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人怎麼過除夕

西班牙人怎麼過除夕

發布時間: 2022-09-05 13:09:28

『壹』 世界各國過年習俗(中英文版)

1、柬埔寨

On New Year's eve, Cambodian Chinese usually go to the temple to pray for incense, and the Khmer as an indigenous people graally accepted this custom because of the Chinese.

除夕夜,柬埔寨華人通常去廟里請香,作為原住民的高棉人也逐漸因為華人接受了這一風俗。

2、新加坡

In Singapore, it is still customary for relatives and friends to visit each other in January.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Year, alts and children will "wear new clothes, wear a new hat," and take two oranges as a gift, meaning "good luck".

新加坡保留著正月里親戚朋友互相登門拜年的習俗。

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會「穿新衣,戴新帽」,並帶上兩個柑橘作為賀禮,寓意「大吉大利」。



3、美國

In the United States, each lunar New Year in recent years has gone from the President to local elected officials in areas with large Chinese communities.

They use different occasions to send New Year greetings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and pay tribute to Chinese americans who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merican society.

在美國,近年來每逢農歷新年,上至總統、下至華人聚居較多地區的地方民選官員。

都會利用不同場合向華人社區致以新年的祝福,對為美國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表示敬意。

4、英國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arts of the UK also have dragon and lion dances,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costumes parade, cultural performances and other festive activities.

春節期間,英國的部分地區也有舞龍舞獅、爆竹煙花、盛裝巡遊、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

5、法國

Every year on th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streets of France are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flags.

Not only in the chinese-populated areas, but also in the municipal square in Paris, there are big red lanterns with beaming red eyes.

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裝飾一新,彩旗飛揚。

不僅華人聚居區,就連巴黎市政廣場也會掛上大紅燈籠,滿眼都是喜氣洋洋的紅。

『貳』 世界風俗

希 臘
希臘的提諾斯島上,除夕前要搬進家中一塊長滿苔蘚的大圓石頭,象徵財源茂盛,五穀豐登。在希臘克里特島上,拜年要帶上一塊石頭,進屋後把它放在地板上,然後向主人祝願說:「但願您家有一塊像這石頭一樣大的金子。」
英 國
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人們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親友。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在同親友談話之前,先撥弄壁爐的火,象徵「開門大吉」。在除夕這一天,家家戶戶必須瓶中有酒,櫥中有肉。因為他們說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在元旦的前一天,每一條街上都做一個表示舊年的大玩偶。除夕午夜時分,「玩偶」被炸得粉碎,然後大家便相互祝賀、跳舞、唱歌。節日活動長達數天,此外還要舉行假面舞會,人們在3天內要把手和臉塗成黑、白、黃各種顏色。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每家都要准備很多葡萄。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待12點教堂的鍾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按著鍾聲吃下12顆葡萄,便象徵新年的每個月都萬事順心,一切如意。

『叄』 各國新年都有什麼重要的習俗

宋朝吳自牧《夢粱錄·正月》中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序,此為之首。」由此可見,在古代,春節和新年是一回事。新年,在古代又稱「元旦、元日」,元是「初」「始」的意思,元日即是「初始之日」,也就是一年當中的第一天,相當於今天的「春節」,也就是農歷新年。北宋王安石曾經寫了一首詩:《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元日」,當指現在的春節。 歷史上,中國各個朝代對「新年、元日、元旦」規定不一: 夏代為正月初一(夏歷1月1日); 商代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時期為十月初一(10月1日); 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時,鄧平等人創立了「太初歷」,定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後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歷,所以便統計」,確定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公歷1月1日為新年,由此有了農歷新年和公歷新年之別。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公元紀年法」,將公歷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新年」,即陽歷1月1日。「春節」,即陰歷正月初一。 中國春節是傳統新年,是一個年節,在漢語中,「年」和「節」是有區別的,年是紀年的交接點,只有一個,而節則是一年中某個節點,可能有多個。 年是由歷法規定,節是由人們約定俗成。中國春節的文化內涵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在中國它還是中國人虛歲的更虛點,如某人今年20虛歲,過了春節就是21虛歲了。 公歷新年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因中國使用現行公歷而產生的,就連它在中國的名稱「元旦」,也是從農歷上借用而來的。它是現今中國的一個年度交接日和統計日。 綜上所述,古人謂之新年、元日、元旦,就是指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歲月更替,四季輪回。真可謂:歲歲年年花相似,年年歲歲人不同。 中國人非常看重過年,但過去和現在,南方和北方,過年的講究各異,習俗不同,而相同之處就在於,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寄寓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響往。 年,曾經是遠古傳說中一種動物的名字。這種怪獸常在年末時來搶奪人們一年的收成,還常常為此而吃人。人們不得已,在歲末時,就通宵不睡覺,點燃柴禾,取暖辟邪,看守糧食。還敲鑼打鼓,或點燃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以此來威懾和驅趕「年」獸。由此沿襲下來,就形成了除夕守夜、放爆竹、燃煙花、點花燈的習俗。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年」不再與人爭食,卻演變成了嗜人成性,攝人魂魄,可以隱形的怪物,非仙非妖亦非獸,賦予了更多迷信的色彩。於是,人們便有針對性地增加了「貼靈符」、「請神仙」、「請靈獸」等驅魔方式,這就是現在年俗中的「貼春聯」、「貼門神」、「貼年畫」、「北方社火」、「南方儺戲」、「舞龍燈」、「耍獅子」、「唱社戲」等年俗活動。 總之,遠古時期,由於戰爭頻仍,人們的生命財產缺乏保障,因此,中國的年俗都是圍繞保平安來進行的。後來,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特別是解放以後,人們曾經擔驚受怕的年俗,已逐步為氣洋洋的歡樂氣氛所取代,年俗完全演變成了歡慶豐收、憧憬未來、享受美味、放鬆心情、走親訪友、迎新年的傳統佳節,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 那麼,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如何迎接新年的呢?與中國人有著怎樣的不同習俗? 卜蛋 英國人在過元旦時,由各戶家長打掃廚房,認為這樣可以驅除惡魔,生活幸福。還有一個古老傳統,就是在除夕舉行「卜蛋」,即把雞蛋清放入水中,以其形狀來占卜吉凶。 禁食 在印度,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年。禁食從元旦凌晨開始,至午夜為止。 新年英雄 德國人在新年舉行攀樹比賽。人們事先把一棵樹削光枝葉,留下二、三丈高的樹干,在元旦日,年輕小夥子們齊集比賽,誰最先攀頂,誰就是「新年英雄」。 尋找幸福果 巴西人把一種稀有的「金樺樹」視為幸福的象徵,新年的前一晚,時鍾敲過十二響的時候,人們便舉家外出,高擎火把,湧向附近的山林,尋找金樺樹。 雪山狂歡 瑞士人過年時,成群結隊地跑到雪山上去,狂歡高歌,在冰天雪地里盡情遊玩,以期忘掉人間煩惱,又有沐浴去舊的意思。 給動物拜年 在比利時農村,農民們在新年第一天,大清早一起床,便走到馬、牛、貓、狗等動物旁邊,向它們說一聲「新年快樂」。 花海沐浴 阿根廷人過元旦時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在江河裡洗「新年浴」,他們先把一籃子的鮮花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後,全家人跳入這落英繽紛的花海中,用花瓣揉搓全身。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污垢和晦氣,換得一身吉祥富貴。 借宿度新年 土耳其的一些地方,人們在除夕,吃過年夜飯,把家裡整理妥當,便攜兒帶女去往事先約好的親友家借宿,度過一年的開端,意在「送迎新」,所以借宿者很受歡迎。 新年幸福夢 在日本,在十二月三十一日子夜,寺院敲鑼一百零八下,一百加八被視為幸福。最後一聲鑼響,人們立刻上床就寢。這天夜裡做什麼夢非常重要:誰夢見了鳥,便意味著來年如意;誰夢見了神聖的富士山,便意味著來年幸福。 野火晚會 美國人在元旦之夜,以痛飲美酒為快。北美印第安人還要舉行野火晚會,全家人圍坐在火堆四周,唱歌跳舞,徹夜狂歡,迎接新年的來臨。天亮時,他們把家裡的破舊衣服拿出來,扔進火堆里燒掉,以此表示舊的毀滅,新的來臨。 潑水除舊歲 古巴人每逢除夕夜,男女老幼,人人都准備好一碗水,當教堂的鍾聲敲過十二下,大家都端著這碗水,用力潑到屋外去,以示除舊歲。此外,緬甸的潑水,意味著洗去污穢,除去一年的歹運。印度潑的水中還添加有紅顏色,表示「福澤降臨」。 埋掉討厭物 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半島,每個村莊在年終時,都要挖一個很深的地洞,在除夕夜,人們把最討厭的東西扔到洞里,大家合力把洞口埋好,一身輕松迎新年。 小鹿炮鞭 瑞典人過新年更是別具一格。新年裡,許多人用草紮成小鹿,裡面裝滿了鞭炮和煙花,沿街叫賣,人們喜歡買這種小鹿來燃放,以示除舊迎新。 爐火不熄 義大利人還承襲古羅馬的一種習俗:元旦各家燃起一爐火,日夜不息。據說這樣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生生不息,萬事順意。去朋友家賀年,還要帶一塊煤炭,投放到主人的爐子里,以示祝福。 宣讀遺言 哥倫比亞人在元旦的前一天,每條街道上都製作了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讀舊年的遺言,這些遺言還會指明誰得到這些財產。由於這些遺言滑稽可笑,因而大家樂在其中,都很開心。除夕夜,大家互相欺騙,盡情玩笑。半夜裡傳出爆炸聲,傀儡----舊年被炸得粉碎,大家互相親吻,載歌載舞,表示祝賀。 拋扔舊物 在義大利,如果你於新年的子夜在街上行走,那是很不安全的,因為時鍾剛過十二點,從所有的窗戶和陽台上,都會有舊物拋下,如舊椅子,破臉盆等。按照習俗,在半夜裡扔出舊東西,在新的一年裡就會得到同樣的新東西。 打架慶新年 秘魯人在元旦舉行一種別出心裁的活動:打架。男女老幼都可以上場,完全是真打,但一般不會傷人,有專人現場裁判,控制局面。以這樣的活動來釋放「晦氣」,迎接新年。 歡聚吃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夜,全家團聚在一起,等教堂的鍾聲在十二點響起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夠和著鍾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順心如意。 冷食五日 巴拉圭人把每年的最後五天定為「冷食節」,在這五天中,上自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零時,鍾聲響起,才能開灶點火,烹煮食物,慶祝佳節。 他們這樣做是為了紀念本國的一次反殖民者的斗爭。在那次戰斗中,在距離新年還有五天時,巴拉圭革命軍彈盡糧絕,陷於困境,但他們仍然堅持戰斗,到元旦黎明時,援軍趕到,局勢轉危為安。革命軍在元旦中午,大舉煙火,殺豬宰牛,歡慶勝利

『肆』 西班牙的除夕之夜全家在教堂的鍾聲敲響之前爭著吃一種什麼水果

西班牙——吃十二顆葡萄
西班牙人在除夕之前要設路障,放捕獸器,挖好陷阱,以對付除夕下凡的妖魔鬼怪。除夕之夜,全家人團聚一起盡情玩耍。等午夜十二點教堂的鍾聲敲響的時候,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著鍾聲吃下十二顆葡萄,便是象徵著新的一年十二個月都順利如意。另外,他們認為小孩子在元旦那天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是不祥之兆。因此,家長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

『伍』 西班牙人的忌諱以及日常習慣

西班牙人相互問候,男士以握手和擁抱來表示,女士則相互施吻面禮,吻面禮在親朋好友之間也通行。西班牙人很講究對女士的禮貌,包括為他們開門等等。對老人和客人也同樣。另一方面,排隊在西班牙不太實行,最好的辦法,是把它當作一種習俗來接受,該輪到你時,直接上前聲明即是。

西班牙人們對他們的國家表現出明顯的矛盾態度。他們即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並為之驕傲,又非常激烈地抨擊它。他們很喜歡在非正式討論中就他們的國家發表看法,外來者加入時,切忌深入討論。

作客時,服裝要整潔,凡出席晚間的家宴、宴會、招待會和比較正式的活動,女士一般著裙子,顏色不限;男士一般著深色的西裝,白色或紅色的襯衫,黑色皮鞋和配一條高檔的領帶。出席白天的活動時,服飾顏色可淺一些。參加年輕人的非正式活動,著裝已比較隨便。做客時到達的時間,以晚10分至15分鍾為宜。

西班牙人做客時,一般攜帶些小禮物,一瓶酒或一盒糖果、一束鮮花即可。西班牙人喜歡石榴花,忌諱菊花和大麗花。也很忌諱13這個數字。西班牙人對寵物珍愛有加,當局為保護狗、貓制定了有關法律,無辜打死別人的寵物,要負責賠償,甚至可能被拘留。

『陸』 其他國家的過年習俗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德國:錢包放魚鱗 爬高祈好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德國人元旦還有穿新衣的習俗,他們認為新年換新衣,一切都如意;新年亂穿衣,全年不順利。此外,他們還會在錢夾里放幾片魚鱗,因為魚鱗是新年吉祥物,預示著財源滾滾;不少人還把馬蹄鐵釘在牆上,用來「驅妖辟邪」。

英國:爭著打井水 深夜迎親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法國:狂飲辭舊歲 風向卜年景

法國的元旦本來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國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巴西: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比利時:人給牲畜拜年

在比利時,人們在元旦清早要做的頭一件事就是給牲畜拜年,比利時人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人認為,元旦前夜響聲連天可以驅邪,求得新年如意,所以人們當晚就不停地燃放煙花爆竹,還肆意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小到碗碟,大到缸壇,並且把碎片統統拋到街上。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子裡燃一爐旺火,而且整整一天不能熄滅。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不見天日,會招來厄運。

墨西哥:新年來臨前不許笑

墨西哥的新年習俗有點怪,人們在元旦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墨西哥人把一年分為18個月,每月有20天左右,按傳統習慣,如果想獲得好運氣,一年最後五天內是不能笑的。

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歷史並不長,所以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和其他國家比起來相對平淡,除了狂歡和吃喝,人們大多呆在家裡看電視或睡懶覺。不過加利福尼亞州的元旦慶祝別有特色,新年來臨之際,大街小巷到處都擺著玫瑰花,幾十輛鮮花裝點的彩車載著身著禮服的妙齡少女徐徐而過。人們會在節日期間選出當年的玫瑰皇後和玫瑰公主,在對美的贊賞中迎來新年。

西班牙:眾人爭搶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而且每顆葡萄還有不同的含意,如第一顆「求平安」、第五顆「和睦」、第六顆「避難」、第七顆「祛病」……

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特別「仁慈」,他們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因為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麥兜

『柒』 西班牙人怎麼樣過春節的

西班牙的新年就是咱們中國人過的元旦,也就是1月1號,新年在西班牙人的眼裡應該是除了聖誕和聖周過的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在這一天,西班牙人通常會選擇旅行度假。
西班牙的新年習俗具體如下:
吃葡萄
當12月31日的時針指向午夜12點的時候,西班牙人開始吃葡萄。按照敲鍾的節奏,每敲一下吃一顆葡萄,在第12下敲響時要把12顆葡萄吃完。這一傳統源於西班牙很久前的一位國王,由於豐收後囤積的葡萄過多,國王決定把過多的葡萄分給他的臣民。這一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點蠟燭
找一個不容易引起火災的地方,擺上不同顏色的蠟燭,點燃之後許願,最後讓它們自己耗盡,據說就可以在新年心想事成哦。和內衣褲一樣,黃色蠟燭代表著財運和事業運,紅色蠟燭象徵愛情運,白色代表著光明,綠色帶來身心上的健康,橙色蠟燭的意義則在於保有智慧。
清掃房間
其實這一點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在舊年最後一天把整個房子清掃一遍,讓整個屋子裡亮亮堂堂才是迎接新年該有的姿態。不過這具體清掃方法可就有講究了:掃地時掃把的清掃方向應向外,這樣才象徵著把這一年的霉運全掃走,讓好運全進來。另外還要扔掉那些沒用的東西,把抽屜能清空的清空,這樣才有空間騰出來留給新的事物和機會。
燒掉黑名單
忘掉那些在這一年裡令我們不愉快的回憶和人,可以用一些破布做成一個布娃娃,或是找一張紙把所有不好的事情全寫在上面,然後將它們在午夜燒掉。但是安全問題一定要是永遠放在首位的!
愛的抱抱
在午夜時分拿起酒杯和家人朋友一同祝酒,或起身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化解這一年的不愉快,給彼此新年的勇氣和信心。

『捌』 在西班牙過元旦有什麼習俗

不管是不是首都居民,只要是西班牙人,那麼都有在元旦吃12顆葡萄的獨特習俗,這是西班牙迎接新年最有特色的習慣。

當太陽廣場的12點鍾聲敲響第一聲時,人們就往嘴裡放一個葡萄,第二聲時就往嘴裡放第二個葡萄……以此類推,直到12下的鍾聲敲完,12個葡萄吃完為止。

而在元旦當天,西班牙人在這一天最為忌諱小孩子打架、罵人或哭哭啼啼,認為這是不祥之兆,因此西班牙的家長們在這一天為博得孩子的歡欣,幾乎都要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要求,總之就是不能讓孩子哭出來,否則新的一年就要糟糕了。

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迎接吉祥。

(8)西班牙人怎麼過除夕擴展閱讀

1:德國

德國人對元旦非常重視,他們認為元旦過得好不好直接關繫到下一年的運氣。在除夕之夜,人們會點起燈,放起煙花爆竹來「鎮妖除魔」、辭舊迎新。

新年鍾聲響起前,很多德國人會爬到椅子上,待鍾聲傳來,就跳下來跑到椅子背後,以示甩去災禍。在德國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風俗———爬樹比賽,據說爬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每年爬得最高的人會被譽為「新年英雄」,受到其他人的羨慕。

2、英國

在英國,待到午夜降臨,人們就開始了傳統的大拜年活動,每個家庭都把大門打開,拿出早已經准備好的小黑麵包招待來賓。第一個來客通常被認為是新一年運氣的象徵,

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

新年打井水是英國中部鄉村流傳已久的風俗,據說第一個打到井水的人是新一年的有福之人,打來的水則是吉祥之水,所以元旦一大早,人們就爭先恐後地拎著桶,向井邊進發。

『玖』 新年午夜鍾聲敲響的時候,西班牙人為何會吃下12顆葡萄

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們用10秒的倒計時迎接新年時,西班牙人在新年的那一刻默默地埋頭吃葡萄。西班牙的熱情充分體現在當地人對生活的熱愛。對西班牙人來說,每年的最後一個月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間。在1月1日的元旦,西班牙的街道上擠滿了香檳和葡萄,等待狂歡節的新年鍾聲響起。

另一個有根據的論點是,在19世紀80年代,一些西班牙上層階級開始學習法國人在新年喝起泡酒和吃葡萄。一些不喜歡這種對外來事物的崇拜和諂媚的西班牙人在除夕聚集在馬德里的太陽門廣場。當新年鍾聲響起時,他們也開始和自己一起吃葡萄,用這種特殊的行為藝術諷刺那些上流社會的人,經過時間的發展慢慢成為慶祝新年的一種獨特方式。

『拾』 關於西班牙的禮儀、禁忌等

1、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10)西班牙人怎麼過除夕擴展閱讀:

西班牙特色文化

1、弗拉門戈(Flamenco)

起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它融合了聲樂,舞蹈藝術和音樂伴奏。弗拉明戈音樂有50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模式。

弗拉明戈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近年來,由於弗拉明戈節奏輕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非西語國家逐漸流行起來。

2、口哨語言(Silbo Gomera)

古老的口哨語言,是戈梅拉島特有的傳統。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的一個,位於大西洋,屬於非洲。

令人驚奇的是該島居民僅用口哨就能傳情達意。口哨語有6個音,2個母音,4個輔音,能夠表達4000個單詞。從1999年起島上的學校都教授該語言。幾乎所有島民都可以聽懂它,並且有多一半島民還在練習這種口哨語言。

3、地中海飲食(La dieta mediterránea)

地中海飲食包括了一系列知識,技藝,符號和傳統。象徵著地中海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它由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摩洛哥共同提名。地中海飲食文化強調睦鄰,分享和和溝通,「吃在一起」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文化基礎。

同時地中海飲食文化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了用於食品運輸,保存和享用而製作的陶瓷和玻璃容器。在西班牙,地中海飲食尤其以使用橄欖油和新鮮的食材,健康的烹飪方式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6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2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8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6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