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西班牙 » 法國到西班牙朝聖路叫什麼

法國到西班牙朝聖路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6 16:53:16

① 岡斯特拉的聖地亞哥之路的簡介

中文名稱: 岡斯特拉的聖地亞哥之路
英文名稱: The Route of Santiago de Compostela
國家: 西班牙
所屬洲: 歐洲
編號: 551-020
類別:文化遺產
入選時間:1993
1987年,歐洲議會宣布將岡斯特拉的聖地亞哥之路列為第一批歐洲文化之路。該遺址穿越法國和西班牙邊境,從古至今一直是朝聖者們通往岡斯特拉的聖地亞哥的必經之路。沿路共有約1,800座建築,無論是宗教建築還是世俗建築,都有重大的歷史意義。這條路對於中世紀時期促進伊比利亞半島和歐洲其它地區的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見證了基督教信仰在全歐洲的社會各階層人士心中的重要地位。
交通:
費用:
所屬地區: 西班牙
199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7屆會議報告

② 三大朝聖之路是哪三個

位於西班牙北部加利西亞地區的朝聖之路,和前往羅馬的ViaFrancigena以及耶路撒冷的朝聖之路,並列為天主教最重要的三大朝聖線路。

這條已存在上千年的道路,以9世紀時發現聖雅克遺體的聖地亞哥為重點,據說這位遭到謀殺的聖人,在被人以船隻從耶路撒冷運送回西班牙北部的途中,船被暴風沉擊,當他再度浮出海面時,身上覆蓋著保護他的扇貝,因此扇貝成了聖雅克的象徵,同時也成為朝聖之路上的路標。

③ 保羅·科埃略

保羅·科埃略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里約熱內盧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便立志成為像若熱·亞馬多一樣成功的職業作家。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曾擔任過編劇、劇場導演和記者,為巴西最著名的搖滾樂歌星創作過《減生於一萬年之前》 等六十餘首歌詞。後沉迷於研究煉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為媒皮士 周遊世界,與一些秘密團體和東方宗教社會有過接觸。一九八二年自行出版了《地獄檔案》一書,但未曾引起任何反響。一九八五年又出版《吸血鬼研究實踐手冊》一書,但後又收回,理由是他本人認為該書「質量低劣」。一九七七年,在周遊世界時他參加了一個名叫拉姆的天主教組織,一九八六年,按該組織的要求, 保羅·科埃略沿中世紀三條朝聖路線之一,歷時三個月,徒步行走近六百公里的 路程,從法國南部穿越比利牛斯山脈,抵達西班牙加利西亞地區孔波斯泰爾的聖地亞哥朝聖。他以這次朝聖之旅為素材,於翌年出版《朝聖卜書》,講述了他在此 次行程中的種種體驗以及所受到的種種啟示,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這部紀實性作品獲得極大成功,至一九九九年已印行一百十七版次。一年之後,憑借《一千零一夜》中一個故事的啟發,保羅·科埃略創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煉金術士》)。這部譯成中文只有十萬字的作品初期銷售情 況並不理想,出版商和作家本人都沒有料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後來竟 使洛陽紙貴,名列巴西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六年之久。截止到一九九九年,該書在巴西已印行至一百五十二版次,印數超過兩百萬冊,成為巴西有史以來銷售量最 多的一本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僅風靡巴西,使作家在國內聲譽鵲起,而且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五大洲出版,並在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阿根廷、 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墨西哥、西班牙。葡萄牙等十八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迄今為止,該書在國外已售出九百五十萬冊,稱得上是一本世界暢銷書。做羊少年奇幻之旅》講述的是人生尋夢的歷程: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兩次做了同一個夢,夢見他能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寶。他跨海來到非洲,穿越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最後他終於看到了金字塔,並悟出了珍寶的藏身之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部追求夢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 事,啟示人們實現夢想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勇氣、智慧、執著和經受墾欏U獠扛揮星苛蟻笳魃�實淖髕吩謔瀾綹韉厥艿絞⒃蓿�蘭壑�嘸負醮鐧轎摶?復加的程度。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 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科埃略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贊譽「保 羅·科埃略深諳文學煉金術之奧妙」。一九九七年,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由英文轉譯的書名為傾金術士一書,但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否是因為東西方 文化的差異所造成,不得而知。
此後,保羅·科埃略又陸續出版了《籠頭》(1990)、《主神的使女們》 (1992)《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1994)、《第五座山》(1996)、《光明鬥士手冊》(1997)和《韋羅妮卡決定去死》(1999)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風靡一時,使保羅·科埃略成為當今巴西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作品現已 被譯成三十九種語言,在七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至一九九八年七月,共售出兩千一百餘萬冊,僅僅數年之間,他便步入世界暢銷書作家的行列,成為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獨》一書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擁有讀者最 多的拉丁美洲作家。由於其在文學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保羅·科埃略不止一次獲得法國、義大利、美國、澳大利亞、南斯拉夫、愛爾蘭等國家頒發的文學獎,一九九六年被法國政府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一九九八年被巴西政府授予里約布蘭科騎士勛章。

④ 朝聖之路的介紹

《朝聖之路》是柯琳娜·塞羅 Coline Serreau導演的一部喜劇片,由讓-皮埃爾·達魯山,瑪麗·布奈爾等主演。講述了母親死後,兩兄弟和妹妹為繼承母親的遺產,必須步行朝聖到西班牙的聖城聖地亞哥——德康波斯特拉在。但他們彼此相互厭惡,一點也不喜歡走這漫漫長路,由此引發出一系列故事。

⑤ 法國西班牙兩國邊界線之間著名的夾縫是什麼

那瓦拉王國-在法國和西班牙夾縫中間的王國
潘普洛納是古那瓦拉王國的首都所在地.這個在法國和西班牙的夾縫中的王國, 從其第一位的伊尼戈國王(阿里斯塔-伊尼戈王朝)在約824年–851年 建立潘普洛納王國(即那瓦拉王國的前身)開始,一直到1841 年那瓦拉降格成為一個西班牙的行省,徹底成為了西班牙的一部分.在此期間,那瓦拉王國段段續續存在了一千年.

圖示在公元790年到公元1300年其間的西班牙政治區域的變遷.其中深褐色的部位是古那瓦拉的國土區域. 綠色是由阿拉伯莫爾人佔領地域的變化。

桑喬三世(桑喬大帝, 公元1000 年到1035年在位)的王徽

那瓦拉王國在其第四位國王桑喬三世(桑喬大帝, 公元1000 年到1035年在位)時, 國力達到了頂峰.桑喬三世利用靈活多樣的外交和軍事手段,包括對外聯姻和軍事行動, 不注重光復莫爾人占據的國土而是設法奪取其他基督教國家的領地. 在其最強大時,那瓦拉王國幾乎包容了除莫爾人佔領地區之外的其餘整個西班牙北部的地區. 與此同時,桑喬三世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具有現代化司法雛形的政治制度和宗教改革, 國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那瓦拉王國的國徽

在此期間, 那瓦拉這個繁榮昌盛和安定的王國施行了當時世界上少見的城邦自治制度(ferous體系),即在君主的保障下每個城鎮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由當地教會和知名人士組成的議會來決定當地的相關事宜.

桑喬三世在1035年去世,他在遺囑中把他建立起來的帝國分歸了他的四個兒子.其中他的第四個兒子-加西亞.桑切斯得到了原來相當於那瓦拉王國國土.而後是歷史上一段混亂的時期.那瓦拉王國不得已地在當時的阿拉貢和卡斯提爾王國的夾縫中搖擺.連那瓦拉王國的王位也經常是由阿拉貢或卡斯提爾的國王兼任.在1234年,到了桑喬七世,他傳位給了法國的著名的行吟詩人,香檳伯爵特奧巴爾多.而後,幾代那瓦拉王國的王位均由法國血統的貴族擔當.國力也大不如前.

後來, 在那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嫁給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後,她把那瓦拉帶到了法國, 腓力四世也就自然而然的兼成為了那瓦拉王國的國王.後來連續幾位那瓦拉王國國王都由法國國王兼任的.

⑥ 法國巴黎離西班牙巴塞羅那 遠嗎。

法國巴黎離西班牙巴塞羅那還是比較遠的,距離大概在800多公里左右。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法國的首都,歐洲第七大城市之一。世界四大城市之一,法國巴黎同樣也是時尚之都。巴黎又是世界公認的文化之都,大量的科學機構、研究院、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劇院、音樂廳分布於全市的各個角落。

巴黎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兩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千米,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Île de la Cité和聖路易)。

大巴黎都會區,即法蘭西島,包括分布在巴黎城牆周圍、由同巴黎連成一片的市區組成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和塞納-聖但尼省。小巴黎則是巴黎市區。小巴黎面積約為105.4平方千米,大巴黎都會區面積約為12000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黎

⑦ 法國與西班牙的分界線是那個山脈

法國與西班牙的分界線是比利牛斯山脈 。

比利牛斯山脈是歐洲西南部最大山脈。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界山,安道爾公國位於其間。西起大西洋比斯開灣畔,東止地中海岸,長約435公里。一般寬80~140公里,東端寬僅10公里,中部最寬達160公里。海拔大多2000米以上。按其自然特徵,可分為3段:西比利牛斯山,從大西洋岸至松波特山口,大部分由石灰岩構成,平均海拔不到 1800米,降水豐沛,河流侵蝕切割,形成山口,成為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通道;中比利牛斯山,從松波特山口往東至加龍河上遊河谷,群峰競立,山勢最高,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有5座,主要由結晶岩組成,最高點阿內托峰海拔3 404米;東比利牛斯山,從加龍河上游至地中海岸,也稱地中海比利牛斯山,由結晶岩組成的塊狀山地,有海拔較高的山間盆地。離地中海岸約48公里處有海拔僅300米的山口,為南北交通要道。

從靠近東端的卡利峰(Carlit Peak,高2,921公尺〔9,584尺〕)到奧里(Orhy)峰和阿尼(Anie)峰,有一串高近2,987公尺(9,800尺)的山嶽崛起;僅有遠靠西面的少數幾個地方,可由1,980公尺(6,500尺)以下的山口通過此山脈。山脈較低的東段和西北段,都有河流將地面切割成許多小的盆地。山脈的兩翼都連著廣闊的窪地--北有亞奎丹(Aquitaine)和朗格多克(Languedoc),南有厄波羅(Ebro),兩翼窪地接納來自山脈的大河(法國的加倫河和西班牙的厄波羅河主要支流)的流水。

⑧ 西班牙和法國之間橫跨著一條什麼山脈

西班牙和法國之間橫跨的是比利牛斯山脈。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界山。

比利牛斯山,位於歐洲西南部,山脈東起於地中海,西止於大西洋,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亞半島,也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山中有小國安道爾。

在比利牛斯山中有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這國家公園成立於1967年,沿著法國和西班牙國界延伸1百多公里。此地景緻壯觀,包括了大量蝴蝶飛翔的草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峰頂。海拔的高度和氣候的變化頗大,因而區內擁有多樣化的動植物。

(8)法國到西班牙朝聖路叫什麼擴展閱讀:

比利牛斯大地構造

地理學中,將比利牛斯山脈由西到東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西比利牛斯山、中央比利牛斯山以及東比利牛斯山。

西比利牛斯山從臨近比斯開灣的巴斯克山脈向東,海拔逐漸升高。而中部比利牛斯山脈則從Somport一直向東延伸至西班牙阿泰羅尼亞境內的阿蘭山谷。Somport源於拉丁語系,是一個位於法國和西班牙邊界的山口。

中部比利牛斯山也包含了該山脈中海拔最高的幾座山峰:包括第一高峰阿內托峰(Aneto海拔3,404米);第二高峰波塞次峰(Pico Posets 海拔3375米);以及第三高峰佩爾迪多峰(Monte Perdido 海拔3355米)。東部比利牛斯山地區海拔整體較為平緩,一直延伸到最東段的阿爾貝拉山脈,海拔急劇下降。

⑨ 急急急急急急

銀河不是銀河系,而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投影在天上時,地球上所能看到的亮帶。可參考「銀河系」詞條以區別二者。

[編輯本段]
【銀河簡介】
銀河(Milky Way),我國民間又稱「天河」。它看起來像一條白茫茫的亮帶,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劃開整個天空。在銀河裡有許多小光點,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樣,輝映成一片。實際上一顆白色粉末就是一顆巨大的恆星,銀河就是由許許多多恆星構成的。太陽是其中的一顆恆星。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在銀河中2000多億顆。在太空俯視銀河,看到的銀河像個旋渦。

[美麗的銀河]
美麗的銀河
晴朗的夜空,當你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不僅能看到無數閃閃發光的星星,還能看到一條淡淡的紗巾似的光帶跨越整個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條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於東西方向,那就是銀河。過去由於科學還不發達,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就又給了它一個名稱叫做天河,所以我國民間還流傳著牛郎織女每年七夕在鵲橋相會等許多神話故事。
實際上,銀河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屬的星系。因其主體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帶被我國稱為銀河而得名。是我們置身其內而側視銀河系時所看到的它布滿恆星的圓面。由於恆星發出的光離我們很遠,數量又多,又與星際塵埃氣體混合在一起,因此看起來就像一條煙霧籠罩著的光帶,十分美麗。
銀河各部分的亮度是不一樣的。靠近銀心的半人馬座方向比其他部分更亮一些。
[編輯本段]
【銀河歷史研究】
自古以來,氣勢磅薄的銀河就是人們十分注意觀察和研究的對象。古人不知道銀河是什麼,把銀河想像為天上的河流。我國著名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這鵲橋就是鋪設在這天河之上。夜空中分處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特別引人注目。牛郎星是天鷹座中最亮的星,在銀河的東岸。織女星在銀河的西岸,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西方人把銀河想像成是天上的神後餵養嬰兒時流淌出來的乳汁形成的,叫它為牛奶路。英文中的銀河(Milky Way)就是這么來的。
美麗的神話故事不能代替令人滿意的科學解釋。銀河究竟是什麼呢?望遠鏡發明以後,這個問題得到了正確的答案。17世紀初期,偉大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把他自己製造的望遠鏡對准了銀河,驚喜地發現銀河原來是由許許多多、密密麻麻的恆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由於這些恆星距離我們太遠,人的眼睛分辨不清,把它看成了一條明亮的光帶。
[編輯本段]
【銀河鵲橋相會】
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是中國傳統節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該日也逐步演變為中國的情人節。因此,每到七夕有情人總會仰望星空祈禱愛情忠貞不渝。
據江蘇省天文學會專家介紹,牛郎與織女是民間一種叫法,其實在天文學上牛郎的中文名為河鼓二,而織女星稱為織女一,它們分別是天鷹座和天琴座的一顆亮星,由於這兩顆恆星肉眼清晰可見,又容易辨別所以在明代鄭和下西洋時,就曾以織女星為航海的導航標志之一。
在晴夜,可找一處不受城市燈光影響的安全地方,最好是在天黑後兩小時左右,此時沒有多少月光的影響,事先約好親朋好友或情侶,找好躺椅。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仰頭靜望,當你看到橫貫長空的銀河時,會有一種舒適的精神享受。在頭頂附近,銀河中間與兩邊有3顆明亮的星星,其中最亮的一顆呈青白色,她在銀河西北邊,這就是織女星。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小小的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神話傳說中織女編織的美麗雲霞和彩虹的梭子。另一顆亮星在織女星的南偏東,即銀河的東南邊,他就是牛郎星(又名河鼓二)。牛郎星是顆微黃色的亮星,在他兩邊的兩顆小星叫扁擔星,傳說中是牛郎挑著一對兒女。
根據現代天文觀測及測算結果,牛郎星距我們有16光年(1光年約等於 10萬億公里),織女星距離我們26光年,兩星之間相距16光年,即使牛郎給織女打個電話,織女也要等到16年後才能聽到牛郎的聲音。因此他們每年的"七七相會",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傳說中為何要將"七月初七"這一天算做牛郎織女的相會日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七"是吉利數字,有圓滿的意思。而且"七七"之夜,是月亮接近銀河的時候,月亮的光輝也恰好能照在銀河上,更便於人們觀星。今夜用天文望遠鏡觀看,會看到銀河裡密密麻麻的星群。而半個月亮的余暉灑向銀河便成了人們想像的"鵲橋" 。
眼下,正是盛夏時節,晚間9時左右亮度零等的織女星首先出現天頂附近,隨後在其偏南方向還有一顆一等星的牛郎星,在遠離城市燈光的郊外,市民抬頭仰望夜空會驚喜地發現,在兩顆星的中間隔著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天河(即銀河),其中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它們無言相望,頗有一番詩情畫意。
[編輯本段]
【銀河文學】
銀河,在我國古典詩文中有不少有趣的別稱,如:
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中的「星漢」。
陸機《擬明月皎夜光》「招搖西北指,天漢東南傾」中的「天漢」。
杜審言《七夕》「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中的「絳河」。
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中的「雲漢」。
杜甫《閣晚》「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中的「星河」。
王建《秋夜曲》「天河悠悠漏水長,南樓北斗兩相當」中的「天河」。
李賀《天上謠》「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中的「銀浦」。
李賀《溪晚涼》「玉煙青濕白如幢,銀灣曉轉流天東」中的「銀灣」。
李商隱《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中的「長河」。
[編輯本段]
【同名電影】
導演:
路易斯·布努艾爾 Luis Bunuel
主演:
Laurent Terzieff
Paul Frankeur
片長:France:98 min / Germany:101 min / USA:105 min
發行公司:American Cinematheque
上映日期:1969年3月15日 法國
劇情梗概:影片主要是講述了一些基督教徒在去西班牙的一個小鎮參拜的路上以及到了之後,大家就基督教的教義和有關耶穌的故事進行的一些討論。討論中有對於教皇的批判和對於神的存在方式的疑問。到底神是為什麼會存於世間,神要帶給人們什麼?
本片中布努艾爾照例向宗教偏執狂發動猛烈炮轟。全片以兩個乞討流浪、有時還偷東西的朝聖者為引線,從巴黎啟程,然後沿著「聖地亞哥之路」,前往西班牙的聖地亞哥坎波斯特拉教堂。他們路上遇見各種各樣的怪人,除了聖母瑪麗亞和耶穌基督,還有色情狂薩德,有人甚至勸耶穌把鬍子給剃了。影片結尾的五分鍾被人廣為贊譽。耶穌來到一條小河邊,假裝奇跡地為盲人治療,吐唾沫在眼睛上以恢復視力,隨後輕松自然地首先跳了過去。我們看到的只是他的腳顯在小河邊,他們站了一會兒。用手杖觸地,試探著河的深淺與寬度。隨即,看到的是他倆猶豫不決的腳。鏡頭上出現了字幕:從教理的觀點看,在本片中所涉及到的天主教和天主教所派生出的異端都是絕對准確的。經文和引證取自聖經、古老的和現代的神學著作及教會故事。鍾聲更加洪亮。影片結束。布努艾爾奇特的創造,把人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境地,在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銀幕天地里,奏出了一部絕妙的神學幻想曲。
[編輯本段]
【台風銀河】
「銀河」也是一種台風的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台風委員命名。該台風的序號為7-11 ,英文名Mirinae,中文名銀河,名字來源於韓國,其意義為天上的銀河。
[編輯本段]
【銀河計算機】
銀河計算機指由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一系列巨型計算機。
1983年11月21日,中國第一台每秒鍾運算達1億次以上的計算機——「銀河—I」在長沙研製成功。
1992年11月19日,「銀河—Ⅱ」10億次巨型計算機在長沙通過國家鑒定。當時有關當局還誇說全部機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作,但仍然准確無誤。
1997年6月19日,「銀河—Ⅲ」並行巨型計算機在北京通過國家鑒定。該機採用分布式共享存儲結構,面向大型科學與工程計算和大規模數據處理,基本字長64位,峰值性能為130億次。

⑩ 法國和西班牙的國界是怎麼劃分的

法國和西班牙的國界是依山而劃分的,依比利牛斯山為界。

比利牛斯山是歐洲西南部最大山脈。法國和西班牙兩國界山,安道爾公國位於其間。西起大西洋比斯開灣畔,東止地中海岸。長約435公里。一般寬80~140公里,東端寬僅10公里,中部最寬達160公里。海拔大多2000米以上。

(10)法國到西班牙朝聖路叫什麼擴展閱讀:

相鄰國家間的陸地國界,一般由相鄰國家間協商簽定條約或達成協議劃定,以界碑、界樁等人造標志,自然地形特徵,兩固定點間所連直線,地理經線緯線,或當事國同意選擇的某種線等形式標定。

國家領海的外部界限,由主權國立法確定,相鄰國家間的領海界限由有關國家協商確定。國界一旦以某種方式,如由締約國共同組織的劃界委員會通過條約(不平等條約除外)或文件,或由沿海國依本國的立法確定,相鄰兩國就不可單方加以改變,更不允許任何一方侵犯另一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5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2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