼琴可欣賞,肖邦的夜曲等作品,貝多芬鋼琴奏鳴曲8,14,21。拿索斯的「我的鋼琴日記「也不錯。

我愛大作品,在我的收藏中百分之九十是大作品,聽音時間也是這個比例,我對室內樂不是很喜歡,因此涉獵較少,給您提的建議中,其它類作品提的較少,請您原諒!可能由於是運動員出身,性格比較大氣,再有交響曲等大作品中思想性,藝術性和哲理性是非常深刻的,沒有一定的理解力是不容易聽下去的。聽大作品說不容易理解難就難在這上了,這也是我酷愛大作品的原因。所以幾乎所有交響樂大師的交響全集基本收齊,有很多全集有數個版本,再有管旋樂,協奏曲,序曲,交響詩,交響組曲也都是如此,已經收齊了不少了,目前的任務是繼續收齊,一網打盡不能放過。

再提醒各位朋友一句,入門古典音樂別無它路,就是多多聆聽,用心去感悟,這是什麼也不能代替的!!祝各位燒友在欣賞古典音樂的道路上一帆風順!!!以上是我一人之見,一點經驗,一點遇見,不能稱為指導,但願對初燒友有一點啟發和借鑒我心足以!!!

古典音樂欣賞入門的珍貴資料(1)

2006-9-3 16:12:40

古典音樂欣賞入門的珍貴資料(1)

這是一名研究了音樂史大半輩子的音樂教授於退休前留給他學生的禮物。

老教授的心血結晶分十七個部分,從15世紀初的文藝復興時期一直列到近現代的電子音樂、爵士樂,而此外還有一個獨立的部分是澳洲音樂(老教授是澳洲人)。在每個類型里,老教授都列出了4、5位代表人物,3、4個代表作品,並且還提到了每個類型的主要音樂概念和他老人家的一些簡短評論。

按從古到今的順序排列: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時期
BAROQUE INSTRUMENTAL 巴洛克器樂流派
BAROQUE VOCAL 巴洛克聲樂流派
CLASSICAL INSTRUMENTAL 古典器樂流派
CLASSICAL VOCAL 古典聲樂流派
ROMANTIC INSTRUMENTAL 浪漫主義器樂流派
ROMANTIC VOCAL浪漫主義聲樂流派
LATE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後期
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流派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流派
SERIALIAM 序列主義流派
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義流派
NATIONDISM 民族主義流派
ELECTRONIC MUSIC 電子音樂流派
ALEATORIC MUSIC & MINIMALISM 機遇音樂與簡約主義音樂流派
JAZZ 爵士樂派

AUSTRALIAN MUSIC EXAMPLES 澳洲音樂成果

AURAL RECOGNITIONG BRIEF OUTLINE (音樂欣賞簡要大綱)

Key Terms: Historical Knowledge, Analysis, Terminology, Styles, Composers, & Works

第一部分:
Renaissance 文藝復興時期 (介於「中世紀」和「巴洛克」之間,15c初-17c初)

Composers :Gabrieli, Giovanni(加布里埃利.喬瓦尼 義大利作曲家,管風琴家,1554-1612)
作曲家 Palestrina (帕萊斯特里那,義大利作曲家,1525-1594)
Monteverdi (蒙特威爾第,義大利作曲家,1567-1643)
Gibbons (吉本斯,英國作曲家,管風琴、維吉那琴演奏家,1583-1625)
Byrd, William (伯德.威廉,英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543-1623),
Weelkes, Thomas (威爾克斯.托馬斯,英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576-1623),
Wilbye, John (威爾拜伊.約翰, 英國作曲家, 1574-1638)
Morley, Thomas (莫利.托馬斯,英國作曲家,1557-1602)

Suggested Listening Works:
Gabrieli--Sonnata Pian e Forte (四度低音弱音強音奏鳴曲)

建議聆聽的作品
Palestrina--Missa Papae Marcelli (馬爾采魯斯教皇彌撒彌)
Morely—Now is the Month of Maying (正是五朔節的採花時節)
Monteverdi – Favola d』Orfeo (英文譯名:Orpheus 奧爾菲斯傳奇)
Orpheus 是音樂史上首次用完整樂隊為歌曲伴奏的作品

Listening Aims:
Access to Renaissance instruments, fashion & dress, dance steps, art works
聆聽目的: 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樂器,時尚和服飾,舞步,藝術作品

Key concepts:
Madrigals, Dances, Renaissance instruments, polyphony, St Marks, Mass,Motet, Chanson, Anthem, unusual instruments, word painting

主要音樂概念:牧歌(義大利的多聲部聲樂作品,通常無伴奏)、舞蹈、文藝復興時期樂器、復調音樂、彌撒作品、經文歌(一種無伴奏合唱短曲)、香頌作品(一種在14世紀法國和義大利北部逐漸形成並興盛至16世紀末的多聲或單聲,附有伴奏的歌曲)、贊美詩、罕見的樂器以及作品裡所用詞語的特色。

Comments:
Try to get access to renaissance dancing, appropriate videos, and make an effort to se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心得評價: 嘗試去接觸文藝復興時期的舞蹈,租借一些那時候的錄像,努力讓自己去營造和感受那種歷史氛圍和環境。

第二部分:
Baroque Instrumental 巴洛克器樂流派 (巴洛克音樂特指1600-1750年和1759年巴赫和亨德爾逝世這一時期的,強調對比和聲變得越來越復雜的音樂時期)
Composers: Bach, Johann Sebastian(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85-1750)

代表音樂家:
Handel,GeorgeFrideric (亨德爾,喬治.弗里德里克,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85-1759)
Corelli,Arcangelo (科雷利,阿爾坎傑洛,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713)

Suggested Listening Works: Bach-Brandenburg Concerto no 2 (勃蘭登堡協奏曲,NO 2)

建議聆聽的作品:
Handel-Harpsichord Suites (大鍵琴組曲)
Corelli-Trio Sonata op1, no1 in F (三重奏鳴曲,第一首F大調)

Key Concepts: New instruments (strings), role of the church, development of V-I cadences, subjective, notation, continuo, fugue,orchestration, Baroque dance suites, Baroque concertos, ornamentation, solo sonata, trio sonata

主要音樂概念:新器樂(弦樂器),教堂在音樂中所擔任的角色,傳統和聲終止式V-I的發展,主觀意識,記譜法,通奏低音(羽管鍵琴或管風琴的演奏者在合奏性的樂曲中按通奏低音演奏,重復其最低的聲部),賦格曲(大型復調作品),配器法,巴洛克舞蹈組曲、協奏曲,裝飾音,單一器樂奏鳴曲,三重奏鳴曲。

Comments: again, make an effort to contextualise the music. good fun on drawing parallels between Baroque ornamentation and Jazz ornamentation.

心得體會:同樣的,需要嘗試把音樂放在歷史環境中去理解。此外,如果能拿巴洛克式裝飾音和爵士樂的裝飾音對比一下的話,那將是非常有趣的過程。

第三部分:
Baroque Vocal 巴洛克聲樂流派

Composers: Bach, Johann Sebastian (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85-1750)

代表音樂家:
Handel,George Frideric (亨德爾,喬治.弗里德里克,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85-1759)
Purcell, Henry (柏塞爾,亨利,英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659-1695)

Suggested Listening Works: Bach-St Natthew Passion (馬太受難曲)
建議聆聽的作品:
Bach Cantata BV 140 ''Wachet Auf'' (康塔塔《醒來吧》)
Handel-Messiah (彌賽亞)
Handel Chandos Anthem no 5 (錢多斯贊美歌 NO 5)
Purcell-Dido & Aeneas (狄朵與埃涅阿斯)

Key Concepts: Aria, recitative, vocal ranges, da capo, arioso, stile antico, stile moderno, rise of opera, bel canto, oratorio, cantata。
主要音樂概念:詠嘆調(指採用A-B-A結構的聲樂獨唱曲),宣敘調(朗誦式的和說話式的歌唱形式,節奏自由),歌唱音域,返始記號(縮寫為D.C.),詠敘調(一種更富旋律性的宣敘調)古風宗教音樂,近世宗教音樂,歌劇的發展,美聲唱法,宗教劇,康塔塔(原意為『歌唱』,根據時代變遷而解釋不同,巴洛克時期主要指在教堂內由幾人所組成的唱奏形式)

Comments: Not always easy to get understand, as the vocal style is quite foreign
心得體會:通常不容易聽懂,很多作品採用的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異域歌唱風格。

第四部分:
Classical Instrumental 古典器樂流派 (大約指1750-1830年間創作的音樂,是古典交響曲和協奏曲的發展時期)

Composers: Mozart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擅長鍵盤器樂.中小提琴演奏.1756-1791)

代表音樂家:
Haydn (海頓,奧地利純日耳曼血統的作曲家。1732-1809)
Beethoven(貝多芬,德國作曲家、鋼琴家。1770-1827)
Schubert (舒伯特,奧地利作曲家。1797-1828)

Suggested Listening Works: Mozart -Symphony 36(Linz)(第36號交響樂,C大調,林茨)
建議聆聽的作品:
Mozart -Synphony 40 (第40號交響樂,G小調)
Haydn-Emperor String Quartet, op76, no3 (帝王四重奏op76, no3)
Beethoven-Symphony no 5 (第五交響樂)
Beethoven- Pathetique Piano Sonata (鋼琴奏鳴曲《悲愴》)
Schubert-Trout Quintet (鱒魚五重奏)

很多音樂愛好者在嘗試欣賞古典音樂的時候,往往在最初階段會覺得無所適從。「我應該先聽一些什麼樣的作品,比較容易理解或者聽懂呢?」這個問題是大多數入門者最先遇到的。的確,古典音樂作品浩如煙海,要找到適合自己口味的作品並不容易。當然,所謂「口味」是在欣賞過程中慢慢建立的,也就是說,欣賞古典音樂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選擇的過程,欣賞者在一次次體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喜好。那麼,那些作品適合率先嘗試,那些需要慢慢接觸呢?下面我分門別類地做一下推介。當然,個人興趣不同,以下內容以我個人的經驗為依據,僅僅作為參考。
1、交響作品
記住一點:不要先去啃貝多芬的九首交響曲,不論他們對你而言是多麼如雷貫耳。剛入門的人如果先去聽這些作品,大概只會對古典音樂下一個晦澀的結論。當然,貝交裡面有一些樂章非常悅耳,但只是少數。 首先推薦接觸的作品如下:.
巴洛克時期:
巴赫:布蘭登堡協奏曲、管弦樂組曲。
維瓦爾蒂:四季
亨德爾:水上音樂、皇家焰火音樂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有很強的形式美,強調結構的平衡與和聲的和協,大多給人以輕松愉快地感覺。最初的時候不妨當作放鬆身心的樂曲來聽,這裡面有一些非常著名的樂段,如《G弦上的詠嘆調》等等,都非常悅耳。等你具備一定欣賞水平之後,會對巴洛克音樂有重新的認識,發現它們並非是輕松愉快那麼簡單,就我個人認為,巴洛克音樂是最具美感、最純粹的音樂,其中樂曲本身所蘊含的奧妙就足以讓人癲狂,當然,這是後話了。

古典時期:
莫扎特:第四十號、四十一號交響曲、各種協奏曲等。
海頓的作品我個人不太接觸,但從旋律感上來說稍遜。莫扎特的作品蘊含了許多本能的因素,清新而自然,給人十分愉悅的感受。

浪漫時期:
浪漫時期的交響樂,大多枯燥而冗長,對入門者而言不太合適。相比之下,聖桑的一些作品,比如《動物狂歡節》等,比較容易理解,可以考慮。

民族樂派:
柴科夫斯基:各種芭蕾舞的組曲、1812序曲等
李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又名:舍赫拉查德、一千零一夜)
格里格:皮爾-金特組曲
斯梅塔納:交響套曲:我的祖國

民族樂派的作曲家不同於德奧的「正統」,在他們的音樂中有許多特殊的元素,以上的作品以敘事曲為主,旋律明朗、富有個性,是入門者較好的選擇

2、獨奏或重奏器樂曲、協奏曲
鋼琴:
鋼琴音樂在器樂曲中占很大比例,因為鋼琴是一種和聲能力很強的樂器,由於其豐富的表現力,擁有大量的獨奏曲目。
適合入門者欣賞的有:
巴赫:哥德堡變奏、平均律鋼琴曲集(部分)
哥德堡變奏充分體現了巴赫對於音樂無與倫比的的駕馭能力,在欣賞這首作品的時候,你會感覺到音樂居然可以有如此豐富的語言。四十八首平均律前奏曲與賦格並非全部適合入門者,但可以讓你充分接觸復調音樂,對這種奇妙的藝術形式有一定的認識。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作有大量的鋼琴奏鳴曲,全集一般有5CD。莫扎特的鋼琴曲和他的交響樂一樣,清新自然,賞心悅目。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極少數)
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被稱為鋼琴曲的「新約聖經」(舊約是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但基調大多非常凝重,個人推薦的其實只有一部,第十四號《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的平靜和第三樂章的暴風驟雨形成強烈對比,所有人都能感覺到其中所蘊含的美。

肖邦:夜曲、圓舞曲、波蘭舞曲、練習曲、兩首鋼琴協奏曲 .

被稱為鋼琴詩人的肖邦,其作品充溢著富麗堂皇、雍容華貴的氣質,即使沒有聽過一部作品,只要聽到一個小節,你就能很容易分辨出來。肖邦賦予鋼琴歌唱性,詩一般的旋律令所有人為之傾倒。
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第一樂章頗有中國現代交響樂的味道(個人意見)
小提琴:
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太過高深,並不推薦。事實上巴洛克時期很缺少入門級的小提琴作品。
小提琴作品,首推帕格尼尼,旋律優美,技巧豐富,讓人充分領略小提琴的魅力。他的幾乎所有作品都值得欣賞,包括二十四首隨想曲、三首協奏曲和大量其他作品。

被稱為四大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是 貝多芬、布拉姆斯、門德爾松、柴科夫斯基所作(這四人都僅創作過一首)。
其中後兩首較為通俗,容易為入門者所接受。

聖桑、薩拉薩蒂、肖松等人的一些小品都十分的優美。 
著名的有:聖桑的《引子與迴旋》、《哈伐奈拉》;薩拉薩蒂:《流浪者之歌》、《卡門幻想曲》、肖松《音詩》。
吉他:
吉他是一種美妙的樂器,雖然來源於古典音樂范疇,卻總是平易近人。許多吉他音樂具有美妙的旋律和豐富的色彩,都是入門者不可多得的教材。
阿爾貝尼斯:西班牙組曲、西班牙之歌
格拉納多斯:西班牙舞曲
法雅:眾多改編曲目
三位西班牙民族樂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濃烈的西班牙民族氣息,原本都是為鋼琴譜寫的作品,改編到吉他上更具魅力。
巴里奧斯:所有作品
烏拉圭吉他作曲家,演奏家。作品中融入了南美特有的風情,值得一聽。

羅德里戈:《阿蘭胡埃斯協奏曲》、《為某紳士而作的幻想曲》
這個以後單貼介紹

維拉-羅伯斯:巴西組曲等
吉他與人聲作品,別具風格。 
3、宗教音樂與大型合唱作品
不要覺得宗教音樂一定非常深奧,正相反,宗教音樂,特別是巴羅克時期的宗教音樂都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其恢宏壯麗與神聖氣氛極具感染力,宏大的合唱往往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巴赫:《b小調彌撒》
巴赫所作四首彌撒曲中最優秀的一首,被稱為所有音樂作品中最崇高者。只要一聽見最開頭Kyrie(主憐憫我們)那一段的第一句合唱,你就會被那高貴庄嚴的氛圍所深深振顫。

巴赫:《康塔塔》 :
巴赫作有大量的康塔塔,可以隨機選擇一些較為著名的來欣賞。
亨德爾:《彌賽亞》
巴洛克時代的另一位巨匠亨德爾的代表作。譜寫這部聞名於世的清唱劇,作曲家只用了二十多天。其中著名的《哈利路亞》大合唱,因為1743年在倫敦首演的時候,英王喬治二世聽到此處深受觸動而起立致敬,以後每逢演奏到這一段,全場觀眾都有起立的慣例。此外,亨德爾還作有許多其他的清唱劇,這些作品都非常優秀。
海頓:《創世紀》
另一部可與《彌賽亞》媲美的神劇,訴說上帝在七天內創造世界的故事。

莫扎特:《安魂曲》、《C小調大彌撒曲》
《安魂曲》是作曲家最後一部作品,《C小調大彌撒曲》曲則是莫扎特最著名的彌撒曲。

:http://www.humed.cn/bbs/read.php?tid=16947

C. 音樂體裁的器樂曲的基本體裁

體裁就是藝術作品的式樣和類型(品種)。曲式是指樂曲在連貫展開過程中的結構布局,而樂曲的體裁則是指樂曲在音樂風格和性質方面的特徵。這是一首樂曲的兩個方面。不同體裁的器樂曲的形成,都是同它們各自的應用和表演的目的、演出的場合、樂曲內容的傾向性、音調和節奏的特色、音樂風格的特徵等等有關。 1.【前奏曲】(Prel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紀某種樂曲前的引子,最初常為即興演奏,有試奏樂器音準、活動手指及准備後邊樂曲進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獨立的鋼琴前奏曲。十九世紀後,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亦有稱作前奏曲者,其含義與上述獨立體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2.【序曲】(Overture)樂曲體裁之一。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的開場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序曲分為「法國序曲」及「義大利序曲」兩類。前者為復調風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個段落組成,中段為賦格形式,末段較短;後者為主調風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個段落組成,後世交響曲即由此演變而成。十九世紀以來,從貝多芬開始,作曲家常採用這種體裁寫成獨立的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並有標題。如貝多芬的《科里奧蘭序曲》、柴可夫斯基《1812年序曲》等。 3.【套曲】(Divertimento)包括若干樂曲或樂章的成套器樂曲或聲樂曲,其中有主題的內在聯系和聯貫發展的關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套曲《四季》,舒伯特的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等。認廣義上說,奏鳴曲、交響曲、組曲、康塔塔等均屬之。 4.【小步舞曲】(Menuet)一種起源於西歐民間的三拍子舞曲,流行於法國宮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繪許多禮儀上的動態,風格典雅。十九世紀初,小步舞曲構成交響曲奏鳴套曲的第三樂章,後又被諧謔曲所代替。 5.【諧謔曲】(Scherzo)諧謔曲亦稱詼諧曲,一種三拍子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的強弱對比。它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現,以取代宮廷風格的小步舞曲。 6.【賦格】(Fuga)西洋復調音樂中主要曲式和體裁之一,又稱「遁走曲」,意為追逐、遁走。它是復調音樂中最為復雜而嚴謹的曲體形式。其基本特點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一個簡單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出現一次(呈示部);然後進入以主題中部分動機發展而成的插段,此後主題及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一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後主題再度回到原調(再現部),並常以尾聲結束。 7.【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其原意為「規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格的模仿對位。 8,【練習曲】(Etude)用於提高器樂演奏技巧的樂曲。它通常包含一種或數種特定技術課題。肖邦為其創始人。這種樂器練習曲除用以練習技巧外,同時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舞台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創作有此類練習曲。 9,【浪漫曲】(Romance)泛指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樂曲。其特點為:曲調表情細致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 10.【狂想曲】(Rhapsodie)一種技術艱深且具有史詩性的器樂曲。原為古希臘時期由流浪藝人歌唱的民間敘事詩片斷,十九世紀初形成器樂曲體裁。其特徵是富於民族特色或直接採用民間曲凋,如李斯特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11.【幻想曲】(Fantasia)一種含有浪漫色彩而無固定曲式的器樂敘事曲。原指一種管風琴或古鋼琴的即興獨奏曲。十八世紀末葉起,幻想曲遂成為獨立的器樂曲,如格林卡運用俄羅斯民間音樂寫成的管弦樂曲《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 12.【創意曲】(Invention)它是以模仿為主的復調音樂的體裁名稱,是一種復調結構的鋼琴小曲,根據某一音樂動機即興發展而成,類似小賦格曲等。 13.【托卡塔】(Toccata)又稱「觸技曲」,它是一種富有自由即興性的鍵盤樂曲。 14.【薩拉班德】(Sarabande)舞曲的一種。據情起源於波斯,十六世紀初傳入西班牙。由於情調熱烈奔放而被教會禁止。十六世紀未傳入法國後,逐漸演變為速度緩慢、音調莊重的舞曲,常用於貴族社會和舞劇中。其結構為二部曲式,節奏為三拍子;第二拍的音,時值較長而突出。 15.【塔蘭台拉】(Tanantella)塔蘭台拉原為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間舞曲。據傳:被一種毒蜘蛛「塔蘭圖拉」(Tarantula)咬傷的人,必須劇烈跳舞始能解毒,塔蘭台拉舞即起源於此說,另一說此舞因產生於塔蘭多城而得名。其特點:速度極快,6/8或3/4拍子,主要節奏為連續不斷的三連音,情緒熱烈。 16.【即興曲】(Impromptu)它原是鋼琴獨奏曲的體裁名稱,後也用於其他樂器的獨奏樂曲。它是即興創作的器樂小品,常由激動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組成,所以大多數是復三部曲式的。 17.【夜曲】(Nocturne)原指十八世紀所流行的西洋貴族社會中的器樂套曲,風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間露天演奏,與「小夜曲」類似。 18.【小夜曲】(Serenade)原指傍晚或夜間在情人的窗下歌唱的愛情歌曲體裁,所以曲調常是親切抒情的。在十八世紀末開始出現多樂章的重奏或合奏曲的小夜曲,則是為當時的達官貴族餐宴時助樂用的,曲調較輕快活潑,而與愛情無關,屬於室內樂體裁。 19.【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無詞歌)它的旋律猶如歌曲,用音型伴奏,但卻無歌詞,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樂小品。由門德爾松首創。 20.【搖籃曲】 (Lullaby)又稱催眠曲,它原是母親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簡短。其旋律輕柔甜差,伴奏的節奏型常帶搖籃的動盪感。 21.【隨想曲】(Caprice)又稱奇想曲、異想曲,其性質近似幻想曲,也是結構自由、大小不定,指一種富於幻想的即興性器樂體裁,有賦格式、套曲形式。 22.【圓舞曲】(Waltz)又稱「華爾茲」,起源於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圓舞曲分快、慢步兩種,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行於維也納宮廷後,速度漸快,並始用於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於歐洲各國。現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奏明快,旋律流暢;伴奏中每小節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出,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淄河》、韋伯的《邀舞》等。 23.【瑪祖卡】(Mazurka)波蘭的一種民間舞曲,其動作有滑步、成對旋轉、女人圍繞男子作輕快跑步等。瑪祖卡的音樂特點為:中速、三拍子,重音變化較多,以落在第二、三拍常見,情緒活潑熱烈。 24.【波洛乃茲】(Polonaise)也稱「波蘭舞曲」一種莊重緩慢、具有貴族氣息的三拍子舞曲,源於波蘭民間。 25.【波爾卡】(Polka)捷克的一種民間舞曲,以男女對舞為主,其基本動作由兩個踏步組成,一般為二拍子。 26.【協奏曲】(Concerto)指一種由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大型器樂作品。它的特點是獨奏部分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樂進行中,獨奏與樂隊常常輪流出現,相互對答、呼應和競奏。獨奏時,樂隊處於伴奏地位,會奏時,獨奏樂器休止,完全由樂隊演奏。古典協奏曲的奠基人是莫扎特。
協奏曲一般分為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是熱情的快板,多用奏鳴曲式,音樂充滿生氣;第二樂章是優美的、抒情的慢板,音樂帶有敘事風格;第三樂章是歡樂的舞曲,音樂蓬勃有力,活躍奔放。在第二樂章結束前往往加有獨奏樂器單獨演奏的華彩樂段,以表現高度的演奏技巧。在現代協奏曲創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獨唱(無詞)與樂隊的協奏的聲樂協奏曲。 27.【組曲】(Suite)它是「繼續」、「連續」之意,由若干器樂曲組成的套曲,其中各曲有相對的獨立性。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典組曲又稱舞蹈組曲,興起於十七到十八世紀之間,它採用同一調子的各種舞曲連接而成,但在速度和節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對比,如巴赫的古鋼琴組曲。近代組曲又稱情節組曲,興起於十九世紀,從歌劇、舞劇、戲劇音樂或電影音樂中選若干樂曲編成。
有的組曲系根據特定標題內容或民族音樂素材寫成,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爾 ·金特組曲》、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的《舍赫拉查達》、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捷克組曲》等。 28.【交響詩】(Symphonic poem)一種單樂章的具有描寫和敘事、抒情和戲劇性的管弦樂曲,屬標題音樂的范疇。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於1850年首創這一體裁,後來發展了它。交響詩的題材多取自文學、詩歌,戲劇,繪畫及歷史傳說,內容富有詩意;樂曲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揮,也有用變奏曲式、三部曲式或自由曲式寫成的。另有音詩、音畫、交響童話、交響傳奇等體裁,均與交響詩的性質相類似。 29.【奏鳴曲】(Sonata)原是義大利文,它是從拉丁文「Sonare」(鳴響)而來,而與「Cant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詞相對立,是大型聲樂套曲體裁之一,原意為「用聲樂演唱」,一個是「響著的」,一個是「唱著的」。起初奏鳴曲是泛指各種結構的器樂曲,到十七世紀後期在義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開始用幾個互相對比的樂章組成套曲型的奏鳴曲。
到十八世紀方定型為三個樂章。(海頓、莫扎特的鋼琴奏鳴曲都是三個樂章的。)後來「奏鳴--交響套曲」又增加了一個「小步舞曲」樂章,插在第二、三樂章之間,成為四個樂章的「奏鳴--交響套曲」。到貝多芬又用「諧謔曲」代替「小步舞曲」,後來的作曲家還有用「圓舞曲」作為第三樂章的。奏鳴曲在結構上類似組曲的一套樂曲,但它又和交響曲分不太開,它是一種大型套曲形式的體裁之一。 30.【康塔塔】(Cantata)大型聲樂套曲體裁的一種。原意為「用聲樂演唱」。最初是一種獨唱或重唱的世俗敘事套曲,以詠嘆調和宣敘調交替組成,到十七世紀中期傳入德國,遂發展成為一種包括獨唱、重唱、會唱的聲樂套曲,以世俗或《聖經》故事為題材。康塔塔在形式上與清唱劇有相似之處,唯規模較小;其內容偏重於抒情,故事內容亦較簡單。 31.【清唱劇】(Oratorio)譯為「神劇」、「聖劇」。它是大型聲樂套曲體裁的一種。包括獨唱(詠嘆凋,宣敘調),重唱合唱及管弦樂等,十六世紀末起源於羅馬,初以《聖經》故拿為題材,化妝演出,其後亦採用世俗題材。十七世紀中期始發展為不化妝的音樂會作品,其中合唱處於主要地位。 32.【交響曲】(Symphony)源於希臘語「一齊響」,是大型器樂曲體裁,亦稱「交響樂」,系音樂中最大的管弦樂套曲。交響曲的產生同十七、十八世紀法國、義大利歌劇的序曲以及當時流行於各國的管弦樂組曲、大型協奏曲等體裁有直接的聯系。交響曲的結構,一般分四個樂章(也有隻用兩個樂章或五個樂章以上的),各樂章的特點如下: 第一樂章:奏鳴曲式結構,其音樂特點是快速、活潑,主調具有戲劇性,表現人們的斗爭和創造性的活動。它強調不同形象的對比和戲劇性的發展,是全曲的思想核心。樂章前常見概括全曲基本形象的慢速序奏。 第二樂章:曲調緩慢、如歌,是交響曲的抒情中心。採用大調的下屬調或小調的關系大調。它的曲式常為奏鳴曲式(可省略展開部),單、復三部曲式,或變奏曲式等,具有抒情性。第二樂章往往表現哲學思想,人道主義精神,愛情生活,自然風光等,其內容與深刻的內心感受及哲學思考有聯系。這里突出人們的情感和內心體驗。 第三樂章:中速、快速,可回到主調,常以小步舞曲或諧謔曲為基礎,採用復三部曲式、變奏曲式等,具有舞蹈性。在古典交響曲的這一樂章中,往往描寫,人們閑暇、休息、娛樂和嬉戲等日常生活的景象,以及活潑幽默的情緒。 第四樂章:非常快速,主凋多採用迴旋曲式、迴旋奏鳴曲式或奏鳴曲式的結構,它常常表現出生括的光輝和樂觀情緒,也往往表現出生活、風俗和斗爭的勝利,節日狂歡場面等。它是全曲的結局,具有肯定的性質。 因此,交響曲是音樂作品中思想內容最深刻、結構最完美、寫作技術最全面而艱深的大型器樂體裁,它以表現社會重大事件、歷史英雄人物、自然界的千變萬化、富於哲理的思維以及人們為之奮斗的崇高理想等為見長;它總帶是有一定程度的戲劇性。 交響曲雖在十六、十七世紀已形成了規范的基本格局,但十八到十九世紀維也納古典樂派為交響曲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而使歐洲的器樂創作發展到了一個重要階段,成了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前驅。 海頓確立了四個樂章的交響曲的規范形式,採用了編制理想的樂隊組合方式,展示了多樣的主題發展方法,使小步舞曲洋溢著民間的氣息。他一生寫了一百零四部交響曲,被譽為「交響曲之父」。 莫扎特的交響曲,清麗流暢、結構工整,吸收了德奧歌劇的創作經驗和民間素材,採用帶有復調因素的主調風格和旋律化的展開手法,豐富了交響曲的表現力。他一生共創作交響曲四十九部,由於他創作的早熟,人們稱他為「天才中的天才」。 海頓、莫扎特的交響曲,被人們視為交響音樂創作中的「珍品」。 貝多芬在他的交響曲中浸滲了法國大革命先進思想和戰斗熱情。他用廣闊發展的動機,自己以富於動力性的和聲,擴大了展開部的內容,給結束部以充分抒發的餘地,使奏鳴曲式成為戲劇性的形式。他用詼諧(諧謔)曲代替了小步舞曲樂章,使終曲樂章成為全曲肯定性的結局,甚至在末樂章引入了合唱,這使他成為浪漫樂派的開路人。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技巧上,貝多芬都是一位巨人。他的九首交響曲被視為交響音樂創中的「極品」。 自十九世紀開始,經浪漫樂派、民族樂派、後期浪漫樂派大師之手,交響曲又有了新的發展。

D. 懂音樂的進來

西班牙音樂

西班牙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境內山脈縱橫,交通不便,因此民間音樂具有地區特色。但它位於地中海西,為歐洲、非洲交通樞紐,歷史上除接觸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外,並受到阿拉伯文化以及吉卜賽文化的影響。這一切都使西班牙的音樂極為豐富多采,並帶有東方色彩,熱情奔放。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不少民間舞曲體裁都被歐洲藝術音樂所吸收採用,如「恰空」、「薩拉班德」、「凡丹戈」、「博萊羅」等。西班牙的民間樂器主要是吉他類的撥弦樂器(源自阿拉伯),打擊樂器鈴鼓、響板、小鈴(與吉卜賽人有關)以及各種管樂器,主要是蓋塔風袋管。
公元前西班牙處在古希臘、羅馬文化圈內。2世紀以來,基督教在西班牙傳播。415年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以後,盡管西班牙在 8世紀時曾受到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但一直到11世紀西哥特人的儀式和聖歌仍為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教會所採用,被稱為「莫薩拉布(為摩爾人統治下的基督教之意)聖詠」。在12世紀,西北地區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音樂家們是形成中世紀初期多聲部音樂的一個重要樂派;而民間藝人和游吟歌手則發展了單聲部音樂。阿方索十世(1252~1285在位)主持編寫的《聖母歌集》收集了 400首非宗教儀式的單旋律歌曲,法國巴黎聖母院樂派在東北的加泰羅尼亞地區阿拉貢的宮廷中有很大影響。而在南方,阿拉伯音樂的影響到1492年阿拉伯人被趕出西班牙後,仍繼續存在。15世紀中,吉卜賽人進入南方安達盧西亞地區,又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產生了所謂「弗拉門科」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主要的世俗音樂形式是浪漫曲(羅曼斯)和「田園歌」(維良西科)。浪漫曲流行於16~17世紀初,為抒情史詩性的,內容多樣,常帶有哀怨的性質;是有伴奏的帶疊歌的獨唱歌曲,也有對唱;並帶有戲劇形式,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田園歌在15~16世紀最為流行,特點是敘事和抒情相結合,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單聲部的以外,還有二聲部到三聲部的作品,它的節奏接近舞曲,甚至單成一類——「舞蹈田園歌」。15~16世紀的《宮廷歌曲匯編》中有44首浪漫曲,393首田園歌。歌曲匯編中最常出現的作曲家是J.del恩西納(1468~約1530),他還作有14部田園劇和一些聖劇。但他的許多作品因未用拉丁語作歌詞,後來都被宗教裁判所禁止出版了。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的最大的宗教音樂作曲家是C.de莫拉萊斯(約1500~1553)和他的弟子F.格雷羅(1528~1599)與T.L.de維多利亞。維多利亞是當時最傑出的復調音樂作曲家,有「西班牙的帕萊斯特里納」之稱。西班牙的管風琴音樂在16世紀有很大發展,它的代表作家為盲音樂家A.de卡韋松。17世紀中葉,田園歌發展成西班牙民族歌劇,稱為「薩蘇埃拉」,有前奏、詠嘆調、獨唱的分節歌、合唱和間奏曲。全國各地大小教堂都有作曲家創作這類作品為宗教節日演出。但因義大利歌劇的流行,未得到充分發展。1750年後,它被在馬德里產生和形成的一種反映城市生活的音樂喜劇所取代。18世紀西班牙唯一的重要音樂家是A.索萊爾(1729~1783),他是D.斯卡拉蒂的學生、管風琴家,以鍵盤奏鳴曲著稱。
19世紀是西班牙音樂逐漸取得世界影響的時期。19世紀中葉,先後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創辦了音樂學院。西班牙的傳統歌劇「薩蘇埃拉」也開始復興。馬德里還有專演薩蘇埃拉的劇院。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作曲家和音樂學家F.佩德雷利(1841~1922)領導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復興運動,他編輯的《西班牙民間音樂歌曲集》4卷,除了搜集了民間曲調和配置和聲外,還有西班牙古典音樂的範例。他的學生I.阿爾韋尼斯、E.格拉納多斯、M.de法利亞是20世紀西班牙民族樂派的代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法國印象派的影響。阿爾韋尼斯的作品達 200首以上,最著名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鋼琴曲《西班牙組曲》12首。格拉納多斯以鋼琴組曲《戈耶斯卡斯》和《西班牙舞曲》而聞名於世。法利亞的影響較大,作有舞劇《愛情魔法師》、《三角帽》等。19世紀末至20世紀西班牙音樂演奏家有P.de薩拉薩特,他是19世紀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作有《西班牙舞曲》等;P.卡薩爾斯是傑出的大提琴家、指揮家、反法西斯戰士;盲人J.羅德里戈(1901~ )是吉他演奏家,作有吉他協奏曲等。20世紀中比較重要的西班牙作曲家還有O.埃斯普拉(1886~1976)、C.del坎波(1878~1953)、F.蒙波(1893~ )、J.奧姆斯(1906~ )、X.蒙特薩爾瓦特赫(1912~ )等人。50年代後,涌現了一批採用各種現代主義音樂創作技法的、屬於先鋒派的作曲家,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L.de巴勃羅(1930~ )。
上海教育資源庫

E. 急求!!!古典音樂知識@

網路裡面有 直接搜索「古典音樂」就有了
樂風轉變
當歐洲音樂進入古典時期後,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後,歐洲復調後繼無人,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那時候,出現了三位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父」海頓,「神童」莫扎特,以及「樂聖」貝多芬!音樂的主題也從延續幾個世紀的宗教音樂,逐漸變成富有豐富哲理內涵的古典音樂! 在1827年貝多芬逝世後,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當時的歐洲正在接受浪漫主義的洗禮,當時的作曲家把作曲當作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段,對音樂的審美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了炫技等音樂表現手法!如當時的帕格尼尼,李斯特等就是那時紅極一時的演奏家!音樂表現,風格也日趨豐富,出現了一些以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民族作曲家,如芬蘭的西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俄羅斯的五人強力集團等,都是民族樂派的偉大作曲家。 古典音樂叢書
時間進入19世紀,出現了以德彪西為首的印象派音樂!音樂表現極具色彩化,和當時的繪畫風格有相同之處! 在浪漫主義後期,也就是歐洲調性體系發展到了最輝煌也是最後的時期,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馬尼諾夫,馬勒等作曲家,他們把歐洲傳統作曲法發展到了極致,當然也包括新的嘗試,出現了像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合唱》這樣的宏大的作品。再者,就是斯特拉文斯基,他的新古典主義崇尚復調和對位法,採用多調性,為以後的傳統作曲法到先鋒音樂的過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音樂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以韋伯恩為開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拋棄了近400年的歐洲調性體系,發明了十二音序列,之後無調性等音樂形式出現,如當時的勛伯格就是代表!在世界大戰之後,科技更加發達,人們的思想也更加豐富,出現了電子音樂,以及國家間的文化交流不斷融合,產生了更加豐富的音樂形式,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後的音樂被稱為先鋒音樂,這時候的音樂已經動搖了人們對音樂的美的看法,也更加理論化,產生了象無聲音樂,噪音,微分音等人們無法理解的音樂形式! 註:按廣義的古典音樂定義:從17世紀到19世紀的專業音樂創作來看,印象派音樂和現代音樂皆屬古典音樂之類;若按嚴格的古典音樂定義,則古典是指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音樂作品。
中世紀時期
(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這一時期主要是羅馬天主教會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廣為演唱的單聲部歌曲集。大多用於兩種禮拜儀式:一是彌撒,歌詞為紀念基督最後晚餐及其獻身事跡,這是教 堂儀式的中心;二是日課,就是修道院每天詠唱的八課聖事,主要以詩篇為主。 推薦: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時期
(Baroque)(約為公元1600—1750) 這一時期的音樂是現代演奏會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樂帶有顯見的特性: 華麗、復雜、藻飾、扭曲, 著重於超現實和雄偉宏奇, 這些特質都能彼此融會貫通。如果說文藝復興時代(以及後來的古典時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現, 那麼巴洛克時代(及後來的浪漫時代)就是代表著騷動、不安和疑慮。四聲部的和聲,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數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產生於巴洛克時代;舊有的教會調式消逝, 大小調音階系統和沿用至今的相關調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時代大事。另外, 節奏思想也在這個時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樂曲譜中加入小節線。這些形式日後直接衍生為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前奏曲與變奏曲。不過巴洛克時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觸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題模仿(古幻想曲) 。
古典主義時期
(Classical)(約公元1750—1820) 因為這一時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生活與創作主要都在維也納,因此又被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或「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此時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遊曲等都很具親和力。海頓的第一、二號大提琴協奏曲也會是很適合入門者欣賞的曲目。至於貝多芬的作品,轟轟烈烈的音響俯手可得,個人比較欣賞他的小提琴奏鳴曲《春》、鋼琴奏鳴曲《悲愴》、《熱情》、《月光》。
浪漫主義時期
(Romanticism)(約為公元1820—1900) 這一時期的音樂更注重表達人的精神境界與主觀感情,對自然景物的表現也愈加突出,創作上對民族和民間音樂的利用更加重視與頻繁。19世紀中後期出現了以振興本民族音樂為己任的民族樂派。在音樂體裁上出現了新的器樂獨奏體裁,如夜曲,即興曲,敘事曲,諧謔曲,幻想曲與無詞歌等。此時期作品風情萬種,各自獨具特色,入門曲目有舒伯特藝術歌曲精選、《美麗的磨坊少女》;肖邦夜曲、鋼琴協奏曲第二號;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第一、二號;華格納歌劇序曲集;布拉姆斯交響曲第一、三號;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第一號;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第二號、《帕格尼尼主題與變奏》;拉羅《西班牙交響曲》;拉威爾鋼琴協奏曲G大調。 20世紀的作品有布列頓的《青少年管弦樂指引》、《小交響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欽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羅科菲耶夫的鋼琴奏鳴曲第七號、鋼琴協奏曲第一號。在此推薦德國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韋伯主題交響變奏曲》、《畫家馬席斯》交響曲,以及美國作曲家科普蘭的《馬術競技會》、《一個平凡人的號角》。
編輯本段主要樂器
木管樂器
短笛piccolo、長笛flute、雙簧管oboe、英國管english horn、黑管clarinet、低音黑管bass clarinet、大管bassoon、低音大管contrabassoon、 高音薩克斯soprano saxphone、中音薩克斯alto saxphone、次中音薩克斯tenor saxphone、上低音薩克斯baritone saxphone
銅管樂器
圓號french horn、小號trumpet、短號cornet、柔音號flugelhorn、長號trombone、低音長號bass trombone、次中音號baritone horn、上低音號euphonium、大號tuba
打擊樂器
定音鼓timpani、小軍鼓snare drum、大軍鼓bass drum、小鑔small cymbals、大鑔big cymbals、吊鑔splash cymbal、鈴鼓tambourine、三角鐵triangle、響板castnet、鑼gong(tam-tam)(grongkas)、音棒claves、雪橇鈴sleighbell、木頭wood block、木琴xylophone、馬林巴琴marinba、管鍾tubular bell、鍾琴glockenspiel、鐵琴vibraphone
鍵盤樂器
鋼片琴celesta、鋼琴piano、管風琴organ
弦樂器
大鍵琴harpsichord、豎琴harp、小提琴violin、中提琴viola、大提琴violoncello、貝司contrabass 古典吉他Classical Guitar
編輯本段巴洛克時期代表作品
蒙特威爾第
蒙特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 1.牧歌選輯 2.晚禱(1610年)。 3.歌劇《奧菲歐》。
柯瑞里
柯瑞里(~1713):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1.十二首大協調曲OP.6。 2.小提琴奏鳴曲集OP.5(包括著名的《佛利亞》)。
浦賽爾
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 1.歌劇《狄多與阿尼亞斯》。 2.歌劇《仙後》。3.歌曲選輯。4.頌歌選輯。
其他
(4)斯卡拉蒂(1685~1757):義大利作曲家。 推薦曲目:奏鳴曲集(鋼琴、大鍵琴、風琴均有選)。 (5)塔替尼(1692~177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魔鬼的顫音》小提琴奏鳴曲。2.柯瑞主題變奏曲。 (6)裴高賴西(1710~1736):義大利作曲家。 曲目:聖母悼歌。
編輯本段古典時期代表作曲家
德國作曲家
莫扎特
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後期跨越到古典時期的德國歌劇作曲家。 曲目:歌劇《奧菲歐與幽麗狄彩》。 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聖」的美譽。 曲目:1.交響曲第一~九唬(第五號命運 )(第三號英雄 )。2.鋼琴協奏曲第一~五號。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鋼琴奏鳴曲第八號《悲愴》、第十四號《月光 》、第二一號《華德斯坦》、第二三號《熱情》、第二六號《告別》、第二九號《漢馬克拉維亞》、第三十~三二號。5.小提琴奏鳴曲第五號《春》、第九號《克羅采》。6.大提琴奏鳴曲第三號、第五號。7.弦樂四重奏第七~十號、第十三、十四號。8.鋼琴三重奏學五號《幽靈》、第七號《大公》。9.序曲選輯。10.浪漫曲 (G大調與F大調)。11.三重協奏曲OP.56。12.歌劇《費黛里奧》。13.庄嚴彌撒曲OP.123。14.給愛麗絲 。15.綺想輪旋曲。
奧國作曲家
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 曲目:交響曲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時鍾》、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 曲目:1.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2.鋼琴協奏曲第一九~二七號。3.小提琴協奏曲第三~五號。4.長笛協奏曲(二首)。5.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229。6.豎笛協奏曲K.622 。7.低音管奏曲K.191。8.法國號協奏曲(四首)。9.交響協奏曲(K.364和K.297b)。10.鋼琴奏鳴曲K.310、K.330~333(331 )、K.457、K.545 。11.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任選)。12.弦樂四重奏第一四~二三號。13.豎笛五重奏K.581。14.法國號五重奏K.407。15.小夜曲K.239、K.320、K.525 、K.361。16.歌劇《女人皆如是》、《費加洛婚禮 》、《魔笛》。17.C大調彌撒曲《加冕》。18.安魂曲K.626。19.長笛四重奏(共四首)。20.鋼琴三重奏(共八首)。
編輯本段浪漫主義時期代表作曲家
義大利
古典音樂唱片封面
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類亂》主題變奏曲。 羅西尼(1792~186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序曲選輯。2.歌劇《塞維亞的理發師》。3.歌劇《賽米拉密德》。4.歌劇《灰姑娘》。5.弦樂奏鳴曲(共六首)。 多尼采蒂(1797~184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拉默摩的露西亞》。2.歌劇《唐?巴斯瓜雷》。3.歌劇《愛情靈葯》。4.歌劇《聯隊之花》。5.歌劇《寵姬》。 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茶花女》。2.歌劇《阿伊達 》。3.歌劇《奧泰羅》。4.歌劇《麥克白》。5.歌劇《游唱詩人》。6.歌劇《命運之力》。7.歌劇《納布果》。8.歌劇《假面舞會》。9.歌劇《唐卡羅》。10.歌劇《法斯塔夫》。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12.安魂曲1 2 6 。
德國
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 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奏曲。2.鋼琴曲《邀舞》。3.降B大調豎笛五重奏。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劇《魔彈射手》。 麥亞白爾(1791~1686):德國歌劇作曲家。 曲目:加冕進行曲(選自歌劇《預言家》)。 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2.兒時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幻曲)。3.C大調幻想曲OP.17(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4.狂歡節OP.9。5.克萊斯勒利納OP.16。6.交響練習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2。10.A小調鋼琴協曲OP.54(第一樂章 、第二三樂章 )。11.鋼琴五重奏OP.44。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話畫冊》(中提琴與鋼琴)。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16.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17.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8.聯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女人的愛與生涯》。1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四重奏(三首)。17.弦樂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選)。
奧國
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 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號交響曲。2.鋼琴與弦樂五重奏曲《鱒魚 》。3.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4.即興曲D.899、D.935、D.946。5.樂興之時D.780。6.鋼琴奏鳴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8.第一號、第二號鋼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11.歌曲集(任選)。12.八重奏D.803。13.弦樂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鳴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小約翰 施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被人們稱為「圓舞曲之王」。(他父親是"圓舞曲之父「。) 曲目:1.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狩獵》、《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輕歌劇《蝙蝠》。
其他
柏遼茲(1803~1869):法國作曲家。 曲目:1.幻想交響曲 。2.序曲集(包括《羅馬狂歡節》、《李爾王》、《海盜》等)。3.哈洛德在義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題交響曲)4.歌曲集《夏夜》。5.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 肖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2.練習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圓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 、《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8.馬厝卡舞曲(任選)。9.即興曲(四首)。10.敘事曲(四首)1 2 3 4 。11.詼諧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搖籃曲OP.57 。14.船歌 貝多芬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 、二號鋼琴協奏曲。2.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5.B小調鋼琴奏鳴曲OP.45。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練習曲(十二首,任選) 。9.巡禮之年。10.第三號《愛之夢》。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12.《浮士德》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4.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義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進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四重奏(三首)。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小夜曲OP.48。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現代時期
拉赫瑪尼諾夫
(1)杜卡(1865~1935):法國作曲家。 曲目:交響詩《魔法師的徒弟》。 (2)西貝流士(1865~1957:芬蘭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七號(二、五兩首尤其著名)。2.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47。3.交響詩《芬蘭頌》OP.26、《傳奇》OP.9、《黃泉的天鵝》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奧拉》OP.112。4.《卡列里亞》組曲。5.悲傷圓舞OP.44。6.夜騎與日出(管弦樂曲)。 (3)拉威爾(1875~1937):法國作曲家。 曲目:1.鋼琴曲:《水之嬉戲》、《鏡》(五曲) 、《夜之加斯巴》(三曲)、《庫普蘭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2.G大調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鋼琴協奏曲《左手》。3.管弦樂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鵝媽媽》組曲、《圓舞曲》、《達芙尼與克羅伊》芭蕾組曲、《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庫普蘭之墓》組曲。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賽》。5.F大調弦樂四重奏。6.小提琴奏鳴曲。7.序奏與快板。8.鋼琴三重奏。 (4)布勞克(1880~1959):瑞士作曲家。 曲目1.希伯萊狂想曲《所羅門》(大提琴與管弦樂)。2.小提琴協奏曲。 (5)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鋼琴協奏曲第一~三號。2.管弦樂協奏曲。3.弦樂、打擊樂與鋼牆琴的音樂。4.芭蕾音樂《奇怪的滿州官吏》。5.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6.舞蹈組曲。7.羅馬尼民俗舞曲。8.弦樂四重奏(六首)。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10.雙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11.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12.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13.嬉遊曲。14.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15.兩首狂想曲。 (6)柯達伊(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 曲目:1.《哈利雅諾斯》組曲。2.孔雀變奏曲。3.格蘭達舞曲集。4.馬羅許塞克舞曲集。5.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 (7)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國作曲家。 曲目:1.芭蕾音樂《火鳥 》、《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2.《詩篇交響曲 》和《三樂音交響曲》。3.《敦巴頓橡園》協奏曲。4.士兵的故事。5.《普欽涅拉》組曲。6.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7.管樂交響曲。8.舞蹈協奏曲。9.單簧管協奏曲《黑檀》。 (8)肖斯塔科維奇(1906~1975):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五、七、十號 。2.芭蕾組曲《黃金時代》。3.小號與鋼琴協奏曲。4.G小調鋼琴協奏曲OP.57。5.降E大調大提琴協奏曲。6.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7.大提琴奏鳴曲OP.40。8.中提琴奏鳴曲OP.147。9.第二號鋼琴三重奏。10.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11.鋼琴五重奏OP.57。 (9)布里頓(1913~1976):英國作曲家。 曲目:《法蘭克·布瑞基主題》變奏曲。戰爭安魂曲。
編輯本段不同時間需聽的古典音樂
下午茶時間:讓心情平靜恬適的音樂
奧芬巴赫 《霍夫曼船歌》 亨德爾 《水上音樂》 莫扎持 c大調《弦樂小夜曲》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之《飲酒歌》 馬斯奈 《泰伊思隨想曲》 威爾第 歌劇《弄臣》之《善變的女人》 舒曼 《兒時情景》作品15之夢幻曲 舒曼 《森林情景》作品82之預言鳥 舒伯特《野玫瑰》 舒伯特 《鱒魚》 舒伯特 《軍隊進行曲》第1號 普契尼 歌劇《蝴蝶夫人》之《美好的一天》 聖—桑 《動物狂歡節組曲》之《天鵝》 李斯特 交響詩《前奏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 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斯美塔那 交響詩《我的祖國》之《莫爾道河》 理查德·施特勞斯 交響詩《查拉圖斯持拉如是說》 德利伯 芭蕾舞劇《葛貝莉亞》之《洋娃娃圓舞曲》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格什溫 《藍色狂想曲》
起床時間:讓精神振奮清醒的音樂
巴赫《康庚舞》 奧芬巴赫 《天堂與地獄》序曲 辛定 《春天的呢喃》 老約翰·施特勞斯 《拉德斯基進行曲》 貝多芬 《第7交響曲》 門德爾松 鋼琴曲集《無言歌》之《狩獵之歌》 肖邦 波蘭舞曲《英雄》 瓦格納 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海頓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 雷斯庇基 交響詩《羅馬三部曲》 葛羅菲 《大峽谷》組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 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莫扎特 《朱被特交響曲》 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 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莫扎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克菜斯勒 《美麗的露絲瑪莉》 舒伯特 《樂興之時》 韋伯 《邀舞》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 比才 《卡門》 帕海貝爾 《卡農》 安德森 《切分音時鍾》 姆斯基—柯薩科夫 《大黃蜂的飛行) 卡普亞 《我的太陽》 卡爾奧福 《布蘭詩歌》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5號 夏布里埃 《西班牙狂想曲》 亨德爾 《快樂的鐵匠》 貝多芬 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第5號《春》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門德爾松《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布里頓 《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睡覺時間:溫輕浪漫夢幻的音樂
柴科夫斯基 《天鵝湖》(品味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音樂 《睡美人》、《胡桃夾子》) 德沃夏克 《新世界交響曲》 芭達潔關絲卡 《少女的祈禱》 貝多芬 《給愛麗絲》 巴赫 《戈德堡變奏曲》 勃拉姆斯 《搖籃曲》 馬斯卡尼 歌劇《鄉村騎士》 德利果 《小夜曲》 拉赫馬尼諾夫 《聲樂練習曲》 沃思威廉斯 《綠袖子幻想曲》 比才 《阿萊城姑娘》組曲之步舞曲 格里格 詩劇《皮爾金特》之《索爾維格之歌》 舒伯特 《未完成交響曲》 德彪西 《貝加馬斯克組曲》之月光曲 門德爾松 《仲夏夜之夢》 柴科夫斯基 c大調《弦樂小夜曲》 薩蒂 《吉諾佩第鋼琴曲》 肖邦 鋼琴奏嗚曲第2號 莫扎特 《豎笛協奏曲》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16號 雷奧波德·莫扎特 《玩具交響曲》 格里格 a小調《鋼琴協奏曲》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 德沃夏克 《幽默曲》
工作時間:讓情緒激昂慷慨的音樂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穆索爾斯基 《展覽會之畫》組曲 李斯特 《第1鋼琴協奏曲》(五大鋼琴協奏曲) 阿爾貝尼茲 《西班牙組曲》 柴科大斯基 降B小調《第1鋼琴協奏曲》(五大鋼琴協奏曲)(品味柴科夫斯基) [降B小調第6交響曲《悲愴》(品味柴科夫斯基-交響曲)] 巴赫 《義大利協奏曲》 杜卡 交響詩《小巫師》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協奏曲》 拉赫馬尼諾大 c小調《第2鋼琴協奏曲》 (五大鋼琴協奏曲)[舒曼 a小調《鋼琴協奏曲》] 格林卡 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哈倍圖良 芭蕾舞劇《加雅涅》之《馬刀舞曲》 貝多芬 《鋼琴協奏曲》第5號《皇帝》(五大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 《波萊羅舞曲》 羅西尼 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序曲 西貝柳斯 交響詩《芬蘭頌》 柴科夫斯基 《義大利隨想曲》(品味柴科夫斯基-管弦樂曲)[《一八一二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序曲》] 貝多芬 《熱情鋼琴奏鳴曲》 [貝氏鋼琴奏鳴曲 c小調奏鳴曲《悲倫》Opl3 升c小調奏鳴曲《月光》Op 27 C大調奏鳴曲《華倫斯坦》 0p 53 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 81a 降B大調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 Opl06 ·晚期最後三首奏嗚曲: E大調奏鳴曲 0p109 降A大調奏鳴曲 Opll0 C小調奏鳴曲 0p.111] 亨德爾 清唱劇《彌賽亞》; 艾爾加 《威風凜凜進行曲》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詞條圖片(7張)

開放分類:
音樂,藝術,樂器,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網路詞典):
1.classical music
我來完善 「古典音樂」相關詞條:

爵士樂曲水流觴中世紀音樂tarja原創音樂輕音樂民族音樂歌劇世界名曲芭蕾舞亞洲音樂印度音樂
交響樂民歌試驗音樂新世紀音樂流行音樂哥特音樂浪漫主義音樂嚴寶瑜瑪利亞·安娜·莫扎特觴
爵士樂 曲水流觴 中世紀音樂 tarja 原創音樂 輕音樂 民族音樂 歌劇 世界名曲 芭蕾舞 亞洲音樂 印度音樂 交響樂 民歌 試驗音樂 新世紀音樂 流行音樂 哥特音樂 浪漫主義音樂 嚴寶瑜 瑪利亞·安娜·莫扎特 觴

F. 關於西班牙作曲家阿爾貝尼斯(內詳)

阿爾貝尼斯(Isaac Manuel Francisco Albéniz,亦譯作阿爾班尼茲)是19世紀末期的西班牙作曲家、鋼琴家,他的音樂主要受安達盧西亞(西班牙南部地區,弗拉門戈音樂的故鄉)音樂的影響,作品中常常擁有豐富的和聲、復雜的節奏以及大量的織體結構。阿爾貝尼斯擅長彈奏吉他,和歌唱,他的早期的鋼琴曲幾乎都是以吉他為模型創作的,後多半被改編為吉他曲,以柳貝特(Miguel Lobet)改編版本最為知名。

您所說的《西班牙詩篇》在古典樂中常被稱為《西班牙組曲》(Suite Española),是阿爾貝尼斯創作的鋼琴套曲,共七首:1. Castilla (Seguidillas), 2. Austurias (Leyenda), 3.Aragón (Fantasia), 4. Cádiz (Canción),5. Sevilla (Sevillanas), 6. Granada (Serenata), 7. Catalunya (Corranda),分別以西班牙的地區或城市命名(括弧內可以說是主題),您提到的《科爾多瓦》(Córdoba)實際上來源於阿爾貝尼斯的另一部鋼琴組曲,60年代《西班牙組曲》被西班牙指揮家Frühbeck de Burgos改編成管弦樂版本時,被拿來作為最後一曲,不想此曲與原組曲出奇配合,成為表現一個樂團色彩的最佳示範,因此後來多被認為是《西班牙組曲》的曲目之一。

《西班牙組曲》是阿爾貝尼斯以西班牙各地的風土人情為靈感源泉創作的,《科爾多瓦》雖不是原配,情況也類似。科爾多瓦是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地區科爾多瓦省的首府,被聯合國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城中建築較完好的保留了摩爾人佔領時期的風貌,其中最負盛名的代表性建築是大清真寺(La Mezquita)。大清真寺曾是伊斯蘭教在歐洲的宗教中心和朝聖地,由於建造時間跨度較長(8~11世紀,約370年),設計師來自不同民族和地區,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極具西班牙特色,是建築藝術史上的一座立體博物館。後被改為天主教堂,除宗教器物外,並未對建築主體作任何改動。

另外,南美洲原西班牙殖民地國家也有叫科爾多瓦的城市,不過此科爾多瓦非比科爾多瓦。

G. 世界古典音樂作家及名曲

義大利
古典音樂唱片封面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無伴奏小提琴隨想曲。2.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類亂》主題變奏曲。
羅西尼(1792~186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序曲選輯。2.歌劇《塞維亞的理發師》。3.歌劇《賽米拉密德》。4.歌劇《灰姑娘》。5.弦樂奏鳴曲(共六首)。
多尼采蒂(1797~1848):義大利歌劇作曲家。推薦曲目:1.歌劇《拉默摩的露西亞》。2.歌劇《唐?巴斯瓜雷》。3.歌劇《愛情靈葯》。4.歌劇《聯隊之花》。5.歌劇《寵姬》。
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曲目:1.歌劇《茶花女》。2.歌劇《阿伊達 》。3.歌劇《奧泰羅》。4.歌劇《麥克白》。5.歌劇《游唱詩人》。6.歌劇《命運之力》。7.歌劇《納布果》。8.歌劇《假面舞會》。9.歌劇《唐卡羅》。10.歌劇《法斯塔夫》。11.序曲與前奏曲集(任選)。12.安魂曲1 2 6 。
德國
小提琴與吉他的奏鳴曲
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豎笛協奏曲。2.鋼琴曲《邀舞》。3.降B大調豎笛五重奏。4.《磨彈射手》序曲、《奧伯龍》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劇《魔彈射手》。
麥亞白爾(1791~1686):德國歌劇作曲家。
曲目:加冕進行曲(選自歌劇《預言家》)。
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No.3萊茵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第四樂章 )。2.兒時情景OP.15(之第七首夢幻曲)。3.C大調幻想曲OP.17(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4.狂歡節OP.9。5.克萊斯勒利納OP.16。6.交響練習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號鋼琴奏鳴曲OP.22。10.A小調鋼琴協曲OP.54(第一樂章 、第二三樂章 )。11.鋼琴五重奏OP.44。12.豎笛與鋼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雙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話畫冊》(中提琴與鋼琴)。15.五首民謠式作品(大提琴興鋼琴)。16.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17.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18.聯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女人的愛與生涯》。1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20.鋼琴與法國號的慢板與快板OP.70。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鋼琴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四號。2.第一、第二號鋼琴協奏曲。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4.小提琴與大提琴復協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學慶典》序曲、《悲劇》序曲。7.豎笛五重奏OP.115。8.豎笛奏鳴曲(二首)。9.小提琴奏鳴曲(三首)。10.大提琴奏鳴曲(二首)。11.第三號鋼琴奏鳴曲。12.韓德爾主題變奏與賦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鋼琴小曲集(喜歡布拉姆斯的人這些曲子一定要聽,它包括了間奏曲、隨想曲、狂想曲、敘事曲等)。15.鋼琴五重奏OP.34。16.弦樂四重奏(三首)。17.弦樂六重奏(二首)。18.鋼琴三重奏(三首)。19.鋼琴四重奏(三首)。20.法國號三重奏OP.40。21.豎笛三重奏OP.114。22.海頓主題變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選)。
奧國
舒伯特(1797~1828):奧國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
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號交響曲。2.鋼琴與弦樂五重奏曲《鱒魚 》。3.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4.即興曲D.899、D.935、D.946。5.樂興之時D.780。6.鋼琴奏鳴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貝鳩尼》奏鳴曲D.821。8.第一號、第二號鋼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聯篇歌曲集《美麗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鵝之歌》。11.歌曲集(任選)。12.八重奏D.803。13.弦樂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鳴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小約翰 施特勞斯(1825~1899):奧國作曲家。被人們稱為「圓舞曲之王」。(他父親是"圓舞曲之父「。)
曲目:1.圓舞曲:《藍色多瑙河》、《南國玫塊》、《維也納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與歌》、《藝術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閑聊》、《狩獵》、《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賽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輕歌劇《蝙蝠》。
其他
柏遼茲(1803~1869):法國作曲家。
曲目:1.幻想交響曲 。2.序曲集(包括《羅馬狂歡節》、《李爾王》、《海盜》等)。3.哈洛德在義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題交響曲)4.歌曲集《夏夜》。5.羅密歐與茱麗葉(戲劇交響曲)。
肖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二號鋼琴協奏曲。2.練習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圓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鋼琴奏鳴曲第二、三號。7.《軍隊》波蘭舞曲OP.40NO.1、《英雄》波蘭舞曲OP.53 、《幻想》波蘭舞曲OP.61、沉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8.馬厝卡舞曲(任選)。9.即興曲(四首)。10.敘事曲(四首)1 2 3 4 。11.詼諧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搖籃曲OP.57 。14.船歌
貝多芬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第一 、二號鋼琴協奏曲。2.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謠幻想曲。5.B小調鋼琴奏鳴曲OP.45。6.第一號梅菲斯特圓舞曲。7.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練習曲(十二首,任選) 。9.巡禮之年。10.第三號《愛之夢》。11.死之舞(鋼琴與管弦樂)。12.《浮士德》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四號、第五號、第六號《悲愴》。2.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23。3.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5。4.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5.《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6.義大利隨想曲op.45。7.交響幻想曲《暴風雨》op.18。8.《一八一二年 》序曲。9.斯拉夫進行曲OP.31。10.交響幻想曲《黎米尼的富蘭契斯卡》OP.32。11.《哈姆雷特》幻想序曲。12.羅可可主題變奏曲(大提琴與管弦樂)。13.A小調鋼琴三重奏。14.弦樂四重奏(三首)。15.管弦樂組曲第一~四號。16.歌劇《尤金?奧涅金》。17.弦樂小夜曲OP.48。18.交響曲第一~三號(第三號 )。19.《曼弗列德》交響曲。20.鋼琴曲集《四季》。21.憂郁小夜曲(小提琴曲)。
現代時期
拉赫瑪尼諾夫(1)杜卡(1865~1935):法國作曲家。
曲目:交響詩《魔法師的徒弟》。
(2)西貝流士(1865~1957:芬蘭作曲家。推薦曲目:1.交響曲第一~七號(二、五兩首尤其著名)。2.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47。3.交響詩《芬蘭頌》OP.26、《傳奇》OP.9、《黃泉的天鵝》OP.22NO.3、《海洋女神》OP.73、《塔比奧拉》OP.112。4.《卡列里亞》組曲。5.悲傷圓舞OP.44。6.夜騎與日出(管弦樂曲)。
(3)拉威爾(1875~1937):法國作曲家。
曲目:1.鋼琴曲:《水之嬉戲》、《鏡》(五曲) 、《夜之加斯巴》(三曲)、《庫普蘭之莫》(六曲)、《死公主的巴望舞曲》。2.G大調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鋼琴協奏曲《左手》。3.管弦樂曲:《波烈露》舞曲、《西班狂想曲》、《鵝媽媽》組曲、《圓舞曲》、《達芙尼與克羅伊》芭蕾組曲、《高貴而感傷的圓舞曲》、《庫普蘭之墓》組曲。4.小提琴曲:《哈巴奈拉》、《吉卜賽》。5.F大調弦樂四重奏。6.小提琴奏鳴曲。7.序奏與快板。8.鋼琴三重奏。
(4)布勞克(1880~1959):瑞士作曲家。
曲目1.希伯萊狂想曲《所羅門》(大提琴與管弦樂)。2.小提琴協奏曲。
(5)巴托克(1881~1945):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曲目:1.鋼琴協奏曲第一~三號。2.管弦樂協奏曲。3.弦樂、打擊樂與鋼牆琴的音樂。4.芭蕾音樂《奇怪的滿州官吏》。5.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6.舞蹈組曲。7.羅馬尼民俗舞曲。8.弦樂四重奏(六首)。9.小提琴奏鳴曲(二首)。10.雙小提琴二重奏(共四十四首)。11.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12.雙鋼琴與打擊樂奏鳴曲。13.嬉遊曲。14.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15.兩首狂想曲。
(6)柯達伊(1882~1967):匈牙利作曲家。
曲目:1.《哈利雅諾斯》組曲。2.孔雀變奏曲。3.格蘭達舞曲集。4.馬羅許塞克舞曲集。5.無伴奏大提琴奏鳴曲。
(7)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俄國作曲家。
曲目:1.芭蕾音樂《火鳥 》、《彼得洛希卡》、《春之祭 》。2.《詩篇交響曲 》和《三樂音交響曲》。3.《敦巴頓橡園》協奏曲。4.士兵的故事。5.《普欽涅拉》組曲。6.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7.管樂交響曲。8.舞蹈協奏曲。9.單簧管協奏曲《黑檀》。
(8)肖斯塔科維奇(1906~1975):俄國作曲家。
曲目:1.交響曲第一、五、七、十號 。2.芭蕾組曲《黃金時代》。3.小號與鋼琴協奏曲。4.G小調鋼琴協奏曲OP.57。5.降E大調大提琴協奏曲。6.A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7.大提琴奏鳴曲OP.40。8.中提琴奏鳴曲OP.147。9.第二號鋼琴三重奏。10.第十五號弦樂四重奏。11.鋼琴五重奏OP.57。
(9)布里頓(1913~1976):英國作曲家。
曲目:《法蘭克·布瑞基主題》變奏曲。戰爭安魂曲。
編輯本段
不同時間需聽的古典音樂

下午茶時間:讓心情平靜恬適的音樂
奧芬巴赫 《霍大曼船歌》
亨德爾 《水上音樂》
莫扎持 c大調《弦樂小夜曲》
威爾第 歌劇《茶花女》之《飲酒歌》
馬斯奈 《泰伊思隨想曲》
威爾第 歌劇《弄臣》之《善變的女人》
舒曼 《兒時情景》作品15之夢幻曲
舒曼 《森林情景》作品82之預言鳥
舒伯特《野玫瑰》
舒伯特 《鱒魚》
舒伯特 《軍隊進行曲》第1號
普契尼 歌劇《蝴蝶夫人》之《美好的一天》
聖—桑 《動物狂歡節組曲》之《天鵝》
李斯特 交響詩《前奏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 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斯美塔那 交響詩《我的祖國》之《莫爾道河》
理查德·施特勞斯 交響詩《查拉圖斯持拉如是說》
德利伯 芭蕾舞劇《葛貝莉亞》之《洋娃娃圓舞曲》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格什溫 《藍色狂想曲》
起床時間:讓精神振奮清醒的音樂
巴赫《康庚舞》
奧芬巴赫 《天堂與地獄》序曲
辛定 《春天的呢喃》
老約翰·施特勞斯 《拉德斯基進行曲》
貝多芬 《第7交響曲》
門德爾松 鋼琴曲集《無言歌》之《狩獵之歌》
肖邦 波蘭舞曲《英雄》
瓦格納 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
海頓 降E大調《小號協奏曲》
雷斯庇基 交響詩《羅馬三部曲》
葛羅菲 《大峽谷》組曲
小約翰·施特勞斯 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莫扎特 《朱被特交響曲》
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
門德爾松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莫扎特 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
克菜斯勒 《美麗的露絲瑪莉》
舒伯特 《樂興之時》
韋伯 《邀舞》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第2號
比才 《卡門》
帕海貝爾 《卡農》
安德森 《切分音時鍾》
姆斯基—柯薩科夫 《大黃蜂的飛行)
卡普亞 《我的太陽》
卡爾奧福 《布蘭詩歌》
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5號
夏布里埃 《西班牙狂想曲》
亨德爾 《快樂的鐵匠》
貝多芬 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第5號《春》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貝多芬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門德爾松《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柴科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勃拉姆斯《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布里頓 《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睡覺時間:溫輕浪漫夢幻的音樂
柴科夫斯基 《天鵝湖》(品味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音樂 《睡美人》、《胡桃夾子》)
德沃夏克 《新世界交響曲》
芭達潔關絲卡 《少女的祈禱》
貝多芬 《給愛麗絲》
巴赫 《戈德堡變奏曲》
勃拉姆斯 《搖籃曲》
馬斯卡尼 歌劇《鄉村騎士》
德利果 《小夜曲》
拉赫馬尼諾夫 《聲樂練習曲》
沃思威廉斯 《綠袖子幻想曲》
比才 《阿萊城姑娘》組曲之步舞曲
格里格 詩劇《皮爾金特》之《索爾維格之歌》
舒伯特 《未完成交響曲》
德彪西 《貝加馬斯克組曲》之月光曲
門德爾松 《仲夏夜之夢》
柴科夫斯基 c大調《弦樂小夜曲》
薩蒂 《吉諾佩第鋼琴曲》
肖邦 鋼琴奏嗚曲第2號
莫扎特 《豎笛協奏曲》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16號
雷奧波德·莫扎特 《玩具交響曲》
格里格 a小調《鋼琴協奏曲》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
德沃夏克 《幽默曲》
工作時間:讓情緒激昂慷慨的音樂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穆索爾斯基 《展覽會之畫》組曲
李斯特 《第1鋼琴協奏曲》(五大鋼琴協奏曲)
阿爾貝尼茲 《西班牙組曲》
柴科大斯基 降B小調《第1鋼琴協奏曲》(五大鋼琴協奏曲)(品味柴科夫斯基)
[降B小調第6交響曲《悲愴》(品味柴科夫斯基-交響曲)]
巴赫 《義大利協奏曲》
杜卡 交響詩《小巫師》
德沃夏克 《大提琴協奏曲》
拉赫馬尼諾大 c小調《第2鋼琴協奏曲》 (五大鋼琴協奏曲)[舒曼 a小調《鋼琴協奏曲》]
格林卡 歌劇《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哈倍圖良 芭蕾舞劇《加雅涅》之《馬刀舞曲》
貝多芬 《鋼琴協奏曲》第5號《皇帝》(五大鋼琴協奏曲)
拉威爾 《波萊羅舞曲》
羅西尼 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序曲
西貝柳斯 交響詩《芬蘭頌》
柴科夫斯基 《義大利隨想曲》(品味柴科夫斯基-管弦樂曲)[《一八一二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序曲》]
貝多芬 《熱情鋼琴奏鳴曲》
[貝氏鋼琴奏鳴曲
c小調奏鳴曲《悲倫》Opl3
升c小調奏鳴曲《月光》Op 27
C大調奏鳴曲《華倫斯坦》 0p 53
降E大調奏鳴曲《告別》Op 81a
降B大調奏鳴曲《漢馬克拉維亞》 Opl06
·晚期最後三首奏嗚曲:
E大調奏鳴曲 0p109
降A大調奏鳴曲 Opll0
C小調奏鳴曲 0p.111]
亨德爾 清唱劇《彌賽亞》;
艾爾加 《威風凜凜進行曲》
太多了,所以就直接粘貼了。我自己很喜歡柴可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練習曲。李斯特的鍾,還有就是李斯特鍾來源曲帕格尼尼的鍾......

H.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的主要作品

《伊貝利亞》、《西班牙組曲》

《伊貝利亞》這部作品是他晚年的傾力之作,體現著他的藝術顛峰。《伊貝利亞》共分為四卷,前三卷9曲完成於1906年,第十、十一曲完成於1907年,而最後一曲則完成於他生命最後1909年的1月,該年5月他就病逝了。

這部作品運用了西班牙的舞曲節奏並與鋼琴技巧相結合。德彪西在評價阿爾貝尼茲時說:「他並沒有實在引用民間音樂的主題,但是民間音樂卻毫無痕跡地潛入了他的音樂。」

《西班牙組曲》Espana Op.164 是阿爾貝尼茲創作的由6首鋼琴小曲組成的組曲,都是阿爾貝尼茲作品中較為容易彈奏的樂曲,這些大眾化的樂曲同時又有很高的創作技巧,是他中期的作品。

(8)西班牙組曲是什麼音樂體裁擴展閱讀:

1883年,阿爾貝尼茲與他的第一個學生Rosita Jordana結婚,1885年,他們夫婦搬到了馬德里。阿爾貝尼茲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和高水平的演奏家很快在當地獲得了聲望,人們認為他的演奏堪與19世紀著名的鋼琴大師李斯特和安東·魯賓斯坦相媲美。

1889至1892年間他在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以及法國等地巡迴演出,作為一名音樂會鋼琴演奏家,他在此時達到了他的藝術頂峰。

身患重病的阿爾貝尼茲又重回他所熟悉的舞台劇作以及鋼琴作品的創作,在1905~1909年間,他創作了著名的《伊比利亞》,一部由12首鋼琴作品所組成的組曲,共四卷。

這部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以及復雜的作曲技巧,它們是西班牙民族音樂與歐洲印象派以及浪漫樂派音樂所交織成的復合體。

I. 音樂體裁有哪些

民歌、藝術歌曲、群眾歌曲、民歌改編曲、秧歌劇、影視歌曲、歌劇、清唱劇、音樂劇等種類。

1、民歌

某個民族在古代或者近代時期創作帶有自己民族風格的歌曲,是指每個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

2、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是由詩歌與音樂結合而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音樂體裁,其名稱因浪漫主義音樂大師舒伯特的作品而確立,成為一種獨立類型的歌曲種類。

它結合了優美旋律和人聲兩個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樂因素,使藝術歌曲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欣賞性,是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音樂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3、群眾歌曲

群眾歌曲是在群眾中較易流傳,群眾較喜愛的音樂作品,是對生活的最普通最直接的反映,是群眾文化活動中影響最廣泛的形式之一。

4、秧歌劇

秧歌劇是一種劇目類別,在民間秧歌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新型小歌劇,音樂吸收了戲曲中的郿鄂,道情和陝北民歌。劇情較為簡單,主題集中,有兩、三個角色。反映邊區人民的大生產運動、參軍、學文化、減租斗爭等內容。

5、歌劇

歌劇是一門西方舞台表演藝術,簡單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是唱出來而不是說出來的戲劇)。

歌劇在17世紀,即1600年前後才出現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它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歌劇的演出和戲劇的所需一樣,都要憑借劇場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戲服以及表演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6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9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8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2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