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筆皇有哪些
『壹』 上海哪裡有賣西班牙筆皇水彩筆的
福州路或者淘寶。不過福州路是實體店價格很貴。現在福州路有許多店都有淘寶的店,可以去那裡買。
『貳』 西班牙出了哪些大藝術家畢加索,米羅,達利,格立卡,還有哪些
1、弗朗西斯科·戈雅
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戈雅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陽傘》、《巨人》等。
(2)西班牙筆皇有哪些擴展閱讀
弗朗西斯科·戈雅的生平的代表作品《裸體的瑪哈》和《著衣的瑪哈》:
1、創作背景:
1780年由於其畫作《基督受難圖》被聘為聖費南多皇家美術院成員,1785年成為副院長,1789年國王任命他為宮廷畫師,在此期間他畫了許多宮廷成員及貴族的畫像,明顯受委拉士開茲畫風的影響,當時西班牙是一個宗教法規嚴厲的國家,禁止描繪裸體,他敢於畫《裸體的瑪哈》,由於被人告密,第二天要來檢查,他連夜繪成《著衣的瑪哈》,成為傳奇,20世紀80年代西班牙將《裸體的瑪哈》印成郵票,成為集郵界熱門的收藏品。
2、作品賞析:
《著衣的瑪哈》穿一件緊貼身子的白衣服,束一玫瑰色寬腰帶,上身套一件黑色大網格金黃色短外衣,暖調子以紅褐色為背景,使枕頭、衣服和鋪在綠色軟榻上的淺綠綢子顯得分外熱烈;而在《裸體的瑪哈》上,背景減弱了。姑娘的嬌柔軀體被軟榻上墨綠色天鵝絨的冷調子所加強。
著衣瑪哈的姿態神情與裸體瑪哈完全相同。軟質絲綢緊身衣包裹著瑪哈的身體,仍然顯示出瑪哈豐滿肉體的魅力,由於含蓄而更具性感。畫家充分運用色彩來渲染情感:瑪哈身著的白色衣褲,腰間束一玫瑰色寬腰帶,上身套一件敞開的黑色大網格金黃色的短外衣,顯得高貴、純潔而熱烈。背景的紅褐色呈暖色調,與鋪在軟塌上的淺綠色綢子形成對比,由此可見畫家作畫時的熱情。
『叄』 17、18世紀西班牙美術的「黃金時期」有哪三大代表人物
進入17世紀,昔日的西班牙大帝國日益衰弱,逐漸降為二等國,正像馬克思所說:「西班牙的自由在刀劍的鏗鏘聲中,在黃金的激流中,在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凶焰中消失了。」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上,西班牙的美術人才輩出,在17世紀上半期出現了一個「黃金時期」。西班牙藝術的繁榮主要有3個條件:一是西班牙文學對美術的有力影響,二是西班牙地方畫派中現實主義力量的存在和發展,三是義大利卡拉瓦喬主義藝術的影響。16世紀下半期,西班牙的文學先於美術開始了繁榮時期,這時最偉大的文學代表是塞萬提斯和大戲劇家維加。維加就曾經說過,藝術要表現時代,應該把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東西反映出來。塞萬提斯和維加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他們的作品啟發後人去觀察現實生活,反映人民群眾的愛好和思想,並在作品中力求表現出民族精神。西班牙藝術中的波德格涅斯(Bodegones)風格就正是在這種精神指引下發展起來的。西班牙「黃金時期」藝術的特點,除了上面已經指出的以外,還有就是在肖像畫中,特別在一些底層人民的肖像畫中,畫家筆下的人物往往有一種特殊的氣質一堅定、冷峻、尊嚴和剛毅的力量,這在別國的作品中是很少見的。這種力量和氣質的形成無疑與長達近800年反抗摩爾人的斗爭有關。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些特點,西班牙的肖像畫才能在世界的藝壇上獨樹一幟,並具有永恆的意義。西班牙美術的「黃金時期」有3大代表人物,他們是里韋拉、蘇巴蘭和委拉斯貴支。
一、里韋拉與蘇巴蘭
荷西·德·里韋拉(J.de Ribera,1591—1652)出生於瓦倫西亞,早年隨父去義大利,後長期定居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早期在藝術上曾受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和提香等人的影響,卡拉瓦喬的藝術對他的影響尤為直接與明顯。從1616年起,他成為那不勒斯總督的宮廷畫家。在他早期的《聖巴多羅買的殉教》(1630)一畫中,我們看到,畫家熱情地歌頌了理想中的英雄,雖然畫的是殉教,但很少有宗教氣息。畫面上的人物好像是那不勒斯的漁民,他們顯得十分繁忙,好像正准備揚帆出海。把宗教題材世俗化正是卡拉瓦喬主義藝術的一大特色,這件作品正是如此。《聖伊涅薩》(1641)也是他的一件代表作品,題材取自於宗教傳說,描繪了一位14歲的少女與異教徒作斗爭的情景,表現她在強暴壓力下,寧受脫衣之辱也不肯改變自己的宗教信仰,她那堅強不屈的形象如同一座紀念碑令人肅然起敬。除宗教題材畫以外,他還創作了一系列的肖像畫,這些肖像作品更加鮮明地表現了畫家樸素、先進的美學思想,表明美和智慧來自於下層人民。他的《笑著的德漠克里特》(163)、《第歐根尼》(163)等就是這樣的作品。這些畫雖然以古代哲學家命名,但是畫上的人物完全是照著西班牙的流浪漢、農民的形象畫出來的。他們的形象呈現出一種真實、自然、粗獷、豪放的特色,這種富有農民氣質的肖像畫,在以前是很少見的。他的《跛足者》(1642)同樣是一幅很不錯的肖像畫。畫面上這個跛著足的孩子,臉上泛著淡淡的笑容,在笑容後面似乎隱藏著悲傷、寂寞和孤獨,他的手上拿著一塊小紙頭,上面寫著:「可憐,可憐我吧!看在上帝的面上。」人物身後的風景十分寧靜、美麗,充滿大氣和陽光,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里韋拉的代表作還有《雅各之夢》(1639)、《聖安德烈》(1635)、《抹大拉·瑪利亞》(1644—1647)、《聖傑羅姆》(1626)、《盲雕刻家》(1632)等。1648年,里韋拉的藝術發生了一些變化,由於馬薩尼埃諾領導的人民起義失敗,統治階級進行了血腥的鎮壓,在血雨腥風的年代,他辭去宮廷中的職務,隱居在那不勒斯的郊外。兩年代後,他才又重新拿起畫筆,晚期的作品有《牧人來拜》(1650)等。里韋拉活著的時候常受一些學院派畫家的攻擊,有人指責他的畫風粗俗不雅,把他叫他「強盜」和「兇手」。其實,里韋拉的偉大之處正是在這里,他和卡拉瓦喬一樣是一位把社會的真實生活毫不粉飾地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畫家。
17世紀上半期另一個重要的畫派是塞維利亞畫派,法·蘇巴蘭就是這一畫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法·德·蘇巴蘭(F.de ZurbarAn,1598—1664,又譯蘇爾瓦蘭或蘇巴朗)早年曾從一位染木雕的工匠學習藝術,後來,老埃連拉和巴切柯在藝術上給了他不少的影響。他和里貝拉不同,里貝拉的藝術目光對准下層,氣質上比較粗獷;而他是個修士,一生過著隱士的生活,他的藝術主要描繪寂靜的僧侶世界。蘇巴蘭在早期畫了一些以宗教傳說為題材的畫,這些作品有著生活的情趣。30年代後,他的藝術更加成熟,1636年創作的一幅《聖勞倫斯的殉教》甚為出色。畫面上描繪了殉教的情節,聖徒正在走向火刑架,這個中年男子顯得十分平靜、安詳,好像正在與大地告別。蘇巴蘭筆下的聖徒與常人無異,絲毫沒有宗教的氣息,這個殉教者好像是他身邊的一個修士那樣真實可信,表情朴實自然。畫面的背景也是西班牙的真實風景,絲毫沒有臆造或理想化的成分,蘇巴蘭的藝術總是在平凡中含有詩意,從來沒有人為的戲劇氣氛。他畫的《墓室中的聖方濟格》(約1640)、《教堂餐桌上聖雨果的奇跡》(約1633)也都是這樣的作品。這類宗教題材畫,最大特點就是缺乏宗教氣息,也不帶有神秘色彩。他也畫過幾幅女聖徒的肖像,其中最為出色的如《聖馬格麗達》(1634—1635)、《聖卡賽里達》(約1638—1642)。在這兩幅畫中,女聖徒的形象宛如常人,她們就像是塞維利亞社會中的貴婦,衣著華麗,打扮人時,好像還步履匆匆地從人們的面前走過,讓人很難把她們和宗教聯系起來。他晚年的一幅《聖母童年》(約1660)同樣是一件充滿生活情趣的作品,坐在小板凳上的小聖母是照著他的小女兒畫成的。蘇巴蘭還創作了一系列精彩的肖像畫,《依·別列斯肖像》(1629—1633)就是肖像畫中的一幅代表作。畫面上的人物依·別列斯是畫家的朋友,他是個修士和詩人。這個中年人有著一張很有個性特色的臉,從臉部的表情來看,他好像處在一種自我抑制的感情之中,寬大的僧袍難以掩蓋他內心復雜的思緒和感情。把這幅肖像畫和畫家創作的另一幅肖像畫《薩拉曼卡大學法學博士像》(約1635)相比有著明顯的不同,後者描繪的是一個有著自由內心的知識分子,他身著紅色的長袍,顯得十分自由灑脫。蘇巴蘭還是一位著名的靜物畫家。他的靜物畫不同於小荷蘭畫派的靜物,他的作品反映的是寧靜而樸素的僧侶生活,沒有荷蘭作品中的那種豪華氣。在《有桔子和檸檬的靜物》(1633)中,映入人們眼簾的是:寂靜的僧房,窗明幾凈,一束陽光柔和地落在桌子上,照亮了桌上的器皿和水果,這些水果發出誘人的色彩。這幅畫表現了一種寧靜的美和生活的美。蘇巴蘭由於生活面不廣,從而影響了他更廣泛地接觸和表現社會。50年代後,他的創作開始出現了一些衰退現象。他晚期的作品日益帶有一種宗教色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作於60年代的《碟刑》就是一件宗教色彩比較濃的畫。但是從總體上看,蘇巴蘭的畫並不是宗教的,而是帶有強烈的世俗化傾向。他的代表作還有《聖彼得受難》(1629)、(聖拿連斯柯幻覺中的耶路撒冷》、(牧人來拜》(163)、《無垢受胎》(1661)等。
二、真理畫家委拉斯貴支
西班牙17世紀最著名的繪畫大師是委拉斯貴支(D.R.D.S.Velhouez,1599—1660),他出身於塞維利亞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在17世紀,塞維利亞不僅是一個貿易中心,同時也是個傳播人文主義思想的中心。在委拉斯貴支四五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把他送進了當地的老埃連拉畫室學畫,後又轉人當時著名畫家和理論家巴切柯門下繼續學習。促使委拉斯貴文藝術成熟的更主要的因素是塞維利亞的下層生活。當時,在塞維利亞城流行著一種「波德格涅斯」的風格(即西班牙的卡拉瓦喬主義),波德格涅斯這一名詞含有小酒店和小飯館之意,由於一些古典主義的理論家們瞧不起描繪下層人民生活的風俗畫,於是他們以嘲弄的口吻把這類作品通稱為「波德格涅斯」的繪畫。《賣水的人》(約1619)是畫家早期的一幅具有典型意義的作品,表明了他對人物性格的努力探索,畫中執杯酣飲者,顯然是塞維利亞街頭的普通人民。
這個時期委拉斯貴支創作的風俗畫還有《早餐》、《音樂師》。《女混血兒》、《煮蛋的老婦人》等作品。
1623年,他來到了馬德里。進入宮廷不久,他就給年輕的腓力四世畫了一幅騎馬像。據記載,腓力四世看了這幅畫後,非常高興,並下令今後只有委拉斯貴支才有資格給他畫像,並任命他為宮廷畫家。在馬德里創作的早期,他創作的《酒神巴庫斯》(1621—1628,又名《醉漢們》)是一幅頗有新意,具有鮮明鄉土風格的作品。在這幅畫中除了酒神的形象有些美化外,其餘的流浪漢形象都描繪得極為真實動人。《火神的鍛鐵場》(1630)是畫家在義大利居留期間完成的一件出色作品。這幅畫的人物比《酒神巴庫斯》又前進了一步,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動和自然。1629年,他第一次去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們,特別是提香的作品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631年,他從義大利回來後,作品的色彩變得更加明亮,這種新的色彩,我們可以在《布列達的投降》(1634—1635)一畫中看到。
從義大利回來之後,他的肖像畫技巧也更加成熟。30—40年代的肖像畫基本上可以分為3類:一類是宮廷肖像,其次是親友的肖像,第三類是表現下層人民的肖像。在第一類作品中他創作的宮廷及上層人物的肖像有《拉弗拉格》(約1644)、《腓力四世騎馬像》、《奧里瓦留斯騎馬像》(1634)。《巴塔薩·卡洛斯王於騎馬像》(約1635)以及一些宮廷狩獵者的肖像。他畫這些上層人物的肖像,最大的特點是:從不粉飾和美化。他不會阿諛奉承,因此他被叫作真理的畫家。委拉斯貴支描繪親友的肖像雖然不多,但是這些作品與宮廷肖像全然不同,畫得很自由流暢,顯得真實親切,如《馬·蒙塔涅斯像(1636)、《拿扇子的婦人》(1648)等都屬於這一類作品。在委拉斯貴支的肖像畫中,最有特點也是最有價值的是那些表現下層人民肖像的作品,這些畫有力地證明了波德格涅斯風格在委拉斯貴支創作中不僅保存下來,而且又有了新的發展。這個時期人物的形象更加多樣化。人物的心理刻畫趨於深刻和復雜化。這些下層人物的肖像,不僅是真實的、生動的,而且具有社會和時代的特色,有時還包含有對社會批判的意味,大約在40年代創作的《伊索》、《默尼普》都是這樣的作品。在1633—1648年間,委拉斯貴支還創作了一組宮廷丑角和儒儒的作品,其中有《埃里·波波·德里·科林》(《卡拉巴扎斯肖像》)(約1647)和《唐·塞巴斯提安·德·摩拉》(約1645)等。畫家在這些作品中主要強調的不是他們生理上的缺陷,而是他們的悲慘命運。1649年,委拉斯貴支第二次去義大利,在那裡他完成了另一幅著名的肖像作品《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1650)。在這幅肖像中,畫家既表現了這個人兇狠。狡猾的一面,又表現了這個76歲老頭子精神虛弱的一面。畫面上,火熱的紅色調子表現了特有的宗教的庄嚴氣氛,白色的法衣和紅色的披肩形成了誘人的色調的對比,筆觸顯得十分自由,表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巧。當這幅肖像送給教皇時,教皇驚訝而又不安地說了這樣一句話:「過分像了。」倭拉斯貴支晚年最主要的作品之一是《紡織女工》(1657),這幅畫描繪了兩個不同階層的人物:一邊是正在悠閑地欣賞壁毯的宮中貴婦;一邊是馬德里皇家織造廠繁忙而疲憊的女工,他做這樣的對比很可能和他當時不滿的心情有關。他在這幅畫里滿懷激情地為紡織女工唱出了熱情的贊歌。在晚期,除《紡織女工》外,委拉斯貴支還創作了《鏡前的維納斯》(約1650)《宮娥》(1656)、《瑪格麗特公主肖像》等作品。
畫家於1660年從法國回來後不久,身染重病,於同年8月7日逝世於馬德里。
縱觀委拉斯貴支的一生,他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平凡的是他一生中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經歷;偉大的是指他的藝術,他和卡拉瓦喬、倫勃朗一樣創作了不少不同凡響的作品,拓寬了17世紀現實主義的藝術道路。他的藝術具有民主、民族和批判的色彩。他雖然身為宮廷畫家,但又不為宮廷所約束,他有一顆藝術家自由的內心。
委拉斯貴支的學生不多,其中最為有名的弟子有馬索(J.B.delMazo,約1612—1667)和帕雷哈(J.de Pareda,1616—1679)等人。馬索是委拉斯貴支的學生和女婿,擅長作肖像畫,代表作有《畫家的一家》、《王後馬麗安娜肖像》等。帕雷哈是委拉斯貴支的助手和隨從,亦擅長畫肖像畫。
『肆』 德國的水彩工具求推薦
史明克的顏料啊 達芬奇的428系列(很好用),418系列(雖然我覺得阿爾瓦羅比418好用,但不是德國的)438是混合毛,沒用過,藍桿倒是挺好看的,比428便宜。498系列是合成纖維毛,仿松鼠毛,沒用過,黑桿。不過西班牙筆皇ESCODA也很不錯,不是德國的,可以看看。達芬奇v35系列也挺不錯的。
『伍』 世界十大鋼筆排名有哪些
世界十大鋼筆排名是萬寶龍 Mont Blanc、派克 Parker、畢加索 Picasso 、凌美LAMY、公爵 Duke、百利金PELIKAN、奧羅拉 Aurora、威迪文 Waterman 、犀飛利 、百樂(Pilot)。
派克 Parker (1888年美國,全球高品質書寫工具的領導者)
派克筆 ( Parker Pen ) 的創始人——喬治 · 派克出生於 1863 年,他憑借其在機械方面的經驗,設計並製造出了自己的鋼筆——派克筆。並於 1888 年創立了派克公司。派克認為,只有 " 使產品更臻完善,人們才會購買 "。
『陸』 西班牙「皇家」球隊有哪些
西班牙「皇家」球隊有:皇家馬德里、皇家馬洛卡、皇家西班牙人、皇家社會、皇家貝蒂斯、皇家拉科魯尼亞、皇家薩拉戈薩、皇家巴拉多利德、皇家穆爾西亞、皇家維爾瓦、皇家奧維多、皇家維戈塞爾塔、皇家聯合。
西班牙足球俱樂部有許多球隊都被冠以皇家的稱號,這個稱號的由來則一般都是早年西班牙國王為了推動球隊發展,而賜予其的稱號。被冠以皇家的球隊可以從球隊的隊徽上看出來,只要接受過皇家稱號冊封的球隊,球隊隊徽上都有皇冠的標志。
西班牙最有名的皇家球隊為皇家馬德里俱樂部,隊徽如下:
『柒』 西班牙作曲家 (急!!!!)
法雅(Manuel de Falla 1876-1946)西班牙作曲家。1876年11月23日生於加第斯。1899年畢業於馬德里皇家音樂學院。1907年又入巴黎音樂學院,後定居阿根廷。他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舞劇《愛情魔法師》、《三角帽》。鋼琴與樂隊曲《西班牙庭園之夜》,以及歌曲集《西班牙民歌七首》等,其中以舞劇選曲《火祭舞》以及《西班牙舞曲第一首》最為知名。
恩里克·格拉納多斯(Enrique Granados),西班牙作曲家及鋼琴家。1867年7月27日,恩里克·格拉納多斯生於巴塞羅那附近的Lérida。
格拉納多斯最成功的作品是他的鋼琴組曲《戈雅之畫》,寫於1912~1914年間。他一生鍾愛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作品,並為此創作了這部組曲。
『捌』 西班牙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委拉斯開茲、胡安·米羅等。
1、薩爾瓦多·達利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語: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在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與畢加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
2、胡安·米羅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難的一些方面,從《哈里昆的狂歡》的復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這類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單純性。
米羅認為,情慾是最自然、最合乎本性和情理的現象,是生命的原動力。
他對女性的魅力十分著迷,可以說他終生探討最多的也是女性和關於男女性生活。但在生活中,米羅不沾女色,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1983年12月25日,米羅因心臟病突發,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妻子比拉和女兒多蘿娜。
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歐洲文化藝術界把1993年定為「米羅」年,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作品展覽和藝術活動。如果大師地下有知,一定會得到莫大的安慰。
3、畢加索
巴勃羅·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
它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4、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
戈雅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
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陽傘》、《巨人》等。
5、委拉斯開茲
委拉斯開茲,又譯名委拉斯貴支,全名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
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安·米羅
網路——委拉斯開茲
網路——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
薩爾瓦多·達利
網路——巴勃羅·畢加索
『玖』 求葡萄牙和西班牙皇室的詳細資料。
葡萄牙現在沒皇室.
葡萄牙現行憲法於1976年制定,後多次修改。憲法規定,總統、議會、政府和法院是國家權力機構;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司令,根據政府提名任免總長和三軍將領。總統在聽取各黨派、國務委員會的意見後才能解散議會,只有「在必要時」才能解散政府和免去總理。議會為一院制,議員230人,任期四年。
胡安·卡洛斯一世 (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2003年11月3日,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劇院,
國王卡洛斯夫婦與王儲費利佩(右二)和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羅卡索拉諾(右一)在音樂會開幕前起立傾聽國歌。費利佩王儲1日已和羅卡索拉諾訂婚。兩人將於2004年夏天在馬德里阿爾穆德納大教堂舉行婚禮
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性格開朗,在非正式場合不拘禮節,有軍人風度。他喜歡綠色,愛好體育活動,如游泳、滑雪、柔道等,擅長賽艇,喜歡看足球、籃球比賽。
1962年,胡安·卡洛斯與希臘公主索菲婭結成連理,育有二女一子。索菲婭王後1938年11月生於希臘,系已故希臘國王帕普洛之長女。索菲婭幼時曾隨其祖母流亡倫敦和埃及等地,1945年返回希臘,受教於一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後到德國上中學。她愛好歷史、考古,曾做過護士,對各國文化古跡有濃厚興趣。索菲婭王後通曉希臘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
2004年5月,其子36歲的西班牙王儲費利佩與31歲的新娘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結婚。新娘奧爾蒂斯是西班牙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是西班牙首位平民王儲妃。2005年11月,王儲夫婦的女兒萊昂諾爾公主出生,萊昂諾爾是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後索菲婭的第7個孫子女,也是繼王儲費利佩之後的西班牙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
胡安·卡洛斯一世曾於1978年6月、1995年3月兩次訪問中國。
『拾』 誰知道西班牙貴族的姓氏都有哪些
皇室大致就是:
Carlos , Fernando , Alfonso , Francisco.
España現任國王叫Juan.Carlos 也被稱做卡洛斯一世.
前任國王是Alfonso二世,再之前還有Fernando三世,Francisco二世.
過去España在姓名中會加入貴族標志,一般姓名中出現「de」的多是貴族,現在基本不是這樣了,在姓名里出現「de」其實就是介詞,名字和姓是用這個來連接的~但是在以前是等級分明的~
Español一般來說都是前一、二節為名字,倒數第二節是爸爸的姓,最後一節是媽媽的姓。男人的姓名多以「o」結尾,女人的姓名多以「a」結尾。
不過現在的España基本沒什麼特別的貴族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