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美軍為什麼駐軍西班牙

美軍為什麼駐軍西班牙

發布時間: 2022-08-08 20:36:42

① 為什麼歐洲國家都有美軍駐軍

為了收保護費。

② 美軍都駐扎在什麼國家

在外駐軍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其他還有英國、法國、俄羅斯在國外有一部分駐軍。

根據五角大樓的統計,美國長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軍隊超過23萬,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和韓國。這個數字不包括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萬人,這些數字反映了美國在海灣地區新的軍事承諾。
伊拉克和海灣 現有大約12.5萬軍隊駐在伊拉克。其中大部分是從在美國和德國的常設基地臨時調來的。
長期駐在海灣的軍隊共有7000人。其中包括在卡達的3400人和在巴林的1500人。卡達是一個巨大的空軍基地和美國中央司令部前方總部的所在地。巴林則設有美國第五艦隊總部。美國在科威特也有不少軍事力量。
另有1.9萬事軍部署在阿富汗,目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 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以來,始終有美軍駐在那裡。
歐洲 歐洲和非洲駐有約11.7萬美軍,而從歐洲基地調到伊拉克的軍隊算在美國駐歐部隊之內。
在駐歐美軍的總數中有75603人駐在德國。駐在德國基地的第一步兵師正在伊拉克服役。美國還在德國駐有第一裝甲師,並設有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美國空軍歐洲的總部和重要的後勤中心。美國的作戰飛機從德國的施龐達勒姆空軍基地起飛。
美國在義大利駐有1.33萬部隊。美海軍第六艦隊總部設在那不勒斯附近。阿維亞諾空軍基地是美國空軍的作戰基地,第173空降旅駐在維琴察。
大約有1.2萬美軍駐在英國,其中大部分是空軍人員。美國第三航空隊的總部設在英國的米爾登霍爾。在西班牙駐有約2000名美軍。美國海軍在大西洋海岸的羅塔建有一個海軍站。駐在土耳其基地的美軍約有1800人,大多數是駐在因吉爾列克空軍基地的空軍人員。另有1500名美軍駐在冰島,那裡建有F-15戰機的基地。
東亞和太平洋 美國在日本的基地駐軍最多,估計有4.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駐在沖繩島。
美軍第七艦隊總部設在日本橫須賀,另外還有「小鷹」號航空母艦——長期部署在美國境外的唯一的航母作戰群。第三海軍陸戰隊遠征隊駐在沖繩島。
美國在韓國的駐軍為3.75,但將其中的3600調往伊拉克,並表示要將那裡的軍隊減至2.5萬。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駐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南方司令部有大約2500名軍事人員。該司令部分管拉美和加勒比地區。

美國軍力強大,大部分都是他國首腦邀請去的,以保證他國政權存在。

③ 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是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古巴和菲律賓群島既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又是美國分別向南美洲和亞洲擴張的戰略基地。新興的美國擁有雄厚的經濟、軍事潛力,已建立起一支較強大的海軍。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國際上陷於孤立。特別是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鉗制著大量西班牙軍隊。西班牙軍對古巴起義者的殘酷鎮壓激怒了美國人民,並危及美國資本家在該地的經濟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遂以此事件為借口,於4月25日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
引子
19世紀末,美國進入了帝國主義時期。美國壟斷資本財團迫切需要開辟新的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產地,於是各種宣傳機器大造對外擴張的輿論。但是正當美國准備向海外擴張時,整個世界已為老牌殖民大國瓜分完畢。美國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因力量有限,還無力同英法等國相抗衡,只有老朽帝國西班牙是個好目標。這時的西班牙已是日薄西山,昔日的龐大帝國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亞洲的菲律賓。美國決定首先拿西班牙開刀,奪取這幾個西班牙殖民地,以便控制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並取得向亞洲首先是遠東擴張的基地。
這時,西屬殖民地人民的斗爭也給美國創造了有利環境。菲律賓和古巴先後爆發了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菲律賓起義軍已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包圍了馬尼拉。古巴起義軍則牽制了西班牙的20萬大軍。美國抓住這一「天賜良機」,借1898年2月15日的「緬因」號事件,大造戰爭輿論,於4月25日正式向西班牙開戰。
美國早就為戰爭做好了准備。美國已經建立了一支號稱世界第三的強大艦隊,部署在世界各戰略要點上,其中駐香港的亞洲艦隊早已升火待發。國會已徵兵20萬,並擁有速射野戰炮、電報、電話等先進裝備。反之,西班牙毫無准備,在古巴的20萬西軍只有1.2萬人能打仗,其餘多是老弱病殘。
海軍僅有一些舊式木殼軍艦。在菲律賓也只有4.2萬軍隊,而且西班牙政局一片混亂,軍政界人士普遍認為同美國作戰沒有獲勝希望。
菲律賓方面戰斗
美國宣戰後,戰爭在菲律賓和古巴兩個方向展開。戰斗首先在菲律賓打響。1898年,菲律賓起義軍已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國土,包圍了馬尼拉。美國趁此機會,以支援菲律賓人民的名義,出兵參戰。
4月27日,杜威率領早已在香港待命兩個月的美國亞洲艦隊啟航駛往菲律賓。5月1日拂曉前到達馬尼拉港外。不久,西班牙軍艦首先開火,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海戰。美國共有6艘新型裝甲蒸汽戰艦及5艘輔助船隻,而西班牙有7艘木殼戰艦,均破舊不堪,其中旗艦還漏水。美艦在火力和速度上占絕對優勢。美方一次齊射可發射3700磅炮彈,而西班牙艦一次齊射僅1273磅。而且西艦甲板上堆滿了鍋爐用的木柴、煤等易燃物,被炮彈一擊中便會燃起熊熊烈火。戰至中午,7艘西艦全被擊沉,西軍傷亡381人,美方僅輕傷8人。馬尼拉灣海戰決定了西班牙在菲律賓的結局。
杜威在消滅了西班牙艦隊後,因無陸軍,便封鎖馬尼拉,等待國內陸軍到來。7月底,W·麥里特率領美遠征軍第八軍1.5萬人從美國趕來。此時馬尼拉已被2.5萬菲律賓起義軍所包圍。美軍為獨占馬尼拉,便玩弄狡猾伎倆。杜威與起義軍首領達成協議,允諾承認菲律賓的獨立。起義軍輕信了美國的許諾,答應與美軍共同作戰。卻不知麥金萊總統早已下令美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要阻止革命軍進占馬尼拉。而且美軍私下裡早與西班牙總督達成了秘密協定,在不許菲軍入城的情況下,西班牙把馬尼拉「轉讓」給美國。為照顧西班牙人的面子,由美軍發動假進攻。8月13日,美菲軍向馬尼拉發起總攻。
西軍略作抵抗後,便繳械投降。美菲軍傷亡僅119人,西軍傷亡300人。美軍繳獲武器2. 2萬件,子彈1000萬發,俘虜1.3萬。戰斗剛一結束,杜威便撕毀協議,以武力逼起義軍撤至郊區。美軍建立了軍政府,獨佔了馬尼拉。馬尼拉之戰結束了西班牙對菲律賓的殖民統治。
古巴方面戰斗
古巴是美西戰爭的主戰場。美國組建了2.5萬人的遠征軍,在佛羅里達的坦帕進行緊張訓練。美海軍由兩支分艦隊封鎖古巴的沿海。西班牙原在古巴等地駐軍有20餘萬。古巴起義軍在M.戈麥斯·伊·巴埃斯領導下已解放大片國土,造成有利態勢。「緬因」號事件後,西政府派出一支艦隊(6艘戰艦,由P.塞韋拉指揮)前去防守波多黎各,5月19日,西班牙艦隊成功地進行了戰術機動、避開美艦的封鎖,抵達聖地亞哥港。由蛛網般的水雷陣掩護,並得到岸防火炮支援,准備抗擊美軍攻擊。5月28日,美北大西洋分艦隊(7艘作戰艦只,司令為W.T.桑普森)駛抵聖地亞哥港外,幾天後又與另一支美艦隊會合,共有艦艇24艘,形成嚴密的封鎖。美軍隨後出動陸軍開往古巴。美陸軍本想攻擊哈瓦那,但因海軍請求,便同意與海軍合攻聖地亞哥。6月22日,美第五軍近1.7萬人在海軍炮火掩護下,於聖地亞哥以東順利登陸。此時,古巴起義軍也已解放大部分國土,並包圍了聖地亞哥。美軍在與古起義軍經過會談後,開始協同作戰。6月29日,美軍抵達關塔納摩郊外。7月1日,向城東制高點埃爾卡內和聖胡安山發起猛攻。
西奧多·羅斯福指揮的義勇軍驍勇善戰,經激烈的白刃戰攻佔了聖胡安山,埃爾卡內也被攻佔。西軍7月2、3日展開反攻,雙方展開拉鋸戰,美軍終於擊退了西軍的反撲。美軍傷亡達1700人。
在陸軍激戰的同時,7月3日西班牙艦隊企圖突圍。雙方在聖地亞哥灣展開了激烈的海戰。美海軍24艘艦,西軍僅9艘。美海軍艦艇先進攻,火力既猛又打得遠。每次齊射的炮彈總重量為1.9萬磅,西軍齊射一次僅6000磅。美軍以猛烈而准確的火力打得西艦一艘接一艘起火燃燒沉沒。經4小時激戰,西艦隊又全軍覆滅,被擊沉艦艇7艘,被俘2 艘,陣亡600人,艦隊司令塞爾維拉及1800名官兵被俘。美軍僅有2艦輕傷,死傷各1人。
美軍殲滅了西艦隊後,和古起義軍圍攻聖地亞哥。7月16日,西軍彈盡糧絕,2.4萬軍隊放下了武器。美軍同在菲律賓一樣背信棄義,撇開起義軍而單獨與西班牙談判與受降,禁止起義軍入城,美軍獨享了勝利果實。
其他方面戰斗
在戰爭過程中,美軍還奪取了其他一些戰略要點。6月20日,美軍攻佔了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島嶼關島。7月4日,又佔領威克島。7月25日,納爾遜·邁爾斯指揮3000美軍登陸波多黎各建立了軍事基地。8月初,美又增兵1萬,分四路圍攻波多黎各首府聖胡安,經過小規模戰斗,付出50人的傷亡後,攻佔了波多黎各全島。

戰爭以美國的勝利而告終。1898年12月10日,美西兩國簽訂了《巴黎和約》。和約規定: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將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轉讓美國;美國為獲得菲律賓向西班牙交付2000萬美元作為抵償。美國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賓起義軍發動進攻,血腥鎮壓了菲律賓人民的反抗,把菲律賓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古巴雖然名義上獲得了獨立,但是美國利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變成了美國的「保護國」。
美西戰爭作為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而載入史冊。這場戰爭規模不大,時間不長,雙方參戰不超過5萬人。在戰爭中,美軍付出了5000人死亡的代價,但戰死者不超過400人,多為傷病而死。美軍是第一次去海外遠征作戰,戰爭勝負取決於海戰。當美國海軍分別在馬尼拉灣和聖地亞哥灣殲滅西班牙分艦隊後,戰爭大局就已決定。美國迅速戰勝西班牙,還得力於古巴和菲律賓兩國人民起義軍的配合。這兩國起義軍均解放了大片國土,殲滅了大批西班牙軍隊,為美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戰爭中也暴露出美軍的許多軍事弱點:軍隊對海外作戰准備不足,後勤供應混亂,尤其是醫療保障差,使軍中黃熱病死亡人數為陣亡者的10倍。此外,陸海軍協同很差,登陸作戰的組織混亂,促使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強海軍,並力圖克服戰爭中暴露的問題,為繼續向海外擴張作準備。
戰爭大大助長了美國的侵略氣焰。美國把加勒比海變成了「內湖」,在太平洋獲得了重要的戰略基地。此後,美國積極參與了列強對遠東及太平洋地區霸權的角逐。

④ 西班牙佔領四百年的關島是怎樣落入美國手中的

關島是位於西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南端的面積最大島嶼,面積549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8萬。是美國的非合並建制屬地之一,也是美軍太平洋地區的二線基地核心。在西太平洋美國軍事基地體系中始終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關島作為重要的海、空戰略基地曾發揮過重要的作用。

美軍奪回關島後,當地議會向美國要求設置代議政府,並給予當地居民美國公民權。杜魯門總統於1950年簽署了美國7273號法案,從此關島為美國的非合並建制屬地。

隨著蘇聯解體和冷戰的結束,美國再一次把軍事重心放到了亞太地區,這樣一來關島的戰略地位就愈加重要起來。

「關島」位於「第一島鏈」一線基地群的中後方,也就是「第二島鏈」中部,它是第一島鏈後方的依託,又是美軍西太平洋眾多基地中重要的戰略預備基地。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隨著美國全球戰略重點轉移至亞太,位於西太平洋地區的基地的軍事作用正在突顯。關島更是美國在亞太持續發揮影響力的關鍵。為此美國加強了關島的軍事建設,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想把關島建成美軍作戰的前沿指揮中樞,發展成為西太平洋中最大的海空軍綜合基地。

⑤ 美西戰爭是怎麼發生的

美西戰爭指重新瓜分殖民領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美帝國主義發動這場戰爭,旨在攫取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區(古巴和波多黎各)和太平洋地區(菲律賓)的富有重要原料產地的殖民地,並把它作為向拉丁美洲和亞洲進一步進行擴張的戰略基地。這場戰爭是在古巴(1895年)和菲律賓(1896年)發生反對西班牙的大規模起義的情況下爆發的。

這些起義動搖了西班牙在這些國家的殖民壓迫。美國政府為了把古巴和菲律賓的起義者拉到自己方面來反對西班牙,偽善地許諾幫助他們爭取獨立的斗爭。在西班牙拒絕了美國要求它放棄古巴的最後通牒後,美國未經宣戰即於1898年4月22日對西班牙開始了軍事行動,向古巴和菲律賓海岸派遣了分艦隊。5月1日,美國分艦隊駛入馬尼拉灣,實施突然攻擊,消滅了西班牙分艦隊。接著,美國遠征軍在海灣沿岸登陸,與菲律賓起義者一起擊潰了西班牙軍的抵抗。8月13日被圍的馬尼拉失守。

與此同時,加勒比海地區的戰斗也在展開。該海區成為美西戰爭的主要戰場。美國兩支分艦隊封鎖了古巴,西班牙在那裡駐有20萬軍隊和一支分艦隊。在這以前,古巴的西部已被古巴解放軍佔領。6月,前去封鎖要塞城市聖地亞哥的1.8萬名美國遠征軍,在該城以東30公里處登陸。7月3日,在這里停泊的西班牙分艦隊企圖突破封鎖而被殲。7月16日,美國遠征軍與艦隊和起義者協同作戰,佔領了這座要塞。8月初,西班牙軍在古巴被徹底擊潰。7~8月,美軍佔領波多黎各島西部。鑒於繼續作戰勝利無望,西班牙於8月12日與美方簽訂停戰協定。美國在古巴和菲律賓能夠打敗西班牙殖民主義者,主要是由於古巴和菲律賓起義者的努力奮戰。但美帝國主義背叛了同盟者,獨吞了勝利成果。1898年12月10日,簽訂巴黎條約。

條約規定,菲律賓、波多黎各和關島割給美國;美國答應付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作為抵償。美軍佔領下的古巴形式上獲得了獨立,實際上卻成了美國的保護國。列寧認為,美西戰爭是標志帝國主義時代開始的一個主要歷史關頭。這場戰爭表明了經濟因素和新的戰鬥技術裝備對戰爭進程與結局的影響增大,證明了周密擬定艦隊與登陸兵之間協同作戰計劃的必要性,標志著海軍學術發展新階段的開始,這一新階段是伴隨著裝甲艦隊的出現來到的。

⑥ 西班牙統治300年的彈丸島,為何成為美國要地

其實西班牙統治了300年的彈丸島,為什麼會成為美國的重要戰略要地其實就是無非就是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就是經濟的地位,第二就是戰略上的地位。而這座大島為什麼美國要竭盡全力,即使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也要拿下,就是因為它的戰略地位對於美國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並且關島作為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它可以為航母包括一些武裝潛艇,提供保養或者補給。可以這樣說,關島雖然不是處於前沿的地方,但是它卻成為美國在太平洋中一個有力的基地,保障其後方。而事實也證明這一切在幾次重大的戰爭中,比如說像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關島都體現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⑦ 美軍為什麼可以駐軍在各國

好多原因:1作為二戰戰勝國在戰敗國的駐軍(日本,德國)2作為戰勝國在佔領區的駐軍(韓國) 3在國際沖突敏感地區的維和部隊(聯合國名義,但是錢和軍隊幾乎全身美國出的) 4軍事利益同盟(大國周邊的國家不想被控制,投靠老美尋求保護,主要集中在東毆中亞) 5錢,某些島國小國出租軍用機場,碼頭(這個很賺錢,對老美來說有一個機場和碼頭已經足夠把戰略 往前延伸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了) 6強佔地區 ps:對於第一條的補充,其實二戰後中國作為戰勝過按計劃會在日本駐扎3萬左右的軍隊,但是已經選好的那個師裝備精良,被當時蔣委員長一紙調領奔赴了內戰前線。。。。。。。 於是 中國痛失了作為戰勝國在日本駐軍的權利! 現在看來是多麼可惜………哪怕是國民黨的3萬人…日本人現在也不敢這么囂張……

⑧ 美國為什麼要打西班牙

1、美西戰爭是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

2、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

3、古巴和菲律賓群島既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又是美國分別向南美洲和亞洲擴張的戰略基地。

4、新興的美國擁有雄厚的經濟、軍事潛力,已建立起一支較強大的海軍。

5、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國際上陷於孤立。特別是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鉗制著大量西班牙軍隊。西班牙軍對古巴起義者的殘酷鎮壓激怒了美國人民,並危及美國資本家在該地的經濟利益。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遂以此事件為借口,於4月22日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

以下是資料:

1898年,美國為奪取西班牙屬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的戰爭,是列強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國主義戰爭。古巴和菲律賓群島既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又是美國分別向南美洲和亞洲擴張的戰略基地。新興的美國擁有雄厚的經濟、軍事潛力,已建立起一支較強大的海軍。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國際上陷於孤立。特別是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鉗制著大量西班牙軍隊。西班牙軍對古巴起義者的殘酷鎮壓激怒了美國人民,並危及美國資本家在該地的經濟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遂以此事件為借口,於4月22日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

早在戰爭爆發前夕,主持美海軍工作的海軍助理部長羅斯福即命令亞洲分艦隊司令G.杜威率艦隊集結香港待命,杜威進行了周密的作戰准備。1898年4月30日,美分艦隊進入馬尼拉灣,翌日晨,發現P.蒙托霍指揮的西艦隊。美西艦數對比為6:7,但美艦在總噸位、航速和火炮,特別是在戰備訓練水平方面,均占優勢。經數小時戰斗,西艦隊被殲,傷亡381人。美方只有7人受傷。與此同時,菲律賓起義軍積極行動,控制著馬尼拉外圍(該地尚有一支西班牙駐軍),佔領了許多重要島嶼和城鎮,並建立以E.阿奎納爾多為首的民族政府。8月13日新到的美陸軍在艦隊支援下登陸,同時利用菲律賓起義軍,迫使馬尼拉的西軍投降。但在廢除西班牙殖民統治以後,美政府卻背棄支持菲律賓獨立的諾言,宣布對菲實行軍事佔領,引起菲人民的強烈反抗。此後3年,美國對菲起義人民進行了殘酷的軍事鎮壓。

在加勒比海地區,西班牙原在古巴等地駐軍有20餘萬。古巴起義軍在M.戈麥斯·伊·巴埃斯領導下已解放大片國土,造成有利態勢。「緬因」號事件後,西政府派出一支艦隊(6艘戰艦,由P.塞韋拉指揮)前去防守波多黎各,5月19日進入聖地亞哥港。美北大西洋分艦隊(7艘作戰艦只,司令為W.T.桑普森)立即對該港實行封鎖,並要求陸軍配合殲滅港內西艦隊。但美陸軍第5軍(約1.7萬人,W.沙夫特指揮)在聖地亞哥以東登陸後,堅持以奪取聖地亞哥城為目標;在攻佔城東制高點的戰斗中傷亡1700人。7月3日,西艦隊奉命撤出聖地亞哥港,在港外被美艦隊殲滅,死亡160人,被俘1800人(包括塞韋拉)。美方僅傷亡各1人。16日,聖地亞哥城在古巴起義軍和美軍圍困下斷糧,城內外西守軍約2.3萬人投降。25日,美陸軍司令N.A.邁爾斯率領的遠征軍在波多黎各登陸。西政府求和。8月12日,美西雙方同意停止軍事行動。

12月10日,雙方於巴黎簽訂和約。和約規定:西班牙承認古巴獨立(實際上淪為美國的保護國),將波多黎各、關島和菲律賓轉讓美國;美國為獲得菲律賓向西班牙交付2000萬美元作為抵償。整個戰爭期間,美軍死亡約5000人(其中戰死不足400人,其餘多系病死)。美國以極小的代價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主要是利用了古巴、菲律賓人民的武裝斗爭。這次戰爭,成為世界開始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的主要標志之一。在戰爭中,美海軍戰備程度較高,但陸軍准備不足,陸海軍協同很差,登陸作戰的組織混亂,促使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強海軍,並力圖克服戰爭中暴露的問題,為繼續向海外擴張作準備。

⑨ 美軍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是租用的還是怎樣的

各種情況都有!
1、像關島一開始是屬於西班牙的,之後的美西戰爭中割讓給美國歸美國所有,二戰被日本佔領,之後又被美國搶回,現在是美國在太平洋重要的軍事基地。

2、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可以停靠美軍戰機,新加坡港可以停靠美國的軍艦和航母。是通過外交談判和歷史原因造成的。

3、在韓國日本的軍事基地是由於二戰的原因,美軍駐守韓日。

4、在歐洲和非洲是戰爭和租賃的原因。
說實話吧,分都不給不想寫!

⑩ 美西戰爭的過程

1898年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的在美洲和亞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而發動戰爭。

19世紀末,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鉗制著大量西班牙軍隊。西班牙軍對古巴起義者的殘酷鎮壓激怒了美國政府,並危及美國資本家在該地的經濟利益。

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護僑的軍艦「緬因」號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國遂以此事件為借口。要求懲罰西班牙,4月24日西班牙首先對美國宣戰,次日4月25日美國對西班牙宣戰。

對西班牙宣戰後,早有準備的美國立即派北大西洋艦隊封鎖了古巴北海岸。1898年7月底,當W•麥里特率領美遠征軍第八軍1.5萬人從美國趕來後,杜威又開始發動新的攻擊。菲律賓起義軍首領也被其蒙蔽,答應與美軍共同作戰,以換取戰後的「獨立」。

1898年8月13日,美軍向馬尼拉發起了裝模作樣的「總攻」,西軍略做抵抗,便繳械投降了。至此,歷時3個多月的美西戰爭以美國實現其擴張計劃而告終。

(10)美軍為什麼駐軍西班牙擴展閱讀

美西戰爭的結果:

1898年10月1日,美國以勝利者的姿態和西班牙政府進行談判。12月10日,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在古巴人民和菲律賓人民完全被蒙蔽的情況下,美國同西班牙簽訂了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巴黎和約》。

合約第一條是西班牙放棄對古巴主權的一切要求和權利。第二條是西班牙將其管轄的波多黎各島、西印度群島中的其它島嶼以及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讓給美國。第三條是西班牙把菲律賓群島讓給美國,美國付給西班牙二千萬美元。

就這樣,帝國主義陣營的「後起之秀」美國硬是從老牌殖民帝國西班牙口中摳出了如此眾多的肥肉。但是,這場戰爭作為帝國主義戰爭的一篇,作為殖民者踐踏弱小國家利益的範例而遭到百般非議。就連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也憤慨地說:美國國旗上的「白條應當塗成黑色,旗上的星條應當改為骷髏頭和交叉骨」。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9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5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6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