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語名著有哪些

西班牙語名著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09 14:33:36

『壹』 西班牙有哪些小說名著

《堂吉訶德》作者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
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
《迷霧》作者米格爾·德·烏納穆諾
生活好像一場迷霧。奧古斯托愛上了歐亨尼婭,但歐亨尼婭並不愛奧古斯托。對於奧古斯托來說,整個故事看起來是一個愛情悲劇。他反復思考,是「我愛故我在」,還是「我思故我在」?愛與思的困惑,正是上千年來歐洲哲學的迷霧。

『貳』 《百年孤獨》作為20世紀經典名著,它主要講了什麼

1、主要內容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2、作品簡介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像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3、作品影響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百年孤獨》的故事發生在虛構的馬孔多鎮(馬爾克斯稱威廉·福克納為導師,顯然深受其影響),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七代的興衰、榮辱、愛恨、福禍,和文化與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獨。其內容涉及社會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拉丁美洲歷史文化的濃縮投影。《百年孤獨》風格獨特,既氣勢恢宏又奇幻詭麗。粗獷處寥寥數筆勾勒出數十年內戰的血腥冷酷;細膩處描寫熱戀中情慾煎熬如慕如訴;奇詭處人間鬼界過去未來變幻莫測。輕靈厚重,兼而有之,被公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稱為「20世紀用西班牙文寫作的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

『叄』 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中國文學作品

http://www.chinaviva.com/libros/libros.htm

http://libreriacompas.com/libros-de-Chino-978.html

這兩個網站上都有一些被翻譯成西班牙語的中國作品

『肆』 名著導讀——《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的名字在中國已不陌生,而《堂吉訶德》中那兩位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游俠騎士的形象更是老少皆知。塞萬提斯已被當做經典作家而永垂史冊,而《堂吉訶德》也以其特有的魅力一直受到文壇的重視,為世人所矚目。
《堂吉訶德》取得如此高的評價是作者始料未及的。如果塞萬提斯地下有知,看到人們把他看做是西班牙最偉大的文學巨匠,世界文壇的天才的話,定會大吃一驚。他同時代的人也會驚訝得目瞪口呆,因為在塞萬提斯在世的那個時代他只被認為是一個平庸的詩人,沒有成就的小說家。盡管他因寫騎士歷險的小說獲得成功,但他卻不屬於任何高雅的文學沙龍。他一生生活貧困,經歷坎坷。即使《堂吉訶德》成了暢銷書,他仍處在窮困潦倒之中。他沒有洛貝·德·維加那麼家喻戶曉、成就斐然;也沒有卡爾德隆那麼受到宮廷的賞識。然而,《堂吉訶德》的發表,以及這部作品產生的巨大影響卻使塞萬提斯在他死後逐漸成為世界文壇聲名赫赫的經典作家,被狄更斯、福樓拜和托爾斯泰等作家譽為「現代小說之父」。
對《堂吉訶德》的理解與認識各個時期並不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的進步,人文科學的發展,書中深刻的內涵逐漸為人們所了解,並被不斷地揭示出來。盡管塞萬提斯寫這部小說的本意看起來似乎是「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說」,並「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干凈」,而且在《堂吉訶德》發表後,騎士小說也就奇跡般地銷聲匿跡了,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塞萬提斯在創作時的真正用心,因為書中展現出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么一個簡單的動機。我們應該而且也必須看到《堂吉訶德》誕生的歷史與現實條件,以及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時的新的理解,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說,讀者的不斷閱讀本身就是這部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作者創作的延伸。
毋庸置疑,《堂吉訶德》的成功是與塞萬提斯生活的那個時代及其文化氛圍,與他的生活經歷緊密相關的,是與西班牙豐富的文化傳統緊密相連的。
塞萬提斯於一五四七年出生在西班牙馬德里附近的阿爾加拉·德·埃納雷斯。他出生的確切日子已無法考證,只知道他受洗禮的日子是十月九日。他的父親是一位善於吟作歌謠的不得意的外科醫生。為了養家糊口,他經常來往於當時西班牙的幾個大城市。塞萬提斯自幼跟隨父親,過著動盪的生活。
十六世紀上半葉正是西班牙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西班牙自十五世紀末成了歐洲大陸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後,不斷向海外擴張,征服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區,瘋狂地掠奪黃金。一五一六年卡洛斯一世繼承西班牙王位,一五一九年他又從祖父那裡繼承了德國王位,並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改稱卡洛斯五世。西班牙依仗它龐大的軍隊和無敵艦隊稱霸於歐美兩大洲,成為一個軍事大國。它的資本主義工商業也得到發展,經濟上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是歐洲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與此同時,它的文化教育事業也得到迅速的發展。一四九二年西班牙的第一部語法書出版後,以卡斯提亞語為國語的語言日趨完善,出現了蒙特瑪約爾的田園小說、流浪漢小說、騎士小說和魯埃達的戲劇。文藝復興思想的傳入使西班牙的文學藝術進入了長達近兩個世紀的黃金時期。塞萬提斯正是在這塊文化沃土上成長起來的,無疑地受到了絢麗多彩的文學作品的影響。
塞萬提斯對文學有特殊的愛好,為了廣泛閱讀拉丁經典著作和其他名著,他到一個羅馬教會的神職人員家中教西班牙語,以後又隨他們去義大利,在當時的紅衣主教裘利奧·阿括維瓦手下當了一名扈從。這樣,他便有機會利用他主人豐富的藏書,瀏覽名著。此外,他還接觸到不少義大利的文人學士,結識了被稱為「哲學游俠騎士」的吉奧爾達諾·布魯諾,親耳聆聽托爾瓜托·塔索對古代藝術的精闢論述。他受到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感染與熏陶,他對古代光輝的文化藝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這樣,他便能在《堂吉訶德》中借主人公之口,對文化教育、貴賤等級、清廉公正、自由平等問題發表精闢的論述,閃耀出人文主義思想的光輝。
一五七○年,也就是塞萬提斯到義大利後的第三年,正值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托曼帝國在土耳其人的率領下重整旗鼓,一步步地奪取北非,佔領塞普勒斯,並在地中海集結海軍,向歐洲國家大舉進犯。年輕的塞萬提斯懷著滿腔的愛國熱忱,參加了西班牙駐扎在義大利的軍隊,並被派到在地中海游弋的「侯爵夫人號」上服役。一五七一年十月七日,著名的雷邦多海戰爆發了。那天清晨,塞萬提斯正發燒躺在床上,聽到槍聲後便帶病請戰,並不顧一切地參加了戰斗,表現得無比英勇。結果,他胸部受傷左手致殘(後人因此稱他為「雷邦多」的獨臂人)。在傷愈後的幾年裡,他繼續服役,參加了多次戰斗,受到西西里島總督和艦隊司令、西班牙國王腓利普二世的弟弟堂胡安的嘉獎。一五七五年塞萬提斯隨身攜帶多封推薦信,其中有堂胡安寫給國王的舉薦信,滿懷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乘「太陽號」兵船啟程回國。不幸的是,船在海上遭到海盜的襲擊,被劫持到阿爾及爾。那封本可以使他前途無量的推薦信使他遭致更大的不幸。土耳其人把他當成了重要人物,向他勒索巨額贖金,使得他那本來就很貧寒的家庭更無法籌措。塞萬提斯在阿爾及爾囚禁了五年,經受了奴隸生活的磨難,但他並不逆來順受,更不願忍受異族的奴役。他四次與其他囚犯合謀逃跑,但均事敗未遂。而每次事情失敗後他總是出來承擔責任,並拒絕說出自己的同伴,表現出坦盪無畏的氣概。就連兇殘的阿爾及爾君王對他也不得不敬重三分,另眼相看,使他免遭絞刑之災,在關押了五年以後,也就是一五八○年九月,塞萬提斯被他的家人和西班牙三位一體會的教士贖回。
塞萬提斯回國後處境維艱,他在雷邦多戰斗中的英雄行為早已被人遺忘,他升遷軍官的美好前景也成了泡影。他不得不四處奔走,尋找工作。他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尚未上演的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和他的第一部小說《咖拉泰》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由於當時的稿酬菲薄,不足以養家糊口,塞萬提斯的生活十分不穩定。他曾於一五八二年和一五九○年兩次謀求去美洲的官職,但均未獲批准。一五八七年他不得不去為無敵艦隊當糧油征購員,其足跡遍及整個安達魯西亞地區。一五九四年他還當上格拉納達境內的稅收員。在這一時期他還數度入獄,但每次在獄中的時間都很短,因為事實很快就證明了他的清白無辜。大約也就是他在塞維利亞的監獄時,孕育出了《堂吉訶德》的第一部。一六○五年長篇小說《堂吉訶德》的第一部出版後便獲得空前的成功,一年之內再版七次,並被譯成英文(一六一二)和法文(一六一四)出版。一六一四年當《堂吉訶德》的第二部才寫到第五十九章時,塞萬提斯發現有人冒名出版了《堂吉訶德》的續篇,肆意歪曲原著,並對他本人進行惡毒的攻擊,他便以卓越的才華迅速地完成了無論在藝術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更加成熟的第二部,於一六一五年出版。第二年,即一六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他因患水腫病在馬德里自己的家中去世。
《堂吉訶德》發表三個多世紀以來,以其被人不斷揭示的內涵與深義吸引著世界各國的讀者。歸納起來,這部小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塞萬提斯深深紮根於西班牙文學傳統之中,在吸取了拉丁文古典小說、西班牙民歌、田園小說、傳奇小說、流浪漢小說和騎士小說的一些特點的基礎上,把對社會各階層人物的描寫同對社會現實的描繪結合起來,逼真地再現出貴族紳士的專橫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書中塑造了大約七百個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貴族、地主、商人、僧侶、農民、牧羊人、演員、士兵、強盜、囚犯、藝人、妓女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十六世紀下半葉西班牙社會的現實:公爵夫婦的驕奢淫逸;牧羊少年的慘遭毒打;勤勞農民的飢寒交迫;貧苦婦女的橫遭凌辱;苦役囚犯的艱難困苦……在一本小說中,以如此寬廣動人的畫面來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可以說是塞萬提斯之首創,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以深刻的影響。
塞萬提斯對人物的塑造,特別是對人物典型的刻畫,是細致入微、層次分明、寓意深長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就是一個內在情感豐富、矛盾復雜的人物典型。首先,作者通過瘋瘋癲癲的堂吉訶德的可憐遭遇給游俠騎士畫了一幅漫畫像,告訴人們閱讀騎士小說會帶來多麼可怕的惡果。你看,那明明是磨房的風車,他卻認為是三頭六臂的巨人,於是便催馬提矛捨命沖去,結果被掀倒在地上不能動彈。即使這樣,當侍從桑丘跑來再一次告訴他這不是巨人而是風車時,他還辯解說這是魔法師把巨人變成了風車。這種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賦予堂吉訶德這個人物最直接的含義。其次,作者把堂吉訶德當做英雄來贊頌。透過令人發笑的一件件荒唐事可以看到他鋤強扶弱、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他沖向羊群,戳破酒囊,與風車搏鬥,是因為在他眼裡這些都是社會的丑惡勢力。而他的騎士職責便是要爭得民主、自由、平等,並隨時准備為理想去赴湯蹈火。這時,塞萬提斯筆下的騎士已不是中世紀的騎士,而是具有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勇敢鬥士了。此外,堂吉訶德還是一個思想脫離實際的文學典型。他生活在主觀的幻覺之中,滿懷著善良的願望,為解救別人的痛苦置個人安危於不顧,而得到的卻是相反的結果,害了別人,也嘲弄了自己。
對幾層含義不同的堂吉訶德,作者採取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他對一味追求騎士道的堂吉訶德是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挖苦,竭盡全力暴露他的荒唐與可笑。而對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理智的堂吉訶德則是熱情地歌頌。實際上,堂吉訶德侃侃而談的崇高理想和對現實的無情抨擊,正是作者本人的心聲。對於處在美好的理想與黑暗現實的沖突之中的堂吉訶德,作者的嘲諷是善意的,富有同情心的。其實,這正是作者的美好理想在生活中處處碰壁的寫照。
桑丘·潘沙是另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是一個朴實善良、機靈樂觀,但目光短淺、狹隘自私的普通農民,他與耽於幻想、迂腐固執的堂吉訶德形成鮮明的對照。在陪伴遊俠堂吉訶德的過程中,他受主人的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開闊起來。任海島總督期間,他秉公斷案,執法如山,愛憎分明,光明磊落。他們主僕兩人相輔相成,相反相連,全書的矛盾沖突便在他們這一「智」一「愚」的對話中不斷發展。
德國詩人海涅曾認為堂吉訶德和桑丘合起來才是小說的真正主人公,並稱贊塞萬提斯塑造了這么一對人物典型是「這位創作家在藝術上的識力以及他那深厚的才力」。
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中巧妙地運用了一對對互相矛盾的因素,如現實與想像,智慧與愚蠢,崇高與荒唐,勇敢與膽怯,誠實與虛偽,真實與虛幻,理性與瘋癲……這些相互對立的矛盾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使小說的層次更加豐富,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時也使小說的哲理更加深刻。在小說中,堂吉訶德的瘋與不瘋就包含了極其豐富的層次。凡是不談及騎士道的時候,堂吉訶德都頭腦清醒,對問題都有十分高明的見解,但一涉及騎士小說,他立即變得不通情理、瘋癲起來。然而,即使就在他瘋的時候,也有不同的情況:有時是神志完全顛倒,一味蠻干。在第二十二章中堂吉訶德釋放苦役犯後,硬逼著他們去見他的意中人杜爾西內婭而慘遭毒打就是明證。有些時候,堂吉訶德在瘋中還有幾分清醒,居然會說自己在發瘋,或指責桑丘發了瘋,這種瘋子自己說自己發瘋,而且還指責別人發瘋,就在瘋與不瘋之間增添了層次,令讀者深思。在全書的結尾,堂吉訶德從瘋病中清醒過來,而桑丘卻「瘋」了,這個「瘋」的轉換使得這一兩重性的層次更加豐富,寓意更加含蓄深刻。
《堂吉訶德》發表至今已近四百年了,但譯介到我國還是本世紀二十年代的事情,那時的譯名是《魔俠傳》。現在,直接從西班牙文譯出的《堂吉訶德》已有幾個版本了。這不僅反映出我國外國文學百花園的繁茂,也說明了塞萬提斯的這部長篇名著在我國的廣泛影響,這對我們更好地繼承並弘揚外國文學遺產無疑是件好事。

陳凱先

『伍』 郭冰肌翻譯的西班牙語著作

《馬尼拉帆船 (1739-1745)》 【墨】維.羅.加西里 著

『陸』 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方名著是

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學名著《魔俠傳》
西班牙文學名著《堂吉訶德》第一部出版兩年後(1607年),英國人托馬斯·謝爾頓(ThomasShelton)將之翻譯為英文,這也是《堂吉訶德》的第一個翻譯本。1922年,它第一次被翻譯成中文,即林紓和陳家麟合作翻譯的《魔俠傳》(西萬提斯:《魔俠傳》,林紓、陳家麟,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2月初版,說部叢書第4集第18編,上
下兩冊。)。但是,作為第一部被翻譯成中文的西班牙文學名著《魔俠傳》在當時並未引起什麼反響,在今天也被認為價值不大,因為只譯了半部,因為是從英文轉譯的,更因為還是不懂外文的林紓與口譯者合作譯出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魔俠傳》還原到相關的歷史語境中,就會發現它的種種「問題」並非僅僅是譯者造成的,而可能是代表彼時翻譯特點的一個典型個案。
我們先來談談《魔俠傳》的問題。

首先,《魔俠傳》只譯了《堂吉訶德》的第一部,所以從整個中譯本看來,除了滑稽可笑的鬧劇之外,沒有任何人文主義或理想主義的精神存在。

第二,《魔俠傳》看不出塞萬提斯的敘事手法———比如,譯本將小說改為只有一個敘事者,即全知全能的作者,這就取消了原著的現代性。塞萬提斯「是第一位現代作家,他是小說復調形式的源頭」。但是《魔俠傳》沒有將這種敘事特點表現出來。

第三,《魔俠傳》略去了原文中與西班牙歷史文化傳統互文的語句。《堂吉訶德》最突出的語言風格之一體現在桑丘身上。他妙語連珠,詼諧幽默,張口就是西班牙諺語,而《魔俠傳》將貫穿全書始終的主僕二人之間饒有趣味的對話全都譯為第三人稱敘述口吻,小說「雙聲復調」的風格被合為一個聲部。

第四,除了刪減之外,林譯也隨意增加了自己的觀點。最顯明的一例是,第一部第三十一章中(《魔俠傳》第四段第四章)講述男孩安德列斯再次遇見堂吉訶德,責怪堂吉訶德上次的多管閑事,不但沒能救得了他,反而使他遭受了主人更加兇狠的毒打,而且連工錢都被扣下了,於是他詛咒堂吉訶德說,「上帝要叫您還有天底下所有的游俠騎士都不得好死」(p277)。而林紓在此改為「似此等俠客,在法宜駢首而誅,不留一人,以害社會」;並在括弧之內加上自己的評論,「(吾於黨人亦然。)」。

《魔俠傳》的問題是事出有因的。自1612年謝爾頓(Shelton)的第一個英譯本出版至1922年,已經出版過幾種較好的譯本。不過,莫特克斯(Motteux)本在英譯本當中並非佳作。約翰·奧姆斯比(JohnOrmsby)在自己譯本的序言中曾經這樣評述它,莫特克斯(Motteux)本是由多人合譯的,雖然是從西文直接譯過來的,但是西班牙語的味道經過這么多人之後已經消失殆盡。盡管文字優雅得體,但是它把《堂吉訶德》僅僅當成一部滑稽作品。莫特克斯本的譯者們試圖以倫敦英語的浮躁和油滑加強《堂吉訶德》的幽默,這不僅是多此一舉,而且是對原著精神的篡改。當時口譯者陳家麟極有可能選的就是莫特克斯(Motteux)的「雜譯本」。雖然,奧姆斯比對莫特克斯(Motteux)本最不滿的地方就是後者把《堂吉訶德》僅僅譯作一本滑稽小說。但是,在19世紀之前,世人對《堂吉訶德》的接受基本停留在這一層面上,所以也不是莫特克斯(Motteux)特別具有的壞處。直到1860年屠格涅夫還批判俄國讀者只把堂吉訶德當做滑稽家。但英譯本的選擇,直接影響了林紓對《堂吉訶德》的理解。他似乎沒有把它當做是和《茶花女》、《艾凡赫》、《大衛·科波菲爾》、《湯姆叔叔的小屋》等等那些他曾經傾力翻譯、熱情推崇的許多名著一樣來看待。

還需要指出的是,《魔俠傳》它是林紓去世前一年出版的作品。後期林譯小說,被錢鍾書先生稱為「老筆頹唐」,而且「態度顯得隨便」,甚至有些「漠不關心」,譯作中再難見到序、跋、題詩、按語、評語等等,也很少表達自己對所譯作品的見解;與前期那個「精神飽滿而又集中,興高采烈,隨時隨地准備表演一下他的寫作技巧」,充滿自信的林紓判若兩人。錢鍾書先生認為「林紓六十歲後沒精打採的譯筆」將「塞萬提斯的生氣勃勃、浩瀚流走的原文」譯得「死氣沉沉、支離糾繞」。當然,傑出的英譯者奧姆斯比也承認「事實上,無論是英語還是其他語言都難以有令人完全滿意的譯本出現,這不僅是因為西班牙諺語幾乎無法把握,不可譯的詞語成千上萬,更重要的原因是,《堂吉訶德》的幽默韻味主要歸功於它的警句式的洗練簡潔,而那是西班牙語特有的,其他語言只能隔著一層進行模仿」。所以《魔俠傳》與原著的風格「不對等」,也並非中國譯者特別的無能,而實在是個世界性的普遍難題;更何況,1922年的林紓,晚景凄涼,又如何能有心情體會塞萬提斯的奇思妙想和妙語連珠呢?

最後,考察《魔俠傳》還不應該漏掉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就是與林紓合作的口譯者陳家麟(字黻卿,直隸靜海人)。他是與林紓合作翻譯作品最多的口譯者,除未刊10種之外,還有單行本58種。總的來說,陳家麟在林紓的合作者中,既不及王壽昌文學素養深厚,又不如魏易英文好,雖說二人合譯最多,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錯誤也較多地出現在他們的合作成果中,比如將莎士比亞的戲劇全都譯成小說;而且所譯中有大部分是三流作品。口譯者的水平高下直接影響到林譯小說的質量。陳家麟是後期林紓最主要的合作者,但是那也正是林紓的翻譯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而《魔俠傳》恰恰是二人此時合作的結果。

金克木在評論《魔俠傳》時說,「林譯出來,毫無動靜」。由於《魔俠傳》的上述特點,所以從創作的意義上來講,沒有任何一個作家直接接受了它的影響。彼時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作家膜拜塞萬提斯。與《巴黎茶花女遺事》、《迦茵小傳》、《黑奴籲天錄》、《撒克遜劫後英雄略》、《塊肉餘生述》等引起廣泛閱讀和反響的林譯小說比起來,《魔俠傳》得到的只是寂寞無聲。當然,1922年的林紓已經被新文化運動席捲過的文化思想界視為一個老朽落伍之人,白話翻譯小說已成主流,誰還會去閱讀一個根本不懂外語的「翻譯家」以文言譯就的「古董」呢?

其次,作為諷刺小說的《堂吉訶德》嘉年華式的鬧劇風格,並不符合五四後文壇的時尚,也就無法贏得大批讀者。當時五四小說已經占據了文壇的主導地位,引領新風新雨,各種新潮你方唱罷我登場,最怕「落伍」二字。既如此,一種被打倒批臭了的小說類型,包括狹邪、公案俠義、譴責、科幻四種曾經在晚清文壇引領風騷、產量豐沛的小說類型很快被清理出文化精英的視野之外。在這樣的語境之中,《堂吉訶德》雖是外國文學經典中的經典,又如何能俘獲讀者芳心?

《魔俠傳》雖以「魔俠」為名,但既非武俠也不言情,既不黑幕也不科幻,它所諷刺批判的是距離中國人過於陌生和遙遠的騎士文學,無法直接引起中國讀者的共鳴;它是新文化運動狂飆突進時代中被視為「封建遺老」的林紓以文言譯就的,即使它如前期林譯小說一般優秀,也無法再現彼時「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盪子腸」的震撼與沖擊。無論是林紓(林譯小說),還是《魔俠傳》所標示的鬧劇式的諷刺小說類型,它的故事、它的文字風格、它的篇章結構,既無法滿足學習西方變革中國文學的五四精英們的迫切訴求,也無法滿足市民層讀者群的消遣娛樂心理。就這樣在不新不舊的尷尬中,《堂吉訶德》來到了中國。

『柒』 金庸小說有西語版本嗎西語國家有沒有出版過金庸的小說

有的,雪山飛狐、鹿鼎記、越女劍、書劍恩仇錄等好幾部金庸小說都有英文版的。

『捌』 名著推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作者: 米蘭・昆德拉

讀的理由:
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是,它絕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回」的討論開始,把我們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比如,靈與肉,它帶領著我們思考——什麼才是人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意蘊深遠,讀它,你能領悟到智慧的力量,但又絕不枯燥。

簡介 ······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復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系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極其聰明地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本文限於篇幅,將只涉及其中的兩性關系。

《芒果街上的小屋》
作者: 桑德拉·希斯內羅絲

讀的理由: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一本優美純凈的小書,一本「詩小說」,一個關於成長,關於在寫作中追求現實和精神家園的故事。
它由幾十個短篇組成,一個短篇講述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夢、幾朵雲,幾棵樹、幾種感覺,語言清澈如流水,點綴著零落的韻腳和新奇的譬喻,如一首首長歌短調,各自成韻,又彼此鉤連,匯聚出一個清晰世界,各樣雜沓人生。

簡介 ······

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語里的希望。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區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對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覺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圍的世界,用詩一樣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講述滄桑、講述生命的美好與不易,講述年輕的熱望和夢想。夢想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夢想在寫作中追尋自我,獲得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 奧德麗·尼芬格

讀的理由:
這是一曲高昂的愛的頌歌,是一程常人不可思議的浪漫之旅。這像是一本科幻小說,卻洋溢著濃濃的詩意。這像是一本愛情小說,卻飽含了信念與時空的哲理。

簡介 ······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一個新穎的故事,它涉及到三個層面的連動:引人入勝的科幻概念、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以及感人至深的愛情。全書交織貫穿了亨利和克萊爾不同角度的視野和敘述,傳神地表達出克萊爾那種總是被丟下後的思念,那種不尋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對亨利超乎一切的愛;還有這個永遠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將身在何方的男人,他的恐懼,和他對來之不易的愛情的感激之意。
作者奧黛麗·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是一名視覺藝術家,也是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書籍與紙藝中心的教授,她負責教導寫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書籍的製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畫廊展出個人藝術作品。《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說。目前她居住在芝加哥。
此書電影版權已由布萊德·彼德(Brad Pitt)和詹妮佛·安尼斯頓(Jennifer Aniston)買下,布萊德·彼德也將出演書中的男主角亨利。影片由加斯·范桑特(Gus Van Sant)執導。導演加斯·范桑特兩年前正是以一部小成本、紀實題材的《大象》突襲了嘎納電影節,並最終摘下金棕櫚獎,震驚全球。
如果生命是一場旅行,亨利的旅程肯定比常人的更加迂迴,患有慢性時間錯位症的他,會不知不覺地游離在時間之間。他以為他在二十八歲時是第一次遇到二十歲的克萊爾,而克萊爾卻說:「我從小就認識你了」;和克萊爾結婚多年後,亨利又突然發現自己回到了童年,而這次遇見的卻是六歲的克萊爾。
因為那些不由自主的消失,亨利會親眼目睹幼小的自己一遍遍遭遇那些過往,而他卻只能旁觀、重復品味那些快樂、悲傷和痛苦。
可是在時間的正常旅途中行走的克萊爾呢?她被丈夫遠遠拋在後面,焦急地渴望著愛人能早日回到身邊。克萊爾雖然擁有時間,卻只能通過觸摸亨利,來觸摸時間。是什麼過濾著這一對戀人炙熱的愛意,又是什麼推動他們在復雜交錯的命運中勇敢地探索,終於讓時間在愛面前也變得微不足道了?
這讓人聯想到文學大師馬爾克斯的巨著《霍亂時期的愛情》,書中的男主人公歷經戰亂和瘟疫,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痴情等待他深受女子的感人故事。

『玖』 西班牙文學作品有哪些

《完美罪行之友》 安德烈斯-特拉別略《堂吉訶德》 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西班牙戲劇之父」)《偉大的牽線人》 何塞·埃切加賴(獲諾貝爾文學獎 )《不吉利的姑娘》 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胡安·拉蒙·希梅內斯(1881~1958)西班牙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詩韻集》、《悲哀的詠嘆調》;散文集《三個世界的西班牙人》;長詩《空間》等阿萊克桑德雷·梅洛,西班牙詩人 《天堂的影子》戴利貝斯(Miguel Delibes)----《異教徒》
蒂爾索·德·莫里納---- 《塞維利亞的嘲弄者》(1630)
卡斯特羅----《熙德的青年時代》(1618)
路易斯·德·岡果拉---- 長詩《寂寞》和《波利非莫和伽拉苔亞的故事》
凱維多----《大騙子堂帕勃羅斯·布斯康的一生》
彼德羅·卡爾德·隆·拉·巴爾卡---- 《精靈夫人》(1629),《薩拉梅亞的鎮長》(1636),《人生如夢》(1635)
阿爾瓦羅·龐波(Alvaro Pombo)---- 《瑪蒂爾達·圖爾平的財富》
羅薩萊斯----《風之影》,《看不見的城市》

『拾』 推薦一本西班牙語小說,西班牙語版的,適合初學者看的小說!

初學是有多初學?大致的語法結構都知道了嗎?
《El Camino》,《穿條紋衣服的男孩》(西文版),《小銀與我》,這三本都算是比較簡單的了。
或者可以看《恰如水之於巧克力》。
國內的原版小說大多數都是名著,其實可以直接看稍難一些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8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6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