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灣為什麼多火山
❶ 墨西哥地理問題
地理環境: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北部與美國接壤,東南與瓜地馬拉與貝里斯相鄰,西部是太平洋,東部有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的阻隔。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傍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沿海地區是海岸平原,而中部則是高原而且多山,包括許多火山。墨西哥最高點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
氣候:
墨西哥氣候多樣,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而在南部則有熱帶雨林氣候。墨西哥的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
墨西哥盛產仙人掌, 並以其作為國花
經濟:
墨西哥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逐漸增加。國有企業從1982年的1千多家減少到1999年的不到200家。政府推行經濟私有化,並鼓勵在海港、鐵路、通訊、電力、天然氣以及機場服務方面的競爭。
強勁的出口幫助墨西哥渡過了1995年的經濟危機,並在1996至1999年期間開始經濟復甦。私人消費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就業也隨之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同時墨西哥依然需要克服一些經濟結構問題,如人均收入不平衡,全國最富裕的20%人口獲得全國55%的總收入.
人口:
墨西哥是人口最多的西班牙語國家,也是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巴西。全國大約60%的人口為印歐混血人,30%是印第安人後裔,9%是歐洲後裔。墨西哥是一個天主教國家,全國89%的人口是天主教徒。但也有6%的人信奉各個派別的基督教新教,其餘5%的人口信奉其他宗教,或沒有宗教信仰。
文化: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國,曾蘊育了瑪雅、阿滋特克、托爾特克、奧爾梅加和特奧蒂華坎等古印第安文化。瑪利雅奇音樂和薩巴特奧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樂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墨已有21處古跡被聯合國宣布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❷ 墨西哥灣的海面起火了,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說起大海,相信都是很多人十分嚮往的地方。大海的水清澈而自然,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氣息。很多海洋生物在裡面遨遊,大海孕育了生命。但是人類的一些行為也讓環境得到惡化,尤其是海的環境也遭到了一些破壞。所以小編倡導大家一定要積極的保護海洋,如果還是繼續破壞的話,可能會對人類以後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擾。墨西哥灣的海面起火了,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社會應大力倡導保護環境,為人們講述其重要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大家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同樣要注意環境的保護,畢竟中國重視的是可持續的發展。
❸ 地理問題
北美: 全稱北亞美利加洲。世界第三大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東、西分別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濱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隔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同南美洲為鄰。除西南側外,大陸岸外島嶼眾多,特別是北側和東北岸外有不少大島。格陵蘭島,為世界第一大島,巴芬島面積居世界第五位,其他大島有維多利亞島、埃爾斯米爾島、紐芬蘭島等。大陸東南有西印度群島,由巴哈馬珊瑚群礁和大、小安的列斯島弧組成,小島為數眾多,大島有古巴島和海地島等。大陸西側島嶼主要偏於西北岸外,阿留申群島較為突出,為一火山島孤,從阿拉斯加西南部向外延伸約2250公里。全洲面積約2422.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亞洲和非洲。島嶼面積410萬平方公里,佔全洲總面積16.9%,其絕對面積與所佔全洲面積比率均為世界各洲之冠。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公里。東北部海岸比較曲折,島嶼眾多,且有不少深入內陸的大海灣,如哈得孫灣、聖勞倫斯灣和芬迪灣等,哈得孫灣深入內陸達1500公里以上;岸外大陸架寬闊,紐芬蘭大淺灘寬達500公里。東岸有比較深入寬闊的河口灣,其中切薩皮克灣深入內陸約320公里。往南沿岸沙壩漸次顯露。 墨西哥灣北岸一帶沙壩綿延,海岸十分平直,在很多地段內側封閉成湖。墨西哥灣南岸和中美地峽的加勒比海沿岸,不少地段也表現類似特徵;大陸架寬度比東北地段為小。西部太平洋岸山脈與海岸平行,且逼近岸邊,很多地段陡崖壁立,海岸比較平直。除聖弗朗西斯科灣和加利福尼亞灣外,缺乏深入內陸的海灣,島嶼少,大陸架一般也較狹窄。但北段有陡峭曲折的峽灣型海岸,岸外還散布一些群島;阿拉斯加西南的阿留申島孤,也給西北部海岸線增添了曲折性。該島弧之北為白令海,大陸架寬達600公里,是世界上大陸架最寬廣的海區之一。
大陸輪廓北寬南窄,略似一三角形。最北端在北緯71°59′(格陵蘭島的莫里斯·傑塞普角高至北緯83°39′),最南端在北緯7°15′,南北跨有64個緯度;東西經距112°。 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決定了它在大氣環流中的地位,同亞歐大陸頗相類似。但由於大陸面積、輪廓、地貌結構以及歷史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北美洲地理環境表現了不同於亞歐大陸的特點
南美: 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的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濱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大陸西北端通過巴拿馬地峽與北美洲相連,以巴拿馬運河為界。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面積12%;其中島嶼面積15萬平方公里,不及全洲面積的1%。
大陸北寬南窄,略似三角形。最北端瓜希拉半島的加伊納斯角位於北緯12°25′,最南端弗羅厄德角為南緯53°54′,火地島南部的合恩角為南緯55°59′。大陸東、西兩個極點分別是巴西東端的布朗庫角和秘魯西北端的帕里尼亞斯角。大陸主要部分在北緯10°至南回歸線的熱帶范圍內,南緯5°處最寬,達5150公里。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南緯40°處寬僅600餘公里,南緯50°處寬不足400公里。
所以南美更廣
❹ 墨西哥灣,波斯灣,阿拉伯海,它們分別是海還是海灣
海或洋伸進陸地的部分叫海灣。海灣的深度和寬度一般向內陸逐漸減小。面積大小不一,大的比海還大,如哈德遜灣、墨西哥灣、孟加拉灣。有的海和灣不加區別.如阿拉伯海是灣、又稱為海;墨西哥灣是海.卻又稱它為灣。
世界上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千米的大海灣共有5個,即位於印度洋東北部的孟加拉灣.位於大兩洋西部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位於非洲中部西岸的幾內亞灣,位於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的哈德遜灣。
孟加拉灣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之間,面積為217.2萬平方千米。深度在2000~4000米之間,南半部較深。有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等河流注入。沿岸的重要港口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吉大港等,是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
墨西哥灣在美國、墨西哥、古巴之間、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面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處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尤卡坦半島和佛羅里達半島環抱灣口,穿過尤卡坦海峽、佛羅里達海峽分別與大西洋、加勒比海連接。大陸沿岸及大陸架富藏石油、天然氣和硫磺等礦產。灣內有新奧爾良、阿瑟、休斯敦、坦皮科等重要港口。
幾內亞灣在西非迦納、多哥、貝南、奈及利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等國沿岸,面積153.3萬平方千米。有非洲第三大河尼日河等河流注入。大陸架及大陸沿岸蘊向著豐富的
石油資源。沿岸主要港口有洛美、拉各斯、哈爾科特、杜阿拉和馬拉博等。
阿拉斯加灣在美國阿拉斯加半島、科迪亞克島、亞歷山大群島之間,面積132.7萬平方千米。沿岸主要港口有奇爾庫特港等。大陸沿岸地區多火山,漁業資源較豐富。
哈德遜灣在加拿大東北部巴芬島與拉布拉多半島西側,面積120萬平方千米。灣內水較淺,平均深度257米。灣內主要港口有徹奇爾等。
除上述五大海灣外,世界最著名的海灣是波斯灣。該灣又稱阿拉伯灣,在印度洋西部,介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以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與阿拉伯海銜接。它長約970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為24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只有25米。最深處102米。灣底和沿岸為世界石油蘊藏量最多的地區,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以上。素有「石油湖」之稱。
❺ 新墨西哥灣在哪裡
新墨西哥灣(the New Gulf of Mexico)
在北美洲東南部邊緣,有一扁圓形的海灣,因瀕臨墨西哥,而得名墨西哥灣。海灣的東部與北部是美國,西岸與南岸是墨西哥,東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灣經過佛羅里達海峽進入大西洋;經過尤卡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連接。面積約150萬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1500米,最深處超過5000米。
海灣沿岸曲折多灣,岸邊多沼澤、淺灘和紅樹林。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平原。北岸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帶進海灣,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在尤卡旦海峽,有一條海檻,位於海面下約1600米深,作為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分界。
墨西哥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8月份氣溫最高,可達28℃以上;2月氣溫最低,北部約12℃,南部達22℃。冬季常有偏北大風,夏季常遭台風襲擊。降水量多,年平均達1500豪米左右。
墨西哥灣匯聚了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洋流的一部分,還接納了被信風不斷驅趕進來的大西洋暖水,使灣內水位比附近海面高得多,海灣變成一個巨大的熱水庫。灣內暖水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成為墨西哥暖流的重要源地。灣流是世界第一大暖流,它攜帶的熱水水量是世界所有河流總量的120倍。據估計,灣流每年向西北歐海岸輸送的熱量,每公里約相當於燃燒600萬噸煤炭所放出的熱量,使西北歐地區的氣候變得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大西洋西部的墨西哥灣,給大西洋東岸的歐洲,帶來了這么大的恩惠,原先他們自己是不知道的。後來,在20世紀初,才被海洋學家解開這個謎。
墨西哥灣的潮汐,是每天一漲一落的全日潮;潮差一般很小,只有在台風季節,潮水受台風的驅趕,引起海水陡升,成為風暴潮,水位有時高達5米,會對沿岸窪地造成威脅,特別是灣北岸的風暴潮較多。
墨西哥灣沿岸的佛羅里達半島,南北長600多公里,東西寬200公里。西班牙人彭賽·德·雷翁發現時,看到半島鮮花盛開,絢麗多彩,他便起名為「佛羅里達」,西班牙語意思是「鮮花」。這里是美國最溫暖的地方,最冷的冬季也只有15℃,是避寒和游覽的勝地。尤卡旦半島的瑪雅山地,曾是印第安文化的發源地。這里保存有巨大的金字塔,可與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1.墨西哥灣是海灣,是墨西哥和佛羅里達半島、南美洲之間的海域。
2.尤卡坦半島是陸地,是墨西哥大陸上伸向墨西哥灣的部分。
3.有這種說法,認為流星撞擊在墨西哥灣附近,引起劇烈的火山噴發和森林火災,同時大量的灰塵和有毒氣體進入大氣,從而導致環境的變化,致使恐龍的滅絕。
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陸東南部的一個海灣。位於墨西哥、美國和古巴之間。呈半圓形,東西長約1609千米,南北寬約1287千米,面積154.3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孟加拉灣的世界第二大海灣。平均深度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和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環抱海灣灣口,古巴島伸居灣口中部,把灣口分為佛羅里達海峽和尤卡坦海峽,成為墨西哥灣連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道,在航運貿易、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海灣北部和西北部有密西西比河和格蘭德河,每年帶來大量泥沙,在河口形成巨大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還有水下沖積扇。沿海多沙質海岸,有沙嘴、沙洲、沙堤,沙堤與海岸間還形成一系列潟湖和小灣。海灣大陸架較寬,除西側較窄外,一般都在200~280千米。北部和西北部大陸架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業已開采。海灣表層水溫較高,夏季最熱月為29℃,冬季最冷月為20~24℃,比同緯度大西洋的水溫高2~3℃,這是海灣地處熱帶和副熱帶、深居內陸以及赤道暖流流入的結果。海水鹽度為36~36.9。加勒比海暖流穿過尤卡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中形成順時針洋流,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進入大西洋,成為灣流的起始段。墨西哥灣沿岸有休斯敦、新奧爾良、坦帕、坦皮科、哈瓦那等重要港口。
❻ 墨西哥灣水面出現「火眼」,起火的原因是什麼
近日,在墨西哥灣的一條海底天然氣管道發生了破裂,導致海面上出現了熊熊大火,該場大火也持續蔓延燃燒的將近5個小時以後最終才得以控制,所幸的是現場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雖然這場可怕的火勢災難得到了控制,但是回想著熊熊火焰在海面如此肆虐焚燒,想必讓人看到是如此的觸目驚心。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如今世界上許多海上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泄漏無疑對海洋的生物環境生長造成嚴重的破壞,所以對於勘探石油資源出現的可怕的現象正慢慢的吞噬著海洋世界。
❼ 墨西哥境內植被種類豐富的自然原因
墨西哥境內植被豐富的原因是:地理條件和氣候。
擴張資料:
自然地理:面積1,964,375平方公里,是拉美第3大國,為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北鄰美國,南接瓜地馬拉和貝里斯,東瀕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西臨太平洋和加利福尼亞灣。海岸線長11122公里。其中太平洋海岸7828公里,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岸3294公里。有300萬平方公里經濟專屬區和35.8萬平方公里大陸架。著名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將北美洲和中美洲連成一片。全國面積5/6左右為高原和山地。墨西哥高原居中,兩側為東西馬德雷山,以南是新火山山脈和南馬德雷山脈,東南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 ,沿海多狹長平原。全國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700米。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湖泊多分布在中部高原的山間盆地中,最大的是查帕拉湖,面積1109平方公里。
氣候條件:墨西哥氣候復雜多樣。沿海和東南部平原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為25—27.7℃;墨西哥高原終年氣候溫和,山間盆地為24℃,地勢較高地區17℃左右;西北內陸為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內地為750—1000毫米,墨西哥灣沿岸中部與太平洋沿岸南部為1000—2000毫米。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
❽ 墨西哥灣的成因
有種說法,認為流星(即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附近,引起劇烈的火山噴發和森林火災,同時大量的灰塵和有毒氣體進入大氣,從而導致環境的變化,致使恐龍的滅絕。 但這目前只是猜測,並沒有絕對有力的證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