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拉丁美洲分為西班牙文化和什麼文化

拉丁美洲分為西班牙文化和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 2022-09-05 19:06:53

1. 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區域劃分有什麼區別

拉丁美洲=南美洲+除加拿大、美國、格陵蘭以外的北美洲

拉丁美洲屬於文化地理上的劃分,這些國家主要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

而南美洲屬於自然地理上的劃分,巴拿馬運河以南就是南美洲,以北則是北美洲

2. 拉丁美洲,南美和北美是怎麼區分的,有權威性的說法嗎

北美是政治地理學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最北部地區,是北美洲的一部分,但它不包括同樣屬於北美洲的中美(即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根據聯合國按政治地理學標准對世界亞區的劃分,北美由 加拿大
美國
格陵蘭(丹麥的自治領地和島嶼)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法國的海外領地)
百慕大(英國的海外領地)組成。
北美洲,是七大洲之一。它指的是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部分,即7°12′N——81°N之間的美洲部分。北美洲是世界上第三大洲。
南美洲,是七大洲之一。它指的是巴拿馬運河以南的美洲部分,即7°12′N——56°54′S之間的美洲部分。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地處32°42′N——56°54′S之間,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拉丁美洲一般是政治、經濟上的劃分,它不屬於七大洲。只是因長期曾淪為拉丁語族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現有國家中絕大多數通行的語言屬拉丁語族,故被稱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范圍大於南美洲的范圍,拉丁美洲的一部分屬於北美洲。

3. 拉丁美洲文化以什麼為主導

以印第安人的文化為主。
歐洲殖民者於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後引進黑奴以補充勞力,使本區血統復雜。因西班牙及葡萄牙帶來的拉丁文化長期居主導地位,故南美洲常被稱拉丁美洲。但印第安文化並未消失,且融入非洲黑人文化,文化間彼此沖突與融合,形成合成文化,使南美洲的文化更加豐富。拉美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源性與中國文化的多元起源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拉美文化具有開放性和獨創性。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4. 拉丁美洲音樂是哪幾種音樂文化的融合結合拉丁美洲的地理和歷史加以說明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廣大地區。面積相當於兩個歐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南美洲四個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這里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瑪雅、阿茲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樂在當時也得到了較高的發展。瑪雅人的器樂與歌唱、舞蹈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他們用敲擊樂器較多,如用半個葫蘆製成放在水盆中敲擊的水鼓和用堅硬的長豆莢相互敲擊的樂器,還有能吹出鳥鳴聲的管樂器等。阿茲台克人則經常使用木鼓、竹笛、海螺和葫蘆製成的搖鈴。在印加人的音樂中,以排簫和豎笛著稱,據說當時曾有多達百人的豎笛樂隊為舞蹈伴奏。在印加貴族子弟的教育中,音樂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無半音的五聲音階是印第安人普遍採用的音階。

經過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後,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於大量歐洲(尤其是地處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音樂文化傳播到了整個拉丁美洲。同時,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也帶來了非洲的音樂藝術。長時期種族間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種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歐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經過長期的碰撞、沖突、滲透、吸收後融合而成的一種統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於這三種文化而又不同於原有的文化,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上。從宏觀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樂也是歐洲音樂、印第安音樂、非洲音樂的混合體。但由於混合的類型、層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豐富、多種多樣的音樂風格。如今,拉丁美洲音樂正以其色彩的豐富。節奏的獨特,旋律的美妙,和聲的濃郁,吸引著廣大的音樂愛好者。它那無比的熱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風貌,使世人為之矚目。正如拉丁美洲偉大的革命家古巴詩人何塞·馬蒂所說的:「這是一片用音樂和大自然秀麗景色裝點的和諧和富有藝術的國土」。

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印第安人音樂;以黑人音樂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樂;以土生白人、混血人音樂為代表的拉美民間樂。

印第安人音樂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處於孤立偏僻地區印第安人的音樂,如亞馬遜熱帶叢林區的印第安人。由於處於較原始的狀態,其音樂比較簡單;又如厄瓜多希法羅人的音樂只採用了三個音。巴西卡馬尤拉人的音樂也比較簡單,但卻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管樂器--由兩根植物莖(一長1.6米、一長2.2米)捆綁在一起的樂器,他們的音樂與舞蹈是緊密相連的,而且往往是在各種儀式、慶典上才表演。這些,對於研究音樂的起源和發展是很有用的。另一類是發展得較高的印第安人的音樂,如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等國的安第斯高原音樂,它是印加傳統音樂的繼承和發展。他們演奏的排簫、豎笛音樂很有特點,在表現高原印第安人的風情方面十分出色。庄嚴的太陽神頌歌,憂郁抒情的亞拉維情歌,歡快活潑的瓦衣諾舞曲,都是他們的創造。美妙動人的民間花腔女高音唱法一安第斯高原唱法是世界民間音樂中的瑰寶。印加古都庫斯科被稱為「美洲考古之鄉」,每年6月24日是著名的太陽祭節日,在隆重的慶典上可以見到傳統的印地安人音樂歌舞表演。玻利維亞高原的普諾也被譽為"美洲大陸民間歌舞之鄉"。

黑人音樂亦稱美洲--非洲音樂。這種音樂主要分布於加勒比海和巴西以及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的沿海地區。蘇利南的原始森林中,逃亡的黑人奴隸和加勒比海的海地保存了較純的非洲音樂。在巴西的巴伊亞地區和古巴、特立尼達多巴哥等國的黑人音樂,則受葡萄牙、西班牙文化的影響較多。美洲--非洲音樂的特點是節奏在音樂中起主導作用,切分很強烈,常採用多線條節奏,呼應式的歌曲,樂段結構不方整,使用歐洲樂器多,且偏愛敲擊樂器。加勒比海流行的鋼鼓樂就是黑人的創造。這是一種用汽油桶製作的旋律性敲擊樂器。這種來自汽油桶的美妙音樂震驚了世界。巴西的桑巴、倫都和古巴的倫巴,加勒比海的卡立普索、曼波、恰恰恰以及秘魯的馬里涅拉、冬德達等舞曲,都是較典型的美洲--非洲音樂歌舞體裁。

拉美民間音樂指的是:主要受到歐洲音樂強烈影響的土生白人、印歐混血人的音樂。這類音樂直接來源於伊比利亞半島,但在幾百年的漫長歲月中己適應了拉丁美洲的風土人情,產生了變異。它基本保留歐洲音樂體系的基礎(包括調式、和聲、節拍、樂段結構等),但它那熱情洋溢的風格,激盪人心的氣氛,已根本不同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民族音樂了。這種音樂的特點是帶有淡淡的懷鄉、憂愁的色彩,重唱形式多,唱法放鬆,音色柔和抒情,採用3/4及6/8節拍多,樂段結構較方整,採用吉他很多。來自西班牙的豎琴在拉美也流行很廣,但樂器音色變得嘹亮明快、"豎琴之國"巴拉圭還發展了用豎琴伴奏的獨唱、重唱等形式。具有小吉他形狀和曼陀林音域的恰朗戈(五弦琴)、蒂波里(三弦琴)、瓜德羅(四弦琴)等彈拔樂器都是歐洲音樂文化與印第安音樂文化巧妙結合的碩果,現已成為拉美音樂中不可缺少的樂器。在墨西哥還發展了一種溶吉他、小號、小提琴、低音吉他為一體的馬里阿奇樂隊音樂,特色鮮明,很受歡迎。

墨西哥的松,智利的庫艾卡,阿根廷的探戈,秘魯的秘魯園舞曲等都是典型的拉美民間音樂歌舞體裁。

5. 拉丁美洲分為西班牙文化區和什麼文化區兩大文化區

拉丁美洲分為西班牙文化區和印第安文化區。
迄15世紀末,拉丁美洲人民獨自發展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按照他們的經濟形態和文化的發展水平,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北美大陸南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居住著創造發達化比美洲其他地區文化發展早,水平高。因此,瑪雅人有「美洲的希臘人」之稱。
(2)亞馬遜河流域的南美熱帶森林和草原部落。他們從事原始農業,輔以漁獵和採集活動,主要包括阿拉瓦克人、加勒比人和圖皮·瓜拉尼人等。
(3)巴西東部和南部的狩獵者和採集者部落,大部分屬於熱斯族集團和博托庫多人等部落。
(4)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亞地區(阿根廷南)的瓜拉尼人、克蘭迪人、赫特人及部分阿勞幹人。他們過著狩獵和採集生活,使用流星錘和投石器等工具。
(5)居住在南美南端的火地人各部落是以採集軟體動物、狩獵海中及沿海的動物、禽類和魚類為生的最原始的部落。

6. 拉丁美洲文化

被侵略過,帶來過先進的東西,多種文化交融
。在殖民之前,拉美就保持著高度的文化多樣性,而且後來不同的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等)的大量湧入,最終產生了今天的局面
。再者,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無論是歐洲的白人音樂,非洲的黑人音樂還是美洲的印第安音樂,甚至是東方的亞洲音樂,都對拉丁音樂作出過不同的貢獻.它們經過長期的沉澱,在以歐洲文化為主體的基礎上,同時又大量的吸取了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各種因素,逐漸形成了一種多姿多彩的,充滿活力的,充滿動感的拉丁文化。多年過去,所以會變的!

7. 拉丁美洲由哪四部分組成

主要國家: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阿根廷

簡介

拉美地區包括4個部分,共有33個國家和若干個未獨立的地區。

墨西哥

地理位置上屬北美洲,但它原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從種族、文化、歷史上看,屬於拉丁美洲。墨西哥北部隔布拉沃河與美國接壤,南部與中美洲的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為鄰,東瀕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墨西哥國土絕大部分由墨西哥高原構成,東、西、南三面有山脈環繞,高原由南向北傾斜,北部是廣闊的內陸盆地;南部多火山,海拔多在2000~3000米;國土面積為1 967 183平方千米。

中美洲

巴拿馬運河

指從墨西哥南部至哥倫比亞西北部美洲大陸中段的狹窄陸地,其最窄處為巴拿馬運河處,寬度僅為48千米。中美洲以尼加拉瓜湖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呈東西走向,南段呈西北-東南走向,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陸路橋梁和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戰略要地。中美洲陸地面積為54萬平方千米。在行政區劃上,包括貝里斯、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馬7個國家。

南美洲

位於西半球的南部,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西北與中美洲地峽相連,北瀕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南美洲大陸北寬南窄,略呈三角形,南北跨66~68個緯度,最長距離7150千米;東西最寬處是從巴西東端的布朗庫角至秘魯西北部的帕里尼亞斯角,即從西經34°46′到西經81°20′,東西寬達5100千米。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南美洲陸地面積約為1797萬平方千米,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蓋亞那、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12個獨立國家和尚未獨立的法屬蓋亞那。其中,巴西領土面積最大,為8 547 403平方千米,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一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居世界第5位。

西印度群島

西印度群島

由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組成,自北向南呈弧狀排列,並同南美洲大陸的北部海岸和中美洲東海岸一起,構成一片陸間海,即加勒比海。加勒比海東西寬約2800千米,南北長1400千米,面積為75.4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2491米。這一地區習慣上稱為加勒比地區。西印度群島中較大的島嶼多為大陸島,較小的島嶼多屬火山島和珊瑚礁島。島嶼面積24萬平方千米,群島中有13個國家和一些未獨立地區。大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多米尼加、古巴、海地、牙買加4個國家和美屬波多黎各和英屬開曼群島等。小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安地卡及巴布達、巴貝多、多米尼克、格瑞那達、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特立尼達和多巴哥8個國家及英屬維爾京、蒙特塞拉特島、安圭拉和特克斯和凱科斯島,美屬維爾京,法屬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巴哈馬群島中有巴哈馬一個國家。

摘自網路http://ke..com/view/83796.htm#4

8. 拉丁美洲印第安人三大文化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到達美洲。隨後而至的殖民征服、土著居民的抵抗和失敗,使征服者的文化與被征服者文化相互吸收、同化,形成了一種即此即彼而又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形態。我們訪問的這三個國家,在人種和文化的特徵上正好代表了拉美文化的三種典型:墨西哥有強烈的印第安文化傳統影響;巴西除少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影響外,還有著較濃厚的黑人文化色彩,尤其在巴西東北部;智利以西班牙文化為主體,但是阿勞科人也給今日的智利文化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在墨西哥,參觀了三文化廣場的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到達美洲。隨後而至的殖民征服、土著居民的抵抗和失敗,使征服者的文化與被征服者文化相互吸收、同化,形成了一種即此即彼而又非此非彼的新的文化形態。我們訪問的這三個國家,在人種和文化的特徵上正好代表了拉美文化的三種典型:墨西哥有強烈的印第安文化傳統影響;巴西除少量土著居民的文化影響外,還有著較濃厚的黑人文化色彩,尤其在巴西東北部;智利以西班牙文化為主體,但是阿勞科人也給今日的智利文化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烙印。

在墨西哥,參觀了三文化廣場的瓜達魯佩聖母堂,我才理解這兩種文化的融合,對墨西哥民族意識和共同心理的形成,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借著從五彩玻璃窗透進的黯淡日光和祭壇前搖曳的燭光,我看到幾個人正在虔誠地膜拜一個女神。我感到納悶,為什麼這個女神的外貌是印第安人,要知道天主教中除去聖母瑪麗亞外並無第二個女神。陪同我們的官員解釋說,墨西哥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西班牙傳教士要印第安青年胡安.迭戈信奉天主教,胡安拒絕了。他說,聖母瓜達魯佩已在他身上顯靈,說著撩開外衣,裡面的亞麻布內衣上清楚地顯出聖母像。大家驚喜地跪倒在地。從此對瓜達魯佩聖母的崇拜就傳播開去,因為這一宗教形象從屬於天主教,故能為殖民者容忍;但是聖母的膚色相貌,又能為土著人接受。我想,墨西哥人至今崇拜瓜達魯佩聖母,也許還有更深一層意義:她是國家獨立統一的象徵。1821年伊達爾戈神父號召墨西哥人投身於爭取獨立的斗爭,就是以瓜達魯佩聖母為旗幟把墨西哥人團結在一起的。

在墨西哥城登上巴西「伐利格」航空公司至里約熱內盧的航班,還遠沒有踏上巴西的國土,我就已經感到了巴西文化的特點之一:多種族。機上乘務員胸前的名牌告訴我,除了正統的葡巴人之外,還有一些是波蘭人、義大利人和德國人。一位空中小姐,若不是有名牌表明她姓小野,我真會以為是中國人呢。我們在巴西利亞、貝洛奧里藏奇、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馬瑙斯訪問時接觸到的巴西學者和官員中,就有德裔舒伯特、日裔鈴木、美裔莎耶、意裔波基基奧;在馬瑙斯我們還遇上了來自山東的華僑畢崇信;在聖保羅,我們下榻的旅館就是旅巴台胞開辦的。美國學者林恩.史密斯在其經典著作《巴西的人民與制度》中說:「如果說美國是人種的『熔壺』,巴西就是人種的『熔爐』」。這話真是千真萬確。初到巴西利亞,薄暮時分在街上漫步,看到白人、黑人、黑白混血人、黃種人信步走著,巴西經濟史便如影片一樣在我現前映現。

從1548年葡萄牙人畢曉達向巴西販入第一批黑人起直到1850年巴西禁止輸入黑奴為止,被掠到巴西的金礦、鑽石礦、甘蔗、棉花和咖啡種植園的黑人達五百萬至一千萬之巨。1808年開放港禁後,特別是1872年至1934年為止,除葡萄牙人外的歐亞移民相繼大量移入了義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德國人、波蘭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和朝鮮人。在這里還要特意提到我們中國人。1808年葡皇遷至里約熱內盧時,就有中國茶農來里約熱內盧試驗種茶而獲成功。至今里約市蒂茹卡國立公園內還建有中國式的涼亭以為紀念。如今在巴西這塊土地上,歐、亞、非三塊舊大陸人種與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匯聚一堂,形成了一個新的偉大的民族。

在里約熱內盧訪問時,我多次心裡啞然失笑:意為「 正月之河」的里約熱內盧,沒有一條值得一提的河,卻有著一個倒映山光帆影的大海灣。這是四百多年前探險家貢薩洛.科艾略的誤會。他循海岸南下,正月間發現了這個海灣。他看到這片遼闊的水域,以為發現了一條大河的入海口,便依慣例把這條「河」命名為「正月之河」。很有趣的是,素以「里約(河)」為簡稱的里約熱內盧市,倒是以其旖旎的科帕卡巴納和伊巴內馬海灘及壯觀的大西洋海景聞名遐邇。就連「巴西」這一國名的來歷,也有一段故事。當年這里盛產紅木,伐後橫渡重洋,變成了歐洲貴胄猩紅衣料的染料「巴西」。終於國以木名,「巴西」取代了「聖十字地」這一探險發現時得的舊名而沿用至今。巴西紅木今天不多了,但是因木得名的巴西,卻依然是一片蔥蘢世界。在她八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面積就達四百萬平方公里,尤以亞馬孫雨林著稱於世。我們離境時飛機經聖保羅向西南方向飛去,從舷窗看下去,山青水秀,植被茂密。巴西不愧是一個因木得名的國家。

十二月在南緯近30度的聖地亞哥正是初夏,開始灼人的陽光下,安第斯山皚皚冰峰的積雪消融,貫穿聖地亞哥市的馬波喬河淺而湍急的冰冷水流中翻滾著被雪水裹帶而下的各色卵石,河面上蒸騰著靄靄水汽。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太陽,永遠懸掛在北方的天空,把我的影子投向南方。而一直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卻總依老習慣,自以為是地鬧了些認錯路的笑話。在馬波喬河邊散步,身邊的劍麻、棕櫚和如茵的草坪透著溫馨的氣息,遠處山頭上卻又閃著逼人的寒光。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在這個宏觀風光壯麗,微觀景緻迷人的山谷建立聖地亞哥城真是有遠見。誰能想到1541年2月12日奠基的小鎮,會發展成這樣一座世界名城呢?從秘魯向南部探險征服的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因首次擊敗阿勞科人的抵抗,使西班牙征服者在這片山海之間狹長的土地上站住了腳,被尊為「開創者和第一個智利人」。在軍隊廣場,我看到了瓦爾迪維亞執劍騎馬的塑像,那勇武驃悍的形象,正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氣勃勃的探險家的性格。不過瓦爾迪維亞最終還是命喪智利南部的阿勞科人之手。他因追求黃金,到處殺戮,被南部印地安人抓到後,從他喉嚨里灌下融化的金液。追求黃金而死於黃金,也算死得其所。智利基本是白人社會,但國花卻是意為「阿勞科人之魂」的科比韋花。科比韋花分鮮紅、粉紅和白色數種,遍布於昔日阿勞科人集中的智利南方的山野,生命力很強。

我想,智利人能在這北有炎熱無雨的沙漠,南臨火地島冰冷荒涼的不毛之地,東傍安第斯山萬年冰雪,西瀕太平洋洶涌波濤的這片狹長而資源不豐的土地定居下來,以科比韋為國花,是當之無愧的。智利文化雖然幾乎全盤西班牙化,但那比比皆是的源於阿勞科語的地名,南太平洋中與世隔絕、離大陸有三千七百六十公里的復活節島上那六百餘尊瞪大了眼睛、以神秘的目光注視著大洋和彼岸大陸的巨大石像,這一切,給智利的西班牙型文化罩上了一層若隱若現的土著文化色彩,使它益發具有誘人的魅力。

有著以瑪雅文明、印加文明為代表的印第安文化悠久傳統的「新」大陸,實際上是一塊與「舊」大陸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大陸。,我才理解這兩種文化的融合,對墨西哥民族意識和共同心理的形成,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借著從五彩玻璃窗透進的黯淡日光和祭壇前搖曳的燭光,我看到幾個人正在虔誠地膜拜一個女神。我感到納悶,為什麼這個女神的外貌是印第安人,要知道天主教中除去聖母瑪麗亞外並無第二個女神。陪同我們的官員解釋說,墨西哥有一則流傳很廣的民間故事:西班牙傳教士要印第安青年胡安.迭戈信奉天主教,胡安拒絕了。他說,聖母瓜達魯佩已在他身上顯靈,說著撩開外衣,裡面的亞麻布內衣上清楚地顯出聖母像。大家驚喜地跪倒在地。從此對瓜達魯佩聖母的崇拜就傳播開去,因為這一宗教形象從屬於天主教,故能為殖民者容忍;但是聖母的膚色相貌,又能為土著人接受。我想,墨西哥人至今崇拜瓜達魯佩聖母,也許還有更深一層意義:她是國家獨立統一的象徵。1821年伊達爾戈神父號召墨西哥人投身於爭取獨立的斗爭,就是以瓜達魯佩聖母為旗幟把墨西哥人團結在一起的。

在墨西哥城登上巴西「伐利格」航空公司至里約熱內盧的航班,還遠沒有踏上巴西的國土,我就已經感到了巴西文化的特點之一:多種族。機上乘務員胸前的名牌告訴我,除了正統的葡巴人之外,還有一些是波蘭人、義大利人和德國人。一位空中小姐,若不是有名牌表明她姓小野,我真會以為是中國人呢。我們在巴西利亞、貝洛奧里藏奇、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和馬瑙斯訪問時接觸到的巴西學者和官員中,就有德裔舒伯特、日裔鈴木、美裔莎耶、意裔波基基奧;在馬瑙斯我們還遇上了來自山東的華僑畢崇信;在聖保羅,我們下榻的旅館就是旅巴台胞開辦的。美國學者林恩.史密斯在其經典著作《巴西的人民與制度》中說:「如果說美國是人種的『熔壺』,巴西就是人種的『熔爐』」。這話真是千真萬確。初到巴西利亞,薄暮時分在街上漫步,看到白人、黑人、黑白混血人、黃種人信步走著,巴西經濟史便如影片一樣在我現前映現。
從1548年葡萄牙人畢曉達向巴西販入第一批黑人起直到1850年巴西禁止輸入黑奴為止,被掠到巴西的金礦、鑽石礦、甘蔗、棉花和咖啡種植園的黑人達五百萬至一千萬之巨。1808年開放港禁後,特別是1872年至1934年為止,除葡萄牙人外的歐亞移民相繼大量移入了義大利人、西班牙人、日本人、德國人、波蘭人、阿拉伯人、中國人和朝鮮人。在這里還要特意提到我們中國人。1808年葡皇遷至里約熱內盧時,就有中國茶農來里約熱內盧試驗種茶而獲成功。至今里約市蒂茹卡國立公園內還建有中國式的涼亭以為紀念。如今在巴西這塊土地上,歐、亞、非三塊舊大陸人種與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匯聚一堂,形成了一個新的偉大的民族。

在里約熱內盧訪問時,我多次心裡啞然失笑:意為「 正月之河」的里約熱內盧,沒有一條值得一提的河,卻有著一個倒映山光帆影的大海灣。這是四百多年前探險家貢薩洛.科艾略的誤會。他循海岸南下,正月間發現了這個海灣。他看到這片遼闊的水域,以為發現了一條大河的入海口,便依慣例把這條「河」命名為「正月之河」。很有趣的是,素以「里約(河)」為簡稱的里約熱內盧市,倒是以其旖旎的科帕卡巴納和伊巴內馬海灘及壯觀的大西洋海景聞名遐邇。就連「巴西」這一國名的來歷,也有一段故事。當年這里盛產紅木,伐後橫渡重洋,變成了歐洲貴胄猩紅衣料的染料「巴西」。終於國以木名,「巴西」取代了「聖十字地」這一探險發現時得的舊名而沿用至今。巴西紅木今天不多了,但是因木得名的巴西,卻依然是一片蔥蘢世界。在她八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面積就達四百萬平方公里,尤以亞馬孫雨林著稱於世。我們離境時飛機經聖保羅向西南方向飛去,從舷窗看下去,山青水秀,植被茂密。巴西不愧是一個因木得名的國家。

十二月在南緯近30度的聖地亞哥正是初夏,開始灼人的陽光下,安第斯山皚皚冰峰的積雪消融,貫穿聖地亞哥市的馬波喬河淺而湍急的冰冷水流中翻滾著被雪水裹帶而下的各色卵石,河面上蒸騰著靄靄水汽。南回歸線以南地區的太陽,永遠懸掛在北方的天空,把我的影子投向南方。而一直生活在北半球的我,卻總依老習慣,自以為是地鬧了些認錯路的笑話。在馬波喬河邊散步,身邊的劍麻、棕櫚和如茵的草坪透著溫馨的氣息,遠處山頭上卻又閃著逼人的寒光。西班牙征服者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在這個宏觀風光壯麗,微觀景緻迷人的山谷建立聖地亞哥城真是有遠見。誰能想到1541年2月12日奠基的小鎮,會發展成這樣一座世界名城呢?從秘魯向南部探險征服的佩德羅.德.瓦爾迪維亞因首次擊敗阿勞科人的抵抗,使西班牙征服者在這片山海之間狹長的土地上站住了腳,被尊為「開創者和第一個智利人」。在軍隊廣場,我看到了瓦爾迪維亞執劍騎馬的塑像,那勇武驃悍的形象,正反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氣勃勃的探險家的性格。不過瓦爾迪維亞最終還是命喪智利南部的阿勞科人之手。他因追求黃金,到處殺戮,被南部印地安人抓到後,從他喉嚨里灌下融化的金液。追求黃金而死於黃金,也算死得其所。智利基本是白人社會,但國花卻是意為「阿勞科人之魂」的科比韋花。科比韋花分鮮紅、粉紅和白色數種,遍布於昔日阿勞科人集中的智利南方的山野,生命力很強。

9. 拉丁美洲地區是西班牙語和什麼

你說的是拉丁美洲的西語有那些吧。拉美地區的西班牙語叫castellano,有別於西班牙本土的español,在一些語法和詞彙上稍有不同,當然了口音也隨著不同地區國家存在著差別。在拉美地區除了西班牙語使用最廣泛外,再就是巴西使用葡語,還有法屬蓋亞那和加勒比海的一些小島國使用法語,另外極個別小島國使用英語和荷蘭語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