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荷蘭為什麼能在14年西班牙

荷蘭為什麼能在14年西班牙

發布時間: 2022-08-04 09:14:23

1. 2014巴西世界盃,為何西班牙會如此慘敗於荷蘭隊

一,西班牙是以以巴薩風格為基礎的,這賽季巴薩的沒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西班牙
二,人員的老化。傳控打法是需要無球跑動和前場逼搶的,4年過後體力跟不上了。
三,陣容選擇問題。科斯塔這種風格明顯不適合西班牙,和中場銜接不起來
四,這場比賽西班牙對於中場的控制大大減弱,失去了自己最大的優勢
五,其實這點最重要,荷蘭那堆人狀態太好了,反擊一次進一次。。。。。

2. 荷蘭為什麼能大國崛起

小國大業(荷蘭)
地處西北歐、面積只相當於兩個半北京的小國荷蘭,在海潮出沒的濕地和湖泊上,以捕撈鯡魚起家從事轉口貿易,他們設計了造價更為低廉的船隻,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業信譽,逐漸從中間商變成遠洋航行的鬥士。日漸富有的荷蘭市民從貴族手裡買下了城市的自治權,並建立起一個充分保障商人權利的聯省共和國。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他們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資本市場就此誕生;他們率先創辦現代銀行,發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體系。 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創立,17世紀成為荷蘭的世紀。
由於國土面積等天然因素,17世紀末,荷蘭逐漸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權。但直到今天,荷蘭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蘭人開創的商業規則依然在影響世界。

援引文章:
一直以來,很喜歡荷蘭的足球,也漸漸的對這個國家和民族有了興趣,今天看到一篇分析荷蘭崛起的文章,很有思考深度,與諸君分享之。

荷蘭為什麼能大國崛起?
荷蘭駐華大使聞岱博說:「祝賀你們選擇了這樣一個很好的題目,讓人們了
解到世界貿易的起源以及它的重要性。貿易可以為參與其中每一方都帶來更多的
財富,我想這是從這部紀錄片中能夠汲取的經驗之一。」
面積只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半北京,歐洲西北部的荷蘭在八百年前,是一片沒有人
煙,只有海潮的濕地和湖泊。12世紀到14世紀,逐步形成了人類可以居住的
土地。至今,荷蘭仍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海平面以下。如果沒有一系列復雜的
水利設施阻擋,荷蘭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每天將被潮汐淹沒兩次。就是這樣一個
地方,在17世紀卻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僅有150萬人口
的荷蘭,將自己的勢力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
上第一強國」。
抗海潮 建成最發達水上交通網
荷蘭人崛起的故事,從鯡魚開始。
每到夏季,就有大批鯡魚洄遊到荷蘭北部的沿海區域。荷蘭人每年可從北海
中捕獲超過1000萬公斤的鯡魚。14世紀,荷蘭人口不到100萬。當
時約有20萬人從事捕魚業。而生活在北海邊的其他民族都組織了捕撈鯡魚的船
隊。為了爭奪漁場,荷蘭和蘇格蘭曾爆發過三次戰爭。
1358年,荷蘭北部的一個小漁村,一個名叫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的漁民
發明了只需一刀就可除去魚腸的方法。就這樣,鯡魚這種人人都可以染指的自然
資源,成為荷蘭獨占的資本,同時荷蘭人開始了商旅生涯。
為排澇荷蘭人修建了多條運河,構成當時歐洲最發達的水上交通網。這些優
勢使荷蘭具備了成為歐洲新商品集散地的可能。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
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
敢賭命 荷蘭人闖成「海上馬車夫」
荷蘭商人很快發現,在利潤豐厚的貿易中,他們不得不面對來自英格蘭商人
強有力的挑戰。當時英格蘭的面積比荷蘭大三倍,人口是荷蘭的五倍。它比荷蘭
有著更加優越的地理位置。這一次,荷蘭人將依靠什麼樣的手段,擊敗強大的競
爭對手呢?
就像發明一刀就能取出鯡魚腸子的方法來打敗對手一樣,荷蘭人打敗英格蘭
是從設計一種造價更加低廉的船隻開始的。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
架設火炮的平台,以有效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
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
這樣做的代價是,每一次航行都變成了充滿風險的命運賭博,但它的好處是
造船的成本低,價格只有英國船隻的一半,貨物的運費也低。靠著這種船,荷蘭
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拼誠信 贏得海運貿易世界市場
要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僅僅依靠特殊的船隻顯然不夠,最終決定勝負
的關鍵,是那些駕駛船隻的人。
旁白:荷蘭北方航運博物館館長維歇爾·克爾克邁爾
1596年到1598年,荷蘭船長巴倫支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
,在經過北極圈內一個島嶼時被困。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里度過了
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在嚴寒中保持體溫;靠打獵
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險境中8人死去。荷蘭商人做了一件令人難
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
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葯品。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送
到委託人手中。
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這樣的做法也
給荷蘭商人帶來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保錢袋 打贏獨立戰爭建共和國
歐洲其他地方一樣,一開始,荷蘭城市的主人是那些貴族們,貴族們建立起
小型的軍隊,名義上是為城市提供保護,實際上是依靠武力取得稅收。
商業和城市的興起使人們產生了對經濟自由的渴望。日漸富有的市民們最終
像購買貨物一樣,從貴族手中買到了城市的自治權。從此市民們自行立法,貴族
不能直接向他們收稅。「市民自治」為荷蘭的城市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就在荷蘭人忙於經營城市的時候,整個歐洲的政治版圖開始發生急劇變化。
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憑借蒙古大軍西征傳入的火葯,摧毀了騎士們守衛的貴
族城堡,建立起君主集權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更率先進入了世界大國的行列

開始,荷蘭人似乎不為這種潮流所動。他們惟一關注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多地
掙錢。但1543年,不管荷蘭人情願與否,都不得不去面對國家這個問題。那
一年,西班牙國王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取得了荷蘭的統治權。
當西班牙國王宣布荷蘭是西班牙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荷蘭人認同了;
當西班牙國王重新劃分荷蘭行政區域時,他們坦然地接受;當西班牙國王派來新
總督時,他們也順從地臣服。但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們的錢袋時
,荷蘭人奮起反抗了。
1581年7月26日,獨立戰爭勝利。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
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這個國家該交由誰來管理和保
護呢?
對那些領導獨立戰爭的商人來說,他們最想得到的不是政治權利而是商業利潤
,他們希望找到一個強有力的保護者,由他來照顧荷蘭的安全,而自己去照顧好
自己的生意。
於是,荷蘭人將自己的國家託付給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爽快地同
意做他們的君主,派出軍隊保護他們。但是精明的商人很快發現,女王收取的保
護費,實際上比他們趕走的西班牙國王還要高。
1588年,在奧蘭治親王威廉的領導下,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
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
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破封鎖 求財之心變成擴張力量
獨立後,西班牙國王封鎖了荷蘭的所有港口,禁止荷蘭商船駛入西班牙。經
濟的生命線被扼斷了。
荷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因為這片土地上擁有人數眾多、對財富充滿強
烈渴望的商人階層,如果將他們的愛財之心轉化為一種力量,那麼,荷蘭就擁有
了比王權更為強大的武器。根據這個優勢,荷蘭人決定從精明的中間商變成遠洋
航行的鬥士,靠自己去開辟前往東方和美洲的航線。
遠洋航行需要的大量資金從哪來呢?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司成立。可以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
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他們聚集差不多相當於300萬歐元,那時這些錢值幾十億。荷蘭
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大大增加了東印度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
擴張的資本。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
做生意 締造現代商品經濟制度
東印度公司船隊出航。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
挑戰者。但是,在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裡,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
,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前十年東印度公司沒付任何利息,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利。
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
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東
印度公司的股東可以隨時通過交易所,將手中股票變成現金。
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活躍著千多名股票經紀人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
歷史學家們一致意見是,荷蘭的市民是現代商品經濟制度的創造者,他們將
銀行、證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責任公司有機地統一成一個相互貫通的金融
和商業體系,由此帶來了爆炸式的財富增長。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牢固建立。此時,荷蘭
東印度公司已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萬多艘商船游弋在五大洋之上:
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日本對外貿易;東南亞,他們把印尼變
成殖民地;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好望角;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
名字命名一個國家--紐西蘭;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在北美哈得遜河河口
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指點大國興衰
在上一篇我們關注了1500年前後的葡萄牙西班牙,他們相繼成為稱雄全
球長達一個世紀的霸主。然而,兩國創造的神話般的奇跡,也像神話那樣來去匆
匆——他們把潮水一樣湧入的財富,幾乎都用來支撐為殖民擴張而進行的戰爭,
而沒有用來發展真正能夠讓國家富強起來的工商業,甚至將國土上數以萬計從事
工商業的外國人趕走,以避免工商業的發展導致新興勢力崛起威脅自己的地位;
他們沉迷於消費,購買國外昂貴的商品……
總之,16世紀下半葉,海洋時代的兩大霸主,走向衰落,至今永不復50
0年前的雄風。
而直到今天,荷蘭人的日子依然和400年前一樣富足和安逸,荷蘭這個商
業帝國所開創的商業規則,仍然在影響著世界。今天的荷蘭人常向孩子們重復這
樣一句話:「荷蘭之所以還是荷蘭,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照顧好了自己的生意。」
還原歷史現場
1656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的一個外交使團,遠航至遙遠的東方。荷
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

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那就是
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
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毫不猶豫地答
應了。
順治皇帝接見了荷蘭使團,高興地賞賜給這個來自世界上最富庶國家的使團
大量禮物。
回到住處,一個叫約翰·尼·霍夫的使團成員寫下了他們答應跪拜條件的原
因:「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
荷蘭人的重大利益是什麼?就是通商和賺錢。

3. 群雄混戰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何以使幾國衰落幾國崛起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王位出現空缺,法國波旁王朝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為爭奪西班牙王位,而引發的一場歐洲群雄大混戰。戰爭的實質是為防止法國吞並西班牙而再次獨霸歐洲的局面。因而促使歐洲國家組成新的聯盟對抗法國。

群雄大混戰14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極大地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國衰落幾國崛起:西班牙帝國徹底衰弱,從此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荷蘭從海上霸主之位跌落,從此在歐洲再無能力爭霸;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兩大邦國普魯士和奧地利脫穎而出;法國失去歐洲霸主寶座,再無這單挑歐洲群雄;英國崛起升為一流強國,開始了與法國在全世界的百年爭霸。

4. 西班牙無敵艦隊後,為什麼是荷蘭成為海上霸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開始向外殖民擴張,英荷爭奪海上優勢的矛盾、英法爭奪歐洲優勢的矛盾,成為歐洲國際關系的主要矛盾.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英國成為海上霸主,荷蘭從海上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
「海上馬車夫」的永久憾事
荷蘭,這個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自然資源貧乏的小國,按理並不足道,但它卻
在歷史上有過一段耀眼的輝煌.17世紀上半葉,它擁有商船1.6萬艘,是法國、英國、
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國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荷蘭人壟斷了世界的貿易,荷蘭商人的足
跡遍及五大洲各個角落.因而荷蘭人被稱之為「海上馬車夫」.
然而,正像歷史上許多國家一樣,其衰敗往往從一次大的災難性的戰爭開始.荷蘭
17世紀上半葉對海上的壟斷權,當成為後起的英國海外擴張最大的障礙和威脅之時,戰
爭就不可避免了.正因為英荷戰爭,使得荷蘭從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來,從此
再也沒有占據海上霸主地位,此戰成了「海上馬車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紀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而擺脫西班牙統治的荷蘭,在短短幾十年間就在發展
上超過許多歐洲國家,成為「17世紀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糧食,
由它運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類、法國的手工業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產品,由它
運往北歐.它於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然後由爪哇
向西侵佔蘇門答臘島,向東從葡萄牙手裡奪取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還相繼侵佔
了馬六甲和錫蘭(今斯里蘭卡).在亞洲東部一度侵入中國領土台灣.在日本九州島的
長崎取得了商業據點.1652年,荷蘭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為它在亞洲的殖民擴
張取得了強大的中繼站.在北美以哈得遜河流域為基礎,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並在
河口奪取曼哈頓島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蘭殖民者佔領了安得列斯群島中的
一些島嶼.
英國於16世紀晚期,挫敗了西班牙海上霸權,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壟斷局
面.英國脫穎而出,逐漸發展為後起的卻又是強大的殖民主義國家.它在同荷蘭殖民強
國的斗爭不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獨占海權、獨占原料、獨占市場,因此由競爭、搶奪
發展到武裝沖突.1651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新的《航海條例》,規定一切輸入英國的貨
物,必須由英國船隻載運,或由實際產地的船隻運到英國,這就是說不許其他有航運能
力的國家插手.荷蘭一向以商船多、體積大、效率高、組織完善而成為貿易中介國家、
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國的新航海條例顯然是對付荷蘭的,打擊它在英國對其他國
家貿易中的中介作用.荷蘭反對英國的航海條例,英國拒絕廢除航海條例,這就導致了
英荷海上大戰.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戰爭(1652—1654年),是荷蘭於1652年7月28日發動的,目的是為了
回擊英國國會針對荷蘭把持貿易經紀權而於1651年通過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間,除了在
兩國近海展開作戰行動(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戰、1652年和年紐波特海戰、年
波特蘭海戰)以外,還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連接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峽同時進行了
海戰.英軍艦艇裝備有較先進的火炮,而且在數量和質量上均占優勢,因此擊潰了荷蘭
海軍,並對荷蘭海岸實施封鎖,迫使荷蘭於1654年4月14日締結了《威斯敏斯特和約》.
根據這一和約,荷蘭實際上承認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年),是由於英國佔領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
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蘭對英宣戰.1666年2月,法國和丹麥同荷蘭結成同
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爾克海戰中,廖特爾海軍上將統率的荷蘭艦隊擊敗了
英軍,但未能鞏固既得的戰果.同年8月4—5日於北福倫角再度交戰,荷軍敗北.1667
年6月,荷蘭海軍封鎖泰晤士河口,殲滅部分英國艦只.由於倫敦直接受到威脅,英國
被迫締結和約.根據1667年7月31日《布雷達和約》,英國佔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將英
軍在戰爭期間佔領的蘇利南(在南美)歸還荷蘭.
第三次英荷戰爭(1672—1674年),是荷法戰爭(1672—1678年)的一個組成部分.
根據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間的秘密條約,英國參加了這場戰爭.英軍突然襲
擊了荷蘭海軍.1673年8月,廖特爾指揮的荷蘭艦隊在特克塞爾附近擊潰英法聯合艦隊.
海戰失利和對於比荷蘭更危險的競爭者法國實力增強的畏懼,促使英國退出戰爭.1674
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約》規定1667年《布雷達條約》繼續有效.
前後達20多年的英荷海上爭霸戰爭,盡管荷蘭在軍事上沒有完全輸給英國,但從整
體上說,荷蘭海上實力大為削弱了.荷蘭在經濟、貿易、海運方面的實力大為下降,從
此「海上馬車夫」把海上霸權讓給了英國,淪為歐洲二流國家,英國成為海上霸主.
以這次戰爭為標志,海上霸權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一是西歐各國進一步鼓勵造
船工業的發展,以增加本國船隻數量,以備發動更大規模的海戰,進行更大的海外貿易;
頒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條例,或禁止外國船隻裝運貨物進出本國及其殖民地港口,或
對進出本國港口的外國船隻課以重稅,以促進本國航運業的發展;發展漁業,以擴大航
海人員的來源;招聘外國科技人員,以研究和提高本國的航海造船技術.
總之,西歐各國此時期實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強海上實力.二是改進海上武器
裝備,強化海上武裝力量,提高海上作戰能力.①研製和裝備大戰船.這個時期戰艦最
大長達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達2500噸左右,載負約1000人;②在戰艦上裝備多種大
口徑火炮,以增強火力,大型戰艦裝有甲板,共配備數十或100門以上的完全標准化的
加農炮等;③採用旗語,使海軍歷史上指揮官第一次能夠在交戰開始前對艦隊實施不間
斷的指揮和發布命令.與此同時,海上戰術得到了進一步改進,如英國海軍發明了海上
封鎖和攔截的戰術.
三是搶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據海上島嶼、掠奪海外殖民地等進一步加劇.英國、美
國、荷蘭、法國等國,以原殖民地為基礎,進一步實行擴張政策,到處爭奪殖民地,侵
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英國,依靠其強大的海軍,在先後的兩個多世紀中一直成
為世界超級殖民、商業和軍事大國,在世界各地發動殖民戰爭,製造一個又一個災難.

5. 如何評價 2014 年巴西世界盃西班牙與荷蘭的小組賽

北京時間2014年6月14日03:00(巴西當地時間13日16:00),巴西世界盃B組首輪一場比賽在薩爾瓦多的新水源球場展開角逐,荷蘭5比1狂勝西班牙。阿隆索為衛冕冠軍射入點球,但荷蘭隨後連入5球,范佩西和羅本雙雙梅開二度,德弗里打入一球。

西班牙在上屆決賽1比0險勝荷蘭奪冠。而本次相遇也是自1986年的德國和阿根廷之後,首次有世界盃決賽球隊在下屆杯賽直接碰面。8名皇馬和巴薩球員出現在西班牙首發,馬競中鋒迭戈-科斯塔領銜鋒線。荷蘭排出5後衛陣型,羅本和范佩西搭檔鋒線。

荷蘭第8分鍾獲得機會,羅本送出直傳,斯內德禁區右側邊緣內勁射被卡西利亞斯撲出。第10分鍾,阿隆索傳球,伊涅斯塔左路25碼處弧線球射門稍稍高出。第13分鍾,哈維傳球,迭戈-科斯塔禁區左側射門被封堵。由於他選擇為西班牙國家隊效力,因此他每次拿球均招致巴西球迷噓聲。斯內德背後對布斯克茨犯規被裁判里佐利口頭警告。

第18分鍾,因迪停球失誤,席爾瓦傳球,迭戈-科斯塔禁區右側的射門偏出近角。第20分鍾,哈維精準挑傳,席爾瓦禁區左側的射門被封堵。第23分鍾,哈維開出角球,無人防守的拉莫斯10碼處錯過頭槌機會。德-古茲曼對伊涅斯塔犯規被罰黃牌。西班牙第27分鍾取得領先,哈維直傳,迭戈-科斯塔禁區左側試圖過人卻踩在德弗里腿上倒地,裁判判罰極刑,阿隆索主罰點球命中。

阿隆索成為2006年的勞爾之後首度在世界盃為西班牙進球的皇馬球員,上次在世界盃為西班牙打入點球還是2006年對陣法國時的比利亞。在博斯克時代,阿隆索打入6球追平比利亞。西班牙在世界盃歷史上獲得17粒點球,多於其他球隊。第35分鍾,斯內德傳球,德容25碼處遠射正入卡西利亞斯下懷。德弗里對席爾瓦戰術阻擋犯規被罰黃牌。

西班牙第43分鍾險些擴大比分,伊涅斯塔直傳,席爾瓦禁區左側10碼處挑射被西里森出擊神勇撲出。荷蘭第44分鍾扳平比分,布林德左路斜長傳,范佩西14碼處魚躍沖頂,皮球吊過卡西利亞斯入網。這是曼聯中鋒上半場在禁區內僅有的觸球機會。

下半場雨勢漸大。第50分鍾,席爾瓦傳球,伊涅斯塔30碼處遠射被西里森沒收。荷蘭第53分鍾反超比分,布林德左路傳球,羅本停球閃過皮克後11碼處左腳射門,皮球打在拉莫斯腿上偏轉入網,2-1。荷蘭第60分鍾險些擴大優勢,羅本和揚馬特傳球,范佩西禁區右側12碼處凌空抽射被卡西利亞斯撲擋後擊中橫梁彈回。維納爾杜姆換下德-古茲曼。

托雷斯和佩德羅分別換下迭戈-科斯塔和阿隆索。第64分鍾,皮克邊路手球犯規,斯內德左路任意球傳中,德弗里遠點搶在阿斯皮利奎塔之前近距離打入空門,3-1。卡西利亞斯向裁判抗議范佩西沖撞犯規在先被黃牌警告。范佩西對佩德羅犯規也得到黃牌。第67分鍾,阿斯皮利奎塔禁區右側傳中,佩德羅頭槌攻門被西里森撲出,席爾瓦近距離破門因越位在先被判無效。

第69分鍾,布林德傳球,范佩西20碼處勁射被卡西利亞斯用腿擋出。第72分鍾,卡西利亞斯停球稍大被范佩西搶斷,曼聯中鋒10碼處捅射空門得手,4-1。他近9次為荷蘭出場打入10球。西班牙在世界盃上此前僅有一次單場丟4球還是1950年對陣巴西1比6告負。第76分鍾,拉莫斯30碼處任意球直接射門稍稍偏出。法布雷加斯換下席爾瓦。

第80分鍾,斯內德直傳,羅本速度狂突禁區右側,在輕巧晃過卡西利亞斯後10碼處勁射破門,5-1。第83分鍾,托雷斯禁區左側搶斷羅本,但弗拉爾及時補位解圍。第87分鍾,布林德傳球,維納爾杜姆14碼處勁射被卡西利亞斯撲出,羅本20碼處左腳凌空抽射又被皇馬門將飛身救出。第91分鍾,倫斯禁區左側回傳,但斯內德12碼處錯過進球機會。

西班牙出場陣容(4-3-3):1-卡西利亞斯;22-阿茲皮利奎塔,3-皮克,15-拉莫斯,18-阿爾巴;16-布斯克茨,8-哈維,14-阿隆索(63',11-佩德羅);21-席爾瓦(78',10-法布雷加斯),19-迭戈-科斯塔(63',9-托雷斯),6-伊涅斯塔

荷蘭出場陣容(5-3-2):1-西里森;7-揚馬特,2-弗拉爾,3-德弗里(77',13-維爾特曼),4-因迪,5-布林德;8-德古茲曼(62',20-維納爾杜姆),10-斯內德,6-德容;11-羅本,9-范佩西(79',17-倫斯)

6. 荷蘭與西班牙的獲勝幾率,及原因

一切皆有可能,不過縱觀歷史,荷蘭勝出機會大一些!
荷蘭:這是他們歷史上第三次殺入世界盃決賽,前兩次分別是1974年和1978年,是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目前這支球隊處於歷史顛峰階段,保持了多項紀錄:國際a級賽事的10連勝;世界盃預選賽和決賽圈交鋒中連續14場連勝。不知道是否可以延續神話。

西班牙:第一次闖入世界盃的決賽,所以應該算是本次世界盃的黑馬。

與其說兩隊的交鋒,還不如說是兩對核心球員斯內德和哈維之間的pk。我們拭目以待。

交戰歷史:荷蘭和西班牙歷史上一共有過8次交鋒記錄,其中荷蘭4勝1平3負稍稍占據優勢。但是兩隊在世界盃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碰面,因此決賽將是一番遭遇戰。

西班牙現在的這支球隊和以往相比整體性更強,後防也很穩固。技術和其他球隊相比高出一籌。西班牙都是大牌球星,可以組成兩套全明星陣容,但是大牌都不是特別容易融合。
荷蘭有著羅本,施奈德兩個配合默契的邊鋒加上強大的防守能力估計會險勝西班牙。
西班牙無數次機會把握住一次就可能滅殺荷蘭 ,荷蘭只要把握住一次機會就有可能是致命!

荷蘭vs西班牙歷史戰績
荷蘭 - 西班牙:共交手9次 荷蘭隊4勝一平4負與對手不分上下 荷蘭進球11個失球15粒 大賽中交手兩次(奧運會不算在內) 84年歐洲杯預選賽 一勝一負 可惜最終小組賽結束時 雖然與西班牙在積分與凈勝球都相同的情況下 卻因進球數少而缺席了84年在法國舉辦的歐洲杯 第一次交手是在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上 荷蘭1:3告負 最近一場比賽是在2002年3月的友誼賽中 在鹿特丹荷蘭隊1:0戰勝對手 進球隊員為弗蘭克德波爾 隨後的日韓世界盃荷蘭隊缺席 西班牙被韓國擋在了4強門外.

7. 西班牙和荷蘭的崛起

統一的王權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西方式的崛起都是以殖民擴張為基本表現形態的。正是憑借著殖民擴張,葡萄 牙和西班牙在16世紀實現了經濟繁榮和霸權。如葡萄牙在1493—1600年間,從非洲掠奪 了27.6萬公斤黃金,價值50億美元以上;在對巴西300年的統治中,又掠奪了6億美元的 黃金和3億美元的鑽石。葡萄牙在對拉美國家300年的殖民擴張中,共掠奪黃金250萬公 斤,白銀1億公斤。以當時葡萄牙的人口計算,人均掠奪的海外黃金和鑽石的價值就達1 000美元,而其當時的人均年收入不足20美元。西班牙在1521—1544年間每年平均從美 洲掠奪黃金2900公斤,白銀30700公斤;1445—1560年上升到每年黃金5500公斤,白銀2 4.6萬公斤。這40年中,共掠奪黃金16萬公斤,白銀445萬公斤。這種掠奪使西班牙和葡 萄牙在短期內成為歐洲的強國,成為霸權國家。
http://..com/question/73119833.html?si=1

荷蘭的領土西、北兩面瀕北海、東臨德國、南接比利時。荷蘭從南到北長約300公里、從東到西寬約200公里,面積為41526平方公里。在地理上屬於「尼德蘭」。「尼德蘭」意為「低地」,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萊茵河、馬斯河和斯海爾德河下游,特別是在中世紀,由義大利北部翻越阿爾卑斯順萊茵河而下,及由法國的羅訥河北上,經香檳大道往北是尼德蘭,所以它長期以來就是南北貿易大道的北端。中世紀開始,這里的沼澤地得到開發,風車的應用,築堤工程的開展,使該地成為歐洲農業最發達地區,也成為農業經濟作物最集中地區。另外,其海岸位於歐洲從葡萄牙大西洋沿岸往東北,轉向波羅的海,往北經北海到挪威沿海,又與英國隔狹窄的海峽相望的,面向大西洋的海洋交通的十字路口。因此,該地是背靠南北商道,面對海上十字路口,農業、手工業發達,人口密集,很自然成為商業貿易交通樞紐,經濟發達地區。素有"歐洲大門"之稱。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議會制君主立憲國家。 http://..com/question/44301716.html?si=6

8. 荷蘭為什麼大贏西班牙

西班牙的套路這些年已經被摸清楚了。本賽季成績不佳的曼聯在歐冠1/4決賽可以對拜仁先進球,以及半決賽皇馬狂屠拜仁,馬競淘汰巴薩都可以說明。荷蘭再打爆西班牙也就不足為怪。再說范加爾是執教過巴薩的,對TIKI TAKA也就更加熟悉。這場比賽中,當羅本打入反超一球時西班牙全隊情緒影響很大,而西班牙鋒無力,有心扳平無力回天。荷蘭532陣型的快速反擊和拼搶也是給西班牙帶來了很大麻煩。再說西班牙自身也有很多問題,普約爾離隊,球隊失去真正領袖,迭戈科斯塔磨合不夠,後防線上皮克的夢游,鋒線上沒有真正殺手等也是西班牙大敗荷蘭的原因

9. 2014年世界盃,西班牙為什麼會輸給荷蘭,難道真的是出來混,遲早要還

西班牙在明,荷蘭在暗,再加上西班牙絕大部分球員經過了漫長的賽季,狀態不在最佳,關鍵球員不在狀態,戰術沒有實質改進,西班牙王朝,其興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10. 荷蘭在哪段時間內被西班牙統治

1463年正式成為國家,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1568年爆發延續80年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戰爭。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蘭共和國(正式名稱為尼德蘭聯合共和國)。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17世紀曾為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795年法軍入侵。1806年拿破崙之弟任國王,荷被封為王國。1810年並入法國。1814年脫離法國,翌年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布中立。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1945年恢復獨立,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及後來的歐盟。
http://ke..com/view/6323.htm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