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用什麼肢體動作打招呼

西班牙用什麼肢體動作打招呼

發布時間: 2022-08-04 08:51:03

⑴ 各國打招呼的肢體語言

紐西蘭:碰鼻子。日本:拘躬

⑵ 亞洲國家打招呼方式

外貿業務中隨著參展次數的增多,老外來工廠參觀的機會也增加,見面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採取什麼形式,都要按照他們本國的稱呼習慣,這樣才比較妥當。因為歐洲、亞洲、非洲的文化習俗不一樣,對尊稱、昵稱的理解也不一樣。適用於歐洲的,在阿拉伯不一定合適,在阿拉伯合適的,未必在拉美合適。所以當我們要和外國人接觸的時候,最妥當的方法是要事先有所准備,如果是正式交往,就要搞清楚來的是誰,應該如何稱呼。
從知識上來講,跟外國人正式交往,一般應該冠以姓名、職稱,比如說市長先生、博士先生,對於部長以上的,可以稱"閣下",如部長閣下,總統閣下,國外還有國王、皇親國戚,這些應該稱陛下,對王子、公主、親王稱殿下。如果一個人有多種頭銜,如是部長,還是博士、教授,這三個比較起來,學術頭銜在前,而政治頭銜在後。比如我們稱基辛格為博士,不是國務卿———學術這個頭銜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讀出來的,是終身享受的,而政府職務不如學術頭銜地位高。對女士一般稱"小姐"、"女士",在韓國等亞洲國家,對女士的尊稱也可稱"先生"。
再正式點,在寫信、寫邀請函的時候,各國人名的順序是不一樣的。匈牙利和我國一樣,是姓在前面,名在後。而大多數歐美人名是名在前,姓在後。如卡爾·馬克思,"卡爾"是名,"馬克思"是姓。而阿拉伯人一般第一個是本人名字,第二個是父親的名字,第三個是祖父的名字,第四個是姓。泰國也是名在前,姓在後。大家在和各國友人打招呼、寫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稱呼姓還是直呼其名,不要搞錯了。
以下列出了不同國家的見面時的打招呼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中國人傳統上是以肢體動作和人打招呼的(拱手、鞠躬)。
2.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
3.非洲通行的打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它是在表示:「沒有武器。」是友好的象徵。
4.泰國人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是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的方式。
5.印尼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6.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鍾為宜;如果遇見好友,彎腰的時間要稍微長些;在遇到長輩的時候要等長輩抬頭以後才可抬頭,有時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7. 西班牙說問候話、互貼臉頰一次。(問:摳摸ㄟ詩大師 答:美北伊涅)
8. 馬來西亞,兩人雙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對方雙手掌中)一下。雙手微觸額頭一下。 雙手微觸胸前一下。
9. 美國揮手,點頭或握手。

⑶ 各國的見面打招呼方式是怎樣的

印度80%的人都信仰印度教,這與印度人的信仰與宗教文化有著很淵源的關系。「合十」是佛家最常用的禮節,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禮,以示敬意。

「合十」對佛教弟子而言,是最熟悉不過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動作,不僅可以達到收攝內心的作用,也給人一種謙和的印象,因此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禮節之一。那年北京鬧「薩斯」,「合十」一度成為部分北京市民見面打招呼的方式,因為避免了手的相互接觸。

「合十」並非佛教所創,它是古印度的一種禮法,佛教是沿用這種禮法,後來逐漸成為佛教的專用禮節。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凈之手,故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凈面的合一,故藉合掌來表現人毫無掩飾,最為真實的本來面目。

「合十」禮佛的來源,廣見於諸經論中,《觀音義疏》卷上載,我國以拱手為恭,印度以合掌為敬。合掌除表示衷心敬意外,亦表示返本還源,入於非權非實,事理契合之意。又《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印度之禮法共有九等,合掌為其中之第四位。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問候、打招呼之外,我們經過法師身旁、或穿越大殿佛前,也可以「合十」的姿態,稍稍欠身經過,表示自己的禮貌與尊重。此外,佛教弟子在寫信時,用「某某人『合十』」作為信末署名,也是一種表達謙遜、恭謹心意的方法。還有,當我們聆聽長者大德說話時,也可以雙手合十表示恭敬。如果談話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把手放在腹前。改成操手(放掌)姿勢,這樣也能讓人攝心,不會散漫沒精神。

一些心理學家注意到,當人們感到緊張、焦慮或心浮氣躁時,合十可以讓人馬上平和、安定並且集中注意力。這個把雙手合掌放在胸前的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對平穩情緒卻很有效。

「合十」或「問訊」,雖然是佛教弟子常用的生活禮儀,但是透過肢體的動作,最終是可以讓我們達到端正儀容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心沉穩、安定,達到向內收心的效果。讓自在、寧靜的身心狀態,與佛教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我們除了在大殿向佛菩薩頂禮,可以用問訊或禮佛的姿勢表達心意之外,平日在正式場合見到師父或長者大德,也可以五體投地行跪拜禮;但如果師父正在行走,或在吃飯、講話、演說時,則可以用合十的方式代替,同樣能表達虔誠的心意。

合掌看似簡單,實表深廣的佛法。正如佛經之語深,一句話乃至一個字,可能有無量的含義和境界。宇宙一大天地,人體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縮影,一切佛菩薩皆從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萬法。我們不能淺看合掌之禮。
一、合者,和也,代表和平、友好、團結合作。手握拳或手拿武器,表示爭斗。雙手抬起,示赤手空掌,即無爭斗之意。又因一隻手也可傷人,現兩掌相合,則全無傷他之意。十指合於一處。表示十方力量的凝聚、團結。又,十指合於心口,表示誠心誠意,所謂「十指連心」。再者,平時十指散亂,代表散亂的妄心,現合於一處,代表一心。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又說:「一心不亂」、「一心皈依」。
二、合掌時,要掌背微躬,掌心略彎,這樣,兩掌之間形成空洞,表示真空之理,意即我們要悟入空性。合掌也是法印的一種,若緊閉掌心而不留空隙,則淪為外道,來生則生於無佛之地,不聞三寶之名。
三、合掌於心口處,兩掌豎直,表示豎窮三際,指時間;而掌背略鼓,向橫向發展,表示橫遍十方,指空間。這樣,宇宙融為一體,萬法歸於一心。佛菩薩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又能於念頃游步三界及遍游一切佛土,正說明佛菩薩於時空能運用自如,隨心所欲。
四、凡夫不遇佛法,被假象所惑,心時時向外攀緣,不能反歸自性。手有向外抓握器物的功用,代表「攀緣」。殺、盜、淫、酒皆賴於手。凡夫什麼都想抓,抓名抓利抓權,越多越好,這是「貪」。又,手要傷人壞物,這是「嗔」。還有,手會胡亂地傷人壞物,這是「痴」。現在,雙手相合,而且是掌心相合,非掌背相合(抓東西用掌心),代表止住雙手的妄動,收斂放逸的身心,就是息滅「貪、嗔、痴」也。又掌背為外,代表外境六塵;掌心為內,代表覺心菩提,合掌則代表背塵合覺,為修行解脫之路。而成就佛果,則改合為開,所以佛像掌心向前時,表示放光接引,普渡眾生。
五、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即是分別,以左右手代表。執著即是堅持分別,有我執與法執,也用左右手代表。左右之相是假名,是虛妄。合而為一,無有左右,卻亦左亦右,於相離相,平等一如。妄想執著既除,如來德相便顯現。
六、合掌又稱合十。十指相合,手心相對,且合於心口,表示十法界歸於一心,下至地獄法界,上至佛法界,皆唯心所造,從心而顯。
七、十指代表十方,合十於心口,既表眾生平等,又表攝取十方眾生歸於佛道,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普渡,又十方也代表十方佛國,合十於心口,表示以恭敬心供養十方佛菩薩,並攝取十方佛國的功德,庄嚴自心,成就善根。
八、佛子見面,合掌稱一聲「阿彌陀佛」,即是歸於彌陀一乘願海(合二為一),不退成佛。又表十方佛國,同贊阿彌陀佛,同宣凈土法門(合十方為一)。
九、合十於心口,表示我們的心要修十波羅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波羅蜜等十種。又華嚴十玄門、普賢十願王,都表圓滿之義。所以,雙手合十,即表示能圓成佛果。
十、本師釋尊,左面有目鍵連,神通第一。神通顯示智慧善巧,通達無礙。只有解了世出世法,才能自在,故表「解」。右邊有舍利弗,智慧第一,智慧由戒、定而生,有智慧又能擇善而行,故表「行」。左右相合,即表「解行合一」。又,文殊、普賢是釋迎如來之二脅士,文殊是諸佛之師,表「信、解」,居左;普賢是一切如來長子,以十大願王表「行」,居右。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雙修。同樣,阿彌陀佛左脅持為觀音,三十二應,普門示現,表智慧善巧、通達無礙,屬「解」;右為大勢至,「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屬「行」。左右相合,還是「解行合一」。左手多靜,主「解」,右手多動,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這樣,才能成就無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練,增長邪見。解而不行,增長無明,如紙上畫餅。《金剛經》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十一、左手多靜,代表「自覺」。右手多動,代表「覺他」。自覺而不覺他,只證小乘極果。要覺他而不自覺,恐無能為力,引人入邪路。合二為一,方是菩薩行者,才能趣於覺行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十二、左右手分別代表願和行。有大願而無大行,便成空願、虛願。無大願而行,則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願啟行,以行證願,才能圓成大願。
十三、合二為一,代表「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禪凈不二,凈密不二,方法不同,本質相同,目的相同。貴在一門深入,一修一切修。
十四、左右合為一體,代表不二之理。煩惱與菩提不二,自行與化他不二,自佛與他佛不二,性與相不二,
十五,左右相合位於中位(胸口),代表從容中道,不落兩邊,不住斷常,不著空有。
十六、一切物品供養佛像,主要都是用來啟示我們如何修持的。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普賢菩薩在十大願王中,說了七種真正的法供養。在聖像前誠心地合掌,仰慕佛德,依佛知見而行,才是上等供養。所謂「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贊嘆香雲布」。身體就像一個盤子,而雙手合掌就是盤子里的一朵花。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花開結果,即是菩提。
合十的〖動作解說〗:
1.輕輕合起雙掌,手指並攏,手肘自然彎曲,置於胸前約呈四十五度。
2.合雙掌時,雙眼下垂目光注視合掌的指尖,能夠凝聚心神,排除妄念。
3.盡量放鬆,讓氣息往下沉,以達到逐漸安定的作用。

對於金剛乘而言,則賦予「合十」更多的內涵。如我們可以觀想將左右兩手看作是金剛界與胎藏界,或者代表智慧與方便、或者代表禪定與智慧等,或將十指觀想為十波羅蜜等。

此外,《大日經疏》卷十三,舉出十二合掌與四種拳之說,共為各種印契(手印)之印母;十二合掌即:
(1)堅實心合掌∶兩手掌相合,十指齊等合在一起,指端自然稍離。
(2)虛心合掌∶又稱空心合掌,略如堅實心合掌,惟兩掌內稍成虛圓狀。
(3)未敷蓮合掌∶又稱未敷蓮華合掌。略如虛心合掌,而掌內之空間更大,稍成穹隆狀。
(4)初割蓮合掌∶兩手相合,食指、中指、無名指略為散開。
(5)顯露合掌∶兩手相並向上,掌側面相著。
(6)持水合掌∶兩掌同時上仰,十指指端稍曲相合,如掬水狀。
(7)歸命合掌∶即『金剛合掌』,此亦為通常所說之合掌。即兩掌相合,十指指頭相叉,右手手指在左手之上。
(8)反叉合掌∶兩掌掌背相合,右手在左手之上,十指頭相絞,右手手指在左手之上。
(9)反背互相著合掌∶仰右手,覆左手,右手疊在左手上。
(10)橫拄指合掌∶二手掌相仰,二中指指頭相接仰,余指散仰。
(11)覆手向下合掌∶二手掌並覆,二中指指頭相接,二拇指相合。
(12)覆手合掌∶兩手掌雙覆,二拇指相並,十指頭皆向外。

嚴格說來,十二合掌中的顯露合掌、反叉合掌實非合掌。然或因兩掌相接,故亦名之為合掌。又,其中最常用的是歸命合掌、虛心合掌、未敷蓮合掌。
不是原創 評論(42)|贊同63

⑷ 與外國人打招呼用什麼語言

外國人的肢體語言有哪些
1、付帳(cash):右手拇指、的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隻手上作出寫字的樣子,這是表示在飯館要付帳的手勢。
2、「動腦筋」(use your brain)「機敏一點」(being clever):用手指點點自己的太陽穴。
3、「傻瓜」(fool):用拇指按住鼻尖搖動其四指,或十指分開。也常常食指對著太陽穴轉動,同時吐出舌頭,則表示所談到的人是個「痴呆」「傻瓜」。
4、「講的不是真話」(lying):講話時,無意識地將一食指放在鼻子下面或鼻子邊時,表示另人一定會理解為講話人「講的不是真話」難以置信。
5、自以為是(complacent assertion);用食指往上鼻子,還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6、「別作聲」(stopping-talking):嘴唇合擾,將食指貼著嘴唇,同時發出「hush」噓噓聲。
7、侮辱和蔑視(insulting and scorning);用拇指頂住鼻尖兒,沖著被侮辱者搖動其它四指的雞冠或手勢。
8、贊同(agreement):向上翹起拇指。
9、祝賀(congratulation):雙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動作。
10、威脅(menace):由於生氣,揮動一隻拳頭的動作似乎無處不有。因受挫折而雙手握著拳使勁搖動的動作。
11、「絕對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兩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後再張開至相距一米左右。
12、「完了」(that's all):兩臂在腰部交叉,然後再向下,向身體兩側伸出。
13、「害羞」(shame):雙臂伸直,向下交叉,兩掌反握,同時臉轉向一側。
14、打招呼(greeting):英語國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現一般已化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5、高興激動(happiness and excitement):雙手握拳向上舉起,前後頻頻用力搖動。
16、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兩手臂在身體兩側張開,雙手握拳,怒目而視。也常常頭一揚,嘴裡咂咂有聲,同時還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側轉動,也表示憤怒、厭煩、急燥。
17、憐憫、同情(pity):頭搖來搖去,同里嘴裡發出咂咂之聲,嘴裡還說「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
18、「太古怪了」(too queer):在太陽穴處用食指劃一圓圈。

⑸ 各國的見面打招呼方式是怎樣的求大神幫助

基本一句Hello都會聽明白的、這要隨各各國家的習慣而定。

⑹ 各個國家的問候方式是什麼

1.問候方式一:握手

適用國家: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埃及等國。

握手是人際交往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禮節之一,也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問候方式之一。

在美國和加拿大,人們見面時要非常有力地握對方的手,但時間很短。而在墨西哥、埃及,人們雖然也以握手的形式來問候對方,但時間要略長一些,溫柔一些。

2.問候方式二:鞠躬

適用國家:日本、韓國。

在日本和韓國,人們見面時,通常要鞠躬,以示對別人的尊敬。

在日本,行鞠躬禮時,一般不能說話,寒暄通常是在行禮之後。在正式嚴肅場合行禮時如果說話,對方會視為不敬。

3.問候方式三:把手放胸前

適用國家:泰國、印度尼西亞。

泰國人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時,會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印度尼西亞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把手放胸前,是指放在自己胸前!大家可千萬別放到對方胸前去了啊!

4.問候方式四:擁抱

適用國家:俄羅斯、巴西等國。

在俄羅斯、巴西等國,好朋友見面時經常是擁抱對方。

擁抱時也別抱得太緊哦!否則就會給對方造成不適。

5.問候方式五:碰鼻子

適用國家:印度、澳洲。

印度人的問候方式是見面時以鼻額相碰, 彼此緊緊擁抱。此外,澳洲毛利人喜歡碰鼻子行禮。

6.問候方式六:親吻面頰

適用國家:義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

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歐洲大部分國家,兩個人打招呼的方式都是走上前快速地親吻彼此的臉頰:先是右側,然後左側。如果彼此不太了解對方,也可以通過握手以示友好。這種打招呼的方式在大多數歐洲國家是一種慣例。

(6)西班牙用什麼肢體動作打招呼擴展閱讀:

各國問候方式:

1.澳洲毛利人喜歡碰鼻子行禮。

2.阿拉伯人常用」在你面前的是你的親人,在你面前擺著的是平坦的道路」,來表示問候。

3.印度人的問候方式是見面時以鼻額相碰,彼此緊緊擁抱。在非洲, 有的民族見面後互問」你出汗的情況怎樣」, 以表示關心與問候。

因為這個地區流行熱病,得了熱病的人,皮膚就會變得乾燥,而健康人的皮膚一般是濕潤的,因此在這里,皮膚出汗與否是衡量人們是否健康的標志[2]。

4.尼泊爾賓主相見時, 雙手合十,口中道聲「納馬斯得」。在山區, 主賓相見時,主人伸出舌頭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因為舌頭和心都是鮮紅的,紅舌頭代表赤誠的心。

5.非洲有的部落有個奇怪的禮節,即表示珍愛一個人或一個物時, 要吐唾沫。當部落的戰士第一次遇到小孩時,要朝他吐口唾沫。

在觸摸一件新武器時,要先在自己手上吐唾沫。這可能是一種古老的遺俗,因為一些原始人認為,口水可以避除邪惡。

6.回族是誠實憨厚、講禮貌的民族, 待客十分熱情。回族親友相逢, 要互道」色倆目」;談話時,不能左顧右盼,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不能挑剔牙齒, 或將手指塞進鼻孔中;不能當著別人的面吐痰、抹鼻涕。

家裡來客人後, 主人要馬上沏茶、備飯, 一般不能對客人說「你喝茶嗎? 」、「你吃飯了沒有? 」喝茶要喝蓋碗茶, 要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揭開,放入冰糖、核桃仁、紅棗、葡萄乾、桂圓等滋補品,然後盛水加蓋, 雙手捧遞。

7.阿爾巴尼亞的禮儀有很多講究。在阿爾巴厄亞語中,對生病、生育、喬遷、婚喪,都有成套問候的語言。如過生日時, 人們會說「祝像高山一樣長壽」、「像雄獅那樣結實」;生育時, 人們祝產婦「再生100 個」;辦喪事時,人們通常講「與您同哀」、「望您逢凶化吉」、「化悲哀為樂」等。

8.對美國人而言,他們並不會到處擁抱、親吻遇見的每一個人。當然,女性們可能會在見面時彼此緊抱一下以示友好;而且在某些上流社交圈裡,輕吻對方的面頰是很普遍的禮節。

但除了對家人與好友外,美國人通常不會經常隨便擁抱他人。此外,並不是每一位美國人都習慣擁抱他人。因此,不要隨便把手臂環住下一個你碰到的美國人。他可能會跟你一樣地不自在。

9.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鍾為宜;如果遇見好友,彎腰的時間要稍微長些;在遇到長輩的時候要等長輩抬頭以後才可抬頭,有時甚至要鞠躬很多次[1]。

10.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

11.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泰國人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是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的方式。

12.印度尼西亞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13.馬來西亞,兩人雙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對方雙手掌中)一下。雙手微觸額頭一下。雙手微觸胸前一下。

國內的問候方式:

一、問候禮儀

問候是見面時最先向對方傳遞的信息。對不同環境里所見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問候語。和初次見面的人問候,最標準的說法是:「你好」、「很高興認識您」、「見到您非常榮幸」等。

如果對方是有名望的人,也可以說「久仰」,「幸會」;與熟人想見,用語可以親切、具體一些,如「可見著你了」。對於一些業務上往業的朋友,可以使用一些稱贊語:「你氣色不錯」、「你越長越漂亮了」等待。

二、稱呼禮儀

在社交中,人們對稱呼一直都很敏感,選擇正確,恰當的稱呼,既反映自身的教養,又體現對他的重視。

稱呼一般可以分為職務稱、姓名稱、職業稱、一般稱、代詞稱、年齡稱等。職務稱包括經理、主任、董事長、醫生、律師、教授、科長、老闆等;姓名稱通常是以姓或姓名加「先生、女士、小姐」;

職業稱是以職業為特徵的稱呼,如:秘書小姐、服務先生等;代詞稱是用「您」、「你們」等來代替其他稱呼;年齡稱主要以「大爺、大媽、叔叔、阿姨」等來稱呼。

使用稱呼時,一定要注意主次關系及年齡特點,如果對多人稱呼,應以年長為先,上級為先,關系遠為先。

三、介紹禮儀

介紹就基本方式而言,可分為:自我介紹、為他人作介紹、被人介紹在種。在作介紹的過程中,介紹者與被介紹者的態度都要熱情得體、舉止大方,整個介紹過程應面帶微笑。

一般情況下,介紹時,雙方應當保持站立姿勢,相互熱情應答。

⑺ 如何用西班牙語打招呼

西班牙打招呼的用語主要有以下這些:

1、Hola.你好。

2、¡Qué gusto verte.很高興見到你。

3、¿Cómo está usted?您怎麼樣?

4、¿Cómo te va?你怎麼樣?

5、¿Qué hay de nuevo?發生啥了?

6、Pero bueno… ¿qué tal?天惹……你好嗎?

7、¡Qué alegría verte.見到你很高興。

8、¡Cuánto tiempo (sin verte).好久不見。

9、¡Mucho tiempo sin verte.好久不見呀。

10、Que tengas un buen día.願有美好的一天。

11、¡Hola chicos!哈羅,哥們!

12、¡Hola chicas!哈羅,美女們!

13、¡Hola niños!嗨,小帥哥們!

同時,¡hola, guapo!(嗨,帥哥),¡hola, guapa!(嗨,靚女),¡hola, preciosa!(嗨,親愛的)這些用語也是可以用的。

(7)西班牙用什麼肢體動作打招呼擴展閱讀:

西班牙打招呼的用語還有:

1、¿Qué hay?咋啦?

2、¿Qué cuentas?你說啥?

3、¡Benditos los ojos!眼睛有福了!(見到你很激動)

4、¡No me lo puedo creer!我不敢相信!

5、expresión popular al encontrarse por sorpresa con alguien(常用於意外與某人相遇)

6、Buenos días por la mañana.早上好呀!

7、¡Buenas…!好呀!

8、¿Hola, todo va bien?嗨,一切都好嗎?

9、¡Hola a todos!大家好呀!

10、¡Hola gente!大夥兒好呀!

11、¡Hola mundo!和世界說嗨!

12、¡Hola tropa!大夥兒好!

13、¡Hola, gentuza!哈羅,小痞子!

注意:這個表達建議在親密值得信任的人之間使用,西語里表達的語言情感長和字面意思相反

14、¡Hola, amigos!小夥伴們好呀!

⑻ 關於西班牙的禮儀、禁忌等

1、儀態禮儀:當地女性有「扇語」,如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部遮起來,意思是:我是愛你的,你喜歡我嗎?若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則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女人,如果不了解扇語,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2、相見禮儀: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和吻禮。與熟人相見時,男朋友之間常緊緊地擁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節,前一二節為本人姓名,倒數第二節為父姓,最後一節為母姓。通常口頭稱呼稱父姓。

3、餐飲禮儀:西班牙人的主食以麵食為主,也吃米飯,喜食酸辣味的食品,一般不吃過份油膩和鹹味太重的菜。早餐習慣吃酸牛奶,水果,午餐和晚餐通常要喝啤酒,葡萄酒或白蘭地酒,飯後則喝咖啡及吃水果。

4、主要禁忌: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對情況不了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8)西班牙用什麼肢體動作打招呼擴展閱讀:

西班牙特色文化

1、弗拉門戈(Flamenco)

起源於安達盧西亞的弗拉門戈舞是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它融合了聲樂,舞蹈藝術和音樂伴奏。弗拉明戈音樂有50種,每種都有自己的節奏模式。

弗拉明戈舞蹈是一種即興舞蹈,沒有固定的動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觀眾之間的情緒互動。近年來,由於弗拉明戈節奏輕快,在中國,日本,韓國等非西語國家逐漸流行起來。

2、口哨語言(Silbo Gomera)

古老的口哨語言,是戈梅拉島特有的傳統。戈梅拉島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中的一個,位於大西洋,屬於非洲。

令人驚奇的是該島居民僅用口哨就能傳情達意。口哨語有6個音,2個母音,4個輔音,能夠表達4000個單詞。從1999年起島上的學校都教授該語言。幾乎所有島民都可以聽懂它,並且有多一半島民還在練習這種口哨語言。

3、地中海飲食(La dieta mediterránea)

地中海飲食包括了一系列知識,技藝,符號和傳統。象徵著地中海國家獨特的文化元素。它由西班牙,希臘,義大利和摩洛哥共同提名。地中海飲食文化強調睦鄰,分享和和溝通,「吃在一起」是整個地中海盆地的文化基礎。

同時地中海飲食文化不僅限於食材,還包括了用於食品運輸,保存和享用而製作的陶瓷和玻璃容器。在西班牙,地中海飲食尤其以使用橄欖油和新鮮的食材,健康的烹飪方式而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⑼ 外國人打招呼的方式

1. 日本人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鍾為宜;如果遇見好友,彎腰的時間要稍微長些;在遇到長輩的時候要等長輩抬頭以後才可抬頭,有時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2. 澳大利亞人很講究禮貌,在公共場合從來不大聲喧嘩。在銀行、郵局、公共汽車站等公共場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種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罕見
3.非洲通行的打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它是在表示:「沒有武器。」是友好的象徵。
4.泰國人以(雙手合十),男性將雙手放置於臉部前方,女性則置於胸前,是對彼此及長輩打招呼的方式。
5.印尼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傳統禮節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問好,對一般人則以握手問好)
6. 中國人傳統上是以肢體動作和人打招呼的(拱手、鞠躬)。
7. 西班牙說問候話、互貼臉頰一次。(問:摳摸ㄟ詩大師 答:美北伊涅)
8. 馬來西亞,兩人雙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對方雙手掌中)一下。雙手微觸額頭一下。 雙手微觸胸前一下。

9. 美國揮手,點頭或握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