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清真寺多少錢
『壹』 朝覲要多少錢
1,氣候,因為朝覲時間是按照阿拉伯歷計算,對應我們的時間是有一定差異的,所以季節也會有變化。09年正朝就在11月初到12月中,氣溫大概在24-35度左右,是相對比較舒適的當地的冬季;您需要按自己的朝覲時間,關注當地氣候。
2,環境,朝覲環境經過多年改善,已有很大的改觀,包括住宿營地,機場建設,還有朝覲聖地的設施建設等,基本滿足朝覲需要,也避免了一些危險;
3,報名條件,首先作為穆斯林,你要修好自身的功課,可具體咨詢清真寺管理人員;其次經濟條件要允許,不僅不能有外債,而且要保證家人的生活所需後,才可出行;還有一些條件,也可咨詢清真寺; 朝覲費用30000元/人,不包括到當地的吃飯以及個人要購買相關物品的費用。
4,不僅對中國人,對來朝覲者都很友好,因為朝覲的人都是真主的客人。而且麥加當地均是靠接待朝覲人員為生,發展經濟,所以會很友好。按照目前中國官方組織,以及沙特當地的一些舉措,基本上困難就是個人吃飯要解決,另外就是功課完成的比較多,個人體力要經得起考驗。准備的東西會很多,請參考當地發放的《朝覲手冊》即可。
『貳』 西班牙怎麼會有伊斯蘭教
樓上的大師所說的大部分都對,不過當時從北非侵入西班牙的不是奧斯曼土耳其,而是默罕默德建立的阿拉伯帝國(711年摩爾人侵入後不久,科爾多瓦變成穆斯林占據下的西班牙首府。756年,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的最後繼承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定都,自稱統治者。科爾多瓦城的傑作大清真寺,是西班牙地區最輝煌的東方文化紀念建築。10世紀時,由於獲得哈里發王國的地位,科爾多瓦經歷了一段繁榮時期。作為西方人口最繁盛的城市,科爾多瓦成為伊斯蘭世界最強盛的首都,鼎盛時期清真寺多達300所。11世紀,哈里發王國政治上分裂為兩派。穆拉比兌教派和柏柏爾教的創始派,一神論教派,12世紀時雙方重新和解。1236年,費迪南三世趕走了摩爾人,並且因加盟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亞王國,致使科爾多瓦陷入長期衰落。在查理五世統治時期,皈依基督教的大清真寺被改造成一座教堂。引自科爾多瓦-網路)。
『叄』 西班牙旅遊攻略科爾瓦多大清真寺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Mezquita de Cordoba),位於西班牙南部古城科爾多瓦市內,具有摩爾建築和西班牙建築的混合風格,是西班牙伊斯蘭教最大的神聖建築之一。大清真寺建於8世紀,對於西班牙的穆斯林來說,科爾多瓦是僅次於麥加和耶路撒冷的朝聖之地。原來,和塞維利亞大教堂有異曲同工之妙,大清真寺是穆斯林佔領了科爾多瓦,改建了當時西哥特人天主教會的一半,而後基督徒收復失地,又重新改建了清真寺。
交通
大清真寺位於科爾多瓦市中心,大門右手邊是百花巷,背對瓜達爾基維爾河上的$古羅馬橋$,步行即可到達。或者乘坐3路、7路公交車在San Fernando下車後步行也可到達。
門票
成人8歐元,10-14歲兒童4歐元,10歲以下免費;除周末和節日外的每天8:30-9:30免費,但僅限個人參觀。
開放時間
3月至10月:周一至周六10:00-19:00,周日及節假日8:30-11:30, 15:00-19:00;11月至次年2月:周一至周六10:00-18:00,周日及節假日8:30-11:30,15:00至18:00;彌撒時間為11:00-13:00。
『肆』 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和舊城的簡介
西班牙,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和舊城,文化遺產,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994年擴展。
8世紀摩爾人征服了西班牙,在科爾多瓦建造了三百多座清真寺,以及大量宮殿和公共建築,於是這里成為豪華的康斯坦丁堡。13世紀斐迪南三世時期,科耳多瓦大清真寺被改建成教堂,還建造了許多防禦工事,包括主教城堡和卡拉奧拉碉堡。
科爾多瓦清真寺,又名大禮拜寺,是西班牙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禮拜寺之一。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征服了科爾多瓦,城市被平分成兩部分,供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分別使用。這種奇怪的安排一直持續到公元784年,阿拜德一世決定在這里新建一座清真寺,790年由他的兒子赫司漢姆一世完成。後來赫司漢姆二世將清真寺再度擴大。他在清真寺的東部增加了8個走廊,種植大片的桔林,還修建了4個大型噴泉。1236年科爾多瓦獨立後,清真寺被基督教徒改作教堂,1384年,改建拱門和立柱,一部分建成哥特式建築。1523年,祈禱大廳又按照文藝復興的思路重建。
清真寺平面為長方形,北面大殿為主要建築,東西長126米,南北寬112米,殿內裝飾華麗,有間距不到3米的18排柱子,按南北軸線方向排列,柱為古典式,高3米,上承兩層重疊的馬蹄形卷,用紅磚和白雲石交替砌成。石柱密布,如同柱林。聖龕前是國王禮拜處,上面是復合卷的形式,數層花瓣形卷重疊分布,裝飾性很強,顯示了工匠的卓越技巧。這座宗教建築位於瓜達爾基唯爾的南邊。院子的三個方向有門廊,內有一個塔,與噴泉一樣具有古典風格。建築最突出的特徵是建築者解決了拱門直接支撐天花板這一技術難題。他們使用的兩個附加拱門是嶄新的阿拉伯式樣。清真寺大多吸取了古羅馬,早期克里斯琴和威斯寇斯克的優點。馬掌式的拱門上有大理石或磚楔形拱石,天花板上平貼著木製板。在清真寺中,威拉威斯克薩小教堂最有特色,它首次有了在西班牙建築中很重要的卡里費奧式拱頂。它的大廳的裝飾在卡里費奧式中最為豪華,包括圍著拱門精心鑲嵌的花葉圖案、彩色圓屋頂及獨一無二的裝飾。在小教堂的中心有裝飾華麗的壁龕。規模宏大的科爾多瓦清真寺是科爾多瓦的卡里費特文明(929-1031年)不可替代的證明,包括最美麗的圖案,19個走廊與大廳,重疊的拱門與圓屋頂,還有一片茂密樹林。
科爾多瓦城中心部分保存著伊斯蘭城市的邊界和格局。清真寺周圍是狹窄的白色街道,街道另一端是本城唯一的猶太教會堂,會堂是有摩爾式塔樓的哥特式建築,正面有復雜花葉裝飾。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宮殿里有許多庭院。還有巴洛克風格的哥特式修道院,帶著庭院的鋪滿鮮花的樸素房子。此外還有用宮殿和醫院改建而成的宏偉的博物館,以及鮮為人知的廣場:小馬廣場、花卉廣場和花卉柱廊。還有羅馬時期的卡拉若橋與克里斯琴式的宮殿。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六9:30-14:00; 15:30-17:30;周日及節假日9:30-13:30;周一閉館。
『伍』 耗資5億多美金打造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摩洛哥的國王為何要建造卡薩布蘭卡
網上多數人的答案,對於摩洛哥的國王建造卡薩布蘭卡的原因都解釋為,在國王的夢中,國王曾接獲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寶座應建在水上。」摩洛哥為了實現國王的夢境,耗資5億多美元建造而成。
第三,能當上一個國家的國王,想來必定具有一定的野心,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哈桑二世清真寺是摩洛哥國王的一種權力象徵,是他治理好這個國家後人民給與的反饋,也是他自己的野心的追求。清真寺的建立歷時五年之久,耗費了大量的大理石以及鋼筋等原材料,但清真寺的建立會給子孫後代們留下寶貴的文化建築物。
以上,就是自己單方面的個人理解,對於其中的原因,如果你們也有自己的想法,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
『陸』 世界各國清真寺的數量各是多少
太多了,沒聽說過有統計的。
在中國:2006年,根據中共中央統戰部和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上提供的官方統計數字,中國現有1萬7600多座佛教寺院(包括漢、藏、巴利三大語系的佛教寺院),1500餘座道教宮觀,4600餘座天主教堂、會所,1萬2000餘座基督教堂,清真寺卻有3萬余座。
其他地區的不清楚,另外清真寺也不斷的增加。
『柒』 西班牙歷史(從古至今)
古代歷史 西班牙是一個文明古國,在伊比利亞半島發現了距今約20萬年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還發現有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古代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居住著伊比利亞人,公元前9~前8世紀克爾特人從中歐遷來,進入半島,逐漸與伊比利亞人融合,稱克爾特伊比利亞人。公元前6~前5世紀,半島的東部和南部形成伊比利亞文化,有了文字。後來,腓尼基人和希臘人也在西班牙建立僑居地。公元前 6世紀時,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的南部定居。公元前 218年羅馬帝國興盛並開始進攻迦太基,發生羅馬-迦太基之戰,公元前206年羅馬人佔領加的斯,統治西班牙達兩個世紀。西班牙逐漸羅馬化。
中古歷史 公元 4世紀末 5世紀初羅馬帝國衰落後,居住在中歐的蘇維匯人、西哥特人相繼侵入西班牙。西哥特人瓦利亞( 415~419在位)於415年建立了以圖盧茲為都城的西哥特王國。西班牙逐步封建化。711年阿拉伯人瓜達萊特打敗西哥特人,西哥特王國滅亡。西班牙由倭馬亞王朝哈里發任命的總督治理, 756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731~788)在西班牙科爾多瓦建立後倭馬亞王朝。在阿拉伯人統治西班牙時期,逃亡的西哥特貴族聯合山區人民在半島的北部逐漸形成阿斯圖里亞斯、萊昂、卡斯蒂利亞、阿拉貢、納瓦爾、加泰羅尼亞和葡萄牙等信奉天主教的王國。這些小王國逐漸合並,阿拉貢和加泰羅尼亞於1137年合並,卡斯蒂利亞和萊昂於1230年合並。1469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拉一世與阿拉貢王國的斐迪南二世(1479~1516在位)結婚,1479年兩國合並。羅馬教皇 亞歷山大正式授與伊莎貝拉一世和斐迪南二世「天主教國王」的稱號。這些合並起來的王國進行了長達8個世紀的驅逐阿拉伯人收復失地運動。1492年,天主教國王的軍隊在格拉納達打敗阿拉伯人的最後一個王朝,統一了西班牙。
1492年在伊莎貝拉一世的支持下,C.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此後半個世紀內,西班牙向美洲擴張,建立殖民地,對美洲進行掠奪。國內工商業發展,出現了手工工場。
近代歷史 1516年查理一世繼西班牙王位,1519年又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的王位,稱查理五世。查理一世將王位傳給其子腓力二世。腓力二世在位時期,西班牙的殖民地和領地有美洲大部分土地、菲律賓、荷蘭、加那利、米蘭、西西里、撒丁、葡萄牙和尼德蘭等。1571年西班牙在希臘的勒班陀打敗了土耳其艦隊。1588年,腓力二世派出「無敵艦隊」遠征英國,結果在英吉利海峽遭到慘敗。1580年,腓力二世征服葡萄牙,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在西班牙統治之下。1581年,尼德蘭革命爆發。1609年西班牙承認荷蘭獨立。1668年葡萄牙重新獨立。西班牙日益衰落。1700年查理二世死後無嗣,1701年西班牙發生了爭奪王位繼承權的戰爭(見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14年戰爭結束,法國路易十四之孫腓力五世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1700~1724,1724~1746在位),從此在西班牙建立起波旁王朝的統治。西班牙的經濟逐漸恢復。農業、畜牧業已很發達,工業中心在塞維利亞,擁有近代棉紡織工業,已能生產呢絨、絲綢、毛織品等,煉鐵工業也緩慢地近代化了。16~17世紀是西班牙文學藝術的「黃金世紀」,出現了《唐吉訶德》等世界著名的文學作品。
1807年,法國拿破崙一世佔領西班牙北部和中部的要塞,1808年任命其兄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人民為捍衛民族獨立,於5月2日在馬德里爆發反對法國人的起義 (見彩圖)。起義很快遍及西班牙,各地先後建立新的地方政權「洪達」。1811年A.威靈頓公爵率領的英軍在西班牙游擊隊的配合下,將法軍趕出西班牙。1812年西班牙議會在加的斯通過憲法。1814年國王斐迪南七世(1808,1814~1833在位)復辟,廢除1812年憲法,導致了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之間的長期斗爭。1820年爆發激進主義者 R.del雷戈·伊·努涅斯領導的革命。1833年斐迪南七世去世後,王室發生內戰(見卡洛斯戰爭)。1868年9月爆發革命,女王伊莎貝拉二世逃往法國。1873年 2月11日爆發資產階級革命,阿馬德奧退位,同一天,王宮議會宣布成立共和國(史稱第一共和國)。1874年12月王朝復辟。阿方索十二世(1874~1885在位)執政。1886年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在位)繼位。西班牙此時已完全衰敗。
西班牙歷史 現代歷史 1898年美西戰爭中西班牙失去了最後的殖民地。古巴、菲律賓和波多黎各相繼獨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1931年4月12日,王朝被推翻,阿方索十三世逃往國外,西班牙建立第二共和國(史稱第二共和國)。1936年7月18日F.佛朗哥發動武裝叛亂,得到德國A.希特勒和義大利B.A.A.墨索里尼的軍事援助。經歷3年內戰,1939年4月佛朗哥任國家元首,實行獨裁統治達36年之久。佛朗哥為擺脫在國內外孤立的窘境,在國內對民主勢力作出一些形式上的讓步,1947年通過《王位繼承法》。對外投靠美國,雙方簽訂軍事協定,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去世。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胡安·卡洛斯一世繼承王位。 西班牙歷史 1976年 7月,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任命A.蘇亞雷斯·岡薩雷斯為首相,開始進行改革,制定新憲法,舉行議會普選,承認各政黨和工會的合法地位,實行各民族、地區自治體制,對軍隊進行改革和調整。1978年12月29日,西班牙宣布實行議會君主制。1982年10月28日,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在大選中獲勝執政。政局基本穩定。1985年7月,政府進行改組,F.岡薩雷斯·馬克斯任首相。1986年 6月工人社會黨在大選中再次獲勝,蟬聯執政。西班牙於1973年3月9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捌』 在阿布扎比機場,晚上打的去清真寺和皇宮酒店要多少錢
阿布扎比機場有24小時服務的 A1 巴士,30-40分鍾一班車,單程 4迪拉姆。巴士路線共有9站,從T2 發車,經過 T1,終點是城市候機樓(參閱下圖)。
要去 謝赫扎耶德大清真寺,可以在第3站下車(約25分鍾),清真寺就在東面不遠處(紅星標識)。下車後可以朝東步行過去。清真寺晚上7點已關門,只能在其外圍逛逛,感受這雄偉建築。
『玖』 清真寺在西班牙地區的發展是怎樣的
在西班牙地區,最早的清真寺建於公元785年,它的高大正面布滿西班牙風格的抽象裝飾圖案。正廳擁有10排列柱,開創了使用雙重拱券式立柱的先例,在面向聖地麥加的壁龕上,雕刻著精緻的抽象圖案,可以看出明顯地受到拜占廷鑲嵌藝術的影響。同樣的結構也應用於托勒多的有9個圓頂的清真寺,這個清真寺後來又改成了基督教堂。
『拾』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是怎樣的
西班牙南部地區12世紀時是阿拉伯阿爾摩拉維德王朝的轄地,在科爾多瓦、塞維利亞和格拉納塔等地,興建了許多水平很高的清真寺,如1171年建成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通體布滿弧形線條組成的連續圖案,是伊斯蘭藝術與西班牙摩爾人的藝術互相滲透的範例。
科爾多瓦大清真寺的拱柱 西班牙科爾多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