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班牙小麥是玉米
Ⅰ 玉米又叫什麼
玉米別稱:包穀、包蘆、玉茭、苞米、棒子、粟米、玉蜀黍、玉茭、玉麥、蘆黍。
玉米(Zea maysL.)是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苞谷、苞米棒子、玉蜀黍、珍珠米等。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分布於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
玉米在中國糧食作物中總產量僅次於水稻和小麥。與傳統的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強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貧瘠性以及極好的環境適應性。
玉米的營養價值較高,是優良的糧食作物。作為中國的高產糧食作物,玉米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等的重要飼料來源,也是食品、醫療衛生、輕工業、化工業等的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
(1)為什麼西班牙小麥是玉米擴展閱讀
我國從漢代就有「五穀」的稱謂。它們是:稻、禾(粟)、稷(高粱)、麥、菽(豆類)。但其中沒有玉米,原因是玉米的發源地不在中國。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西班牙人從美洲帶回玉米,稱它為「印第安種子」,後來很快傳遍世界各地。
16世紀,玉米傳入中國,那是外國人給中國皇帝的貢品,所以稱它為「御麥」。因為它來自西方,當時人們稱它為「西番麥」,後改稱為玉米。
由於玉米資源極為豐富、廉價且易於獲得,它們還具有許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提高免疫力和抑菌殺菌等,其具有廣闊的開發及應用前景。
Ⅱ 為什麼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小麥
因為非洲氣候導致的,小麥對水要求較高,而且小麥生長早期需要低溫環境,所以沒法種植小麥.而玉米對水分要求較低,只需要是關鍵生育期進行澆水即可,而且玉米品種中本來就有夏玉米,可以忍受高溫天氣.
Ⅲ 小麥和玉米從哪引進的
我認麥栽培歷史早於玉米
麥起源於東新月沃土伊拉克北部曾發現世界古麥八千歷史自五千前起麥已經印度、英、西班牙等栽培麥栽種四千歷史早種春麥春秋代始種冬麥
玉米原產於墨西哥或美洲栽培歷史估計已4500~5000其起源進化程仍定論1492哥倫布古巴發現玉米知道整南北美洲都栽培1494玉米帶西班牙逐漸傳至世界各玉米栽培已400歷史,估計傳入間1511前
Ⅳ 為什麼動物飼料的原料是玉米而不是小麥 如果知道的話可以幫助分析一下營養成分的差別嗎
小麥與玉米的營養價值差異及小麥替代玉米的可行性
作者:洪 平 ,鄔本成 來源:本站原創 文章點擊數:31
洪 平 ,鄔本成,劉春雪, 杜 莉,李小麥
(安佑研究院、天津安佑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玉米作為主要的能量飼料,主產區有東北產區和華北黃淮產區,它在飼料配方中佔40%以上。而小麥作為能量飼料,主產區集中在華北黃淮地區,目前北方廣大農村,余糧存貯量很大,隨著小麥夏收順利完成,目前小麥的價格要低於玉米,一些養豬場、養戶要求試用小麥代替玉米養豬。在小麥價格比玉米低的地區,完全可考慮用小麥來代替玉米進行飼喂生長豬,肥豬生長速度快,飼料報酬高,經濟效益顯著。採用經濟有效的加工手法和生物技術可以提高小麥的飼用價值,同時研究小麥在動物飼料不同階段的合理比例是目前國內動物營養界深入研究的課題。
1小麥和玉米的營養差異
1.1小麥的主要成分
小麥蛋白質含量比玉米高,但氨基酸組成則與玉米差不多,能量比玉米低。小麥的消化率與玉米差不多,總可消化營養分亦與玉米相近。礦物質含量中,鈣、磷、錳等比玉米稍多,但維生素方面,胡蘿卜素、維生素D均不足,維生素B1多,維生素B2少,煙鹼酸比玉米多。但小麥中含有一定的抗營養因子-NSP(非澱粉多糖),水溶性的NSP是小麥的主要抗營養因子,它影響了小麥在畜牧生產中的應用效果,因此加強對小麥NSP的抗營養機理研究,降低其抗營養作用,成為提高動物採食量、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生產效率的主要手段。
1.2玉米的主要成分
玉米是常見穀物中能量最高的一種飼料原料,油脂是小麥與大麥的兩倍,但與小麥相比蛋白質及纖維、礦物質含量較少。亞油酸含量高達2%,是谷實類飼料中含量最高者。如果玉米在日糧中的配比達50%以上,僅玉米即可滿足豬對亞油酸的需要量。氨基酸不平衡,賴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維生素中脂溶性維生素E較多。
2小麥的飼養特性
2.1適口性
小麥對豬的適口性優於玉米,在商品豬日糧可部分替代玉米。家畜對小麥的適口性良好,但因其粒小且硬,所以給予豬時應粉碎2.5毫米為佳,粉碎太細適口性反而不好。
Conha(1997) 也指出,小麥對豬的適口性比玉米強。但是由於小麥澱粉的粘性比玉米強,如果將小麥粉碎過細,豬採食時就會產生糊口而使其適口性變得很差。長期大量食用過細小麥可誘發胃腸道潰瘍等疾病,且粉碎過細,吸水後易形成麵筋而影響消化吸收。小麥澱粉的糊化溫度是籽實中最低者,約為53℃~64℃,玉米約為61℃~72℃。小麥蛋白質含量高,可節約部分蛋白質飼料,降低背膘厚,而且不飽和脂肪酸比玉米低,可改善酮體品質,尤其後期肥育豬,必須通過外源的復合酶制劑才能提高豬對小麥的消化率。小麥比玉米的黴菌毒素含量低,今年南方地區由於洪水的影響,玉米受黴菌毒素污染比小麥更嚴重。
2.2小麥在豬飼糧中的使用量
武英等(2003)用30%小麥代替玉米,每增重1千克體重飼料成本降低3.11%~4.14%;丁超等(2007)對中豬用50%的小麥代替玉米,日增重比試驗組高91.1克,節約飼料成本45元左右;李占榮(2004)等表明,在添加復合酶制劑的情況下,小麥等量替代玉米以45%最佳。
小麥在豬飼糧中的適宜用量比例決定於豬的年齡、生理階段、飼料組成、飼養水平等因素。豬的年齡越小,需要飼糧中含必需脂肪酸和蘇氨酸的比例越高,小麥的用量比例宜少; 生長豬飼糧中小麥用量宜少,肥育豬飼糧中小麥的用量可多,哺乳母豬用量宜小;豬飼糧以優質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作蛋白質源時,小麥的用量比例可適當放寬;養豬生產水平低時小麥用量可大。在豬飼料中,小麥替代玉米的一般比例為:小豬10%~20% , 中豬20%~40 % , 大豬40%~60%,懷孕母豬20%~30%。小麥要逐漸加量替換,不能一次性換完,否則豬會對突然更換原料而引起應激,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小麥作豬飼糧的加工要求
豬對飼料粉碎粒度的要求,一般是仔豬要求粒度細,隨著豬年齡的增長而加大飼料的粒度。因為小麥粉碎過細會形成粘狀物而影響採食量和可消化性,故其粉碎粒度應大於玉米等能量飼料。Seerly 等(1998年) 研究表明, 斷乳仔豬飼糧中小麥的粉碎粒度以0.83~0.98毫米的細粒為好,30~55千克生長豬採用0.86~0.89毫米的細粒和1.41~1.71毫米的中粒均可,而55~100千克肥育豬宜採用1.71~2.3毫米的粗粒。
4小麥成本和地域優勢
從飼料成本方面來看,今年6月份玉米在江蘇地區價格最高一噸2080元,廣東及南方地區要2200多元一噸,而小麥價格穩定,維持在每噸1900元左右。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當小麥價格比玉米每噸低60元時,可用小麥代替玉米,當小麥價格比玉米價格每噸低100元時,可用小麥大量代替玉米,同時添加小麥酶制劑。每用1%的小麥可以節省配方成本2.4元,假如使用40%的小麥,每噸料可以節省96元。並且小麥與玉米存在季節差異,可以分季節使用添加。
5結語
用小麥代替玉米喂豬,可解決養豬業完全需要外地調進玉米的矛盾,並且在玉米價格和小麥價格失衡時,或在玉米短缺地區,就地取材,使用小麥型日糧加小麥專用酶,達到降低飼料成本,增加養豬效益是可行的。(參考文獻略)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畜牧招商網--今日畜牧獸醫 www.zgxmzs.com 。
Ⅳ 為什麼美國人做的玉米餅和墨西哥的截然不同
在中國,墨西哥移民少之又少,所以我們也碰不上幾家墨西哥菜館,對墨西哥菜的印象大概就只有肯德基已經下架的墨西哥雞肉卷。
不過墨西哥卷餅和肯德基炸雞一樣,都是屬於美國20世紀的創新產品,墨西哥當地很少見到墨西哥卷餅。那真正墨西哥菜有什麼?
墨西哥菜的「兩大件」蘸牛油果醬是比較常見的吃法
整片的玉米面餅的吃法:
在家常菜中,一般是做幾個菜,然後玉米餅當作主食。
在外面餐館,則在玉米餅上鋪滿肉類,蔬菜(洋蔥、西紅柿、彩椒),腌辣椒和醬料,這樣就成了墨西哥的標志美食塔可(Taco)
Ⅵ 為什麼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小麥
因為非洲氣候導致的,小麥對水要求較高,
而且小麥生長早期需要低溫環境,所以沒法種植小麥。
而玉米對水分要求較低,只需要是關鍵生育期進行澆水即可,
而且玉米品種中本來就有夏玉米,可以忍受高溫天氣。
Ⅶ 西班牙和墨西哥食物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是墨西哥普遍使用玉米產品(玉米面團/咖喱,玉米餅,玉米粉蒸肉,波佐爾玉米粥,飲料等)和辣椒。西班牙食物使用的食物少(或不多)。部分原因是大多數辣椒原產於墨西哥(玉米也是如此),因此種類繁多。
西班牙的香腸和乳酪品種也比墨西哥豐富(類似於法國和義大利),但是墨西哥還是各種香腸和乳酪以及其他乳製品的大量消費者,這些殖民地時期通常是西班牙的文化起源。西班牙人傾向於使用無需烹飪即可食用的干腌香腸,而在墨西哥,需要烹制的新鮮生香腸則更為常見(我更喜歡後者,因為它與新鮮大蒜,胡椒粉等混合在一起。 -它給人的味道很咸,在腌製版中卻沒有。但是,在這兩個國家都可以找到這兩個國家,在一個國家中,另一個國家中另一個國家更為常見。我在一個殖民地時代的墨西哥小鎮三明治店裡買了我有史以來最好的香腸,這個三明治店的一家人世代相傳。他們飼養自己的豬,並以老式方式製作香腸。
Ⅷ 玉米和小麥哪個在地球上出現的更早
我認為小麥的栽培歷史早於玉米。
小麥起源於中東的新月沃土。在伊拉克北部就曾發現了世界最古老的小麥,有八千年歷史。自五千年前起小麥就已經在印度、英國、西班牙等地栽培。小麥的栽種在中國有四千年歷史。最早種的是春小麥,到了春秋時代開始種冬小麥。
玉米原產於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歷史估計已有4500~5000年,但其起源和進化過程仍無定論。1492年哥倫布在古巴發現了玉米,以後知道整個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他把玉米帶回西班牙後,逐漸傳至世界各地。中國玉米栽培已有400多年歷史,估計傳入的時間當在1511年前。
Ⅸ 玉米是什麼朝代進入我國種植的
玉米是明朝進入中國的。
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明代時期,我國歷史文獻才有對被稱為「玉蜀藜」的玉米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的時候是1531年,而這一年份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所以有很多專家學者推測玉米是經過哥倫布之手,才有機會傳到世界各國的,當然也包括中國。而且不到兩百年,玉米已經在我國二十幾個省份中有廣泛地種植了。
(9)為什麼西班牙小麥是玉米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麥的5-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
玉米還有美容瘦身的作用,與大豆、小麥相比,玉米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因而玉米製品越來越受到健身以及減肥人士的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
Ⅹ 為什麼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是玉米而不是小麥
因為非洲氣候導致的,小麥對水要求較高,而且小麥生長早期需要低溫環境,所以沒法種植小麥。而玉米對水分要求較低,只需要是關鍵生育期進行澆水即可,而且玉米品種中本來就有夏玉米,可以忍受高溫天氣。希望這答案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