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怎麼不參加歐洲杯
㈠ 迭戈科斯塔為什麼沒參加2021歐洲杯
因為他沒入選西班牙2021歐洲杯大名單。
自從伊涅斯塔、皮克等黃金一代淡出國家隊後,西班牙最近兩年也進入了新老交替階段,但是和之前相比,目前的這批球員實力顯然無法匹及,從2021年歐洲杯集結的大名單來看,西班牙的中場實力尚可,布斯克茨、蒂亞戈以及科克和羅德里等人,足以保障球隊的傳控踢法順利進行。
相比之下鬥牛士的鋒線和後防都存在一定的隱患,前鋒線在迭戈科斯塔無緣入選後,無論是莫拉塔、還是莫雷諾,都沒有足夠挑大樑的能力,費蘭-托雷斯、奧爾默以及奧亞薩瓦爾都缺少大賽的經歷,後防線上主帥恩里克拒絕了拉莫斯和納喬後,中衛位置上無論是加西亞還是托雷斯,都無法讓人放心。
年初的世界盃預選賽,西班牙曾先後被希臘、喬治亞以及科索沃洞穿城門,此外本次備戰前,略倫特和布斯克茨都遭遇了新冠檢測陽性的事件,球隊的備戰也受到不小的影響,首戰面對瑞典隊,西班牙並不輕松。
個人經歷
迭戈·科斯塔的職業生涯開始於葡超球隊布拉加足球俱樂部,在此期間曾被租借至葡甲球隊佩納菲耶爾足球俱樂部。2007年1月,科斯塔轉會至西甲球隊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後被租借至西乙兩支球隊效力。
2009年7月轉會至西甲球隊巴拉多利德足球俱樂部,2010年馬德里競技啟動回購條款將科斯塔帶回球隊。2014年7月,科斯塔加盟英超球隊切爾西足球俱樂部。2017年9月,科斯塔再度回歸馬德里競技。2020年12月,科斯塔與馬德里競技解約。2021年8月,科斯塔加盟巴甲球隊米內羅競技足球俱樂部。
㈡ 為什麼西班牙只獲得了一次世界盃但卻獲得了多次歐洲杯
10年之前西班牙的兩次歐洲杯一次是在54年,一次是在08年,08年正式崛起的時候,那次歐洲杯是很正常的,就和10的世界盃和12的歐洲杯一樣,只能說每個隊伍都有自己的鼎盛時期,現在的西班牙就處在自己歷史的鼎盛時期,至於54年的歐洲杯,在歐洲,偶爾拿一次歐洲杯的隊也不少,比如丹麥,比如希臘,比如捷克等,所以是很普遍的事情!
㈢ 瓜迪奧拉為什麼沒參加96年歐洲杯和98年世界盃
96年歐洲杯的西班牙太菜了
A 英格蘭,荷蘭,蘇格蘭,瑞士
B 西班牙,法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C 義大利,德國,捷克,俄羅斯
D 丹麥,克羅埃西亞,葡萄牙,土爾其
小組出線的球隊分別是:
荷蘭、英格蘭;法國、西班牙;德國、捷克;葡萄牙、克羅埃西亞。
四分之一決賽中:
英格蘭點球淘汰西班牙
瓜迪奧拉沒有參加96年歐洲杯
在1997年之後,傷病便時常困擾著瓜迪奧拉,97-98賽季他幾乎缺席了整個賽季的比賽,也錯過了98世界盃,直到98年底才傷愈復出。2001年,瓜迪奧拉離開了巴塞羅那,轉戰亞平寧半島,先後效力於布雷西亞與羅馬隊,後來他又與被查出服用諾龍而遭到禁賽處罰,之後這位老將被迫離開義大利,分別到卡達與墨西哥聯賽踢球。
㈣ 皇家馬德里作為老牌強隊,為何卻無一人入選西班牙歐洲杯
5月24日,西班牙國家隊公布了歐洲杯24人名單,銀河戰艦皇馬沒有一個入圍。這是西班牙足球史上第一次沒有皇馬球員入選國家隊比賽(世界盃、歐洲杯、聯合會杯)。這種做法讓曾經的巴薩主帥恩里克飽受質疑。但是仔細看,恩里克好像沒什麼問題。
本賽季因為傷病,拉波爾特只打了27場,進了2個球。但在賽季後半段,他獲得了更多的上場機會,在聯賽杯決賽中打進唯一進球,成為曼城杯的最大功臣。身高1米91,步法技術過硬,回追能力好。拉波爾特的實力從來都不是毫無疑問的。這足以說明他被曼城罰5700萬英鎊直接激活時的問題。這一次恩里克明顯是決心讓拉波爾特成為西班牙隊防守的核心。有了他的存在,老了的拉莫斯和皮克只能旁觀。
㈤ 為什麼西班牙托里斯沒參加2016的歐洲杯
博斯克這一次明顯是看聯賽狀態,人生贏家雖然回馬競後找回了說明書,但說實話就表現而言,和老爹帶上的諾天王、阿杜里斯、莫拉塔還是有差距的,不過沒想到的是這三哥們第一場表現實在是不盡如人意,也許換成托雷斯會更好,但人生沒有也許。
㈥ 倫敦奧運會的西班牙男足怎麼不是歐洲杯那些人呀
奧運足球項目有要求一定要是23歲以下的國奧隊參加,只能有幾個超齡球員的名額,所以跟國家隊友很大不同的。
㈦ 西班牙世界盃,歐洲杯都用雙後腰,這次怎麼只
西班牙歐洲杯總結:輝煌到落寞,八年王朝回顧
前言:西班牙准確來說從2008年的歐洲杯發跡,逐漸隨著席爾瓦,哈維,伊涅斯塔比利亞,托雷斯這一黃金一代的崛起迅速稱霸世界足壇,連續三屆的大型賽事都取得了冠軍,而12年更是衛冕了歐洲杯的冠軍,這個無疑是對於西班牙皇朝的一次加冕儀式。歐洲杯的衛冕預示著西班牙王朝達到頂峰的同時也是西班牙墮落的開始,因為西班牙的問題已經從那個時候開始暴露。13年聯合會杯是崩壞的開始,攻堅能力與防守能力下降的開始,14年病入膏肓,整體人員的老化以及年輕球員無法接過前輩的槍桿,無論是控制力、防守能力還是攻堅能力都下降到一個冰點,加上主帥博斯克的保守,這點讓西班牙無法根據調整自身的問題去掩蓋問題。而本屆歐洲杯本以為是西班牙重新找回自我以及雪恥的一次歐洲杯,但是結果卻讓所以鬥牛士迷失望,西班牙雖然在小組賽出線,但是過程卻不盡人意,小組賽最後一輪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卻輸給克羅埃西亞掉落到下半區碰上了義大利,結果在十六強被狀態良好的義大利以2比0復仇成功,止步16強。bkx歐洲杯,可以說是一個葬禮,埋葬了西班牙的王朝,為西班牙這黃金一代的球員畫上了句號。而從08年到現在,我們見證了西班牙王朝的開端和結束,下面就讓我們回歸西班牙這八年來的戰術方面以及人員方面的變化。
2008王朝的起源:假控球真反擊。
陣型方面,08年的西班牙主要是以442為主,西班牙的四個控球型中場組成了442中的4中場,這個中場組合囊括了傳球以及突破,席爾瓦和小白都有不俗的鑽營能力,在一定空間下能憑借著腳下的頻率和控球技術突破對手小空間的防守。而兩個前鋒托雷斯和比利亞,托雷斯不用說,巔峰的托雷斯速度和邊路沖擊力都是對手的夢魘,而比利亞技術細膩全面,射術全方位無死角,兩個前鋒經常一前一後,比利亞回撤形成4141,補充對中場反哺。
至於防守方面當時一個足壇情況就是高位逼搶或者壓迫式的防守還沒有成為一種潮流,當時西班牙的防守依然是以低位防守為主,特別注意中路的保護,而且幾乎每個球員都會參與防守任務,特別是單後腰塞納,08年歐洲杯可以說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巔峰,就他表現出來的卡位,選位,單對單搶斷,攔截的效率還有完全攔截後的輸送這幾個環節可以說是在杯賽歷史上後腰表現中屈指可數的,大多數時間西班牙對於節奏的掌控和變換處理的非常好,導致對手沒有反擊的機會的同時也缺乏在陣地戰中破西班牙中場圍剿的辦法。
西班牙這個442不是兩翼齊飛的442,而是一個四個中前衛的442,也可以理解為兩個邊前腰,但是席爾瓦和伊涅斯塔回撤中路的的活動非常多,所以這個應該是一個4中前衛的虛擬邊路打法。在進攻中四人在中間形成了一個小組,而且哈維和席爾瓦進行了換位,加強中路的控制。這支西班牙是一支控球型進攻球隊的代表,他們沒有博斯克那種催眠型控球,空間增加多,而且講究控球的實用性。
bkx的西班牙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細而不膩,不僅腳下技術華麗而且在進攻中不會把對手往死里按著打,不會一直在對手半場來回倒腳尋找機會,因為他們根本不用這樣做。他們在控球之餘充分發揮了小靈快的特點,既可以憑借局部的傳球能力不斷來回邊中結合打穿肋部的同時,在後場搶斷第一時間能把球交給中場,中場的球員憑借著出眾的擺脫能力迅速形成擺脫後快速出球引導邊前衛的上插完成推進。
在這次進攻中,席爾瓦還在後場中路,但是伊涅斯塔已經到了左肋部接到哈維的斜傳,然後伊涅斯塔的傳中導致了哈維上插破門。這就是西班牙的控制型打法,三個小靈快在中路加強了控球,但是在快速反擊上一點也不慢,這就是這支西班牙的特點,在出色的技巧上絲毫不影響進攻的效率和流暢性。所以,控球並不代表進球少, 取決於教練怎麼用。
再者就是這支西班牙在進攻端幾乎有著西班牙歷史上最具有進攻天賦的兩位前鋒,比利亞的全能型,無論是得分還是串聯都是一絕,而且他具備西班牙前鋒哪種靈動,在中場找人傳球的那一刻突然領出身位前插的這一下對於西班牙來說太過於關鍵。而托雷斯巔峰速度是對手最為忌憚的武器,接隊友的過頂球或者直塞沖擊球門這方面當年足壇無人能及。有著這兩位前鋒,對手後防根本不敢輕易上壓,這樣一來西班牙在中場獲得的空間以及中場球員做動作的時間會越來越充分。
這次進攻中,席爾瓦出現在了哈維的位置上,他出色的視野和腳法找到了比利亞並且給出了一記穿透性的長傳,然而就是比利亞和托雷斯雙前鋒之間的配合。
阿拉貢內斯不僅僅帶領西班牙奪冠,也將西班牙多年奉行技術打法風格但始終不能登頂的任務完成,成功為西班牙的王朝打下了根基。但是歷史的轉折點總是伴隨著一些人的隱退而發生的,西班牙也不例外,阿拉貢內斯作為王朝的開創者,完成奪冠後邊功成身退,而身旁哈維,伊涅斯塔、席爾瓦他們才是職業生涯巔峰的起步,所以變革與輝煌在所難免。
2010變革與輝煌
2010年的足壇無疑是屬於整個西班牙的一年,阿拉貢內斯奪冠後急流勇退,博斯克接過阿拉貢內斯的教鞭,所謂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阿拉貢內斯開啟了西班牙傳控打法的開端,博斯克上任後著手對中後場進行改變,由於拉瑪西亞的興起以及塞納的退出,博斯克在原有的防線上保持三個位置的不變,位移變化就是皮克的崛起強勢取代馬切納,中場方面變化比較大,拉瑪西亞的興起令到博斯克為了更加接近俱樂部,趨向於一個比較穩定的戰術系統,他在選材方面十分注重巴薩球員的技術配置問題,中場布斯科茨取代塞納成為單後腰,為了攻守平衡,把比賽經驗已經非常成熟的阿隆索融合到三中場,利用阿隆索的長傳以及防守上的硬度達到中場的攻守平衡,同時把哈維往前頂,成為一個30米區域的控制者。此時博斯克犧牲的是席爾瓦在弱側的威脅球能力,同時用雙前鋒加強攻擊,這個變革與整合使得西班牙獲得歷史上第一座大力神杯,對於西班牙10年的登頂,個人以為有以下這幾點需要注意的:
一:西班牙的進攻徹底左傾化,比利亞開始頻繁在左肋部活動,雖然是雙前鋒之一,但是更加像左邊鋒,多次靠個人能力或者小配合沖擊左肋部,而伊涅斯塔習慣性的左傾也加重了這一點,左側形成了伊涅斯塔、比利亞、布斯克茨三人的小組推進。唯一的不足就是左後衛卡普德維拉的進攻能力稍差,小球的配合不是十分出眾,所以卡普德維拉主要是在防守方面貢獻比較大,為西班牙帶來了左路的攻守平衡。
二:哈維的前頂為西班牙進攻體系提供了最為關鍵的要素。08年由於西班牙採取的是442,哈維和塞納組成雙後腰只能釋放哈維的組織能力而不能體現哈維強大的進攻能力,而博斯克上任後把哈維推上前腰位置上的這個改革是決定性的。哈維在2010年這個體系中幾乎被定格在禁區前沿,把身後組織任務全部交給阿隆索和布斯克茨分擔,這樣一來,哈維覆蓋能力強,而且善於用高密度的跑動出球提攜整個30米區域轉移球的速度是西班牙最為關鍵的因素,而且在禁區前沿對於稍縱即逝的傳球縫隙把握上以及傳球穿透度上市西班牙得以在進攻端為所欲為的關鍵。不斷的長短球結合,來回跑位拉扯,快速而准確的一腳傳球都讓對手只能疲於奔命,球轉移的速度一旦保持在一個非常可觀的節奏上,對手在防守上保持陣型的能力就會越低,而哈維這種傳球中轉站的作用無疑是西班牙陣中的核心。
三:跨時代的理念。10年的西班牙其實在戰術方面佔了一個理念上的優勢,在11年之前,足壇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跑動密度和反搶的重要性,而10年的西班牙注重在前場丟球後的反搶,而當時大多數球隊還沒意識到丟球後的反搶以及增加跑動去封鎖所有的空間,30米區域還沒有現在那麼密集以及高壓迫感。所以當時西班牙在前場完成反搶後迅速形成短距離的突擊,這樣托雷斯的速度,比利亞、伊涅斯塔、哈維的靈活性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西班牙面對智利的這場小組賽,西班牙第二個進球就是典型的反搶後立刻完成快速推進,可以看看智利這時候的陣型完全被打亂,一旦陣型亂,就會忙中出錯,這正適合西班牙這群小靈快發揮,伊涅斯塔在禁區前抓住對手的沖忙回防找到了機會。
四:局部提速的能力。10西班牙在另一個層面上,尤其是在中場就開始突破對手局部的防守,很大原因就是來源於傳球節奏的突然變化,一方面布斯克茨可以完美融入到整個傳切系統,哈維像一個移動的發牌機器,對於隊友的跑位預測以及踢牆配合太強,如果說伊涅斯塔是西班牙前場的提速器,那哈維無疑是發動機,伊涅斯塔個人盤帶能力能為西班牙在傳球的同時帶來突然的提速,迅速沖破某個區域的防守。
當時的西班牙憑借著三人的小組配合就可以沖破對手兩層的防線,哈維負責精確的一腳觸球,伊涅斯塔不斷利用盤帶能力為西班牙在中前場提供節奏上的變化。
五:破密集防守的能力。當時的那隻西班牙在禁區前,尤其是對手不注重禁區跑動的年代,他們禁區前沿互相之間的小配合幾乎是把球傳進對手的球門,前場的球員都有非常嫻熟的一腳觸球能力,相反的是德國,德國雖然有不俗的進攻力,但是在禁區前處理球的效率低,失誤多,而西班牙這兩點都不存在。幾乎把空間最小的禁區前沿利用到了極致。特別是在托雷斯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博斯克用了無球跑動積極,反搶更加勤奮的佩德羅取代托雷斯,而佩德羅的存在也進一步讓西班牙在禁區前沿利用的空間更加多
西班牙在2010世界盃所展現的攻堅能力是一種真的能把球傳進對手門里的感覺,特別是這堆小靈快在對手禁區依然能用狹小的空間為所欲為,不斷在人堆中找到傳球的縫隙。
2010年西班牙站在了世界的巔峰,這批球員也達到了個人榮譽巔峰,但是在巔峰的同時,西班牙隱約而且是日後致命的禍根悄悄埋下。
2012:王朝的頂峰,末日的開始
經歷了2011巴薩的輝煌後,博斯克在國家隊執行的戰術要領也越發接近巴薩的體系,在中場保持固定的架構不變,卡普德維拉退後博斯克用攻擊性更強的阿爾巴作為左後衛的首選,博斯克在後防線特別是兩個邊後衛要求上一直是攻守平衡,當時並沒有啟用胡安弗蘭而是用了防守更加穩固的阿韋洛亞。與此同時博斯克就開始執迷於甚至瘋狂痴迷絕對的控制,2012歐洲杯從選人上可見一斑,一些身材不高大但是傳控能力出色的球員例如卡索拉,馬塔都得到了入選的機會而且獲得不錯的上場時間。
2012有兩個節點是為西班牙埋下炸彈,第一個是哈維的老化博斯克並沒有在當時採取相應的戰術變化或者戰術改變的預兆,反而更加依賴中場的超強控制力大大增加了控球時間去消耗對手。其次就是比利亞賽前的受傷和托雷斯的狀態不佳,比利亞12年的骨折無論對於西班牙以及他個人生涯都是毀滅性的,他的受傷意味著西班牙失去了最鋒利的尖刀,而比利亞傷愈後狀態也急劇下滑,對職業生涯造成了決定性的影響。而托雷斯自從10年世界盃後狀態不佳,甚至12年的歐洲杯入選也受到影響。
博斯克根據種種原因,在bkx杯賽上大興無鋒陣,用法布雷加斯定在最前面這個位置在巴薩法布雷加斯也曾經擔任過,無鋒陣主要運用都是隊內並沒有太好前鋒選擇的時候不得不使用的戰術,而法布雷加斯可以擔任中前場各個位置的特點也非常符合博斯克的要求。
博斯克的無鋒陣本以為打不出很可觀的進球數,但是比賽的表現卻大大出乎意料,博斯克的無鋒陣不但激活了法布雷加斯的攻擊力,更加激活了中前場球員的攻擊力,不僅僅是法布雷加斯,阿隆索,席爾瓦,納瓦斯這些中場球員相繼取得進球。博斯克的無鋒陣講究的是中前場球員相互之間的不斷換位以及無球跑動,從無球到有球不斷滲透對手的防守,同時利用阿爾巴的速度和前插讓席爾瓦、法布、伊涅斯塔等威脅球的高手的過頂球去刺穿對手禁區的密集防守。
西班牙之所欲無鋒陣能橫行歐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在30米區域的處理球能力以及效率實在太強,相比之下今年德國前兩場小組賽的無鋒陣對於進攻來說相當乏力,一個是處理球的不足,在30米區域無法像西班牙一樣保持傳球的精確率,二個是德國骨子裡結束進攻的方式並不是傳進門里,而是更加偏向於邊路的傳中。而西班牙當時中前場默契程度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攻擊手幾乎都是巴薩體系中的靈魂人物。
不過當時西班牙場面上絕對沒有2010或者2008年那麼好看,他們雖然長期保持65%以上的控球率,但是靠控球消耗時間的跡象明顯,進攻形式單調,也就是在此時博斯克被外界批評為「催眠足球」的代表,例如對上法國的一戰特別明顯,全場西班牙進攻都是在不斷倒腳,雖然依靠阿隆索梅開二度戰勝對手但是過程非常乏味。
決賽西班牙以柔克剛,小靈快打垮了義大利的鋼精鐵骨,但是他們的黃昏正式來臨,因為哈維老了,而且時代變了。
2014世界盃:跌落神壇
人總是會老的,老的不只是比利亞、哈維這黃金一代的球員,博斯克也老了,鋒線上雖然有一直被外界看好的科斯塔入選,但是卻遠遠彌補不了比利亞的作用。首場比賽被荷蘭五球大敗,其中博斯克就應該作出改變,鋒線上科斯塔風格和西班牙格格不入,面對西班牙擅長不斷小球配合穿透防線的風格科斯塔顯然無法適應,他顯然更加擅長在馬競的接應邊路傳中然後搶點的工作。進攻不利的情況下防守錯漏百出,老邁的阿隆索已經跟不上對手的速度,中場等於空氣一般讓上壓太前的後防線頻頻被荷蘭針對性的長傳頻頻打穿,甚至連速度退化得非常厲害的范佩西也能利用無球沖擊擺脫拉莫斯打進驚世頭槌。而羅本這場的速度也徹底讓西班牙絕望。
第二場智利和西班牙在快節奏的攻防轉換中西班牙的防守完全被智利擊垮,在中場的爭奪中,西班牙技術流的風格完全湮滅在智利絞肉機中,智利斷球後的反擊讓西班牙疲於奔命。西班牙中場的老化帶來了致命性的兩點:一,前場丟球後的反搶效率和強度下降,容易被對手斷球後直接出球,二,傳球失誤次數逐漸增加,以往在30米區域穩定的傳球成功率已經失去,失誤越多,捱反擊的次數越多,後防越是被動。智利面對西班牙就是正常比賽下來再跑動以及沖刺上耗死西班牙。
西班牙在14年還有一個額外的額因素同樣不容忽視,就是時代變了,自從11年瓜迪奧拉的高位逼搶開始流行,多數球隊已經清楚明白到球權易主後反搶的重要性以及跑動的重要性,往往弱隊依靠體力輸出也可以維持在一定時間上對於強隊的壓迫,而且注重30米區域的跑動密度,這樣西班牙本來就老化的中場雪上加霜。
小組賽早在回家讓西班牙受盡了媒體的質疑,而博斯克被備受指責,這時候哈維讓博斯克不得不面臨改變,tiki taka是否需要放棄,未來在何方?
2016歐洲杯:並非涅槃而是葬禮
本屆歐洲杯在選材方面以及前期熱身賽、預選賽方面西班牙其實做的還不錯,博斯克在這些賽事都重用了新一代的球員,例如科克、伊斯科、莫拉塔在預選賽的舞台上都給予了重任,可以說是西班牙預選賽的功臣。但是在關鍵節點上的選擇以及做法卻讓人不敢fnk同。
伊斯科的落選讓球迷非常失望,從表現上看,伊斯科在皇馬本賽季的表現絕對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還隨隊拿了歐冠冠軍,最主要的是伊斯科在西班牙熱身賽或者預選賽都是隊內的主力,參加比賽的時間幾乎是全隊第一,但是到了關鍵節點上卻沒有帶伊斯科去法國,這對於伊斯科個人是個非常大的打擊,也是一個不人性化的決定。
其次就是博斯克在戰術和陣容安排上的保守,博斯克在首發方面幾乎沒有作出任何的改變,而且博斯克在中場安排上缺陷顯而易見但是卻依然沒有作出改變,法布雷加斯+布斯克茨+伊涅斯塔的中場組合在防守上肯定有問題,特別是前場缺乏反搶效率的情況下這個缺陷更加明顯,沒有一個具有超強跑動覆蓋能力的中場。
戰術打法上西班牙依然奉行傳控體系,但是卻沒有考慮到攻擊手的實際情況,莫拉塔和諾利托根本不適應在這種戰術環境下生存。第一場面對捷克的死守,諾利托和莫拉塔在迎面密集防守方面根本無能為力。特別是西班牙這個進攻不開放,不注重攻守轉換的戰術風格面對高強度跑動防守的時候通常會讓諾利托和莫拉塔直接在場上消失。第三場面對克羅埃西亞,著缺點暴露的十分充分,諾利托和莫拉塔毫無作為的同時,中場防守問題太大,沒有覆蓋和防守硬度的西班牙在最後關頭一次次被克羅埃西亞沖擊後終於被擊跨。
淘汰賽面對狀態大熱的義大利,義大利整體防守依舊那麼穩固,而西班牙的攻堅能力遠遠不如巔峰,不斷在核心區出現失誤被反擊,光有控球而沒有進攻和防守。反觀義大利把防守的重點放在中場,前鋒回撤形成460的防守鐵桶,以人數的優勢圍剿西班牙的中場,防守的彈性很充足,橫縱向的聯動幾乎是一致性移動。其次是針對性的布置,面對西班牙一貫喜歡在局部製造人數優勢突破區域防守的這個特點,義大利這場在局部囤積了大量防守球員,讓西班牙的傳球一籌莫展。
面對義大利的352,最有力的辦法就是強攻邊路,但是西班牙恰恰本次在邊路缺乏十分強橫的一對一突破手,整場比賽無法在邊路完成單對單的有效突破,不得不把進攻押寶在中路。而義大利在防守之餘強大的戰術執行力和體力優勢保證了他們在抓住西班牙中路失誤後及時展開反擊,沖擊西班牙的防線。
縱觀本屆歐洲杯,博斯克依然沒有相信年輕的小將,像科克,伊斯科,蒂亞戈這些小將本應該擁有更多的出場時間,但是博斯克還是選擇使用老將。
總結:本屆歐洲杯可以說是西班牙王朝正式結束,博斯克的離去也讓人感到唏噓,這八年來,球迷共同見證了西班牙從王座上跌回落下來的困境。隨著博斯克的離去,留下的是更大的問題,西班牙以後的路該怎麼走,是否已經到了另一次戰術更新的時機?
㈧ 西班牙男足不是剛剛得到歐洲杯冠軍嗎,怎麼沒參加奧運會
西班牙獲得今年的歐洲杯冠軍,但是奧運會和歐洲杯沒有關系,奧運會是23歲以下的比賽,西拔牙國奧隊在歐洲區預選賽上被淘汰了,沒有資格參加奧運會,遺憾啊
㈨ 歐洲杯西班牙跟丹麥不比賽嗎
不比賽,半決賽負者沒有比賽了
㈩ 西班牙國家隊的比利亞為何缺席歐洲杯
您好,當2012年歐洲杯開始時,沒有比利亞。因為他在上賽季聯賽中重傷,不能下床走路,幾周後才可以拄著拐杖下床走路了。您可以在看台上看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