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城堡長什麼樣
㈠ 求歐洲著名城堡介紹
德國新天鵝堡 。
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所建。
這座城堡即使是在當初建造的時候,也不適合居住。不過由於它壯觀美麗及高貴的氣質,它被稱為是「最接近童話的地方」。路德維希二世也因為他的城堡,而被後人們稱做是「童話國王」。這位國王敏感而脆弱,心中充滿著浪漫卻又不切實際的想法。
這位國王被罷免後,1886年6月13日晚上,路德維希二世和他的醫師一起溺死於施塔恩貝格湖中。
新天鵝堡一直是這位童話國王心中浪漫典雅的中世紀的化身。城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國王悲傷的故事,更為這座精緻絕倫的城堡增添了幾分感傷而又浪漫的氣氛。
芬蘭的圖爾庫城堡。
圖爾庫城堡位於奧拉河的入海口旁。這座軍事防禦的城堡始建於1280年,舊城堡部分用了280年時間。文藝復興式的新堡部分則是在1574-1588年間建的,包括國王和王後大廳。當時的圖爾庫還屬於瑞典的領地。瑞典國王來芬蘭都住在這里,有14位瑞典國王以此為行宮。
二戰中城堡遭破壞,戰後經修復,新堡部分被改成圖爾庫文化歷史博物館。城堡還有18到20世紀的古錢幣和徽章展覽。
瑞士的西庸城堡。
西庸城堡建築在蒙投萊茵湖畔的突出岩石上,保持著中世堅固的美麗。西庸城堡本身就非常美麗,並且和周圍的景緻協調的外觀,顯而易見的堅固,安全感正是西庸城堡的特徵。西庸城堡的特點還在於四面的風光,一面是義大利古老的大路,一面是美麗的萊茵湖。
在屋頂俯視萊茵湖的絕境,還有眺望法國國境是西庸城堡的另一個魅力所在。
德國霍亨索倫堡。
德國南部最著名的兩大城堡之一,位於圖賓根南方20公里的丘陵上。
古堡等於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發源地(霍亨索倫家族是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堡建於11世紀,現今的霍亨索倫堡是於1850年至1867年,由普魯士建築家Von Prittwitz和Stuler共同改建的,與新天鵝堡的興建大約是同一時期,但是與新天鵝堡宛如童話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倫堡就似充滿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這也正代表普魯士王朝的輝煌歷史。
城堡內展示腓特烈大帝的遺物、普魯士王的寶物及王冠等。城堡目前仍有普魯士王朝末代皇帝威廉二世的子孫仍居此地,但城堡部分對外收費開放。
英國的愛爾蘭朵娜城堡。
城堡因其主人St.Donan而命名。St.Donan,原名是Abbot Donan,6世紀Ayrshire人,在城堡中過著修道生活。公元618年四月十七日,當他和其他僧侶一起慶祝Holy Eucharist的時候,修道院遭到了一夥海盜的搶劫,他和另外52名僧侶被殺害。
城堡因其地理位置三面環水又在西海岸,從來都是遭受入侵首當其沖的地方。日耳曼人,維京海盜,以及後來的西班牙人,都在這里登陸。
德國寧芬堡。
寧芬堡是歷代王侯的夏宮,坐落在慕尼黑西北郊,建於1664至1728年,主建築是巴洛克風格,整座宮殿坐西朝東,由一幢幢方形樓房連結成一組建築物,正面長達600米。是斐迪南·馬里亞親王送給妻子的禮物,感謝她生了兒子使王國有了繼承人。
它的擴建工程前後花了200年時間。雖然這座宮殿沒能達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王宮那樣的規模,但肯定是德國這類宮殿中最大的一座。以南端的仕女畫廊最為著名。這個畫廊誕生100多年來始終強烈地吸引著無數的藝術愛好者和旅遊觀光者。掩映在萬綠之中,有一所小巧玲瓏的狩獵行宮——阿瑪琳宮,內部裝飾纖巧精美。
德國瓦爾特堡。
瓦爾特堡坐落在德國圖林根州阿爾卑斯山北部余脈的瓦爾特堡,是一座幾乎沒有遭到破壞的中世紀城堡。建於1067年,最後完工在1170年。無論是建築材料還是建築規模或城堡內的設施,瓦爾特堡都是首屈一指的。
1521——1522年間,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為了逃避教皇和皇帝的追捕而在此避難和躲藏,在城堡中,他以神奇的速度將新約從希臘文翻譯成為德文,城堡中至今保存有傳說中的路德秘密隧道。瓦爾特堡也是德國世界遺產之一。
英國溫莎城堡。
人們習慣將溫莎堡(windsor castle)所在的小鎮稱為「王城」,這座小鎮的歷史比城堡的歷史要悠久的多,最早建造於羅馬人統治時期,那時這里曾一度被稱為「Winding Shore」,幾經演變才演化成今天的溫莎。溫莎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小鎮,到處可見英式風格的屋舍,因為溫莎城堡的關系,這里的大街小巷上終年被四處而來的遊客擠滿.
法國香博堡。
香博堡布局是中世紀較為典型的古堡布局。城堡寬156米,深117米,有440間房間、365個暖爐、14個大階梯。雙舷梯是這座王宮最著名的樓梯,梯中有兩組獨立而又相互交錯的欄桿,據說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國王的情婦相遇而發生糾紛,無論這種說法真實與否,香博堡確曾是當年王室名流們愛情故事的發生地。
香博堡興建於弗朗斯瓦一世時期1519年,完成於1658年路易14世時代,前後花費了138年時間,它在布局 、造型 、風格裝飾上反映了法國傳統的建築藝術,又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成為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被法國人視為值得炫耀的國寶。1981年,香博堡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法國昂熱城堡。
昂熱地區最出名的標志性建築。城堡地勢極其險峻,一面緊臨盧亞爾河,另三面則有17個高聳的塔樓。
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
塞哥維亞(Segovia)城堡位於塞哥維亞城西端,城堡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當時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爾(Castile)的要沖上,臨崖而建的塞哥維亞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因戰略考慮,擁有絕佳的視野,入口還有10多公尺深的護城河,以防範敵人攻入城中。
藍色的屋頂是城堡的特色之一,採用下方河流里一種稱為「 fisara」的片岩為材料,這種岩石會在光線底下產生金屬般的光澤。只是,看見這座城堡的人不知是否覺得眼熟?據說當年迪士尼就是以它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無論如何,城堡居高臨下的地勢,提供遊客飽覽塞哥維亞城內和附近平原風光最佳的位置。
斯洛伐克波切尼斯城堡。
波切尼斯(Bojnice)城堡可以說是全斯洛伐克境內最受歡迎的一座古堡。這座哥特式大建築之所以如此著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此處發生的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19世紀末,這座城堡的最後一位主人愛上了一位法國姑娘,然而姑娘的父親卻嫌棄他的住所不夠豪華漂亮,要求他重新裝潢城堡,直至他滿意之後,才能將女兒許配給他。一片赤子之心的男主人公於是果真大動干戈,前後花費了整整22年,才將城堡改建一新。只可惜到竣工之時,他熱戀的姑娘早就另嫁他人,他苦幹一番,卻落得兩手空空,只好守著華美的城堡,孤獨度過一生。
立陶宛特拉凱城堡。
目前為特拉凱歷史博物館。水上城堡,極具詩情畫意。
法國索摩爾城堡。
索摩爾城堡現今的建築物建於十四世紀末,由法王查理五世的哥哥—路易一世(Anjou地區的公爵)所建。他以圓柱型的尖塔做為城堡的主要門面結構,以華麗的單眼窗點綴,堂皇的入門階梯為開端,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先驅。
十六世紀末,索摩爾成為新教徒的根據地,而新教徒的統領—Duplessis-Mornay,便以索摩爾城堡為其住處,並聘請義大利的工程師建造了四周圍的城牆。此後,索摩爾城堡成為歷代公爵、貴族的居所,不過到了十七世紀末,城堡的主體已經逐漸毀損,漸漸地被遺棄,形同廢墟。一直到了二十世紀初,法國政府才下令修復它原本的面貌。
法國昂布瓦斯城堡。
站在古堡上可以俯瞰昂布瓦斯城和盧瓦爾河。從查理七世到弗朗索瓦一世,都在此小住過。
德國凱撒堡。
霍亨施陶芬王朝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在十二世紀時所蓋,十五到十六世紀建成現在的模樣。
英國利茲堡。
位於英格蘭肯特郡梅德斯頓以東4英里處的夢幻的倫河(LEN)河谷中。整個城堡位於一個小湖的中央秀美的河水,顯得十分優雅。最早的利茲堡建造於公元857年,是在木結構城堡基礎上建造的,當時名為Esdeles。
清晨的陽光,照亮了肯特鄉間的寧靜湖面,也喚醒了湖邊美麗的城堡。難以想像,這座城堡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它曾是英國皇室的鄉間別墅,深受王後們的寵愛,因此被稱為「王後的城堡」,它在英國歷史和建築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又被譽為「城堡中的王後」。
英國博丁安城堡。
英國的博丁安城堡(Bodiam Castle)雖然規模較小,但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設計修建得美輪美奐,與那些復雜的大型皇室城堡相比,一向以其攻防一體、戰居皆備的特點而著稱於世。
法國維特雷城堡。
維特雷城堡是第一座11世紀時期的城堡,在13, 14和15世紀時將其重建。城堡的入口處有一個吊橋和一個堅固的小城堡保護著那裡,兩個帶有突堞的大塔樓位於小城堡的兩翼。在城堡的南角, 矗立著主城堡,或者稱為聖-羅蘭(St-Laurent)塔樓,在城堡的東北角,矗立著瑪德萊娜(Madeleine)塔樓,在城堡的西北角,矗立著蒙塔費朗(Montafilant)塔樓(導游帶領參觀時從這里進入)。這些不同的建築由一個圍牆連接起來,而這些圍牆又通過其它的塔樓而得以加固。
㈡ 世界上十大最美城堡排行
世界是美麗的,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風景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其中一些令人驚嘆和迷人,所以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它們。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現代化,許多令人驚嘆的建築被設計出來,其中一些是新的,但各種美麗的建築都屬於古代。在這些令人驚嘆的美麗建築中,這座城堡似乎非常獨特,吸引了許多遊客。因此,這里有十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堡,它們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性,使它們出名。10.英國溫莎城堡
㈢ 西班牙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1、馬德里王宮
馬德里王宮始建於1973年,耗時26年,典型的西班牙皇室風格與巴洛克建築風格相互融合,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宮殿之一。
㈣ 薩克薩瓦曼城堡是怎樣的
薩克薩瓦曼在印第安克丘亞語里就是「山鷹」之意,或者說是「帝國獵鷹」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是「太陽之家」的意思。薩克薩瓦曼城堡是建築在海拔3700米的山峰之巔,可以俯瞰庫斯科城的巨大防禦體系。它既是保衛庫斯科的要塞,又是作為防禦工事的城堡,更是庫斯科城被圍困時供所有居民的安身之地。據傳說,這座古堡是印加王帕查庫蒂設計的,約在15世紀70年代,卡帕克.尤潘基時期動工興建。人們推測,印加各地人民輪流出人,每班2萬人,工作一個月,這樣竟持續了50年以上,直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還沒有完全竣工。我們可以完全有理由認為,薩克薩瓦曼堡是美洲印第安人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薩克薩瓦曼堡建築群佔地面積4平方公里,從上到下,有三層圍牆,每道城牆都高18米,依山勢而建,蜿蜒曲折,氣勢宏偉,最外一道城牆長540米以上。這些城牆是用巨石砌成,其中有一塊巨石,高8米,厚3.6米,體積為121立方米,重達200噸。城堡的層層台階由許多獨塊石板鋪成,長達800米。古堡的最高區域是由三座塔樓圍起來的一個整齊的三角形。圓柱體主塔基層呈輻射狀,主塔內有一個溫泉,供印加王享用。其他兩個正方形塔樓是駐軍的地方。三座塔樓由石頭砌成的地下通道相通。這座古城堡以其結構復雜,新穎宏偉,堅固無比而著稱,充分顯示了古代印第安人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也顯示了印加帝國的強大和威嚴。
薩克薩瓦曼堡也是印加人哲學思想的體現。據專家們研究,印加人相信三重世界的哲學,上層是神所住的地方,下層是水和火,中層是人。這三重世界是由彩虹和閃電連接而成的。所以,印加人把城牆修成閃電形,就是取貫通三重世界之意。這不禁使我們想起許多民族古代都有天堂、地獄、人間之說,可見,歷史上各國人民雖然各居一方,信息隔絕,但其思維方式卻十分相似。
㈤ 城堡的介紹
一、 巴伐利亞新天鵝堡(德語:Schloss Neuschwanstein)全名新天鵝石城堡, 是19世紀晚期的建築,位於今天的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鄰近年代較早的高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又稱舊天鵝堡),距離菲森鎮約4公里,離德國與奧地利邊界不遠。這座城堡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坐標:47°33′27″N 10°45′00″E。
二、 法國諾曼底聖米歇爾山(法語:Mont-Saint-Michel,天主教中文稱「聖 彌額爾山」)是法國諾曼底附近,距海岸約1公里的岩石小島,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坐標:48°35′9″N 1°30′35″W(在大陸被偏移到48°38′09.5″N 1°30′41.18″W) 。
三、 法國香波爾城堡(法語:Château de Chambord)位於法國盧瓦爾-謝爾省的 香波爾地區(Chambord),是世界上的城堡中最容易辨認其中一個,因為它是融合了傳統法國中古時代的形式與古典義大利的法國文藝復興建築。香波爾堡是盧瓦爾河流域城堡群中最大的城堡,所費不貲,耗費數百年的光陰才完成。西元1519年,由瓦盧瓦王朝的弗朗索瓦一世始建,其1574年去世時也才完成主塔以及一座側翼。接下來的亨利二世雖有繼續興建,卻也在不久之後就荒廢了。最後,是由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於1684年完成。香波爾堡中,最為有名的由達芬奇設計的雙螺旋梯。雙螺旋梯啟發了後人對DNA 結構的遐想。坐標:47.616342°N 1.516962°E 。
四、 德國霍亨索倫城堡(Burg Hohenzollern) 德國南部最著名的兩大城堡之 一,與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堡齊名於世。在德國之外,霍亨索倫城堡也位居歐洲五大和世界十大城堡之列。古堡是霍亨索倫家族的發源地(霍亨索倫家族是勃蘭登堡-普魯士1415~1918年及德意志帝國的主要統治家族)。霍亨索倫堡建於11世紀,但是老城堡後來被毀壞。在1819年,當時的王子威廉(Friedrich Wilhelm)決定重建這座祖居城堡。現今的霍亨索倫堡是在1850年至1867年,由普魯士建築家Von Prittwitz和Stuler共同改建的,與新天鵝堡的興建大約是同一時期,但是與新天鵝堡宛如童話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倫堡就似充滿英雄主義的陽剛之氣,這也正代表普魯士王朝的輝煌歷史。在城堡的邊緣可以看到霍亨索倫家族著名國王或皇帝的巨大雕像,盡顯普魯士的威嚴。 其中就有腓特烈大帝的雕像.。坐標: 48°19′23.5″N 8°58′3.8″E 。
五、 薩爾茨堡要塞(德語:Festung Hohensalzburg)是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的 一座城堡,位於城堡山上,長250米,寬150米,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始建於1077年,由歷任總主教逐步擴建而成。1515年修建了運貨的纜車,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纜車。這座城堡唯一一次被圍困是在1525年,一批礦工、農民和市民試圖驅逐總主教,但未能奪取城堡。三十年戰爭期間,城堡得到加固。拿破崙戰爭期間,這座城堡不戰而降。坐標:47°47′42″N 13°02′50″E 。
六、 瑞士西庸城堡(法語:Chateau de Chillon)是一座瑞士的中世紀水上城 堡,位於沃州蒙特勒(Montreux)附近的維托(Veytaux)鎮。城堡歷史悠久,坐落在日內瓦湖東端的小島上,由一座廊橋與岸邊相連。城堡最初為薩伏依公爵所有,16世紀被伯爾尼佔領。18世紀以後,成為沃州政府財產。城堡內的中世紀古跡相當豐富,包括防禦塔樓、軍火庫、公爵居所、紋章大廳、禮拜堂等等。地下室設有監獄,1530年至1536年間,日內瓦的獨立主義者弗朗索瓦·博尼瓦(Fran?ois Bonivard)曾被囚禁在此,後來英國詩人拜倫(Lord Byron)寫成了著名長詩《西庸的囚徒》,歌頌自由,城堡因此聲名大噪,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坐標:46°24′51″N 6°55′39″E 。
七、 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西班牙語:Alcázar de Segovia)是一座造型獨特 的石砌城堡,位於西班牙塞哥維亞舊城西北角,埃雷斯馬河(Eresma) 和克拉莫雷斯河(Clamores)匯流處的岩石峭壁之上,接近瓜達拉馬山。這座城堡最初只是一個堡壘,後來用作王宮、監獄、皇家炮兵學院和軍事學院。塞哥維亞城堡與西班牙許多城堡一樣,最初是一個阿拉伯堡壘。第一次提到這個城堡是在1120年,塞哥維亞城回到基督徒手中32年之後。坐標:40°57′09″N 4°07′58″W 。
八、 葡萄牙佩納宮(葡萄牙語: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是葡萄牙的一座19 世紀浪漫主義宮殿,位於里斯本附近的辛特拉市聖伯多祿堂區(S?o Pedro de Penaferrim)一個山丘的山頂,晴天在里斯本亦清晰可見。1995年,這個宮殿作為辛特拉文化景觀的一部分入選為世界遺產。它也是葡萄牙國家古跡,以及葡萄牙七大奇跡之一。早在摩爾人統治時期,辛特拉王宮就已經存在了,但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卻是從15 世紀初葉開始,經過多次擴大與重建的結果———一個摩爾式、哥特式和葡式的混合體。這個地點在中世紀是一個聖母小堂。1493年,若昂二世夫婦來此朝聖。繼任者曼努埃爾一世修建了修道院。1755年裡斯本大地震中修道院被夷為廢墟,1842-1854年,在此興建了王室的夏宮,建築師為德國人。坐標:38°47′16″N 9°23′26″W 。
九、 蘇格蘭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e)是蘇格蘭和愛丁堡的重要象徵。 它坐落在愛丁堡市內的一座死火山的花崗岩頂上,十分明顯,從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海拔120米,從上面可以俯瞰愛丁堡全城的景色。人類在該地區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城堡從公元12世紀到16世紀一直是蘇格蘭皇家城堡,見證了蘇格蘭的多次戰爭。愛丁堡的名稱來源於公元6世紀中葉不列顛人的國王克利農·愛丁,意思是「愛丁的要塞」,7世紀時,英格蘭北部盎格魯-薩克遜人建立的國家諾森伯蘭征服了這個地區,用他們國王愛德溫的名字將這個地區改為英文名稱,意思是「愛德溫的城堡」。坐標:55.948611°N 3.200833°W 。
十、 布蘭城堡(羅馬尼亞語:Castelul Bran)位於羅馬尼亞的布拉索夫 (Bra?ov),是當地一個著名旅遊點,古堡估計價值2500萬美元,原屬瑪麗王後(Marie of Romania)所有,1938年傳給女兒伊萊亞娜公主,1948年被當時的政府沒收,但羅馬尼亞政府於2006年初通過法例,將共產主義政權時代被沒收的產業歸還業主,並成立「產業基金」,向有損失的業主賠償。同年5月,當地政府文化部決定將古堡歸還原來的主人。這座14世紀的拜恩古堡,現時周邊開設不少售賣德古拉羊毛外衣和吸血僵屍酒的攤檔。坐標:45°30′54″N 25°22′02″E
㈥ 西班牙的古堡
阿爾罕布拉宮
(阿拉伯語即「紅色城堡」)是一個位於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Granasa)摩爾王朝時期修建的古代清真寺—宮殿—城堡建築群。阿爾罕布拉宮位於格拉納達城外西南方的山崗上,最初原址建有要塞稱為Al-Andalus。宮殿為原格拉納達摩爾人國王所建,現在則是一處穆斯林建築、文化博物館。1232年在老城改建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現存規模。宮牆外圍有30米高的石砌城牆。有兩組主要建築群:一組為「石榴院」,另一組為「獅子院」。
該宮城是伊斯蘭教世俗建築與造園技藝完美結合的建築名作,是阿拉伯式宮殿庭院建築的優秀代表,1984年被選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中。
塞哥維亞(Segovia)
是一座西班牙城市,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塞哥維亞省的省會,位於馬德里以北,乘坐高速火車35分鍾可達舊城雄踞在一個狹長的山岩上,有大量名勝古跡,包括主教座堂、著名的古代古羅馬高架渠、阿爾卡薩城堡,和眾多的羅曼式風格的教堂, 如聖埃斯特班教堂、聖馬丁教堂、聖米蘭教堂。舊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周圍的城牆建於8世紀,可能是建在古羅馬的基礎上,21世紀加以修復。
㈦ 薩克薩瓦曼古堡是什麼樣的
印加人建有很多的古堡,薩克薩瓦曼古堡最為著名。作為庫斯科城的要塞(也是庫斯科居民被圍困時的安身之地),它聳立於海拔3700米的高山之顛。古堡從15世紀70年代開始興建,一共修建了50多年(直到西班牙入侵之前尚未完工),每年都動用240多萬人次。這座古堡依山勢而建,佔地4平方公里,共有三層高達18米的圍牆,最外邊的一道竟長達540多米。修建圍牆的,全都用的是巨石,最大的一塊,寬3.6米,高8米,體積121立方米,重達2900多噸。城堡有一行石級通向山下,長約800多米,全部是用石板鋪就。古堡的制高點,是一個三角形建築,被圍在3座塔樓之中,其中圓柱形的主塔基礎呈輻射狀,裡面有一座溫泉,是專供印加王洗浴之用;另外的兩座為正方形的塔樓,以作駐軍所用。三座塔樓之間,設有地下的通道,也是用石塊所砌,整座的古堡結構復雜,氣勢雄偉。這一高超的建築藝術,是古印第安人的創造才能和聰明智慧的結晶。
㈧ 塞哥維亞城堡的城堡形狀
整個城堡狹長,城堡山看上去猶如一條航行的船,而高聳的塔樓便是船帆。塞哥維亞城堡在13—14世紀又進行了一次擴建,東側的塔樓和城牆被加高加固。而城堡北部的系列塔樓稱為效忠塔,其他大多數建築為方形格局,是經典的西班牙古堡的類型。城堡的中心地帶,築有加強防禦工事的主堡,也是居住在這里的貴族家族成員的主要活動場所。1587年完成的城堡塔樓是城堡最後完成的部分,是摩爾建築師弗朗西斯科(Francisco)負責完成的部分,而在城堡西側稱為 Torre del Homenaje的塔樓,是和主堡同一時期設計建造的,多年來一直作為城堡的軍械庫使用。
㈨ 貝利維爾是什麼意思
貝利維爾城堡又被稱作貝利韋爾城堡,在西班牙語中稱為「Castell de Bellver」,是馬略卡島最迷人的景點之一, 坐落於馬略卡島帕爾馬,700 多年來一直聳立在這座生機勃勃的首都城市中。
貝利韋爾城堡位於帕爾馬市中心西北部 一座小山丘的頂部,可將山下城市、繁華港口和波光粼粼的地中海等美妙景色盡收眼底。 該城堡獨享殊榮,是西班牙唯一的一座圓形城堡;其鮮明的哥特式風格在帕爾馬更現代化的發展環境中異常醒目。
貝利韋爾城堡於 14 世紀由馬略卡國王哈烏梅二世(也稱為詹姆斯二世)修建,建築師 Pere Salva 設計。 該城堡曾是皇室府邸,也有幾個世紀被用作軍事監獄。 它也見證了許多戰役與圍攻。
如今,貝利韋爾城堡最受歡迎的部分是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護城河。 該城堡還擁有一座博物館,可帶您領略馬略卡島的歷史變遷,為您展示島上青銅器時代 Talaiotic 文化以及羅馬和阿拉伯時期的展品。
㈩ 西班牙最美麗年代最久的城堡是哪座
因特拉穆羅斯: 16世紀末期建造的舊王城,是馬尼拉市舊址,也是西班牙佔領時期的政治中心,面積只有一平方公里。城牆的周長約4.8公里,高約4.9米,牆厚6-9米,城上有垛,城外有壕,共有五個城門。城內的麥堅利廣場有西班牙時代的市政廳,建於1753年,現在只殘留下大門旁的基石舊跡,其餘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毀於炮火之中。 塞哥維亞城堡: 塞哥維亞(Segovia)城堡位於塞哥維亞城西端,城堡所處的位置正好是當時西班牙北部城市卡斯提爾(Castile)的要沖上,臨崖而建的塞哥維亞城堡(Alcazar de Segovia),因戰略考慮,擁有絕佳的視野,入口還有10多公尺深的護城河,以防範敵人攻入城中。這座城堡始建於12世紀,但15世紀初才有比較積極的建築動作,完工時間約在1455年,不過,這里曾在1862年發生火災,因此目前所見大部分為19世紀的重建結果。由於古堡的獨特地理位置所以在西班牙不同的歷史時期,城堡總是各種勢力爭相搶奪的對象。 藍色的屋頂是城堡的特色之一,採用下方河流里一種稱為「 fisara」的片岩為材料,這種岩石會在光線底下產生金屬般的光澤。只是,看見這座城堡的人不知是否覺得眼熟?據說當年迪士尼就是以它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無論如何,城堡居高臨下的地勢,提供遊客飽覽塞哥維亞城內和附近平原風光最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