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國王是哪個國家人
⑴ 現在的西班牙王室是來自哈布斯堡家族還是屬於波旁家族啊
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因為沒有子嗣,便立下遺囑,確認法國王儲的次子安茹公爵為其繼承人。1701年,安茹公爵即菲力浦五世加冕成為西班牙國王,波旁王朝正式入主西班牙。此後西班牙王室就是波旁家的了。
⑵ 1556年,西班牙國王是誰
1556年,查理五世之子腓力繼位為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二世,他作為歐洲第一強國的統治者,自命為執行上帝意志的衛教士,出動海陸軍連年征討攻殺於外,遍豎宗教裁判所火刑柱於內,操縱耶穌會的間諜兇手們作亂於敵後,充當了16世紀下半葉天主教勢力向宗教改革運動猖狂反撲的元兇。
⑶ 拿破崙簡介
一個拿著破輪子的人(開玩笑)
【拿破崙•波拿巴個人簡介】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8.15~1821.5.5),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 - 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年 - 1814年,1815年)、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法國人民的驕傲。
【拿破崙早年】
拿破崙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修城,他的家族是一個沒落的義大利貴族世家,科西嘉島剛剛被賣給法蘭西共和國後,法王承認其父親為法蘭西共和國貴族。在父親的安排下,拿破崙9歲時就到法蘭西共和國布里埃納軍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
拿破崙一開始自認是一個外國人,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夠讓科西嘉從法蘭西共和國獨立出去。16歲時父親去世,他中途輟學並被授予炮兵少尉頭銜。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讓•雅各•盧梭的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動科西嘉獨立,但遭到另一個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排擠,最後全家逃往法蘭西共和國。
在1793年7月,拿破崙帶兵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此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1794年熱月政變中拿破崙由於和羅伯斯比爾兄弟關系緊密而受到調查,後因拒絕到義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准將軍銜。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託成功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衛戍司令,在軍界和政界中嶄露頭角。
拿破崙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之中,當過炮兵的他很重視炮兵的戰術應用,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6歲的拿破崙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9日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之後便匆匆奔赴前線。在義大利,拿破崙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帝國與薩丁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軍,最後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於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條約。
【拿破崙的崛起】
取得義大利之役的勝利後,拿破崙的威信越來越高,他成為法蘭西共和國人的新英雄。而他的崛起令督政府感到受威脅,因此任命他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共和國軍司令,派往東方以抑制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該地區勢力的擴張。在拿破崙的遠征軍中,除了2000門大炮外,還帶了175名各行業的學者以及成百箱的書籍和研究設備。在遠征中拿破崙曾下達過一條著名的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拿破崙本人精通數學,同時還十分喜愛文學和宗教,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十分大。
然而1798年遠征埃及本身是一個大失敗。拿破崙的艦隊被英國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完全摧毀,部隊被困在埃及,拿破崙打掉斯芬克斯鼻子的事情也是在這里發生的。1799年回國時,400艘的軍艦只剩下2隻小艦,原本侵略印度的計劃受阻,人員損失慘重,面對這樣的情形,幸運之神把頭轉向了拿破崙,他從一張法國過期的報紙上得知了法國國內緊張的形勢和嚴峻的外部壓力,感到時機成熟的拿破崙丟下了自己的軍隊,秘密回國,作為一名軍事統帥,這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但作為一名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政治家,拿破崙做出了一個最為正確的抉擇。
此時歐洲反法聯盟逐漸形成,而法蘭西共和國國內保皇派勢力則漸漸上升。1799年8月,拿破崙趕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蘭西共和國的拿破崙被當作「英雄」來歡迎。11月9日,拿破崙發動了霧月政變並獲得成功,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政,實際為獨裁者。
面對緊張的國內形勢和嚴峻的外部壓力,拿破崙進行了多項涉及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並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響的《拿破崙法典》 ,其中很多條款拿破崙本人親自參加討論並最終制定,法典基本上採納了法蘭西共和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較理性的原則。法典在1804年正式實施,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從法律上得以穩固,即使是在一個多世紀後依然是法蘭西共和國的現行法律,拿破崙在編寫回憶錄時曾說過:「我的偉大不在於我曾經的勝利,滑鐵盧一戰已使它隨風而去,我的偉大在於我的法典,它將永遠庇護法蘭西的人民享受自由」。法典對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起到重要影響。在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發布的公告中,他自豪地宣稱:「公民們,大革命已經回到它當初籍以發端的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寶座上的法蘭西共和國人的皇帝拿破崙
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為法蘭西人的皇帝,稱拿破崙一世12月2日,他並不是由教皇庇護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將皇冠戴到了頭上,然後還為妻子約瑟芬•博阿爾內加冕為皇後。一年之後,他又在義大利由教皇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1805年8月,奧地利、英國、俄國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崙於是在9月24日離開巴黎,親自揮軍東進,到10月12日法軍已經佔領了慕尼黑。10月17日法蘭西共和國和奧地利帝國在烏爾姆激戰後,反法同盟投降。之後法蘭西共和國又取得了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並且迫使奧地利帝國取消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稱號。拿破崙隨後聯合了德國境內各諸侯國組成「萊茵邦聯」,把它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次年秋天,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國、普魯士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軍同時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擊潰敵軍,普魯士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因此取得了德國大部分地區。1807年6月法軍又在波蘭大敗俄國軍隊,拿破崙與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會面,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在此前一年拿破崙頒布了《柏林赦令》,宣布大陸封鎖政策,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倫的任何貿易往來。自此,法蘭西共和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得到了確立。拿破崙一世兼任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並分別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
轉折:入侵西班牙、奧地利帝國共和國與俄羅斯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西班牙國王遭到人民的唾棄。拿破崙於是乘機入侵了西班牙,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Joseph Bonaparte)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這個舉動遭到了西班牙人的反對,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當地的暴動。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爭端,英軍8月8日登陸蒙得戈灣,8月30日佔領了整個葡萄牙。之後他們在當地民族主義者的支持下,逐步將法軍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正當拿破崙陷入西班牙泥潭之際,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組成。奧地利帝國在背後偷襲法在德國的領土,拿破崙被迫退出西班牙,率軍東征。奧地利帝國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是拿破崙很快就轉敗為勝,迫使奧地利帝國簽訂維也納和約,再次割讓土地。次年,拿破崙娶奧地利帝國公主瑪麗•路易莎為妻,法奧結成同盟。
到了1811年末,法俄關系已經開始惡化,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拒絕繼續與法蘭西共和國合作抗英,最後戰爭爆發。拿破崙率領操12種語言的50萬大軍進入俄羅斯。俄軍採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戰術,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軍歷經博羅金諾戰役(法軍有7萬人陣亡和重傷)後,進入莫斯科。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時在國內又有人策劃了一次失敗的政變,令他不得不趕回法蘭西共和國,最後回到法蘭西共和國的只有1萬人。
戰敗、流放、百日政權與滑鐵盧
1813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了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崙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10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蘭西共和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佔領,同盟軍要求法蘭西共和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崙必須退位。1814年4月13日拿破崙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此前兩天拿破崙宣布無條件投降。拿破崙本人在退位後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拿破崙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
拿破崙在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自己也嘗試自殺未遂。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蘭西共和國,重新成為法蘭西共和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拿破崙的妻子和兒子被奧地利共和國共和國人囚禁,還有傳聞說拿破崙將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這一切令拿破崙別無選擇,最後在1815年2月26日逃出小島,率領1000人於3月1日回到法蘭西共和國。本來被派來阻止他的法蘭西共和國軍隊轉而繼續支持拿破崙。3月20日拿破崙回到巴黎,此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開始。
但是好景不長,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戰役中全軍覆沒,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路易十八再度復辟。拿破崙被流放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在島上去世,5月8日在禮炮聲中這位征服者被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崙的死因還是眾說紛紜,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醫生的驗屍報告顯示他是死於嚴重胃潰爛,但新的研究認為拿破崙死於砷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愛用的牆紙上,歷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估計是因為環境潮濕而讓珅在環境中滲透出來。
他去世後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崙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1840年,法蘭西共和國七月王朝的路易•菲利浦派其兒子將拿破崙的遺體接回。該年12月15日,拿破崙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後安葬到塞納河畔的老殘軍人退休院(即榮譽軍人院)。
⑷ 西班牙國王是哪裡人
網路就有!我給你復制幾段
費利佩六世(Felipe VI) 1968年1月30日生於馬德里,是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君主,其父為胡安·卡洛斯一世。
在羅馬共和國和帝國時代,今日西班牙是當時帝國轄下的一個行省(Hispania),這些土地是在凱撒出征高盧期間並入羅馬的同執領域。其後西班牙陷入鬆散的封建狀態,多個王國、公國、領主和軍閥共存,直至摩爾人才有能力再次統一。查理曼大帝曾欲兼並西班牙入法蘭克帝國但不成功,其侄子羅蘭更因再次發動遠征而送命。西班牙作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是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結婚後,聯合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三大強權──萊昂、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才有實力統一西班牙。
正式而言,西班牙一字「Espa」,直至1837年,才正式出現在波旁君主的頭銜上。當時在位的伊莎貝拉二世,決定用「西班牙」取代她原有的冗長頭銜「卡斯蒂利亞、萊昂、阿拉貢......等地的女王」。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西班牙」在拉丁文字里是個眾數詞──「Reina de las Espa」。直到1874年,西班牙才以單數名詞出現在西班牙王室的頭銜上。但以西班牙「Hispania」作為王國之名的提法,早在16世紀前已經出現。在腓力二世年間所鑄造的錢幣上便用了拉丁文「rex Hispaniarum(西班牙的國王)」取代正式而冗長的頭銜。「西班牙」確切出現的日子固然無法確定,但以下四個時間點可以被視為西班牙統一王國的開始:
1479年,卡斯蒂利亞王夫斐迪南繼承其父的阿拉貢王位,自此西班牙歸於單一家族的統治
1516年,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繼承外公的阿拉貢王位,並在卡斯蒂利亞取得國王稱號,與自己母親共治。據雲在墨西哥曾鑄造刻有「西班牙及印度國王卡洛斯和胡安娜(Carolus et Johana, reges Hispaniarum et Indiarum)」的錢幣。
1555年,胡安娜女王駕崩,查理五世成為卡斯蒂利亞唯一的國王。此時,西班牙仍未正式統一,葡萄牙為一獨立國。
1580年,葡萄牙出現王位繼承危機。查理五世之子,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王腓力二世獲得葡萄牙王冠。此時,有人認為,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等王國是以單一的西班牙王國的身分和葡萄牙王國組成共主邦聯。而在其後1640年,葡萄牙脫離該共主邦聯,另立布拉干薩家族為王。其他王國便以西班牙的名義,繼續歸於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但西班牙仍未統一,仍是以若干王國的共主邦聯形式存在。
由此,西班牙歷任君主的簽名,都不會用到自己任何頭銜,往往只是一句,「朕,即國王(Yo El Rey)」或「朕,即女王 (Yo La Reina)」而已。
⑸ 西班牙的皇帝是誰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⑹ 西班牙現在在位的國王是誰
西班牙現任國王: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費利佩六世)
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1968年1月30日生。現任西班牙國王。他是前任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皇後索菲亞第三個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是王室里唯一的男丁。1968年1月30日,小王子降生在馬德里一家醫院。隨後,他接受了洗禮命名儀式,被賜名費利佩·胡安·巴布羅·阿方索,因為取這四個名字是為了分別紀念波旁王朝第一任統治者、祖父、外祖父———希臘老國王、曾祖父。
2014年6月2日,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宣布,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已決定退位,讓位給王儲費利佩。2014年6月19日,費利佩舉行登基典禮儀式,即位為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
⑺ 問誰能介紹下西班牙現任國王極其家族謝謝
編輯本段國家概況 國名:西班牙(Spain) 重要節日:國慶節:10月12日;憲法日:12月6日。 首都:馬德里 (Madrid),人口310萬(2004年)。 面積:505,925平方公里 人口:45,200,737人(2007年估計)主要是卡斯蒂利亞人(即西班牙人),少數民族有加泰羅尼亞人(681萬)、加里西亞人(275萬)和巴斯克人(212萬)。 宗教: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語言:卡斯蒂利亞語(即西班牙語)是官方語言和全國通用語言。少數民族語言在本地區亦為官方語言。 國家體制: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國花:石榴花 國石:綠寶石 貨幣:歐元(舊貨幣:比塞塔) 時差: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夏令時期間6小時; 西班牙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方形組成,上下均為紅色,各占旗面的1/4;中間為黃色。黃色部分偏左側繪有西班牙國徽。紅、黃兩色是西班牙人民喜愛的傳統顏色,並分別代表組成西班牙的四個古老王國。 有一種說法是紅色代表碧血,黃色代表黃沙,碧血黃沙象徵的是西班牙人民酷愛的鬥牛運動,從中體現的是英勇頑強、不畏強暴的精神。 西班牙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左上角是紅地上黃色城堡,右上角為白地上頭戴王冠的紅獅,城堡和獅子是古老西班牙的標志,分別象徵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左下角為黃、紅相間的豎條,象徵東北部的阿拉貢;右下角為紅地上金色鏈網,象徵位於北部的納瓦拉;底部是白地上綠葉紅石榴,象徵南部的格拉納達;盾面中心的藍色橢圓形中有三朵百合花,象徵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團結。盾徽上端有一頂大王冠,這是國家權力的象徵。盾徽兩旁各有一根海格力斯柱子。亦稱大力神銀柱,左、右柱頂端分別是王冠和帝國冠冕,纏繞著立柱的飾帶上寫著「海外還有大陸」。 國歌:《皇家進行曲》 西班牙國歌最早源於十八世紀卡洛斯三世時期的格拉納達軍隊進行曲,皇家名稱為《西班牙榮譽進行曲》,民間則稱為《步兵進行曲》。王室曾多次組織音樂家譜寫新歌,但無一能夠超過這個曲子,於是這首有曲無詞的國歌便延續下來,直至2007年年底,由全國性發起徵集歌詞的活動,確定了西班牙國歌歌詞,歌詞為「西班牙萬歲!/我們一起唱/用不同的聲音/同一顆心;」 「西班牙萬歲!/從綠色的山谷/到浩瀚的海洋/是兄弟的贊歌;」 「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要去擁抱她/在她湛藍的天空下/各民族親如一家;」 「光榮的子孫/偉大的歷史/歌唱正義與繁榮/歌唱民主與和平。」 4段歌詞體現了「團結、自由、民主、和平」。 1931年,第二共和國曾把《列戈頌歌》定為國歌,但是民主政府失敗後又恢復了原有國歌的地位。 重要人物: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西班牙國家元首。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之孫。幼時隨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55年起,先後在西海、陸、空三軍軍事學院和大學學習,畢業後到政府各部門實習行政管理,1969年7月經西班牙議會批准為王位繼承人,1975年11月登基。愛好滑雪、狩獵、航海、航空。1962年與希臘公主索菲婭結婚,有二女一子。 何塞·路易斯·羅德里格斯·薩帕特羅:首相。1960年8月4日生於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法學學士。1979年加入工社黨。1986年成為西最年輕的眾議員,此後連續4次當選。2000年7月被選為工社黨總書記。2004年4月出任首相。 胡安·卡洛斯一世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 2003年11月3日,在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劇院,國王卡洛斯夫婦與王儲費利佩和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羅卡索拉諾在音樂會開幕前起立傾聽國歌。費利佩王儲1日已和羅卡索拉諾訂婚。兩人將於2004年夏天在馬德里阿爾穆德納大教堂舉行婚禮。 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性格開朗,在非正式場合不拘禮節,有軍人風度。他喜歡綠色,愛好體育活動,如游泳、滑雪、柔道等,擅長賽艇,喜歡看足球、籃球比賽。 1962年,胡安·卡洛斯與希臘公主索菲婭結成連理,育有二女一子。索菲婭王後1938年11月生於希臘,系已故希臘國王帕普洛之長女。索菲婭幼時曾隨其祖母流亡倫敦和埃及等地,1945年返回希臘,受教於一家英國人開辦的學校,後到德國上中學。她愛好歷史、考古,曾做過護士,對各國文化古跡有濃厚興趣。索菲婭王後通曉希臘語、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 2005年5月,其子36歲的西班牙王儲費利佩與31歲的新娘萊蒂齊亞·奧爾蒂斯結婚。新娘奧爾蒂斯是西班牙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是西班牙首位平民王儲妃。同年11月,王儲夫婦的女兒萊昂諾爾公主出生,萊昂諾爾是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和王後索菲婭的第7個孫子女,也是繼王儲費利佩之後的西班牙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 胡安·卡洛斯一世曾於1978年6月、1995年3月兩次訪問中國。
⑻ 西班牙國王juan carlos II
胡安·卡洛斯一世,現任西班牙國王(1975年登基至今),在佛朗哥死後繼任王位,幫助恢復君主立憲制.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CarlosI)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常有媒體報導誤稱他為「胡安.卡洛斯二世」,不知何因。
「胡安.卡洛斯二世」:費雷羅—網球的西班牙國王。1980年2月12日出生。費雷羅常常被人們冠以胡安.卡洛斯二世國王的稱號。由於胡安卡洛斯的名字與西班牙國王相同,費雷羅也因此成為西班牙球迷心目中的另一個"國王"。費雷羅是西班牙歷史上年輕的優秀網球運動員之一,他和休伊特等一起被看作是未來男子網壇的領軍人物。2003年費雷羅被評為年度最佳運動員,並在馬德里受到國王胡安卡洛斯的頒獎,這也是西班牙政府所授予的在體育方面的最高榮譽。
歷史上的卡洛斯二世
卡洛斯二世(1661年11月6日-1700年11月1日),哈布斯堡王朝的最後一位西班牙國王(1665年-1700年在位)。卡洛斯二世為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之子,母親為奧地利公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瑪利亞·安娜。他出生時,他的四位長兄都已去世,於是成為西班牙王位唯一的繼承人。他的出生也成為全西班牙的一大喜事。由於近親結婚的緣故,卡洛斯二世身患多種遺傳病以及智障和癲癇,體制虛弱得隨時可能死亡,無法承受一位君主應該受到的教育。幾代的王室近親聯姻使卡洛斯二世在心理和生理都極不正常,甚至就相貌而言,他根本不能被稱為人類。他唯一顯示出他男子氣概是他對打獵的興趣,他偶爾沉迷於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的獸苑中。
歷史上的胡安二世
胡安二世(1398-1479),納瓦拉國王(1425-1479)和阿拉貢國王(1458-1479),是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一世的次子,寬宏的阿方索五世之弟。他與納瓦拉卡洛斯三世(法語納瓦拉高貴的查理三世)的女兒布蘭卡一世結婚,所以於1425年得以繼承納瓦拉王位。1458年,繼兄長阿方索五世為阿拉貢、西西里、撒丁國王。
胡安二世(1406-1454)卡斯提爾王國國王,恩里克三世和蘭開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之女凱瑟琳的兒子。即位時不足2歲。
阿拉貢王國和卡斯提爾王國,地處伊比利亞半島。
⑼ 西班牙的國王——胡安·卡洛斯——是屬於哈布斯堡王室還是屬於波旁王室
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1938年1月5日生於羅馬,是西班牙波旁王朝末代國王阿方索第十三世的孫子,其父為巴塞羅那伯爵。胡安·卡洛斯幼時隨其父旅居義大利、瑞士和葡萄牙等國。1947年,佛朗哥宣布恢復君主政體並任國家元首,他選中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王並召其回國接受教育。胡安·卡洛斯中學畢業後,接受了全面的軍事訓練,先後在西陸、海、空三軍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他入馬德里大學攻讀政治、法律、哲學、歷史、文學、國際法等課程。大學畢業後,胡安·卡洛斯開始從政實踐,先後到政府各部門熟悉行政管理情況。1969年7月,西班牙議會批准胡安·卡洛斯為未來的國家元首。他於1975年11月登基,王號為胡安·卡洛斯一世。胡安·卡洛斯一世國王還是西班牙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他對內主張「改革」和「民主化」,對外主張同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