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什麼會平摩洛哥
❶ 西班牙VS摩洛哥各自有哪些優劣勢
北京時間6月26日凌晨2:00,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第三輪繼續進行,西班牙隊將對陣摩洛哥隊。在b小組中,10年世界盃冠軍西班牙和16年歐洲杯冠軍葡萄牙同時積4分排名前兩位,伊朗積3分排名第三,摩洛哥兩戰全負排名第四。從小組積分形勢上來看,除了摩洛哥已經基本提前出局,包括伊朗、葡萄牙、西班牙都有晉級的可能性和被淘汰的風險。
從兩隊小組賽的表現來看,西班牙雖然說只能獲得一勝一平,但整體實力方面,還是有著絕對的控制力,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特別是球隊中路的組合伊涅斯塔、伊斯科和席爾瓦,中路真的是太強了,且在進攻方面,球隊還有一個實力和狀態都非常不錯的迭戈科斯塔的高點。而摩洛哥方面,整體實力其實不錯,不過球隊最大的問題還是一頭尾巴,進攻線上,雖然能夠創造機會,但把握機會的能力還是很弱,防守方面,雖然有著貝爾納特這樣的尤文中堅,但難免還是有很多時候的精力不集中。且本場比賽,摩洛哥已經被淘汰出局,更重要的是球隊目前為止一球未進,摩洛哥大開大合的打法可能性很大,這樣也特別容易給到西班牙機會。
從基本面看,西班牙取勝沒有任何問題。結合本場盤口方面,本場比賽盤口從一球球半一直漲到球半盤,且水位方面,西班牙居然沒有太多的變動。
❷ 西班牙為何會占據非洲的兩座城市
西班牙一共佔領了非洲大陸上兩塊土地,一是梅利利亞;二是休達。
西班牙的主體部分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佔領了這個島的80%。而他所佔領的非洲大陸上的土地面積也並不大。休達約18平方公里,梅利利亞約12平方公里。雖然現在這兩塊地方表面上都屬於西班牙,但是,由於這兩塊領土都被摩洛哥包圍,摩洛哥認為這兩個城市的歸屬權應該屬於他們,這也成為了摩洛哥和西班牙的心結。
在1497年在佔領梅利利亞的行動中,佩德羅·埃斯托皮年沒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梅利利亞。沒過多久,梅利利亞就受到穆斯林重新佔領的威脅,在1694-1696年和1774-1775年兩次受到穆斯林軍隊的圍攻。在1936年弗朗哥將軍將梅利利亞納入囊下成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休達也是如此,從最開始的被葡萄牙統治到後來的1668年1月1日,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和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六世在里斯本簽訂了《里斯本條約》,葡萄牙把休達割讓給西班牙。
❸ 求1859年西班牙與摩洛哥戰爭的資料
西班牙-摩洛哥戰爭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侵略北摩洛哥的數次殖民戰爭。
15世紀後,西班牙強占摩洛哥北部海港城市梅利利亞和休達,並以此為基地向內地擴張。1859年10月,西軍出動5萬人進攻得土安。1860年2月,得土安陷落。4月,雙方簽訂《得土安條約》,西擴展休達領地,占據伊夫尼地區。
在此後半個世紀中,西不斷蠶食摩北部領土,並在里奧-德奧羅港建立行政中心。1912年11月,西、法在摩洛哥劃分勢力范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西班牙開始對北摩洛哥發動大規模進攻,採取先西後東戰略,首先鎮壓西部傑巴拉人部落起義,爾後集中兵力於1920年開始進攻東部里夫地區。1921年7月,西軍1.4萬人(由F.西爾韋斯特雷將軍統率)在里夫地區的安瓦勒被阿卜杜·克里姆指揮的起義軍殲滅。8月,退守阿魯伊山的3000餘西軍投降。9月,里夫各部落通過《民族誓約》,並於翌年2月成立以克里姆為埃米爾的里夫共和國。里夫軍隊約有6.5萬人,其中正規軍僅六七千人,但機動性強,運用迂迴、包圍、奇襲等戰術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取得重大戰果。1924年8月,里夫軍民粉碎10萬西軍進犯,至年底共殲敵2.7萬餘人,將西軍逐出國土。1925年7月,西、法殖民者簽訂關於封鎖摩海岸和對摩聯合作戰協定;9月,西班牙獨裁者M.普里莫·德里維拉和法軍元帥H.P.貝當率西法聯軍40萬人南北夾擊里夫共和國。聯軍實行殘酷的"焦土政策",到處燒殺搶掠、狂轟濫炸,於1926年5月以絕對優勢兵力合圍里夫軍主力,並向其總部所在地塔爾吉斯特突擊。里夫軍隊戰敗投降,但里夫軍民頑強的斗爭精神和山地沙漠地區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為反對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武裝斗爭提供了寶貴經驗。(胡述寶《中國軍事網路全書·軍事歷史卷》)
❹ 最不像非洲的非洲國家摩洛哥,到底與其他非洲國家有什麼不同
摩洛哥王國是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區的一個阿拉伯國家,領土面積約45.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621萬。其東部與阿爾及利亞接壤,南部與西撒哈拉接壤。不過在1979年,西撒哈拉被摩洛哥佔領,但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北部與歐洲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隔海相望。摩洛哥的西部連接大西洋,北部瀕臨地中海,該國地處歐洲與非洲地緣政治的交匯處,並扼守著世界黃金水稻直布羅陀海峽,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同時也與英國的海外領地直布羅陀隔海相望。
法國與西班牙從15世紀開始在摩洛哥存在了三四百年,因此當地有非常多的法國與西班牙後裔,法語和西班牙語在當地也有非常大的影響,他們在方方面面都與歐洲相似,卻與非洲格格不入。其實在北非地區有很多國家都是以阿拉伯白人為主,黑色人種非常少,但卻沒有一個國家像摩洛哥一樣,方方面面對於歐洲一模一樣。在氣候上,摩洛哥與西班牙更加相像,而與其他的北非國家大有不同。位於摩洛哥中部的拉斯山脈截住了來自大西洋的水汽,使得國家的西北部地區降雨充沛,氣候宜人,而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北非沙漠。從太空中遙望非洲大陸,整個北非地區幾乎都被撒哈拉沙漠占據,而摩洛哥卻是一個世外桃源。因此,無論是從膚色,生活習慣,城市建設及氣候,摩洛哥更像是一個歐洲國家。
❺ 先被羅馬和拜占庭統治,又被法蘭西西班牙殖民,摩洛哥命運為何如此多舛
落後就必然挨打
羅馬與拜占庭以及法蘭西都是內部發展無法滿足需求,必然通過侵略實現矛盾的轉移。
❻ 西摩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西摩戰爭指19世紀後半葉至20世紀上葉西班牙為侵佔北摩洛哥而進行的戰爭。1860年2月,西班牙軍隊4.4萬人乘蘇丹政權日趨衰弱和法軍從阿爾及利亞入侵摩洛哥之際,突然佔領得土安。3月23日,西軍擊敗摩軍後,向丹吉爾推進。英國不希望西班牙在直布羅陀附近的地位得到加強,在它的壓力下,西班牙只得暫時停止業已開始的軍事行動,並被迫很快將其部隊撤出得土安。
但是,根據1860年4月26日簽訂的西摩條約,摩洛哥被迫賠款1億列阿利;西班牙在休達地區擴大了一點領地,並在西迪伊夫尼獲得了漁業基地。1884~1885年,西軍佔領里奧德奧羅港,該港後來成為殖民地中心,名稱未變。北摩洛哥里夫請部落奮起反抗西班牙殖民者,西班牙於1891、1893、1897年同這些部落進行了多次戰爭。
隨著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過渡,歐洲列強加緊了在摩洛哥的殖民擴張,這種擴張是在帝國主義強盜(主要是法國西班牙和德國)之間的激烈爭斗中進行的。殖民主義列強曾派出大批軍隊同摩洛哥人作戰,其中包括4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1909年,里夫地區的摩洛哥請部落(柏帕爾族)曾數次戰敗西班牙殖民者,但未能阻止它們的擴張。1910年,西班牙殖民者佔領摩洛哥西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埃利—阿賴什(今阿賴什)和埃利克薩雷利—克比爾。
根據1912年簽訂的法摩條約和法西條約,摩洛哥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912年11月,西班牙在摩洛哥領土上建立了一個保護區。丹吉爾及其周圍地區被劃為國際共管區。但是,摩洛哥人民民族解放斗爭的高漲——這一斗爭在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影響下更為加強,已成為西班牙佔領者同法帝國主義者在摩洛哥劃地分贓的嚴重障礙。1918年底,西班牙殖民者制訂了詳細的「綏靖」計劃,首先征服保護區西部的安傑拉和吉巴拉諸部落,爾後對里夫地區實施向心突擊。
為此,佔領軍增加到6.3萬人。1921年春末,西軍包圍了西部起義軍的主力。但是,里夫諸部落展開了游擊戰爭,擁有2萬人的西班牙遠征軍在安瓦爾(今安瓦利)戰役和蒙特—阿魯伊特戰役中遭到失敗,西軍指揮部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保持其東部地區的陣地上。里夫諸部落於1921年9月在東部地區成立由阿布德·艾爾·克利姆為領導的里夫共和國。共和國軍隊是由正規部隊和16~50歲的所有成年男子參加的部落民軍組成。正規部隊基本上是由過去的殖民地部隊的士兵組建而成的。他們的武器基本上都是繳獲來的,包括幾百門火炮和機槍。里夫軍隊的特點是機動性強。里夫軍在堅持進攻戰術的同時,善於利用諸如迂迴和包圍等機動方式,力求對敵部隊、分隊間的結合部實施突擊,並經常襲擊敵後方。至1923年4月,西軍總計達14萬人。1924年6月,里夫軍轉入進攻,於11月底將佔領軍從國家腹地全部趕出。西班牙獨裁者普利莫·德里維拉將軍率領的16萬佔領軍死、傷、俘2.7萬餘人,處於全軍覆沒的邊緣。盡管西軍指揮部動用了飛機、裝甲汽車和大量的海軍兵力,但是在東西部地區各部落不斷加強團結的情況下,未能扭轉戰局。西班牙已無力將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里夫共和國的影響幾乎擴大到西班牙在摩洛哥的整個保護區。法國帝國主義者非常害怕里夫共和國得到鞏固,害怕法國在摩洛哥的保護區各部落及北非其他殖民地的各部落受到影響,於1924年5月開始侵佔共和國南部地區。
1925年4月,里夫軍對法國佔領軍展開攻勢,並在起義的格藻阿和桑哈賈部落的幫助下將軍事行動移到法國保護區。擁有重炮、坦克和飛機的10萬法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在這種形勢下,西法兩國於1925年6~7月在馬德里舉行談判,達成封鎖摩洛哥海岸和對里夫共和國採取共同軍事行動的協議。法國遠征軍的人數達32.5萬人。西班牙佔領軍的人數為14萬人。敵人在兩條戰線上均占絕對優勢,殖民主義者採取「焦土」戰術,造成各起義部落物力人力資源枯竭,部分封建上層分子叛變,里夫軍於1925年9月底又退回到1924年的陣地。
嗣後,在胡塞馬地區登陸的18500名西班牙登陸兵,攻佔了共和國首都阿季迪爾城。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共和國繼續英勇抵抗,拒絕了英國政府通過暗中調停而強加給它的旨在鞏固殖民統治的所謂「自治」。1926年5月,法西兩國軍隊在克爾特河地區轉入進攻,包圍了里夫軍的主要集團,並對其大本營塔爾吉斯特城實施突擊。被分割成幾部分的里夫軍於5月27日停止抵抗。阿布德·艾爾·克里姆被俘,後來被流放到留尼汪島。但是,很多地區的武裝斗爭仍在繼續。直到1934年武裝斗爭的最後一些據點才被除掉。
里夫共和國同西法殖民聯軍所進行的多年的英勇斗爭,是當時民族解放運動的極為重大的事件。正如伏龍芝所指出的,在軍事學術領域里,它表明,裝備低劣的小部隊在山地沙漠地帶,同正規軍大兵團作戰時,採用機動性強和靈活果斷的游擊戰,是行之有效的。
里夫人民所進行的戰爭,使北非人民解放運動獲得了革命武裝斗爭的經驗。里夫人民起義失敗的原因,在於社會矛盾尖銳,部落分散,起義具有地區局限性,同時也是由於法西帝國主義者在軍事上占優勢。
❼ 西班牙2比2平摩洛哥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和摩洛哥的比賽之前,西班牙形勢大好,一場平局就足以保證出線。但以鬥牛士軍團的心氣之高,一場平局如何足夠?要攻!要贏!
然而鬼使神差的是,西班牙還真的只拿到了一場平局,更令他們難堪的是,面對此前兩戰皆負一球未進早早出局的摩洛哥,西班牙居然兩度落後,最後時刻還是憑借一粒頗有爭議的疑似越位球扳平了比分。
縱觀全場比賽,西班牙最大的問題出在防守上。第一個丟球出現在開場第14分鍾,拉莫斯後場短傳伊涅斯塔,伊涅斯塔將球往回一領,拉莫斯向前一靠,兩人同時大腦短路,伊涅斯塔以為拉莫斯要拿球,拉莫斯以為伊涅斯塔要繼續帶球,就在皇馬隊長和前巴薩隊長愣神的一瞬間,布塔伊布將球一捅,長驅直入,單刀破門!
德赫亞在國家隊表現太不穩定
本屆世界盃,西班牙3場小組賽就丟了5個球,近6場世界盃比賽,西班牙一共丟了12個球,場均丟球數為2。這樣的防守,怎麼能讓人放心?
平心而論,對陣摩洛哥的比賽,西班牙的中場表現出色,尤其在進攻端,各種流暢的配合如詩如畫,但在防守端,除了布斯克茨可以出任工兵角色,在中場實施攔截之外,首發的伊涅斯塔、伊斯科、大衛-席爾瓦和蒂亞戈四大中場,防守能力都很有限。
美妙的進攻贏得比賽,固若金湯的防守才能贏得冠軍,這向來是杯賽的定律,尤其是像世界盃這樣的大賽,偶然性極大,如果沒有扎實的防守,每場比賽都如履薄冰,又如何能夠走到最後,去爭奪大力神杯?
現在看來,防守上的欠缺是西班牙隊在本屆世界盃上暴露出來的最大命門,耶羅必須想想辦法了,否則,西班牙在世界盃上的前景很難讓人樂觀。
❽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B組:西班牙-摩洛哥首發陣容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B組:西班牙-摩洛哥首發陣容:
1、西班牙首發:1-德赫亞;2-卡瓦哈爾,3-皮克,15-拉莫斯,18-阿爾巴;5-布斯克茨,10-蒂亞戈;21-席爾瓦,6-伊涅斯塔,22-伊斯科;19-迭戈-科斯塔。
2、摩洛哥首發:12-穆尼爾;2-阿什拉夫,4-達科斯塔,6-賽斯,16-N-阿姆拉巴特;14-博蘇法,8-艾哈邁迪;17-迪拉爾,10-貝爾漢達,7-齊耶赫;13-布塔伊卜。
(8)西班牙為什麼會平摩洛哥擴展閱讀:
2018俄羅斯世界盃結束了B組的第三輪較量,西班牙同摩洛哥的比賽令不少球迷意外,之前兩連敗,毫無出線可能的摩洛哥讓西班牙陷入苦戰。
全場比賽,摩洛哥兩次領先,但都被頑強的西班牙人扳平比分,最終,雙方以2-2握手言和,西班牙以5分和凈勝球的優勢排名小組第一出線,他們將在淘汰賽面對東道主俄羅斯隊。
摩洛哥已小組出局,本場比賽將為榮譽而戰。西班牙本場比賽打平即可出線。上半場,布塔伊卜抓住對方失誤的機會,單刀破門得分,西班牙伊斯科破門扳平比分。下半場第80分鍾,恩內斯里頭槌破門,再度領先。第92分鍾,阿斯帕斯破門再次扳平比分。最終,西班牙2-2戰平摩洛哥,西班牙憑借進球優勢獲得小組頭名出線。
❾ 西班牙是如何逼平摩洛哥出線的呢
世界盃B組第3輪的比賽扣人心弦,西班牙今晨在場上占據明顯優勢,但最終以2比2逼平提前出局的摩洛哥。
憑借替補前鋒阿斯帕斯在傷停補時階段的進球,西班牙由B組第二躍升至頭名,將在1/8決賽對陣東道主俄羅斯。
西班牙後衛線今晨的專注度不夠,摩洛哥在第25分鍾險些再次領先:齊耶赫邊路大力擲出界外球,布塔伊卜單刀赴會,但射門被德赫亞擋出。
來源:人民網本地站
❿ 處於北非的摩洛哥,為何有人會將其稱為是假的非洲國家
因為摩洛哥都是阿拉伯白人,而且還有很多都是混血,因此才有人說是假非洲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非洲都應該是黑人居多,而且很貧窮落後,但是摩洛哥卻不一樣,雖然它也屬於非洲,可滿大街都是白人,而且很多都是說的法語,整個城市都是歐式建築,看上去格外繁華。
這些影響雖然給他們帶來了痛苦,自然也會有好處,法國在摩洛哥留下了很多先進的東西,因此摩洛哥才能在非洲國家超前發展。最關鍵的是摩洛哥氣候也很宜人,地理位置也佔有優勢,所以當地的旅遊業發展得最好,摩洛哥即有沙漠,又有大海,還有其他壯觀的自然風景,所以摩洛哥在非洲國家才能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