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人怎麼看西班牙征服

墨西哥人怎麼看西班牙征服

發布時間: 2022-09-03 06:28:48

Ⅰ 誰能告訴我西班牙殖民墨西哥的詳細歷史

. 阿茲特克文明
中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因阿茲特克印第安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於14世紀初,1521年為西班牙人所毀滅。對其研究始於18世紀末,20世紀後重點發掘了首都特諾奇蒂特蘭城的遺址,對這一文明的文化、藝術、宗教等有了較多的了解。

發展簡史
阿茲特克人又名墨西卡人、特諾奇人,屬納瓦語系。約12世紀末從北部進入墨西哥中央峽谷,滅托爾特克文化,於1325年在特斯科科湖中的島上開始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阿茲特克人定居特斯科科湖畔之後,繼續向外擴張,此後百餘年裡,以武力先後征服阿托米等部族。

15世紀上半葉,阿茲特克人與附近的特斯科科和特拉科潘兩個部落結盟,建立起中美洲當時最為強大的部落聯盟,國王蒙特蘇馬一世(1440~1469在位)被稱為蒙特蘇馬大帝。蒙特蘇馬二世在位時疆域東抵墨西哥灣,西達太平洋,南部擴大到瓜地馬拉,達到阿茲特克軍事統治的頂峰。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科爾特斯,H.利用印第安人內部矛盾,進攻阿茲特克國家,蒙特蘇馬二世在入侵者面前動搖不定,最後成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年 6月向人民勸降時被群眾擊傷而死。

科爾特斯在所謂悲慘之夜僥幸逃命後,又於1521年卷土重來,阿茲特克人在新國王誇烏特莫克率領下,與圍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開殊死搏鬥,最後由於糧食和水源斷絕,加之天花肆虐而失敗。1521年8月,西班牙人佔領特諾奇蒂特蘭,在城中大肆屠殺,並將該城徹底毀壞,後在其廢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經濟生活
阿茲特克文明有發達的農業,主要作物有玉米、豆類、南瓜、馬鈴薯、棉花、龍舌蘭等,其中龍舌蘭是其特產。飼養火雞、鴨、狗等禽畜。阿茲特克人利用特斯科科等湖泊發展人工灌溉系統,據說在特諾奇蒂特蘭城南的霍奇米爾科有1.5萬條人工渠道,至今仍存900條。

手工業相當發展,有金、銀、銅、寶石、皮革、紡織、羽毛、陶器等各種工藝品。首都特諾奇蒂特蘭面積約10平方公里,人口達30萬。城內街道、廣場設置整齊,全城有10餘公里長的防水長堤,並有兩條石槽從陸地引淡水入城。城內有神殿、王宮、行政官署、貴族邸宅、游戲場、學校等建築。城北的市場是國內貿易中心,據記載可以容6萬人交易貨物,比西班牙的市場還大。

社會和國家組織
阿茲特克的最高首領由部落會議從特定的家族中推舉,事實上是最高軍事酋長,無世襲權,並可被部落會議罷黜。阿茲特克人同與之結盟的部落結成統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體,最高軍事酋長即為聯盟統帥。聯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聯盟割讓土地和納貢,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習俗,由自己的酋長管理。

特諾奇蒂特蘭城分為四大區,分屬四大胞族。下面共分為20個氏族,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廟,享有處理內部事務的權利。各氏族選出代表出席酋長會議。

阿茲特克人的社會組織以民族為基礎,實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開始出現階級劃分,貴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構成社會的統治階級。貴族擁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平民接受農、工和戰技等專業教育,是軍隊的主體。最下層是奴隸,主要來自戰俘和罪犯。

文化藝術與宗教
阿茲特克文明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托爾特克文化和瑪雅文明的許多成就,自己也有獨創。其文字仍屬圖畫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歷法方面,使用太陽歷與聖年歷,已知一年為 365天,每逢閏年補加一天。醫學方面,知道利用各種草葯治病,並已使用土法麻醉。

阿茲特克人的陶器和繪畫均極精緻,建築和藝術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的公共建築物多以白石砌成,十分瑰麗壯觀。一般房屋的周圍,在固定在水面的木排上種植花草,形成水上田園。

城中心的主廟基部長 100米、寬90米,四周有雉堞圍牆環繞,塔頂建有供奉主神威濟洛波特利和雨神特拉洛克的神殿,其祭壇周圍有蛇頭石雕,壇下發現的重達10噸的大石上,刻有被肢解的月亮女神圖案,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廣場發現的「第五太陽石」直徑近 4米,重約120噸,刻有阿茲特克宗教傳說中創世以來四個時代的圖像,代表了阿茲特克人石雕藝術的高度水平。

宗教在阿茲特克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居民相信靈魂永存,並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他們崇拜自然神,如太陽神、月神、雲神、雨神、玉米神等,部落主神威濟洛波特利被視為太陽神和戰爭之神。國王被看成神的化身,祭神時以戰俘為犧牲。其特異習俗之一是以活人為祭品,每年有數千人被祭神靈。武士以獻身祭壇為榮。

蒙特蘇馬二世
阿茲特克國第九代統治者,1502年執政。1519年 8月,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科爾特斯,H.率領人馬侵入阿茲特克,蒙特蘇馬二世迷信「白神」魁扎爾科亞特爾,對西班牙殖民者十分害怕,派人送去大量金銀財寶,勸說科爾特斯不要繼續前進,但無效。

11月,科爾特斯率部逼臨阿茲特克首都特諾奇蒂特蘭,蒙特蘇馬二世以禮相待,但科爾特斯卻背信棄義,借口阿茲特克軍隊在韋拉克魯斯附近殺死西班牙人,逮捕了蒙特蘇馬二世,並強迫蒙特蘇馬二世向西班牙國王宣誓效忠。在強力威脅下,蒙特蘇馬二世向殖民主義者妥協投降。

1520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無辜殺害歡度青玉蜀黍節的 600多名印第安人,激起印第安人的武裝反抗。科爾特斯命令蒙特蘇馬二世出面說服印第安人停止戰斗,阿茲特克人把他看作是出賣民族的叛徒,向他扔石頭,砸傷頭部。不久因傷重而死。

科爾特斯,H.
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殖民者。出生於西班牙貴族家庭。17歲從軍。1504年隨西班牙艦隊來到加勒比海的聖多明各。1511年,參加D.貝拉斯克斯‧德‧奎利亞爾對古巴的征服。1519年2月,率領一支擁有11艘船隻、500多名士兵的遠征隊向尤卡坦半島進發。4月,在今韋拉克魯斯登陸。8月,深入墨西哥內地,採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通過賄賂、利誘和威脅等方法,拉攏敵視阿茲特克聯盟的印第安部族,組成一支15萬人的大軍,向阿茲特克的首府特諾奇蒂特蘭進軍。

阿茲特克首領蒙特蘇馬出於對「白神」的迷信,把西班牙人迎入特諾奇蒂特蘭,科爾特斯伺機囚禁了蒙特蘇馬,強迫他向西班牙國王宣誓效忠,並挾持他對印第安人發號施令。1520年5月,阿茲特克人發動武裝起義,包圍科爾特斯軍隊,切斷其糧食、彈葯和飲水的供應。6月30日晚,科爾特斯率部突圍,遭到伏擊,損失慘重。這一晚在歷史上被西班牙殖民者稱為「悲傷之夜」。

1521年 5月,科爾特斯再次向特諾奇蒂特蘭發動圍攻。阿茲特克人在誇烏特莫克領導下頑強抵抗,堅持斗爭達三個月。8月城陷,居民慘遭血腥屠殺,城市被夷為廢墟。科爾特斯率軍繼續征服墨西哥和中美洲北部,奠定了西班牙對墨西哥殖民統治的基礎。1522年10月被任命為新西班牙將軍。後因在國內遭人控告,權力被逐步削弱。1547年死於西班牙。

Ⅱ 誰征服墨西哥的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擴張

西班牙殖民者科爾特斯對墨西哥的野蠻探險與征服。
埃爾南多·科爾特斯(HernandodeCortez,1485-1547年)是西班牙著名的殖民者和墨西哥征服者。他出生於美德林的一個「有聲望的貴族」家庭,早年進入拉曼卡大學學習法律,後因患病和家境衰敗而輟學。從1504年起開始參與西班牙殖民冒險活動,1511年參加了殖民主義者古巴總督迪耶科·維拉斯蓋斯對古巴的遠征行動。維拉斯蓋斯裝備了一支龐大的船隊,並任命科爾特斯為首領,准備對墨西哥進行探險和征服。接到任命後,科爾特斯立即把自己的財產作為抵押,從高利貸者手中取得了一大筆現金和貨物。在很短時間內,他招募了508個士兵,以及幾門大炮、16匹戰馬、幾只狗,組成了遠征部隊。據說,當時墨西哥的印第安人還不知道家畜是什麼東西,所以科爾特斯對於在征服戰中使用馬匹寄予特別的希望。

Ⅲ 西班牙征服中美洲的詳細過程

阿茲特克(或譯為阿茲台克、阿茲提克)是一個在14世紀-16世紀的墨西哥古文明。最初,阿茲特克是Tezozomoc統治下的Tepanecs國的傭兵,並常與托爾提克人(Toltecs)發生戰爭。當Tezozomoc死去,他的兒子Maxtla暗殺了奇馬爾波波卡(Chimalpopoca);1428年,奇馬爾波波卡的叔叔伊茲柯阿特爾(Itzcóatl)與德斯科科湖的前統治者Nezahualcoyotl同盟,並進攻Maxtla的首都Azcapotzalco;100天後,Maxtla投降並被放逐。阿茲特克(Tenochtitlán)、德斯科科(Texcoco)、和特拉科班(Tlacopan)組成了同盟,並取得墨西哥谷地的統治權,阿茲特克是其中最強的力量。伊茲柯阿特爾的侄子蒙特蘇馬一世在1440年登基,並擴張了他的國土,1450年-1454年發生了由乾旱導致的大飢荒,為此,蒙特蘇馬不斷的發動榮冠戰爭(Flowery Wars)獲取俘虜來祭祀神靈。蒙特蘇馬一世的兒子阿哈雅卡特爾對特拉特洛科(Tlatelolco)王國發動了戰爭,但被Tzintzuntzan的塔拉斯科(Tarascan)所擊敗,這是帝國有史以來遭遇的第一次慘敗,但隨後收復了Huasteca地區,並征服了米克特人(Mixtecs)和薩巴特克人(Zapotecs)。1481年,阿哈雅卡特爾(Axayácatl)的兒子Tízoc短暫了統治該國,隨後便被他的弟弟Auítzotl所取代。在Auítzotl的統治下,阿茲特克帝國的版圖達到了最興盛時期,共控制了33個省份的371個部落。首都特諾奇提特蘭曾經有25萬人居住,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阿哈雅卡特爾(Axayácatl)的兒子蒙特蘇馬二世在1502年登基,1504年開始發動對特拉克斯卡拉(Tlaxcala)的戰爭,1519年西班牙人從墨西哥灣登陸,當時阿茲特克人誤以為是傳說中羽蛇神(Quetzalcoatl)的歸來,因此邀請西班牙人進城,但西班牙人卻軟禁了蒙特蘇馬二世。西班牙人在城內搜括黃金,並屠殺了阻止他們的祭司們,這導致了後來的暴動,蒙特蘇馬二世在1520年7月1日的一場暴動中被大石頭擊中腦部死去,西班牙也被迫放棄特諾奇提特蘭城。
蒙特蘇馬的侄子庫伊特拉華克(Cuitláuac)在登基四個月後便因為西班牙人帶來的天花而死去。帝國最後的皇帝庫奧赫特莫克(Cuautémoc,蒙特蘇馬的侄子,時年18歲)登基。1521年4月28日,西班牙人及其盟軍開始作最後的圍攻;在經過長時間的圍城和大部份人口都死於飢餓與天花的情況下,1521年8月13日,皇帝庫奧赫特莫克終於向征服者克爾特茲(Hernán Cortés)的500人西班牙軍隊和15-20萬底拉斯卡拉盟軍投降。1525年2月26日,他被西班牙人絞死。帝國的人口也因為各式傳染病從1500萬迅速下降到300萬,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也被燒成平地。現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是在特諾奇提特蘭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至此,西班牙帝國將墨西哥納入其殖民版圖。

Ⅳ 印第安文明為什麼會輕易的被西班牙擊潰

一般來說,從16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的40年間,被成為「美洲征服時期」。來自西班牙形形色色的冒險家和亡命之徒,在沒有得到王室的資助和支持的情況下,用他們自己的財產和生命去冒險。在他們征服的地區中,他們僅僅在口頭上對西班牙王室保持效忠,而其唯一的目的是通過殘酷的掠奪和壓榨印第安人來聚斂財富。顯然西班牙王室不會對這些事情視而不見,這些從印第安人的伏擊、熱帶疾病、毒蛇、飢渴和同夥的明槍暗箭中倖存下來的征服者,其權利和地位很快就被王室委派的收稅官、法官和傳教士所代替了,美洲的征服,其最終的受益者是西班牙王室和塞維利亞的商人。

征服美洲的原動力
百年戰爭的結束標志著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隨著歐洲主要國家(英國、法國、西班牙)中央集權體制的確立,原來普遍意義上的「封建制度」(feudality)逐漸解體,權利再次集中到了國王手中,而國家之間的戰爭顯然要比原來諸侯之間的戰爭需要更多更優秀的士兵,以及更加精良的武器裝備。同時,在英法百年戰爭中已經開始使用的火炮,以及後來的火繩槍等當時的新型武器,也對這種新興的王朝國家的經濟支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時的歐洲君主們不但需要為軍隊裝備馬匹、冷兵器和盔甲,而且需要支付火炮工廠、軍械工廠和火葯廠的花費,同時還需要更多的金錢支付大規模職業化軍隊的軍餉。

對於西班牙王室來說,他們的擴張野心與財政壓力之間的矛盾顯得尤為突出。盡管西班牙人最終取得了近200年的「再征服」(Reconquista)戰爭的勝利,並將摩爾人(Moors)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但是在長期的戰爭中,西班牙國庫實際上已經消耗殆盡,也可以說,1492年的西班牙實際上並沒有與其大國地位相稱的財富儲備,這實際上也是王室支持哥倫布航海的原因之一。另外,1495年法國國王入侵那不勒斯王國所爆發的義大利戰爭,最終導致了1503年法西兩國的交戰。由於當時法國的國力更強,所以對於西班牙人來說,盡快的獲得大量的財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16世紀的歐洲,財富就意味著金銀等貴金屬的儲量。我們知道,黃金在歐洲是一種特別稀有的金屬。據估計,在15世紀末歐洲的黃金總儲量不會超過88噸;打一個形象的比喻,這些黃金可以鑄成一個棱長為2米的正方體;而同時期歐洲的白銀的總儲量據估計也不會超過3150噸。這么可憐的貴金屬儲量對於當時歐洲王室之間不斷的征戰來說顯然是不夠的;雖然當時的西班牙可以通過其鄰國葡萄牙,獲得其在非洲海岸開採的黃金,或者通過與熱那亞、威尼斯等義大利城邦的東方貿易獲得黃金,但是這些資金對於西班牙王室的宏偉計劃的實施來說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義大利戰爭進行的同時,另外一場爭奪黃金的戰爭也在進行中。對於西班牙王室來說,尚未完全探索的新大陸顯然是一個潛在的財富來源,這可能也是國王急切的想要將美洲的新征服地區歸於自己控制的一個原因吧。

據估計,科爾特斯(Fernando Cortés)從蒙特祖馬(Montezuma II)的帝國中獲得了約合630萬美元的黃金。皮薩羅(Francisco Pizarro)從印加帝國獲得了132.6萬金比索(約合616.9萬美元)和約合68.1萬美元的銀幣。註:以上均是按20世紀50年代的美元估價。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歐洲王室或者銀行家的保險櫃中有這樣大一筆錢:這可能就是西班牙在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的奧秘。

到1560年為止,據估計至少有99噸黃金從新大陸運抵西班牙,這幾乎相當於歐洲所有黃金儲量的總和。當1545年波特西(Potosi)銀礦和1547年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Zacatecas)銀礦發現並開采之後,歐洲的白銀儲量也開始急劇增長:到16世紀末,約有6800噸白銀穿越大西洋運到歐洲。當然,歐洲人也獲得了來自美洲的其他奇珍異寶:阿茲特克帝國的寶石、波哥大的祖母綠、委內瑞拉的珍珠、新墨西哥的海狸皮、蓋亞那的珍貴木材、西印度群島的靛藍染料、香草和可可等等。西班牙的征服者們不但幫助自己的國家贏得了這場黃金爭奪戰的勝利,而且也迎來了西班牙歷史上短暫而輝煌的全盛時代。

第一部分:西班牙征服者
在1481~1492年的「再征服」運動中,西班牙國王菲迪南五世和女王伊莎貝拉(Ferdinand V & Isabella)建立了一支高效的職業軍隊。從1490年開始,西班牙用了10年的時間對所有軍隊進行重組,目的是為了打造一支完全由王室控制的常備軍。1495年,王室委派大元帥岡扎羅 德 科爾多瓦(Gonzalo de Córdoba,再征服運動中「偉大的上尉」)率部參加了著名的義大利戰爭,這支軍隊不但以優秀的常規步兵和騎兵部隊著稱,而且也是歐洲第一支嘗試使用小型火器(火繩槍)來作戰的軍隊。

在義大利戰爭的初期,科爾多瓦根據瑞士長矛兵的組織方式,訓練了一定比例的西班牙步兵。到1505年,他已經鑄造了一支具備高度的紀律性和紀律性的長矛兵/火槍手混成軍團,這也是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陣」的雛形。西班牙軍隊有效的使用長矛和火槍相互配合,同時第一次按照較為現代的方式對這種合成兵團進行了嚴格的組織和訓練。在接下來的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中,西班牙步兵將在歐洲大陸上處於支配性的地位。在義大利戰爭的後期,很多退役的西班牙軍人來到美洲,繼續從事他們唯一熟悉的工作——戰爭。

來到西印度群島的西班牙殖民地,並從這里出發征服整個中南美洲的西班牙前軍人,可能是在地理大發現時代中最富冒險精神的人:他們果敢、冷酷而且似乎也沒有什麼道德約束。最重要的是:在歐洲和北非的作戰中取得的勝利,不但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賦予征服者們一種不可動搖的自信。在新大陸的大多數比例懸殊的作戰中,這種自信給予了西班牙人一種克服一切的勇氣,同時為他們贏得歷次戰爭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

如果我們了解一下在歷次美洲征服戰爭中參戰的西班牙軍人的人數,可能我們會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一點。當科爾特斯進入特諾奇蒂特蘭城時,他們面對的潛在敵人可能至少有4萬,但他僅僅有400名步兵,15名騎兵,10門重炮和4門輕炮;當他在1521年卷土重來並圍攻阿茲特克人的首都特諾奇蒂特蘭的時候,他也僅有850名步兵,86名騎兵和15門火炮。而當皮薩羅征服印加帝國時,他所率領的軍隊僅有102名步兵、62名騎兵和 2門輕炮。

遠程武器的不可靠性
在新大陸的征服者們也裝備了少量的輕型火器。但是我們要注意,在當時的歐洲,這種笨重的火繩槍(Arquebus)僅僅是一種試驗性的武器;它實際上並不能適應美洲地區特殊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當時西班牙人所使用的火繩槍,它在發射時需要先安放支架,同時火槍手還需攜帶點燃的火繩以備隨時點火射擊,而且火繩本身也需要使用打火石和火絨點燃,而火器發射所需要的大量精煉火葯也給後勤工作帶來了不少負擔。在很多時候,西班牙火槍手們在點燃火繩之前就已經遭到了印第安人的突然襲擊,特別是在秘魯和尤卡坦半島地區。火槍手的實際作戰效果是值得懷疑的。

當時在歐洲廣泛採用的弩弓(十字弓,即crossbow)也不太適應美洲的征服戰爭。盡管西班牙人使用的弩弓威力更強、准確性也更好,但是它的射速很慢,並且在與中美洲的濕熱氣候下很容易生銹和損壞(弓弦和機械裝置都是鋼制的)。因此連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都認為這是一種不太有效的武器。因為在美洲征服戰爭中,少數的西班牙征服者往往要面對成千上萬的印第安武士,由於印第安人的防護裝備非常簡陋,因此對於遠程武器來說,發射速度要比射程更加重要,而西班牙人裝備的弩弓顯然不能滿足實際作戰的需要。

在當時西班牙人不同的記錄中,大多描述了這樣的事實:在投入戰斗後的幾個周之內,很多火槍手和弩弓手都作為普通步兵參戰;由於氣候的原因,很多鋼制弓弦已經生銹或者損壞了;在長期的作戰中會有更多的射擊武器無法使用。例如,參加特諾奇蒂特蘭圍城戰的850名西班牙步兵中,只有120-160名弩弓手和火槍手;而當阿爾瓦雷多進攻基多城時,他的500名士兵中僅有100名弩弓手(沒有一名火槍手)。

圖1:西班牙弩弓手。他正在使用一種木質杠桿來重新裝箭,這種杠桿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工具。它是一種輕型弩,因此它比當時歐洲普遍使用的重型弩(需要更為大型且復雜的起弓設備)較為適合美洲的作戰。 圖2:16世紀20年代德國製造的十字弓,它是一種復合弓(由藤條和鯨須組成),在弓體上覆有皮革。它的總長度為0.7m,弓的跨度為0.6m。
此外射擊武器的補充也很成問題。據說,在特諾奇蒂特蘭圍城戰之前,科爾特斯曾經要求位於特斯可可湖(Lake Texcoco)附近的印第安盟友幫助他們製造弩箭;西班牙人將他們使用的箭頭和箭桿作為樣本分發給他們,然後要求他們仿製8000支箭。在8天後,印第安人就交付了約50000支箭桿和數量近似的銅制箭頭,箭頭的質量甚至比西班牙人自己製造的還要好!然後,科爾特斯的弩弓手們對銅制箭頭進行磨光、上油,並在箭桿尾部粘上羽毛。而對於火器來說,最主要的消耗品顯然是火葯。在科爾特斯第二次向特諾奇提特蘭進軍的時候,他的部隊攜帶了約510千克的火葯。另外,大量弓弦也從西印度群島運抵前線,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弩弓在戰爭中的不可靠性。

既然西班牙人在射擊武器方面並不具備壓倒性的優勢;那麼顯然征服者們是在肉搏交鋒中擊敗印第安人的。這個結論似乎難以令人置信。因為在征服戰爭的大多數時候,西班牙人總是處於兵力的絕對劣勢,而且他們也不是總能得到當地印第安盟友的幫助——如果他們的數量可以克服西班牙人在肉搏戰中的劣勢的話。但是事實卻是西班牙征服者在大多數戰斗中均能佔得上風,那麼這些征服者們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

西班牙征服者的優勢
首先,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西班牙人裝備了馬匹。由於美洲印第安人在此之前從來沒有見到過馬這種動物,所以西班牙騎兵在面對印第安人時有一種天然的心理優勢。在征服戰爭的大多數時間中,很少有印第安人能夠俘獲馬匹並熟悉它。在《斷矛》【注】一書中記錄了墨西哥人對西班牙騎兵(尤其是戰馬)的描述:

「這些「牡鹿」的脖子上掛著小鈴鐺,當它們快速奔跑的時候,鈴鐺會發出很大的聲響……它們經常噴鼻息,並發出咆哮……它們很容易流汗……在奔跑中它的鼻子會產生大量的泡沫,它掉到地上就像龍舌蘭肥皂一樣(據記載,阿茲特克人曾使用這種植物製造肥皂)……在它們急馳的時候,會產生像雷鳴一樣的聲響,又好像石塊雨點般落到地面上的聲音……它們從大路上經過後,會在地上留下很多的小坑,似乎它的蹄子踏到的任何地方都會開裂……」

註:《斷矛》(」broken spears」)一書是由美國歷史學家Miguel Leon-Portillo於1992年出版的一本介紹阿茲特克歷史的書,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主要的資料來源於墨西哥當地的印第安人口口相傳的歷史;通過與主流的《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和《墨西哥征服史》相比較,我們可能會對當時的阿茲特克文明產生更加客觀的評價,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看一下。
盡管在當時的歐洲,重騎兵的優勢開始受到了火槍兵/長矛兵方陣的挑戰,但是在對付美洲印第安人時卻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騎兵可以居高臨下,但印第安人卻難以殺傷騎兵,而且騎兵還可以使用他們的馬匹撞倒對方。另外,騎兵的機動性顯然更好,可以出其不意的對印第安人進行突襲,甚至一支小型騎兵部隊就可以輕易的沖散印第安人密集的隊伍。

其次,西班牙人的盔甲也具有很大的優勢。提到西班牙人所穿著的盔甲,我們首先要談一下當時的歐洲人衣著。當時歐洲男子流行的衣著是這樣的:上身穿著布制或皮製的緊身上衣,但是袖子卻很寬大,而且在肩膀上有墊肩;穿著長及膝蓋的褲子,在膝蓋處的褲腿是縮口的,以便在褲子中添加各種填充物。膝蓋以下著有及膝的長襪,腳上穿著摩爾人式的紅色皮製軟鞋,有時候還穿著粗牛皮製成的長靴。在袖子和褲腿中的各類纖維填充物的作用,主要是在遭受刀劍砍擊時可以為士兵提供一定的防護(如果在上臂或者大腿處沒有裝甲的話)。軍隊的統帥和一些比較富有的騎兵仍然穿著我們通常所說的三段式盔甲,它可以提供全面的防護,包括:帶有封閉面甲的頭盔;胸甲、上臂甲、小臂甲以及鐵手套;同時還有及膝的腿部護甲,有時還包括脛甲。

Ⅳ 墨西哥在被西班牙殖民侵略之後墨西哥人表現了哪些情緒

西班牙殖民侵略之後,墨西哥人反對西班牙入侵的情緒很強烈,而對義大利、法國、德國音樂舞蹈抱有好感。他們競相模仿、表演華爾茲和瑪祖卡等舞蹈和一些傳統舞蹈。

Ⅵ 阿茲特克人是怎樣被西班牙人征服的

簡單的總結一下,就是槍炮、病菌,即天花以及阿茲特克人的敵對部落。

先是因為迷信而天真的將西班牙人引到了自己的國家。1519年,由埃爾南多·科爾特斯率領的一支11艘船隻組成的侵略隊伍,從古巴島出發,在今天的墨西哥境內登陸。他的隊伍只有100名水手和508名士兵,裝備也不過16匹馬、32把弓弩、10門銅炮和其他小型火器。來的時候,沿海的印第安人看到他們的形象,信以為神話中的「羽蛇神」,阿茲特克人的皇帝蒙特祖瑪二世被嚇到,而敵對的部落看準了時機,都投靠了西班牙人。

盡管如此,西班牙人也是傷亡慘重,真正征服阿茲特克人的是他的印第安盟友和藩屬。「印第安帝國是被印第安人所征服的。阿茲特克王朝是在它自己臣民手裡倒下的。」根據科爾特斯自己的估計,先後投效的印第安「盟友」達20萬人,獨木舟2000多隻,光是特斯科科部落就投入了5萬大軍(最後3萬人戰死)。

Ⅶ 什麼是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

1492~1541年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爆發於1492~1541年間的西班牙征服美洲之戰,是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對外擴張、掠奪戰爭,經過50年的武力征服,西班牙在美洲最終建立起了一個20多倍於西班牙本土的殖民帝國。

這場征服戰爭始於哥倫布航抵美洲,西印度群島最先遭到西班牙的蹂躪。1946年,西班牙在海地島建立了西屬關注第一個殖民據點聖多明各域,之後開始向周圍的海島擴張,首要目標是古巴。1511年,哥倫布的長子迭戈·哥倫布派其副手迭戈·貝拉斯克斯率領300名殖民者,入侵古巴。

貝拉斯克斯花了3年時間征服了整個古巴。滅絕人性的西班牙殖民者肆意屠殺印第安人,甚至用活著的印第安人去喂他們的警犬,但印第安人是寧死不屈的。1529年12月,西班牙派遣大軍進山圍剿,起義失敗。貝拉斯克斯在古巴也實行監護制,驅使印第安人在礦場上和農田裡從事奴隸般的勞動,致使印第安人的死亡率十分驚人,至1550年,全古巴的印第安人幾乎消滅殆盡。

西班牙在征服古巴的前後,還征服了牙買加(1509)、波多黎各(1509)和巴哈巴群島(1513年)。這些島上的印第安人的命運同樣異常悲慘,幾遭絕跡。西印度群島就這樣被西班牙征服了。

對墨西哥的征服是與殖民者科爾特斯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科爾特斯1485年生於西班牙的青德林城,其父是個很有地位的人。科爾特斯19歲離開西班牙,到新世界尋找財富,1504年遠航西班牙島(今聖多明各),成為那裡的小農場主。1511年參加西班牙人征服古巴活動,遂與當時西班牙駐古巴總督貝拉斯克斯的妻子的妹妹結婚,後被任命為聖地亞哥市市長。

1518年,科爾特斯被選派率領探險隊前往墨西哥,這支探險隊於一個星期五在尤卡擔海岸登陸。上岸之後,科爾特斯在海岸附近逗留一些時間,收集有關墨西哥的形勢材料。在和當地印第安人發生沖突之後,科爾特斯得到了印第安親酋長獻出的二十幾名年輕的印第安女子,其中一個在接受基督教洗禮後取名瑪麗娜。瑪麗娜會說阿茲特克語和瑪雅語,後來又學會了西班牙語,為科爾特斯搜集情報,對征服墨西哥起了很大作用。

1519年4月,科爾特斯率領船隊抵達阿茲特克王國境內的胡安·烏魯亞島。在離該島不遠的地方建立了一個殖民據點,然後決定進軍阿茲特克王國內地,士兵們對這次冒險感到不勝恐懼。為了表示有進無退的決心,科爾特斯下令燒掉所有船隻。

當時同阿茲特克敵對的托托的納克人幻想藉助西班牙殖民者的力量,擺脫阿茲特克人對他們的統治,科爾特斯乘機加以離間,進一步加深了托托納克人與阿茲特克人的對立。然後於1519年8月中旬,首先打敗了與阿茲特克人有世仇的特拉斯卡拉人。後者失敗後加入科爾特斯的隊伍,一道攻打茲特克人。科爾特斯繼續進軍都城特諾奇蒂特蘭,擊敗墨西哥國王蒙特蘇馬二世,生擒了這位國王。

1520年2月,古巴總督見科爾特斯派遣納爾威斯率領1300人在韋臘克魯斯登陸,欲捉拿科爾特斯。科爾特斯主動出擊,粉碎了納爾威斯的進攻,並俘獲了納爾威斯,然後又將納爾威斯手下的人大部分爭取到自己一邊來。

之後,阿茲特克人又發動了幾次武裝,反抗均被科爾特斯打敗。從此墨西哥變成了西班牙的附屬國。

對南美大陸的征服是由殖民擴張者皮薩羅來完成的。皮薩羅是西班牙文盲冒險家,秘魯印加帝國的征服者。1475年出於西班牙的特魯希利奧,他像科爾特斯一樣,為求名追利而奔赴新世界。1515年參加巴爾沃亞領導的探險隊,發現了太平洋。1519年任新建的巴拿馬市市長。皮薩羅47歲時,從一個西班牙探險者那裡得知有個印加帝國。他深為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的消息所打動,決計打敗印加帝國。1524~1525年,他進行了第一次嘗試,沒有成功。第二次遠征成功地到達秘魯海岸,帶回許多的東西和奴隸。

1528年,皮薩羅返回西班牙。次年,西班牙國王許他前往征服秘魯,特之並入西班牙,並為此活動提供資助。皮薩羅回巴拿馬後,組織人馬於1531年1月離開巴拿馬,向秘魯進發。

第二年,皮薩羅到達秘魯,僅帶著177人和62匹馬向印加帝國的卡哈馬卡城進發。皇帝身邊也有4萬士兵。皮薩羅設了個毒計欺騙阿塔華爾帕,請他前來會面,不要帶武器,士兵也不要帶武器。這樣,皮薩羅抓住黃金時機,下令向手無寸鐵的士兵們發動突然襲擊,僅半小時,便將印加士兵全部擊潰。但保留了那個可憐皇帝的一條性命,藉以統治印加人民和掠奪金銀財寶。到1538年8月,西班牙完全征服了印加帝國後,皮薩羅才將塔華爾帕處死。之後,西班牙殖民者繼續向南美大陸擴張。1534年征服了厄瓜多。1538年征服了哥倫比亞,並侵入巴西境內,1541年征服了智利。此後,又征服了委內端拉、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地。至16世紀中葉,除巴西外,整個中美洲大都處於西班牙的統治之下。

西班牙經過跨世紀的武力征服,最終在美洲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其幅員為西班牙本土的20多倍。通過對美洲的殖民掠奪,歐洲資本主義得到了飛速發展,而廣大美洲地區則處於被剝削、被奴役的落後境地。

Ⅷ 西班牙人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的主要原因在哪

本來在特斯科科湖的外圍,有許多受阿茲特克統轄的村落。但這些村落向來受到壓迫,故此埃爾南·科爾特斯圍攻特諾奇蒂特蘭前便先將之降服,成為他自己的盟軍。盡管後來埃爾南·科爾特斯在圍城戰中失利,但由於這些村落「對墨西哥人心懷敵意,所以僅在一旁觀望」。在孤軍作戰的情況下,庫瓦赫特莫克難以收拾殘局。

特諾奇蒂特蘭城內武士及居民眾多,被西班牙軍圍攻數十天,(卡斯蒂略說一共圍攻93天,另有說法圍攻了75天。)糧食供應極為緊張。原本,阿茲特克人可靠著獨木船把糧食運進城內,但特斯科科湖區被西班牙軍控制後,斷絕了糧食供應。而城內的泉水又帶有鹹味。在斷水斷糧的情形下,城內士氣受到動搖,庫瓦赫特莫克開始眾叛親離。

西班牙軍的人數,比起盟友特拉斯卡拉軍及敵方阿茲特克軍的人數少得多(卡斯蒂略說這次圍城戰前,西班牙兵士有420名,特拉斯卡拉軍大約有2000名,阿茲特克方面則不詳,然而根據其他資料,西班牙人總數約在2000人左右,特拉斯卡拉軍可能在10萬到22萬間,而阿茲特克方面約在10萬人上下,阿茲特克人在數量上已居下風)。但西班牙兵士配備了火槍、弩弓等武器,同時具有鋼鐵鑄造的劍,然而阿茲特克人的武器則是由木頭與火山岩所製造,盡管非常鋒利,但容易損壞。而西班牙人的鎧甲,內里填滿棉,能卸去箭、矛投射過來時的沖力,減低受傷機會。因此,至這場戰事結束為止(不包括之前墨西哥城動亂時的「悲痛之夜」),只有62名西班牙兵士被活捉去祭神,另有若干兵士傷重而死,但數目有限。

阿茲特克人在特斯科科湖裡加裝的木樁,雖然一度令西班牙軍的雙桅帆船因容易擱淺而喪失威力,但後來,西班牙軍發現,只要張滿船帆,快速劃槳,把船隻開得夠快,便能撞開木樁。憑著這種技巧,西班牙軍終於控制了整個湖區。相反,阿茲特克人一見此情形,便大感洩氣。這是西班牙軍打破僵局的一個關鍵。

科爾特斯聯合外地的一些印地安人族群,利用阿茲特克帝國內不同勢力內斗,來夾擊當時控制著帝國中樞的提諾契特蘭人。提諾契特蘭的國王蒙特祖馬二世初時誤以為白種人的科爾特斯是印地安預言中的白皮膚神明(魁札爾科亞特爾)歸返,因此待其如上賓未加防備,而被輕易俘虜控制。

科爾特斯包圍帝國首都時,據知他故意送給城內的印第安人不少沾有天花病毒的毛毯,讓瘟疫開始在城裡流行,而科爾特斯帶來的西班牙人因為已經罹患過,所以得以免疫,此舉不但造成印弟安人人口減少,也加深了他們對西班牙人的敬畏。

因為美洲地區沒有馬,所以當時印第安人極少見過馬,更沒有看過馬上的騎兵,因此一旦對戰,總是傷亡慘重。西班牙人可以對歐亞大陸上幾千年來戰爭的經驗進行研究,而印第安人沒有文字(瑪雅文字使用范圍極窄);西班牙人的火器雖然殺傷力不大,但很有威懾力。

Ⅸ 西班牙武力征服墨西哥的過程是怎樣的

公元1519~1521年,西班牙冒險家科泰斯以武力征服了墨西哥。西班牙人進入美洲之前,墨西哥的居民為阿茲特克人,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但還保存著濃厚的原始公社制殘余。

1519年,西班牙貴族科泰斯率領一支由800餘人組成的隊伍,從海地島的聖多明各出發,進入墨西哥。墨西哥的首領孟提祖馬沒有組織抵抗,而是盛情款待西班牙侵略者,還送給科泰斯貴重的禮品。但他的款待更激發了侵略者的貪欲,科泰斯見孟提祖馬軟弱可欺,遂利用孟提祖馬同當地一些酋長的矛盾,迫使這些酋長屈服於自己,並對一些拒不臣服的酋長和部落發動襲擊,大肆屠殺。經過一番野蠻的洗劫後,西班牙人佔領了墨西哥城。當地人民進行堅決反抗,把西班牙入侵者趕出了墨西哥城。

1521年,科泰斯率領西班牙人又卷土重來,使墨西哥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0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6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4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4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0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6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3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7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