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西班牙是什麼樣子
A. 幫我介紹一下西班牙與葡萄牙
記者:從國土面積和人口方面來看,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小國,當時其他歐洲國家都比他們強大得多,為什麼他們能夠率先成為稱霸世界的國家?
屈從文:最根本的原因是這兩個國家最先成為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歷史上長期被異族統治,飽受入侵之苦的兩國人民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反抗,在反抗中實現統一,並建立了現代民族國家,這一新國家形式的動員能力遠在其他國家之上。
在幾乎整個16世紀,兩國壟斷了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殖民地。海外貿易的豐厚利潤和新大陸的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入兩國,從而使這兩個小國率先稱霸世界。
記者:文藝復興對這兩國的崛起有沒有影響?
屈從文:文藝復興對兩國的崛起產生了直接影響。文藝復興的人文精神使人們從中世紀對上帝的絕對崇拜中解脫出來,確立了人在世界的至高地位,大大提升了人們挑戰自然,勇於探索的勇氣和信心。那時候一些古希臘羅馬時代科學成果的發現和科技的新發展,也同樣起到了開拓處於蒙昧狀態的歐洲人視野的作用。例如,1406年,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學指南》的發現,就對刺激兩國航海發現產生了直接作用。
正是文藝復興的興起,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的統治者,以及歐洲的探險家敢於嘗試海外探索,最終推動歐洲擺脫中世紀的蒙昧狀態。
記者: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存在擴張過度的問題,他們有沒有採取什麼措施補救?
屈從文: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國國土狹小,人口不多,但兩國都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擁有廣袤的殖民地,國力和人口的不足使得他們只能控制一些點,而不能全面對殖民地進行有效統治。而且,葡萄牙和西班牙不能像後來的英國、法國等國一樣給殖民地帶來新的生產方式和技術,他們只是對殖民地實行掠奪式財富榨取。
當歐洲其他國家結束征戰,紛紛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以後,兩國的大國地位就不可避免衰落了。在當時的條件下,兩國沒有、也不可能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
拓展閱讀 雖然率先成為世界性大國,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國之路卻並不平坦。
社會劇變、國運衰微導致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兼並,與新興國家的不斷戰爭以及僵化的經濟也讓西班牙日益衰落。
16世紀時,伊比利亞半島兩國在歐洲海外事業中遙遙領先,從東方的香料貿易和美洲的銀礦中獲得了巨大財富。
但是,到這一世紀末,它們卻從各自的領先地位急速倒退。英國、法國和荷蘭開始侵犯葡屬東方帝國和西屬美洲殖民地的權益。
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曾經牢牢控制了東方貿易的殖民大帝國,就這樣將海上領導權輕易地讓與了荷蘭和英國。
葡萄牙的衰落
早在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兼並前就顯出端倪,首先是讓他們富足起來的香料貿易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葡萄牙自己並不出產用來交易的原料,也不想生產那些工藝品。香料貿易的終點也不在里斯本,而在安特衛普。香料貿易的經營成本也在逐步加大,葡萄牙為了東方的戰爭需要花錢,為了維持與當地部落的聯盟需要花錢,更重要的是,航行到印度仍然充滿風險,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葡萄牙人在東方的擴張可以說有點「過度」,分散到了許多地方。葡萄牙並沒有相應的人口來承受如此多的「領地」。英國歷史學家查爾斯·博克薩說,葡萄牙人是「肚飽眼飢」,什麼都想「吃」,可是又「消化」不了。葡萄牙也曾做過努力,讓國家適度從貿易中分離出來,交給一些公司去經營。但是並沒有成功。
在葡萄牙的工業生產能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葡萄牙的東方貿易卻帶動了歐洲其他國家如英國、荷蘭工業品的生產。一旦他們意識到葡萄牙人只是轉手販賣他們製造的東西,他們就用自己的艦隊一步步剝奪了葡萄牙人在遠東的據點,自己取而代之。
西班牙的衰落
一方面是由於對手實力的增強而相對處於劣勢;另一方面,西班牙僵化的經濟從一開始就為這種衰落埋下了隱患。
在強大的王權和狂熱的宗教信仰的支撐下,伊比利亞半島征服了海洋、獲得了世界。但是,像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宗教信仰、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
這些王朝戰爭、宗教戰爭耗費了西班牙人的鮮血和西班牙的財富。西班牙統治者的過分擴張,顯然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他們試圖不僅在海上,也在陸上扮演主要角色。這與英國後來實行的頗為成功的戰略形成鮮明對照。英國的戰略是,置身於大陸事務的外圍,只有在勢力均衡受到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才進行干涉。這種戰略使英國人能全力以赴地保護、發展自己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則和法國一樣,集中注意力於歐洲大陸,並不斷地捲入歐洲戰爭。最終結果是,英國人能建立起一個世界范圍的龐大帝國,而西班牙人卻先後失去了對自己帝國的經濟控制權和政治控制權。
與此同時,在與歐洲新興國家英國、法國、荷蘭的不斷戰爭中,西班牙作為歐洲最強盛的軍事大國也在不斷衰落。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潰。17世紀上半葉的30年戰爭進一步拖垮了西班牙。
到1648年各國為結束這場戰爭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時候,西班牙面對財政的崩潰、國內的叛亂、普遍的貧困無可奈何。緊接著和法國簽訂的《比利牛斯和約》最終使西班牙在歐洲格局中處於一個相對來說走向衰落的國家的地位。
深層原因
致使伊比利亞半島衰落的更實質的原因是,經濟上一向長期依賴西北歐。它們在開始海外擴張以前是這樣,在那以後依然如此。
葡萄牙和西班牙能率先從事海外擴張。但是,這一擴張沒有經濟實力和經濟動力作後盾,它們缺乏從事貿易所必需的航運業以及能向西屬美洲殖民地提供其所需的製成品的工業。誠然,有數十年西班牙的工業由於海外製造品市場的突然發展而受到促進,然而,約1560年前後,工業的發展停止了,隨即開始了長期的衰落。一個原因在於大批金銀財寶源源流入國內,引起了急速的通貨膨脹,這使西班牙工業處於嚴重不利地位。
富有諷刺意味的是,西班牙海外事業的最後結果是進一步刺激西北歐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而在伊比利亞半島,它僅僅提供了足夠的財富,卻並沒有實行基本的制度改革。勢力強大的王公貴族不願意看到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他們甚至荒唐地把從事工商業的外國人趕走。這就是西班牙繁榮數十年後隨即突然地、無可挽回地衰落的根本原因。(
B. 歷史上,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一個國家嗎
歷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曾經是一個國家。公元861年,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脫離獨立,但西班牙卻不予承認,為此兩個國家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戰爭。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認葡萄牙是一個獨立國家。
西班牙王國,簡稱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處,西鄰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
(2)葡萄牙西班牙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西班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還是歐元區第五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歐洲國家第6名,世界第13名。
葡萄牙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相當完善的旅遊業,也是歐盟成員國之一,歐元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還是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C. 葡萄牙和西班牙有什麼不同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處伊比利亞半島。公元861年,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脫離獨立,但西班牙卻不予承認,為此兩個國家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戰爭。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認葡萄牙是一個獨立國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條約規定,在西經41°到45°之間劃一分界線,凡在分界線以東新發現的土地屬葡萄牙勢力范圍,而以西新發現的土地則屬西班牙勢力范圍。這一分界線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作保,稱「教皇子午線」。15和16世紀,雖然葡萄牙在海外擁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們卻於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佔。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擺脫了菲利普王朝的統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來,他們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會墮落,也全是因為西班牙的緣故,是西班牙人將他們拖入戰爭,國家的財富也毀之殆盡。
但在矛盾的漩渦中,也存在著民族友好的閃亮之處。比如西班牙人認為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同種同根;兩個國家的人都喜歡鬥牛,唯一的區別是西班牙鬥牛士會把牛殺死在鬥牛場內,而葡萄牙鬥牛士卻僅將牛按倒在地即告勝利。
D. 西班牙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葡萄牙(Portugal),全稱為葡萄牙共和國(葡萄牙語: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共和制國家。東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歐洲大陸的領土以外,大西洋的亞速群島和馬德拉群島也是葡萄牙領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羅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
16世紀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中扮演活躍的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意圖瓜分世界。在近代西方歷史上,葡萄牙是歷史文化發源地之一,16世紀到18世紀葡萄牙和西班牙成為影響世界的最強大的全球性帝國。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佔北非休達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演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幾近六百年,曾包括世界53個國家的部分領土,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2.4億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八大語言。
葡萄牙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相當完善的旅遊業,也是歐盟成員國之一,歐元和北約創始成員國之一。還是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E. 西班牙葡萄牙都是什麼特點
特點:
1、語言:使用葡萄牙語,屬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2、文字: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多信天主教。
3、生活方式:
(1)葡萄牙人自古多以農業為生,種植小麥、玉米、水稻、葡萄、柑橘、油橄欖和牧草。
(2)畜牧業和漁業亦較發達。
(3) 工業以輕工業為主,有紡織、成衣、 造紙、釀酒、食品加工等。近年來,石油、化工、鋼鐵、造船、機械製造和汽車裝配等工業亦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4、教育事業:教育事業比較落後,2007年文盲率為5.1%,是全歐文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相對於西歐發達國家,人民生活水平也不高。
(5)葡萄牙西班牙是什麼樣子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葡萄牙人自 718年起開始掀起收復失地運動。1143年,葡萄牙正式建立王國,既擺脫了阿拉伯人的統治,又擺脫了對西班牙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依附。這時,葡萄牙人作為一個民族也同時形成。
15~16世紀,由於新航路開辟和新大陸的發現,葡萄牙逐漸發展成為海上強國和殖民帝國,在非洲、美洲和亞洲建立了許多殖民地,對巴西等新興民族的形成產生了巨大影響。
同時,葡萄牙又是歐洲最早從事奴隸貿易的國家,除將大批黑奴運往美洲以外,亦將不少黑奴運入國內。這對葡萄牙人本身的民族構成也引起了一定的變化,在南部地區這種變化尤為明顯。1581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至1640年始擺脫其統治。
1703年起又受英國控制,長達117年,至1820年結束英國控制的局面。1932年建立獨裁政權,1974年確立多黨民主制。
F. 小的時候一直很好奇,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有什麼不同呢
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不同:1、區域位置不同2、地形地貌不同3、氣候特徵不同4、人文文化不同5、自然資源不同。
G. 葡萄牙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1 葡萄牙的歷史
葡萄牙位於歐洲西南方,她是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之一。公元前7世紀,葡萄牙就有腓尼基人、希臘人、羅馬人和西哥特人等定居者。
1140年,葡萄牙脫離西班牙統治,亨利克「稱帝」,成為該國的第一位國王。
葡萄牙如今的版圖成型於1249年的王阿方索三世統治時期。
公元前時期公元前一千年時就有若幹部族居住在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而第一個有證據支持曾居住此地的是公元前8、9世紀時,住在葡萄牙北部及西班牙的加利西亞(Galicia)的塞爾特人(Celts);同時期還有沿著奧加威(Algarve)建立漁村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他們並曾往北開拓直到現今的里斯本(Lisbon);希臘人(Greeks)及迦太基人(Cathaginians)則住在南方及西方海岸地帶。
羅馬人(Romans)在公元前201年擊敗迦太基人,公元前140年打敗塞爾特人後,就掌控了葡萄牙中部及南部。在羅馬統治的六個世紀中,引進屬於拉丁語系的葡萄牙語及風俗,也替基督教的引入打下基礎。
西哥德人及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公元469—1139年)羅馬帝國公元3、4世紀時勢微,連帶影響這個地區的統治權。公元469年,屬日耳曼民族的西歌德人(Visigoths)越過庇里牛斯山(Pyrenees)來到此地,7世紀時引進基督教。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推翻了西歌德王朝,在科多巴(Córdoba)建立艾爾安答路斯(al-Andalus)王國;雖然回教統治者不排斥猶太教及基督教,但許多基督徒改信回教,公元9、10世紀是回教最興盛的時期。
經過近四個世紀的回教統治,葡萄牙境內仍有許多回教式建築地標,以及許多源自回教及阿拉伯的習俗,也影響了當地的方言。
十字軍東征及葡萄牙建國時期(公元1139—1415年)公元1139年,來自葡萄凱爾(Portucale)(以波爾多為中心的領地)邊境的貴族艾方索?亨利克斯(艾方索一世) (Afonso Henriques)(Afonso I)宣布獨立,並自稱是第一任葡萄牙國王,藉由十字軍的協助與回教徒對抗,在公元1147年收復里斯本,公元1249年在阿列提住(Alentejo)及奧加威擊潰殘存回教部隊,至此完全取回此地的統轄權。
迪尼斯一世(Dinis I)(公元1279—1325年)推廣使用葡萄牙語(以取代西班牙語),在公元1290年創立第一所大學,公元1297年簽訂奧卡尼塞許條約(Treaty of Alca?ices)確立國界,成為十四世紀歐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大探險時期(公元1415—1580年)艾維茲王朝(House of Aviz)第一位國王裘奧一世(Jo?o I)(公元1385—1433)在位時,成就了葡萄牙前所未見的興盛景象,也為日後的版圖擴張與經濟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增強國力,與英國簽訂溫瑟條約(Treaty of Windsor)建立永久的同盟關系。
15世紀是海權時代的黃金時期,在裘奧的兒子導航者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的領軍下,葡萄牙成為海洋技術及探險的世界領導者。葡萄牙冒險家的足跡從摩洛哥(Moroccan)、馬德拉群島(Madeira Islands)直至無人居住的亞速群島(Azores Islands),並為了奴隸及財富進軍非洲大陸。
公元1488年巴托羅繆?迪亞茲(Bartolomeu Diaz)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之後,世界就此改變,他不僅開啟前往東方的大門,也打開了葡萄牙香料貿易的入口。接下來雖然葡萄牙與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思庫?達?加瑪(Vasco da Gama)率領第一隻遠征艦隊前往印度(India),在東非及印度尼西亞打下不少殖民地。兩年後,佩卓?奧維瑞許?卡布奧(Pedro Alvares Cabral)拿下巴西,建立廣大的葡萄牙帝國。
哈普斯堡及布拉剛薩王朝時期(公元1580—1807年)公元1580年艾維茲王朝失勢,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強說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統,使得伊比利半島的統治權又回到一個國家手中,在哈普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nurg)統治60年中,葡萄牙被拖進好幾次戰爭中,最慘的是公元1588年西葡無敵艦隊慘敗給英國,經過這些歲月葡萄牙帝國也逐漸消失。
--------------------------------------------------------------------------------
2 葡萄牙的歷史
公元1640年,葡萄牙布拉剛薩王朝(House of Bragan?a)反抗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宣布獨立,為抵抗西班牙維持國家獨立,他再次長途跋涉與英國修好。經過半世紀,裘奧五世(公元1706—1750年)利用巴西採到的黃金及鑽石振興經濟,使得葡萄牙再次興盛。
公元1755年的大地震摧毀了里斯本及葡萄牙南部,超過15,000人死亡,彭波候爵(Marquês de Pombal)配合國家經濟改革,進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
拿破崙及後拿破崙時期(公元1807—1910年)拿破崙(Napoleon)在公元1807年攻進葡萄牙,王室卻為了保命逃到巴西。裘奧六世在公元1821年重返里斯本,所面對卻是紛擾不斷葡萄牙王室所產生的詭譎政治氣氛,兒子佩卓在巴西自立為王並宣布獨立,公元1826年裘奧六世死後,就發生兄弟戰爭(War of the Two Brothers)(公元1826—1834年)。
因為公元1822年曾在皇室缺席情況下草擬憲法,大幅削去君主的權力,所以公元1826年時,立憲派(有佩卓,巴西第一位國王)與君主派(有米格爾(Miguel),佩卓的兄弟)就在葡萄牙各地爆發戰爭。8年的血腥沖突後,米格爾遭到放逐,由年僅15歲佩卓的妹妹瑪麗亞二世(Maria II)(公元1834—1854年)繼任王位,不過接下來的75年中,自由民主派與君主派仍然持續對峙。
第一共和到薩拉札時期(公元1910—1974年)公元1910年10月5日曼紐爾二世(Manuel II)亡命英國,正式宣告上世紀的政治喧擾告一段落,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時期由此展開,新政府賦與男性選舉及參政權,並削弱教會影響力,同時工人也擁有罷工權,也依工作表現評定人事考績而不是依家世背景;但挑戰教會權力引發全世界反彈,釋出勞工權益也造成政府與勞工間的對峙。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更使得經濟動搖,國內動盪,公元1926年的軍事行動正式結束脆弱的共和政府,安東尼奧?卡莫那(António Carmona)將軍成為臨時軍事政府的領導人,為了解決經濟危機,他指派著名經濟學教授安東尼奧?德?奧利維拉?薩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擔任財政大臣,公元1932年成為首相,但不久也成為獨裁者,依舊抱著權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抓出反對薩拉札的人,並且血腥鎮壓非洲的叛亂,這也拖垮了葡萄牙的全國經濟。
革命改造時期(公元1974—1999年)70年代早期,國際反對帝國主義聲浪高漲,國內軍人亦對鎮壓非洲殖民地行動感到厭煩,於是在公元1974年4月25日左派軍隊發動政變,即為康乃馨革命(Revolution of Carnations),在葡萄牙每個城鎮都有一條叫做4月25日的街道以資紀念。
公元1975年社會主義政府宣布放棄非洲殖民地的管轄權,公元1976年舉行第一次選舉,選出頗具人氣的馬利歐?索瑞茲(Mario Soares)擔任首相,面對國內經濟危機,他提出「百日維新」來振興經濟。公元1986年葡萄牙加入歐洲共同體(也就是現在的歐盟),這項新挑戰仍無法阻止索瑞茲贏得這年的總統大選,他也是葡萄牙第一位平民總統。
現今的葡萄牙葡萄牙目前仍致力在經濟趕上其它的西歐國家,加入歐盟似乎尚未對葡萄牙的經濟產生不良影響,公元1999年的經濟成長率達3.5%,這幾年在公共建設亦有頗多進展。雖然在里斯本舉行的1998萬國博覽會不甚成功,參加人數不如預期,但籌備過程中改善了里斯本的交通運輸,也提高了葡萄牙的國際聲勢。
重生的葡萄牙在後殖民地時代扮演一個全新的角色,過去幾年都在協助過去的殖民地安哥拉及東帝汶(East Timor)尋求和平。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棄最後一個殖民地—澳門(Macau),將它交還中國結束442年的統治
回答者:一點不扒瞎 - 助理 二級 6-12 20:18
若昂一世,是葡萄牙阿維什王朝的建立者,被稱為「若昂大帝」,可能是葡萄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國王。他在位時期,葡萄牙確立了向海上發展的國策,並為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吹響了前奏。若昂一世從誕生到登上葡萄牙的王位,是由一系列浪漫而又血腥的故事構成的。
若昂乘此時機,在青年將領阿爾瓦雷斯和阿維什騎士團的支持下,成為起義的領導人物。萊奧諾爾被推翻,逃回她的母國卡斯特。若昂一世奪了侄女的王位,1385年由議會推舉為葡萄牙國王。並在同年的阿爾茹巴羅塔一戰中大敗入侵的卡斯特軍隊,捍衛了國家的獨立,也鞏固了自己的王位(在2004年葡萄牙舉行的歐洲國家杯足球賽,葡萄牙各大媒體都將西葡兩隊的生死戰比喻為「阿爾茹巴羅塔戰役」,可見此戰在葡萄牙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由於他是阿維什騎士團的首領,他建立的朝代被命名為阿維什王朝(按西方的觀念,私生子繼位就意味著改朝換代了)。
上述事件被稱為1383—1385年革命,是葡萄牙歷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轉折。舊貴族壟斷高官的局面被打破,一批出身較低但由豐富經驗的法律學家和官僚團結在新國王的周圍,給葡萄牙的政治帶來了一股新鮮的風。但是,作為一個僻處歐洲西南一隅的弱小國家,葡萄牙沒有向大陸發展的實力和空間,挺進大洋是它強國的唯一出路。在鞏固了王位之後,若昂就把眼光投向了遼闊的海洋。
葡萄牙可謂大航海時代的急先鋒,而若昂一世和他的兒子「航海者亨利」又是其中的先鋒力量。1415年,若昂一世和亨利王子親自率領一支由19000名陸軍、1700名海軍和200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軍隊,攻佔了非洲西北角的重要城市休達(今塞卜泰),這件事被認為是葡萄牙海上擴張政策的正式起點。在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勵下,亨利王子創辦了航海學校,網羅了歐洲各國的航海人才(以義大利最多),為葡萄牙培養了大批熟練的航海者,並修建海港,改進海船,將航海探險事業堅決進行下去。在當時簡陋的海船上,勇敢的水手們承載著民族的期望,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一次次地向未知的「魔鬼之海」駛去。1420年,葡萄牙人發現(對歐洲人而言,是「發現」)了馬德拉群島,1431年,發現了亞速爾群島,成為大西洋航行的重要補給基地。到1433年若昂去世之時,葡萄牙航海事業正在步入繁榮期,已見到了海權時代的曙光。他的後繼者繼續努力,於是有了1488年迪亞士到達好望角,1498年達·迦馬到達印度等一系列壯舉。
若昂一世對歷史的影響,還在於他加強了國王的權力,正如葡萄牙史學家薩拉依瓦所說「在若昂一世那個時期,國王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最大權力,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限制它」。而他在1386年與英國訂立了「溫莎條約」,確立了英葡同盟,此後數百年英葡同盟一直以各種形式維持著,成為世界史上罕見的長期有效的國家同盟。
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是經過許多代人的積累不斷前進的,而伊莎貝拉贊助下的哥倫布到達美洲的進程更為直捷,而且後者使美洲在人種、文化上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比達·迦馬到達印度的影響要大。而且,伊莎貝拉對西班牙歷史的影響要大於若昂對葡萄牙歷史的影響,而西班牙對世界歷史格局的影響,也比葡萄牙要大得多。
H. 世界地圖葡萄牙位置 關於西班牙你了解多少
1、葡萄牙在世界地圖的位置:西班牙絕大部份領土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隔比利牛斯山脈與法國和安道爾相連,西鄰葡萄牙。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北面比斯開灣,東臨地中海與義大利隔海相望,西北、西南臨大西洋。
2、西班牙全國總面積達5059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9954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5240平方公里),居歐洲第五位,本土最北端到最南端大約830公里,東西方向最長1000公里。
3、西班牙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海拔3718 米的穆拉森山為全國最高點。中部的梅塞塔高原是一個山脈環繞的閉塞性高原,約佔全國面積的3/5,平均海拔600米~800米。北有東西綿亘的坎塔布里亞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
I. 介紹西班牙和葡萄牙。
葡萄牙位於歐洲的西南部,大西洋的東海岸,與西班牙接壤。葡萄牙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葡萄牙是大航海時代的佼佼者:15、16世紀乃葡萄牙的全盛時代,在非、亞、美擁有大量殖民地,為海上強國。葡萄牙海岸線全長800多公里,是頂級的度假天堂,歐洲人把這里當做後花園,每年5月以後,歐洲和世界各國的富豪、明星、名人都來到葡萄牙度假,甚至一待就是幾個月不走,歐洲人的度假跟咱們的旅遊不一樣,他們一定要盡情的享受陽光和海灘,而葡萄牙的陽光和海灘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那裡每年大約有300天是晴天,年平均氣溫18°C,日照充足。一望無際碧藍大海,還有優質的沙灘,像英國人到了冬季也不捨得離開。葡萄牙的飲食豐富,葡萄酒和海鮮構成葡飲食文化的主要內容,當然葡萄牙也是蛋撻的發明國。以各種米飯、馬鈴薯、麵包、肉類、海鮮和魚類組成其主要食譜,葡萄牙人尤其鍾情鱈魚,而綠酒更是葡萄牙獨有品種,葡式蛋撻更是世界享譽。
西班牙領土面積50.59萬平方公里,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屬溫暖多雨的海洋性氣候。整個國家季節溫度差不是很大,以首都為例平均氣溫1月4.9℃、8月22.5℃,可謂不冷不熱四季宜人。適度的領土面積和人口總數使得整個國家地位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再加上怡人的氣候和位置,西班牙具備了理想移民國家的基本條件。
西班牙歷史悠久,藝術輝煌,其世界文化遺產的數目名列世界第二,塞萬提斯及他那劃時代的偉大作品《堂吉訶德》及舉世聞名的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更是聞名全球。馬德里、巴塞羅那、塞維利亞、銀色海岸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且為歐盟成員國之一,持有西班牙居留,可自由往來於26個歐洲各申根國。這也是商務人士青睞西班牙身份的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