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高原人口多少
Ⅰ 請問墨西哥人口情況
人口
104,959,594 (2004 年 7 月 )
年齡結構 :
0-14 歲: 31.6% (男性16,913,290;女性16,228,552)
15-64 歲: 62.9% (男性31,975,391;女性34,090,440)
65 歲及其以上: 5.5% (男性2,618,713;女性3,133,208) (2004 年 )
統計平均年齡 :
所有人口:24.6歲
男性:23.7歲
女性 :25.5歲(2004年)
人口增長率
1.18 % (2004 年 )
出生率
21.44 出生數/ 1,000 人( 2004 年)
死亡率
4.73 死亡數 /1,000 人( 2004 年)
凈移民比率
-4.87 移民數 /1,000 人( 2004 年)
性別比例
出生時: 1.05 男 / 女
15 歲以下: 1.04 男 / 女
15-64 歲: 0.94 男 / 女
65 歲及其以上: 0.84 男 / 女
總人口: 0.96 男 / 女( 2004 年)
嬰兒死亡率
總計: 21.69 死亡數 /1,000 存活數
男嬰: 23.63 死亡數 /1,000 存活數
女嬰: 19.65 死亡數 /1,000 存活數( 2004 )
平均壽命
總人口: 74.94 歲
男性: 72.18 歲
女性: 77.83 歲( 2004 )
總人口生育率
2.49 孩子 / 婦女( 2004 )
國家
名詞形式: Mexican(s)
形容詞形式: Mexican
種族群體
印歐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分別占總人口的 90% 和 10% 。
宗教信仰
92.6% 信奉天主教, 3.3% 信奉基督教新教。
語言
西班牙語,少部分講瑪雅語言
文化素養 :
定義: 15 歲或者以上能讀寫
總人口: 92.2%
男性: 94%
女性: 90.5%(2003年)
另據:墨西哥人口今年將達1.069億
據墨西哥全國人口委員會28日公布的統計報告,墨人口總數今年預計達1.069億,比去年增加100萬,墨將成為拉美第二、世界第十一人口大國。
該報告指出,2005年墨西哥全國出生嬰兒不到200萬,人均壽命預計為75.4歲,比30年前提高10歲。今年死亡總人數約為46.4萬,死亡率為千分之四點五。嬰兒死亡率也保持較低水平,為千分之十九。
報告還說,目前兒童和不滿24歲的青年在墨西哥人口構成中所佔的比例為40%。隨著整個社會的逐漸老年化,墨老年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30年後將由目前的7%上升到19%。
據墨西哥有關部門估計,到2020年,墨全國60歲以上人數將達1560萬,這個拉美國家也將隨之進入老年社會。
此外,2005年有近40萬墨西哥人移民國外,其中絕大多數去了美國。
Ⅱ 墨西哥大嗎面積是多少啊
墨西哥的具體情況如下:
自然地理: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瀕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經濟專屬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
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 ,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積1109平方公里。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人口:1.069億(2006年底),在拉美僅次於巴西,居第二位,位居世界第十一位。其中印歐混血種人佔90%,印第安人佔10%,還有白種人等。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有8%的人講印第安語。居民中92.6%信奉天主教,3.3%信奉基督教新教。
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Ciudad de Mexico) ,面積1525平方公里,人口2000萬(含衛星城),海拔2240米。5月平均氣溫12-26℃,1月平均氣溫6-19℃。
行政區劃:分為31個州和1個聯邦區(墨西哥城),州下設市(鎮)(2394個)、村。各州名稱如下:阿瓜斯卡連特斯、北下加利福尼亞、南下加利福尼亞、坎佩切、科阿韋拉、科利馬、恰帕斯、奇瓦瓦、杜蘭戈、瓜那華托、格雷羅、伊達爾戈、哈利斯科、墨西哥、米卻肯、莫雷洛斯、納亞里特、新萊昂、瓦哈卡、普埃布拉、克雷塔羅、金塔納羅奧、聖路易斯波托西、 「世界銀都」——墨西哥塔斯科 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達拉哈拉
Ⅲ 墨西哥是哪個國家的
墨西哥是一個 有獨立主權的國家,並不從屬於哪個國家。
墨西哥合眾國,簡稱「墨西哥」,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國家,北部同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瀕臨加勒比海,與貝里斯、瓜地馬拉接壤,東部則為墨西哥灣。 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和世界面積第十四大的國家。
墨西哥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大幅提升。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後,墨西哥與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加很快,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
Ⅳ 馬來群島與墨西哥高原哪個人口分布更稀疏
墨西哥高原人口1.2億,而馬來群島人口超過3億,相比之下墨西哥高原人口分布更稀疏。
Ⅳ 世界上的哪些「高原地形區」,人口分布是最密集的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上方地勢相對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廣闊地區,高原主要是由於長期連續的大面積地殼運動抬升而形成的,高原之間的海拔差異十分巨大,有些高原的海拔不足1000米,相對低矮,而有些高原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原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在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中,高原的面積佔比約為45%。
墨西哥高原夜間燈光圖
Ⅵ 墨西哥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墨西哥位於北半球、西半球。
(2)經緯度位置:墨西哥大部分地區位於 15°N~ 32°′N,84°′W~ 118°W。大部分地區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
(3)海陸位置: 墨西哥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
(4)相對位置:位於北美洲南部,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
墨西哥是一個高原國家,人口超過1億。沿海地區氣候濕熱,首都墨西哥城位於墨西哥高原上。
Ⅶ 德干高原人多嗎
德干高原人多。
「亞洲人口分布最多的高原是「德干高原」,德干高原所在的印度,總人口超過13億,人口稠密。
此外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安托利亞高原和伊朗高原人口分布也較為密集。北美洲主要的高原包括拉布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拉布拉多高原位於北美洲東北部,基本上屬於加拿大,人口十分稀少;墨西哥高原所在的墨西哥是一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總人口達1、3億人,所以墨西哥高原人口較為稠密。
Ⅷ 關於墨西哥的常識有哪些
國名:墨西哥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Mexico)
首都:墨西哥城
面積:196.4375萬平方千米
人口:105億(2004年)
民族:90%以上人口為印歐混血種人。印第安人約1000萬。外國僑民19萬。
語言:西班牙語
貨幣:墨西哥比索
國家地理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南部,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內陸為墨西哥高原,高原南部有一條東西向的火山帶,有若干海拔3000米以上的火山。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為全國最高峰。位於中部米卻肯州的帕里庫廷火山,於1943年2月20日開始噴發。主要河流是北布拉沃河、烏蘇馬辛塔河、格里哈爾瓦河、萊爾馬一聖地亞哥河、巴爾薩斯河等。查帕拉湖為最大湖泊。墨西哥資源豐富,銀、螢石、天青石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鉍、石墨產量居世界第二位。銻、砷、硫黃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高原地區終年溫和。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沿海和東半部平原屬熱帶氣候。
墨西哥國名的由來
源於「墨西特里」,它是印第安人一個最大部落阿茲特克人的太陽神和戰神。阿茲特克人認為,部落興旺都是墨西特里賜予的。為了得到太陽神的庇護,就把「墨西特里」作為國名,後逐漸演變。把「特里」去掉,加上「哥」就成了「墨西哥」,意思是「戰神指定的地方」。
墨西哥城
墨西哥的首都,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美洲最古老的城市。為世界第二大城市。面積1525平方千米。位於中央高原南側海拔2238米的墨西哥谷地,是古代阿茲特克文化發源地,位於第一街的女神紀念柱是該城中心的標志性建築。此外,市裡還有眾多的金字塔、圖書館、博物館和劇場等。墨西哥城裡的國立自治大學是拉丁美洲最古老、最大的高等學府。
聖弗朗西斯科山岩畫
聖弗朗西斯科山岩畫是墨西哥境內至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古老岩畫群。岩畫被繪制在聖弗朗西斯科山的眾多洞窟內。掘考證,這些岩畫洞窟有的是墨西哥遠古時代人類的居所。有的是用於祭祀的場所,有的是捕獲動物的陷阱。岩畫畫面大部分是人與動物的圖案。有些圖案的大小與實物相等。在岩畫中經常可以看見攜帶武器的人,據推測,描繪的可能是戰斗或狩獵場景。岩畫所描繪的動物中有美洲獅、大山貓、鹿、龜、魚等。其中有好幾種動物現已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銷聲匿跡。這些岩畫形象逼真、繪制精細,極具藝術價值。聖弗朗西斯科山岩畫對於研究墨西哥史前土著居民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太陽金字塔
太陽金字塔是特奧蒂瓦坎古城遺址最大的建築,大約建於2世紀。它坐落在被稱為「死亡大道」的古城中央大道東側。太陽金字塔用土和石頭堆砌而成,高65米,南北長222米,東西寬225米。4個坡面從底部到頂端共有5層,總體積約為100多萬立方米。當時的特奧蒂瓦坎人並沒有掌握鐵制工具。可以想像工程是何等艱巨。金字塔的四面都有階梯直達頂部。四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午太陽的光芒直射塔頂;傍晚,太陽正好在它的西邊落山。金字塔的頂部原有一座太陽廟。現已完全毀壞。現在的大金字塔就是在這座金字塔的基礎上建成的。在太陽金字塔側旁的廣場北端。有一座華麗的太陽宮。是太陽金字塔最高祭司的宮殿,宮殿內的壁畫是古城遺跡中迄今發現的最精美的壁畫之一。
蝴蝶谷
蝴蝶谷是墨西哥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間都會有數百萬只五顏六色的蝴蝶從加拿大南部和美國東北部山區飛到這里。這些漫天盤旋飛舞的五彩蝴蝶宛如彩雲飄盪在山谷間,谷中樹木上落滿了彩蝶。像披上一層美麗的輕紗。彩蝶飛舞時,其翅膀因不停拍擊而發出陣陣聲浪,景色壯麗而神奇。蝴蝶谷中漫山遍野停滿了各種各樣鮮花般的蝴蝶,在這些彩蝶中。一種被當地人稱為「君主」的蝴蝶最為美麗。彩蝶為了躲避北美冬天的嚴寒,要在谷中停留4個多月,並同時完成交配、產卵、養育後代等任務,當第二年北美氣候轉暖時,新成熟的一代在雌蝶的帶領下,這支浩浩盪盪的隊伍,經過長達5000千米的遷徙飛行,又回到北美。蝴蝶谷以其獨特的魅力,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
Ⅸ 墨西哥佔地面積與人口是多少
墨西哥佔地面積有1,972,550平方公里,人口有1.254億人。
Ⅹ 國家概況2
1.自然地理
墨西哥合眾國位於拉丁美洲的最北部,地理上屬北美洲,北鄰美國,東南部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臨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南瀕太平洋。面積197254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0143多公里。其中太平洋沿岸為7300公里,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沿岸為2850公里,沿海有大小港口70餘個。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因而墨西哥素有「陸上橋梁」的美譽。
墨西哥全國人口1999年為9740萬,在拉丁美洲僅次於巴西,居第二位,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貨幣單位比索,1美元兌換7.6比索,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是一個高原和山地國家,它的地形骨架是一個幅員遼闊的楔形大高原,高原東、西、南三面的邊緣為峰巒起伏的馬德雷山脈所環繞。高原和山地佔全國面積的5/6左右,平均高度約為海拔1800米,統稱為墨西哥高原。在墨西哥高原兩側有狹窄的沿海平原。
墨西哥高原大致以北緯22°為界分為北部高原和中央高原兩部分。北部高原地勢平坦,氣候乾燥,多是荒蕪的沙漠,屬內陸沉積盆地,農牧業發展依靠灌溉。中央高原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海拔高度平均在2000~2500米以上。高原東部的東馬德雷山脈有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峰,高達5700米,高原西部則是一條從美國一直延伸到中南美洲的橫斷火山帶,稱科利馬火山群,主要有科利馬火山(3850米)和內華達科利馬火山(4339米),它們都是噴發頻繁的活火山。
墨西哥東南角是深入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屬石灰岩地形,土壤疏鬆多孔,地面幾乎無河流。墨西哥西部則是綿長而狹窄的加利福尼亞半島,島上多為崎嶇山地,平原狹小,氣候乾燥。
墨西哥最大的河流是北部國境線上的布拉沃河,發源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的聖胡安山脈,經過美墨邊界,注入墨西哥灣,全長2896公里,墨西哥境內長度約為2000公里,除布拉沃河外,墨西哥比較重要的河流有巴爾薩斯河,全長840公里。它的上遊河道多急流險灘,是墨西哥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之一。
墨西哥湖泊面積較小,多分布在中央高原山間盆地之中。
墨西哥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由於受南北緯度和地勢高低的影響,各地區氣候差別很大,垂直氣候變化異常突出。根據海拔高度的不同及其溫度的變化,可以將墨西哥劃分為4個垂直氣候帶,即熱帶山麓岸邊地、高山溫帶、高山寒帶和高山永凍帶。
墨西哥在北回歸線以南的東西兩岸40~80公里寬的海岸平原、尤卡坦半島、塔巴斯科州和特萬特佩克地峽等地區屬於熱帶山麓岸邊地。這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溫度在23℃以上,四季差別很小。
墨西哥高原北部地區屬高山溫帶。這里氣候溫和,1月平均氣溫為18℃,7月平均氣溫為24℃,但降水量較小,一般在250~500毫米之間,多為溫帶沙漠和溫帶草原氣候。
中央高原各州屬於高山寒帶,年均氣溫為17℃,降水量在700~1000毫米之間,不過降水量多集中於夏季,因而有乾旱的冬季和多雨的夏季之分。
高山永凍帶分布在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及其周圍地帶。這些地區氣候嚴寒,通常無人定居。位於波波卡特佩特爾火山半山腰上的特拉梅卡斯牧場(海拔3810米),是墨西哥最高的一個居民點。
2.交通狀況
墨西哥的交通運輸業在拉丁美洲國家中是比較發達的,擁有一個相對完整和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系統。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更為重要,內河航運由於墨西哥河流短小湍急,不利於航行,故僅佔次要地位。
(1)公路
墨西哥全國公路總長度為25萬公里,其中35%為柏油路,它包括全封閉式快車路3166公里,高速公路50805公里。墨西哥的公路可以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泛美公路系統。縱貫美洲南北的「泛美公路」在墨西哥境內長達6000多公里。二是國內公路系統。公路走向多半為東西向。目前,公路運輸已成為墨西哥交通運輸業中最為重要的運輸。
(2)鐵路
全國鐵路總長26510公里。墨西哥鐵路網分布的特點是,以墨西哥城為中心,向北有3條南北向的干線集中於中央高原,向南有1條西北—東南向的干線,通往中南美洲。
(3)航空運輸
墨西哥的航空運輸業比較發達,全國共有商業性機場76個,其中36個是國際機場,民航飛機5000多架,同美國、日本、歐洲和中南美洲許多國家通航。國內航空網路更加密集,首都墨西哥城為中心,航線通往全國各地,承擔著墨西哥相當一部分的客運量和貨運量。
3.國家簡況
墨西哥為聯邦制國家,全國分為31個州和一個聯邦區(即首都),現行憲法是1917年頒布的《墨西哥合眾國憲法》。憲法規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聯邦議會由參、眾兩院組成,行使立法權。國家行政首腦是共和國總統。墨西哥的司法機構分為全國最高法院、大區法庭和地區審判廳三級。各州和聯邦區還分別設最高法院。
墨西哥經濟潛力較大,目前墨西哥人均GDP約合4200美元左右。1986年墨西哥加入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1994年1月1日成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正式締約方。
墨西哥近年來除注重改善同美國的關系,努力開拓同歐盟的經濟貿易關系外,還積極開展同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使拉美國家對外經濟關系呈多邊化趨勢。
墨西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等動力資源;金銀等貴金屬資源;鉛、鋅、銅等有色金屬資源;鐵礦資源;鈾、鐳、釷等稀有金屬資源以及硫磺、螢石等非金屬資源。墨西哥是世界上有悠久采銀歷史、銀礦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00年統計,墨西哥銀儲量37000噸,佔世界總量13.2%,與加拿大並列居世界第一位;儲量基礎40000噸,佔世界總量9.5%,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除礦產資源以外,墨西哥海洋資源也十分豐富。
墨西哥森林面積約為4500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22%,生產紅木、紅松等50多種優質木材。北部乾旱地區野生資源十分豐富。
墨西哥還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1000萬千瓦,主要分布於中央高原的東部和南部的多雨地區。巴爾薩斯河和梅斯卡拉河谷山高谷深,水流急湍,落差很大,是全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