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哪個國家發生過沖突
A. 1709-1714年西班牙有和別的國家發生過戰爭嗎
1701年路易十四宣布腓力為西班牙國王,稱腓力五世(1700~1746在位),同時侵犯西屬尼德蘭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共和國)。英國不能容忍法國獨霸歐洲,因而與荷蘭結成反法聯盟支持奧地利的查理大公繼承西班牙王位。先後加盟的還有普魯士王國和大部分邦國,還有葡萄牙和義大利地區的薩伏依等。西班牙和巴伐利亞、科隆等邦國等則與法國結盟。同年 3月戰爭爆發,主要戰場在義大利地區、尼德蘭、德意志地區和西班牙。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3年反法同盟在奧克斯塔特打敗了法、西軍隊。在1706年的都靈戰役和拉米伊戰役及1708年的奧德納爾德戰役中,法西聯軍大敗,法軍被迫退出戰場。
英國於1704年從西班牙佔領了直布羅陀。
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也爆發了擁護奧地利查理大公的起義,奧地利的力量伸延到西班牙的巴倫西亞、阿拉貢地區,高爾韋伯爵·馬絮也從葡萄牙進入薩拉曼卡,迫使腓力五世撤出馬德里,查理大公於1706年7月2日進駐馬德里。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1705年,利奧波德一世亡故,其長子約瑟夫一世繼位。
法軍於1707年4月25日在西班牙的阿爾曼薩打敗高爾韋的部隊,佔領了巴倫西亞、穆爾西亞、阿拉貢地區,腓力五世實際上統治了西班牙的廣大地區。
1710年查理大公再次進入馬德里,法國將軍旺多姆公爵和腓力五世的聯軍在比利亞維西奧薩挫敗查理大公的部隊。
1711年戰局又轉為有利於法國。同年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約瑟夫一世亡故而繼承奧地利、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王位和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稱查理六世(1711~1740在位)。這使英國和荷蘭改變了態度,怕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勢力過大對己不利,不再支持他獲取西班牙王位的要求,遂於1713
直布羅陀
年 4月在荷蘭的烏得勒支與法國、西班牙簽訂烏得勒支條約,次年又簽訂《拉施塔特和約》。
腓力五世被承認為西班牙國王,繼承西班牙本土和海外殖民地。但原屬西班牙的西屬尼德蘭(今比利時)和義大利南部受奧地利管轄。從此,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損失大半,失去傳統的歐洲大國地位。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英國加強了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勢力。次年,法王路易十四病死,法國不再稱霸歐洲,財政瀕臨絕境,開始衰落。
B. 西班牙在強盛後與各國產生了怎樣的糾紛
西班牙國王斐迪南與女王伊薩伯拉利用格蘭那大王國內亂及其國王哈桑擾亂邊境(1481年)之機,由加的斯侯爵攻陷了格蘭那大要塞阿拉瑪,建立了進軍格蘭那大的前哨,鼓舞了西班牙人民最後收復失地的熱情和信心,翌年,國王及女王雖數度率領空前龐大的精兵親征,但因格蘭那大新王葉茲扎噶爾既英勇善戰,又深得民心,使西班牙軍雖付出高昂代價,仍屢遭挫敗。而且,正當西班牙軍隊攻陷馬拉加之際,原亞拉岡王國威雷那侯爵伺機起兵作亂,致使國王與女王不得不分兵回國平定內亂,使反攻進程一度停頓。
C. 英西戰爭為何爆發,英國與西班牙不能共存嗎
英國與西班牙之間的矛盾,除了西班牙對於海上商路的霸佔,以及對商業貿易的壟斷之外,還在宗教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眼饞西班牙的財富,但卻因其海軍實力而不能與西班牙艦隊抗衡,因此她授權以海盜德雷克為代表的私掠船搶劫西班牙船隻。英國人的無恥行徑一次又一次地激怒了西班牙國王,但英西戰爭爆發的真正導火索是英國內部的宗教爭端。從亨利八世起,英國廢除了天主教,轉而信奉新教,脫離了羅馬教廷的控制。作為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國家,西班牙皇帝對此感到憤怒和震驚,但英國的宗教改革並不順利。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支持新教和天主教的派系之間爆發了內戰。1586年,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不得不下令處決她的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而瑪麗信仰天主教。結果,這在天主教世界引起了公眾的憤怒。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決心派遣強大的無敵艦隊征服英格蘭,於是英西戰爭爆發。
英國的崛起和西班牙的衰落,都不是一次大海戰決定的,甚至不是英西戰爭決定的。國家的衰落,更多時候是政治、經濟等方面長期作用的結果,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場戰役、一場戰爭的勝敗。在利益面前英國和西班牙是不能共存的。
D. 摩洛哥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城市和小島,為何會慘被西班牙佔領
因為15世紀左右,西班牙發動殖民侵略,那時候距離西班牙最近的就是摩洛哥的休達港口(於1415年被佔領,而過之間差一個直布羅陀海峽),之後西班牙四處吞並摩洛哥周邊的島嶼(雖然當時摩洛哥並沒有成立,但從歷史淵源來講的確應當屬於摩洛哥)。而期間摩洛哥與西班牙也發生過沖突,但是摩洛哥實力弱,根本打不贏西班牙,所以被佔領也就顯得再正常不過。的確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這之後就造成摩洛哥附近島嶼大都被西班牙佔領,進而影響到了摩洛哥在地中海沿岸的發展,然後最有趣的就是摩洛哥每天出海的船隻都要經過西班牙領地,而離摩洛哥港口最近的西班牙領地也就僅僅200米而已。當然摩洛哥經常在國際上控訴西班牙,但這些陳年舊賬依舊沒有改變,摩洛哥失去了地中海沿岸絕大部分利益後,也曾南下佔領西撒哈拉的領地。
E. 卡洛斯戰爭是哪個國家的內戰
卡洛斯戰爭是西班牙內戰,即西班牙波旁王朝兩系之間的王朝戰爭。第一次卡洛斯戰爭爆發於國王斐迪南二世死後的1833年10月4日。當時在葡萄牙的唐·卡洛斯及其擁護者從葡萄牙進入西班牙,佔領北部農村。戰場主要在加泰羅尼亞地區和巴斯克尼亞。1839年8月31日卡洛斯派戰敗,同年簽訂《貝爾加拉協定》,唐·卡洛斯逃往國外,第一次卡洛斯戰爭結束。
內戰:又稱非國際性武裝沖突,即國內戰爭,指一國內部不同武裝力量之間發生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武裝沖突。同時在體育賽事中也常用內戰一詞代指是國內的聯賽或體育賽事。內戰是指一個現代或近代主權國家內部爆發的戰爭,或古代一個民族內部爆發的戰爭,有三個不可或缺的標准:
1、暴力活動必須是內部的,即戰斗必須是在一個國家領土內部進行的,沖突基本上是領土內的人們在互相作戰,而且必須涉及相當規模人口的參與。
2、沖突必須達到戰爭的程度,內戰必須是戰爭,對抗雙方存在最低限度的組織、規范和可辨認性。戰斗不一定是周密組織的,但是參加人員肯定是組織起來的。
3、沖突的目標必須是履行或者獲得整個國家的領導權,戰爭的雙方必須是為爭奪全國的領導權而戰,這是內戰和沖突或者叛亂的區別。
F. 西班牙和葡萄牙發生過戰爭么
歷史上,西班牙曾經佔領過葡萄牙,葡萄牙是從西班牙獨立出去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同處伊比利亞半島。公元861年,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宣布葡萄牙脫離獨立,但西班牙卻不予承認,為此兩個國家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戰爭。直到公元1143年,西班牙才承認葡萄牙是一個獨立國家。1494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條約規定,在西經41°到45°之間劃一分界線,凡在分界線以東新發現的土地屬葡萄牙勢力范圍,而以西新發現的土地則屬西班牙勢力范圍。這一分界線由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作保,稱「教皇子午線」。15和16世紀,雖然葡萄牙在海外擁有大量的殖民地,但他們卻於1580年再次被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率兵侵佔。葡萄牙直到1640年才擺脫了菲利普王朝的統治。因此,在葡萄牙人看來,他們的海上霸主地位之所以會墮落,也全是因為西班牙的緣故,是西班牙人將他們拖入戰爭,國家的財富也毀之殆盡。
G. 為什麼會發生西班牙內戰西班牙內戰爆發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呢
西班牙內戰,這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一場內戰,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和左翼人民陣線聯盟與西班牙國民軍和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長槍黨等右翼團體作戰;反法西斯人民陣線和共和國政府得到了蘇聯、墨西哥和美國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得到了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和葡萄牙的支持。由於西班牙意識形態的沖突以及軸心國集團與共產主義勢力之間的代理戰爭,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1936年7月17日,在北非的摩洛哥的西班牙軍隊發生了軍事叛變。西非叛軍從摩洛哥出發進攻伊比利亞半島,叛變很快蔓延到西班牙。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內戰爆發。
H. 歷史上西班牙與菲律賓發生過戰爭嗎
發生過。菲律賓本是獨立國家,我們國家曾稱之為呂宋。後來西班牙佔領了呂宋,成為其殖民地。1898年美西戰爭中西班牙戰敗,向美國割讓了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賓。西班牙對菲律賓的影響可謂深遠,菲律賓人絕大部分是基督教徒,就是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形成的。菲律賓人的姓名都是西班牙式的。
I. 16世紀中葉,英國和西班牙為什麼發生矛盾
16世紀中葉,英國通過圈地運動、血腥立法、海外掠奪,特別是把海外貿易與赤裸裸的海盜行為結合在一起,並得到國王支持,獲得了迅速發展,同時有著強烈的向外擴張願望。
英國的擴張,必然同西班牙發生矛盾。對於西班牙來說,自然不允許其他國家分佔他來自殖民地的利益。英國的海上搶劫以及對美洲的掠奪嚴重地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引起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仇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