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海戰叫什麼戰役
Ⅰ 英國無敵艦隊與西班牙的海戰發生在哪一年
1588年,西班牙和英國在英吉利海峽的大海戰。
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158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處死了信奉天主教的瑪麗,羅馬教皇頒布詔書,號召對英國進行聖戰。西班牙對英宣戰,擴編了海上艦隊,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向英國進發。
1588年8月,西班牙和英國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實力強大,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餘人,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9000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英國藉助先進的火炮和有利的天氣使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喪失,被荷蘭取而代之。
Ⅱ 勒班托海戰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呢這場戰役的影響是什麼呢
勒班托海戰是指在1571年,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強大海軍向歐洲發起進攻時,由西班牙殖民帝國、羅馬教廷和威尼斯組成的聯合艦隊與奧斯曼艦隊在勒班陀海角發生的一場大戰。最終聯軍大獲全勝,極大地增加了天主教國家的士氣。這場戰役與732年查理·馬特擊敗阿拉伯人的圖爾戰役並稱為保衛天主教的兩大戰役。
勒班托海戰後,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遭到重創。奧斯曼艦隊最初擁有約300艘戰艦,但只有約100艘戰艦倖存了下來,其中許多戰艦嚴重受損。雖然聯軍獲勝,但由於神聖盟國之間的不和諧,他們未能將奧斯曼帝國趕出東地中海。奧斯曼帝國只是暫時失去了在地中海的海洋霸權。此後,土耳其人只用了一個冬天就重建了艦隊,船隻數量也比戰前有所增加。勒班托戰役標志著劃槳船時代的結束以及帆船和海軍大炮時代的到來。這場戰役之後,人們發現,以風帆為動力的戰艦更加機動,更適合作戰;
Ⅲ 英國和西班牙的一次海戰
海盜戰術逐步削弱西班牙海外利益,加重其負擔。
16世紀40年代,西班牙每年從美洲得到的財富是20萬金幣,到了80年代,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00萬金幣。英國的海盜戰術使得它不得不裝備很多的艦隊去保護西班牙在各大洋上的商船隊,他還需要更多的艦隊去保護西班牙的美洲領土,防止英國對美洲沿岸的侵蝕,他更需要更多的艦隊保護西班牙本土,抗擊英國人的威脅,這極大的加重了其財政負擔。而隨著1588年無敵艦隊的戰敗,西班牙多年的努力,盡付東流。
2、英國人先進的戰術理念和新式戰艦。
西班牙海軍的弱點,即,西班牙的海戰戰術仍然是中世紀的接舷戰,即先用火炮破壞敵艦的風帆和纜繩,使敵艦失去行動能力,然後靠攏上去,由士兵登上敵艦實施攻擊。這種設計,體現出西班牙的海戰理念仍未擺脫中世紀陸戰的思維模式。西班牙巨艦其實就是海上的移動堡壘,是陸軍的大型運兵船而已。西班牙老式海戰的主要作戰力量是接舷作戰的士兵,而不是火炮。英國人高瞻遠矚地認為,火炮將主宰未來的海戰,這種觀念上的革命性突破,是皇家海軍後來居上的根本原因。西班牙艦隊的火炮都是近射程炮,火力遠遠比不上裝備多門遠射程大炮的英國戰艦。
英國人人完全推翻了西班牙巨艦的設計原則,設計出完全新式的戰艦。霍金斯等人設計的新型戰艦又稱「快艦」 。和巨艦相比,快艦型號要小很多,體型窄長,船舷較低,完全取消了前船樓,而縮小了後船樓,這樣,戰艦的重心大大降低,可以裝備大口徑重炮而不至於影響船身的穩定性。快艦的航速高,靈活性好,不過,此類艦的船舷低矮,如果被敵人接舷則必輸無疑。但是,快艦賭的就是一個「快」字,如果被西班牙巨人逮住,當然不是對手,但如果逮不住,那快艦就有的一打。而且快艦的火力超過了西班牙巨艦。如果說西班牙巨艦是大象的話,那英國快艦就是兇猛的虎豹。
3、西班牙人落後的發展模式。
西班牙人,在從阿拉伯人的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光復戰爭中,養成了好戰的傳統,傲慢的西班牙人以戰爭征服和掠奪為最高榮譽,對手工勞動則極為蔑視。在西班牙稱霸歐洲的年代,他們把製造業交給歐洲北部,即使是重要的海上貿易,在他們看來,也不是最榮耀的。他們心目中最重視的,還是征服和掠奪,就象他們在美洲對印第安人所做的那樣。西班牙人不但沒有意識到他們這種落後的思維方式中潛在的嚴重危機,還以此為榮。西班牙人這種落伍的意識一直保持了很久,直到1690年,還有人觀察到「很少能看到西班牙人象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那樣,為從事商業而奔走海外,這個國家還蔑視手工業,自認為與其他基督教國家相比,它高人一等……」在貿易和製造業上的落後,最終導致了西班牙的全面衰落。到今天,西班牙早已徹底衰落,今天的西班牙,只是歐洲偏遠地區的一個無足輕重的中等國家。
Ⅳ 英國殲滅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那場海戰叫做什麼戰役
158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處死了信奉天主教的瑪麗,羅馬教皇頒布詔書,號召對英國進行聖戰。西班牙對英宣戰,擴編了海上艦隊,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向英國進發。 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西班牙和英國於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實力強大,武器先進,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餘人,號稱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而當時英國軍隊規模不大,整個艦隊的作戰人員也只有9000人。兩軍相比,眾寡懸殊,西班牙明顯占據絕對優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場海戰的結局以西班牙慘遭毀滅性的失敗而告終,「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此以後西班牙急劇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國取而代之。
Ⅳ 英國與西班牙的1588年海戰主要內容是什麼
腓力二世對英國的日漸崛起感到不安。尤其使他感到難以忍受的是英王伊麗莎白為打擊西班牙的西歐霸主地位,竟然縱容和支持英國海盜襲擊西班牙的海上商船和海外殖民地。1577年至1580年,英國著名的海洋大盜德雷克在其第一次環球航行中,竟然把西班牙殖民者存放在南美洲沿岸各港口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搶劫一空。西班牙政府聞訊後,強烈要求英國女王對德雷克處以海盜罪。可是,伊麗莎白不但沒有照此辦理,反而冊封德雷克為男爵,伊麗莎白的這一作法大大激怒了腓力二世,從而加深了英西兩國之間早已存在的矛盾。
腓力二世決心與伊麗莎白女王決一雌雄
。1588年5月底,腓力二世派出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里斯本出海遠征英國,這支艦隊被命名為「最幸運的無敵艦隊」。它擁有134艘艦只,總噸位57868噸,裝有2431門火炮。艦隊有船員8766名,搖槳奴隸2088名,還有21855名士兵及300名教士。「無敵艦隊」中的巨型戰艦如樓宇一樣高聳水面,外表巍峨壯觀,但實際上體大笨重,航行遲緩,直到7月21日,才駛進英吉利海峽。「無敵艦隊」的司令西頓尼亞,本是個陸軍將領,不僅沒有任何海戰的經驗,甚至還要暈船,同「無敵艦隊」相比,英國艦隊的准備略顯不足。在把王室、各類船主、商人以及海盜的所有艦船集中起來之後,英國艦隊共約有140艘艦船,但在大型戰艦的數量和總噸位方面均遜於「無敵艦隊」。然而,同西班牙艦隊相反,英國艦隊的艦只小而狹長,去掉了船樓結構,加強了艦炮火力,具備快速輕便,長於攻擊的特點。整個英國艦隊共有作戰人員9000人,全部都是水兵。更為重要的是英國艦隊擁有一位稱職的司令——海軍上將霍華德,而出身於海盜的著名海軍將領霍金斯和德雷克則擔任艦隊的副司令。
伊麗莎白女王對前線的視察,極大地鼓舞了英軍官兵,前線的將士士氣大振,決心與「無敵艦隊」一決高低。7月22日,兩國艦隊開始接觸,西班牙「無敵艦隊」為發揮自己艦載步兵的作用,力圖接迎英國艦隊,展開短兵相接的搏鬥。而英國艦隊則發揮自己快速靈活,火力兇猛的特點,避免同西班牙艦隊正面交鋒,主要是在英吉利海峽的航路上跟蹤西班牙艦隊,用小規模的艦隊發動襲擊,雙方雖未發生大的戰斗,但西班牙的艦隊卻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經過艱苦的航行和戰斗,「無敵艦隊」終於闖入加來海峽,准備按原定計劃與駐扎在尼德蘭南部由帕爾馬公爵率領的西班牙軍隊會師,然後將其運過加來海峽,在英國登陸作戰,但由於尼德蘭海面已被英國艦隊封鎖,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7月29日黎明,英國兩國艦隊在加來和敦刻爾克之間的格雪夫蘭斯附近海面展開了激戰。英國艦隊採取准確的遠距離炮戰,使射擊技術低劣,主要依靠接舷肉搏戰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喪失了還手的能力,戰至該日下午,西頓尼亞不得不率「無敵艦隊」向佛蘭德爾沿岸敗退。英國艦隊則乘勝追擊,直到艦上彈葯射盡後,方停止追擊,調頭返航。
在格雪夫蘭斯海戰中被打得焦頭爛額的「無敵艦隊」禍不單行,在8月初又遇上了暴風的襲擊。不少船隻沒頂於風流之中,還有一部分船隻被風暴刮散,有的甚至漂流到挪威的澳海岸。西頓尼亞因船隊損失巨大,又見天氣惡劣,不敢再戰,於是率領殘船敗艦駛向北海,繞行蘇格蘭和愛爾蘭折返西班牙。當1588年10月西頓尼亞率殘部回到西班牙時,僅余艦船53艘,葬身魚腹者9000多人,「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Ⅵ 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是哪一年
1858年
1858年8月8日,英國艦隊(34艘戰艦、163艘武裝帆船,艦隊指揮官是霍華德和德雷克)向西班牙「無敵艦隊」(22艘戰艦、108艘武裝帆船)展開攻擊。英國艦隊7日半夜向西艦隊展開火攻,並在翌日凌晨在加來海峽南岸格拉沃利納附近向西艦隊發起攻擊。西艦隊力圖靠近英艦隊實施接舷戰,但因艦體笨重機動性差,加上火炮射程較近,在英艦隊機動靈活的遠射程炮火打擊下陷入被動。激戰至傍晚,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挫敗,600人陣亡,三艘帆船被擊沉,一艘被俘,英國人有500餘人傷亡。西班牙艦隊被迫繞道蘇格蘭向國內返航,但在途中又遭風暴襲擊,損失各類船隻40餘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