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什麼沒有點球魔咒
1. C羅打進點球創造了什麼歷史
C羅打進點球創歷史!連續四屆均有進球比肩三位傳奇。
6月16日消息,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小組賽首輪,葡萄牙對戰西班牙,C羅在開場4分鍾就獲得一粒點球,並成功打進。在此前參加的三屆世界盃里,C羅都有進球,而這個進球也讓他與三位傳奇球員並駕齊驅,連續四屆世界盃均有進球,此前三位是烏韋-席勒、貝利和克洛澤。
更讓葡萄牙球迷感到高興的是,在世界盃率先破門的比賽中,葡萄牙從未告負過,13場比賽中取得了12勝1平的成績,唯一一次與對手戰平是2014年對陣美國。同時,C羅成為繼阿德波尤(1998年)、齊達內(2006年)、巴爾加斯(2014年)之後,第四名在世界盃上攻破西班牙球門的西甲球員,而在此前三次,西班牙都輸掉了比賽。對C羅來說,這樣一個進球讓他創造了紀錄、打破了魔咒,而對葡萄牙來說,這樣一個進球讓他們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來源:東方體育
2. 西班牙足球的故事
西班牙國家隊的歷史,是一部痛苦遠多過歡樂的痛史,是一部充滿不幸與屈辱的悲劇。長久以來,西班牙國家隊留給世界球迷的印象十分一致:星光燦爛卻華而不實,球技一流卻命運多舛,深得人心卻名不副實。世界盃上,西班牙隊的最佳成績是1950年的第四名,歐錦賽上,西班牙隊的唯一輝煌,還要追溯到44年前,當時在一代名將蘇亞雷斯率領下,「鬥牛士軍團」力克前蘇聯隊奪得了歐錦賽冠軍。從那以後,西班牙隊每屆大賽都會被列為熱門,但也總會以令人無法置信的方式輸掉比賽,1984年雖然闖入歐錦賽決賽,最後卻輸給了法國。不幸像幽靈一樣糾纏者西班牙隊,「鬥牛士軍團」一直都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現在,他們24年之後終於又一次進入了大賽的決賽,歷史能改變嗎?
奧運會銀牌
和許多國家一樣,西班牙的足球運動也是英國人引進的。1872年前後,居住在安達盧西亞維爾瓦的英國人開始從事這項運動,並很快在西班牙居民中引起了興趣。1889年12月23日,由麥卡伊醫生和一群來自英國的工人發起,在維爾瓦市成立了最初的足球俱樂部,並起了個英式的名字「Huelva Recreation Club」(維爾瓦娛樂俱樂部)。維爾瓦俱樂部至今仍然存在,她也成為了西班牙最古老的俱樂部。據記載,維爾瓦參加的首場比賽是和由一些來自塞維利亞的礦工組建的球隊進行的友誼賽。這場比賽也是西班牙足協承認的在西班牙大陸上最早的正式足球賽事。
後來,英國人又將足球引進西班牙其他地區。於是,在西班牙各地陸續的成立了多傢俱樂部,這其中就有著名的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和巴塞羅那俱樂部。1893年西班牙舉行了首次正式的足球比賽。1900年前後,大部分的足球俱樂部成立自己的小協會,即現今西班牙足協的各地區協會。1909年10月4日,在皇馬的倡議下,多傢俱樂部的代表在西班牙首都成立了西班牙皇家足球協會,並於1913年加入國際足聯。
西班牙國家隊在1920年奧運會足球比賽中力奪銀牌,這大大地推動了西班牙足球運動的普及,各地足球俱樂部希望能創辦一種新的比賽,以便有更多的比賽機會,在增加財政收入還能應對日益發展的足球局面。經多方面的反復磋商,1928年,西班牙的聯賽終於誕生了。
世界盃老四
1930年,烏拉圭舉辦了首屆世界盃,但是這個南美國家對於歐洲各國來說顯得實在有些遙遠,所以西班牙隊最終放棄了參賽的機會。4年之後,西班牙終於彌補了缺席世界盃的遺憾。1934年的世界盃在義大利舉行,西班牙第一循環3比1擊敗當時的小字輩巴西,但進入第二輪1比1與義大利握手言和,重賽西班牙0比1輸給東道主,後者後來奪冠。
1950年巴西世界盃,西班牙被分在第二小組,小組賽3比1勝美國,2比0勝智利,1比0勝英格蘭,全勝出線的他們雖然在第二輪2比2戰平烏拉圭,卻接下來卻被志在問鼎的東道主以6比1羞辱,三四名決賽又1比3負於瑞典,盡管如此,第四名已是西班牙隊在世界盃上獲得的最佳戰績,此後的半個多世紀,這一成績一直都未被超越。
世界盃老四
1960年,第一屆歐錦賽決賽階段的比賽在法國進行,西班牙雖然在1/8決賽中兩回合7比2戰勝波蘭,但1/4決賽,西班牙隊的對手是前蘇聯,由於弗朗哥拒絕讓前蘇聯隊入境,結果是西班牙出局,前蘇聯隊自動晉級半決賽。西班牙人第一次參加歐錦賽就草草收場。
1964年,比利亞隆加終於在家門口捧起了1964年歐錦賽的冠軍獎杯,這也是迄今為止西班牙隊獲得的唯一獎杯。1/8決賽,西班牙隊主場被北愛爾蘭1比1逼平,足協被迫召集最好的球員前往客場,在貝爾法斯特他們1比0小勝對手,從而進入八強。
在1/4決賽中,西班牙兩回合總比分7比1輕松擊敗愛爾蘭晉級。在半決賽中,西班牙又以2比1擊敗了實力不俗的匈牙利隊。在最後的決賽中,西班牙隊2比1驚險地戰勝了前蘇聯隊,成為歐錦賽歷史上首支奪取冠軍的東道主球隊。在79115名觀眾面前,馬賽里諾在終場前6分鍾的進球讓他成為了西班牙的民族英雄。直到20年後,西班牙才再度進入歐錦賽的決賽。
最黑暗七年
1968年到1975年,是西班牙足球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期,曾給球隊帶來輝煌的比利亞隆加離任,球隊失去靈魂,在這一階段,西班牙隊缺席了所有大賽的決賽圈比賽。1968年歐錦賽,西班牙因為主客場都輸給英格蘭,而未能獲得前往義大利參加決賽圈比賽的資格。1970年世界盃,西班牙缺席。1972年歐錦賽,無緣前往決賽圈。1974年世界盃,西班牙依然被擋在世界盃決賽圈之外。
上世紀70年代後期,西班牙足球逐漸開始好轉。1976年歐錦賽,西班牙盡管在預選賽的兩回合比賽中被聯邦德國淘汰,但在這之前,西班牙已戰勝過羅馬尼亞、丹麥和蘇格蘭。1978年,在缺席了兩屆世界盃後,西班牙終於重返這一盛會。不過,西班牙隊的元氣還是未能恢復,他們再次遭遇小組賽無法出線怪圈。
瘋狂24年前
1980年歐錦賽,西班牙進入了決賽圈,他們與比利時、義大利、英格蘭分在一組,結果小組賽1平2負,排名墊底,未能出線。2年之後,西班牙在家門口舉辦了世界盃,球迷對聖塔馬里亞帶領的國家隊寄予厚望,但作為東道主的他們,卻依然還是扶不起的阿斗,小組墊底未能進入淘汰賽。西班牙隊的表現讓球迷非常失望,主教練聖塔馬里亞也很快被解職。
1984年法國歐錦賽,西班牙人迎來一個小高潮。小組賽,西班牙與葡萄牙、聯邦德國和羅馬尼亞分在一組。盡管前兩輪被葡萄牙和羅馬尼亞逼平,但第三輪對陣強大的聯邦德國,西班牙卻憑借馬塞達在第90分鍾的進球1比0戰勝對手,最後西班牙以小組第一出線。半決賽,西班牙點球5比4擊敗丹麥,決賽中,法國和西班牙這兩支歐洲勁旅才第一次在大賽上相遇,當時如日中天的普拉蒂尼任意球首開紀錄,在比賽的最後一分鍾,貝洛內錦上添花,幫助法國隊第一次捧得了德勞內杯,而歐錦賽亞軍也是西班牙在大賽上的第二好成績。
1986年世界盃1/8決賽,西班牙對陣在小組賽中表現瘋狂的丹麥隊,「禿鷲」布特拉格諾連進四球,西班牙也以5比1狂勝對手。1/4決賽對陣比利時,西班牙被對手拖入點球大戰,最後4比5失利,提前回家。
1990年世界盃義大利世界盃上,西班牙小組賽順利突圍,但淘汰賽首輪西班牙就敗給了以紅星隊名將領銜的南斯拉夫,對方中場核心斯托伊科維奇梅開二度,西班牙遭遇正值巔峰的火槍手,實在是命運不濟。
失望在1992年歐錦賽上的預選賽中延續。梅拉帶領的西班牙隊未能獲得前往瑞典的資格,不過,也正是這個梅拉,在1992年奧運會上,帶領西班牙奧運隊獲得足球金牌。
克萊門特時代
克萊門特時代隨後開始了,西班牙足協任命這位巴斯克人出任國家隊主教練,是希望他能帶領國家隊實現突破。1994年世界盃對西班牙來說是個好舞台,西班牙在預選賽中打得順風順水,「預選賽之王」的形象也從此開始樹立。
預選賽對西班牙來說已經不是問題。1996年歐錦賽,西班牙與法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分在一組,與法國和保加利亞都是戰成1比1平,最後一戰2比1勝羅馬尼亞出線。1/4決賽,西班牙與英格蘭點球大戰,耶羅和納達爾罰丟點球,西班牙倒在了1/4魔咒下。
1998年,克萊門特第二次帶隊參加世界盃,隊內也來了勞爾、莫倫特斯這樣的新星,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西班牙人在本屆杯賽上又上演了悲劇性的結果。首戰奈及利亞,盡管耶羅和勞爾兩度令西班牙領先,但蘇比薩雷塔卻將拉瓦爾的傳中擋進自家大門,隨後奧利塞赫用遠射逆轉西班牙。次戰對陣巴拉圭,西班牙無法敲開對方的鐵桶陣,最後一輪命運已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果然,奈及利亞輸給了巴拉圭,而盡管西班牙6比1狂勝保加利亞,但被淘汰的結局已難挽回。
1/4決賽魔咒
克萊門特下課,卡馬喬接手。勞爾、莫倫特斯、貝萊隆開始成熟,西班牙在2000年歐錦賽預選賽中曾9比0狂勝奧地利。決賽圈,雖然首場因門將莫利納的失誤輸給挪威,但接下來西班牙2比1戰勝斯洛維尼亞,最後一戰對陣南斯拉夫,更是上演驚魂一幕:第90分鍾,雙方還是戰成3比3平,但這個比分會讓西班牙被淘汰,補時第4分鍾時,阿方索的進球終於讓西班牙4比3獲勝晉級。但該死的1/4決賽再次害死了西班牙,對陣法國,勞爾終場前罰丟點球,錯失扳平比分的機會,西班牙1比2被對手淘汰。
2002年世界盃,西班牙人再次向命運發起挑戰,小組賽連勝斯洛維尼亞、巴拉圭和南非,但頭號球星勞爾的受傷卻打亂了西班牙人的部署。1/8決賽對陣愛爾蘭,西班牙被對手拖入點球大戰,幸運的是卡西利亞斯幫助球隊晉級。但西班牙隊在1/4決賽中遭遇了裁判的捉弄,兩個明顯的進球被取消,最後西班牙又與韓國進行點球大戰,結果華金罰丟點球,西班牙也在憤怒與疲憊中再次倒在了1/4決賽的魔咒上面。
老帥這四年
2004年歐錦賽後,塞斯下課,阿拉貢內斯上任。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西班牙又是通過附加賽才得以進入。這是阿拉貢內斯第一次帶隊參加大賽,西班牙隊也顯現了經驗不足的一面。小組賽西班牙踢得風生水起,首戰便4比0大勝烏克蘭,次戰又3比1勝突尼西亞,提前出線。最後一戰,西班牙替補陣容出戰,仍1比0勝沙特。1/8決賽,西班牙對陣法國,小組賽中,法國隊的出線過程相當困難,西班牙人也喊出要讓齊達內退役的口號,但遺憾的是,提前回家的卻是西班牙自己。西班牙無法攻破法國的頑強防守,1比3,西班牙再次失意。
2008年歐錦賽預選賽,西班牙隊的開局並不順利,在客場輸給北愛爾蘭後,老帥將國寶級的前鋒勞爾排除在大名單外,皇馬隊長從此再未進入國家隊。結果,從2006年11月至今,西班牙隊再未失利。並最終捧起了2008年歐錦賽的冠軍獎杯!
3. 歐洲杯有哪些魔咒
世界盃季軍無緣歐洲杯
1980年,是歐洲杯歷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年份。從那年開始,歐洲杯決賽圈從淘汰賽制改成了賽會制。自此以後,世界盃季軍球隊就與不幸沾上了邊:無緣之後兩年進行的歐洲杯決賽圈。
世界盃季軍無緣歐洲杯的魔咒始於1982年世界盃季軍波蘭,之後的法國(1986年)、義大利(1990年)、瑞典(1994年)、克羅埃西亞(2000年)以及土耳其(2004年)均無法倖免。
不過,這個魔咒終於在2008年和2012年被終結了。盡管作為歐洲杯史上最成功球隊的德國隊已經12年沒有在這項賽事上贏過球了,但2006年和2010年世界盃季軍的頭銜並沒有讓勒夫的球隊在預選賽中遭遇滑鐵盧,順利拿到了進軍歐洲杯的入場券,也讓世界盃季軍無緣歐洲杯的尷尬歷史徹底被終結了。
然而,2016年的歐洲杯再度出現了世界盃季軍無緣歐洲杯的尷尬局面。2014年世界盃季軍荷蘭隊,無緣2016年歐洲杯。
世界王難成歐洲王
如果說,世界盃季軍無緣歐洲杯是個悲哀,那麼拿到世界盃冠軍的球隊卻無法在兩年後的歐洲杯登頂,則是個天大的遺憾。
歐洲杯創辦於1960年,之後有4個歐洲國家5次捧起了雷米特杯或者大力神杯,但他們之中,只有1998年世界盃冠軍法國隊能夠在兩年後再奪德勞內杯。在勒梅爾帶領法國隊打破魔咒之前,1966年世界盃冠軍英格蘭在半決賽就被南斯拉夫幹掉;在1974年和1990年都拿到世界盃冠軍的前西德隊,在1976年和1992年兩度看到了奪取世界盃和歐洲杯雙冠的曙光,可惜先後被捷克斯洛伐克和丹麥壞了好事;而1982年冠軍義大利甚至沒能從1984年的歐洲杯預選賽中成功突圍。
法國在2000年的破咒方式算得上神奇:維爾托德在決賽進行到第90分鍾時才打進扳平比分的一球,到了加時賽上,特雷澤蓋的神奇一腳讓法國最終2:1擊敗義大利,完成了兩年內連奪世界盃和歐洲杯的偉業。
西班牙在2012年的歐洲杯上再次打破魔咒。2012年,第十四屆歐洲足球錦標賽由波蘭和烏克蘭聯合承辦。決賽在基輔奧林匹克球場打響,衛冕冠軍西班牙4比0完勝義大利,追平德國3次奪冠的紀錄,也成為首支蟬聯歐錦賽的球隊和首支連奪3屆大賽冠軍的球隊。
歐冠歐錦不可兼得
在歐洲足壇,歐洲杯是歐洲各國國家隊的最高級別的比賽,而歐洲冠軍杯則是歐洲各國俱樂部的最高榮譽。要想在一年內包攬這兩大歐洲足壇的頂級榮譽並不是容易的事情,獲得歐洲冠軍杯的球隊所在國的國家隊,在當年的歐洲杯上同樣會鎩羽而歸,無法成為最後的贏家。近半個世紀以來,只有荷蘭唯一一個國家能夠成為王中王。
1988年,荷蘭聯賽霸主埃因霍溫在歐洲冠軍杯決賽中點球擊敗了葡萄牙的本菲卡,捧起了俱樂部歷史上首座冠軍杯;緊接著在西德舉行的歐洲杯,荷蘭隊在「三劍客」的帶領下,最終捧起了德勞內杯,在為荷蘭足球帶來歷史上唯一的國際大賽榮譽的同時,也正式打破了一個國家無法包攬冠軍杯和歐洲杯的魔咒,荷蘭也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在同一年內連捧歐洲杯和歐洲冠軍杯的國家。
贏捷克者必捧杯
在世界盃上,「無冕之王」荷蘭隊經常扮演著冠軍試金石的角色。在歐洲杯,同樣也有這樣一個悲情角色,那就是捷克(包括解體前的捷克斯洛伐克)。
算上解體前的捷克斯洛伐克,捷克人一共6次參加歐洲杯,除了1976年奪冠那一次,其餘5次歐洲之旅都難逃成為最後冠軍墊腳石的厄運。於是,歐洲杯又多了一條定律:贏捷克者必捧德勞內杯。
這個魔咒般的定律,最早發生在1960年。當時前蘇聯在半決賽3:0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在決賽中又以2:1擊敗了南斯拉夫後奪冠;1980年,前西德隊在半決賽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後,最終又在決賽力克比利時捧杯;1996年,德國和捷克在決賽相遇,最終前者逆轉取勝;2000年,最後奪冠的法國隊也曾在小組賽中3:1贏過捷克;2004年,在書寫冠軍神話之前,希臘也曾在半決賽中擊敗了捷克。
2008年的歐洲杯終於打破這一魔咒,捷克隊小組出局,而西班牙隊最終獲得冠軍。
2012年的歐洲杯,捷克隊在1/4決賽被葡萄牙淘汰,西班牙隊再次獲得冠軍。
4. 西班牙超級杯皇馬和馬競 打平 昨晚怎麼沒有點球
西班牙超級杯分為主客兩回合賽制,假如8月23日的比賽,馬競和皇馬打成1比1,則有可能點球大戰。
5. 關於世界盃的問題--魔咒
九大魔咒
世界盃史上最詭異的九大魔咒 當歷史擋在從1930年至今,世界盃走過了76年的歷史,期間留下了不少令人稱奇的規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稱其為「魔咒」,在這里,我們列舉出世界盃歷史上最詭異的一些魔咒,看看它們能對今年的大賽帶來什麼影響。
一、巴西隊的禮物
這是世界盃歷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規律是,只要巴西隊稱雄,下一屆的冠軍就將是主辦大賽的東道主,除非巴西隊自己將禮物收回。1962年,巴西奪冠,4年後英格蘭本土稱雄。1970年巴西三奪金杯,1974年輪到東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在美國奪冠,98年法國在本土一鼓作氣首次捧得大力神杯。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巴西在瑞典奪取了冠軍,4年後他們沒有饋贈出這份禮物,而是自己將它收回。
按照這一規律,2006年的冠軍似乎只有兩個可能,要麼德國在本土稱雄,要麼巴西自己將冠軍保留,「巴西隊的禮物」堪稱世界盃至今最神奇的魔咒。
二、德國16年輪回和29歲核心
雖然球隊實力不濟,但德國人仍然抱有奪杯的希望,一來是本土之利,二來藉助於某種心理暗示。「16年輪回和29歲核心」是德國人的希望所在,1974年,西德奪取了冠軍,隊內核心貝肯鮑爾那一年29歲;時隔16年後的1990年,29歲的馬特烏斯率西德再度捧杯,2006年,29歲的巴拉克成為了新核心,而2006年距離德國上一次捧杯又剛好是16年。
三、冠軍與亞洲隊同組
世界盃近20年來,出現了又一個巧合的現象,歷屆冠軍在小組賽中,都會和一支來自亞洲板塊的球隊同分一組。1986年,馬拉多納統帥的阿根廷以3比1擊敗了韓國,1990年,西德5比1橫掃阿聯酋,1998年,法國在沙特身上取得了4個進球,2002年,巴西也以4球擊敗了中國隊。從結果看,在小組賽中遇到亞洲球隊,有助於強隊尋找狀態和信心。
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過那一年和巴西同組的俄羅斯,70%的領土版圖都在亞洲之內。
四、決賽進球者勝
1990年成為了世界盃歷屆決賽的分水嶺,此前13屆冠亞軍決賽中,參賽兩隊都能獲得進球,但從90年義大利之夏起,決賽中至少會有一隊比分為0,這意味著,在決賽中進球的球隊,都將最後捧起冠軍,這一規律延續了16年。
1990年,西德隊憑借布雷默的點球1比0擊敗阿根廷,1998年,法國3比0擊敗巴西,製造了桑巴軍團世界盃史上最大比分的失利,2002年,羅納爾多獨中兩元,巴西2比0勝德國捧杯。只有1994年,巴西和義大利都維持了0進球,最終通過點球決出勝負。
五、義大利的AC米蘭之咒
自從1990年的義大利之夏以來,還沒有哪支球隊能在淘汰賽階段的90分鍾里擊敗義大利隊,這一現象延續至今已有16年。1990年,義大利在半決賽中點球負於阿根廷,1994年,他們打進了決賽,點球輸給巴西,1998年,義大利又倒在點球點上,不敵東道主法國,2002年,他們則在一場引發裁判爭議風波的比賽中,加時賽階段輸給韓國。
要想在淘汰賽中擊敗義大利,就把他們拖入點球大戰,這似乎成了一條百戰不殆的規律,在世界盃的歷史上,義大利隊逢點球大戰必敗,至今無一例外。而且在最近3次點球大戰失利中,還有這樣一個巧合:義大利隊第一個罰丟點球的都是來自AC米蘭的球員,1990年,多納多尼的半高球被戈耶切亞沒收,1994年,巴雷西將點球射向天空,1998年,第一個射失的輪到了阿爾貝蒂尼……
六、大陸之間的區別
世界盃歷史上另一個為人所熟知的巧合現象是,鮮有球隊能在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之外奪冠,能打破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屆世界盃中,除了1958年(瑞典舉辦,冠軍巴西)和2002年(韓日舉辦,冠軍巴西)外,所有冠軍球隊都來自自己國家所屬的大陸,這已經成了「定律」。
相比之下,歐洲球隊對地利的要求似乎格外的高,出了歐洲,他們便無能為力。南美球隊對地域的依賴性似乎不大,但也僅僅是對於巴西而言,阿根廷的兩次捧杯,都是在美洲大陸完成的。
七、歐洲金球獎
自從1956年歐洲足球先生開始評選以來,一條巧合的現象延續至今,凡是應屆的歐洲金球獎得主,他所在的球隊都無法在接下來的世界盃上奪冠,具體情況如下:1957年西班牙斯蒂法諾(1958年巴西世界盃奪冠)、1961年義大利西沃里(1962年巴西)、1965年葡萄牙尤西比奧(1966年英格蘭)、1969年義大利里維拉(1970年巴西)、1973年荷蘭克魯伊夫(1974年西德)、1977年丹麥西蒙森(1978年阿根廷)、1981年西德魯梅尼格(1982年義大利)、1985年法國普拉蒂尼(19*86年阿根廷)、1989年荷蘭巴斯滕(1990年西德)、1993年義大利巴喬(1994年巴西)、1997年巴西羅納爾多(1998年法國)、2001年英格蘭歐文(2002年巴西)……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58年西班牙及1978年丹麥缺席、1986年普拉蒂尼的法國半決賽輸給最後亞軍西德之外,在世界盃淘汰賽擊敗歐洲足球先生所在隊的國家,都能奪得最後的冠軍。比如1966年尤西比奧的葡萄牙半決賽敗給英格蘭,1970年的義大利決賽輸給巴西,1974年荷蘭決賽輸給西德,1982年西德決賽輸給義大利,1990年1/8決賽荷蘭輸給西德,1998年決賽巴西輸給法國以及2002年1/4決賽英格蘭輸給巴西。2005年,羅納爾迪尼奧獲得了歐洲足球先生,這條魔咒似乎悄然瞄準了巴西。
八、聯合會杯和美洲杯
只要奪取了世界盃前的那屆聯合會杯或者美洲杯,那麼就別想奪取冠軍,這條定律的命中率至今為百分之百。1992年聯合會杯前身的法赫德國王杯,冠軍是阿根廷,結果他們在94年第二階段首輪就被淘汰、1997年聯合會杯冠軍巴西、2001年冠軍法國都沒能逃出這一魔咒的陰影。
美洲杯與世界盃不可兼得,這條規律自1930年至今無人能破。最早的例子是1929年,阿根廷奪得美洲杯,第二年首屆世界盃他們在決賽中輸給了烏拉圭,最近的例子則是2001年,哥倫比亞在本土奪取美洲杯,2002年他們甚至沒有進入決賽圈。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隊從1958年到1970年三奪世界盃,在這12年裡,他們始終與美洲杯絕緣,難道他們也意識到了這條魔咒的可怕威力?2004年,巴西擊敗阿根廷捧起了美洲杯,在06年的德國,他們能擺脫命運的安排嗎?
九、贊助商的影子
在商業化越發發達的今天,世界盃的冠軍爭奪除了實力和運氣以外,隱隱約約似乎還有一些場外因素決定最終的結果。細心的球迷可以留意這樣的一個現象,自從1990年以後的世界盃上,在歐洲舉辦的世界盃總是被「三葉草公司」(註:公司名字均是化名)贊助球衣的球隊奪得,1990年西德依靠點球擊敗阿根廷,決賽中南美人吃到的兩張紅牌和一個點球引發爭議;1998年法國隊3比0擊敗巴西,決賽中羅納爾多的離奇受傷成為一個謎。這兩支歐洲球隊,球衣上都有贊助商「三葉草」的印記。
而在歐洲以外地區舉辦的世界盃,「三葉草公司」的掌控力看起來有所下降,這也許和歐洲是他們主營的地盤有關。在1994年和2002年世界盃上,巴西兩次奪冠,他們當時分別穿的是「四角公司」的球衣和「勾牌公司」的球衣。不要小看「三葉草公司」在歐洲的力量,96年歐錦賽冠軍德國,2000年歐洲冠軍法國和2004年冠軍希臘都是他們贊助的。這次世界盃又在「三葉草公司」的總部德國進行,按照這一顧慮,看來最終的冠軍很難離開德國,法國,阿根廷,西班牙這幾支球衣上印有三葉草的球隊。
魔咒剋星:巴西!
說了這么多魔咒,你也許注意到了一個隱藏在其間的另類規律,能夠打破這些魔咒、凌駕於它們之上的只有一支球隊:巴西。1962年,他們收回了禮物(見規律一);1994年,沒有和政治版圖意義上的亞洲球隊同組照樣奪冠(見規律三);同樣是1994年,決賽進球者勝的規律,又被巴西破除(沒有進球仍奪冠);至於大陸之間的鴻溝(見規律六),早在1958年就被巴西人填平,2002年他們又做到了一次。當然,如果將貝利的「烏鴉嘴」也算在內,似乎也只有巴西人對其具有免疫力。
另外,如果巴西隊能在今年的世界盃上奪冠,他們將打破「德國16年輪回」、「歐洲金球獎」、「聯合會杯和美洲杯」以及「贊助商的影子」等所有魔咒,世界盃的重重「魔影」將在巴西人腳下全部破滅。
其實說到底,紀錄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被打破,規律也總有「脫軌」的那一天,所謂魔咒只不過是些巧合的現象,真正的王者之王能夠藐視這一切,現在人們關注的是,巴西人能在今年夏天做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