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墨西哥流感死了多少
A.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09年3月開始,墨西哥、美國等地接連暴發甲型H1lN1流感疫情,截止6月1日,
(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2)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如甲型H1N1流感患者是傳染源.
(3)疫苗是指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製成的生物製品,將它接種於人體後,可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的抵抗力.通過注射疫苗獲得的免疫只是對相應的病原體起作用,這種出生後產生的、只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的免疫是特異性免疫.
(4)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如:盡量減少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的病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用肥皂洗手;加強鍛煉,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
故答案為:(1)甲型H1N1流感病毒;內部的遺傳物質;
(2)傳染源;
(3)特異性免疫;
(4)盡量減少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避免接觸流感樣症狀的病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用肥皂洗手;加強鍛煉,接種甲型H1N1流感疫苗.
B. 墨西哥因感染豬流感致死的人數已經達到68人,全國范圍內的確診病例有1004人
rerw
C. 世界上致死人數最多的傳染病是什麼
病勢兇猛超出想像:
南非老礦工希爾握著吊罐車操縱桿的手突然沒了力氣,吊罐飛向空中,裡面的40名下班礦工,死了24個。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個在等班車的男子一邊向人打聽終點站,一邊倒地死去。南非開普敦一輛電車只行駛了3公里,就有6個人死在車上。
在紐約,4個人打牌到深夜,第二天一早,3人已經病倒了。
倖存者回憶那段經歷,無不心有餘悸:
口罩是必備之物,沒戴口罩就別想上公交車。據說在美國舊金山,一名衛生官員開槍打死了一個不願意戴口罩的男子。
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見面也不打招呼,連看也不敢看一眼,害怕眼神會傳播流感。芝加哥一名工人恐懼到極點,高喊:「讓我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家人!」然後用刀片割開了一家五口的喉嚨。
仗都沒法子打了
流感讓一戰中正在打仗的交戰雙方沒法子繼續打下去。士兵的槍已經成了拐杖,開小差的士兵源源不斷。
英國海軍在5月間大半時間沒法打仗,連英王喬治五世也躺倒了。美軍傳奇將軍麥克阿瑟,也被流感折磨得奄奄一息,只好讓4名傳令兵用擔架抬著他指揮戰斗。當時人們以為是德國在搗鬼,用了生化武器。
但德軍也飽受流感打擊,而且它的盟國紛紛散夥,保加利亞、土耳其和奧匈帝國都退出了戰爭。德國在協約國和流感的夾擊下,只好投降。
因此有人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流感加速了戰爭結束。
1918年流感在中國
中國報界當時稱這次流感為「骨痛病」、「五日瘟」。當年3月起,流感從廣州到東北,從上海到四川,到處流行。哈爾濱40%的人感染;溫州有10%的病人死於流感;撫順患者7000人,煤產量減少75%;台灣感染80萬人,死亡25000人;齊齊哈爾和長春每日各死百人,棺材商來不及製造棺材。
翻閱資料,看到1918年11月6日上海《申報》的一篇報道,題為《救治時疫之布告》。報道全文刊登了當時定海縣知事馮秉乾撰寫的一份布告,是一首通俗的六言詩:
定邑城鄉內外,近來疫症流行。
由於天時亢旱,井河飲料不清,
加以人民習慣,多不講究衛生,
以致釀成疾病,性命危在俄頃。
民生疾苦如此,本縣軫念殊深,
特與醫家考證,厥病是為風瘟。
主治宜銀翹散,有無咳嗽須分。
葯味照方加減,初起服之極靈。
茲將各方列後,布告縣屬人民,
凡有患此病者,不及延請醫生,
趕緊照方買葯,連服自可安寧。
方葯並非貴品,萬勿吝惜錢文,
須知身命要緊,不可迷信求神,
妄食香灰神水,轉致誤害己身。
按照清潔方法,大家認真實行,
既於衛生有益,病患自然除根。
務望通人達士,解說不借口唇,
使彼無知鄉愚,俾得一體遵循。
「風瘟」是中醫對流感的稱呼,「銀翹散」為清代醫家吳鞠通研製,是治療流感的名方,可謂對症下葯。
這次流感可怕在哪裡
可怕在傳播速度快、范圍廣、死亡人數多、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極短。
據說當時全球17億人口中,有7億人發病。最保守估計,死於流感及並發症的有2000萬人,實際可能達4000萬到5000萬人,甚至有人說,死亡人數可能超過1億。
順便提一下:一戰造成的死亡人數是1000萬。
最神秘的是,這次流感與其他流感不同,死者絕大多數是20歲到40歲的青壯年,而不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孩子。
還有一個神秘之處是,它在1919年春發動第三波襲擊後,忽然間消失了。
西班牙流感的得名,是因為當時西班牙報紙首先報道了這種疫病。它還有一個讓人心裡發寒的動人別名:西班牙女士。
一直以來,人們都沒搞清楚,西班牙女士是怎麼來到世上的。因此科學家深深擔憂:如果它再次襲來,人類能抵擋得了嗎?什麼時候,流感會像天花那樣被消滅?
西班牙流感屬於H1N1中的一種病毒種株.H1N1多由豬或飛禽攜帶,又被稱為豬流感(Swine Flu).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已經顯示,曾在1918-1919年導致5000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由鳥類攜帶。在2009年由墨西哥開始爆發的流感也同屬於H1N1.
西班牙流感與禽流感(H5N1)的聯系
美國科學家在《自然》雜志發表的文章說,他們已經找到1918年的豬流感H1N1病毒與2007~2008在亞洲出現的禽流感病毒H5N1的由某幾個共同的基因變異.這說明從基因上來看,禽流感病毒H5N1也有易於傳播的可能性.美國另一個研究小組也在《科學》雜志發表文章,他們已經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們發現的一些基因密碼將有助於對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預報和准備。
D. 2009年墨西哥病毒大爆發
這種病毒主要是在年輕人中流行
青山老師出生於1963年,是流行的范圍可以放心
E. 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國等多國接連暴發甲型H1N1型流感疫情,目前已全球蔓延,死亡人數已超過
(1)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從傳染病的角度來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於病原體.按照傳播途徑的不同,可以將人類傳染病分為四類: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而甲型H1Nl型流感屬於呼吸道傳染病. (2)傳染病能夠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因此,一旦發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者,要求其暫停上課,及時就醫,退燒後7天方能上課.這種做法屬於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學校要求各班每天做到開窗通風,同學做到勤洗手,打噴嚏時要捂住口鼻,這種做法屬於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3)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會刺激人體免疫細胞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抗體能夠協助吞噬細胞來消滅特定的病原體即甲型H1N1流感病毒,這種免疫類型只對特定病原體起作用,對其它病原體無效,因此屬於特異性免疫.注射疫苗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故答案為:(1)病原體;呼吸道傳染病;(2)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3)保護易感人群;特異性 |
F. 2009年3月墨西哥暴發甲型H1N1流感,造成人員死亡.2009年4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其大流行警告級別提高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切斷傳播途徑.
(2)對甲流患者及疑似甲流患者進行隔離或治療,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控制傳染源.
(3)對發生疫情的受威脅區要採取強制注射甲流疫苗,這在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上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故答案為;(1)切斷傳播途徑
(2)控制傳染源
(3)保護易感人群
G. 2009年3月,始發於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迅速在世界許多國家的人群中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已宣布
(1)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各種細菌都是一個細胞構成,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2)傳染病能夠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所以,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源指的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是動物;傳播途徑指的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指的是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因此,對疫區的病人隔離治療是控制傳染源.
(3)遺傳物質即親代與子代之間傳遞遺傳信息的物質.除一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外,其餘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細胞結構的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導致這種病毒變異的結構就是遺傳物質發生了變異,這種變異能遺傳.
(4)人體通過淋巴細胞產生抗體預防傳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後天獲得的,只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叫特異性免疫,因此,用疫苗使人體獲得對甲型流感的免疫力,屬於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細胞(2)C(3)遺傳物質、能(4)特異性
H. 甲型H1N1流感已造成全世界多少人死亡
各國甲型流感疫情統計(截止時間:2009年7月19日11:30) 專題首頁>>國家和地區 確認病例 死亡人數 國家和地區 確認病例 死亡人數 國家和地區 確認病例 死亡人數
亞洲
中國 內地1541例
香港1748例
台灣71例
澳門107例
全國3467例 無 泰國 4517例 24例 菲律賓 2668例 3例
日本 3122例 無 以色列 271例 無 新加坡 1111例 無
韓國 238例 無 印度 63例 無 馬來西亞 80例 無
沙烏地阿拉伯 34例 無 越南 27例 無 科威特 24例 無
巴林 14例 無 黎巴嫩 12例 無 約旦 5例 無
葉門 4例 無 卡達 3例 無 阿曼 3例 無
阿聯酋 2例 無 斯里蘭卡 1例 無 寮國 1例 無
孟加拉國 7例 無 伊朗 1例 無 印度尼西亞 64例 無
柬埔寨 1例 無 汶萊 7例 無 伊拉克 7例 無
敘利亞 1例 無
美洲
墨西哥 11578例 124人 美國 37246例 211人 加拿大 9855例 43人
阿根廷 3056例 137人 智利 9549例 25人 哥倫比亞 185例 7人
瓜地馬拉 153例 1人 哥斯大黎加 149例 1人 多米尼加 94例 1人
巴拿馬 507例 無 巴西 905例 1例 薩爾瓦多 350例 無
尼加拉瓜 326例 無 厄瓜多 144例 無 秘魯 2082例 5人
宏都拉斯 118例 1人 委內瑞拉 234例 無 巴拉圭 43例 無
烏拉圭 36例 11人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8例 無 古巴 15例 無
牙買加 14例 無 玻利維亞 44例 無 蘇利南 11例 無
巴貝多 4例 無 開曼群島 4例 無 巴哈馬 2例 無
波多黎各 1例 無 多米尼克 1例 無 百慕大群島 1例 無
英屬維京群島 1例 無 法屬馬提尼克島 1例 無 荷屬聖馬丁島 1例 無
荷屬庫拉索島 1例 無
歐洲
英國 9700例 14人 西班牙 760例 無 德國 500多例 無
法國 300例 無 荷蘭 91例 無 義大利 224例 無
瑞典 49例 無 希臘 31例 無 瑞士 27例 無
比利時 25例 無 芬蘭 103例 無 丹麥 23例 無
土耳其 20例 無 挪威 20例 無 愛爾蘭 18例 無
羅馬尼亞 18例 無 奧地利 15例 無 波蘭 7例 無
捷克 21例 無 匈牙利 21例 無 葡萄牙 42例 無
愛沙尼亞 5例 無 冰島 4例 無 俄羅斯 3例 無
斯洛伐克 3例 無 保加利亞 5例 無 盧森堡 2例 無
塞普勒斯 5例 無 烏克蘭 1例 無 英屬澤西島 1例 無
英屬馬恩島 1例 無 塞爾維亞 1例 無
大洋洲
澳大利亞 4568例 18人 紐西蘭 961例 無 索羅門群島 1例 無
斐濟 1例 無 薩摩亞 1例 無 法屬波利尼西亞 1例 無
巴布亞紐幾內亞 1例 無 萬那杜 2例 無 帛琉 1例 無
非洲
埃及 74例 無 摩洛哥 17例 無 衣索比亞 2例 無
南非 31例 無 阿爾及利亞 8例 無 突尼西亞 2例 無
烏干達 5例 無 波札那 1例 無 肯亞 21例 無
坦尚尼亞 1例 無 庫克群島 1例 無 蘇丹 2例 無
I. 09年春季,源自墨西哥的甲型HINl流感疫情開始在全球多個國家蔓延.截止北京時間6月16日23時,世界衛生組
(1)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後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空氣進行傳染.所以流感屬於呼吸道傳染病,是依靠空氣和飛沫進行傳播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奧司他韋是針對病毒的特效葯.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療效,所以該病不能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只能針對病毒有效.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①屬於切斷傳播途徑;②屬於控制傳染源;③屬於切斷傳播途徑;④屬於保護易感人群;⑤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3)從上面的兩個圖可以看出:5月11號,只在一個城市有一例流感病毒病例;到了5月20號,大約有8個城市有20例病例;到了6月13號,漫布到17個城市約150例病例.由此可以看出甲型HINl流感的流行趨勢是分布區域不斷擴大,患病人數迅速增加.在甲流的肆虐時期,假如某人的親屬剛從國外歸來,他有可能攜帶了流感病毒,由於流感病毒的潛伏期是1周,所以,為了保護其他人的健康,應在家隔離觀察一周,直到確認沒有攜帶這種病毒才可出去活動.在甲流病毒活動猖獗的時期,為了預防這種傳染病的傳播,應盡量的少出去活動,堅持鍛煉身體,科學應對等.
故答案為:
(1)空氣;甲型H1N1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療效,所以該病不能用抗生素進行治療.(2)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3)分布區域不斷擴大,患病人數迅速增加;在家隔離觀察一周,不亂走動;不恐慌,科學應對
J. 2009年4月份,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感疫情開始在墨西哥發生並迅速蔓延到全球許多國家,經專家研究確定這次流
(1)甲型H1N1流感由於通過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傳播,所以屬於呼吸道傳染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2)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它的結構特點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它只有寄生在寄主細胞里才能表現正常的生命活動. (3)當病原體(如病毒、病菌)進入人體後,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異物)叫做抗原.研製的該病毒的疫苗相當於抗原,能刺激人體產生抵抗H1N1病毒的抗體,從而使人體產生對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 (4)被確診的墨西哥公民為傳染源,對其採取的隔離措施屬於預防傳染病中的控制傳染源. (5)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這句話是針對易感人群來說的,所以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這屬於保護易感人群. (6)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干擾素是一組具有多種功能的活性蛋白質(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種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它們在同種細胞上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影響細胞生長,以及分化、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干擾素對大多數病毒起抑製作用,並不是針對某一特定的病毒,所以屬於非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呼吸道;傳染性和流行性 (2)無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3)抗體(4)控制傳染源(5)保護易感人群 (6)非特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