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什麼是西班牙軍隊

什麼是西班牙軍隊

發布時間: 2022-08-22 22:34:44

㈠ 請問西班牙方陣是什麼樣子的啊(最好有圖)

一般來說,是西班牙人,特別是他們的偉大的將領貢薩羅·德·科爾多瓦,最
早懂得了火繩槍在作戰中的巨大作用。16世紀初將法國人驅逐出義大利南部的這場
重大戰役中,火繩槍是他們使用的主要兵器。由於西班牙人積極啟用輕兵器,在改
進輕兵器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時,為了提高這種新兵器的效能,努力嘗試建
立一種新式戰術隊形,因而開創了西班牙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獨占軍事優勢的新紀元。

在這個兵器發展的時期里,由於火繩槍和滑膛槍在裝彈時,士兵容易受到敵人
的襲擊,使兵器的效能大受影響,因此,在很長一段時期里負責作戰指揮的軍事將
領在協調聯合兵種作戰時遇到一個很大的課題。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步兵輕兵器的
威力,軍事指揮官在戰術技術上進行了各種試驗,包括騎兵突擊行動,騎兵用輕兵
器出擊,炮轟,長矛沖擊和構築野戰防禦工事等等。

中世紀由三個「戰斗大隊」或密集的騎兵和步兵方隊組成的作戰隊形一直延用
到了16世紀初期。但是,這種作戰隊形特別容易遭受敵人的火槍和炮火的襲擊而潰
散。為此西班牙人首先對這種隊形進行了周到細致的試驗和改進。

野心勃勃的西班牙君主在對西半球廣闊地區的窺探、征服和殖民活動中,一直
致力於確立它的制海權。他們跟法國和土耳其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又支持在歐
洲各地建立哈布斯堡帝國的事業,這一切對西班牙薄弱的人力資源帶來了無法承受
的壓力。就象早期的馬其頓和蒙古曾經曇花一現式地稱霸於世那樣,西班牙這一幅
員窄小的國家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也產生過頗大的影響。當然,它的結果也是一樣,
它在地球上耀武揚威了不到一個世紀之後便一天天地衰亡了。

步兵的戰術

15世紀末,在支持那不勒斯的國王反對法國的戰爭中,貢薩羅·德·科爾多瓦
首先認識到並充分發揮了輕兵器的威力。也許是他發現了黑火葯兵器最重要的一種
戰術功能:即火力是大大加強防禦力量的倍增器。無論怎樣說,是他第一個利用了
這個新發現。他將火繩槍士兵部署在塹壕中,以守衛廣闊的正面陣地,因而節省下
許多兵力,使他能夠用更多的部隊來對付、機動制勝並擊敗數量比他大得多的法國
軍隊。他還設法解決了15世紀的一個基本步兵作戰課題:即如何保衛野外作戰中正
在裝子彈的火繩槍手的問題。他把火繩槍手與長矛兵混合編在一起,長矛兵為火繩
槍手提供了可靠的保護,並利用進攻突擊使火繩槍手的輕兵器火力得到了充分的發
揮。

貢薩羅·德·科爾多瓦在1505年那不勒斯取得的經驗基礎上,經阿拉貢王國西
班牙東北部的斐迪南二世批准,將他的軍隊編成20支部隊,稱為縱隊。每個縱隊有
1000至1250人( 混合編有長矛兵、戟兵、火繩槍手和劍盾兵) ,這些人又編為5 個
連。這就是自從古羅馬步兵中隊這種編隊形式淘汰後,根據兵器使用的有關理論在
西歐建立起來的第一種正規的戰術編隊。這種縱隊從它的實際作戰任務來看,相當
於現代軍隊中的營和團,它由縱隊司令或上校負責指揮。

在後來的20年裡,西班牙人逐步採用了一種稱為步兵團的編隊體制,來代替中
世紀老式的「戰斗大隊」。最初,每個步兵團由數量不等的幾個縱隊組成,最後標
准化為3 個縱隊。這樣每個步兵團總兵力為3000多人。當步兵團成了西班牙軍隊的
標准編隊時,劍盾兵和戟兵便消失了。代之以長矛兵和火繩槍手組成的步兵團或稱
「西班牙方陣」。在16世紀的一段時期里,這種軍事體制統治了整個歐洲戰場。在
兵器技術的發展中出現了一個值得注意的新趨向,西班牙方陣中包括著數量相等的
火繩槍連和長矛連,但是一個熟練的火繩槍士兵每月最多可掙四個埃斯庫多葡萄牙
貨幣單位,而長矛兵最多不會超過三個埃斯庫多。

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軍隊曾經威震一時。其原因正是它採用了西班牙方陣這
種軍隊體制的緣故。戰場上長矛兵排成密集的三個橫隊,每個橫隊正面為50至60人,
縱深為20列。在四個邊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隊的火繩槍士兵。這種堅固而具有機動能
力的密集隊形其寬度約為150 米,縱深100 米。在方陣的四邊外側各排列著一列火
繩槍士兵,還派出一獨立的分遣隊從事小規模出擊。

由於西班牙縱隊作戰思想的成功,不久法國也模仿組成了地區性的常備部隊。
它起初稱為軍團,後又改為團,每個軍團由6 個大隊組成,每大隊1000人,其中包
括600 名長矛兵,300 名火繩槍士兵,100 名戟兵。

㈡ 哥杜巴為西班牙的軍隊建設做出了什麼貢獻

費爾南德茲?哥杜巴(1453~1515年)所取得的赫赫功績使他贏得了「偉大統帥」的稱號,並且給16世紀的戰爭帶來了一場大革命。他為步兵配備了火繩鉤槍(一種沉重的火繩槍),使西班牙軍隊的歐洲軍事強國地位得以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哥杜巴的父母都是貴族,他十六歲之前就參加了格拉納達(Granada)反對穆斯林佔領者的戰爭,後來在醚牙王室宮廷充當侍者。1482年至1492年,酣巴作為下級軍官勃口反對摩爾人的戰斗,並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結束了八百多年來穆斯林在西班牙的佔領。在這段時期里,哥杜巴磨煉了他的軍事戰術與技巧,並展示出了他個人的英勇善戰。在蒙特弗里歐包圍戰(Montefrio)中,哥杜巴率軍發動攻擊,親自登上雲梯攻破了摩爾人的防禦牆。

1495年5月,哥杜巴奉女王之命,率領二千一百名士兵進軍由義大利支持的曾入侵半島並被法國國王查理八世打敗的那不勒斯王國作戰。由於哥杜巴的軍隊訓練不當,加上與義大利盟軍的不和,哥杜巴不是法國軍隊的對手,在塞米納拉(Seminara)戰役中大敗。

塞米納拉戰役失利後,哥杜巴撤軍,並開始執行一套嚴格的軍隊訓練計劃,重新組織軍隊。由於對方軍隊人數多於自己,哥杜巴開始採用游擊戰,使敵軍運輸軍需品的漫長的補給線疲憊不堪,他避免與法軍進行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除非作戰形勢非常有利。哥杜巴就這樣在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俘虜了法國將軍,到了1498年,他收復了義大利所有的失地。

返回西班牙之後,哥杜巴吸取戰爭中的教訓,重新改組軍隊。他為步兵團士兵配備了一種煙鉤槍,這種槍重量大,並可以抵在肩窩進行發射。哥杜巴還協調步兵、炮兵與騎兵共同作戰,將他的軍隊分為各自獨立的機動軍事力量,取代了聚成—體的大宗兵力,這在當時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1503年,法國再一次入侵義大利,哥杜巴遇到了得以檢驗他軍隊改革成果的機會,率軍回義大利參戰。4月28日下午,哥杜巴率六百人到達塞里格諾拉(Cerignola)附近山坡的葡萄園,西班牙步兵剛剛在這里挖出一道防禦溝,就遭到了法國一萬兵力的進攻。一排又一排的法國士兵倒在了火繩鉤槍的火力下,少數到達防禦溝的法國人也在西班牙士兵的長矛下死於非命。哥杜巴軍隊在法軍的第二次沖鋒中同樣堅守住了陣地。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器取得勝利的戰斗,沒有一個戰場上的戰爭能與此次相提並論。

哥杜巴率軍佔領了那不勒斯,並迫使法軍撤退至格利亞諾河(Garigliano River)。戰爭陷入僵局,雙方隔岸對峙,誰也沒有什麼優勢。1503年12月29日夜晚,哥杜巴趁夜色率領部分軍隊越過浮橋奇襲法國軍隊。步兵手中拿著火繩鉤槍和長矛,在進攻中顯示出了與先前防守時一樣的致命殺傷力,加上哥杜巴訓練有素的屬下戰將,並利用少量的交通工具,使這場艱難的戰爭變得平穩順利起來。

1504年1月,哥杜巴俘虜了吉埃塔(Gaeta),法國在格利亞諾大戰中失敗後再沒能建立起一個堅固的防禦工事,不久便簽訂協定,放棄了對那不勒斯的統治。

此時的哥杜巴,已經完成了他最後的一次戰斗,被人們尊稱為「偉大的統帥」。這位軍事指揮家軍事生涯的結束並不是戰爭的結果,而是政治的產物。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懼怕這位偉大統帥的影響力,撤消了他將軍的軍銜,並將他召回西班牙。哥杜巴懷著對國王的忠誠服從命令回到了家鄉,退役後定居在格拉納達。1515年12月1日,哥杜巴死於在義大利戰爭中感染的瘧疾,享年六十二歲。

哥杜巴之所以能夠排在這份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將軍的排名當中,不只是因為他在戰爭中首次有效地利用了火槍,更重要的是他革新性地將火槍融入了手拿長矛作戰的傳統步兵團當中。盡管後來的西班牙統帥將哥杜巴的軍隊組織形式與戰術策略做出了調整,但哥杜巴的大部分觀點還是對西班牙在17世紀取得歐洲戰場的主導地位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哥杜巴給戰爭帶來了大革命,並關鍵性地推動了中世紀戰爭中的武器變革,將鋼刀和長矛轉換成了火器與炸葯。

㈢ 西班牙方陣、莫里斯方陣、古斯塔夫方陣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主要是戰術方面的

1、西班牙方陣:

長矛兵排成三個橫隊,每個橫隊正面為50至60人,縱深為20列。在四個邊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隊的火繩槍士兵。寬度約為150 米,縱深100 米。方陣的四邊外側各排列著一列火繩槍士兵,並且派出一獨立的分遣隊從事小規模出擊。

2、莫里斯方陣:

橫隊橫排數5 排,所有的士兵能一次把手中全部的兵器投向敵軍,橫隊每一排大約有50 名長矛兵,士兵間距為1 米左右,火槍兵在長矛兵兩翼,位置與長矛兵的第四列或第五列平行,兩側有長矛兵保護,即使在近戰中,火槍兵仍能進行有效射擊,殺傷敵人。

3、古斯塔夫方陣:

火槍性能進行改進,加強火槍的射速與火力,將更多的步兵從長矛兵轉入火槍兵編制,提升整支步兵方陣的火力打擊能力與靈活性。

古斯塔夫二世同時減少炮重,增加火炮在野外的機動性,建立專門的炮兵編制,訓練專業的炮兵部隊,在炮種、射速、裝彈等都進行改良,並在步兵陣線中安插輕型加農炮增強火力輸出。炮兵在古斯塔夫的手裡從邊緣化的輔助兵種變成了獨立的核心兵種。

(3)什麼是西班牙軍隊擴展閱讀:

莫里斯方陣中長矛兵打得十分順手,火槍兵在長矛兵的掩護下,可以從容不迫地向敵人射擊。莫里斯重視軍隊在戰場上的機動性,盡量避免硬拼。他始終認為,他的軍隊最需要的是機動和攻城術。在攻城戰中,他創造了許多新的戰法,縮短了克城所需要的時間。

莫里斯重視攻城術,是因為當時西班牙人佔領了尼德蘭許多城市,要奪取這些城市,軍隊必須掌握攻城術。

㈣ 什麼是西摩戰爭西摩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西摩戰爭指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上葉西班牙為侵佔北摩洛哥而進行的戰爭。

1860年2月,西班牙軍隊4.4萬人乘蘇丹政權日趨衰弱和法軍從阿爾及利亞入侵摩洛哥之際,突然佔領得土安。3月23日,西軍擊敗摩軍後,向丹吉爾推進。英國不希望西班牙在直布羅陀附近的地位得到加強,在它的壓力下,西班牙只得暫時停止業已開始的軍事行動,並被迫很快將其部隊撤出得土安。

但是,根據1860年4月26日簽訂的西摩條約,摩洛哥被迫賠款1億列阿利;西班牙在休達地區擴大了一點領地,並在西迪伊夫尼獲得了漁業基地。1884~1885年,西軍佔領里奧德奧羅港,該港後來成為殖民地中心,名稱未變。北摩洛哥里夫請部落奮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西班牙於1891、1893、1897年同這些部落進行了多次戰爭。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歐洲列強加緊了在摩洛哥的殖民擴張,這種擴張是在帝國主義強盜之間的激烈爭斗中進行的。殖民主義列強曾派出大批軍隊同摩洛哥人作戰,其中包括4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

1909年,里夫地區的摩洛哥請部落曾屢次戰敗西班牙殖民者,但未能阻止它們的擴張。1910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埃利—阿賴什和埃利克薩雷利—克比爾。

根據1912年簽訂的法摩條約和法西條約,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912年11月,西班牙在摩洛哥領土上建立了一個保護區。丹吉爾及其周圍地區被劃為國際共管區。但是,摩洛哥人民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漲——這一斗爭在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更為加強,已成為西班牙佔領者同法帝國主義者在摩洛哥劃地分贓的嚴重阻礙。1918年底,西班牙殖民者制訂了詳細的「綏靖」計劃,首先征服保護區西部的安傑拉和吉巴拉諸部落,爾後對里夫地區實施向心突擊。

為此,佔領軍增加到6.3萬人。1921年春末,西軍包圍了西部起義軍的主力。但是,里夫諸部落展開了游擊戰爭,擁有2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在安瓦爾戰役和蒙特—阿魯伊特戰役中遭到失敗,西軍指揮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保持其東部地區的陣地上。里夫諸部落於1921年9月在東部地區成立由阿布德·艾爾·克利姆為領導的里夫共和國。共和國軍隊是由正規部隊和16~50歲的所有成年男子參加的部落民軍組成。正規部隊基本上是由過去的殖民地部隊的士兵組建而成的。他們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繳獲來的,包括幾百門火炮和機槍。里夫軍隊的特點是機動性強。里夫軍在堅持進攻戰術的同時,善於利用諸如迂迴和包圍等機動方式,力求對敵部隊、分隊間的結合部實施突擊,並經常襲擊敵後方。至1923年4月,西軍總計達14萬人。

1924年6月,里夫軍轉入進攻,於11月底將佔領軍從國家腹地全部趕出。西班牙獨裁者普利莫·德里維拉將軍率領的16萬佔領軍死、傷、俘2.7萬餘人,處於全軍覆沒的邊緣。盡管西軍指揮部動用了飛機、裝甲汽車和大量的海軍兵力,但是在東西部地區各部落不斷加強團結的情況下,未能扭轉戰局。西班牙已無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里夫共和國的影響幾乎擴大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整個保護區。法國帝國主義者非常害怕里夫共和國得到鞏固,害怕法國在摩洛哥的保護區各部落及北非其他殖民地的各部落受到影響,於1924年5月開始侵佔共和國南部地區。1925年4月,里夫軍對法國佔領軍展開攻勢,並在起義的格藻阿和桑哈賈部落的幫助下將軍事行動移到法國保護區。擁有重炮、坦克和飛機的10萬法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

在這種形勢下,西法兩國於1925年6~7月在馬德里舉行談判,達成封鎖摩洛哥海岸和對里夫共和國採取共同軍事行動的協議。法國遠征軍的人數達32.5萬人。西班牙佔領軍的人數為14萬人。敵人在兩條戰線上均占絕對優勢,殖民主義者採取「焦土」戰術,造成各起義部落物力人力資源枯竭,部分封建上層分子叛變,里夫軍於1925年9月底又退回到1924年的陣地。嗣後,在胡塞馬地區登陸的1.85萬名西班牙登陸兵,攻佔了共和國首都阿季迪爾城。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共和國繼續英勇抵抗,拒絕了英國政府通過暗中調停而強加給它的旨在鞏固殖民統治的所謂「自治」。

1926年5月,法西兩國軍隊在克爾特河地區轉入進攻,包圍了里夫軍的主要集團,並對其大本營塔爾吉斯特城實施突擊。被分割成幾部分的里夫軍於5月27日停止抵抗。阿布德·艾爾·克里姆被俘,後來被流放到留尼汪島。但是,很多地區的武裝斗爭仍在繼續。直到1934年武裝斗爭的最後一些據點才被除掉。

㈤ 西班牙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1. 國王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委員會既是國防事務的最高咨詢機構,也是國防最高決策機構,國王為主席,通常由首相主持會議,成員有副首相、國防大臣、外交大臣、內政大臣、國防參謀長、三軍參謀長。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是軍隊的最高指揮機構。國防部是最高軍事行政機關,負責制定防務政策和領導國防工業。國王、首相通過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軍3個軍種。准軍事部隊由國民警衛隊和海上國民警衛隊組成。國王和首相通過國防部和國防參謀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施領導和指揮。

  2. 兵力 現役部隊16.605萬人。義務兵5.17萬人。

  3. 10萬人,義務兵3萬人。編有8個軍區司令部(含2個海外軍區),1個機械化師,2個裝甲旅,1個山地旅,2個西班牙軍團,1個防空團,1個工程兵旅,1個陸航旅,1個炮兵旅,1個防空司令部,1個海岸炮兵司令部(含2個岸炮團),3個特種作戰營,1支快速反應部隊。

㈥ 與當時的其他歐洲海軍相比,西班牙無敵艦隊有多強大

國王們已經開始建造一些「皇家」戰艦,主要是為了聲望,但也是為了在戰時形成艦隊的核心(想想英國的「瑪麗玫瑰」號這樣的戰艦)。無敵艦隊和他們的敵人英國艦隊,都是從各自國家的大型、堅固的武裝船隻上集結而來的。又高又深的西班牙大帆船里裝滿了槍和士兵;很多都有像「圭普斯科的帆船」這樣的名字,告訴了這個省它們是從哪裡「借來的」。英國的船隻,有低的、輕的,也有重炮,都是從擁有這些船的沿海貴族和商人那裡收集來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在數量上超過了英國艦隊,以巨大的新月形編隊在英吉利海峽上游航行,而較小的英國艦隊白天攻擊,晚上撤退。

而且,說實話,無敵艦隊在開戰前人數就處於劣勢。盡管擁有22艘大帆船和108艘武裝商船的無敵艦隊規模龐大,但英國人仍能召集34艘軍艦和163艘武裝商船進行反擊。

當討論無敵艦隊的任務和遠征的結果時,「徹底的災難」這個詞自然而然地浮現在腦海中。西班牙人認為他們可以暢通無阻地通過英吉利海峽接回他們無法聯絡的軍隊。幾乎沒有艦隊的船隻被射出水面,但由於無法通過海峽折回,繞道而行的船隻沒有考慮到墨西哥灣流的強度,墨西哥灣流摧毀了愛爾蘭海岸的大部分船隻。只有67艘船安全返回,大多數人營養不良和疾病纏身。

㈦ 各國軍隊名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
朝鮮人民軍
韓國國防軍
日本自衛隊
越南人民軍
寮國人民軍
緬甸國防軍
汶萊皇家軍團
東帝汶國防軍
菲律賓武裝部隊
斯里蘭卡武裝力量
印度國民軍
孟加拉國武裝部隊
巴基斯坦武裝力量
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
土耳其國民軍
以色列國防軍
約旦武裝部隊
亞美尼亞國民軍
阿富汗國民軍
亞塞拜然武裝力量
喬治亞武裝力量
哈薩克武裝力量
吉爾吉斯武裝力量
塔吉克武裝力量
愛沙尼亞武裝力量
白俄羅斯武裝力量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摩爾多瓦國民軍
德國聯邦國防軍
波蘭軍隊
匈牙利國防軍
奧地利武裝部隊
西班牙武裝力量
葡萄牙武裝力量
義大利武裝部隊
英國皇家軍隊
希臘武裝力量
芬蘭國防軍
斯洛維尼亞軍隊
羅馬尼亞軍隊
克羅埃西亞軍隊
保加利亞軍隊
埃及武裝部隊
利比亞民眾國衛隊
摩洛哥武裝部隊
突尼西亞國民軍
蘇丹武裝部隊
阿爾及利亞國家人民軍
布吉納法索全國武裝力量
多哥武裝部隊
維德角人民革命武裝力量
幾內亞人民軍
幾內亞比索人民革命武裝部隊
迦納武裝部隊
象牙海岸全國武裝力量
賴比瑞亞國民警衛隊
獅子山共和國武裝部隊
衣索比亞國防軍
厄利垂亞人民軍
吉布地武裝部隊
蒲隆地武裝部隊
盧安達國民軍
塞席爾人民國防軍
烏干達武裝部隊
赤道幾內亞武裝部隊
坦尚尼亞人民國防軍
剛果武裝部隊
查德國民軍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武裝力量
中非共和國武裝力量
安哥拉統一國防軍
波札那國防軍
辛巴威國防軍
葛摩國防軍
賴索托皇家國防軍
馬達加斯加人民軍
馬拉維武裝力量
莫三比克國防軍
納米比亞國防軍
南非國防軍
古巴革命武裝部隊
秘魯武裝部隊
厄瓜多武裝部隊
哥倫比亞武裝力量
蓋亞那國防軍
委內瑞拉武裝力量
巴拿馬警察部隊
貝里斯國防軍
哥斯大黎加國民警衛隊
宏都拉斯武裝部隊
尼加拉瓜國民軍(1979年到1990年期間叫桑地諾人民軍)
瓜地馬拉武裝力量
薩爾瓦多武裝力量
阿根廷武裝部隊
巴拉圭武裝部隊
巴西武裝部隊
智利武裝部隊
美國武裝力量
英國武裝力量(陸軍,皇家海軍,皇家空軍。)

㈧ 西班牙共和國軍隊的組成是怎樣的

共和國軍隊是由一些人數不多的分散的民軍部隊組成的。這些部隊訓練和裝備都很差。共和國軍的編成內還有許多婦女。

㈨ 假設歷史:西班牙如遠征明朝能征服中國嗎

大家都知道英國曾經建立過全球霸權,全盛時期號稱「日不落帝國」。但在英國之前,還有一個國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過海洋霸權,其全盛時期聲勢不亞於英國——那就是西班牙帝國。進入航海大發現時代後,憑借著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這一代航海家的努力,西班牙帝國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殖民帝國,與中國距離很近的菲律賓也被西班牙征服。

西班牙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霸主,世界上第一個全球帝國的時期,正好是中國明朝,這也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有明一代是中國最早和西方霸主接觸的時期。

西班牙火槍威力

那麼既然火槍完全不行了,火炮呢?遺憾的是,和火槍一樣,明軍的火炮遭到了西班牙人的惡評——「主要用於放禮炮而不是用來打仗」。明軍的火炮此時也分為兩類:一種是本土造物,一種是來自歐洲的舶來品。前者就是被稱為「主要用於放禮炮而不是用來打仗」的那種,在西班牙被稱為esmeris(註:目前沒有直譯)屬於古炮的一種。用形象點的比喻的話,就是我們今天拿著95式看漢陽造一樣。那麼是不是西班牙人惡意的「黑」呢?答案依舊是否定的。

事實上明人比今天看的更加透徹,徐光啟、孫元化為首的大臣大批效仿歐洲的軍事技術,從火葯的配置到火炮的形制甚至是試驗的標准都全盤照搬歐洲(註:當然中國文人在引進的時候慣例使用了誇張的數據,本文不予採用),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之前的落後。

那麼既然槍炮都落後,那麼我們玩傳統兵器格鬥,有著大批蒙古人服役的明軍騎兵總可以輕松獲勝了吧?

答案還是否定的。

首先明軍的戰馬其實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除了面對日本和南方少數民族外明軍的騎兵優勢碾壓的戰例少之又少。事實上由於從河曲馬變成蒙古馬,明軍的騎兵「海拔」事實上相比唐宋是降低了(宋代戰馬體高1.4米多明代普遍只有1.2-1.3米)。至於蒙古馬一直被人稱道的生命力在明人看來其實也就那樣。《賽語》記載蒙古人「凡冬有則所掠中國之馬盡死,中國馬不耐寒,又開鼻,不能以鼻入雪嚙草根也。虜馬亦甚雖嚙草根僅活而已」。

反觀同時代的歐洲已經開始近代化地系統地培育馬種了。西班牙南部就是赫赫有名的安達盧西亞戰馬的誕生地。由於卡斯蒂利亞(西班牙曾用名)曾經長期被摩爾人占據,所以導致大量的北非柏布馬(有阿拉伯馬血統)和本土的索雷亞馬混血形成了安達盧西亞戰馬,這是最早的一批改良馬種,體高達到了155厘米。無論賓士能力,爆發力都遠勝於蒙古馬。至於很多人引以為傲的蒙古騎射手。由於火器時代的到來,甲胄得到改良如上圖連子彈都無法穿透了,弓箭就更別想了。所以騎兵一項明軍其實是下風。

更加重要的是,西班牙軍隊還有一項在當時獨步世界的優勢——西班牙大方陣。

大方陣主要由長矛兵組成,長矛兵排成密集的3個橫隊,每隊正面50-60人,縱深達16列、20列甚至30列,手持火繩槍的士兵則組成小方陣置於大方陣的四個角落,野戰炮兵則列於戰線最前方。大方陣寬度約150米,縱深100米,堅固且具有機動能力,能緩慢移動,既能抵禦敵軍騎兵沖擊,也能以火槍、火炮不斷殺傷敵軍。

好吧既然野戰打不過,那明軍好歹是主場優勢吧?明軍退入城池防守總行吧?

無奈的是答案還是不行。

明代是中國城防技術大躍進的時期,磚石結構的城池在明代第一次得到了普及。可惜那是在北方,在南方依舊是傳統的土質城池為主。然而就是經過改良的北方城牆,還是明朝投資重金建立的遼東防線,在當時先進的火炮面前依舊效果有限。皇太極攻打塔山就是用紅衣炮轟擊導致「城崩二十餘丈」然後八旗軍隊「由崩處先登」一舉攻克了塔山城。

那麼紅衣炮在歐洲是什麼水準呢?當時西班牙的標准叫做科拉多火炮,分類法大致將火炮分為三類——野戰炮、守城炮、攻城炮。紅衣大炮在中國屬於重型攻城炮,但是在歐洲它是典型的加農炮(cannon)。在分類上屬於野戰炮而且是比較小型的那種(註:紅衣炮最大為18磅,西班牙野戰炮最大為40磅)。但就是這么一種中小型的野戰炮就打破了明軍在北方耗費重金建立起來的遼東城防。真正在西方也屬於攻城的倍加農火炮(double cannon),拉到了遠東對付和北方前線完全不能比的南方土城會發生什麼呢?筆者覺得有基本邏輯能力的讀者完全可以得出答案了。

那麼,是不是我們就能得出結論,西班牙遠征軍就能征服明朝呢?當然不是,因為戰爭並非只有主力正面決戰。

西班牙遠征軍遇到的首要困難就是地形和補給。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廣東一代多山地形。加上補給需要依靠艦隊,這是的西班牙遠征軍在早期很難深入東南沿海內地。

西班牙萬里遠征,到明朝境內人生地不熟,能否建立有效後勤供給部隊是一大問題。而明軍以逸待勞,主場作戰補給無憂,可以較長時間維持大規模軍團。一旦西班牙軍後勤出現問題,才是真正致命的失敗主因。

就算西班牙軍想向內陸遠征,並且可以在開始的時候攻克幾座城市,但兵力有限的西班牙遠征軍不敢分兵防守攻下的城市,否則兵力攤薄後遭遇會戰失敗的可能就會增大。然而如果不能占據沿途城市,無法形成穩定的後勤供應鏈條,西班牙遠征軍也就沒有向內陸繼續推進的可能。

因此,結論是西班牙人如果遠征大明,無疑可以在正面會戰中打敗明軍。但是他們最多也就佔領一兩座沿海城市。如果明國整體動員起來了,西班牙人註定淹死在人海。僅靠這點人馬是肯定征服不了明朝的。

㈩ 各國軍隊的正式稱呼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
朝鮮人民軍
韓國國防軍
日本自衛隊
越南人民軍
寮國人民軍
緬甸國防軍
汶萊皇家軍團
東帝汶國防軍
菲律賓武裝部隊
斯里蘭卡武裝力量
印度國民軍
孟加拉國武裝部隊
巴基斯坦武裝力量
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
土耳其國民軍
以色列國防軍
約旦武裝部隊
亞美尼亞國民軍
阿富汗國民軍
亞塞拜然武裝力量
喬治亞武裝力量
哈薩克武裝力量
吉爾吉斯武裝力量
塔吉克武裝力量
愛沙尼亞武裝力量
白俄羅斯武裝力量
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
摩爾多瓦國民軍
德國聯邦國防軍
波蘭軍隊
匈牙利國防軍
奧地利武裝部隊
西班牙武裝力量
葡萄牙武裝力量
義大利武裝部隊
英國皇家軍隊
希臘武裝力量
芬蘭國防軍
斯洛維尼亞軍隊
羅馬尼亞軍隊
克羅埃西亞軍隊
保加利亞軍隊
埃及武裝部隊
利比亞民眾國衛隊
摩洛哥武裝部隊
突尼西亞國民軍
蘇丹武裝部隊
阿爾及利亞國家人民軍
布吉納法索全國武裝力量
多哥武裝部隊
維德角人民革命武裝力量
幾內亞人民軍
幾內亞比索人民革命武裝部隊
迦納武裝部隊
象牙海岸全國武裝力量
賴比瑞亞國民警衛隊
獅子山共和國武裝部隊
衣索比亞國防軍
厄利垂亞人民軍
吉布地武裝部隊
蒲隆地武裝部隊
盧安達國民軍
塞席爾人民國防軍
烏干達武裝部隊
赤道幾內亞武裝部隊
坦尚尼亞人民國防軍
剛果武裝部隊
查德國民軍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武裝力量
中非共和國武裝力量
安哥拉統一國防軍
波札那國防軍
辛巴威國防軍
葛摩國防軍
賴索托皇家國防軍
馬達加斯加人民軍
馬拉維武裝力量
莫三比克國防軍
納米比亞國防軍
南非國防軍
古巴革命武裝部隊
秘魯武裝部隊
厄瓜多武裝部隊
哥倫比亞武裝力量
蓋亞那國防軍
委內瑞拉武裝力量
巴拿馬警察部隊
貝里斯國防軍
哥斯大黎加國民警衛隊
宏都拉斯武裝部隊
尼加拉瓜國民軍(1979年到1990年期間叫桑地諾人民軍)
瓜地馬拉武裝力量
薩爾瓦多武裝力量
阿根廷武裝部隊
巴拉圭武裝部隊
巴西武裝部隊
智利武裝部隊
美國武裝力量
英國武裝力量(陸軍,皇家海軍,皇家空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0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4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3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0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6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2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7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