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西班牙的196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西班牙的196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02 05:08:50

㈠ 世界上的未解之謎

一、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

1912年4月12日是個悲慘的日子——這一天,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駛往北美洲的處女航行中不幸沉沒。這次沉船事件致使1 523人葬身魚腹,是人類航海史上最大的災難,震驚世界。這么多年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人們探索的焦點。
1985年,人們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發現了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殘骸。緊接著,探索者們利用各種先進技術,甚至潛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企圖揭示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然而,潛入水中的人只能看到泰坦尼克號的外觀,卻無法探查由於冰山撞擊造成的「創傷」,因為輪船的裂縫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掩埋起來了。這個狀況一直到1996年才得以改變。該年8月,一支由幾個國家潛水專家、造船專家及海洋學家組成的國際考察隊深入實地進行了探測。不探則已,一探驚人。一個全新的說法打破了著名電影《泰坦尼克號》廣為人們所接受的劇情。在這部電影里,這艘近275米的豪華客輪,被迎面漂來的冰山撞開了約92米長的裂縫後,船艙進水,很快沉沒在紐芬蘭附近海域。然而這次探測的結果表明,泰坦尼克號並不是被迎面漂來的大冰山撞開一個大裂口而沉沒的。他們的聲波探測儀找到了船的「傷口」。「傷口」並不是92米那麼長,而是有6處小「傷口」,總的損壞面積僅有3.7米—4米。研究人員為了增強這種說法的可信度,利用那些數據在計算機上模擬了災難發生的過程,結論是肯定的:當時進水的6個艙室並不是平均進水的,有的進水量大,有的進水量小,這說明撞開的洞口有大有小。其實,在當時該船的設計師愛德華·威爾丁已經提出了這個情況,可是這個非常重要的證言被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因為當時的人們很難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艘如此精良的巨輪只撞了6個小洞就沉沒了!
該船的「受傷」與船體鋼板也有很大關系。1992年,俄羅斯科學家約瑟夫麥克尼斯博士在文章中寫道:「敲擊聲很脆的船體鋼板,或許使人感到它可以在撞擊下被分解成一塊塊,——實際上是從船的側面被打開的口子。」美國科學家對船體鋼板的研究結果也證實了上面的看法,當時的鋼板有許多降低鋼板硬度的硫磺夾雜物,這是船體鋼板非常脆的原因。因此,專家們普遍認為,冰山撞擊可能並不是致命原因;冰山撞擊來得太突然,加上輪船的速度稍快,再加上鋼板較脆,是這一悲劇發生的真正原因。
一切聽上去都是那麼有理有據,然而和所有未明真相的事件一樣,泰坦尼克號之謎也遠遠未曾結束。2004年,一個聳人聽聞的言論跳到全世界公眾的面前,吸引了所有關心和不關心泰坦尼克號事件的人們的注意力:英國的羅賓·加迪諾和安德魯·牛頓在接受英國電視台采訪時,披露了泰坦尼克號沉船陰謀論——泰坦尼克號沉沒事件中遇難的1 523名乘客和船員並不是死於天災,而是人禍!他們稱,在泰坦尼克號開始它的處女航的6個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號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在離開南安普頓出海試航時,船舷被嚴重撞毀,勉強回航並停靠到了貝爾法斯特港。不幸的是,保險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責任方是奧林匹克號為由拒絕賠償,而奧林匹克號的修理費用異常昂貴,當時的白星輪船公司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境。更糟糕的是,如果6個月後泰坦尼克號不能按時起航,那麼白星輪船公司將面臨破產。於是白星輪船公司決定把已經損壞的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並安排了那場海難來騙取一筆巨額的保險金。原先白星輪船公司安排了一艘加利福尼亞號停靠在大西洋的冰山出沒區,准備在事故發生時及時救上泰坦尼克號上的所有人。導致災難成為事實的最關鍵處是,加利福尼亞號竟然搞錯了泰坦尼克號的位置和求救信號,沒有及時趕到沉船地點進行搶救。加迪諾、牛頓和其他陰謀論者都認為白星輪船公司的主人——美國超級富翁JP.摩根是這起保險詐騙陰謀的幕後策劃者。
言之鑿鑿,石破天驚。但是許多英國人對陰謀論嗤之以鼻,其中包括「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的專家。「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發言人斯蒂夫·里格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毫不懷疑,躺在北大西洋海底的船隻正是泰坦尼克號。」
但是,「船隻保險詐騙陰謀」論者指出一件件異常情況來證實他們的說法。第一,泰坦尼克號曾經突然改變航線,可能是為了與加利福尼亞號進行會合;第二,遭遇冰山後,有人看見大副默多克跑到高高的船橋上去,可能是為了尋找加利福尼亞號的蹤跡;第三,後來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船員船艙里竟然沒有一個雙筒望遠鏡,這意味著監望員很難及時發現冰山;第四,白星輪船公司的總裁JP.摩根本來也計劃乘坐泰坦尼克號,但在起航前兩天,他以身體不適為由取消了旅行,可是輪船沉沒後兩天,有人發現他正和法國情婦幽會,與他一起取消行程的有55人,這些取消行程的人應該都是知曉內幕者;第五,在臨時把奧林匹克號偽裝成泰坦尼克號的過程中存在偷工減料,有人發現沉船上的一些救生艇像篩子一樣漏水;第六,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點,從泰坦尼克號遺骸處打撈上來的3 600多件物品中,竟然沒有一樣東西上面刻著泰坦尼克的標記;第七,當時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加利福尼亞號除了工作人員和 3 000件羊毛衫和毯子外,沒有搭載一名乘客的事實讓人不解。
二、尼斯湖水怪之謎

尼斯湖水怪,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謎之一。
尼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293米。該湖終年不凍,兩岸陡峭,樹林茂密。湖北端有河流與北海相通。
關於水怪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公元565年,愛爾蘭傳教士聖哥倫伯和他的僕人在湖中游泳,水怪突然向僕人襲來,多虧教士及時相救,僕人才游回岸上,保住性命,自此以後,十多個世紀里,有關水怪出現的消息多達一萬多宗。但當時的們對此並不想念,認為不過是古代的傳說或無稽之談。
直到1934年4月,倫敦醫生威爾遜途經尼斯湖,正好發現水怪在湖中游動。威爾遜連忙用相機拍下了水怪的照片,照片雖不十分清晰,但還是明確的顯出了水怪的特徵:長長的脖子和扁小的頭部,看上去完全不像任何一種的水生動物,而很像早七千多萬年前滅絕的巨大爬行動物棗蛇頸龍。
蛇頸龍,是生活在一億多年前到七千多萬年前的一種巨大的水生爬行動物,也是恐龍的遠親。它有一個細長的脖子、橢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嘴裡長著利齒,以魚類為食,是中生代海上的霸王。如果尼斯湖水怪真是蛇的話,那它無疑是極為珍貴的殘存下來的史前動物,這一發現也將在動物學上佔有重要地位。
因此這張照片刊出後,很快就引起了舉世轟動,伴隨著二十世紀的「恐龍熱」,人們開始把水怪與蛇頸龍可能仍然生存著聯系起來,對此給予極大關注。1960年4月二3日,英國航空工程師丁斯德在尼斯湖拍了五十多英尺的影片,影片雖較粗糙,但放映時仍可明顯地個黑色長頸的巨形生物游過尼斯湖。有些原來對此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看了影片後改變了看法。皇家空軍聯合空中偵察情報中心分析了丁斯德的影片,結論是「那東西大概是生物。」
進入七十年代,科學家們開始藉助先進的儀器設備,大舉搜索水怪。1972年8月,美國波士頓應用一些利用水下攝影機和聲納儀,在尼斯湖中拍下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幅顯示有一個兩米長的菱形鰭狀肢,附在附加一巨大的生物體上。同時,聲納儀也尋得了巨大物體在湖中移動的情況。
1975年6月,該院再派考察隊到尼斯湖,拍下了更多的照片。其中有兩幅特別令人感興趣:一幅顯示有一個長著長脖子的巨大身軀,還可以顯示該物體的兩個粗短的鰭狀肢。從照片上估計,該生物長6.5米,其中頭額長2.7米,確實像一隻蛇頸龍。 另一幅照片拍到了水怪的頭部,經過電腦放大,可以看到水怪頭上短短的觸角和張大的嘴。誚用結論是「尼斯湖中確有一種大型的未知水生動物。」
1972年和1975年的發現曾轟動一時,使人感到揭開水怪之謎或者說捕獲活的蛇頸龍已迫在眉睫了。此後英、美聯合組織了大型考察隊,派24艘考察船排成一字長蛇陣,在尼斯湖上拉網式地駛過,企圖將水怪一舉捕獲。但遺憾的是,除了又錄下一些聲納資料之外,一無所獲。
由於追捕水怪的失敗,持否定的觀點又流行起來。一位退休的電子工程師在英國《新科學家》雜志上撰文稱:尼斯湖水怪並不是動物,而是古代的松樹。他說,一萬多年前,尼斯湖附近長著許多松樹。冰期結束時「湖水上漲,許多松樹沉入湖底。由於水的壓力,使樹干內的樹脂排到表面,而由此產生的氣體排不出來。於是這些松樹有時就會浮上水面,但在水面上釋放出一些氣體後又會沉入水底。這在遠處的人看來,就像是水怪的頭頸和身體。」
但這種觀點無法使那些聲稱親眼目睹了水怪的人們信服。而且在七十年代後期,又有人幾次拍下了水怪的照片。
那麼,為什麼人們至今還不能捕獲水怪呢?
這要從尼斯特殊的地質構造談起。原來尼斯湖水中含有大量泥炭,這使湖水非常混 濁,水中能見底不足三、四尺。而且湖底地形復雜,到處是曲折如迷宮般的深谷溝壑。即使是體形巨大的水生動物也很容易靜靜地其間,避過電子儀器的偵察。湖中魚類繁多,水怪不必外出覓食,而該湖又與海相通,水怪出入方便,因此,想要捕獲水怪,談何容易。
但只要沒有真正找到水怪,這個謎就沒有揭開。直到現在,人們對於水怪是否存在的不休,誰也不能妄下結論。對此,英國作家齊斯特說道:「許多嫌疑犯的犯罪證據,比尼斯湖水怪存在的證據還少,也就絞死了。」這倒不失為古今對水怪之謎的一個幽默而又巧妙的評價。
三、肯尼迪之死謎團
自1865年林肯總統被人暗殺以來,美國總統不斷遭人暗算,他們頭上的權力光環幾乎成了一些「狂人」眼中的靶標。然而,肯尼迪槍擊案的背景卻顯得格外撲朔迷離。美國公眾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竟在聯邦特工的眼皮底下,當著攝影記者的面被人一槍「滅口」,而開槍殺人的傑克·魯比不久之後又神秘死去。
圍繞這一案件,美國輿論提出了各種假設。有人認為,這是一起美國中情局和軍界中「鷹派」共同策劃的政變陰謀;另一些人認為暗殺行動是「黑手黨」所為。更有甚者,還有人將肯尼迪的死與瑪麗蓮·夢露的自殺攪到了一起。為了查明案件真相,美國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這一案件的始末。但是,調查委員會經過數年調查卻最後認定,槍擊肯尼迪是奧斯瓦爾德的個人行為,沒有任何更深的政治背景。
結論一經公布,輿論嘩然。一些民間機構發誓一定要把案件查個水落石出,但時至今日這一案件仍然是「公說婆也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當事人已經先後去世,而剩下的也已近垂暮之年,看來他們要把謎底帶入墳墓。
達拉斯街頭的槍聲,也許將成為美國政治史上一個永遠的謎。
事件經過:1963年11月22日上午,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夫婦抵達得克薩斯州府達拉斯市,並同乘一輛敞篷轎車前往市區。興致頗高的肯尼迪夫婦(坐後排)向路邊的歡迎人群微笑致意。對於死神的降臨,他們渾然不知。
中午1點30分,總統車隊在經過市中心一處路口時槍擊發生,總統保鏢還沒來得及作出反應,肯尼迪就已經一頭歪在了夫人身上,而州長康納利也身負重傷。
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消息公布後,約翰遜立刻護送肯尼迪靈柩返回華盛頓。下午3點38分,約翰遜在回航華盛頓的「空軍一號」總統專機上宣誓接任美國總統,驚魂未定的肯尼迪夫人站在他身旁。
11月23日清晨,肯尼迪遺體從貝塞斯達海軍醫院移送白宮。11月25日,美國政府為肯尼迪舉行葬禮。
肯尼迪遇刺後數小時,達拉斯警方在一家電影院里抓獲了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11月24日,達拉斯夜總會老闆傑克·魯比在奧斯瓦爾德轉監過程中,當著數十名聯邦特工和警察的面,拔槍打死了奧斯瓦爾德,而魯比本人最後也死於監獄之中。

㈡ 英國曾經占據直布羅陀,後來西班牙是怎麼反擊的

直布羅陀: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最南端,扼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它是歐洲最後一塊殖民地,1704年被英國佔領,1713年英西兩國烏得勒支條約使其佔有合法化。

西班牙解決方案以「先共治,再移交」為思路,卻始終得不到直布羅陀人的認可。在英國決定脫歐後,雖然95%的直布羅陀人希望留在歐盟,但面對西班牙的壓力,直布羅陀人表示,寧願脫離歐盟也不願意並入西班牙。

不屑西班牙,一是經歷00多年,直布羅陀人文化傳統更接近英國;二是英國版圖內高度自治,經濟富裕且「無法無天」,重歸西班牙,自由不復。

㈢ 關於西班牙法西斯獨裁者佛朗哥的問題

1、佛朗哥知道自己的地位不牢固,西班牙國力不強,不適合與德國、義大利、日本一起發動法西斯侵略戰爭;
2、主要是他沒有對外侵略,而且他極其反共,樂於接受馬歇爾計劃,被英美引為對抗蘇聯的盟友;
3、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
4、佛朗哥除了實行暴政以外,還採取一些較靈活的安撫措施。他往往在血腥鎮壓了民眾反獨裁運動之後,也作一些讓步。佛朗哥實行的這種軟硬兼施的法西斯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1975年。同時,也應看到佛朗哥晚年制定了現在的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為繼承人,從而恢復了波旁王朝的世系,一定程度上籠絡了人心。在當時,民主化運動尚未展開,獨裁領導人還很多安居其位,比如台灣的蔣經國、韓國的朴正熙、菲律賓的馬科斯、緬甸的奈溫、印尼的蘇哈托。

㈣ 一七六三年發生了何事,讓世界徹底改變並成為一體

說起1763年,好多史學家認為從那一年開始之後,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開始稱為一體了。這個說法可以說和我們學習的歷史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學習的歷史是從新航路開辟之後世界開始稱為一個整體了。1763年,這個年份對於我們來說沒什麼不一樣,我們甚至不知道那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能夠有這么大的影響力。我們看一下為什麼說從1763年開始,整個世界徹底變成一體了。



當時歐洲通過殖民和貿易把整個世界都捲入了自己的殖民體系中。這些是之前殖民者做不到的,之前的歐洲殖民者只是做一些簡單的貿易,而不是把當地卷

㈤ 1963年國外發生了什麼事歷史

1963年為20世紀60年代的第四年,是一個平年。是中國農歷的癸卯年,也就是兔年。它的第一天從星期二開始。本年度中蘇公開論戰、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興起、肯尼迪遇刺等事件震動世界。

1月22日--法國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合作條約」,成立法德軸心,並且提出要建立「從大西洋到烏拉爾的歐洲」。

1月26日--伊朗國王巴列維將所擬的「白色革命」6條原則提交第一屆國民大會通過。

4月7日--南聯邦國民議會通過第三部憲法,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將工人自治擴大為社會自治。

4月12日--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和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領導人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翰領導了大規模群眾示威遊行。

6月16日,蘇聯宇航員瓦蓮金娜·捷列什科娃駕駛「東方」6號飛船升空,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她在太空停留了2天22小時,繞地球飛行48圈。

7月14日--蘇共中央發表《給蘇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由此,中蘇兩黨公開論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屆1600多名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

7月29日——法國拒絕在美蘇提議的「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上簽字,主張獨立地發展自己的核力量。

8月2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25萬黑人和白人同情者參加的爭取就業、爭取自由的「自由進軍」。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堂前發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說。

㈥ 西班牙在佛朗哥統治時簡史

西班牙國家元首(1939~1975),長槍黨首領,法西斯軍人獨裁者。
1892年12月4日生於埃爾費羅爾軍官家庭,1975年11月20日卒於馬德里。1907年入步兵學院學習。1912年赴摩洛哥參加西班牙殖民戰爭。1915年升為少校。1926年晉升為准將。在J.A.普里莫·德里維拉軍事獨裁時期,任薩拉戈薩軍事學院院長。1931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成立後,被取消現役軍人資格。1933年,保守勢力控制共和國,被重用。1934年晉升為少將。1935年任陸軍參謀總長。1936年2月西班牙舉行大選,人民陣線獲得勝利,佛朗哥被調往加那利群島任軍事長官。1936年7月18日駐摩洛哥的聖胡爾霍將軍,領導發動了對西班牙共和國的叛亂。後來聖胡爾霍坐飛機在由葡萄牙到西班牙的途中機毀人亡,佛朗哥利用這一意外的機會,登上叛軍魁首的寶座。在德國A.希特勒和義大利B.A.A.墨索里尼的支持下,鎮壓人民反對法西斯的斗爭。1936年10月1日,任陸、海、空三軍大元帥。經過近3年內戰,1939年3月21日,佛朗哥軍隊佔領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獨裁統治。佛朗哥自任國家元首,取消其他一切政黨,法西斯政黨長槍黨為唯一合法政黨,取消共和時期的代議制度,頒布「關於一切權力歸國家元首」的法令,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大權都由自己一人獨攬,內閣各部部長,所有軍、政要員甚至主教都由他任命,一切法律、法令都由他批准。逮捕、槍殺共產黨以及進步人士、大批西班牙人流亡到歐洲及拉美各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佛朗哥面臨著是否參戰的選擇,這也是對他的統治的嚴峻考驗。在整個大戰期間,佛朗哥一直周旋於兩大集團之間,看風使舵,利用英、美與德、意之間的矛盾,從中撈取好處。英法為了阻止佛朗哥靠近軸心國,不斷地在經濟上援助西班牙,以拉攏西班牙在大戰中保持中立。佛朗哥考慮到西班牙的國力不強,同時也害怕德、意控制自己,在大戰初期,有意地疏遠軸心國。例如,在一次馬德里盛大閱兵典禮上,由於佛朗哥故意把准備要出席的德國元帥戈林的名字排在法國駐西班牙大使貝當的後面,使這位早已將自己的指揮棒、元帥服送到馬德里以施威擺闊的戈林受屈受辱,最後,放棄到馬德里參加觀禮。大戰期間,佛朗哥宣布西班牙為中立國,游離於交戰雙方之外,時而靠近德、意,時而為英、法叫好。當德、意力促西班牙加入軸心國參戰時,佛朗哥謹慎地予以回絕,他委婉地給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寫了一封長信,意思是說如果德國能拿出一個德、意必勝的證據來,西班牙馬上加入德、意集團。

然而,到1940年上半年,由於德國橫掃西歐,連連獲勝,熱衷投機的佛朗哥保持中立的立場開始傾斜,他希望趁機收回被英國人控制兩個多世紀的直布羅陀。6月,佛朗哥突然出兵佔領丹吉爾。當時丹吉爾是由德、意、英、法四國共管的地區。佛朗哥在採取這一軍事行動以前,只通知了德、意,而沒有通知英、法。隨後佛朗哥又提出收回直布羅陀的口號。

1941年6月,希特勒進攻蘇聯,佛朗哥被希特勒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表示完全支持希特勒的行動,並請求德國允許西班牙長槍黨志願軍參加對蘇戰爭,以報答1936~1939年間德國給西班牙兄弟般的援助。此時,佛朗哥仍留有後退的餘地。對外,他只是宣布西班牙由中立國轉變為非交戰國,對德國,他強調「西班牙派志願軍並不等於站在德國一方參戰。實際上,佛朗哥組織了一個由長槍黨員組成的「藍色師團」,穿上德國軍隊的服裝,開赴蘇聯作戰。到1943年,佛朗哥眼看軸心國取勝渺茫,馬上又調整西班牙的外交政策,宣布西班牙由「非交戰國」恢復中立,並下令召回在蘇聯作戰的「藍色師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佛朗哥在國內仍推行其恐怖統治。對長槍黨以外的黨派,尤其是共產黨、社會黨黨員,大肆搜捕、關押,甚至處死,而且還使用閹割刑和絞刑(直到1963年才取消)。佛朗哥的這種恐怖暴虐統治,引起世界范圍的強烈不滿。1946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建議所有聯合國成員國從西班牙召回大使,決定只要西班牙保持現行制度,今後就不接納西班牙為聯合國會員國。面對這種國際孤立的局面,佛朗哥宣布實行閉關自守的孤立的經濟政策,在國內開展仇視猶太人和一切外國人運動,禁止在公共場合懸掛寫有外國字的招牌,鼓勵使用本國產品。1947年,佛朗哥又簽署《國家元首關於國家元首職位繼承法》,宣布西班牙為立憲王國,規定佛朗哥有指定國王繼承人,罷免國王繼承人的權利。

在對外政策方面,由於美蘇開始走向冷戰,佛朗哥又開始利用美蘇矛盾,實行親美政策,表示願意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1953年,佛朗哥與美國簽訂了《美西協定》,根據這個協定,西班牙向美國提供海、陸、空四個軍事基地。從而獲得美國經濟、技術上的援助,打破聯合國對西班牙的制裁。依仗美國的勢力和影響,佛朗哥在外交上有了更寬的活動空間。對英、法兩國,佛朗哥也一直在尋找改善關系的機會,以此來增強同美國交往中討價還價的實力。1963年,美西協定十年有效期已滿,按規定重新討論延期的條款。正值此時,美法關系十分緊張,佛朗哥又利用這一機會,發展與法國的關系,雙方外事活動頻繁,委員互訪,發表聯合公報,簽訂海空軍聯合演習協議等等。這樣做,目的是為美西協定延期談判作準備。在1963年簽署的美西延期協議中幾乎反映了西班牙的所有要求,通過這個協定,西班牙共接受40多億美元的援助。佛朗哥又利用這些美元,購買美國的先進武器,武裝西班牙軍隊。在70年代,西班牙是世界上六個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

佛朗哥把世界上最後一個法西斯獨裁政權維持近40年,除了實行暴政以外,還採取一些較靈活的安撫措施。他往往在血腥鎮壓了民眾反獨裁運動之後,也作一些讓步。譬如,禁止解僱固定工人,建立較發達的社會保險制度,禁止把小佃農從土地上趕走,對政治犯減刑或特赦等等。佛朗哥實行的這種軟硬兼施的法西斯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1975年,是年11月20日,83歲的佛朗哥因冠心病復發而壽終正寢。佛朗哥在彌留之際是痛苦的,他的私人醫生不得不用手指塞進他的喉嚨摳出窒息著他的血塊,他對醫生說:「死也這么費勁」。佛朗哥死後,國內有些人用香檳酒慶祝,大街上空空盪盪,悄然無聲,人們長期的積怨傾瀉在這種空盪和安謐之中。西班牙當代最著名的詩人之一阿爾維蒂說:「西班牙史上最大的劊子手死了,地獄的烈火燒他,也不足解恨」。然而,當時的美國總統福特為他的死感到悲痛,認為佛朗哥經歷了西班牙史上一個有意義的紀元。

㈦ 西班牙內戰發生於哪一年

戰爭的失敗在西班牙國內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引起人們的反思。西班牙社會各階層紛紛要求進行政治改革、發展經濟、強化教育,以重振國家。在此期間,馬克思主義思想傳入西班牙,社會主義黨、共產黨相繼成立,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發展,人民起義此伏彼起。在1931年4月12日市政選舉中,左翼勢力獲勝;14日在巴塞羅那、聖塞巴斯蒂安等地宣布成立共和國;在馬德里,革命委員會宣布成立臨時政府;阿方索十三世自願流亡國外。同年6月28日共和派舉行全國大選,宣布宗教自由,12月通過了新的《憲法》,新政府著手進行農業、教育、區域自治等方面的改革和立法;與此同時,一些右翼政黨(如長槍黨)相繼成立。在1933年11月的大選中,右派政黨獲勝,一些新法律(如農業改革基本法)被廢止,1932年政變軍人被赦免。中央政府與加泰羅尼亞地區政府發生沖突,1934年月10月爆發革命,被軍隊殘酷鎮壓。1936年2月由共和左翼、社會黨、共和聯盟、共產黨等組成的人民陣線在大選中獲勝,阿薩尼亞政府宣布全國大赦,恢復農業改革及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加利西亞等地區的區域自治。1936年5月阿薩尼亞當選共和國總統,卡薩雷斯-吉羅加組閣。然而左右兩派沖突不斷,反對黨領導人卡爾沃-索特羅被暗殺成為內戰的導火線。1936年7月17日梅利亞駐軍叛亂,18日漫延到全國,佛朗哥取得了駐摩洛哥軍隊的領導權,西班牙內戰爆發。

㈧ 為什麼爆發了西班牙內戰

1936年2月西班牙人民陣線政府的成立,引起了西班牙反動勢力的仇恨。在大地主、大資本家、反動僧侶和法西斯勢力的支持下,反動軍隊准備武裝叛亂奪取政權,其中反動軍官組織「西班牙軍事聯盟」和法西斯組織「長槍黨」起著重要作用。德國和義大利法西斯分子擴大了對西班牙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並答應給叛軍以軍事物資援助。叛軍領袖是反動將軍聖胡爾霍和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892—1975)。1936年7月17日,西屬摩洛哥首先發難,參加叛亂的3.5萬官兵中有1.1萬「外籍軍團」、1.4萬摩洛哥僱傭軍。7月18日西班牙各大城市也發生了暴動,武裝力量的80%——12萬官兵和大部分國民警衛軍——站在叛亂分子一邊。7月19日,佛朗哥乘英國飛機從加那利群島(人民陣線政府免去佛朗哥的軍隊參謀總長職務後調任加那利群島司令官)飛抵摩洛哥的得土安直接指揮叛亂。7月20日聖胡爾霍從葡萄牙(聖胡爾霍曾因組織叛亂被判刑,大赦釋放後移居葡萄牙)飛回西班牙途中因飛機失事身死,佛朗哥成為叛亂的魁首。10月1日佛朗哥被宣布為「國家元首」和叛軍「最高統帥」。他向全國發表廣播演說,鼓吹西班牙必須建立強大的極權主義國家,佛朗哥的叛亂挑起了西班牙內戰。

㈨ 西班牙內戰是怎麼回事

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舉行大選,代表人民陣線的政治勢力獲勝,於是組成了聯合政府。議會選舉阿薩尼亞·伊·迪亞斯為共和國總統。人民陣線聯合政府成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不久之後,西班牙軍官佛朗哥便發動了武裝叛亂。10月1日,叛軍在布爾戈斯成立政府,西班牙內戰從此揭開了序幕。

內戰一開始,西班牙人民在南部便積極阻擊法西斯叛亂軍隊的進攻。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看到西班牙叛軍受挫之後,立刻出兵幫助叛軍對抗政府。而與此同時,國際進步力量也在用各種方式支持西班牙聯合政府,由來自54個國家的大約3.5萬名志願軍組成國際縱隊,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此外還有2萬名外國人士在醫療隊和輔助隊服務。

德國在1936年選出一批優秀飛行員,向弗朗哥叛軍運送物資。同時,德意法西斯也在為即將發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准備,若西班牙成立法西斯政權,則可以讓法國腹背受敵,還可以隨時切斷英法等國與非洲,亞洲的聯系。同時還可以在西班牙海岸進行海上封鎖。所以這場內戰對法西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英、法等國繼續奉行一貫的綏靖政策,對西班牙政府進行封鎖。1936年,法國政府竟然厚顏無恥的撕毀協議,宣布對西班牙實行武器禁運。英國政府也對西班牙共和國政府採取敵視態度,美國則一直向叛軍提供石油,繼續發著戰爭財。在當時的困難形勢下,蘇聯政府給西班牙人民以巨大支持,提供大量的武器和彈葯。

不久之後,佛朗哥就向西班牙共和國的首都馬德里發動了4次大規模的進攻。西班牙共產黨參加了馬德里保衛戰的領導工作,同廣大勞動人民共同保衛了馬德里。可是在保住馬德里的同時,共和軍卻在其他戰場節節敗退,戰爭的形勢也發生了逆轉。

1938年,為了本國利益,英法和德意簽訂了《慕尼黑協議》,協議一出,德、意法西斯更加肆無忌憚地支持佛朗哥對西班牙共和國進行進攻。此時,共和國部隊的軍力與佛朗哥的力量懸殊甚大,加上共和國方面混入了叛徒,從內部配合佛朗哥對共和國的進攻,共和軍很快被叛軍擊潰。佛朗哥軍隊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佔領了西班牙大部分土地。3月27日馬德里失守,4月1日,共和國政府被推翻,佛朗哥開始了自己在西班牙的獨裁統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