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為什麼買米17直升機

墨西哥為什麼買米17直升機

發布時間: 2022-09-21 19:23:40

⑴ 米-17直升機的技術特點

米-17是在米-8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型,與米-8幾乎相同,但米-17的尾獨立核算在垂直安定面的左邊,與米-14相同。從外表上看,米-17的發動機短艙較短,只是座艙前左側艙門中點上方的進氣口靠前了,重新設計了每側噴管前的小噴嘴。米-17裝兩台TV3-117MT渦輪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為1454千瓦(1977軸馬力)。與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兩台發動機的輸出是同步的,可自動保持旋翼的轉速。若一台發動機功率有損失,則另一台發動機輸出增加,自動補償。若一台發動機停止工作時,另一台發動機功率輸出增加到應急功率1640千瓦(2230軸馬力),從而保持直升機繼續飛行。輔助動力裝置借壓縮空氣起動渦輪軸發動機。如果需要,發動機進氣口可安裝導流板,以避免在未預計的降落場地降落時吸入砂石、灰塵等外來物。座艙布局和有效載荷與米-8相比沒有什麼變化。米-17主要有客貨運輸型。可運輸車輛、工程設施和各種貨物,能載24名旅客或裝12副擔架。
為提高陸航裝備綜合作戰能力,陸航對「米-17」直升機進行了挖潛增效改裝,主要內容是:在直升機兩側裝設武器掛架,左、右掛架上可各掛三組火箭發射器,掛點上也可掛載其它武器或武器吊艙,同時在機身右側增開一個艙門,側艙門加寬,便於空中使用各種武器對地射擊,也便於機上突擊隊員快速離機出擊;機身後部加強了貨橋及後艙門,便於車輛進出和大型作戰裝備上下。
通過加裝武器,加強機降突襲對地火力壓制能力和防衛能力,使該機由單一運輸保障型改裝為運輸攻擊相結合的戰術運輸型直升機,拓展了使用范圍,使「米-17」直升機成為名副其實的戰術運輸直升機。
「米-17」為單旋翼帶常規尾槳的空氣動力布局,旋翼的5片槳葉和尾槳的3片槳葉均為金屬材料製成,機體為金屬半硬殼結構,機身上部裝有兩台TB3—117MT渦輪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為1545千瓦,機頭前上言為兩發動機防砂裝置的進氣孔,著陸裝置為前三點式輪式起落架。
駕駛艙內有正、副駕駛員及一名隨機機務人員座椅,機艙內沿側壁布置有24副可折疊座椅,座艙底板有可供系當貨物的系環。機艙左前方有一可拋放的滑動艙門,艙內有較大空間可架設擔架,機身兩側下部裝有外掛燃油箱,機艙尾部有一副能左、右打開的應急艙門,應急艙門打開後,可推出兩條踏板,可供車輛或大型物資進出。

⑵ 介紹一下Mi-17直升機

米-17直升機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槳中型運輸直升機,分別由喀山和烏蘭烏德兩家航空工廠生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它取的綽號為「河馬」-H(Hip-H)。 米-17於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覽會上首次展出,1983年開始出口。

旋翼直徑:21.29米
尾槳直徑:3.90米
旋翼尾槳中心距:12.661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動):25.352米
機身長(不包括尾槳):18.424米
機寬:2.50米
機高(至旋翼槳轂頂部):4.757米
主輪距:4.510米
前主輪距:4.281米
客艙容積:23米3
編輯本段重量負荷

空重(帶設備):7100千克
機內:4000千克
外吊:3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1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30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358千牛/米2(36.5公斤/米2)
編輯本段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50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4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正常起飛重量):5000米
(最大起飛重量):36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正常起飛重量):1760米
航程(最大標准燃油,5%余油)
(正常起飛重量)495公里
(最大起飛重量)465公里
航程(帶輔助油箱,正常起飛重量):950公里

⑶ 介紹一下Mi-17直升機

「米-17」直升機是俄羅斯米里直升機設計局設計,分別由喀山和烏蘭烏德兩家航空工廠生產的一種中型運輸直升機。該機原型是蘇聯於60年代研製的「米-8」直升機,經過多次改型設計,採用大功率發動機,於1981年推出正式定名為「米-17」,外形與「米一8」直升機十分相似(僅僅是尾槳位不同,「米-8」尾槳在左、「米-17」尾槳在右),至今西方將兩機綽號都稱為「河馬」。該機經過多年發展技術比較成熟,在國際直升機市場上,因其性價比較高而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吸引了大批第三世界國家的買主,大量向亞洲、南美、中東、東歐以及非洲等地區出口,總產量(含「米一8」直升機在內)達萬架,俄羅斯本國軍隊裝備約有3000架,其餘大部分用於外銷。1991年經過考察、談判,簽訂了首批引進24架喀山直升機工廠生產的「米-17」直升機合同。經過試用,表明該機適合在我國平原地區使用、運輸效率高。「米一17」的飛行性能比不上「黑鷹」,後經改進基本滿足西藏高原地區使用,主要部件工作壽命較短,但該機技術成熟、性價比很高,經濟實用性好,機艙空間大、運載能力強。引進後很快形成戰鬥力、多次參加各種軍事演習和緊急出動執行任務。

⑷ 美國在阿富汗為什麼還要買俄羅斯的米171直升機

澄清一點,美國買Mi-171是給阿富汗國民軍使用的,而不是美軍自用的。
買俄國直升機的原因如下:
第一,Mi-171是原蘇聯在經歷入侵阿富汗戰爭後,針對阿富汗戰場地形氣候特點研製的直升機,買下來裝備阿富汗國民軍可謂是「對症下葯」;
第二,Mi-171的原型機Mi-17以及更早的Mi-8是久經考驗的、技術成熟的直升機,俄國貨也是很皮實的,所以可靠性較高,出勤率相應就會提高。
第三,比較當時的市場價格,Mi-171遠比UH-60「黑鷹」性價比高,適合大批量采購。
第四,Mi-171的原型Mi-17曾經長期在阿富汗政府軍服役,蘇軍當年撤退的時候也留下了很多備件,這些備件都是通用的,同時,阿富汗的飛行員也習慣操縱Mi-171,地勤人員對該機型也有著豐富的維修經驗。從後勤保障和飛行員培訓角度能夠節約大量時間和費用。
第五,本人猜測的,采購Mi-171可以將中亞周邊國家緊密的聯繫到阿富汗戰場,畢竟中亞很多國家都是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有使用Mi-171的經驗,可以在美國的請求下幫助培訓阿富汗飛行員,從而將該地區捆在美國的戰車上。

⑸ 米17直升機怎麼樣

看和誰比

你是不是看到新的直20出來了,而且直20的外形走的是UH60路線,而不是Mi17路線才出這個問題的?


討論之前,先要說美國人和蘇聯人對直升機運用的思想差異,然後比較猶豫差異帶來的飛機在使用方面的差異


1、直升機運用思想差異

老美在UH60上走的路子是輕型直升機中型化的路子。UH60作為10噸級的中型直升機,擔負向戰斗一線直接輸送兵員、物資的作用。可以直接在野戰狀況下將兵員輸送到一線

後方的物資運輸主要依靠20噸級的CH47和更大的MH53承擔


毛子走的路子實際上是重型直升機重型化的路子,Mi17無論在重量還是體積上都比UH60大一圈,主要負擔後方輸送任務,在某種意義上還是MI26之類的中型版,在使用方面和Mi26具有一定的重疊


2、直升機差異

2.1-先說Mi17,請注意,從照片上看,Mi17的特點是大機艙、蚌式尾艙門,機艙內可以儲藏大量物資,內部空間大,依舊帶有很大的運輸直升機的特徵

這在平時和二線運輸時的確比UH60有更大優勢


但請注意,在承擔戰場突擊任務時,Mi17可運載的兵員數實際上和UH60一樣,都是12個人,沒有優勢

而且在戰場突擊時,後開的蚌式門不會開啟,士兵還是通過兩側的艙門離機,而MI17的艙門比UH60小,上下反而不方便


2.2-而且從結構上看,MI17的尾槳位置很高,維修不便。另外,高尾撐迫使起落架採用前三點,統統安裝在機體下。這樣起落架的軸距較 短,在不平地面的穩定性稍差。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汶川地震救災現場,UH60可以直接飛到一線,而MI17隻能在遠離震源的地方著陸


2-3-從動力系統上說,UH60的動力更加充沛,這也就是為什麼UH60在青藏高原上可以任意飛,而MI17隻有最新的高原版才能上西藏的原因


2-4部署能力差異,UH60高度低,可以裝進C130之類的運輸機直接運到一線

而MI17過大的體積,只能拆開才能裝上運輸機,到達現場後要重新組裝,費時費力


綜上所述,在使用、任務彈性等方面,UH60都要優於MI17

MI17的優勢在於便宜,只有UH60的一半價錢,而且毛子的東西比較粗糙,維修方便

據說阿富汗戰爭時期,毛子發現MI17的旋翼出現了問題,就拿下來用錘子敲直,然後繼續裝上去用

⑹ 米格17是戰斗機還是直升機

直升機叫米-17
戰斗機米格-17是殲5的原型
米-17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槳中型運輸直升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它取的綽號為「河馬」-H(Hip-H)。

米-17於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覽會上首次展出,1983年開始出口。該機採用米-8的機體和加大了功率的米-14的動力裝置。在法國布爾歇展出的樣機(SSSR-17718)是與米-26一起由莫斯科飛往巴黎的。

米-17是在米-8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型,與米-8幾乎相同,但米-17的尾獨立核算在垂直安定面的左邊,與米-14相同。從外表上看,米-17的發動機短艙較短,只是座艙前左側艙門中點上方的進氣口靠前了,重新設計了每側噴管前的小噴嘴。米-17裝兩台TV3-117MT渦輪軸發動機,單台起飛功率為1454千瓦(1977軸馬力)。與米-8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兩台發動機的輸出是同步的,可自動保持旋翼的轉速。若一台發動機功率有損失,則另一台發動機輸出增加,自動補償。若一台發動機停止工作時,另一台發動機功率輸出增加到應急功率1640千瓦(2230軸馬力),從而保持直升機繼續飛行。輔助動力裝置借壓縮空氣起動渦輪軸發動機。如果需要,發動機進氣口可安裝導流板,以避免在未預計的降落場地降落時吸入砂石、灰塵等外來物。座艙布局和有效載荷與米-8相比沒有什麼變化。米-17主要有客貨運輸型。可運輸車輛、工程設施和各種貨物,能載24名旅客或裝12副擔架。另外米-17還有兩種改型;

米-17P「河馬」K通信干擾機。1990年在匈牙利軍隊中見到2架。機上的天線陣比米-8「河馬」K的有很大提高。大型32元陣裝在每側主起落架之後垂直分開的壁板上。4元陣裝在尾梁兩側。機艙兩側噴口之下有大型雷達罩。

米-17-1VA「河馬」H1989年法國巴黎航展首次展出。該型在俄羅斯作為航空醫院使用。內部有3副擔架,一個手術台,各種手術和醫療設備,配備1名外科醫生和3名護理人員的位置。該型裝兩台功率更大的TV3-117VM渦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678千瓦(2280軸馬力),爬升率和懸停升限有所提高,但重量和性能沒有什麼變化。

前蘇聯武裝部隊使用大量的米-8和米-17直升機。在阿富汗作戰中也曾大量使用過。米-17於1983年向古巴交付了16架,隨後,安哥拉、朝鮮、尼加拉瓜、波蘭、印度和秘魯等也購買了該機。米-17目前仍在生產。民用出口型單價為550萬美元。

旋翼系統5片全金屬矩形槳葉的旋翼和3片槳葉的尾槳。

機身軍用型駕駛艙兩側裝有裝甲平板。尾梁下面安裝AS0-2人工雷達干擾箔條彈投放器,尾梁前端裝「霍特?布里克」紅外干擾器。

動力裝置兩台克里莫夫設計局TV3-117MT渦軸發動機,起飛功率2×1454千瓦(2×1977軸馬力)。

武器系統裝23毫米的GSH-23機炮。

(除下列數據外,其它均與米-8同)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徑21.29米
尾槳直徑3.90米
旋翼尾槳中心距12.661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動)25.352米
機身長(不包括尾槳)18.424米
機寬2.50米
機高(至旋翼槳轂頂部)4.757米
主輪距4.510米
前主輪距4.281米
客艙容積23米3
重量及載荷
空重(帶設備)7100千克
最大有效載荷
機內4000千克
外吊3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1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30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358千牛/米2(36.5公斤/米2)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50公里/小時
最大巡航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4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正常起飛重量)5000米
(最大起飛重量)36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正常起飛重量)1760米
航程(最大標准燃油,5%余油)
(正常起飛重量)495公里
(最大起飛重量)465公里
航程(帶輔助油箱,正常起飛重量)950公里

⑺ 米17直升機多少錢

米17V5直升機摺合1666萬美元。(印度購買價格)
1900萬(阿富汗購買價格)

首先說明飛機的價格受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制約:
1、購買時間,時間越早,價格越便宜,反之越貴。
2、是否配屬有零件、培訓、後續維修服務以及是否有配屬彈葯。上文中阿富汗就是購買的連培訓在內的全部服務,而印度本身國家就有大量的米17,所以不用培訓。價格就比阿富汗購買的便宜300萬美元一架。
3、飛機型號。

資料:「印度斥資10億美元向俄購買59架米17V5直升機」
資料:美花5.72億美元為阿富汗購30架俄制米-17直升機-中新網

⑻ 米-17直升機的介紹

米-17直升機是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槳中型運輸直升機,分別由喀山和烏蘭烏德兩家航空工廠生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它取的綽號為「河馬」-H(Hip-H)。 米-17於1981年在巴黎航空展覽會上首次展出,1983年開始出口。該機採用米-8的機體和加大了功率的米-14的動力裝置。在法國布爾歇展出的樣機(SSSR-17718)是與米-26一起由莫斯科飛往巴黎的。

⑼ mi17直升機是那國生產的

前蘇聯米里設計局研製的單旋翼帶尾槳中型運輸直升機,分別由喀山和烏蘭烏德兩家航空工廠生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5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8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0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