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一戰中有什麼表現
⑴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有沒有參加
兩次世界大戰西班牙都沒有參戰。
一戰時期西班牙是中立:西班牙16~17世紀建立的世界霸權在18~19世紀不斷受到英法德美等國家的打擊,到1898年除了撒哈拉、摩洛哥、幾內亞已喪失了所有海外領地,民族內部的無政府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盛行,國內要求政府變革的運動此起彼伏。1909年還爆發了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獨立運動,雖被鎮壓但是國內一團糟。經濟相當的落後,當一戰打起來的時候宣布中立的西班牙可以向雙發提供戰爭物資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經濟發展。
二戰時期西班牙依舊中立:一戰後西班牙經濟又下滑,而且海外領地獨立運動也高漲,國內共和運動最終將國王趕走建立了共和國,在1936年~1939年為了奪取共和國的領導權爆發了西班牙內戰,最終佛朗哥成了勝利者獲得了領導權,在1939年~1943年佛朗哥頂住了希特勒一再要求其加入軸心國的要求,在國內進行反對派的肅清,對外中立。直到二戰結束西班牙還是在國內的政治斗爭和海外殖民地鞏固的消耗中,內政不穩,無暇參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國:
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
協約國:英國、法國、比利時、沙俄、義大利、美國、日本、中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等英聯邦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
參加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日本、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7國,前三國是這一陣線的核心。
參加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蘇聯、中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47國。
按照國際會議的協議,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都是加入反法西斯陣線的國家和地區。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蘇聯加盟共和國)因為是聯和國的創始會員國,所以也成為反法西斯陣線的一員。
此外,還有3個國家是宣了戰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10日對日本宣戰、阿爾巴尼亞(法西斯傀儡政府)1941年10月17日對英國宣戰、暹羅(今泰國)的投降派政府1941年12月11日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並於1942年1月對英、美宣戰
⑵ 西班牙在二戰,一戰稱做什麼
1914年一戰爆發後,西班牙宣布中立,由於在一戰中保持中立,西班牙發了一筆不小的戰爭財.二戰不是中立了,佛朗哥獨裁執政的西班牙屬於軸心國。
⑶ 在一戰二戰中,西班牙在歐洲也算是個大國,為什麼存在感很低
二戰時,西班牙剛結束內戰,內戰讓西班牙民生凋敝,西班牙無論軍事實力或者各方面都是無法繼續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的,加上西班牙戰爭時選擇中立。
⑷ 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什麼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首先是西班牙,確實沒有參加一戰。歐洲的形勢曾經非常分明,英法俄組成的協約國陣營與德奧組成的同盟國陣營處於一觸即發的關系。義大利則不斷打醬油,在兩大陣營中重復取利。西班牙在內政上與德國的關系良好,同英規律存在著矛盾。尤其是與法國,在殖民地成績上的矛盾很深。西班牙也試圖介入非洲,但被法國一再阻止。西班牙雖然對英法兩國有氣,但是它不敢明目張膽的參加同盟國陣營。這是西班牙的特殊地位決議的,法國和西班牙是海洋鄰國,一旦和平迸發,西班牙基本有力對立法軍。英國是海軍第一強國,西班牙三面環海,英軍可以隨意炮擊西班牙。同時,西班牙並不看好德國的情勢。出於各方面的思索,西班牙決議選擇中立,不參加任何陣營。
其次葡萄牙是參戰的。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戰爭的頭一年,葡萄牙試圖保持中立。但德國封鎖英國,而英國是葡萄牙長期盟友和最大的經濟夥伴。同時德國和葡萄牙在非洲安哥拉的殖民地有沖突。在葡萄牙應英國要求沒收了德國停靠在葡萄牙港口的船隻之後,德國於1916年3月9日對葡萄牙宣戰。兩年半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葡萄牙是戰勝國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葡萄牙沒有中立。
⑸ 卡哈馬卡一戰,西班牙是如何勝利的
公元1492年,哥倫布到達加勒比海諸島。從此,先進的「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開始發生碰撞。伴隨著宗教的狂熱和尋寶的夢想,一批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其中,最富戲劇性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率領169名士兵征服龐大的印加帝國。
美洲盛產的黃金和白銀更讓貪婪的歐洲殖民者趨之若鶩。隨著歐洲人的到來,美洲大陸原本沒有的天花大面積流行。1526年,天花奪去了印加帝國皇帝瓦伊納·卡帕克的生命,隨即又奪取了他的許多大臣和原定皇位繼承人尼南·庫尤奇的生命。
由於內戰,印加軍隊已經四分五裂,在內戰中損失了十分之一,這種混亂的局面正中殖民者的下懷。在1531年,得到西班牙國王的允許,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帶了不到200個人從西班牙港口起航,開始了征服一個擁有六百萬人口的帝國的旅程。其實,事前弗朗西斯科已經通阿茲特克人獲得了印加正在爆發內戰的秘密,因此他意識到這是征服印加帝國的最好時機。1531年,169名西班牙殖民者他的率領下發動了對印加帝國的進攻。
盡管西班牙人到達的時候,印加帝國仍然在擴張,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印加帝國已經接近了一系列的地理政治的極限,這些極限的接近排斥著擴張。印加統治者一直認為,相對穩定的土生土長的生活方式不僅提供了政治統治體系,而且也成為了用於維持帝國組織所需產品生產的基礎。印加人侵入東部叢林和其它的移民區的嘗試從來沒有成功過,對那些移民進行統治所需的努力十分巨大,而且這樣並不利於資源的充分集中和動員。
皮薩羅的一名部下曾經在回憶錄中寫道:「皮薩羅希望從來自卡哈馬卡的印加人口中得到情報,就叫人拷打他們。印加人供認,他們聽人說阿塔瓦爾帕正在卡哈馬卡等待皮薩羅的到來。印第安人的營地看上去像一座美麗的城市。他們的帳篷如此之多,使我們充滿了恐懼。」進入四面有圍牆的卡哈馬卡廣場之前,西班牙人仔細商量對策。畢竟他們的人數太少了,連同皮薩羅在內只有169人,而且根本不可能得到支援。印加帝國的精銳部隊卻有8萬人之多。當天夜裡,西班牙殖民軍不分職位高低,也不分步兵或騎兵,每人都拿起武器站崗;連皮薩羅本人也不停地跑來跑去為部下打氣。皮薩羅的兄弟埃爾南多為了讓士兵們寬心,欺騙他們說印加士兵只有4萬———這個數字已經足以讓他的士兵們不寒而慄了。
1532年11月16日,也就是西班牙人到達卡哈馬卡的第二天,阿塔瓦爾帕的一名信使來到了西班牙人中。皮薩羅對信使說:「請轉告貴國君主,歡迎他大駕光臨。至於何時來和怎樣來,都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辦。不管他以什麼方式來,我都會把他當朋友和兄弟接待。我求他快來,因為我渴望和他見面。他將不會受到任何傷害或侮辱。」信使走後,皮薩羅在卡哈馬卡廣場的周圍迅速布防。他把106名步兵一分為二,分別由他和他的兄弟胡安率領;62名騎兵也分為兩部分,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埃爾南多和德索托指揮。騎兵的使用使得西班牙人受益匪淺。因為此時的印加帝國雖然強大,但在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根本不知道馴化馬。
在他們看來,胸披鎧甲、騎著戰馬的西班牙殖民軍簡直就是天神。與此同時,皮薩羅又命令坎迪亞和3名步兵帶著喇叭和1尊小炮到卡哈馬卡廣場邊緣的一個小堡壘上埋伏。他們的計劃是:當印加大軍簇擁著阿塔瓦爾帕進入卡哈馬卡廣場時,皮薩羅給坎迪亞一個暗號。得到暗號後,坎迪亞和他的部下便吹喇叭,埋伏在兩翼的西班牙騎兵一同殺出,合圍印加大軍。當天中午,阿塔瓦爾帕集中他的部隊向西班牙人駐扎的廣場開進。
走在最前面的是2000名清掃道路的印第安人,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棋盤花紋衣服,一邊行進一邊撿起路邊的石頭和小草。他們身後是三群身著不同顏色服裝、載歌載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後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們抬著巨大的金屬盤子和金銀打就的皇冠和許多金銀製品。在眾人的簇擁下,坐在肩輿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出現了。肩輿的木支架用銀皮包裹,四周插滿五顏六色的鸚鵡羽毛,並用金銀飾品裝飾,由80名印加領主扛在肩上。
阿塔瓦爾帕本人錦衣綉服,頭戴皇冠,脖子上套著用綠寶石穿成的巨大項鏈,坐在肩輿中的裝飾華麗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輿兩邊的轎子和吊床上,坐著用大量金銀飾品裝飾起來的高級領主,後面又是抬著金銀製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著嘹亮的歌聲進入了卡哈馬卡廣場,擠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埋伏在廣場四周的西班牙人內心充滿恐懼,許多人竟尿了褲子。
在廣場中央,阿塔瓦爾帕正在與皮薩羅派出的托缽會修士文森特·德巴爾維德搭話。德巴爾維德手捧《聖經》,宣稱「以上帝和西班牙國王的名義」要求阿塔瓦爾帕皈依基督教。阿塔瓦爾帕把德巴爾維德修士手中的《聖經》要了過去,想看看這個小冊子里究竟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印加人當時還不知道怎樣造紙,更談不上印刷書籍,所以皇帝並不知道怎樣把書打開。德巴爾維德修士把手伸過去幫忙,阿塔瓦爾帕感覺受到了蔑視,一拳打在修士的手臂上。隨後,阿塔瓦爾帕把書翻開,發現裡面並無神奇之處,一怒之下把書扔出幾米遠,說:「我們只相信太陽,不相信上帝和基督。」
阿塔瓦爾帕的舉動使西班牙人找到了動手的理由。德巴爾維德回到皮薩羅身邊大喊:「出來吧!出來吧!基督徒們!向這些拒絕上帝福音的敵人沖過去吧!那個暴君竟敢把《聖經》扔在地上!??向他們沖過去,我會寬恕你們的罪孽的!」與此同時,皮薩羅向坎迪亞發出信號。一時間,喇叭與炮聲齊鳴,全副武裝的西班牙殖民軍叫喊著從兩翼殺出。
西班牙人事先在戰馬身上系了許多能發出巨大聲響的響器。皮薩羅的部隊中只裝備了十幾支前膛槍,這些槍支既難填裝、又難發射,但對印加人產生了巨大的威懾作用。印加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但生產力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印加武士被西班牙人砍成幾段,而印加人的棍棒雖然也能打傷西班牙殖民者的人或馬,卻不能將他們直接殺死。在西班牙騎兵的沖擊下,印加大軍陷入混亂,彼此踩壓,許多人窒息而死。
皮薩羅本人一手拿劍、一手高擎匕首沖進了印第安人群中。他想親自抓住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皮薩羅沖到阿塔瓦爾帕的肩輿旁邊,揮劍斬殺了幾個抬著肩輿的印加領主,但馬上又有幾個人跑過來扛起肩輿。眼見皮薩羅一時難以得手,七八名西班牙騎兵策馬沖過來,撞翻了皇帝的肩輿。
印加帝國的皇帝就這樣被活捉。失去了皇帝的印加人設法推倒了廣場的一段圍牆逃了出去,幾十名西班牙騎兵繼續追殺,山谷中全是印加人的哀號聲。要不是西班牙人因夜幕降臨收兵,恐怕這8萬印加大軍會全軍覆沒。據統計,卡哈馬卡一戰中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西班牙人卻損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們俘獲了印加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皇帝身邊的那些高級領主和大臣,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悉數殺死。
⑹ 西班牙在一戰中
實際上是二戰前,因為西班牙國內有較強的共產勢力,西班牙的法西斯忙於國內斗爭。無暇顧及二戰。
⑺ 一戰時西班牙爆發的流感,對一戰的戰局影響究竟有多大
持續了4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超過1500萬人的死亡, 然而,西班牙的這場流感卻造成了全球超過2000萬人失去生命,因為這場流感,沒有倒在戰場上的士兵們卻紛紛倒在了流感的肆虐之中,德國甚至已經無力繼續進行戰爭。
西班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立國,並沒有參加交戰雙方的任何一方,當西班牙大面積爆發流感並造成無數人死亡時,西班牙並沒有如同交戰雙方一樣對於疫情嚴格保密,選擇了公開宣布。
面對愈演愈烈的流感,各國政府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採取各項措施:大量人員聚集的公眾聚會、大型活動開始被禁止,喪禮要求在15分鍾之內完成。電影院、舞廳、酒吧、教會禮拜等活動都開始被關閉或限制縮短。普通居民如果想出行,必須佩戴口罩,各街道必須噴灑消毒液。
⑻ 一戰西班牙是戰勝國嗎
西班牙在一戰中保持中立,既不是
協約國
成員,也不是
同盟國
成員;在二戰中,西班牙也保持中立,所以西班牙
兩次世界大戰
均未參加。
⑼ 一戰中為什麼西班牙等沒有被捲入戰爭
一戰是由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爭,協約國是以英法俄為基礎,同盟國是德奧意(打起來居然反水)
目的是為了爭奪殖民地,不像二戰法西斯想統治世界。所以要加入戰爭你就要先要宣布「我加入協約國」或「我加入同盟國」,換句話說,你不加入任何一方,任何一方也就不會打你。
西班牙的主要殖民地在南美洲,而德國對殖民地的要求是從英法手中分點來,所以也不管它事,再加上西班牙已經沒落了,更笨就沒有能力想去從中分點羹,所以不表態就不用打了。
⑽ 二戰時期,唯一沒有參戰的世界級強國西班牙,當時在做什麼
西班牙在一戰和二戰中都保持中立,僅於1941年至1943年間派遣由志願者組成的「藍色師」協助德國對蘇作戰,但在內戰期間仍然遭受戰火之苦。佛朗哥執政期間,西班牙在經濟和文化上基本與外部世界隔絕,但是隨著經濟的復甦,它邁出追趕其鄰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