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是西班牙的什麼職務
A. 西蒙玻利瓦爾是那個國家啊
西蒙·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全名為「西蒙·何塞·安東尼奧·德·拉·桑迪西瑪·特里尼達·玻利瓦爾·帕拉修斯·伊·布蘭科」(Simón José Antoni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Bolívar Palacios y Blanco)(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拉丁美洲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軍事家。
玻利瓦爾1783年出生於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早年喪失雙親,被親屬撫養成人;青年時去法國、西班牙學習,1807年回國參加領導委內瑞拉的獨立戰爭,1811年委內瑞拉宣告獨立,玻利瓦爾成為革命軍的一員,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滅亡後前往卡塔赫納,1813年回國再次解放加拉加斯,建立第二共和國,次年第二共和國覆滅後被迫出走牙買加,1817年再次返回委內瑞拉,建立第三共和國,1819年進軍聖菲波哥大,宣布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並擔任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1821年重新攻佔加拉加斯,徹底解放委內瑞拉,隨後揮師南下,陸續解放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並擔任秘魯、玻利維亞總統,1826年回國,正式行使總統職權,1828年奧卡尼亞國民大會上主張實行中央集權制,同年8月宣告自己為獨裁者,任內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內部矛盾重重,政治並不穩固,1830年4月因未能維護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內部統一而辭去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職務,同年12月17日在聖瑪爾塔因病逝世。
由於西蒙·玻利瓦爾在使南美從西班牙的統治下獲得解放所起的作用,被稱為「南美的喬治·華盛頓」
B. Simon怎麼讀
讀作:[ˈsaɪmən]
Simon
1、名字性別:男孩英文名。
2、來源語種:古英語、希伯來語。
3、名字寓意:有見解的,正直,誠信,不善變。
4、名字含義:聆聽,昵稱Sim,Simkin,Simmyo,影子,忠順的士兵 捷克和斯洛伐克形式的SIMON。西班牙形式的SIMON。這個名字由南美革命家西蒙·玻利瓦爾(SimónBolívar,1783-1830年)承擔。
(2)西蒙是西班牙的什麼職務擴展閱讀
情侶名:Emma
1、解析:Simon和Emma取自影片《聖徒》中的情侶角色,適合情侶專用。片名《聖徒》,英文名《 The Saint 》,1997年上映。
2、讀音:['emə]
3、名字性別:女孩英文名。
4、來源語種:古英語、德語。
5、名字寓意:文靜的,正直,誠信,不善變。
6、名字含義:普遍的,宇宙的,從德國傳入英國的名字,意思是「完整的「,」普及的「 普遍的,宇宙的 最初是一種短的形式的日耳曼名字,從元素ermen意為「整體」或「通用」開始。
C. 葡萄牙隊的西蒙幾歲啦
34歲
姓名:西蒙(José Simeón)
國籍:西班牙
場上位置:中場
出生日期:1974年6月22日
身高:180cm
體重:77kg
現效力俱樂部:阿爾巴塞特
曾效力俱樂部:勒雷達、比利亞雷亞爾、隆格雷塞、巴倫西亞
D. 克洛德·西蒙的個人概況
克洛德·西蒙
(Claude Simon,1913— 2005),1913年10月10日生於原法屬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他不到1歲時,出身行伍的父親在一次戰役中陣亡。母親攜子返回法國,在南部朗格多克·魯西永大區的貝爾皮尼昂市居住下來。西蒙未滿11歲時,母親故世。他隨後由祖母撫養,遷往巴黎。在巴黎市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學畢業後,他就讀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1933年他放棄去海軍學校的機會,跟立體派畫家安德烈·洛特學繪畫。1936年西蒙抱著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立場趕赴巴塞羅那,時值西班牙政府跟叛亂部隊進行激戰,這場殘酷的內戰對他的一生影響很深。二戰爆發後,西蒙應征入伍,作為騎兵團的一員,1939年參加加默茲戰役,並於當年5月被德軍俘虜。5個月後,他越獄回國參加地下抵抗運動。戰後,他游歷了許多國家,並從1946年開始定居在比利牛斯山脈,一邊種植葡萄,一邊從事寫作。
西蒙不僅熱衷於文學創作,還熱心當代社會問題。除早年趕赴西班牙外,他在1983年與其他文學界藝術家聯名寫信共同表達對「大國軍備競賽」的擔憂。1996年,他又與其他8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道呼籲盡快解決逼迫「兒童性賣淫」的犯罪問題。針對這種社會現狀,西蒙表示,任何方式的言行都比保持沉默有益。
E. 西蒙·玻利瓦爾是誰有何作為
西蒙·玻利瓦爾是南美洲北部地區民族獨立戰爭中最為重要的領導人,也是整個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統治的革命運動中最為傑出的領袖。為了永遠紀念這位功勛卓越的革命者,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光榮稱號。
1783年7月24日,玻利瓦爾出生於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城的一個大地主家中。在他的家裡,除擁有大片種植園和1000多名奴隸之外,還有金礦、糖廠、房產以及呢絨商店等。與其他地主資本家一樣,他的家庭既是壓制人者,又是被壓制者。對奴隸,他們壓榨、剝削、奴役,憑借他們的金錢過著剝削人的生活。而另一方面,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又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視、壓制。所以,這些土生地主資本家迫切希望推翻殖民統治,掙脫殖民枷鎖。
1799~1806年,玻利瓦爾先後在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國家留學,吸收了進步的革命思想,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就影響了他以後的生活道路。1806年,玻利瓦爾回到祖國,立刻投身於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中去。
1810~1812年,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成立,玻利瓦爾因積極革命而成為領導人之一。第一共和國失敗後,他重新組織力量,繼續斗爭。1813年,他率領革命軍解放了加拉加斯等地區,打敗了殖民軍,建立了委內瑞拉第二共和國。他號召人民起來戰斗:「向可恨的奴役者宣布一場決死戰!」正是在這時,他被授予了「解放者」的稱號。不久之後,第二共和國又失敗了。玻利瓦爾不得不流亡於牙買加、海地等國家。
當玻利瓦爾來到海地的時候,此時的海地已經掙脫荷蘭殖民者的統治而獨立了,所以他請求海地總統佩蒂翁支持他的革命斗爭。他的願望滿足了,佩蒂翁非常支持推翻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活動,當即答應送給玻利瓦爾7艘船和大批武器彈葯,玻利瓦爾非常感謝,表示要像海地那樣,趕走殖民者。
經過兩個月的准備,1816年3月,玻利瓦爾率領一支200多人的愛國部隊,乘風破浪,來到委內瑞拉北海岸的奧里諾科省登陸。這次登陸,玻利瓦爾吸收了前兩次共和國失敗的教訓。他要率領戰友們徹底趕走殖民者,他對戰友說:「我們不僅要解放委內瑞拉,還要解放新格蘭納達(現在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等被西班牙人奴役幾百年的地區。我相信,只要南美大陸上的人民團結起來,就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經過准備,他們決定先襲擊加拉加斯,然後佔領它,再進軍內地。但是,加拉加斯是軍事要地,有西班牙軍隊重兵把守,經過激戰,玻利瓦爾的部隊傷亡慘重,不得不立即撤退,這次襲擊又失敗了。
之後,玻利瓦爾認真總結經驗,宣布了廢除奴隸制的法令,號召全體黑人起來為爭取自由而斗爭。這樣,就贏得了大量黑人的支持。同時,他還決定,沒收西班牙王宮和反動派的財產,許諾分給革命軍戰士土地,取消印第安人的人頭稅並保證分土地給他們等。這些措施獲得了社會各階層的擁護,大大加強了革命斗爭的實力。
軍事上,玻利瓦爾也採取了更為有效的戰略戰術原則,他們不再去攻擊大城市、與敵人硬拼,而是把部隊引入了奧里諾科河流城的東部地區,對戰斗非常有利。
1818年10月,位於奧里諾科河下游的安哥拉徒城熱鬧非凡,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成立了。此時的玻利瓦爾激動異常,現在的革命愛國軍隊已今非昔比,黑人、農民、手工業者、城市小資產階級都極力擁護並積極參與了抗擊殖民軍的斗爭,草原牧民也組成抗敵隊伍,與他們一道共同戰斗,力量大大加強了。
1819年5月,玻利瓦爾率領2000名革命軍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了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他們的目的是突襲新格蘭納達地區的西班牙人並佔領這個地區。安第斯山橫卧在委內瑞拉和新格蘭納達之間,由委內瑞拉到新格蘭納達的通道早已被西班牙軍隊佔領,玻利瓦爾只好率軍走在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之中。戰士們在極端艱險的條件下頑強地走著,有時他們不得不手抓野藤、腳登險石,一個個輪流而過,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革命軍由平原初到山地,因空氣稀薄,呼吸困難,不少人走到懸崖峭壁時,頭暈目眩,甚至有人一頭栽落萬丈深淵,為了社會的獨立、人民的富強,貢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
終於翻過了安第斯山,戰士們歡呼雀躍,精神抖擻,准備以更加堅強的力量去打擊殖民軍。在新格蘭納達的一片高原谷地上,他們突然發現了敵人,玻利瓦爾立刻組織戰士們向敵人發動突襲。隨著「沖啊!」的呼喊聲,革命軍戰士如猛虎下山,沖向敵人。
面對從天而降的革命軍,西班牙軍隊驚慌失措,匆忙拿起武器應戰。但還未等他們轉過身,就被革命軍一槍打死了。不少還未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的西班牙人轉眼之間成了革命軍的俘虜,其中有不少軍事指揮官。
這次襲擊大獲全勝,玻利瓦爾乘勝追擊,立刻向波哥大進軍。波哥大的西班牙守軍頑強抵抗,雙方展開了艱苦的鏖戰。最後,玻利瓦爾終於取得勝利,佔領了波哥大,解放了哥倫比亞地區。
接著,玻利瓦爾率軍回師委內瑞拉,以強大的攻勢橫掃委內瑞拉全境,西班牙軍望風而潰,不堪一擊。玻利瓦爾把軍隊開進首都加拉加斯,隨即解放了全國。
委內瑞拉解放後,革命軍南下厄瓜多,與西班牙軍隊進行了英勇奮戰,又大敗殖民軍,革命軍佔領了首府基多城,厄瓜多宣布解放。
至此,南美洲西北部地區獲得了解放。玻利瓦爾看到,應該建立更為牢固的革命陣地,組成堅強的抗敵部隊,所以1819年12月,新格蘭納達、委內瑞拉、厄瓜多共同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被選為總統和最高統帥。不久,革命軍又多次出兵,掃清了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境內的殖民軍殘余勢力,南美洲北部地區得到徹底解放。大哥倫比亞共和國成立以後,玻利瓦爾仍然致力於抗擊殖民軍的革命事業。為解放秘魯,他率軍與西班牙軍隊進行了浴血奮戰。秘魯當時是西班牙勢力最為頑固的地區,所以玻利瓦爾經過艱苦的戰斗,以巨大的代價才取得了勝利。所以當秘魯東部被玻利瓦爾解放以後,就改名為玻利維亞,目的是紀念這個國家的解放者。
玻利瓦爾一生參加過大小472次戰役,為南美洲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勛,也為世界人民抗擊殖民侵略樹立了榜樣。
1830年5月,玻利瓦爾辭去大共和國總統職務,同年12月17日,因病死去。
F. 西蒙·玻利瓦爾的介紹
西蒙·玻利瓦爾(英語:Simón Bolívar,西班牙語:Simón Bolívar)(全名為「西蒙·何塞·安東尼奧·德·拉·桑迪西瑪·特里尼達·玻利瓦爾·帕拉修斯·伊·布蘭科」(英語:Simón José Antoni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Bolívar y Palacios,西班牙語:Simón José Antoni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Bolívar Ponte Palaci)(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拉丁美洲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和軍事家。玻利瓦爾1783年出生於委內瑞拉的加拉加斯,早年喪失雙親,被親屬撫養成人;青年時去法國、西班牙學習,1807年回國參加領導委內瑞拉的獨立戰爭,1811年委內瑞拉宣告獨立,玻利瓦爾成為革命軍的一員,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滅亡後前往卡塔赫納,1813年回國再次解放加拉加斯,建立第二共和國,次年第二共和國覆滅後被迫出走牙買加,1817年再次返回委內瑞拉,建立第三共和國,1819年進軍聖菲波哥大,宣布成立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並擔任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1821年重新攻佔加拉加斯,徹底解放委內瑞拉,隨後揮師南下,陸續解放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並擔任秘魯、玻利維亞總統,1826年回國,正式行使總統職權,1828年奧卡尼亞國民大會上主張實行中央集權制,同年8月宣告自己為獨裁者,任內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內部矛盾重重,政治並不穩固,1830年4月因未能維護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內部統一而辭去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總統職務,同年12月17日在聖瑪爾塔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