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哪個國家曾經受西班牙統治
㈠ 19世紀前期南美由誰統治
19世紀前期,西班牙在南美居統治地位。
15世紀末至16世紀中葉,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傳播基督
教的名義下用武力佔領了今天被稱為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地
區。稍後,法國、英國和荷蘭也在拉丁美洲佔領了幾個小小
的地盤. 西班牙人的統治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葉。
19世紀初,拉丁美洲爆發了大規模的獨立戰爭。海地
於1804年第一個掙脫了殖民主義的鎖鏈。絕大部分拉美國
家在1824年之前結束了獨立戰爭,而古巴直到1898年才獲
得對干西班牙殖民主義者的形式上的獨立。委內瑞拉的愛國
者西蒙·玻利瓦爾(1783一1830)和阿根廷的聖·馬T (1778
-1850)是拉美獨立革命運動中為大陸的解放作出了卓越
貢獻的傑出領導人。獨立後的拉丁美洲形成了18個國家,
絕大多數採用資產階級共和政體。今天拉丁美洲有33個獨
立國家,至今還有13個殖民地未取得獨立
㈡ 以前南美洲除巴西是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嗎
原西班牙的殖民地有:阿根廷、玻利維亞、巴拉圭,烏拉圭,智利等除了巴西的南美洲國家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包括古巴,波多黎各也是
葡萄牙有:巴西
法國的主要殖民地在非洲大陸,在美洲主要的是法屬蓋亞那
㈢ 1538年之後,,西班牙殖民者繼續向南美大陸擴張征服了哪些國家
1538年8月,西班牙完全征服了印加帝國後,皮薩羅才將塔華爾帕處死。之後,西班牙殖民者繼續向南美大陸擴張。1534年征服了厄瓜多。1538年征服了哥倫比亞,並侵入巴西境內,1541年征服了智利。此後,又征服了委內端拉、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等地。至16世紀中葉,除巴西外,整個中美洲大都處於西班牙的統治之下。
㈣ 烏拉圭原是西班牙殖民地,為何德國和義大利人那麼多
文/寂寞的紅酒
烏拉圭,地處南美東南部,拉普拉塔河河口處,與阿根廷隔河相望,是南美洲最肥沃的土地之一。歷史上,烏拉圭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長期受西班牙統治,但讓人奇怪的是烏拉圭國內有數量眾多的德國人和義大利人,義大利和德國後裔甚至比西班牙人都多。這在西屬殖民地是不多見的,這也是為什麼二戰後很多德國人逃往烏拉圭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為何烏拉圭會有那麼多德國和義大利後裔?
第一,烏拉圭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好,和歐洲非常相似。肥沃的潘帕斯草原,濕潤宜人的氣候,秀麗的風景,讓烏拉圭成為歐洲移民在南美的首選之地。由於義大利、德國與和西班牙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西班牙是16世紀中期從統治半個歐洲的哈布斯堡家族分裂出去的),而當時的德國和義大利還是一盤散沙,經濟條件都很差,所以很多義大利人和德國人漂洋過海就去了烏拉圭。他們很快喜歡上了烏拉圭這個地方,就在當地定居下來。
第二,由於烏拉圭自然條件好,適合農業和生活,因此西班牙將烏拉圭作為定居之地。烏拉圭沒有智利、秘魯那樣的金銀礦,也沒有加勒比海地區的種植園,但有肥沃的土地,西班牙人在當地主要推行種植和放牧,進行經濟生產活動。因此他們不需要印第安人,也不需要黑人,他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移民。而高素質移民需要從歐洲引入,但西班牙的競爭對手法國人和英國人是不受歡迎的,西班牙殖民政府更樂於接受能幹、踏實的德國人和很少給自己惹麻煩的義大利人。事實上,當時義大利南部還屬於西班牙,所以當地義大利和德國後裔多就不奇怪了。
第三,烏拉圭獨立後,一直和德國、義大利走的比較近。一戰後很多德國和義大利人漂洋過海前往烏拉圭,烏拉圭也日益和軸心國靠近。1939年,德國軍艦「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被堵在了烏拉圭港口,烏拉圭拒不交船,但最終在英國武力威嚇下,烏拉圭頂不住壓力,德國軍艦無奈自沉。德國和烏拉圭的蜜月因此結束。二戰結束後,仍然有很多德國人逃往烏拉圭。二戰後,美國曾在烏拉圭海岸發現被遺棄的德國潛艇。
㈤ 早期殖民擴張中 最早佔領南美洲東部的國家是哪一個
早期殖民擴張中,最早佔領南美洲東部的國家是西班牙。
16世紀中,西班牙的殖民擴張方向主要是在美洲;佔領了除巴西以外的中美洲、南美洲,亞洲的菲律賓;西班牙殖民擴張的特點是佔領全境,直接掠奪財富。並且還在當地建立農業大庄園,以供應歐洲市場。西班牙除了掠奪金銀和進行奴隸貿易外,還發展大種植園,生產單一農作物,這成為16世紀西班牙的三大財源。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並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西班牙征服者摧毀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擁有宣稱。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主宰歐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文化黃金年代。
㈥ 新航線開辟以來在南美洲地區除哪國外都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
16世紀初,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葡萄牙侵佔了巴西,西班牙統治了除巴西以外的南美廣大地區。16世紀末,英國、法國和荷蘭殖民者經過激烈爭奪,分割了蓋亞那地區和近海一些島嶼。
㈦ 南美曾被哪國殖民
南美是拉丁語系國家
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直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到達巴西後就宣布這片大陸是葡萄牙王國的領地。16世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到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後,巴西實際上成了葡國的帝國中心。滑鐵盧戰役後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西任攝政王。應為在美國獨立的影響下。和與葡萄牙王室關系惡化。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攝政王宣布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8年5月廢除奴隸制度。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1891年2月24日通過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1960年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如果說南美是哪些國家的殖民地的話
那就有很多了
不過大多都是西班牙的地盤
後來的法國英國荷蘭美國都有入侵過南美
㈧ 西班牙殖民地有哪些
西班牙殖民地有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即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
從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開始的三個世紀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陸和加勒比海地區就不斷地進行著征服和殖民,先後佔領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島嶼即西印度群島、墨西哥、南美大部、中美洲地區、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達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內陸。在19世紀初期,西屬美洲陸續爆發了獨立運動,西班牙因此丟失了在美洲大陸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的失利,更使其丟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並最終結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統治。
(8)南美哪個國家曾經受西班牙統治擴展閱讀:
從1492年哥倫布踏上新大陸開始,西班牙就陸續在加勒比海和美洲沿岸設立據點並向內陸推進。當西班牙人發現落後的新大陸文明根本無力抵抗歐洲人後,軍事征服就一直伴隨著探險活動。1519年西班牙人建立了哈瓦那並控制了加勒比海最大的島嶼古巴島,同年登陸墨西哥並建立韋拉克魯斯,此後西班牙殖民者科爾蒂斯帶兵深入內陸並於1521年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
在1519年,西班牙人在巴拿馬地峽南岸建立巴拿馬城,並開始侵入了南美太平洋沿岸地區。1533年印加帝國被皮薩羅征服,兩年後西班牙人在秘魯建立利馬城並以此作為逐步控制南美其他地區的基地。1534至1535年,西班牙北上探索了北美西岸地區並將之命名為加利福尼亞並開始逐步深入北美內陸。
在西班牙統治的幾個世紀里,西屬美洲的原住民不斷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驅趕和屠殺。同時,西班牙人從歐洲帶來的病菌又多次引起瘟疫,使得原住民的人口大為減少。後來西班牙人為了開發新大陸的資源,如貴金屬、蔗糖、棉花、煙草、咖啡、可可、染料等,又不得不從非洲引進大量的黑人奴隸來從事種植和開采,從而促成了興盛一時的奴隸貿易。
與英國殖民地不同,西班牙並不發展殖民地的加工業而只把其作為原料產地加以掠奪,所有西屬美洲的特產和資源都會通過船隻運回本土。這也造成了後來從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出來的國家都是較落後的農業國,這和獨立自英國的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㈨ 玻利瓦爾拉丁美洲在歷史上有著怎樣的歷史地位
西蒙.玻利瓦爾是18世紀的一個偉大的英雄人物,他促成了許多南美國家脫離西班牙的統治,他是將西班牙統治者逐出南美的解放者。
7月24日是西蒙·玻利瓦爾(Simón Bolívar)誕辰日——也是委內瑞拉的國家節日。西蒙·玻利瓦爾是一位鮮有人可望其項背的建國功臣,對南美洲六個國家——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巴拿馬——擺脫西班牙統治獲得自由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冠以「解放者」(El Libertador)的稱號。
(哥倫比亞貨幣上的玻利瓦爾)
玻利瓦爾的一生是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殖民、爭取獨立的歷史縮影,他的思想貫穿著新大陸的現代化歷程,給新大陸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都留下了不可磨滅印記;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要想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歷史及現狀,仍離不開對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的研究。
㈩ 阿根廷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為何如今義大利人卻佔主導
如今的阿根廷雖說已經成為了南美洲的第三大經濟體,但國家並不算很富裕,它仍舊屬於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國家,而這裡面的緣由則要歸咎於此地文明開化相對比較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義大利作為一個戰敗國被戰勝國各種制裁,義大利國內的老百姓生活愈發的困苦,失業率是前所未有的高漲;而與此同時,海洋運輸也已經發展到了另外一個階段,加上有了前人的引導和影響,義大利人移民到阿根廷似乎變得越來越簡單,後續者來到這里之後,也算是可以“投奔老鄉”,生存的困難度也就降低了很多。
這個時候義大利在阿根廷的人口數已經超過了1600萬,佔到了阿根廷總人口的50%。而隨著民族的不斷的融合,義大利人以及義大利人的後裔在阿根廷已經越來越佔主導地位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甚至還超過了西班牙移民。
雖說西班牙是阿根廷的宗主國,阿根廷受其影響頗為深遠,但對於國家來說,人口才是最為關鍵的,人口對於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經濟的發展可以說是起決定性作用。
——西班牙本來人口就不多,也沒出現義大利這樣的社會問題,而且西班牙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非常之多,因此阿根廷也並非是西班牙人移民的一個重要選項,所以西班牙願意來到阿根廷的人並不是很多。相反,西班牙人民更渴望去一個距離老家更近、而且讓它更具備成就感的殖民地,比如說中亞以及非洲的一些落後國家;加上在後來的阿根廷獨立戰爭中,有一些西班牙人為了避難反而向外逃走,所以就造成了西班牙人的比重不斷下降。
在一進一出,此消彼長的情況之下,義大利也就取代了西班牙,成為了阿根廷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就連阿根廷大詩人自己都曾自嘲道:“阿根廷人就是操著西班牙語的義大利人。”
足以見得義大利人對阿根廷的影響有多大。
而也是得益於以上的歷史因素,現在的阿根廷和義大利之間也仍舊是雙邊友好國家,關系相當的親密。如今的義大利人依舊會選擇移民阿根廷,但由於義大利的國內情況不似當年,所以義大利的移民性質也與之前不一樣。
如今的義大利人把阿根廷當作一個“工作但不養老”的地方,在年輕工作的時候到阿根廷去發展,而到年邁需要養老的時候再回到義大利,畢竟歐洲的養老福利更好一點。
但其實如此的一個情況,也給義大利造成了一定的社會養老負擔,所以有些歐洲國家也就是說義大利就是一個現實版的國家養老院。
——在平安無災之年大家還相安無事,若是真是遇到了什麼問題,很容易造成義大利整體系統的崩潰,就比如說這次疫情大爆發之後,義大利幾乎面對了一個失控的狀態,尤其是醫療資源出現了極大的緊缺,正是因為義大利老齡化人口偏重所導致的。
當然,這是一些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