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丘魯拉城金字塔高多少米
① 金字塔的准確參數(單位:米)
大金字塔方向設置極為精確,四個底邊分別朝向正東、正西、正南、正北。其誤差不到0.015%,直至今天仍然是地球上方向最為精確的建築物之一。
大金字塔原有高度為146.7米,底邊周長為921.5米。底邊周長與高度之比為2π,即眾所周知的圓周率π(3.1416)的2倍。在歷史教科書中,圓周率是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希臘數學家首先發現的。可是這個公式,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體現在大金字塔的建造中了。
單單使用π也不足為奇,一個更令人深思的問題是:大金字塔的底邊與高度之比為何選用2π,而不是別的系數?
根據用人造衛星測量地球得到的可靠數據,北半球的半徑(從赤道到北極)為6356公里,這個數值是大金字塔高度146.72米的43200倍。而地球赤道周長為40075.5公里,這個數字縮小43200倍為927.67米,與大金字塔底邊周長921.5米相差不過6.17米,即誤差不過0.3%。有的學者據此認為,從高度與底邊周長的比例來看,大金字塔實際上是地球北半球43200分之一的縮尺。至於那0.3%的誤差,可能是未將赤道不規則的凸出部分計算在內的結果。
而且必須指出的是,43200這個數字並非隨意設定,而與地球的歲差運動有關。所謂歲差運動,是指地球自轉軸的周期性變化所引起的春分點在黃道帶上的位置移動。這種移動速度非常慢,每72年才移動1度,每2160年移動30度即一個星座,每4320年移動60度即兩個星座。因此,天文學家往往把72、2160、4320等數字稱之為歲差數字。據歷史記載,歲差運動是希臘天文學家希帕恰斯在公元前129年最先發現的,但它也早就在大金字塔與地球的比例關系中出現了。
大金字塔的內部結構也處處遍布數學的玄機。如塔中最主要的房間王殿,坐落在塔內不論垂直或水平都是正中央的位置上。從垂直上看,它恰好處於塔的高度的一半。從水平切面來看,王殿地面面積也恰好是整個水平切面面積的一半。王殿地面長11.38米,寬5.69米,按古埃及長度單位為20x10腕尺。而其牆壁高度5.82米即11.18腕尺。如從地面中心算起,恰好等於1.618米,即所謂黃金分割率。這個比例被證實是人眼看到的最和諧的比例,人們都知道它是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發現的,希臘人曾得意地將其用於帕台農神廟的建造中。但比這早兩千年,在大金字塔王殿中就早已有了。
馬克思曾說,一種科學只有到了可以用數學來表達的時候,才能稱之為完美。因為數學語言是一種超越了具體文字和文化形態的、任何智慧都可以感受到的語言。大金字塔中頻繁出現的數學語言,使我們不能不感到,這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留給我們的信息。它告訴我們,大金字塔的設計者不僅有著高深的數學造詣,而且似乎早已測量過地球,掌握了地球和太陽系的基本構造,並對歲差運動有著深刻的了解。
但在這遙遠的史前時代,人類還沒有發明阿拉伯數字,也不曉得「0」的使用。那時,誰能具有這么高深的數學和天文學知識呢?
數學之謎還沒有得到解決,另一個更大的疑問又湧上人們心頭:古埃及人究竟是怎樣建造這座巨大建築的?
大金字塔內由26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這些石塊每塊重達數噸至數十噸,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水泥或灰漿之類黏合物。據記載,大金字塔表面本來還覆蓋著一層磨光的覆面石,大約共11.5萬片,每片約重10噸。但在公元1301年大地震後,這些石片被當時的統治者拆下來充當重建開羅的石料。現在只有大金字塔底層和卡夫拉金字塔頂部還有少數覆面石片。但就是在覆面石片沒有了之後,大金字塔內部石塊之間的契合至今仍非常嚴密,連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那時的人們尚無金屬工具,建造者們是怎樣加工這些巨型石塊的呢?
大金字塔不是簡單的石塊堆積物,它內部有著復雜的甬道和房室等空間。為了保持底邊周長與塔高度的2π關系,大金字塔設定傾斜角度為52度。與之相對應的是,塔內部所有甬道角度都是26度,正好是52度的一半。這顯然是根據地表動力學精心設計的角度,也非常符合建築學原則。但在施工上,要處處符合這樣的角度,卻必須要依照三角函數的計算來進行。特別是通向王室的大甬道,長達47米,地面寬2.1米,採取懸臂式建築,上下均維持著26度的角度。這在建築工程學上,是幾乎不可能的奇跡。
大金字塔盡管龐大,但它在建築工藝上的精度卻極其細微。它的底邊平均長度為230.35米,其中最長的一邊與最短的一邊誤差不足0.2米,也就是說誤差率不足0.1%。而它的四個角的角度與理論上絕對的90度直角誤差僅僅2秒之微。就是在使用了各種最先進儀器的現代建築中,這幾乎也是無法做到的。
還有,不論在大金字塔內的甬道、迴廊還是在王室、後室等房間內,都沒有任何使用過火炬之類的痕跡。當時的建造者們在金字塔內部施工中是怎樣照明的?要知道,在金字塔深處幾乎沒有自然光線進入,不解決照明問題,施工就是一句空話。
在大金字塔的建造中,有著太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精度,太多的「不可能」和找不到的答案。
金字塔,世界的奇跡,也是世界的難題。
—————————————華麗的分割線——————————
大家看到我用紅色標注的數字沒有?埃及金字塔的這個43200,只是比一年4320時辰大10倍而已,上面也寫了每4320年移動兩個星座,我對星座不熟悉,不過感覺這里有看頭。4320時間單位看來不是那麼空穴來風的,古人設計得時辰跨度應該很有意思~
我們知道,若矩形的寬與長的比等於(√5-1)/2≈0.618,那麼這個矩形稱為黃金矩形(又稱根號矩形)。還有眉間點:發際-頦底間距上1/3與中下2/3之分割點,也是類似0.618.
我們無法精確達到0.618,這是肯定的,我們不是科學家,但是可以達到2/3這樣的比例,這樣也就差不多了。那麼這個比例在奇門中是什麼概念呢?
按照這個大致的比例,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0.618的,因為在奇門中的比例有點粗了,因為只能用2/3,這個比例就是比如159宮,5宮和9宮之間的那個銜接處的比例,因為假設159宮是9份單位長度,那麼9的2/3就是6,也就是在5宮和9宮之間的連接處,是黃金比例。
其實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把洛書九宮變成一個三角形,以離九宮的上方正中為三角形的頂端,再連接8宮和6宮的左右兩端,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埃及金字塔的內部結構圖。而其中的中宮又剛好是王殿(主要墓室)的所在地,這其中不能說是巧合了。
金字塔的資料給了我一個很大的靈感,一直以來都知道九宮,是上南下北的,卻從來沒想到九宮的另一個特性——離天坎地,離上坎下,還可以這樣去用……
說白了埃及金字塔就如同一個立體的九宮,不過只是把上頭的正方形給削尖了而已。印象中漢朝漢文帝的王陵也是建立在一座石山以內的,用人力將其鑿開。這一點說明了陰陽之氣不一定非得去取在土地之中的「生氣」,而是高離土地也一樣能取到,而且效果一致,並無差別。
還有大家要注意,埃及金字塔的底座還是正方形的,不是錐體的,只不過是上層變成了三角形而已。這一點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是出於穩定性還是?按照道理,建造的是王陵,統治者不可能因為穩定性不好所以不建了,只要對他有用就一定會建。再說金字塔的基座和斜坡的角度也是0.618,這是超級穩定的狀態,現在問題是古埃及地區沒那麼多地震,這個金字塔抗震能力都嚇死人了,根本不可能為了穩定去這樣設計得……這樣的建築可以放在地震帶去當「寶塔鎮河妖」了……
況且,如果是為了穩定,建立個土台又如何不能?梯形的重心同樣低的要命。問題是埃及金字塔的建造者們就是不用,說明金字塔建造成為三角形,應該有其天文學上的考究。
至於43200倍數問題,是4320的10倍,4320是一年的時辰數,上文也介紹說是60年的歲差數,這些都不是巧合的。從時家奇門來看,4320是時家奇門的周全數,也就是時家奇門完整一局譜,是需要4320個局的,是全套的局。而按照這個比例縮小,就能創造同樣有全局效果的東西出來。這就好比是一個大單位的全周期和一個小單位的全周期的意思,但是無論什麼單位什麼東西,都要符合4320:1這個比例來構造。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按照上文的說法,金字塔是把半個地球按照三角形的方式,以43200:1的辦法,濃縮出來得,也就是說金字塔是在模擬半個地球的樣子。
而模擬的方法,是按照下面比例弄得:
金字塔 —— 地球半球
底座邊長 —— 地球赤道
中心高度 —— 地球中心到極點的長度
然後其比例是金字塔:地球=1:43200.
說白了,金字塔在建造另一個地球,另一個世界。這個概念很像秦始皇的驪山陵墓一樣,以山川河流為藍圖建造的。或許驪山陵墓內沒有山川河流機關什麼的,但是或許隱藏著中國天文地理構造的重大秘密。
從這個角度看,我不清楚為何金字塔是尖的,但是我知道如果要模擬半球,那麼……我不大相信他們(古埃及人)能真的建造一個半球出來……或許在這個時候,綜合金字塔的尖頂還能和日影測量有關系可以方便調整角度等優勢,古埃及人採取了建造尖頂的辦法。
其實說來,剛才我也提到了,人的眉間在臉部的距離也是0.618,而那個地方還存在著松果體——也就是天眼,地球上許多的東西都和0.618掛鉤,這個是公開的事實了。或許這個秘密,在奇門中也有解釋呢?或者是天文學上。因為雖然它是個很和諧的比例,但是如果不是天文學,或者說太陽什麼的擁有這個比例,能量排列也不會以這個比例為准,就更加不可能在自然界出現那麼多的0.618,所以我猜測在天文學上應該有0.618或者稱它為2/3的關鍵點完美解釋。
對了我剛剛還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其實如果這么去看金字塔的話,假設金字塔頂層是正南,是離,是午,那麼底層的兩端就是寅和戌,正好三合火局;加上天門地戶的看法,因為太陽的南北回歸線問題,夏至點後太陽從艮出地從乾入地,而在東方,所以也能說是從寅出從戌入的,寅戌也剛好是東方三支和西方三支。而0.618所在的位置,卻是另一個三合——對沖的申子辰三合之中的辰和申的連接焦點,在辰和申間畫一條線,那麼0.618也剛好處於那個位置。所以這樣看似乎0.618應該是某種陰陽之氣交匯點的一個比例,而同樣具有這個比例的,是在1/3這里,也就是中宮的下層,0.618是中宮的上層。埃及金字塔的王殿的頂層是0.618(2/3),底層剛好是全塔高度的1/3,差不多均分了金字塔的高度,頂層小三角:王殿:底層基座=1:1:1,構成3分的情況。
② 墨西哥城最大的金字塔是怎樣的
墨西哥城最大的金字塔高約30.5米,塔頂有祀奉戰神和雨神的廟宇,牆上和地面都布滿直線組成的各種復雜的浮雕圖案。內容大約是惡鬼、羽蛇和一種猛禽(食肉的鷲鳥)的變形。
③ 金字塔多高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
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 900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有的重達幾十噸;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佛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現高為133.5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門卡烏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被腐蝕。門卡烏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 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倒塌。
④ 金字塔長寬高各是多少
大金字塔的底面周長230.36米,為362.31庫比特(古埃及一種度量單位),這個數字與一年中的天數相近。
大金字塔的原有高度146.7米(現已塌落至137.3米)乘以10億,約等於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
大金字塔4個底邊長之和,除以高度的兩倍,即為3.14——圓周率。
大金字塔本身的重量乘上7×1015恰好是地球的重量。
大金字塔高度的平方,約為21520米,而其側面積為21481平方米,這兩個數字幾乎相等。
⑤ 金字塔的尺寸是多少
金字塔的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砌成,佔地52000平方公尺。
石塊之間沒有任何黏著物,靠石塊的相互疊壓和咬合壘成。國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還矗立著一座象徵國王權力與尊嚴的獅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的金字塔是佔有集中的一部分。
(5)墨西哥丘魯拉城金字塔高多少米擴展閱讀:
建造過程
公元前2480年的古埃及,是胡夫王的統治初期。與每個法老一樣,上任開始他就准備建造百年後的墳墓。於是,在每個夏天,皇室成員走遍尼羅河流域,從每個村落中選擇身強體健的男子,作為建造大金字塔的勞力,為君王服務。
他們被分成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大群人要勞動3個月。這些勞動者中有奴隸,但也有許多普通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古埃及奴隸是藉助畜力和滾木,把巨石運到建築地點的,他們又將場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著斜面拉上金字塔。
對於規模如此龐大的巨型建築物來說,穩固是關鍵。建築師計劃使用巨型大理石塊,以遞減的方式層層向上排列,這是最穩定的結構。建造地點選定後將首先被清理鏟平,隨後由技藝精湛的石匠打造地基,一大片方整的大理石地面將成為金字塔的核心。
經過粗略估算,修建大金字塔需要500萬噸石頭,需求量雖然龐大,但吉薩附近就可以供應大部分。採石場在金字塔建築地點南面,約有1500名採石工人在那裡工作。
⑥ 為什麼圖特摩斯三世金字塔不是最大的
摘要 您好,世界上最大的石造建築及金字塔是墨西哥丘魯拉金字塔(體積445萬立方米,而胡夫金字塔只有230萬2千立方米,幾乎是胡夫金字塔的兩倍),圖特摩斯三世的金字塔比它小了很多
⑦ 關於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於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築,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於埃及古王朝時期。在埃及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高地上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與其周圍眾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為埃及金字塔建築藝術的頂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它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平均重約2.5噸。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稱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海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擬像。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此後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於2001年7月重新開放。
門卡烏拉金字塔的底邊邊長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國探險家首次打開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發現一具花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裝運這些文物的船隻在返回英國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學家在吉薩省的金字塔區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群,裡面共有160多個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記錄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墓壁上有繪畫,生動地展現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這群古墓造型多樣,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狀,有的呈圓形拱狀,有的是長方形平頂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種:土磚、玄武岩和花崗石。為了進一步研究新發現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個科研小組,有關金字塔建造者之謎將會進一步被揭開。1996年7月,埃及又決定開放位於開羅以南約35公里的達舒爾的4座金字塔。
這4座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後,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築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新發現的兩尊石像位於第三座大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旁,它們被雕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高3.5米、重約4噸。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則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烏赫梯神像於一體。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薩金字塔屬於埃及古王國(公元前3200-前2270年)時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則生活在埃及新王國(公元前1560-前1100年)時代。考古專家認為這一重要發現可能有助於人們揭示金字塔地區更多秘密。
近十年來,參觀金字塔的大量遊人使金字塔內部濕度不斷上升、化學物質增加,從而損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為了更好保護金字塔這一珍貴古跡,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為保護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從早期的王陵馬斯塔巴墓發展開來的。建築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個朝代。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規模宏大、建築神奇、氣勢雄偉的金字塔依然給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許多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前去觀光游覽。
⑧ 金字塔的長,寬,高是多少
大金字塔原有高度為146.7米,底邊周長為921.5米。底邊周長與高度之比為2π,即眾所周知的圓周率π(3.1416)的2倍.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很多金字塔,它們大小不盡相同,但比例卻是相同的。
現在的科學還無法理解金字塔為什麼是這么一個外形,以至於它有這樣的神奇功能。既然如此,你以為區區一個鮑維爾,他弄的金字塔大小就有那麼大用處?
事實上,有很多人做過相同的事情,他們的仿金字塔都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說明只要比例對了,就可以做成功。
我提供網上一個人做小型金字塔的過程給你。
各位朋友,近日閱讀RA的對話集,看到關於它們製造金字塔的因緣和其功用時(關於充能和醫療作用),忽然有一種沖動,也想做一個金字塔模型。本有做一個大小可容納一個人進入的模型的想法,但由於目前現實有種種不便,所以決定先做一個小型的。搜集了必要的構造上的數據知識,考慮後決定用玻璃做一個。
先到市場上買了玻璃刀和玻璃膠,然後到建材用幾塊錢買了兩塊余料。由於不是行家,回家切割了半天都不理想,最後又回到建材,向老闆交代了一下需求,於是他幫我切削,我們倆人一起按數據搭好了模型,用玻璃膠粘成了。共需四塊正三角形,塔身底邊31.4厘米,搭成塔高21厘米(應該是20厘米,公式是底邊周長等於塔高度的2倍乘以圓周率)。一共花了21塊(不包括犯傻買玻璃刀和膠的錢)。
根據RA的指示,在金字塔腰身一半之橫截面中心點是宇宙能量匯聚處,我的初步打算是按地磁方向正南正北擺好後,在此高度放入飲水,給其充能,然後飲用。或者放入其他一些食品。以後如果有機會做更大的,大家可以合作做成可容納一個人的,我們可以進去充能,接受宇宙能量和感受智能無限,提升我們的意識層次(不過首先要有一定的意識層次才行)。
你可以依照比例復制一個小型的金字塔模型,再將食物放置入內,幾周後食物便完全脫水,而且沒有腐敗現
象。不仿試驗看看啊!(規格:高:20cm;斜邊:30cm;底邊:31.6cm;注意斜邊與地面的角度保持52度,材料要透
明,方便觀察內部狀況。注意:試驗時要將金字塔模型對正南北方位)
⑨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哪座金字塔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就是聳立在開羅附近尼羅河兩岸吉薩的「胡夫」金字塔,塔高137.18米(原高146.6米),底部四邊每邊長230.38米(原為230.77米),體積2,521,000立方米,全部佔地面積達56900平方米,估計是由230萬塊、每塊平均重2.5噸的石灰岩堆砌而成。最大的一塊重約160噸。有人推算,如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1/3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
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石頭之間並沒有諸如水泥之類的粘著物,僅僅是拼合在一起,而它的表面接縫處緊密得連一張薄紙也塞不進去。把幾十萬塊石頭堆成像40層大樓那麼高的角椎體,假如在施工前沒有精密的測量,事先對角度、線條、壓力、沉降等方面進行精密的計算,大金字塔是不可能建成的。而且,那時也不可能有什麼先進的測量技術和精密的量具。因此,有人產生了一些大膽的猜測:大金字塔是由「天外來客」建造的,這些「宇宙人」不但有激光測距儀,而且有電子計算機和起重機械;大金字塔並非胡夫之墓,而是天外來客留在地球上的「里程碑」……。
但關於這座金字塔為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之墓,是不可懷疑的事情,可惜的是金字塔墓室中胡夫的木乃伊已下落不明,只存下一隻沒有蓋的石棺。根據這點可以證明,金字塔古埃及所建,而問題是怎樣建成的呢?1978年春,日本早稻田大學古代埃及調查室的一支考古實驗隊伍來到了吉薩胡夫大金字塔前,他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探索採用古代的方法,成功地建成了一座模擬金字塔。考古實驗的主要內容有測繪、採石、運輸、堆砌等過程。通過這次考古實驗,初步揭示了謎一樣的胡夫大金字塔的建築問題。可以這樣說,日本早稻田大學考古實驗隊所採用的一些方法,在當時已具有高度文明的古埃及人也一定會想到。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徵,是古埃及奴隸制時代法老(即國王)的陵墓,到目前為止尚存70多座,是「世界七大奇跡」惟一倖存的實體。