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喜訊有哪些
1. 西班牙有哪些社交習俗禮儀
到西班牙做客的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從不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西班牙人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
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淳樸,北方的巴斯克人朴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系,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
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
在首都馬德里,以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西班牙人,其作風很貴族化及保守。別忘了,這兒是個歷史悠久、顯赫一時的王國。若到那裡時,你的作風、舉止最好也顯得保守、正式講究一些禮節。西班牙人在朋友相見時,通常情況下,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參加活動見面和道別時,務必頷首、握手為禮。
由於西班牙的氣候溫和,每日都有長時間的陽光,所以居民都不習慣早起,較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起得更遲。
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送花不要送大麗花和菊花,因為這兩種花和死亡有關。紅玫瑰用來送給演員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給其他女性。如你被邀請去西班牙人家裡吃飯,可帶上一束鮮花,點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禮方面,電器,如收錄機、袖珍計算器等屬於貴重品,受人珍視。
西班牙人喜歡談論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國政治進行比較,喜歡談體育和旅行,避免談論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說有關鬥牛的壞話。
2. 西班牙人爆冷勝皇馬,武磊與本澤馬交換球衣,賽場上還有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西班牙人爆冷勝皇馬,武磊與本澤馬交換球衣,賽場上我覺得武磊精彩的表現需要關注。要知道這次武磊是替補出場,雖然沒有射門,依然是零球。但是他的表現不俗,不然對手隊長怎麼會選擇和武磊交換球衣。根據爆料本澤馬為了和武磊交換球衣,還拒絕了迪達克的交換請求。所以可以看出來武磊很優秀!
我覺得真得,有看那場比賽的都應該挺激動的。畢竟西班牙的對手是皇馬啊!也是一支超級明星隊,實力不容小覷。而且我看有獎競猜裡面堵皇馬贏得很多,所以真的是爆冷取勝。很為武磊感到開心,他以後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的,他的實力絕對不會止步於此的。未來可期!
3. 西班牙人球隊有哪些明星球員
以下為具體名單:守門員:巴爾德斯(巴薩)、雷納(利物浦)、卡西利亞斯(皇馬)後衛:阿維羅亞(皇馬)、胡安-弗蘭(馬競)、拉莫斯(皇馬)、哈維-馬丁內斯(畢爾巴鄂競技)、皮克(巴薩)、阿爾比奧爾(皇馬)、阿爾巴(瓦倫西亞)中場:哈維(巴薩)、伊涅斯塔(巴薩)、法布雷加斯(巴薩)、阿隆索(皇馬)、布斯克茨(巴薩)、卡索拉(馬拉加)前鋒:席爾瓦(曼城)、納瓦斯(塞維利亞)、略倫特(畢爾巴鄂競技)、馬塔(切爾西)、佩德羅(巴薩)、內格雷多(塞維利亞)、托雷斯(切爾西)
4. 武磊連續20輪替補,十人西班牙人4-0大勝,賽場上有哪些精彩瞬間
西班牙人近期的出色戰績讓他們能夠繼續在聯賽中實現領跑,這樣的位置十分有利於他們回歸到西甲的舞台上。臨近賽季末這場比賽也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而普阿多所表現出來的成長則讓人驚艷。他的精彩發揮概括如下:
1.普阿多的快速反應使得隊友的遺憾得到填補;
2.普阿多藉助超強的彈跳完成破門並擴大了比分優勢;
3.面對多人防守普阿多冷靜地盤帶尋找到了角度一擊致命。
雖然沒能看到武磊的出場多少有一些遺憾,不過年輕的普阿多通過這場圓滿的表演為球迷們奉獻了獨屬於他的進球盛宴。隊內有這樣的球員存在,對於武磊而言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幫助他不斷完善自己的足球技術,從而為以後的出場做好充分准備。
一、迅速的補射幫助西班牙人打破僵局的進球展現了這名小將在賽場上的專注度,在隊友近在咫尺的頭槌被對方門將擋回之後,他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地就找到球的落點,在對方門將尚未起身時完成了補射。
普阿多會成為西班牙人一直在尋找的核心嗎?
5. 西班牙有哪些基本禮儀及風俗
1)西班牙民族概況
西班牙民族比較單一,是由一個主體民族和若干少數民族構成的國家。西班牙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卡塔盧尼亞人、加利西亞和巴斯克人,分布在東北部、
西北部和北部地區。其中主體民族是卡斯蒂利亞人,講西班牙語,約占人口的73%。少數民族主要有加泰羅尼亞人,約占人口15%,主要居住在巴塞羅那及周圍地區;加利西亞人約占人口近7%,主要居住在西部大西洋沿岸;巴斯克人約佔5%,生活在北邊靠近法國的邊境地區。
此外,也有稱為巴倫西亞人和安達盧西亞人的,因早與其他民族同化,已不算單獨民族。即使是被稱為少數民族的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在思維方式、生活習慣上與卡斯蒂利亞人也無大的區別,但他們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在西班牙境內,還生活著約1萬名吉卜賽人。西班牙政府以前不願承認他們為境內合法的少數民族。近十幾年,政府與周圍鄰國一樣,也專門撥出巨款為他們建造房屋,使其安居樂業。
2)西班牙民族風俗:
姓名:西班牙人的姓名由「教名-父姓-母姓」三節組成,日常生活中互相稱呼時,通常只使用名中的第一個名字。
起居:由於氣候溫和、每天日照時間長,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特殊。居民早晨不習慣早起,下午休息時間長,晚上很晚就寢。絕大多數機關企業、商店每天分兩段辦公、營業:上午9點或9點半至下午1點或1點半;再由下午4點半或5點開始至晚上8點或8點半。不少人有午睡習慣西班牙人很少在午夜以前就寢。西班牙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飲食:西班牙人十分熱衷於夜生活,喜好與朋友深夜外出聚會、進餐,通常是輪流做東去酒吧。酒吧和餐館一般營業至凌晨1點,夏季則延長到凌晨三四點鍾。青年人亦常喜結伴於夜間去迪斯科舞廳跳舞。西班牙人樂於豪飲,僅次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常喝的飲料是扎啤,然後是葡萄酒類(葡萄酒、雪利酒、白蘭地和香按酒等)。
禮儀:西班牙人注重個人隱私權。一般不能詢問別人年齡、收入、婚否、宗教信仰、政治派別。不能詢問對方的東西是花多少錢買的,也不許詢問主人請客的花費。路上與朋友相遇,不應打聽人家到何處去、去干什麼。然而,西班牙習俗容許男士當面贊美女上容貌美麗或衣著優雅。
禁忌:現代西班牙屬基督教文化圈,許多禁忌與歐美基督教國家相同,如規13為不吉數字,視13日、星期五為不祥之地忌用黃色(象徵疾病、嫉妒等)、紫色(系教會專用的「神聖顏色」)、黑色(象徵死亡),忌用菊花(為喪禮用花)等等。
6. 西班牙人有哪些隊員
1號 熱爾曼 21(歲) 93年02月 190(cm) 79(kg) 守門員 西班牙(Spain)
2號 馬蒂奧尼 25(歲) 88年10月 178(cm) 73(kg) 右後衛 巴西(Brazil)
3號 納瓦羅 26(歲) 87年09月 184(cm) 75(kg) 中後衛 西班牙(Spain)
4號 阿爾瓦羅 24(歲) 90年01月 181(cm) 69(kg) 後衛 西班牙(Spain)
8號 斯圖亞尼 27(歲) 86年10月 185(cm) 74(kg) 前鋒 烏拉圭(Uruguay)
9號 加西亞 31(歲) 83年06月 177(cm) 70(kg) 前鋒 西班牙(Spain)
11號 蒙塔涅斯 27(歲) 86年10月 173(cm) 71(kg) 前鋒 西班牙(Spain)
12號 蘭薩羅特 30(歲) 84年01月 179(cm) 69(kg) 前鋒 西班牙(Spain)
13號 卡西拉 27(歲) 86年10月 193(cm) 84(kg) 守門員 西班牙(Spain)
14號 洛佩斯 24(歲) 89年10月 186(cm) 81(kg) 中場 西班牙(Spain)
15號 莫雷諾 26(歲) 88年01月 181(cm) 82(kg) 左後衛 墨西哥(Mexico)
16號 洛佩斯 28(歲) 86年01月 180(cm) 77(kg) 中場 西班牙(Spain)
17號 德爾加多 21(歲) 93年03月 179(cm) 70(kg) 左後衛 西班牙(Spain)
18號 福恩特斯 24(歲) 90年01月 179(cm) 73(kg) 左後衛 西班牙(Spain)
19號 科洛托 33(歲) 81年03月 185(cm) 82(kg) 中後衛 阿根廷(Argentina)
22號 阿萊士 21(歲) 92年10月 181(cm) 69(kg) 中場 西班牙(Spain)
23號 岡薩雷斯 29(歲) 85年07月 180(cm) 76(kg) 中場 西班牙(Spain)
未知 桑切斯 26(歲) 87年09月 175(cm) 74(kg) 中場 西班牙(Spain)
未知 凱塞多 25(歲) 88年09月 186(cm) 79(kg) 前鋒 厄瓜多(Ecuador)
未知 克勒克 22(歲) 92年02月 183(cm) 70(kg) 後衛 西班牙(Spain)
未知 阿方索 25(歲) 89年05月 177(cm) 不詳 中場 西班牙(Spain)
未知 洛佩斯 19(歲) 94年12月 189(cm) 73(kg) 守門員 西班牙(Spain)
未知 塞維拉 30(歲) 84年03月 179(cm) 71(kg) 前腰 西班牙(Spain)
7. 西班牙有哪些傳統風俗
西班牙的各種禮儀
海外生活之西班牙的風俗文化
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通常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內穿白襯衫,打領帶。他們喜歡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班牙女性外出有戴耳環的習俗,否則會被視為沒有穿衣服一般被人嘲笑。另外,西班牙有的地方的婦女喜歡將捕捉到的螢火蟲用薄紗包起來。
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喜喪禮儀: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婚禮沿襲著一套傳統的習俗。人們習慣上認為星期二是「吉日」,因此婚禮一般選在這一天舉行。典禮要在教堂里按天主教教會規定的儀式進行。隨後還要舉辦宴會和舞會。西班牙的節日繁多,如狂歡節,烹調節,復活節等。為了紀念西班牙著名作家塞萬提斯,每年4.23都會紀念他。
商務禮儀: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
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8. 西班牙有哪些風俗習慣
姓名:西班牙人的姓名由「教名-父姓-母姓」三節組成,日常生活中互相稱呼時,通常只使用名中的第一個名字。 起居:由於氣候溫和、每天日照時間長,西班牙人的生活習慣非常特殊。居民早晨不習慣早起,下午休息時間長,晚上很晚就寢。絕大多數機關企業、商店每天分兩段辦公、營業:上午9點或9點半至下午1點或1點半;再由下午4點半或5點開始至晚上8點或8點半。不少人有午睡習慣西班牙人很少在午夜以前就寢。西班牙實行每周5天工作制,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 飲食:西班牙人十分熱衷於夜生活,喜好與朋友深夜外出聚會、進餐,通常是輪流做東去酒吧。酒吧和餐館一般營業至凌晨1點,夏季則延長到凌晨三四點鍾。青年人亦常喜結伴於夜間去迪斯科舞廳跳舞。西班牙人樂於豪飲,僅次於法國人和義大利人。常喝的飲料是扎啤,然後是葡萄酒類(葡萄酒、雪利酒、白蘭地和香按酒等)。
9. 什麼是榮歸西班牙
1493年1月4日,哥倫布帶著大量的黃金飾物、當時歐洲還沒有的奇異植物和鳥的羽毛、十名俘虜來的「印第安人」,與部分船員踏上了返回西班牙的航程。兩天後,意外地與「平特」號相遇。哥倫布以大局為重,沒有懲處肇事者,與平松艦長修好,一起歸航。
哥倫布憑借自己的海洋知識及直觀感覺,選擇了一條冬季向東橫渡大西洋的最好路線。
歸途,世並非是令人愉快的。順利全速的一個多月的航行很快為接踵而至的災難代替了。不僅蛀蟲侵蝕著船殼,而且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兩艘艦在風浪中,各奔東西,很快就互相看不見了。小小的「寧雅」號被狂風巨浪打得東歪西斜,一會被浪頭高高舉起,像懸在半空似的;一會又被狠狠地摔到浪谷中,高大的水牆迅猛地向船壓過來,人們彷彿掉進了大海的深淵,無法逃脫覆滅的命運。突然,巨浪又撲過來,轟的一聲,整個「寧雅」號沒入水中,人們覺得沒有活命的希望了,轉瞬間,船卻似水洗似的從水中鑽了出來,再次被推向浪尖……,就這樣,人們掙扎在死亡線上。大自然的狂暴,使經驗豐富、精力充沛的哥倫布也感到了恐懼,感到末日在即了。為了不讓這次探險事業的成就泯滅,哥倫布拿出一張羊皮紙,盡可能地寫下他已經發現的一切,並向國王和女王報告「聖馬利亞」號已經擱淺,控告「平特」號開小差,要求給予懲罰。然後用蠟紙封上,裝進木桶,投入大海,好讓過往船員拾起轉交收信者或海流帶到海岸(359年後的1852年被美國船長在直布羅陀海峽發現)。
四天四夜的風暴終於停息了,「寧雅」號倖存下來,總算沒有葬身海底。但好景不常,不到一個月,這條多災多難的艦又遭到了風暴的襲擊。艦被吹到了離里斯本不遠的葡萄牙海岸,再次僥幸地得救了。哥倫布忙派急使,向西班牙國王和女王報告他到達「印度群島」的喜訊,並率艦向巴羅士港進發。
1493年3月15日,歷盡千難萬險的「寧雅」號駛進了巴羅士港。幾小時後,「平特」號也悄悄入港,沒過幾天,哥倫布還沒來得及懲罰,「平特」號艦長就見上帝去了。歷時7個月零12天的首次西航美洲至此宣告結束,哥倫布成為首航美洲大陸而凱旋歸來的歐洲人。
哥倫布的返航,激起了西班牙人的熱情,乃至轟動了整個歐洲。歸來的那天,人們在巴羅士港隆重地歡迎這位傳奇式的英雄上岸。哥倫布一行在騎士大隊的護送下,得意洋洋地向王宮走去。手持長矛和弓箭、頭戴黃金飾品的「印第安人」走在最前面,水手們拿著從「印度群島」帶來的奇花異果和各種鳥的羽毛跟在後面,他們牽著的載重騾子身上馱的是金光閃閃的礦石、動植物標本以及裝滿黃金的箱子。哥倫布騎馬在後,躊躇滿志地向人群招手致意。此時此刻,在人們的腦海里,「印度」已不是一個國家、一個群島,而成了財富的象徵。
當哥倫布步入王宮時,國王和女王從寶座上站立起來,以示歡迎,並請他坐在身邊,聽他講述他一路上的經歷。此時此刻,哥倫布更是得意萬分,他簡直身價百倍了。
哥倫布滔滔不絕,用盡了誇耀的言詞,講述他那不平凡的經歷,說他按計劃到達了「印度群島」和「日本」,並很有把握即將到中國。滿朝文武個個聽得目瞪口呆,跪謝上帝賜給西班牙如此的洪福。高興的國王和女王履行了當初的協定。哥倫布趁機提出了再次遠航的計劃,國王和女王欣然同意。
10. 西班牙有哪些獨特的風俗與文化
西班牙風俗
語言與宗教
西班牙語起源於古老的拉丁語,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西班牙語是西班牙的官方語言。在少數民族地區。其各自的民族語言亦為官方語言。
西班牙語是拉丁美洲一些國家、非洲的赤道幾內亞和北非幾個國家的通用語言。還是菲律賓部份地區的通用語言。目前全世界共有2.3億人使用西班牙語。西班牙語是聯合國通用語言之一。
西班牙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對西班牙人的生活影響很大。此外還有3萬新教徒和少數洗禮教派的信徒。
民風民俗
「大鍋飯」 1987年,在西班牙兩次打破「吉尼斯」的肉菜飯(類似中國的八寶飯)的「大鍋飯」紀錄。原紀錄是做一鍋肉菜飯可供1.5萬人食用。這年兩次紀錄是製作可供3萬和6萬人食用的「大鍋飯」。
肉菜飯是一種在巴倫西亞地區及整個西班牙經常食用的食物。它是用米、肉、魚及豆角等製成的,頗受外國旅遊者的歡迎。
「蜜月島」 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島,有個最大的馬略卡島,風光綺麗,氣候宜人。50年代中期,法國有100對男女青年集體結婚。他們久慕馬略卡島迷人的景色,相約一起到這里歡度蜜月。事後,歐洲許多新婚青年男女都視此地為最好的蜜月之處。久而久之,該島便被稱為「蜜月島」。
鬥牛
鬥牛被認為是西班牙的「國粹」、「國技」,素有「鬥牛王國」之稱。西班牙的鬥牛,一向受到世界公眾的注目和贊賞。 殉難節 婦女當政日。據傳,1227年摩爾人攻佔了薩馬拉的塞哥維亞城堡,在人們束手無策之際,聖阿格達等一些婦女挺身而出,率領男子和其他一些婦女與敵人展開特殊搏鬥,終於趕走敵人,奪回城堡。不少婦女英勇犧牲。後人為紀念在這次家鄉保衛戰中殉難的婦女,決定每年2月用兩天作為「殉難節」,並由婦女當政,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亦稱「婦女當政日」。
在這兩天里,從公共事務到家庭,凡男人掌握的權力全部交婦女管理。婦女們「選出自己的兩位市長」,履行市長權力。這一天,婦女們在「女市長」指揮下,抬著城堡保衛者聖阿格達的巨型雕像,向男子們守護的教堂進發。這象徵當年奪取塞哥維亞城堡
很可能是由於享受的溫和氣候與日照時間長的特點,西班牙人比大部份歐洲人愛晚起和熬夜.一般商店自上9:00或9:30至13:30,下午自16:30或17:00至20:00或20:30營業,但是中午不關門的商店越來越多.通常一個禮拜休息一天半,一般是星期六下午與星期天.但是也有很多商店只有星期天關門.夏天,在旅遊地區,商業時間可到晚上22:00或23:00一個禮拜營業七天.飯店營業時間不統一,正常地中午飯是自13:30至15:30,晚飯自20:30至23:00或23:30.夏天營業時間加長.有很多飯店中午不休息,不少連後半夜都開門.酒吧間白天與晚間營業.
一般來說,西班牙夜生活很強烈.酒吧間及迪斯科舞廳後半夜都不關門.夏天經常夜裡3:00或4:00後才關門.大城市,如馬德里或巴塞羅那,連冬天有很多娛樂場所天亮才關門.
小費
小費是西班牙一個流傳的習慣.僅管大部份的飯店、酒吧間已收服務費,還是很正常留一點小費.這個習慣也擴展旅館外勤侍者、劇院引座員及出租司機.僅管,不是強制性的,如果想不給小費人家不會反對.
獨特風俗:
西班牙擲蕃茄大戰
西班牙瓦倫西亞區布若爾鎮 (BUNYOL)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當地居民以番茄為武器,在街頭展開混戰,把整個市中心變成了一片「番茄的海洋」。
今年,來自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約4.5萬名遊客參加了這次「擲番茄節」,人數達到了歷史之最,嬉戲間互相投擲了10萬公斤重西班牙上好蕃茄。
蕃茄大戰這項活動始於1945年,當時法軍正值佔領西班牙之際,法令對人民限制嚴苛,其中那些官方人員一度禁止人民舉辦節慶,這引起當地的年輕人憤概,因而用蕃茄丟擲官員與牧師,表達心中強烈的不滿。
歐洲南方一帶是番茄盛產區,蕃茄大戰所用的番茄每顆皆是不僅要已成熟且更是碩大無比,總共約重9萬磅,全部都由西班牙邊境城市運抵,以取得最低的成本開銷。
在此場戰役開始之前,大家會盡量把身上的衣物剩下到最少,有些人索性著一內褲或遮住重點部位,整個過程中,大家皆使勁的互丟番茄,所有的人都是沾滿一身的蕃茄,從頭至腳無一倖免,而小鎮內則是一片深紅,街上撲滿一層番茄的殘余,形成一種血紅的特殊景。
人民網
西班牙奔牛節
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節的正式名稱叫「聖·費爾明節」,聖·費爾明是西班牙東北部富裕的納瓦拉省省會潘普洛納市的保護神。奔牛節的起源與西班牙鬥牛傳統有直接關聯。據說當初對潘普洛納人來說,要將6頭高大的公牛從城郊的牛棚趕進城裡的鬥牛場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17世紀時,某些旁觀者突發奇想,斗膽跑到公牛前,將牛激怒,誘使其沖入鬥牛場。後來,這種習俗就演變成了奔牛節。1923年,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首次來到潘普洛納觀看奔牛並寫成了著名小說《太陽照樣升起》,他在作品中詳細描述了奔牛節,奔牛節因而聲名遠播。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西班牙奔牛節更是名聲大噪。當地居民為了感謝海明威為奔牛節做出的貢獻,特地在鬥牛場的大門口,為他豎起了一座雕像。
位於潘普洛納市舊城區的「奔牛之路」其實是一條狹窄的石板街,全長848米。奔牛時,上萬名奔牛愛好者擠滿了街道,重約500公斤的公牛從牛棚沖出後,在4分鍾內以24公里的時速在雜亂的人群中狂奔,時常人仰牛翻,險象叢生,最後以公牛被引進鬥牛場為大功告成。奔牛節期間,每年都有人受傷,甚至也發生過死亡事件。據統計,從1924年到2002年,共有14人被牛頂死,200多人被牛頂傷。即使如此,來自世界各地的冒險愛好者每年7月6日至14日這幾天還是雲集潘普洛納這個只有18萬人的小城,在為期9天的人與牛之間的危險游戲中盡情享受歡樂與刺激。
西班牙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當地婦女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婦女,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相見禮儀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商務禮儀
西班牙人很重視信譽,總是盡可能地履行簽訂的合同,即便後來發現合同中有對他們不利的地方,他們也不願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如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能夠善意地幫助他們,則會贏得西班牙人的尊重與友誼。西班牙人只有在參加鬥牛比賽活動時才嚴守時間,但客人應當守時,即便對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責怪。
旅遊禮儀
西班牙人性格開朗,熱情,但容易激動,有時發生爭吵是很正常的,他們對此已習以為常。西班牙人吃東西時,通常會禮貌地邀請周圍的人與他分享,但這僅是一種禮儀上的表示,不要貿然接受,否則會被他們視為缺乏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