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墨西哥海灣現在怎麼樣了

墨西哥海灣現在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 2022-08-03 22:28:53

❶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和中國渤海灣蓬萊19-3油田發生溢油事故。對比分析引發兩起事故的風險因素和處理

摘要 2010年4月20日夜間,位於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引發大火,大約36小時後沉入墨西哥灣,造成17人重傷、11人死亡。在隨後的80多天里,泄露約400萬桶原油,造成巨大生態災難。

❷ 未知「細菌」,對海洋的影響有多大

在海洋的領域,墨西哥海灣可以說在世界上都是比較出名的,在以前墨西哥海灣都有非常好的海洋環境。就因為上次墨西哥的地震,不少的陸地和海洋環境同時遭受到了不一樣的破壞,最後墨西哥海灣北部出現了一塊致命的海洋生物死亡區,這個地方出現了嚴重的缺氧,科學分析可能是因為有未知生物的出現。

在03年的時候,聯合國科學佳發布一個報告,世界各地的季節性死區自1960年代以來每十年翻了一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的一份報告提到了低氧水平作為主要問題在全世界淺水域和沿海地區。這種細菌殺死海洋生物和生物帶來最後的結果就是危害給人類,墨西哥灣的死區如果不被科學即時控制將會有更多死亡區域的出現,也希望科學早點確定這細菌到底是什麼。

❸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

非常大!
從生態環境來說,溢油對鳥類的危害最大,尤其是潛水攝食的鳥類。這些鳥類接觸到油膜後,羽毛浸吸油類,導致羽毛失去防水、保溫能力,另一方面它們因不能覓食而用嘴整理自己的羽毛,攝取溢油,損傷內臟。最終它們會因飢餓、寒冷、中毒而死亡。海上浮游生物是最容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級生物,一方面它們對油類的毒性特別敏感,另一方面它們與水體連成一體,大量吸收海面浮油,影響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海面上休眠或運動的海洋哺乳動物受溢油污染危害的情況是不同的,如鯨魚、海豚和成年海豹對油非常敏感,它們能及時逃離溢油水域,免受危害。但成年海豹和小海狗棲息海灘時,會被油污染所困,以至於死亡。

溢油對漁業的危害也不少,成魚有非常敏感的器官,它們一旦嗅到油味,會很快游離溢油水域。而幼魚生活在近岸淺水水域,容易受到溢油污染。養魚場網箱里的魚因不會逃離,受溢油污染後不能食用。近岸養殖的扇貝、海帶等也是如此。另外,養殖網箱受溢油污染後很難清潔,只有更換才能徹底消除污染,費用十分昂貴。此外,溢油對漁業造成的危害也會引起公共飲食安全危機。

溢油對淺水岸線也會產生影響,淺水水域通常是海洋生物活動最集中的場所,如貝類、幼魚、珊瑚等活動在該區域,也包括海草層。溢油對該類水域的污染異常敏感,造成的危害在社會上反應強烈。溢油對岸線沙灘的污染威脅,直接影響到靠海濱浴場、沙灘發展的旅遊業。

海水中含石油污染物0.01~0.1毫升/升時,捕撈出的魚有油味,其食用價值降低。在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含量為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畸形或有缺陷,只能存活122天。海水中石油污染物含量為0.01毫克/升時,孵出的魚苗畸形率仍高達23%~40%(正常海水中畸形魚的比例僅7%~10%)。裏海由於遭到石油污染,魚類賴以生存的浮游生物數量減少,致使1969年鱘魚的產量比1962年下降了2/3,梭子魚則幾乎滅絕。英國和荷蘭海岸因石油污染,每年有10~30萬只海鳥死亡。美國的馬薩諸塞州附近海面的一次溢油污染,使三天後在這一海域捕到的魚95%是死的。

石油類污染物被水生生物吸收,在食物鏈中不再分解並在某些水生生物(如魚和貝類)中富集,就可能進入人體,石油污染物中長效的致癌物質在人體中聚集會危及健康。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通過海上運輸的原油量急劇增加,油輪遭遇海難受損導致原油泄漏的事故也頻頻發生。同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陸地上的人類活動造成每年大約6萬噸清潔劑、100噸水銀、3800 噸鉛和3600 噸磷酸鹽等化學物質排入地中海。這些污染,已使得海岸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極易遭受外來生物屬種的侵害。近年來,一系列令人不安的報告顯示,傳染病對海洋生物的威脅不斷增加。這些傳染病導致魚類、海洋哺乳動物、珊瑚礁和海水植物的大量死亡。科學家認為,1938 年以來10%以上的海洋生物已經滅絕。多數的海洋生物大批死亡事件都發生在過去20年間。
環境
就在英國石油公司加緊施工進行堵漏的同時,此前泄露出的大量原油,污染范圍繼續擴大。除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亞拉巴馬州等海岸外,美國昨天首次證實,佛羅里達州西北部海岸附近海域,最近不斷有油膜和污油團出現。

佛州政府已派出清理小組,並著手制定進一步應對污染的計劃,力求減少廢油對沿岸生態和旅遊經濟造成的影響。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三次視察了受原油泄漏事件影響嚴重的路易斯安那州。在得知英國石油公司宣布已成功蓋住漏油油井後,奧巴馬表示,雖然最新舉措似乎有效,但講樂觀,仍為時過早。他還嚴厲批評了英國石油公司試圖向股東發放105億美元股息的計劃。

據美國政府估計,今年4月起的原油泄漏,已導致2000至4400萬加侖原油,湧入墨西哥灣海域。

世界油輪泄漏大事故

時間 事故情況
2007年11月 裝載4700噸重油的俄羅斯油輪「伏爾加石油139」號在刻赤海峽遭遇狂風,解體沉沒,3000多噸重油泄漏,致出事海域遭嚴重污染。
2002年11月 賴比瑞亞籍油輪「威望」號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體沉沒,至少6.3萬噸重油泄漏。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計數千公裏海岸受污染,數萬只海鳥死亡。
1999年12月 馬爾他籍油輪「埃里卡」號在法國西北部海域遭遇風暴,斷裂沉沒,泄漏1萬多噸重油,沿海4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
1996年2月 賴比瑞亞油輪「海上女王」號在英國西部威爾士聖安角附近觸礁,14.7萬噸原油泄漏,致死超過2.5萬只水鳥。
1992年12月 希臘油輪「愛琴海」號在西班牙西北部拉科魯尼亞港附近觸礁擱淺,後在狂風巨浪沖擊下斷為兩截,至少6萬多噸原油泄漏,污染加利西亞沿岸200公里區域。
1991年1月 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軍隊撤出科威特前點燃科威特境內油井,多達100萬噸石油泄漏,污染沙烏地阿拉伯西北部沿海500公里區域。
1989年3月 美國埃克森公司「瓦爾德斯」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擱淺,泄漏5萬噸原油。沿海13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當地鮭魚和鯡魚近於滅絕,數十家企業破產或瀕臨倒閉。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故。
1979年6月 墨西哥灣一處油井生爆炸,100萬噸石油流入墨西哥灣,產生大面積浮油。
1978年3月 賴比瑞亞油輪「阿莫科·加的斯」號在法國西部布列塔尼附近海域沉沒,23萬噸原油泄漏,沿海400公里區域受到污染。
1967年3月 賴比瑞亞油輪「托雷峽谷」號在英國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沉沒,12萬噸原油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國海岸。

❹ 墨西哥灣的海況情況介紹 詳細點

墨西哥灣的東南部有像河一樣的海流流過,是北大西洋灣流的主要來源;也是使海洋的水流經海灣的主要洋流。加勒比海的水經由猶加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海峽的海底形成一個在水面下1.6公里(1哩)的海底山脊(兩個海盆之間的水下脊),這股水流然後沿順時針方向經由佛羅里達海峽流出。被稱作環流(loop currents)的曲流水體從主流中脫離出來,也按順時針方向流動,流至灣的東北部。這些環流有著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墨西哥灣西部的海流模式則輪廓不太分明。那裡的海流都相對較弱,其強度隨季節和地點之不同而變化。灣內大陸棚上和沿海的海水在流向和速度上有著極端的變化,此處海流的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不但受制於主要的環流模式,而且受盛行風向變化的影響。
流入墨西哥灣各河流的陸地流域總面積約為海灣面積的兩倍。灣內各處海水的鹽度差別很大。灣內廣闊水域的鹽度與北大西洋類似,約為36。不過,沿岸海水的鹽度比率,在一年內各個時期變化極大,尤其是在密西西比河口廣大的三角洲附近。每當密西西比河的流量最大之時,遠至離岸30∼50公里(20∼30哩)的范圍內,其鹽度低達14∼20。
2月海面溫度由北部的18℃(64℉)到猶加敦岸外的24℃(76℉)不等。在夏季,海面溫度曾被測到32℃(90℉)左右,但通常有著和2月幾乎一樣的差異。猶加敦海峽北部附近的水底溫度約為6℃(43℉)。等溫層(恆溫的海水表層)的厚度,隨季節和當地環境以及地點之不同,由1∼150公尺(3∼500呎)不等。潮差很小,在大多數地方小於2呎;一般說來,只產生全日潮——即每個潮汐日(24小時又50分)為一個高潮期和一個低潮期。
墨西哥灣地區的氣候有熱帶和亞熱帶之不同。特別應該一提的是幾乎每年都侵襲這一地區且常常是災難性的颶風(熱帶氣旋)。颶風季從6月1日開始,一直延續到11月30日。在此期間,氣象條件和海洋環境都有助於在墨西哥灣的任何地方生成颶風。破壞性特別巨大的颶風有1900年侵襲德克薩斯州加爾維斯敦(Galveston)的颶風和2005年侵襲紐奧良及其附近的颶風。在颶風季的那段時間內,北大西洋生成的颶風也可能穿過墨西哥灣,並且往往在此得到加強。

❺ 墨西哥海灣石油泄漏,那些海域的海鳥和水生物美國是怎麼處理的

被污染就活不下去了。美國政府只能派專門的組織去沙灘邊上清理屍體,另一方面就是加快阻止原油泄漏,清理海面污染

❻ 墨西哥灣赤潮爆發的原因

墨西哥灣流是該處海灣赤潮形成的決定性因素。當墨西哥灣流與當地的大陸架發生地球物理作用時,會帶來新的變化。這種變化導致海洋底層的營養物質上翻,一直湧向大陸架附近海域,進而加快浮游植物的生長,擴大赤潮發生的范圍,增加赤潮發生的頻率。在墨西哥灣,春季和初夏海洋環流所帶來的營養物質,為秋季赤潮的發生提供了物質基礎。

❼ 墨西哥灣是否由巨大隕星撞擊而成(太湖和墨西哥灣外形均程圓形)

墨西哥灣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灣,以佛羅里達半島-古巴-尤卡坦半島一線與外海分割,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面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處4023米.有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由北岸注入。北為美國,南、西為墨西哥,東經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經尤卡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洋流的起點。

墨西哥灣的成因:
1由於伸向海洋的岩海岸帶性軟硬程度不同,軟弱岩層不斷遭受侵蝕室而向陸地凹進,逐漸形成了海灣。
2海面上升時海水進入陸地,岸線變曲折,凹進的部分即成海灣。
雙重原因造成的。

呈圓形不代表就是隕石造成,除非是標準度相當高的圓形。
墨西哥灣和太湖(雖然二者實在沒什麼可比性)也不是圓形的,您可以在地圖上仔細看看

樓上的,額很無語...你當這是打乒乓球呢- -

現在專家說的一切都是猜測,而且至今我也沒有搜到也沒有聽我哪個導師提起過關於隕石撞擊出墨西哥灣這一說法。

恐龍滅絕專家不也說過是外星人入侵么,百慕大三角專家也還說是水下有外星人基地,這不是我在胡扯,都是專業期刊還有新聞上報道過的哪哪國著名科學家經過多少年取證得出的,可是上面那兩條你信么?
所以在這些論證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前,地理方面的真理還是保持在盡可能多的人認可的當前客觀存在中。

假定如一樓所說,在太湖彈跳一下最終落入墨西哥灣,那麼以太湖的大小和墨西哥灣大小的比例推斷出落入地球的第一擊角度非常非常的小,具體我算不出來,我數學不好,但是如果是一樓所說的3°,那麼按照隕石的運行速度和最終形成墨西哥灣的龐大體積,這顆隕石根本就不會有二次接觸地面的條件,而是徑直又飛回太空,如同籃球和乒乓球擦了一下邊。

再者,按照切入角度3°的條件,那麼太湖應該如貝加爾湖一般又細長又深,不可能如現在一般呈橢圓形。

駁斥了一樓的說法我們來看直接墜入墨西哥灣的可能,那麼現在我們看下墨西哥灣海底的構成:墨西哥灣由幾個生態與地質區組成,其中主要為海岸地帶、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平原。海岸地帶有潮沼、沙灘、紅樹。墨西哥灣海底構造平坦,起伏均勻,其東南側「美國佛羅里達州」主要由碳酸鹽類物質構成,其他大陸棚則由泥沙、沙粒和粘土構成……

從海底構造和物質來看是典型的軟弱岩侵蝕形成的,因此從現有的一切條件和因素看,隕石撞擊形成說還是站不住腳的。

至於太湖是不是隕石形成的,我這里的相關資料很少,我對國內的地理不甚了解,不會妄加回答,不過哪天我回家時會去看看那裡的岩石構成的(我家就是無錫的)。

不用回家看了,我剛問了我們導師,太湖是非常典型的沖擊平原湖泊,是河流淤積形成的,這個成因從建國開始就已經定論的,如果推翻早就推翻了。
比較典型的隕石形成地區,你可以參照俄羅斯西伯利亞通古斯地區的地形地貌來加以分析。

好累,寫了這么多。。。。

❽ 墨西哥灣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如圖6-1所示,墨西哥灣是大西洋深入北美大陸東南部的海灣。絕大部分為美國和墨西哥領土所環抱,海岸線長達4828千米。古巴島居灣口中部,其北側的佛羅里達海峽(最窄處寬僅80千米)與西側的尤卡坦海峽(最窄處寬約216千米)分別溝通大西洋與加勒比海。西南部有坎佩切灣深切凹入。整個墨西哥灣東西長1609千米,南北寬1287千米,略呈橢圓形,面積154.3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512米,最深點錫格斯比海溝為5203米。海水容積233.2萬立方千米。中生代陸地沉陷而成,部分海岸仍在下沉中。大陸架寬廣,在佛羅里達半島以西和尤卡坦半島以北寬達200~280千米,約3/5大陸架屬美國,2/5屬墨西哥。大陸架之外有大陸坡、陡崖和陸基,最後轉入錫格斯比深海平原,但東北部海底在陡崖之下為廣大的古密西西比河沖積丘。

中生代、新生代沉積深厚,鹽丘廣布,特別集中在北部西段沿海一帶,其中很多含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主要藏在古近—新近系砂岩和白堊系石灰岩中;有的還有含硫層。沿岸皆為低平的沙質海岸,多沼澤和由沙洲、沙嘴、珊瑚礁阻蓄或封閉成的湖。北岸和西北岸分別有密西西比河和格蘭德河(北布拉沃河)等注入。墨西哥灣由幾個生態與地質區組成,其中主要為海岸地帶、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平原。海岸地帶有沙灘、紅樹林地區,以及許多海灣、三角灣和 湖。大陸棚在墨西哥灣邊緣的周圍形成一系列幾乎連續不斷的階地;寬度由最寬的320千米以上到最窄的約40千米不等。佛羅里達西海岸和猶加敦半島外面的大陸棚為主要由碳酸鹽類物質構成的一個廣闊區域。大陸棚的其餘部分則為砂礫、泥沙和黏土的沉積物。在大陸棚和向下延伸直到深海平原的大陸坡上,在不同的深度埋藏著許多鹽丘;而在經濟上十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與這些鹽丘有關。構成海灣底部的深海平原的中部為一大三角形地區,其面對佛羅里達和猶加敦半島的邊緣是陡峭的斷層,而北部和西部則是較為平緩的斜坡。該海盆異常平坦,其傾斜度每2440米只有約0.3米。從海盆的底部升起許多錫格斯比海丘,其中有些高達400米,這些海丘是埋藏著鹽丘的地表顯示方式。

圖6-1墨西哥灣地理位置圖

❾ 墨西哥灣的地理概況

簡介 墨西哥灣衛星地圖大西洋伸入北美大陸東南部的一個海灣。部分為陸地環繞。透過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島之間的佛羅里達海峽與大西洋相連,並經由尤卡坦半島和古巴之間的尤卡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通。這兩個海峽均寬約160公里(100哩)。墨西哥灣呈半圓形,東西長約1609千米,南北寬約1287千米,面積154.3萬平方千米,是僅次於孟加拉灣的世界第二大海灣。平均深度1512米,最大水深5203米。海灣的東部與北部是美國,西岸與南岸是墨西哥,東南方的海上是古巴。墨西哥灣經過佛羅里達海峽進入大西洋;經過尤卡旦海峽與加勒比海相連接。 海灣地貌海灣沿岸曲折多灣,岸邊多沼澤、淺灘和紅樹林。海底有大陸架、大陸坡和深海平原。北岸有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流入,把大量泥沙帶進海灣,形成了巨大的河口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外還有水下沖積扇。沿海多沙質海岸,有沙嘴、沙洲、沙堤,沙堤與海岸間還形成一系列潟湖和小灣。在尤卡旦海峽,有一條海檻,位於海面下約1600米深,作為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的分界。 氣候概況墨西哥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高溫多雨,降水量多。灣內暖水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成為墨西哥暖流的重要源地。墨西哥灣的潮汐,是每天一漲一落的全日潮;潮差一般很小,只有在台風季節,潮水受台風的驅趕,引起海水陡升,成為風暴潮,水位有時高達5米,會對沿岸窪地造成威脅,特別是灣北岸的風暴潮較多。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和美國的佛羅里達半島環抱海灣灣口,古巴島伸居灣口中部,把灣口分為佛羅里達海峽和尤卡坦海峽,成為墨西哥灣連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水道,在航運貿易、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海灣大陸架較寬,除西側較窄外,一般都在200~280千米。北部和西北部大陸架上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業已開采。海灣表層水溫較高,比同緯度大西洋的水溫高2~3℃,海水鹽度為36~36.9。加勒比海暖流穿過尤卡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中形成順時針洋流,從佛羅里達海峽流出進入大西洋,成為灣流的起始段。墨西哥灣沿岸有休斯敦、新奧爾良、坦帕、坦皮科、哈瓦那等重要港口。 編輯本段地質墨西哥灣由幾個生態與地質區組成,其中主要為海岸地帶、大陸棚、大陸坡和深海平原。海岸地帶有潮沼、沙灘、紅樹 墨西哥灣地形圖林地區,以及許多海灣、三角灣和潟湖。大陸棚在墨西哥灣邊緣的周圍形成一系列幾乎連續不斷的階地;寬度由最寬的320公里(200里)以上到最窄的約40公里(25里)不等。佛羅里達西海岸和猶加敦半島外面的大陸棚為主要由碳酸鹽類物質構成的一個廣闊區域。大陸棚的其餘部分則為砂礫、泥沙和黏土的沈積物。在大陸棚和向下延伸直到深海平原的大陸坡上,在不同的深度埋藏著許多鹽丘;而在經濟上十分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與這些鹽丘有關。構成海灣底部的深海平原的中部為一大三角形地區,其面對佛羅里達和猶加敦半島的邊緣是陡峭的斷層,而北部和西部則是較為平緩的斜坡。該海盆異常平坦,其傾斜度每2,440公尺(8,000尺)只有約0.3公尺(1尺)。墨西哥灣最深處位於墨西哥海盆(錫格斯比海溝〔Sigsbee Deep〕),在海平面以下5,203公尺(17,070遲)。從海盆的底部升起許多錫格斯比海丘,其中有些高達400公尺(1,300尺),這些海丘是埋藏著鹽丘的地表顯示方式。 編輯本段水文墨西哥灣的東南部有像河一樣的海流流過,是北大西洋灣流的主要來源;也是使海洋的水流經海灣的主要洋流。加勒比海的水經由猶加敦海峽流入墨西哥灣,海峽的海底形成一個在水面下1.6公里(1哩)的海底山脊(兩個海盆之間的水下脊),這股水流然後沿順時針方向經由佛羅里達海峽流出。被稱作環流(loop kulrents)的曲流水體從主流中脫離出來,也按順時針方向流動,流至灣的東北部。這些環流有著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墨西哥灣西部的海流模式則輪廓不太分明。那裡的海流都相對較弱,其強度隨季節和地點之不同而變化。灣內大陸棚上和沿海的海水在流向和速度上有著極端的變化,此處海流的季節性變化和年度變化不但受制於主要的環流模式,而且受盛行風向變化的影響。 墨西哥灣精準衛星地圖流入墨西哥灣各河流的陸地流域總面積約為海灣面積的兩倍。灣內各處海水的鹽度差別很大。灣內廣闊水域的鹽度與北大西洋類似,約為36。不過,沿岸海水的鹽度比率,在一年內各個時期變化極大,尤其是在密西西比河口廣大的三角洲附近。每當密西西比河的流量最大之時,遠至離岸30~50公里(20~30哩)的范圍內,其鹽度低達14~20。 海灣表層水溫較高,夏季最熱月為29℃,冬季最冷月為20~24℃,比同緯度大西洋的水溫高2~3℃,這是海灣地處熱帶和副熱帶、深居內陸以及赤道暖流流入的結果。2月海面溫度由北部的18℃(64℉)到猶加敦岸外的24℃(76℉)不等。在夏季,海面溫度曾被測到32℃(90℉)左右,但通常有著和2月幾乎一樣的差異。猶加敦海峽北部附近的水底溫度約為6℃(43℉)。等溫層(恆溫的海水表層)的厚度,隨季節和當地環境以及地點之不同,由1~150公尺(3~500呎)不等。潮差很小,在大多數地方小於2呎;一般說來,只產生全日潮──即每個潮汐日(24小時又50分)為一個高潮期和一個低潮期。

❿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採用哪些生物修復的方法來治理污染

要解決,而且一勞永逸的辦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在漏點旁邊再打一口油井,此井以後不知道會不會被美國政府批准繼續開采,所以只是一口從技術意義上的減壓井!

原理參考重中物理的U形管壓強實驗。之所以用98噸的控油罩和稍小的大禮帽堵漏都不可行,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漏點的噴出的石油壓力太大,無法強壓。

遺憾的是,打一口井耗時太長,最少也得3個月。因為那裡水深1600米左右,有技術和能力打一口井就不錯了,要趕工期,也不可能再快!

現在清除漏油點的方法是虹吸管,就是像一個吸管一樣,插進漏點,再泵吸到油輪上。這是一個笨辦法,只能減少大約三分之一的漏油量,不能杜絕漏油。

至於清除已經泄漏的石油的方法,有用化學試劑的,能溶解石油城更小的微粒,有利於迅速地自然降解或者被微生物消化,但是該種化學試劑自身有害,被美國衛生部門叫停。

美國大兵還直接燒過油,搞得黑煙滾滾,後來環保NGO反對,此法也作罷。

美國人真可愛,聽說一個物理方法:1斤毛發能吸附油水8升,大家踴躍捐獻毛發。理發店的生意好了,夏天來了,有的牧場直接把一個夏天的羊毛都剪光了,呵呵。

抱歉,之前搞錯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0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