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語塞擦音什麼意思
⑴ 什麼叫塞音
什麼是濁塞音
清濁音是一個語音學概念,用來描述輔音。簡而言之就是清音聲帶不震動而濁音聲帶震動。
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除去半母音(i u ü),輔音有以下這些音位。
什麼是塞(讀音se4,不是sai1)音?直接復制Wiki。
塞音為一種輔音,藉由阻塞聲道使所有氣流停止。依照輔音發音三階段,成阻時發音部位緊閉;持阻時保持緊閉,同時呼出氣流,但氣流阻塞在發音部位,好像是發音的做勢;除阻時突然將障礙開放,氣流透出,因爆發、爆裂而成聲。
另一類音是擦音,漢語拼音中的f、h、x、s和sh都是擦音。擦音和塞音的區別很明顯,用人話來說就是擦音可以一直發到斷氣,但塞音只能發一下。
塞擦音的典型例子是zh、ch、z、c、j、q,說人話就是塞音+擦音。
普通話中,塞音、擦音和塞擦音統統都是清音。說到這里你可以把手指放到聲帶上發音,比如ba,你會發現只有韻母a出來聲帶才會震動,單純發b時聲帶不會震動。
漢語有濁塞音嗎?以前是有的,中古漢語根據清濁分為四類:全清、次清、次濁、全濁。其中全濁聲母就是指的濁塞音、濁擦音和濁塞擦音。
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以及大部分方言中,全濁聲母都已經變成了清聲母。中古漢語中發平聲的聲母根據清或者濁,在普通話中分化成兩個音調:1聲(陰平)和2聲(陽平),上聲和去聲分別變成了第3和第4聲,入聲完全消失,歸入1234。
粵語廣州話的全濁聲母也已清化,但聲調變化更為細致,平、上和去分別歸入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入聲在區分陰入和陽入的基礎上,陰入又分為兩類。這就是粵語廣州話九聲六調的來源。
扯遠了,回到普通話。我們在聽標准普通話時,可以很輕松區分ta說的是b還是p,因為b和p有明顯的區別——送氣。這也有很簡單的測試方法,發音時把手擋在嘴唇前方,發b只能感受到細微的氣流,而p是明顯的氣流湧出。在國際音標中,會這樣表示這兩個音:p=[ph],p=[p]。
那麼國際音標中的[b]表示的是什麼呢?就是[p]的濁化,也就是全濁聲母[b],這個音在普通話里沒有。
普通話通過送氣不送氣來區分p和b,這種區分方式叫做送氣不送氣對立,也就是說我們在意的是說話的人有沒有送氣。而日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有著明顯不同,它們通過清或者濁來區分,這種區分方式叫清濁對立,此時送氣與否不是聽者關注的重點,清和濁才是。
⑵ 英語單詞laspiratior的意思
aspirator表示送氣音。
送氣音也叫吐氣音。發音是呼出的氣流較強的塞音或者塞擦音。 如普通話中的p、t、k、c、ch、q六個音就是送氣音,他們分別同b、d、g、z、zh、j六個氣流呼出較弱的不送氣音相對。
在英語中,清塞音如果位於字首或重讀音節的開頭,通常是送氣音,例如在英語pen(筆)、 ten(十)、Ken(肯,人名)中,但是送氣與否沒有區別意義(不能區別語義),也就是說這些輔音在其他位置,比如音節末或以s開頭的輔音叢裏(如spun, stun, skim中的「p、t、k」),往往以不送氣的變體出現。在很多語言里,如漢語、印地語、冰島語、朝鮮語、泰語、古典希臘語等,[p⁼ t⁼ k⁼]etc. 和 [pʰ tʰ kʰ]都是對立的音位。
在德語方言阿勒曼尼語中既有不送氣的[p⁼ t⁼ k⁼] 又有送氣的[pʰ tʰ kʰ],後者通常被看作輔音叢——即應將pʰ寫作ph,視為兩個音。在丹麥語和多數南部德語方言中雖然「弱」輔音出於歷史原因以<b d g>來記寫,但是它們與相對映的強音<p t k>,之間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不送氣與送氣上,清濁的差別是次要的。
冰島語的「前送氣」音[ʰp ʰt ʰk],亦有學者將其解釋成輔音叢。
送氣有強度的差別。亞美尼亞語和粵語的送氣音其持續時間與英語的送氣塞音相當,不送氣音則類似西班牙語。朝鮮語有一套強度介於亞美尼亞語和粵語的送氣與不送氣之間的弱送氣音,另有一套持續時間超過此二者的強送氣音。舊式的IPA以[ ' ]作為弱送氣音的標記,現已廢棄。強送氣音沒有特定符號,但是可以用雙寫 [ʰ] 來表示,因此朝鮮語的強弱送氣可以用形如*[kʰʰ] vs. *[k' ]的對立來表記。不過,參照VOT的具體數值,新近已統一將朝鮮語的這組對立音改以[kʰ] vs.[k] 的形式表記。
送氣的強度也會因發音部位的不同而變化。比如,西班牙語的/p t k/,其VOT長度分別為5、10和30毫秒,英語的/p t k/則為60、70和80毫秒。朝鮮語的弱送氣音/p t k/VOT分別為20、25和50毫秒,強送氣的/pʰ tʰ kʰ/分別為90、95、125毫秒。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⑶ 語言學中obstruent什麼意思
obstruent
[英]['ɒbstrʊənt][美]['ɒbstru:ənt]
n.
<罕>(體內通道的)堵塞物(例如腎石),止瀉劑;
adj.
<罕>閉塞的,阻礙的;
網路
阻塞音; 閉塞的; 堵塞物;
雙語例句
1
But voiced obstruent devoicing in Wuyu is not an indivial phenomenon.In dialects of Jinhua and Quzhou, nominally voiced obstruents can not uncommonly be recorded as voiceless on sets.
但全濁聲母清化在吳語里已不是個別現象,金華、衢州一帶方言的所謂全濁聲母不少也可以記作清聲母。
⑷ 求濁塞音和濁塞擦音 的定義
濁塞音指的是聲帶振動的爆破音。
美國英語裡面,有三個濁塞音,即/b/、/d/、/g/。/b/是雙唇爆破音,發音時雙唇閉合,氣流從口腔爆破而出。/d/是齒齦爆破音,舌端抵住上齒齦,氣流沖破阻塞由口腔爆破而出,/g/是軟齶爆破音,舌後抬高,與軟齶形成阻塞,氣流沖破舌後與軟齶的阻塞,由口腔爆破而出。發濁塞音的字母是b、d、g。
西班牙語裡面,有三個濁塞音/b/、/d/、/g/。/b/是雙唇塞音,發音時雙唇緊閉,氣流爆破而出。/d/是舌尖齒背塞音,舌尖與上齒背接觸,氣流沖開阻塞爆破而出。/g/是舌後軟齶塞音,發音時舌後和軟齶閉合,氣流爆破而出。發濁塞音的字母是b、v、w、d、g。
一些漢語方言里也有濁塞音,如吳語聲母有與不送氣清音/p/、/t/、/k/構成對立的濁塞音/b/、/d/、/g/。
海南話里則有兩種特殊濁塞音/ʔb//ʔd/,發音時帶有喉塞音成分,聽起來像是向內送氣,故亦稱為內爆音。
p͡ɸ
-
清雙唇塞擦音
b͡β
-
濁雙唇塞擦音
p͡f
-
清唇齒塞擦音
b͡v
-
濁唇齒塞擦音
ʦ
-
清齒齦塞擦音
ʣ
-
濁齒齦塞擦音
ʧ
-
清齦後塞擦音
ʤ
-
濁齦後塞擦音
ʈ͡ʂ
-
清捲舌塞擦音
ɖ͡ʐ
-
濁捲舌塞擦音
ʨ
-
清齦齶塞擦音
ʥ
-
濁齦齶塞擦音
c͡ç
-
清硬齶塞擦音
ɟ͡ʝ
-
濁硬齶塞擦音
k͡x
-
清軟齶塞擦音
g͡ɣ
-
濁軟齶塞擦音
q͡χ
-
清小舌塞擦音
ɢ͡ʁ
-
濁小舌塞擦音
⑸ 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到底有什麼區別
關於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到底有什麼區別的問題簡單回答一下。
西班牙語(Castellano或Espaňol)是世界第三大語言。西班牙語屬印歐語系羅馬語族。文字採用拉丁字母。是從通俗拉丁語中發展而來的,同時受到巴斯克語和阿拉伯語的影響。西班牙語音的典型特徵是輔音弱化,齶音化。相同的現象也可以在大部分的羅曼語系的語言中發現。
義大利語是一種羅曼語。它比任何其它羅曼語都更接近於原來的拉丁語。現代義大利語有二十一個字母,分別是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Zz,詞的書寫與發音高度統一,部分輔音以字母組合的形式出現。gn發舌面中鼻音,sc在i,e前發舌葉清擦音,sci在a,o,u前發舌葉清擦音,c在e,i前發舌葉清塞擦音,ci在a,o,u前發舌葉清塞擦音,ch在i,e前讀舌根清塞音,g在e,i前發舌葉濁塞擦音gi在a,o,u前發舌葉濁塞擦音,gh在e,i前讀舌根濁塞音,gli發舌面中邊音,gli在其他母音字母前發舌面中邊音。清輔音大部分情況不送氣,母音不分長短。
⑹ 西班牙語ch的國際音標寫法和發音部位。
我認為不是英語中的舌葉齒齦後(雖然維基網路說是這個),也不是漢語拼音中q也就是清齦齶塞擦音,我認為應是cç,即清硬齶舌面塞擦音,你可能會問,這不就和kj一樣了嗎?但是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這里不僅是硬齶,而且是前硬齶,即發音部位極靠前,靠前幾乎至齒齦(但又不到),由此即可發出類似漢語拼音中q的音。
⑺ 音標輔音的清濁音我如果念得和教材上一模一樣,我是無需記住和區分它們的清濁之分,是嗎
如果是英語的話,p b t d k g/ts dz分清濁塞音/塞擦音雖然更標准,但是其實僅僅只是像漢語一樣分成送氣與不送氣就能夠起到區分詞義的作用。之前有人做過測試,發現即使是英國人,沒有專門練習過的,也無法分清不送氣的濁塞音/塞擦音和清塞音/塞擦音。如果說是擦音sz之類的話,因為漢語和英語都有將清濁擦音用於區分詞義,所以我們比較容易分辨。但是你分不清清濁的話,是不可能念得和教材上一模一樣的。
如果是日語,西班牙語,俄語,義大利語等語言的話,清濁輔音起到辨意的作用,就必須要分清清濁輔音,否則會引起歧義。
(塞音,塞擦音,擦音是輔音發音方法的其中三種。塞音發音時氣流通路完全閉塞。閉塞後突然解除障礙發出噪音即為爆破音,不解除障礙的為閉塞音。擦音發音時,兩個發音器官彼此靠攏,形成狹窄的通道,氣流通過時造成湍流發生摩擦,發出噪音。與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續一段時間。擦音下另有一類有噝擦音,發音時除了氣流在窄道間摩擦外,舌頭拉長,將氣流帶到牙齒的尖處造成更高頻率的湍流。塞擦音氣流通路緊閉然後逐漸打開而摩擦發出的輔音,如普通話語音的z,c,zh,ch,j,q。塞擦音的起頭近似塞音,末了近似擦音,所以叫塞擦音。塞擦音是緊緊結合的同個發音部位的同樣是清輔音或濁輔音的塞音和擦音。)
(參考了網路的塞音,擦音與塞擦音詞條。)
⑻ 塞擦音\塞音\擦音三者間的區別
三者唯一的區別是就是發音方式不一樣。
1、塞音:輔音發音方法的一種。發音時氣流通路完全閉塞。閉塞後突然解除障礙發出噪音即為爆破音,不解除障礙的為閉塞音。
2、擦音:口腔通路縮小,氣流從中擠出而發的輔音,如普通話語音中的[f]、[s]、[sh],英語中的/f/、/v/、/s/、/z/、/h/等。
3、塞擦音:氣流通路緊閉然後逐漸打開而摩擦發出的輔音,如普通話語音的z、c、zh、ch、j、q。塞擦音的起頭近似塞音,末了近似擦音,所以叫塞擦音。舊稱破裂摩擦音。
(8)西班牙語塞擦音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輔音按發音部位可分為:
唇音、雙唇音、唇齒音、舌尖音、齒音、捲舌音、齒齦音、齒齦後音、齦顎音、舌面音、硬顎音、唇硬顎音、軟顎音、 唇軟顎音、小舌音、舌根音、咽音、會厭音、喉音。
按發音方法可分為:
鼻音、塞音(爆音)、擦音、塞擦音、近音(無擦通音)、閃音(彈音)、顫音。
清濁音:輔音發音時聲帶的振動模式。發濁輔音時,聲帶有充分振動;發清輔音時,聲帶完全不振動。
VOT(voice onset time):一輔音從除阻的一刻到聲帶開始震動,中間所經過的時間。送氣與否與VOT有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塞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輔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塞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