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印度有什麼淵源嗎
㈠ 對比英國、法國、西班牙與殖民地印第安人之間的關系
班牙是從14至15世紀有哥倫布率領的船隊來到拉丁美洲,他以為是印度,所以叫那裡的人叫印第安人【印度的英文發音】。英國是從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強大的,由當時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開始的擴張【當時是18到19世紀】直到英國的領域遍布世界號稱日不落帝國。法國從16至17世紀的英法百年戰爭得到了空前的進步,才開始強大的。
西班牙人是血腥赤裸的直接屠殺與掠奪
法國人是傳教士領頭的合作關系
英國是商人領頭的利用與貿易的關系
西班牙的太血腥,而且長期來看沒有持續的利益,所以失敗了
法國的太仁慈,沒有強制力,並且法國移民數量很少所以失敗了
所以最後英國人成功了
明白?
㈡ 西班牙是一個面積很小的國家,中世紀的時候卻殖民了很多地方,有哪些原因
因為曾經的西班牙非常強盛,屬於歐洲第一代日不落帝國,是當時名副其實的海上霸王,而且西班牙極具冒險精神,而且在中世紀的時候,也是西班牙的女王派遣哥倫布出海尋找中國和印度,然後發現了新大陸,殖民地由此開始。
曾經的西班牙帝國那麼的強勢,現在卻只是歐洲的歐二三流國家不是沒有原因的,都是用的殖民入侵一樣的方法,有的國家可以發達強盛起來,有的卻可以逐漸走向衰敗,可見錢要用到有用的地方。
㈢ 西班牙國名的由來是什麼
西班牙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古希臘人稱,古羅馬人稱。其國名由來也與這兩個詞很接近。關於西班牙國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取自15世紀末誕生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伊斯帕尼亞王國的國名,而該國國名又緣於羅馬統治時代的半島地名希斯帕尼亞(Hispania)州。
古名希斯帕尼亞是一個腓尼基地名。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曾在西班牙沿海一帶建立過殖民地。因為這里野兔成群,他們把該地叫斯潘(Span)或(Szpam),意為「兔子」。
新地名伊斯帕尼亞的產生,是由於這一地區拉丁語方言不再發羅馬地名希斯帕尼亞中的音。而伊斯帕尼亞以後經訛傳又演變成現在的埃斯帕尼亞。
英語和荷蘭語則省掉羅馬地名希斯帕尼亞語頭的Hi音節,把它讀作西班牙(Spain)。這些島域位於印度以西的西半球,便稱它們為「西印度群島」。
另一種說法是來源於希伯來—腓尼基語,意為埋藏,轉譯為礦藏、埋藏的財富。因為伊比利亞半島盛產黃金、銀、銅等,令腓尼基人羨慕不已,因而用「Espana」命名。
㈣ 西班牙和印度泥西牙
西班牙全稱西班牙王國,是一個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1] 地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鄰同處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葡萄牙,北瀕比斯開灣,東北部與法國及安道爾接壤,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及非洲的休達和梅利利亞。該國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里。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㈤ 西印度群島怎樣被西班牙征服了
西班牙在征服古巴的前後,還征服了牙買加(1509)、波多黎各(1509)和巴哈巴群島(1513年)。這些島上的印第安人的命運同樣異常悲慘,幾遭絕跡。西印度群島就這樣被西班牙征服了。
㈥ 我們都知道西班牙是阿拉伯人和歐洲人混血的,西班牙人的歐洲血統是哪個祖先日耳曼人嗎
是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部落 ,西哥特人在3-4世紀羅馬帝國即將覆滅的時候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和當地的原始土著 ,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留下的拉丁人, 一起生活。但是西哥特人無疑是他們的主導, 也是統治者。
後來阿拉伯人一直是在和西哥特人的邦國作戰的直到15世紀,西哥特人趕走了穆斯林,然後兩大西哥特城邦合並,統一了整個賴比瑞亞,國名定位西班牙。腓尼基人,希臘人,迦太基人,羅馬人,西哥特人等等民族都進入過西班牙,所以西班牙歐洲血統沒有特定民族。
總的來說羅馬人和哥特人多一些。拉丁和哥特多一些,但是阿拉伯人通婚的很少,這是基於信仰不同,民族對立等。
(6)西班牙和印度有什麼淵源嗎擴展閱讀:
英美人屬於白人(高加索人種),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不是所有的歐洲人都是純粹的高加索人種。英美人有日耳曼血統,外表很容易區分,他們身材高大,毛發濃密,面部輪廓柔和,皮膚很白,而且金發碧眼。美國明星珍妮弗 · 安妮斯頓年輕時候的照片,就是典型的白人(高加索人種)。
但西班牙人卻是黑頭發、黑眼睛,眼窩深邃,五官如同刀削斧鑿一般立體,皮膚顏色也比歐美人深,呈健康的小麥色。西班牙土生土長的大明星佩妮洛普 · 科魯茲,她就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種的長相。
和很多歐洲國家一樣,西班牙人也有日耳曼血統,但是西班牙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伊比利亞半島與阿拉伯隔海峽相望)曾被阿拉伯人統治了幾百年,成為當時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長達幾百年的通婚不可避免地改變了西班牙民族的血統,所以西班牙人其實是混血的後代,包含了日耳曼和阿拉伯血統。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西班牙人還真的有點像印度人,都是黑頭發(深色)、黑眼睛、五官很立體,並且女孩都非常漂亮。下圖是某個我不認識的印度女明星。但是所謂的西班牙人像印度人,只是像印度高種姓人。印度高種姓人是雅利安人的後代,他們征服了印度原住民,自定為高種姓。
從血統上來說,和伊朗同屬高加索人種,是白人血統,所以西班牙人和印度高種姓人會有某種程度的相似性。印度低種姓人是原住民以及各種混血的後代,長得很醜。
參考資料:網路-西班牙
㈦ 印度和西班牙首都為什麼都叫德里
沒有關系,只是翻譯為中文後後兩個字都是德里。英文中馬德里是Madrid 新德里是NEW DELHI
印度歷史上是英國的殖民地,歷史上英國、葡萄牙、法國、荷蘭曾經殖民過印度地區。德里是印度的古都,後來印度獨立後在德里的附近興建新城,被稱為新德里。
馬德里是西班牙首都,是16世紀西班牙打敗摩爾人完成國家統一後遷到了這里。他們都是中文譯名!
㈧ 西班牙和印度在二戰前是什麼國家
西班牙在二戰前由獨裁者佛朗哥統治,為歐洲二流強國,政治上與希特勒若即若離,但在二戰中始終保持中立,沒有參加交戰雙方中任何一方
印度在二戰前是英國的殖民地
㈨ 印度尼西亞這個詞是不是荷蘭語的他的來源和印度有什麼關系
有一些關系。印度尼西亞的英文名(或印尼文名)是由拉丁文Ins和希臘文 nesos 組成的。Ins指的是印度,而nesos 的意思是「島嶼」或「群島」。我們都知道,歐洲人都普遍稱印度以西的群島,也就是加勒比群島,為西印度群島。至於印度以東的群島,也就是馬來群島,歐洲人都稱之為東印度群島。例如,西班牙就曾經稱菲律賓為「西班牙東印度群島」,荷蘭人則稱印尼為「荷蘭東印度群島」。
㈩ 印度跟西班牙有文化交流嗎 一個把牛當做祖先,一個喜歡鬥牛,殺牛。
有交流,1580-164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並60年
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由西班牙人接管。當時印度是莫卧兒王朝,阿克巴大帝採取寬容的
宗教政策,印度教有所保留和發展,但還是伊斯蘭教一統印度。因此和北非穆斯林有上百年
貿易經驗的西班牙人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