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音樂史有哪些
❶ 西班牙音樂都有哪些類型 求需 跪求
在西班牙有地區他們最喜歡的音樂就是flamenco咯!大多數他們都會用手掌來拍節奏然後他們唱歌,也有的是找一個箱子然後用來拍拍子。不管他們幾歲都喜歡這種音樂。但是現在在西班牙有很多南美人他們聽的是reggeton,然後有一小部分的西班牙人也喜歡。但是這種音樂不是純西班牙音樂。說到西班牙純音樂就是flamenco了,是最有名的!
❷ 西班牙的經典歌曲有哪些
《卡門》
《卡農》有弗拉門戈版
還有吉他曲《悲傷的西班牙》
❸ 西方古典音樂派別及代表人物
一、巴洛克流派:
巴洛克音樂是後期發展的一個基礎。在聲樂方面,巴洛克音樂帶有很濃的宗教色彩,當時的宗教音樂在西方音樂的發展占很大的分量。
代表人物:
巴赫、蒙特威爾第、柯瑞里
二、古典主義流派:
這個時期的音樂繼承了歐洲傳統的復調音樂和主調音樂成就,確立了奏鳴曲、協奏曲、交響曲等重要的音樂形式,並且室內樂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對之後音樂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影響。
代表人物:
海頓、莫扎特、貝多芬。
三、浪漫主義流派:
產生在十九世紀初。這個時期藝術家的創作上則表現為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對自然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幻想。藝術表現形式也較以前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浪漫主義思潮與風格的形成與發展。
代表人物:
帕格尼尼、韋伯、羅西尼、舒伯特
(3)西班牙音樂史有哪些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音樂派在音樂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這一時期不但盛產偉大的音樂家,而且音樂體裁空前廣泛,出現了諸如無詞歌、夜曲、藝術歌曲、敘事曲、交響詩等新穎、別致的形式,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大「寶庫」。
浪漫主義音樂也是一座橋梁:韋伯接受了格魯克和莫扎特的傳統,傳至近代的瓦格納;舒伯特在器樂方面是貝多芬的繼承人,他的浪漫主義藝術歌曲,則是經由舒曼和奧爾夫流傳至今;柏遼茲的標題音樂源於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其後又與近代法國的印象主義相關聯。
❹ 西方音樂史一般分為哪幾個時期,各有哪些代表人物
◆ ◆ 文藝復興時期(14世紀—16世紀)◆ ◆
尼德蘭樂派-主要音樂活動在尼德蘭的一批音樂家.創作內容多為彌散曲與經文歌等宗教音樂,也有世俗音樂.代表人物有迪費、若斯坎、班舒瓦、奧克岡等.
威尼斯樂派-在1530-1620年間的一個器樂樂派,其特點是音響氣勢寬廣宏大、對比效果鮮明.創作內容有銅管樂與弦樂的重奏曲、管風琴的前奏曲、幻想曲與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維拉爾特、A.加布里埃利等.
羅馬樂派 -此時期的一個專門創作服務於宗教作品的樂派,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為主.代表人物有帕萊斯特里納、G.M.納尼諾、F.索里亞諾等.
◆ ◆ 巴洛克時期 (1600年—1750年) ◆ ◆
葡萄牙語baroque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則的珍珠;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旋律主要體現在樂句長度不一,氣息較長,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旋律都空前地華麗復雜,有相當多的裝飾音和模進音型;音樂節奏主要分為自由節奏的和律動鮮明、規整的這兩種節奏.
--- 代表人物:
蒙台威爾第(1567~1643):由文藝復興時期跨越到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
柯瑞里(~1713):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浦賽爾(1659~1695):英國作曲家.
史卡拉第(1685~1757):義大利作曲家.
塔替尼(1692~177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裴高賴西(1710~1736):義大利作曲家.
◆ ◆ 古典主義時期 (1750年—1827年) ◆ ◆
在西方音樂歷史中,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聲樂藝術長期佔主導地位,巴洛克時期器樂音樂獲得獨立發展,與聲樂音樂並駕齊驅,而古典主義時期是器樂音樂繁榮的時代,包括前古典主義和維也納古典主義樂派.
--- 代表人物:
海頓(1732~1809):奧國作曲家,有《交響曲之父》的美譽.
【交響曲第四十五號《告別》、第八十三號《母雞》、第八十八號、第九十二號《牛津》、第九十四號《驚愕 》、第九十六號《奇跡》、第九十九號、第一○○號《軍隊》、第一○一號《時鍾》、第一○三號《鼓聲》、第一○四號《倫號 》.】
莫扎特:(1756~1791):奧地利作曲家.
【第三五~四一號交響曲;鋼琴協奏曲第一九~二七號;鋼琴奏鳴曲;豎笛五重奏K.581;歌劇《女人皆如是》、《費加洛婚禮 》、《魔笛》;C大調彌撒曲《加冕》;長笛四重奏(共四首)等】
貝多芬(1770~1827):德國作曲家,有樂聖的美譽.
【交響曲(第五號命運 )(第三號英雄 );歌劇《費黛里奧》;給愛麗絲 ;.綺想輪旋曲等】
◆ ◆ 浪漫主義時期 (1820年—1920年) ◆ ◆
崇尚激情、珍視自由隨意、講求個性突出.
--- 代表人物:
帕格尼尼(1782~1840):義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韋伯(1786~1826):德國作曲家.
舒伯特(1797~1828):奧地利作曲家,人稱歌曲之王.
蕭邦(1810~1849):波蘭鋼琴家、作曲家.
【圓舞曲(華爾滋) 、夜曲等】
舒曼(1810~1856):德國作曲家.
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歌劇《茶花女》,《阿伊達 》,《奧泰羅》,《麥克白》等】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
【第一 、二號鋼琴協奏曲;交響詩第二號《塔索》、第三號《前奏曲》 、第四號《奧菲歐》、第六號《馬捷帕》等】
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國作曲家.
【芭蕾音樂《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等】
小約翰·史特勞斯(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
【.圓舞曲:《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波卡舞曲:《撥奏》、《雷鳴與閃電》;《威尼斯之夜》序曲等】
❺ 西班牙音樂的內容
西班牙位於 伊比利亞半島,境內山脈縱橫,交通不便,因此民間音樂具有地區特色。但它位於地中海西,為歐洲、非洲交通樞紐,歷史上除接觸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外,並受到阿拉伯文化以及吉卜賽文化的影響。這一切都使西班牙的音樂極為豐富多采,並帶有東方色彩,熱情奔放。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不少民間舞曲體裁都被歐洲藝術音樂所吸收採用,如「恰空」、「薩拉班德」、「凡丹戈」、「博萊羅」等。西班牙的民間樂器主要是吉他類的撥弦樂器(源自阿拉伯),打擊樂器鈴鼓、響板、小鈴(與吉卜賽人有關)以及各種管樂器,主要是蓋塔風袋管。
公元前西班牙處在古希臘、羅馬文化圈內2世紀以來,基督教在西班牙傳播。415年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以後,盡管西班牙在 8世紀時曾受到阿拉伯人、摩爾人的統治,但一直到11世紀西哥特人的儀式和聖歌仍為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教會所採用,被稱為「莫薩拉布(為摩爾人統治下的基督教之意)聖詠」。在12世紀,西北地區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音樂家們是形成中世紀初期多聲部音樂的一個重要樂派;而民間藝人和游吟歌手則發展了單聲部音樂。阿方索十世(1252~1285在位)主持編寫的《聖母歌集》收集了 400首非宗教儀式的單旋律歌曲,法國巴黎聖母院樂派在東北的加泰羅尼亞地區阿拉貢的宮廷中有很大影響。而在南方,阿拉伯音樂的影響到1492年阿拉伯人被趕出西班牙後,仍繼續存在。15世紀中,吉卜賽人進入南方安達盧西亞地區,又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產生了所謂「弗拉門科」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主要的世俗音樂形式是浪漫曲(羅曼斯)和「田園歌」(維良西科)。浪漫曲流行於16~17世紀初,為抒情史詩性的,內容多樣,常帶有哀怨的性質;是有伴奏的帶疊歌的獨唱歌曲,也有對唱;並帶有戲劇形式,可以在舞台上演出。田園歌在15~16世紀最為流行,特點是敘事和抒情相結合,題材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單聲部的以外,還有二聲部到三聲部的作品,它的節奏接近舞曲,甚至單成一類──「舞蹈田園歌」。15~16世紀的《宮廷歌曲匯編》中有44首浪漫曲,393首田園歌。歌曲匯編中最常出現的作曲家是J.del恩西納(1468~約1530),他還作有14部田園劇和一些聖劇。但他的許多作品因未用拉丁語作歌詞,後來都被宗教裁判所禁止出版了。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的最大的宗教音樂作曲家是C.de莫拉萊斯(約1500~1553)和他的弟子F.格雷羅(1528~1599)與T.L.de維多利亞。維多利亞是當時最傑出的復調音樂作曲家,有「西班牙的帕萊斯特里納」之稱。西班牙的管風琴音樂在16世紀有很大發展,它的代表作家為盲音樂家A.de卡韋松。17世紀中葉,田園歌發展成西班牙民族歌劇,稱為「薩蘇埃拉」,有前奏、詠嘆調、獨唱的分節歌、合唱和間奏曲。全國各地大小教堂都有作曲家創作這類作品為宗教節日演出。但因義大利歌劇的流行,未得到充分發展。1750年後,它被在馬德里產生和形成的一種反映城市生活的音樂喜劇所取代。18世紀西班牙唯一的重要音樂家是A.索萊爾(1729~1783),他是D.斯卡拉蒂的學生、管風琴家,以鍵盤奏鳴曲著稱。
19世紀是西班牙音樂逐漸取得世界影響的時期。19世紀中葉,先後在馬德里和巴塞羅那創辦了音樂學院。西班牙的傳統歌劇「薩蘇埃拉」也開始復興。馬德里還有專演薩蘇埃拉的劇院。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作曲家和音樂學家F.佩德雷利(1841~1922)領導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復興運動,他編輯的《西班牙民間音樂歌曲集》4卷,除了搜集了民間曲調和配置和聲外,還有西班牙古典音樂的範例。他的學生I.阿爾韋尼斯、E.格拉納多斯、M.de法利亞是20世紀西班牙民族樂派的代表,在不同程度上都受法國印象派的影響。阿爾韋尼斯的作品達 200首以上,最著名的是他晚年所作的鋼琴曲《西班牙組曲》12首。格拉納多斯以鋼琴組曲《戈耶斯卡斯》和《西班牙舞曲》而聞名於世法利亞的影響較大,作有舞劇《愛情魔法師》、《三角帽》等。19世紀末至20世紀西班牙音樂演奏家有P.de薩拉薩特,他是19世紀最出色的小提琴家之一,作有《西班牙舞曲》等;P.卡薩爾斯是傑出的大提琴家、指揮家、反法西斯戰士;盲人J.羅德里戈(1901~)是吉他演奏家,作有吉他協奏曲等。20世紀中比較重要的西班牙作曲家還有O.埃斯普拉(1886~1976)C.del坎波(1878~1953)、F.蒙波(1893~)、J.奧姆斯(1906)X.蒙特薩爾瓦特赫(1912~)等人。50年代後,涌現了一批採用各種現代主義音樂創作技法的、屬於先鋒派的作曲家,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L.de巴勃羅(1930~)。
❻ 西班牙的好聽的古典音樂
夏布里埃爾(Emmanuel Chabrier)的 《西班牙》 (Espana)
里姆斯基.柯薩科夫(Nicolai Rimsky-Korsakov)的 《西班牙隨想曲》 (Capriccio Espagnol)
格拉那多斯(Enrique Granados)的 《西班牙舞曲》 (Spanish Dance)
莫斯高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的 《西班牙舞曲》 (Spanish Dances)
此外還有拉威爾的 《帕凡舞曲》 、 《西班牙狂想曲》 等
❼ 歐洲音樂發展的歷史時期的劃分(具體起止時間和名稱)是什麼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人物是誰
歐洲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希臘神話時代。從那個時代到巴洛克時期之間,大致可劃分為: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三個階段。
第一節 古希臘羅馬時期
古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西方文明的哲學、美學及各種藝術形式從這里開始,西方的音樂文化也是從這里開始。這個時期最早出現過基於口頭傳唱的希臘長詩,如《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揭示了音樂與數學之間的關系。公元前4世紀前後,古希臘悲劇獲得了較大的發展。著名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歐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既是戲劇家也是音樂家,在他們的戲劇中,音樂發揮了奇妙的作用。此時期音樂的特點是:第一,音樂的含義比現在的更為寬廣;第二,音樂與其他藝術尚未分離,並且音樂被認為是與其他科學門類如:天文、數學等有密切聯系;第三,音樂是單音音樂,且音域較狹窄;第四,已經出現多樣的音樂體裁及音階調式。古羅馬的音樂是從古希臘借鑒過來的,羅馬人在古希臘音樂的原有基礎上擴大了音樂的演奏規模,使音樂在古羅馬時期又有了一定的發展。
第二節 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的音樂文化是指公元5世紀至13世紀這段歷史時期內的歐洲音樂文化。在中世紀最大的音樂文化中心羅馬出現了以羅馬教皇格里哥利一世的名字命名的格里哥利聖詠。在這之後出現了帶花腔的「散文詩」,「填詞」聖詠調。從11世紀開始,西歐文化發展重心轉移到了城市,教會音樂因此有了新發展——產生了復調音樂。
第三節 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是指14世紀至16世紀發生在歐洲各國的一場資產階級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實際上反映了資產階級新的人生哲學和價值觀,即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追求自由、解放、平等、博愛等要求。這些主張主要反映在建築、雕塑、繪畫及文學中,並擴展到了這兩百年間的音樂文化中。於是,復調音樂迎來了第三個發展高峰,世俗音樂中更多的反映了現實生活,音樂文化呈現出越來越世俗、明朗和感情化的傾向。
❽ 西班牙最有名的作家,音樂家是哪些人
西班牙最著名的作家塞萬提斯 西班牙音樂家 多明戈(Placido Domingo,1941~ )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生於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劇演員。九歲時全家遷居墨西哥。青年時期熱衷於鬥牛和唱歌。於席德音樂學院畢業後入墨西哥國家歌劇院唱男中音。二十歲那年,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爾弗萊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同年與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薩瑟蘭在美國同台演出歌劇《拉美莫爾的露契亞》。1962~1965年在以色列工作。1965年起在馬賽、維也納、漢堡、柏林、紐約、倫敦等地著名歌劇院演出。嗓音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勝任從抒情到戲劇型的各類男高音角色。塑造的奧賽羅、拉美斯等形象,氣概不凡,富於強烈的戲劇性和悲劇性色彩。還演唱過不少膾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頗得好評的鋼琴家和指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