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種墨西哥辣椒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種墨西哥辣椒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18 20:36:33

❶ 辣椒種植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回答種植辣椒的株距一般為25-30cm,行距一般為50-60cm。不同品種的辣椒密度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辣椒的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每個穴內種單株或者雙株,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內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晚熟品種株型、株幅較大,定植密度應適當縮小。

❷ 辣子的種植行距和株距

辣椒種植株距30厘米,行距35厘米,畝保苗5300株。

施足底肥。每畝有機肥40公斤,磷酸二銨25公斤,辣椒專用復合肥4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做底肥,耕層在20厘米以上,要精細耙耱,鎮壓,地塊要細碎平整,做到地平地綿,上虛下實。

辣椒移栽工作從4月20日開始,5月10日前結束。株距30厘米,行距35厘米,膜寬0.7米,一膜兩行,膜間距30厘米,畝保苗5300株,移栽後立即配合碧卡根聰聰生根劑澆水。

❸ 辣椒生長最佳株距是多少

你好,辣椒生長的最佳株距為40cm。

辣椒品種不一樣,密度也不一樣。一般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採用雙株或一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❹ 辣椒的種植方法_如何種植辣椒

辣椒(學名:Capsicum annuum),又叫牛角椒、長辣椒、番椒、番姜、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種茄科辣椒屬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如何 種植 辣椒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辣椒的種植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辣椒的栽培技術
原產於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清陳淏子之《花鏡》有番椒的記載。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成為一種大眾化蔬菜。辣椒是中軸胎座。辣椒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狀披針形,花白色。果實大多像毛筆的筆尖,也有燈籠形、心臟形等。果實未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為紅色或黃色。一般有辣味,供食用和葯用。

一般所稱的“辣椒”,是指這種植物的果實。別名又有紅海椒、大椒、辣虎、廣椒、川椒。最辣的是印度魔鬼椒。辣椒以果實、根和莖枝入葯。6~7月果紅時採收,曬干。

辣椒也是一種很有刺激性的食物,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四川人吃辣是出了名的,辣椒不僅僅是它的辣味能夠刺激我們的食慾,對於溫胃驅寒都有很大的功效,對於治療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辣椒的生長特點
辣椒辣椒生育初為發芽期,摧芽播種後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坐果後到拔秧為結果期。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芽需要5~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溫,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時會造成落花落果。辣椒對條件水份要求嚴格,它即不耐旱也不耐澇。喜歡比較乾爽的空氣條件。辣椒被水淹數小時就會焉萎死亡,所以地塊選擇要平整,澆水或排水的條件要方便。辣椒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都可以種植,但其根系對氧氣要求嚴格,宜在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透氣性良好的沙性土或兩性土壤中種植。辣椒生育要求充足的氮、磷、鉀,但苗期氮和鉀不宜過多,以免枝葉生長過旺,延遲花芽分化和結果。磷對花的形成和發育有重要作用,鉀則是果實膨大的必需元素,生產中必須做到氮、磷鉀互相配合,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搞好追肥,以提高產量和品質。

辣椒根系不發達,主要表現為主根粗,根量少,根系生長緩慢,直到2~3真葉時才有較多二次側根。根群主要分布在植株周圍45厘米、深度10~15厘米的土層中。露地栽培時株高多為40~60厘米。辣椒花為雌雄同花的兩性花,自花授粉,天然雜交率在10%左右,為常異交植物。果實為漿果,圓錐形,但在植株營養不良、夜溫低、日照弱、土壤乾燥或栽植過密時,果實的肥大會受到抑制,形成小果或僵國果。即使正常果。在土壤乾旱、施肥過多,植株吸收水分受到抑制時,果實也會變短。辣椒種子呈扁平狀,微皺,腎狀,淡黃或乳白色。種子壽命一般性5~7年,但使用年限僅為2~3年。

辣椒的育苗技術
整地

辣椒辣椒生長期長,根系弱,為使其不斷開花結果,必須有良好的土壤條件和營養條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畝施廄肥5000kg,可摻施過磷酸鈣15kg~20kg,短灌、短排作溝渠,溝溝相通,使雨後田間不積水。 積水過多容易造成死苗,壞苗。

積水定植

辣椒適期定植,促早發根。早發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後管理的主要原則。辣椒又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淺覆土,以後逐漸培土封壟,定植後只依靠乾旱蹲苗會損傷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定植密度

辣椒株型緊湊,適於密植。試驗證明,辣椒密植增產潛力大,尤其一直生長到秋季的青椒。適當密植有利於早封壟,由於地表覆蓋遮蔭,土溫及上壤濕度變化小,暴雨後根系不至於被暴曬,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產密度為每畝3000~4000穴(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採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同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都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育苗

1.種子處理:育苗一般在 春分 至 清明 。將種子在陽光暴曬2天,促進後熟,提高發芽率,殺死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鈉,或300~400倍的高錳酸鉀。或1%硫脲浸泡20~30分鍾,以殺死種子上攜帶的病菌。反復沖洗種子上的葯液後,再用25~30度的溫水浸泡8~12小時。

2.育苗播種:苗床做好後要灌足底水,再噴用綠亨一號3000倍進行消毒。然後撒薄薄一層細土,將種子均勻灑到苗床上,再蓋一層0.5~1厘米厚的細土覆蓋,最後覆蓋小棚保濕增溫。

3.苗床管理:播種後白天氣溫25~28度,地溫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後,要趁葉面沒有水時向苗床撒細土0.5厘米厚。以彌縫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應,但又不能使土壤過濕。辣椒高度到5厘米時就要給苗床通風煉苗,通風口要根據幼苗長勢以及天氣溫度靈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煉苗。煉苗要逐步進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長,可以噴灑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壯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縮節胺。秧苗弱黃可噴天達2116定植前用病毒靈或植病靈等灌根帶葉面噴灑,對病毒又較好作用。

管理

辣椒喜溫、喜水、喜肥,但高溫易得病,水澇易死秧,肥多易燒根。整個生育期內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後採收前要促根,促秧;開始採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進入高溫季節後要保根保秧,防止敗秧和死秧;結果後期要繼續加強管理,增產增收。

1.開始採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溫低、根系弱,應大促小控。即輕澆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緩苗水輕澆,可結合追少許糞水,澆後及時中耕,增溫保墒,促進發根,蹲苗不宜過長,約10天左右,可小澆小蹲,調節根秧關系。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追肥,提高早期產量,追肥以氮肥為主,並配合施些磷鉀肥,促秧棵健壯,防止落花,及時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莖上的側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這一階段氣溫逐漸升高,降雨量逐漸增多,病蟲害陸續發生,是決定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為防止早衰,應提前採收門椒,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度,促秧攻果,爭取在高溫季節封壟。進入盛果期,封壟前應培土保根,並結合培土進行追肥。

如此可愛的辣椒(10)3.高溫季節及其以後的管理

高溫雨季易誘發病毒病,落花落果嚴重,有時大量落葉。因此,高溫乾旱年份必須灌在旱期頭,而不能灌在早期尾,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抑制病毒病的發生與發展。雨後施少量化肥保秧,還要及時灌溉,防止雨季後乾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溫季節應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噴800~1000倍矮壯素3~4次,有較好的保花增產效果。

4.縮果後期的管理

高溫雨季過後,氣溫轉涼,青椒植株恢復正常生長,必須加強管理,促進第二次結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後期產量,應及時澆水,並結合澆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補充土壤營養之不足。

注意要點:

1.春辣椒的苗齡在110天左右,有的可達到150天以上,在北方地區,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才能定植。辣椒本身高產穩定,但是一些地方出現減產現象是因為品種退化。抗病力較差,病害嚴重造成,種植地塊要選擇在近幾年沒有種植茄果蔬菜和黃瓜、黃煙的春白地。剛剛收過越冬菠菜的地塊也不好。定植前7天左右,每畝地施用土雜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75公斤,碳酸氫氨30公斤作基肥,按照70厘米行距開溝,整平、起壟、覆膜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公分株距,兩個相臨行錯開放苗,每穴栽一棵。每667平方米2500-3000穴。

2.定植後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間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發棵。次間要注意澆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後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並結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護根系防止倒伏。進入盛果期後管理的重點是壯秧促果。要及時摘除門椒,防止果實墜落引起長勢下衰。結合澆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並再次對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澇。要結合噴施葉面肥和激素,以補充養分和預防病毒。

3.辣椒生長期對多種除草劑敏感,尤其是2.4D乳油,噴施農葯不當會對辣椒產生嚴重葯害。

採收

一般花謝後2~3周,果實充分膨大、色澤青綠時就可採收,也可在果實變黃或紅色成熟時再採摘。注意盡量分多次採摘,連果柄一起摘下,留較多果實在植株上,可提高產量。

殘株再生

辣椒殘株可以再生栽培,辣椒苗能更快生長,結果的時間加快了不少。

一、剪株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在辣椒採收結束,植株剛進入衰老期時,將辣椒殘株在離地15-20厘米高處剪去頂冠,挖起辣椒老蔸,植於保護地進行再生辣椒苗的培育。

二、培育再生苗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育苗。苗床寬1.3-1.5米,深30-35厘米,長度不限。床內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腐熟堆廄肥2000-2500公斤,過磷酸鈣40-45公斤,生石灰30-35公斤,與表土混勻,再潑施人、畜糞水2500-3500公斤。床面“乾燥”後,整細整平。將辣椒殘株栽在床內,株行距以8厘米×10厘米為宜。栽植後視土壤干濕情況,667平方米施糞水1500-2500公斤,以利生長新根。然後用竹片按0.4米左右的間距在床面上做成小拱棚,中心高度離床土約0.5米,上蓋塑料薄膜,四周壓嚴。床內溫度要保持20-25℃,越冬期若遇霜雪天氣,應加蓋雙層膜或在膜上覆蓋稻草等保溫,膜內相對濕度一般要保持在60-70%;若膜內壁無水珠,床土發白變硬,應及時澆水。開春後,辣椒殘株再生苗生長加快,應及時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4-5公斤,稀糞水3000-4000公斤,每隔15天左右追施1次。當苗長到5-6片真葉時,逐漸揭膜煉苗3-5天,即可移栽。

三、移栽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3年以上未栽培茄果類蔬菜的地塊,深翻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優質腐熟堆廄肥3000-350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草木灰125-150公斤作底肥。選陰天或晴天的下午移栽。移苗時連根帶土挖株,栽植行距70-80厘米,穴距30-35厘米,每穴栽2株。栽後壓實畦土,再澆定根人、畜糞水。

四、田間管理

1、追肥澆水:移栽後,直到開花前,要輕施、勤施清淡畜糞水,以保持苗壯葉綠,促進花芽分化。從第1朵花開放到第1、2個分杈均已坐果期間,一般都要控制追肥,否則會因氮肥過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當第1層青熟果實接近採收,第2-3層果實正逐漸長大時,為使果實和植株繼續生長,迅速膨大,應及時追施速效肥料1-2次,一般每次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5公斤,人、畜糞水4000-4500公斤,以保證植株不脫肥。大量採收階段,養分消耗量大,必須採取勤追猛促的方法,可每隔4-5天追施1次腐熟人、畜糞尿(每次667平方米用500-750公斤,加水3-4倍),在清晨或傍晚潑澆。因此時進入盛夏,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故潑澆時務求濕透,保證植株順利越夏。轉入秋涼後,正是秋椒大量坐果時期,每667平方米應追施尿素5-7.5公斤和清糞水3000-4000公斤,隔5-7天再施1次,使頂部果實仍能正常生長,保證後期高產。

2、中耕培土:再生苗移栽成活後,可淺鋤1-2次。生長前期,著重中耕培土1次,到封行以前,再在行間粗鬆土1次,同時要高培土,使行間溝深達30-35厘米,以利排水和抗倒伏。

3、防治病蟲:及時治蚜是預防、減輕再生辣椒苗病毒病的關鍵。移栽成活後發現蚜蟲,即用除蟲精1000倍液加樂果800倍液混合噴灑,做到見蚜就噴葯。發現白粉病可用粉銹寧1000倍液,每隔半月噴1次,連噴3-4次。炭疽病可用百菌清500-600倍液噴治,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中、後期還應注意防治鑽心蟲(煙青蟲),可噴敵殺死2500倍液或速滅殺丁2000倍液。

五、採收

採收再生青椒時不可一次摘盡,一般只採收青熟果的2/3,同時採摘青椒不可過嫩,以果實表現皺褶減少或果皮色澤轉深,光潔發亮為准。否則影響產量,且辣味不濃。紅椒不可過熟,轉紅就摘,過熟不僅水分喪失,同時品質、產量也相應降低,不耐貯存。採收在早、晚進行,中午採摘,果柄易脫落,容易傷株。

辣椒的病害防治
青枯病

辣椒發病特徵:

植株發病時,病株頂部葉片白天枯萎,陰天或早晚恢復,2~3天後葉片保持綠色但全株枯萎。切開病莖,導管呈褐色,將切口浸在水中,從切口處流出白色混濁的菌液。

發病規律:

辣椒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在土溫達到20℃~25℃時,氣溫達到30℃~37℃時,土壤含水量達25%以上時發病嚴重。當大雨驟晴,氣溫迅速升高,濕度大,蒸騰量大時,病菌活動旺盛,病株增加,為害嚴重。病菌在土壤酸鹼度為6.6時適宜發育。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調整土壤酸鹼度,畝施石灰50~100公斤;

3.實行輪作,防止重茬或連茬;

4.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在穴內撒施石灰粉;發病初期可用100~200PPM農用鏈黴素或春雷黴素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濕土壤,連續防治3次,灌根每10~15天一次,連續2~3次。

疫病

發病特徵:

在整個生育周期皆可發病,苗期染病,多發生於莖基部,苗期發病,莖基部呈暗綠色水浸狀軟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有的莖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葉片染病,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3厘米,邊緣黃綠色,中央暗褐色;果實染病始於蒂部,初生暗綠色水浸狀斑,迅速變褐軟腐,濕度大時表面長出白色霉層,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乾燥後形成暗褐色條斑,病部以上枝葉迅速凋萎。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組織中越冬,卵孢子藉助 雨水 、灌溉水濺射傳播,病菌發育最適溫為23℃~31℃,高溫高濕有利於病菌發生。

防治方法:

1.若辣椒疫病是土壤傳染,防治時必須用農葯灌根。

2.防治的關鍵時間為6月中、下旬?辣椒開花盛期掛果期,一般為澆完頭水後1~2天內進行灌根。

3.有效農葯用25%早霜靈或58%早霜靈錳鋅,濃度為500倍液灌根,每穴灌0.3~0.4斤效果最好。

白粉病

發病特徵

辣椒白粉病由子囊菌亞門真菌鞭靼內絲白菌引起,葉片,老葉、嫩葉均可染病。在田間主要靠氣流傳播蔓延。稍乾燥條件下該病容易流行。病葉正面初生褪綠小黃點,後擴展為邊緣不明顯的褪綠黃色斑駁。病部背面產出白粉狀物,嚴重時病斑密布,致使全葉變黃,大量脫落形成光稈,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防治方法

1.種植時選擇抗病性較好的品種並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2.種植前深翻土壤,噴灑新高脂膜800倍液殺菌消毒、保溫保墒。

3.在辣椒的各個生長期要適時噴灑辣椒壯蒂靈,增強體內營養輸送,提高辣椒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

4.發病初期噴灑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並加施新高脂膜,效果尤好。

臍腐病

臍腐病即果實臍部受害,初呈暗綠色水漬狀斑並迅速擴大,病部皺縮,後期表面凹陷。常因寄生其他病菌而變黑或腐爛。臍腐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高溫乾旱,土壤水分供應不足,辣椒植株鈣元素供應不平衡,導致果實缺鈣。另外,偏施氮肥也會影響植株對鈣的吸收,導致果實缺鈣產生臍腐病。當土壤中含鈣量在0.2%以下時容易發生該病。防治臍腐病可用1%的過磷酸鈣溶液或0.1%的氯化鈣溶液噴霧。

猜你喜歡:

1. 辣椒的種植方法

2. 盆栽辣椒的種植方法

3. 青椒的種植方法

4. 露地辣椒如何種植

5. 冬季大棚辣椒如何種植

❺ 辣椒播種時間和技術

辣椒屬於茄科辣椒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四川,貴州,湖南,雲南,陝西等地區。辣椒適應性強,生長期長,國內栽培普遍,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辣椒素,有促進食慾,幫助消化的功能,種植辣椒的經濟效益很好。

辣椒的種植時間

種植干辣椒一般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份進行定植。種植青辣椒在11月—第二年元月上旬播種育苗。

辣椒種植方法

1、播種育苗

培育壯苗是垃圾高產的關鍵,採用溫床育苗或者塑料薄膜苗床育苗。每畝用種200—250克。播種後苗床保持白天溫度在25—28℃,旺盛溫度20—22℃,土壤濕度90%。出苗後猛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晚上15—16℃,4—5片真葉時逐漸揭開覆蓋物,使幼苗適應露地氣候。苗期要注意補充肥水和防治病蟲害等。

2、整地、施基肥與定植

翻犁耕地,每畝施入堆肥400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10—15公斤作為基肥,定植行距33—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窩定植2—3株。定植的辣椒苗以110—120天的秧苗,具有8—13片真葉為好。採收青椒的每畝定植5000—7000株。

3、田間管理

肥水管理:辣椒定植緩苗後應該星期,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尿1000公斤作為提苗肥。第一層辣椒座住後,每畝施人畜糞尿3000公斤加尿素3—5公斤作為穩果肥,採收第一次後再每畝施人畜糞尿3000公斤加尿素3—5公斤,採收第三次辣椒後再追一次肥料。追肥結合澆水,高溫和乾旱時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後及時排水。

防治落花落果:溫度過高過低是引起辣椒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氮肥過多、栽植過密,光照不足等都會引起辣椒落花落果。在開花時期噴灑對氯苯氧乙酸(PCPA)百萬分之25—30的溶液對防止落花有一定的效果。

4、採收

辣椒作為鮮辣椒採收的,在距離花凋謝後20—25天,果實充分長大,辣椒綠色加深,辣椒變硬有光澤就可以採收。作為干辣椒的,就必須採收紅熟的果實。

❻ 辣椒種植間距多少合適

苗床寬一般1.5-1.7米為宜。

辣椒對溫度的要求介於蓍茄和茄子之間。種子發芽適溫為23-30℃,低於15℃則不能發芽。辣椒幼苗要求較高的溫度,溫度低,生長緩慢。開花結果初期白天適溫為20-25℃,夜間為15-20℃,結果期土溫過高,尤其是強光直射地面,對根系生長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燒病。

辣椒忌連作,也不能與茄子、番茄、馬鈴薯、煙草等同科作物連作。栽培辣椒地塊,要排水良好,排灌方便,並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閑凍土,以改良土壤,消滅越冬害蟲和病菌孢子。

定植前再整地,表土仍保持較大土它,以便透氣爽水,對防止落花、落營和落葉有良好的作用。長沙菜農對種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溝高畦、破老底;土平它大、水暢流」。

畦寬一般是1.3-1.7米(連溝),栽植2-3行。也有寬畦2.3-2.7米,在畦上橫向栽植的。作畦的同時,每畝施腐熟廄肥50-80擔,過磷酸鈣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

(6)種墨西哥辣椒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擴展閱讀:

葯理作用:

辣椒鹼在大鼠右側前肢橈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處進行處理,可阻斷針刺效應。脊髓後角的P物質含量,處理側比非處理側減少約55%。另外,辣椒鹼950mg/kg連續給予,在15d時,其未處理側P物質也減少,針刺鎮痛作用消失。辣椒鹼能劑量依賴性地(1-100nmol/L)引起人紅細胞溶血。

含5%辣椒或15mg%辣椒鹼與無膽鹼食物一起喂飼大鼠,可使肝臟中性脂質的增加較對照組少。在體外鼠傷寒沙門菌試驗中,從辣椒中得到的含油樹脂類物質有較弱但明確的致突變活性。

辣椒的價值: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辣椒酊或辣椒鹼,內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食慾、改善消化的作用。動物試驗(巴索夫胃痿狗)證明,辣椒水的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加強胃的運動。

用各種辣椒製成的調味品,人口服後,可增加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大劑量口服可產生胃炎、腸炎、腹瀉、嘔吐等。曾有報告辣椒對離體動物腸管有抑制及解痙作用。

2、抗菌及殺蟲作用

辣椒鹼對蠟樣芽胞桿菌及枯草桿菌有顯著抑製作用,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無效。其枝、葉並無抗菌作用,僅對結核桿菌有很輕微的抑制。10%-20%辣椒煎荊有殺滅臭蟲的功效。

3、發赤作用

外用作為塗擦劑對皮膚有發蘇作用,使皮膚局部血管起反射性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旺盛。酊劑可用於凍瘡;但也有人認為,辣椒僅強烈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溫暖感,對血管則很少影響,高濃度也不發泡,故不能視為發赤劑。

4、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辛辣物質(生薑、胡椒,特別是辣椒)可刺激人舌的味覺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上升(特別是舒張壓),對脈搏無明顯影響。

辣椒鹼或辣椒制劑對麻醉貓、犬靜脈注射可引起短暫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及呼吸困難,此乃刺激肺及冠脈區的化學感受器或伸張感受器所引起。對離體豚鼠心房則有直接的興奮作用,對大鼠後肢血管也有收縮作用。

5、其他作用

國外曾報道,食用紅辣椒作調味品(品種不明)的食物3周後,可使血漿中游離的氫化可的松顯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還能降低纖維蛋白溶解活性。地上部分的水煎劑對離體大鼠子宮有興奮作用。

❼ 辣椒種植的基本方法

1、播種季節與品種的選擇:冬春辣椒可在8—12月播種,9月至笠年1月定植,40天後可開始採取。熱區一般主栽冬播冬植,適銷對路的優質品種為主。

8、整枝與防落花

牛角椒類,行單桿整枝僅保留分叉,打去分叉以下側枝可促進上部枝葉的生長和開花結果,提高單株產量;而甜椒類品種多採用雙桿整枝法,形成二叉分枝,保留分叉及第一側枝,以下側枝全部去掉,少數用三稈整枝,保留分叉,第一、第二側枝。

辣椒生育期間遇不適宜環境如溫度過高過低,雨水太多或過分乾旱,施用氮肥過多,都易引起落花,生產上應改善管理條件,除創造適宜的生長發育環境外,可使用快豐收、萘乙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生長,保花保果,提高產量和產值。

9、採收

辣椒是一種多次採收的果菜類蔬菜。作鮮菜食用時宜採收青椒,約在花謝15—20天果皮轉翠青色時為採收標准,一般每隔2—3天採收一次,並要遵循少採勤采,采少留多的原則,以果壓樹,延長葉片有效同化時間,提高總產量。

❽ 辣椒在什麼季節種植,幼苗存活率才高

辣椒原產墨西哥,是一種喜溫暖的作物,只要不被凍死,什麼時候種都可以,他對光照不敏感,只要溫度合適都可以種,只是農村的習慣還是春季種上,收到下霜。辣椒種植時間應該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定,因為辣椒具有喜熱的習性,春播和初夏播種最合適,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適當早播會讓辣椒更加充分地生長,多結幾茬辣椒。在廣東地區,辣椒一-年四季都可種植,但最適生長時期是春植和秋植,春植播種期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期為3月中旬至4月上旬,採收期為5~ 7月,秋植的播種期在8月上旬,定植期為9月,採收期為10~ 12月。注意:辣椒生育初為發芽期,催芽播種後-般5~ 8天左右出土, 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為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為開花期。坐果後到拔秧為結果期。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 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芽需要5~ 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苗期要求溫度較高,白天25~30度,夜晚15~ 18度最好,幼苗不耐低溫,要注意防寒。辣椒如果在35度時會造成落花落果。

❾ 產量高質量優的辣椒栽培,都有哪些管理技巧

辣椒起源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墨西哥、秘魯等地,15世紀傳入歐洲,明朝末年傳入中國,現世界各地普遍種植。在中國,辣椒也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居世界首位。初花-盛花結果期:該階段養分需求占整個生長過程的35%,建議在初花期使用果泰百年高鉀型水溶肥5KG、高氮型水溶肥5KG、平衡型水溶肥5KG兌水稀釋至1000倍澆灌即可,另外在出苗到現蕾,由於植株根少、葉小,干物質積累較慢,因而需要的養分也少,約占吸收總量的5%;從現蕾到初花植株生長加快,營養體迅速幼苗定植十天之後,第一次使用少量的有機肥水,比喻動物糞肥,雞糞肥,鴿子糞肥等等,如果是露天種的大面積的可以是人糞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1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0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1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5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1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3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